一、关于企业动态联盟组建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谭博[1](2020)在《企业社会网络对中国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动态联盟的合作关系视角》文中指出电影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其价值实现的过程是影片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等的综合结果。现有理论研究中,对于电影的价值判断呈现出经济性与创意性相分离的现象,进而造成了片面追求票房收益或奖项的情况。电影项目的绩效受到其所在网络结构的影响,通过企业合作实现了在一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同时,由于资源投入和能力需求的多样性,使企业的合作行为在不同项目的转换中表现为具有网络重构特征的动态联盟,进而对项目的绩效产生影响。所以,本文在对社会网络结构、动态联盟与中国电影项目创意绩效分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三者的关系。旨在解决中国电影在产业网络结构不清晰、项目评价方法不全面的问题,并通过对企业动态联盟的分析探索社会网络对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文化集群跨区域网络构建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BH091)。以中国电影产业为研究对象,在社会网络理论、动态联盟理论以及创意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数据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随机前沿分析、线性优化、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并借助Gephi、UCINET、GAMS和STATA等分析工具,描绘和梳理了中国电影产业网络结构及演化规律;分析了项目中的企业动态联盟行为;构建了多元化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检验了在企业动态联盟行为作用下的社会网络结构对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有以下三点:(1)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网络结构,以产业分工的视角对中国电影产业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电影产业网络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完整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网络结构。总体上,中国电影产业在网络结构分布上呈现出以国有企业为核心,民营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地方制片厂逐渐边缘化的“四分核心边缘”结构。国有企业在整体网络结构中长期占据着核心位置;民营企业位置较为分散;互联网企业成长迅速;地方制片企业逐渐边缘化并从网络结构中脱离消失。在产业链的制片环节中,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构成了网络结构的核心;在发行环节中,呈现出华夏发行公司与互联网企业的两极化结构;在以营销和公关为主的其他支持环节中,网络规模较小但成长迅速。同时,对包括网络规模、密度、中心性、结构洞、小世界性等相关指标进行了计算,为可视化描述分析提供了量化支撑。(2)构建了以电影项目投入产出效率为衡量标准的创意绩效评价方法,并对电影项目在相同资源投入条件下的不同产出效率进行测算。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构建了以资本投入和创意投入为基础的随机前沿模型,分别测算了以票房收益、获奖情况以及口碑评价作为产出变量的创意绩效水平。之后,构建了以非效率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结构模型,得到了综合产出条件下的创意绩效。通过对测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可知:中国电影项目的创意绩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同资源投入条件下的不同产出绩效具有显着差异;影片类型、投资规模等条件下的创意绩效具有显着差异。(3)探索并检验了网络结构、动态联盟以及电影项目创意绩效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联盟动态性作为中介变量的条件下,网络结构对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机制。在对中国电影企业动态联盟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将电影项目中的联盟特征概括为联盟合作的广度、联盟成员的流动性以及联盟合作经验,并以联盟合作广度和成员流动性作为联盟动态性的评价指标。在对动态联盟特征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联盟动态性作为中介的网络结构对电影项目创意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实证检验了相关变量在理论模型框架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对电影创意绩效具有影响作用,联盟动态性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联盟经验对网络结构与联盟动态性的影响路径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四点:(1)以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客观地描绘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网络结构,更加直观地比较和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网络的演化规律。理论上,以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对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构建了产业网络与项目绩效之间的理论联系;方法上,采用可视化的结构拓扑方法,并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进行补充和支持,更加形象地概括了中国电影产业网络的发展规律。从时间演化、产业链分工以及网络构成主体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全面地刻画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网络结构及演化规律。(2)构建了结合电影经济性与创意性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分别计算了不同产出条件下的产出绩效,为电影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通过对经济产出、艺术产出以及口碑评价产出条件下的创意绩效分别进行了测算,为不同产出需求下的电影项目提供了产品划分和市场定位的依据。同时,构建并测算了多产出条件下的综合创意绩效,在实践上,为电影项目的评价提供了更加均衡的参考标准;在理论上,为弥合商业性、艺术性以及大众娱乐性在电影评价中的对立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方法依据。(3)构建并验证了围绕社会网络结构、动态联盟以及电影项目创意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证实了社会网络结构对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以及动态联盟在这种影响关系中的作用,从组织行为的角度解释了网络结构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机制。由总体到局部、由宏观到微观,将产业组织、企业行为和项目绩效的研究联系在一起。在理论上,通过对企业动态联盟的分析打开了社会网络结构对项目组织绩效影响机制的“灰箱”,并以动态的合作行为将静态的社会网络结构与组织绩效相联系;在实践上,为电影企业的联盟关系管理以及基于社会网络结构的合作战略选择提供了经验依据。(4)通过对中国电影产业网络结构、动态联盟和创意绩效的研究以及关系的检验,总结了文化创意项目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为文化创意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一般化的经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电影产业的部分研究结论对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本文以中国电影产业为研究对象,为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评价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方法,也为文化创意企业合作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参考。
阎力圆[2](2019)在《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逐渐兴起,其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备受各国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关注与重视。伴随着电商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及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电商市场的风险和机遇难以准确的预测和把握,另一方面,电商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物流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变化。为了保证运输时效性,满足不确定市场环境下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并解决电商企业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物流瓶颈问题,航空物流以其速度快、安全性强等众多优势从各种物流方式中脱颖而出,使电商企业开启了寻求与航空物流企业联盟发展的新策略。由于企业的联盟总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经受考验,因此其稳定性是动态变化的,且稳定性的高低也一直是检验动态联盟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之间的动态联盟及其稳定性,是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点。目前围绕电商及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运作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断涌现,但是仍然偏少,且缺乏相对系统的研究以及成熟的理论支持。因此,系统研究电商企业与航空物流企业之间的动态联盟,其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动态联盟理论为研究理论支撑,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确定影响电商及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并将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运行过程分成四个模块,进行系统动力学结构建模。通过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揭示了系统内几个对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发现几个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出科学有体系的企业动态联盟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国内现有的京东-东航这一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案例,首先将AHP法与德尔菲法进行结合,通过已有因素得出京东-东航动态联盟的稳定性结果,进而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优化和仿真,逐步提高整个动态联盟的稳定性,并在此过程中发现联盟体的敏感性因素,从核心指标出发,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增强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运行的稳定性。
