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Heihe Catchment: A Success in Coupling Water-Ecological Setting with Local Economy(论文文献综述)
成波[1](2021)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文中提出面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断流及萎缩等不可逆转的水环境恶化问题,亟需重点研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及补偿机制,以促进该区域河流水生态健康的恢复。基流保障是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但目前为止对基于生态效益和可接受经济损失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基流保障补偿量、基流保障补偿机制及补偿资金分担量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 4种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模型;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机制。本文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本文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水力学及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维持河流水沙平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质净化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适宜生态流速;结合3个适宜生态流速确定1个可以同时满足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基于3个河流生态保护目标耦合生态流速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非汛期的耦合生态流速范围为[0.39,0.46 m/s]和汛期耦合生态流速底限值为0.80 m/s;2)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为[5.66,7.42 m3/s],汛期河道生态基流底限值为21.69 m3/s;3)2000~2015年生态基流平均保障率为28.95%,不能达到政府部门要求的90%保障率。(2)将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别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计算了河流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价值,并将两个价值加和,当其总价值达到最大值时,生态服务功能需水量即为河道生态基流:计算基流保障的农业经济损失,将其划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经济损失,并在基流保障经济损失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变化区间划分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河道生态基流临界值的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结合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农业损失概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将河流水资源划分为生态基流和经济用水,分别计算了经济用水效益和生态用水价值,以前者作为后者的机会成本,结合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以渭河干流宝鸡段枯水年为例,结果表明: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化、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损失概率及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分别为该段河流流量的35.02%、21.59%及33.83%。(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定义、内涵、计算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河流考核指标定量化构建了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并在分析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非汛期适宜河道生态基流底限为5.66 m3/s;2)基于投入成本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为2.69亿元;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0.95亿元;4)上述两个补偿量差异较大原因是人们对基流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和外部性效应,本文以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主,符合现阶段生活水平。(4)利用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过程中不同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辨明了其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结合5种补偿途径的优缺点明确了补偿途径的最佳补偿方案;在补偿主体分享基流价值和其总价值比例的基础上建立了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模型;结合补偿主、客体、最佳补偿方案、补偿量及补偿资金分担量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机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2010年非汛期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补偿主体分别为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及渭南市政府,补偿客体为受损农户和灌区管理局;2)现金、智力和项目补偿的3者组合是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3)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分别为70.81%、22.84%和6.35%(陕西省(包含西安市和渭南市)、宝鸡市和咸阳市);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分别为0.67、0.22及0.06亿元。
张子一[2](2021)在《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方法与验证 ——以辽河流域为例》文中提出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均衡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传统的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注重对流域承载力的整体性评估,而忽略了控制单元的功能性差异。本研究从改善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建设复合型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出发,构建了基于功能特征的控制单元类型划分方法和具有功能差异性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并在辽河流域选取污染特征显着的控制单元开展验证研究,并探究监测断面和指标监测频次的优化方法,为完善现阶段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监测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研究以区位理论为基础,将控制单元划分为城市型、工业型和农业型控制单元,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备选指标进行优化筛选,得到符合辽宁省发展特征的功能类型划分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将辽河水系21个控制单元划分为4个工业型控制单元,5个城市型控制单元和12个农业型控制单元,并将划分结果与相关调查研究进行对比,验证控制单元划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构建了基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社会经济四重子系统的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按照控制单元功能特征类型将评估指标体系转化为监测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年鉴检索类、取样检测类和监督调查类监测指标。在辽河流域选取污染特征较为明显的浑河沈阳市于家房控制单元、绕阳河盘锦市控制单元和蒲河沿沈阳市蒲河控制单元,开展单元类型划分技术和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验证研究。通过分析控制单元内污染源、土地利用情况等相关调查和流域水样中特异性污染物检测结果,验证了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技术和功能差异性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为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为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的监测效率,进一步在辽河水系进行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断面和指标监测频次的优化研究。研究采用系统聚类法将辽河水系监测断面数量优化缩减了33%,并采用F-检验和T-检验法验证了优化前、后的监测断面指标数据样本无显着性差异。同时结合辽河水系水质特征,以三合屯监测断面中氨氮浓度监测数据为例,通过变异系数法将监测频次降低了67%,优化结果表明断面布设和指标监测频次优化方法,在节约投入的基础上可保证监测结果和数据获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为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方案的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
王一旭[3](2021)在《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是实施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流域特征变量的水质预测模型,并对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多区耦合划分了水环境控制单元,对各控制单元开展差异化管控。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为推动水环境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流域特征-水质预测模型,其中CODMn、TP、TN预测模型的确定性系数R2分别可达0.78、0.65和0.44。模型预测结果得到2015~2017年间全流域CODMn浓度范围为1.39~6.40 mg/L,TP浓度范围为0.02~0.23 mg/L,TN浓度范围为1.43~4.27 mg/L。从空间分布看,流域西部的水质显着优于流域东部,但不同污染物高浓度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采用Shapley Additive ex Planations(SHAP)方法对水质影响因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CODMn和TP受农业面源和生活源的共同影响;TN主要受农业面源的影响。集约化农业是造成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多特征综合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人口密度中等的城乡结合部比人口密集的城市核心区具有更强的水质恶化倾向。(2)采用自组织映射人工神经网络与K-means耦合算法对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水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开展多区耦合,最终将太湖流域浙江片区划分为104个水环境控制单元。综合评价控制单元的生态功能重要性、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质驱动特征,对控制单元进行了递进式分类,将水环境控制单元识别为优先保护型控制单元22个,整治提升型控制单元26个,预防改善型控制单元15个,保护维持型控制单元41个,并对各类控制单元提出了差异化管控对策。(3)面向流域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Python语言及其WEB框架与函数库,开发了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理系统。系统设置了多维度流域信息查询、交互式水质分析、可视化水环境控制分类管控等功能,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模型工具,实现了流域管理关键信息的交互式可视化查询及对建模工作的简化。