张登[3](2017)在《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的研究及实现 ——基于改进灰色综合关联模型》文中指出企业动态联盟是实现企业间资源互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盟员选择问题是联盟成败的关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机会较多,对合作运营的要求程度也较高。因此,研究影响企业动态联盟生命周期的诸因素、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体系、盟员选择模型和方法,对于提高企业动态联盟成功率、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指标体系和盟员选择指标体系确立模型。其次,构建了基于改进灰色综合关联的盟员选择模型。同时,作为实例,对汽车盟员企业进行评估。最后,采用面向对象语言编程实现基于Web的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平台。具体如下:(1)盟员选择指标体系研究考虑企业动态联盟盟员的特点,在分析已有的盟员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引入创新合作性和企业竞争性这两个影响盟员选择的重要因素,构建盟员选择一级指标体系,再根据不同的国民经济行业特性建立具体的二级指标体系,并以工业制造企业为例,构建盟员选择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确立模型,选择熵权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值。(2)建立改进灰色综合关联的盟员选择模型加入时间维度,对原有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进行改进,并采用客观赋权法CRITIC方法对灰色综合关联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的灰色综合关联模型,为盟员选择研究提供新思路。(3)汽车企业盟员选择实例分析以我国汽车工业2013—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例,应用上述模型建立盟员选择的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对盟员企业进行评估。通过对比原灰色综合关联模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评估结果有较高的分辨率,为汽车企业盟员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娜仁图雅,曹刚,王斯慧[4](2016)在《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欧洲和亚太两大经济大区,倡议的实施将实质性地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境电商会有高速发展,也进而带动物流快递业发生质的飞跃。但由于我国物流快递业发展严重滞后,短期内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爆仓问题,仍然是急需解决的发展瓶颈。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研究,对于解决快递业发展中的爆仓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设计是动态联盟构建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物流快递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爆仓问题发生原因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原则、构建流程以及组织模式,对于解决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企业的突出问题指出路径。
朱妍玮[5](2014)在《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路径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伴着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和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市场环境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已成为时代的特征,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向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买方市场,市场的风险和机遇难以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社会产能相对过剩,企业陷入无法将充足的产能去满足顾客的需求缺口。为了摆脱企业的发展困境,企业动态联盟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观念,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动态调整组织自身的结构,满足不确定市场环境下瞬息万变的消费者需求,被学术界和企业界称作“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合作模式。考虑到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为前提的,从组建之初就不断经受着组织自身运行的稳定性考验,在实践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个高失败率的问题。本文拟针对如何保持国内企业动态联盟动态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外联盟稳定性评价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合专家组的讨论结果得到影响国内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关键要素,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将企业动态联盟的运作过程分成三个模块,并进行系统动力学结构建模。通过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揭示系统内部各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搭建出一个完整的企业动态联盟运行稳定性的SD模型。最后通过选取一个现实的企业动态联盟案例,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PLE对模型进行真实情况的模拟仿真,通过系统内部相关要素指标的敏感度分析,探寻系统内部影响整个联盟运行稳定性的关键要素指标,并且从核心指标出发提出维护和增强国内企业动态联盟运行过程中稳定性的若干政策建议。
刘世陶[6](2012)在《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中不断涌现出规模庞大、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高的项目,能够承担这样的项目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和提升企业自身声誉及能力,但是,由于技术、规模和资金的原因,以项目形式组建的中小企业往往无法独立完成这样的项目,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所表现出来的一大显着不足。而与大型企业相比,区别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的差异,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合作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动态联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项目机会,同时,在某些项目上,具备与大型企业竞争的机会。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是指为取得并完成某一大型项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小型企业或者组织,依靠合作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其中,动态联盟中的盟主或核心企业通过协调多种项目所需资源,弥补自身和其它中小企业的不足,快速召集,各个中小企业快速响应,组成项目导向型的联盟形式,以满足大型或技术要求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对资源、降低风险和提升效率的需求,进行协商决策、共享收益、风险均摊。市场环境变化剧烈,大型企业的项目越来越向着技术复杂、人才要求高和资金需求量大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一两个中小企业已经无法完全胜任大企业的外包项目,而由若干中小企业联合形成的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联盟中的中小企业凭借各自优势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互相协作,合作完成复杂项目,同时,通过在合作中形成的信任和默契感,还可以组建更稳定、长期的动态联盟形式。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通过合作的形式组成动态联盟,企业之间可以在人才、技术、设备和各种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互补,从而可以完成那些自己无法独自承担的项目机会。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的动态联盟可以成为大型企业的有力补充,对于大企业,可以把某些大型项目的基础部分交给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来完成,而把更多时间、人才用在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节约了大型企业的资源投入,有利于大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充分整合自身的优势,集中主要资源发展承担项目的专项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关于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目前研究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针对动态联盟成员选择和评价的理论成果,但是在对项目导向型企业动态联盟形成后的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略显不足,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恰恰有助于动态联盟发现自身运行的问题。二、较少有对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成员关系协调、联盟稳定性影响及保障的研究论文还并不多见,所以,需要全面研究动态联盟稳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内外因素,以保证动态联盟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和运行。三,合理的收益分配是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稳定运行的关键,缺乏对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的全面性分析,特别是在进行联盟成员收益分配机制设计时没能充分考虑到风险影响这一关键要素,另外,对成员努力程度考虑还不够细致。四、还未发现从治理结构视角研究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的治理问题,动态联盟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这需要依靠切实有用的治理机制来解决,而企业治理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处理这些问题。综上所述,本文以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在面对技术复杂、规模宠大、资金需求量大和人才要求高的大型项目时所临时组合而成的动态联盟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和项目的特点出发,结合动态联盟的理论研究基础,着重研究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形成过程和形成之后的运行机制,其主要的研究结论与内容包括:一、分析了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构成主体和特征,以及动态联盟形成的主要动因包括有效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和高效应对市场,并分析了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原则,分析了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形成动态联盟的构建过程及与其相适应的运行条件。项目本身是具有独特性,唯一性。项目市场是多变的,动态联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网络组织结构,当盟主企业发现新的项目机会并不能独自完成时,动态联盟即会被快速组建以应对项目需求,而当项目完成后,大多动态联盟即随之解散。同时,动态联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其内部结构也不是始终如一的,通常可以根据业主对项目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所以,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另外,不同的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直接影响到其运行机制和管理形式,也就是说,不同的动态联盟形式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二、研究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运行问题,本文主要抓住其中对联盟构建和运行的起着关键作用的三个机制进行研究,包括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稳定性及其机制、联盟成员间的收益分配机制以及基于治理结构视角的动态联盟的治理机制,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可以看出这三个机制的科学设计可以保障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动态联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与一般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不同,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建立的动态联盟的管理更为复杂,其中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管理高层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管理理念当中,仍然以本企业为主,即便是已决定与其它企业形成联盟,但是合作程度却有所限制,例如在资源使用,信息共享和核心技术的应用方面,这使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沟通障碍和合作壁垒。同时,这也是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不稳定的直接诱因。在收益分配方面,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整体所取得的收益应当大于单独每个企业各自完成项目获取的收益总和,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对新项目的获取,一部分来自于资源整合之后的项目完成效率的提高,而对于每一个项目导向型企业来说,动态联盟是可以获得新增收益的,在资源合理付出和配置的前提下,新增收益充分体现了对联盟中中小企业付出的综合成本的回报。动态联盟运行成功的关键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收益分配机制,协调好联盟成员之间的各种因收益分配而造成的冲突,特别是因为合作产生的新增收益分配问题。通过学科交叉,利用生物学中的种群共生模型,探讨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在联盟中如何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在生物学中各个不同种群的共生需要某种均衡条件,同时,在项目导向型的动态联盟中依然存在这样的均衡,在这里我又运用了动态博弈分析方法,得到了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稳定的含义与均衡条件。当然,联盟的收益分配还会受到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对于联盟的盟主或是核心组织来说,都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而且必须在联盟组建之前制定具体方案细则。另外,分配并不是一步完成,需要较长的过程,不断修正、完善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一个好的分配方案,有利于联盟的可持续运行和保持联盟的稳定性,也有利于促进联盟企业工作的积极性,这无形当中又可以提高联盟整体的收益。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的本质就是在委托代理机制下,进行规范和平衡各个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相关制度安排。以项目为导向的中小型企业动态联盟治理结构体现为联盟和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如核心业务的专业工程公司,服务企业,设备,材料供应公司和设计公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制度安排。以项目为导向的中小型企业动态联盟治理需要建立在项目的基础上,依靠良好项目责任制的实施框架和体制框架,提供整个项目运行网络的基本治理框架。另外,不断优化的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继续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以实现“双赢”的局面,是动态联盟治理的基本原则。三、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与传统企业联盟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态联盟本身的临时性和动态性,以及项目的唯一性、确定性和不可逆性等等,这些使得其绩效考核与一般意义的企业和企业联盟有着根本区别,所以,对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绩效考核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绩效考核办法。只有明确了绩效评价的目标,才能确定绩效评价的内容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绩效评价的目标是指进行绩效考核的原因,即解决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初衷。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绩效评价是以联盟成员加入联盟时各方契约与合同为依据,通过理性的成本和收益为量度基础,从而实现以下目标:(1)确保成员企业严格遵照契约的规定,按契约中协议要求来完成自己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包括对协议中某些不完全合理的地方进行逐渐完善、补充,以保证联盟成员不断提升项目执行能力,提高项目完成质量;(2)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进行风险估计与控制的需要;(3)动态联盟成员进行收益分配的客观依据;(4)动态联盟项目成本控制的需要等方面的目标。本文通过研究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绩效评价方法,构建了符合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联盟绩效的持续考核与评价,识别动态联盟优化的机会所在,可以达到降低联盟体运营成本、改善并提高客户满意水平、增加整个联盟整体收益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现有的对动态联盟评价指标的不足,从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盟主企业的视角出发,构建一种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动态联盟综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也间接地评价动态联盟适应市场环境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王雄[7](2008)在《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态物流联盟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型的物流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我国加入WTO后,物流服务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竞争态势。面对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和高标准的物流市场要求,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经难以把握迅速变化的物流市场机遇。而动态物流联盟作为物流企业间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因其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突出优势,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有效把握新形势下物流市场机遇的现实选择。动态物流联盟是动态联盟理论在物流领域的扩展,其蕴藏在管理层面上的许多关键问题还远未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解决,如动态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合作伙伴的选择与优化、组织模式的设计、合作契约的设立、信任关系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以及联盟绩效的考核与评价等。论文以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数理技术对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性较强的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管理理论框架,这对推动我国物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论文首先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指出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走合作发展的道路,而建立有效的动态物流联盟是我国物流企业迅速提升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详细论述了动态物流联盟是当前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最有效的组织安排,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具有特殊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2)动态物流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特征及比较优势,并对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经济学原理对动态物流联盟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解释。(3)论文探讨了动态物流联盟构建的关键问题。在对合作伙伴进行分类并设立动态物流联盟经纪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四阶段过程模型:预备阶段、初选阶段、局部优选阶段和整体优化阶段,并在各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数理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动态物流联盟对组织模式的要求及影响因素,继而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给出了动态物流联盟从始至终整个生命过程可以选择的组织模式方案组合,且设计了一种以物流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混合型组织拓扑结构;建立了动态物流联盟契约网络体系,设计价格下限/上限保护条款、动态检查条款,并确定合理的违约金比率:对几种常见的利益分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类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模式,并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阶段过程模型,实现了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协调。(4)论文对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动态物流联盟相互信任关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利用博弈理论论证了动态物流联盟中相互信任关系形成的必要性,深入剖析了信任在动态物流联盟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产生机制:探讨动态物流联盟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模式和措施。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动态物流联盟绩效考核中盟主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行为策略,设计了一种动态的绩效考核方法——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协同模糊考核系统:建立了动态物流联盟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应指标的量化分析;并以动态的观点,结合模糊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动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应用实例分析。论文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对动态物流联盟构建与运作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实现了动态联盟思想与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结合,为现代物流企业组建动态物流联盟提供理论指导。
徐剑[8](2008)在《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研究(编号:70172042)”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环境的持续多变,时间和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已成为当今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以敏捷制造为核心的企业动态联盟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企业动态联盟适应了环境变化特点和市场竞争需要以及企业组织开始朝着网络化、敏捷化与竞争性合作发展的趋势,并可使联盟成员企业优势互补、风险和费用共担、资源和利益共享,迅速抓住市场机遇而实现共赢,因而近年来它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这种组织形式因其成员主体的多元性、功能集成完整性、地域分散性和组织临时性等特性,不仅使得联盟中单个成员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仍然存在,而且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风险问题,致使企业联盟实践中的合作成功率仅接近50%,而以往有关一般企业或专业性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此又缺乏针对性。为此,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敏捷制造、企业动态联盟及其风险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的管理界对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问题也尤为重视和关注,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和着述颇多,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大多是针对单一风险或是某些风险问题而提出的防控方法及对策措施,缺少系统性、专题性和机制性的研究工作,尚未形成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本文在实际调研和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问题及以往研究工作的不足和空白点,着重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企业动态联盟及其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在阐述企业动态联盟的特征、类型、形态与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识别程序和方法对联盟风险进行了全面识别和诱因分析,研究给出了联盟风险的分类方式和相对风险评估方法。(2)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策略及其机制的构成与整合。在区分和明确企业动态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及其管理职责和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给出了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策略。根据联盟风险不同的影响过程和作用机理,构建了由风险转移机制、阶段性风险管理机制、传递性风险管理机制和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构成的联盟风险管理机制,并研究确立了四类风险管理机制的整合关系。(3)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对联盟风险管理机制中的四类机制分别进行了具体研究,建立了包含风险转移评判程序、评判方法和转移方式的联盟的风险转移机制;包含联盟的组建、运作、解体各阶段风险管理的联盟阶段性风险管理机制;包含风险监控机制、检查考核机制和动态调适成员机制的联盟传递性风险管理机制;包含信任机制、信息共享与流通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联盟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其中特别注重了对含奖惩制度在内的动态合同机制、动态调适成员制和检查考核机制的构建,以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耦合。(4)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面向联盟生命周期全过程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范过程,不仅给出了包含联盟风险防范的治理结构与职责、联盟各阶段风险防范的对策与措施、例外风险防范措施和联盟风险预控方法工具的联盟风险的风险管理机制运行方式,以及包含联盟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信用体系和传媒体系的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外部环境保障,而且将内生的自防作用和外生的他律作用结合起来,成为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载体和风险管理的工具。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或专业性风险管理,也不同于以往企业动态联盟风险防控的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出了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相对风险评估方法和联盟风险管理策略。(2)给出了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各构成机制及其整合关系。包含联盟风险转移机制、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性及传递性和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各构成机制的整合关系模型。(3)有针对性地构建起面向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方式、制度、方法、程序和形式,以形成具有预防规避风险功能、利于提高联盟效率、促使合作目标实现的联盟风险转移机制和阶段性、传递性和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4)给出的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载体,即联盟风险防范体系。以上创新不仅对以往风险评估方法的进行了补充和修正,而且弥补了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构成与整合研究上的空白,丰富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在联盟风险管理实践中更具有实用性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对于防控动态联盟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风险问题,保证企业联盟迅速形成、无间协作、有效运行、共担风险并易解散和重组,以及以后的再次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其它行业中的企业联盟合作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推广前景。
索玮岚[9](2008)在《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生产、信息技术手段的提高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诱使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对风险处理不当,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风险涉及生产经营的每一个方面,如新产品研发、产品市场的开发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企业诞生到结束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始终围绕着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延续的时间。因此,企业逐渐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目的之二是为了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风险因素识别方法是风险识别工作的理论指导,其主要任务在于识别出企业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进一步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与归类,以便企业决策者根据识别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因此,对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对风险因素识别框架以及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拓展了风险因素识别的概念以有效支持企业的风险因素识别;其次,从理论上给出了风险因素识别框架,以指导企业风险因素识别的实践工作;然后,给出了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以便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与归类;最后,给出风险因素识别的实例分析,为所提框架及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风险因素识别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风险因素识别框架。在给出风险因素识别的一般性定义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因素识别框架,为企业风险因素识别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2)提出了一种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考虑到专家评价偏好的不同,给出不同形式不同粒度的评价信息,以便专家能够准确地判断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与归类,识别出核心风险因素、原因风险因素以及结果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风险因素识别结果给出相应的策略以供企业决策者参考。(3)给出了风险因素识别的实例分析。以一家大型建筑企业在动态联盟组建期的风险因素识别为例,对本文所提出的风险因素识别框架以及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主要贡献,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李强[10](2007)在《与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有关的几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国际化,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建设项目规模和技术要求的增高,传统建筑企业组织模式己经很难适应市场的发展,动态联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的重视。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在充分认识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工程建设传统组织模式的弊端,借鉴制造业的动态联盟思想,探讨了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概念界定问题、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问题、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组建问题、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等有关问题。论文展开分析企业动态联盟模式的构建过程,区分了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建筑企业动态联盟概念与建设项目动态联盟概念。进而阐释了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问题。并分析了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组建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于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问题是影响联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文中着重分析了导致动态联盟构建与运作过程中失败的因素,即联盟所面临的风险。针对动态联盟在不同阶段面临的诸多风险,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措施、风险转移机制的研究,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对于解决动态联盟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风险问题,保证联盟成功运作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成果力图使联盟在平稳、健康的条件下发展,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联盟体的失败而给各方面带来的损失。是对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对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如何进行组织创新、如何增强竞争力、实现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企业动态联盟组建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企业动态联盟组建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社会网络对中国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动态联盟的合作关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发展情况 |
1.1.2 理论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关键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网络理论 |
2.1.2 动态联盟理论 |
2.1.3 创意经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电影项目网络的结构特征 |
2.2.2 电影项目的绩效评价 |
2.3 概念界定 |
2.3.1 电影创意 |
2.3.2 电影项目的创意绩效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变量设定与维度划分 |
3.1.1 网络结构的维度划分 |
3.1.2 动态联盟的维度划分 |
3.1.3 创意绩效的评价方法 |
3.2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2.1 概念模型 |
3.2.2 研究假设 |
4 中国电影产业网络结构分析 |
4.1 二模网络结构的可视化分析 |
4.1.1 二模整体网络结构 |
4.1.2 二模网络结构演化 |
4.2 一模网络结构的可视化分析 |
4.2.1 一模整体网络结构演化 |
4.2.2 一模网络的产业链演化 |
4.3 网络结构指标测度 |
4.3.1 网络特征 |
4.3.2 网络位置 |
4.3.3 网络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电影的企业合作与动态联盟分析 |
5.1 电影产业链的企业合作行为 |
5.1.1 联合制片行为 |
5.1.2 联合发行行为 |
5.1.3 其他联合行为 |
5.2 电影项目的动态联盟 |
5.2.1 联盟合作的广度 |
5.2.2 联盟合作成员的流动性 |
5.2.3 项目核心企业的联盟经验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电影项目创意绩效测量 |
6.1 测量方法 |
6.1.1 项目绩效测量方法的发展 |
6.1.2 电影项目绩效测量方法的选择 |
6.2 模型设定 |
6.2.1 单产出模型 |
6.2.2 综合产出模型 |
6.2.3 变量设计 |
6.3 绩效测算 |
6.3.1 样本分布情况 |
6.3.2 单产出模型的估计与绩效测算 |
6.3.3 综合产出指标的权重测算 |
6.3.4 综合产出模型的估计与绩效测算 |
6.4 创意绩效分析 |
6.4.1 不同条件下的电影项目创意绩效分析 |
6.4.2 不同绩效水平的影片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社会网络结构对电影项目创意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变量设计与数据描述 |
7.1.1 变量设定 |
7.1.2 描述统计 |
7.2 模型设定 |
7.2.1 主效应模型设定 |
7.2.2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
7.2.3 路径调节效应模型设定 |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3.1 主效应模型及稳健性检验 |
7.3.2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
7.3.3 路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 |
7.4 实证结果讨论 |
7.4.1 网络结构对联盟动态性的影响 |
7.4.2 联盟动态性对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 |
7.4.3 动态联盟的中介和调节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电商相关理论 |
2.1.1 电商的研究综述 |
2.1.2 电商的基本内涵 |
2.2 航空物流相关理论 |
2.2.1 航空物流的研究综述 |
2.2.2 航空物流的基本内涵 |
2.3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理论 |
2.3.1 企业动态联盟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综述 |
2.3.2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概念界定 |
2.3.3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特点 |
2.3.4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内涵 |
第三章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现状与动态联盟必要性分析 |
3.1 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1 电商的发展现状 |
3.1.2 电商的发展趋势 |
3.2 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1 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
3.2.2 航空物流发展趋势 |
3.3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SD建模 |
4.1 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系统分析 |
4.2.1 系统建模的目的 |
4.2.2 系统边界划分 |
4.2.3 影响系统稳定性的要素变量筛选 |
4.3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SD模型构建 |
4.3.1 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子系统 |
4.3.2 联盟企业间个体实力子系统 |
4.3.3 联盟企业间整体协作子系统 |
4.3.4 利益分配子系统 |
4.4 构建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系统流图 |
4.5 建立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方程式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仿真与优化 |
5.1 评价对象选择——以京东-东航物流动态联盟为例 |
5.2 问卷调查过程与检验 |
5.2.1 问卷样本特征 |
5.2.2 问卷信度检验 |
5.2.3 问卷效度检验 |
5.3 基于AHP方法的联盟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
5.3.1 AHP法的可行性分析与建模步骤 |
5.3.2 基于AHP方法的案例分析 |
5.4 京东-东航动态联盟SD模型的动态仿真模型优化 |
5.4.1 行业发展外部环境优化仿真及分析 |
5.4.2 个体实力对等度/企业能力优化仿真及分析 |
5.4.3 整体协作水平优化仿真及分析 |
5.4.4 利益分配机制优化仿真及分析 |
5.4.5 动态联盟稳定性整体优化分析 |
5.5 增强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一般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问卷调查 |
附录B:参数方程 |
作者简介 |
(3)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的研究及实现 ——基于改进灰色综合关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动态联盟研究现状 |
1.2.2 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研究现状 |
1.2.3 灰色综合关联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企业动态联盟 |
2.1.1 企业动态联盟的概念 |
2.1.2 企业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
2.1.3 组建企业动态联盟影响因素 |
2.2 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 |
2.2.1 盟员选择概述 |
2.2.2 盟员选择的影响因素 |
2.2.3 盟员选择指标体系研究 |
2.3 灰色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2.3.1 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 |
2.3.2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
2.3.3 灰色系统的主要内容 |
2.4 权重的确定方法 |
2.4.1 熵与熵值法 |
2.4.2 CRITIC赋权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盟员选择指标体系的研究 |
3.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2 盟员选择的影响因素 |
3.2.1 一级指标选取 |
3.2.2 二级指标选取 |
3.3 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1 指标体系的确立模型 |
3.3.2 数据标准化 |
3.3.3 权重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灰色综合关联的盟员选择模型 |
4.1 灰色关联分析 |
4.2 灰色综合关联度 |
4.2.1 灰色绝对关联度 |
4.2.2 灰色相对关联度 |
4.2.3 灰色综合关联度 |
4.3 灰色综合关联度的改进 |
4.4 CRITIC赋权法 |
4.5 改进的灰色综合关联模型 |
4.5.1 模型的建立 |
4.5.2 改进的灰色综合关联模型的计算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2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 |
5.3 改进的灰色综合关联模型评估盟员企业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Web的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平台 |
6.1 盟员选择平台的功能及需求分析 |
6.1.1 平台建设目标 |
6.1.2 系统建设原则 |
6.1.3 平台功能需求 |
6.2 基于Web的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平台设计 |
6.2.1 功能模块 |
6.2.2 数据库逻辑模型 |
6.3 基于Web的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基于Web的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平台代码 |
附录 2: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4)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一)电子商务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先导作用 |
(二)“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增长迅速,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 |
(三)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物流快递业的强力支撑 |
(四)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
1. 物流快递企业的信誉受到质疑 |
2. 物流快递企业运营成本上升 |
3. 物流快递企业运营压力增大 |
(五)快递业爆仓问题成因分析 |
1. 物流快递企业发展的滞后 |
2. 快递行业的分散化经营 |
3. 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业发展协同性差 |
二、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的分类 |
(一)从运行的角度分类 |
(二)从成员关系角度分类 |
三、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设计原则 |
(一)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的特点 |
1. 目标导向性。 |
2. 动态性。 |
3. 敏捷性。 |
4. 契约性。 |
5. 以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
6. 相似能力资源集成性。 |
7. 核心性。 |
(二)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设计原则 |
四、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设计 |
(一)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过程分析 |
1. 识别阶段 |
2. 组建阶段 |
3. 运行阶段 |
4. 终止阶段 |
(二)物流快递企业动态联盟分阶段组织模式设计 |
1. 动态联盟组建阶段的组织模式设计 |
2. 动态联盟运行阶段的组织模式设计 |
3. 动态联盟终止阶段的组织模式设计 |
五、小结 |
(5)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路径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框架 |
2. 企业动态联盟相关概念和特点 |
2.1 企业动态联盟概念的发展与界定 |
2.2 企业动态联盟的特点 |
2.3 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 |
3. 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路径分析 |
3.1 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原则 |
3.2 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路径整体框架 |
3.3 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全生命周期研究 |
4. 企业动态联盟系统稳定性的 SD 建模分析 |
4.1 应用 SD 研究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可行性分析 |
4.2 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的系统分析 |
4.3 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动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 |
4.4 构建企业动态联盟系统流图 |
4.5 建立企业动态联盟系统流图的方程式模型 |
5. 企业动态联盟的稳定性评价 |
5.1 案例背景信息简述‐以华为企业联盟为例 |
5.2 基于 AHP 方法的联盟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
5.3 企业动态联盟 SD 模型的动态仿真分析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动态联盟存在环境的研究 |
1.2.2 动态联盟建立机制与成员选择的研究 |
1.2.3 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的研究 |
1.2.4 项目导向型企业研究 |
1.3 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动态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
2.1.1 企业动态联盟的概念界定 |
2.1.2 企业动态联盟的分类 |
2.2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
2.2.1 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2.2.2 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研究 |
2.3 收益管理理论综述 |
2.3.1 收益管理产生与发展 |
2.3.2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
2.4 治理结构理论综述 |
2.4.1 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
2.4.2 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方法 |
第3章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界定与构建 |
3.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内涵与特征 |
3.1.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内涵 |
3.1.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特征 |
3.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形成动力分析 |
3.2.1 有效降低成本 |
3.2.2 优化资源配置 |
3.2.3 提高竞争能力 |
3.2.4 高效应对市场 |
3.3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合作成员关系的特点 |
3.3.1 契约是联盟成员关系的基础 |
3.3.2 联盟成员是竞合关系 |
3.3.3 联盟成员关系相对稳定 |
3.3.4 协调性是联盟目标 |
3.4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原则与过程 |
3.4.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原则 |
3.4.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过程 |
3.5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组织构建及其运行条件 |
3.5.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组织类型与模式 |
3.5.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 |
3.5.3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运行条件 |
3.5.4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运行过程的管理 |
第4章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稳定性分析及机制研究 |
4.1 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稳定的内涵、价值与影响要素分析 |
4.1.1 动态联盟稳定的内涵 |
4.1.2 动态联盟稳定的价值 |
4.1.3 动态联盟稳定性影响要素分析 |
4.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不稳定性及其原因分析 |
4.2.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不稳定的原因 |
4.2.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不稳定性类型 |
4.3 基于共生模型的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分析 |
4.3.1 共生模型介绍 |
4.3.2 联盟共生系统构成与类型 |
4.3.3 模型的假设及其描述 |
4.3.4 联盟的共生模型分析 |
4.3.5 结论及其启示 |
4.4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运行机制 |
第5章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 |
5.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的内涵、主体与要素 |
5.1.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的内涵 |
5.1.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主体 |
5.1.3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要素 |
5.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
5.2.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类型 |
5.2.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形成机制 |
5.3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合作成员在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中的地位 |
5.3.2 对联盟的投入和贡献 |
5.3.3 合作过程承担的风险 |
5.3.4 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
5.4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原则与模式 |
5.4.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原则 |
5.4.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模式 |
5.5 基于合作对策的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收益分配机制 |
5.5.1 基于合作对策的收益分配模型 |
5.5.2 模型求解 |
5.5.3 结果修正 |
5.5.4 算例分析 |
第6章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治理机制 |
6.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治理结构及必要性分析 |
6.1.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的内涵 |
6.1.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
6.2 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层次划分 |
6.2.1 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 |
6.2.2 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治理结构的层次划分 |
6.3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治理机制分析 |
6.3.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治理困境的动态模型 |
6.3.2 分析讨论 |
6.3.3 联盟的治理机制 |
6.4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治理过程 |
6.4.1 联盟内部治理 |
6.4.2 联盟外部治理 |
第7章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的绩效评价 |
7.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绩效评价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7.1.1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7.1.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
7.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评价框架与流程 |
7.2.1 项目导向型动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框架 |
7.2.2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流程 |
7.3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 |
7.3.1 动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3.2 动态联盟整体绩效的动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7.4 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1.1.2 动态联盟: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
1.1.3 我国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特殊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动态联盟研究现状 |
1.2.2 虚拟物流及虚拟物流企业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内容结构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动态物流联盟的理论基础 |
2.1 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比较优势 |
2.1.1 动态物流联盟的内涵与特征 |
2.1.2 动态物流联盟的生命周期 |
2.1.3 动态物流联盟的比较优势 |
2.2 相关概念的区分 |
2.3 动态物流联盟产生动因的理论解释 |
2.3.1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解释 |
2.3.2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解释 |
2.3.3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 |
2.3.4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
2.3.5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 |
3.1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
3.1.1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的分类 |
3.1.2 动态物流联盟经纪人的设立与运作方式 |
3.1.3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四阶段模型 |
3.2 基于核心能力和关系理论的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的初选 |
3.2.1 合作伙伴核心能力定性识别的递阶层次归纳法 |
3.2.2 基于模糊语言的合作伙伴核心能力定量评价方法 |
3.2.3 关系理论在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初选中的应用 |
3.3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局部优选方法研究 |
3.3.1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半结构化模糊决策模型 |
3.3.2 多时段下合作伙伴选择的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模型 |
3.3.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 |
3.3.4 合作伙伴选择的不确定语言多属性群体决策模型 |
3.4 最优合作伙伴组合确定的混合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 |
3.4.1 模型描述 |
3.4.2 混合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 |
4.1 动态物流联盟的组织模式要求及影响因素 |
4.1.1 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的要求 |
4.1.2 生命周期对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的影响 |
4.2 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选择 |
4.2.1 动态物流联盟的基本组织模式及适用条件分析 |
4.2.2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 |
4.2.3 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模式组合方案及其前提条件与适用范围 |
4.3 以物流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结构设计 |
4.3.1 动态物流联盟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
4.3.2 动态物流联盟组织结构设计流程 |
4.3.3 以任务为导向的动态物流联盟组织拓扑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契约的设立 |
5.1 动态物流联盟契约形式的选择 |
5.1.1 动态合同、风险合同的内涵与特征 |
5.1.2 动态物流联盟契约网络体系的建立 |
5.2 基于期权分析方法的动态物流联盟合同条款设计 |
5.2.1 动态物流联盟合同条款分析 |
5.2.2 价格下限保护条款的设立 |
5.2.3 价格上限保护条款的设立 |
5.3 动态物流联盟协议中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
5.3.1 存在价格下限条款时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
5.3.2 存在价格上限条款时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
5.3.3 固定价格合同下违约金比率的确定 |
5.4 动态物流联盟协议中动态检查条款的设立 |
5.4.1 风险合同中的动态检查条款 |
5.4.2 动态合同中的动态检查条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利益分配研究 |
6.1 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要素及模式 |
6.1.1 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 |
6.1.2 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要素 |
6.1.3 基于分类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模式选择 |
6.2 产出分享模式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 |
6.2.1 考虑投资额大小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 |
6.2.2 合作博弈理论在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
6.2.3 考虑风险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 |
6.2.4 基于满意度的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综合集成方法 |
6.3 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案的协调模型 |
6.3.1 不对称的Nash协调利益分配模型 |
6.3.2 基于满意度的不对称Nash协调利益分配模型 |
6.3.3 基于群体的加权重心利益分配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动态物流联盟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管理 |
7.1 动态物流联盟中的相互信任关系及形成的必要性 |
7.1.1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的内涵、特点及划分 |
7.1.2 动态物流联盟中合同控制的不足与缺陷 |
7.1.3 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间信任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
7.1.4 信任在动态物流联盟中的重要作用 |
7.2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产生机制 |
7.2.1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2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过程型”产生机制 |
7.2.3 以制度为基础的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产生机制 |
7.3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构建模式 |
7.3.1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构建的复杂性 |
7.3.2 关系”模式与“信誉”模式及其建立条件 |
7.3.3 基于成本—收益法的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构建模式选择 |
7.4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的保障措施 |
7.4.1 动态物流联盟信誉认证与评审机制的建立 |
7.4.2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内部环境的建立 |
7.4.3 动态物流联盟信任关系外部环境的建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绩效与整体绩效的考核与评价 |
8.1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
8.1.1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的特征 |
8.1.2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博弈分析 |
8.1.3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框架与考核流程 |
8.1.4 动态物流联盟成员企业绩效考核模糊协同求解 |
8.2 面向全生命过程的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 |
8.2.1 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8.2.2 动态物流联盟整体绩效的动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实证分析:深圳 S物流有限公司组建动态合作网 |
9.1 背景介绍 |
9.2 动态合作网的实施要点 |
9.2.1 伙伴企业的选择 |
9.2.2 组织结构设计 |
9.2.3 合同的监控与激励 |
9.2.4 合作绩效的考核与评价 |
9.2.5 利益分配方案的确定 |
9.3 效果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10.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8)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企业动态联盟的产生与发展 |
1.1.2 企业动态联盟的特征、类型和形态 |
1.1.3 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问题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述评 |
1.3 企业间联盟合作状况的实际调查 |
1.3.1 企业调查样本 |
1.3.2 调查指标与数据统计 |
1.3.3 调查分析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 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
第2章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2.1 联盟风险的识别和诱因分析 |
2.1.1 企业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
2.1.2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识别 |
2.1.3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诱因分析 |
2.2 联盟风险的分类与评估 |
2.2.1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分类 |
2.2.2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评估 |
2.3 小结 |
第3章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策略及其机制的构成与整合 |
3.1 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及其管理关系 |
3.1.1 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关系 |
3.1.2 联盟与成员企业的风险管理关系 |
3.2 联盟风险管理策略 |
3.3 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 |
3.3.1 风险管理机制的含义 |
3.3.2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成 |
3.4 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整合 |
3.5 小结 |
第4章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转移机制 |
4.1 联盟风险转移及其评判方法 |
4.2 联盟风险转移的方式 |
4.2.1 保险转移 |
4.2.2 非保险转移 |
4.2.3 风险转移方式的比较 |
4.3 联盟风险转移的程序和运行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阶段性管理机制 |
5.1 联盟组建风险管理机制 |
5.1.1 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
5.1.2 伙伴选择风险管理机制 |
5.1.3 联盟合作方案设计风险管理机制 |
5.1.4 责权利险对等机制 |
5.1.5 契约合同机制 |
5.1.6 文化融合机制 |
5.2 联盟运作风险管理机制 |
5.2.1 动态合同机制 |
5.2.2 成员企业道德自律机制 |
5.3 联盟解体风险管理机制 |
5.3.1 解散时机条件判别与相关损失分担机制 |
5.3.2 资产分割机制 |
5.3.3 动态联盟解散风险管理机制的说明 |
5.4 应用实例 |
5.5 小结 |
第6章 企业动态联盟的传递性风险管理机制 |
6.1 风险监控机制 |
6.1.1 风险识别 |
6.1.2 风险监察 |
6.1.3 风险预警 |
6.1.4 风险预控 |
6.2 检查考核机制 |
6.3 动态调适成员机制 |
6.4 应用实例 |
6.5 小结 |
第7章 企业动态联盟全程性风险管理机制 |
7.1 联盟风险管理的信任与协调机制 |
7.1.1 信任机制 |
7.1.2 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 |
7.1.3 联盟协调机制 |
7.2 联盟风险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2.1 联盟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
7.2.2 联盟风险管理约束机制 |
7.2.3 联盟风险管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耦合 |
7.2.4 应用实例 |
7.3 小结 |
第8章 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的载体——联盟风险防范体系 |
8.1 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构架 |
8.2 联盟风险防范的内生体系 |
8.2.1 联盟风险防范的管理机构与职责 |
8.2.2 联盟风险防范对策与措施 |
8.2.3 风险预控方法和工具 |
8.3 联盟风险防范的外生体系 |
8.3.1 联盟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 |
8.3.2 联盟风险防范的信用体系 |
8.3.3 联盟风险防范的传媒体系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9)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风险管理对企业提高应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1.1.2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
1.1.3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风险因素关联分析的重要作用 |
1.2.2 需要研究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1.2.3 如何依据识别结果制定风险控制策略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分析 |
第2章 风险识别方法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2.2 关于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
2.2.1 风险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
2.2.2 风险的类型 |
2.2.3 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2.2.4 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研究 |
2.3 关于因素关联分析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
2.3.1 主成份分析方法与应用 |
2.3.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与应用 |
2.3.3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与应用 |
2.3.4 粗糙集方法与应用 |
2.3.5 DEMATEL方法与应用 |
2.4 已有因素关联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 |
2.4.1 已有方法的优点 |
2.4.2 已有方法的不足 |
2.4.3 应用于风险识别的因素关联分析方法的研究问题形成 |
第3章 风险因素识别的相关概念分析与框架 |
3.1 风险因素识别的一般性定义 |
3.2 风险因素的类型及其识别方法与途径 |
3.2.1 风险因素的类型 |
3.2.2 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及途径 |
3.3 风险因素识别的原则、框架与步骤 |
3.3.1 原则 |
3.3.2 框架 |
3.3.3 步骤 |
3.4 风险因素关联分析的重要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4.1 风险因素的获取 |
4.2 风险因素关联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
4.2.1 风险因素关联信息的类型及其描述 |
4.2.2 风险因素关联信息的获取方式 |
4.2.3 风险因素关联信息的处理 |
4.3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
4.3.1 预备知识 |
4.3.2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的原理 |
4.3.3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的计算步骤 |
4.3.4 基于计算结果的决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研究:A企业的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识别 |
5.1 应用背景介绍 |
5.1.1 企业概况和项目概述 |
5.1.2 动态联盟概述 |
5.1.3 企业采取动态联盟合作方式的动因分析 |
5.1.4 企业在动态联盟组建期进行风险识别的必要性 |
5.2 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识别的准备工作 |
5.2.1 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2 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识别体系的构建 |
5.3 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的识别 |
5.3.1 风险因素关联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2 风险因素关联信息的获取 |
5.3.3 风险因素识别的计算过程 |
5.3.4 基于风险因素识别结果的分析 |
5.4 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控制策略 |
5.4.1 核心风险因素的控制策略 |
5.4.2 原因风险因素的控制策略 |
5.4.3 结果风险因素的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6.4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科研项目情况 |
作者简介 |
附录1:A企业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A企业动态联盟组建期风险因素 关联调查问卷 |
(10)与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有关的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本文的意义和作用 |
1.4 主要内容及结构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体系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有关概念的思考 |
2.1 动态联盟及其特点 |
2.1.1 动态联盟的特点 |
2.1.2 动态联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2.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及相关概念 |
2.2.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概念 |
2.2.2 建筑企业动态联盟概念与建设项目动态联盟概念 |
2.2.3 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2.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主要模式 |
2.4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生命周期 |
3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积极组建动态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
3.1 工程建设领域传统组织模式困境 |
3.1.1 集团化组织模式的缺陷 |
3.1.2 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现存问题 |
3.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提出的背景 |
3.2.1 单个建筑企业的实力往往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
3.2.2 建筑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发展要求 |
3.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形成的动因分析 |
3.3.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模式新特点 |
3.3.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模式的优势 |
3.3.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模式的效应分析[16] |
4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组建 |
4.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组建程序 |
4.1.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形式的选择 |
4.1.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组建过程 |
4.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目标确定 |
4.2.1 目标协同机制 |
4.2.2 文化管理机制 |
4.2.3 利益分配机制 |
4.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合作伙伴的选择 |
4.3.1 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一般性要素 |
4.3.2 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与方法 |
5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的评估、防范和转移 |
5.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的风险识别与分类 |
5.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的评估 |
5.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设计 |
5.3.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设计步骤 |
5.3.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 |
5.4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内部措施 |
5.4.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管理机构 |
5.4.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组建风险防范 |
5.4.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运作风险防范 |
5.4.4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解散风险防范 |
5.5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外部措施 |
5.5.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 |
5.5.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防范的社会体系 |
5.6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转移机制[38] |
5.6.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转移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
5.6.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转移的对策 |
6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全过程风险管理机制 |
6.1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风险管理体制 |
6.2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组建风险管理机制 |
6.3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运营风险管理机制 |
6.3.1 道德风险管理机制 |
6.3.2 共同治理机制 |
6.3.3 信任机制 |
6.3.4 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 |
6.3.5 信息共享机制 |
6.3.6 动态合同机制 |
6.4 工程建设动态联盟解散风险管理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关于企业动态联盟组建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社会网络对中国电影项目创意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动态联盟的合作关系视角[D]. 谭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电商与航空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研究[D]. 阎力圆.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3]企业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的研究及实现 ——基于改进灰色综合关联模型[D]. 张登. 兰州财经大学, 2017(02)
- [4]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 娜仁图雅,曹刚,王斯慧. 财经理论研究, 2016(03)
- [5]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路径及稳定性研究[D]. 朱妍玮. 暨南大学, 2014(04)
- [6]项目导向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 刘世陶. 吉林大学, 2012(08)
- [7]动态物流联盟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雄. 中南大学, 2008(02)
- [8]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 徐剑. 东北大学, 2008(05)
- [9]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索玮岚. 东北大学, 2008(03)
- [10]与工程建设动态联盟有关的几个问题研究[D]. 李强. 重庆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