陈思[4](2021)在《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水利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及命脉。保障水利建设稳定的投资来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要满足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水利的要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对区域水利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选取咸阳市为研究区,依据2007-2019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咸阳市水利发展公报、《陕西省统计年鉴》以及《陕西省水利统计年鉴》中的公开数据,采用信息熵、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咸阳市水利投资来源、类型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2007-2019年咸阳市水利投资数据分析,全市水利投资持续稳定上升,投资额增加了6.10倍,其中,中央资金投资增加3.26倍,省级投资增加4.71倍,市级投资增加15.92倍,县级增加7.07倍,民间投资增幅最大,增加89.02倍。防汛工程的比例由4.22%增加到7.28%,水土保持与水生态建设比例由3.37%上升至21.73%,水资源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由57.66%增加到59.49%,城乡供水比例稍微下降,由12.18%到10.26%。虽然在投资量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咸阳市水利投资在所有类型的投资中占比仅仅达到了6.33%,远低于全国水平。所以后期应增加咸阳市水利投资建设,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需求。(2)由信息熵分析可得,水利投资类型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基本不变,水利投资来源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从投资来源上分析,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来源还是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资,民间资本进驻区域性较强,相对薄弱,多元投资局面还未完成。从投资类型看,咸阳市水利投资类型相对来说较为完整,投资类型的变化在有序范围内波动。(3)通过相关分析法得出咸阳市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水资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和城乡供水与国民经济的正相关性较高。因此,通过建设水资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及城乡供水工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水资源工程包括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因此提升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的投资,提高耕地面积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对经济效益有正向发展作用。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要在推广发展基础水利设施的同时亦不能破坏水生态环境平衡。(4)利用灰色关联度细化分析,得出水利投资中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水土保持及水生态建设工程、防汛工程、水资源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和病险水库工程投资。从整体上看,与相关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的多样性逐渐变强,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发现水利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2007年的极度失调类型过渡到勉强协调类型,耦合水平过渡到高耦合水平。根据分析预测,咸阳市在未来的水利投资方向上,应加大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投资、防汛投资和城乡供水投资,以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建议咸阳市政府应提高水利投资力度,完善水利投资体系;引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明确事权划分,提高水利监管效率,降低工程的时滞性,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曹婉情[5](2021)在《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分析的松花江典型支流全局管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机器学习、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成为研究热门,并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等领域。河(湖)长制是我国在河湖管理保护方面的重大创新,其全面实行为流域的全局管控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明晰“十四五”期间松花江流域典型支流水生态环境全局管控的保护需求,本研究针对松花江流域及其典型支流管理决策中出现的数据来源单一、数据分析方法陈旧等问题,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关联分析、时空GIS等,开展松花江流域典型支流的全局管控与决策平台研究。针对松花江流域干流水环境时空演变缺乏系统梳理、全局分析的问题,基于机器学习、关联分析等方法,给出松花江流域干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2020年)水环境时空演变规律,明晰了典型支流阿什河对松花江干流的水环境影响,为典型支流阿什河的多源异构融合分析提供支撑。针对典型支流阿什河流域多年来污染态势严峻的现实状况,基于水环境时空演变分析,融合流域沿岸遥感影像提取获得的土地利用类型因素及生物多样性指标,全面解析阿什河流域的污染根源,综合考虑阿什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及长时间跨度因素,得出阿什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污染的症结为沿岸农业种植的面源污染难以有效控制,提出完善阿什河流域“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考核指标及重点断面的管理机制、优化沿岸农业分布格局等建议。针对阿什河流域管理信息沟通不畅、决策经验不足的问题,基于Arc GIS技术依托WE3M模型构建流域可视化综合管理决策平台,对阿什河流域进行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基于典型案例及相关专家知识构建决策案例库,支持阿什河流域管理者进行有效信息互联、合理决策。
马宇菲[6](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中央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视为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与制度保障,同时它也是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也被认为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黄河干流甘肃段仍处于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因此,文章从政府视角出发,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既加强了对流域生态补偿等相关概念的了解,也对生态文明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进行了学习。并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进行了阐述,不仅包括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和模式等基本构成要素,还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这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依据。同时,对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经验进行了梳理,并从黄河干流甘肃段的生态补偿探索工作、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保护所面临的压力等方面客观地分析了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文章还阐述了黄河干流甘肃段生态补偿探索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这能够针对性的提出相适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文章从政府视角出发,通过借鉴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首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从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和模式等五个方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继而从法律法规、补偿资金渠道、宣传教育和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等方面提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的政策建议。
李昂[7](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田辉[8](2020)在《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贫困县和革命老区。1980年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生态地质环境受到了破坏,诸如水土污染、黑土流失等问题呈现出日益加重的变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要因素。海伦市地表水较为发育,近些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养殖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地表水质量下降,影响了粮食安全与供水安全。因此,开展通肯河上游海伦地区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查明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饮水保障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典型农业区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趋势下水资源的变化,构建通肯河流域上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定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过程,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新模式,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实现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地表径流过程的模拟。充分利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土壤数据,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ArcSWAT软件完成河网生成、子流域划分、流域边界的确定、水文响应单元生成,构建了流域地表水模型。利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径流数据对模型校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径流值对模型验证。R2为0.895,ENS为0.87,表明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径流的实际变化趋势。(2)根据地表水循环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构建了海伦市SWAT-Visual MODFLOW的耦合模型。通过深入分析通肯河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海伦市地下水赋存规律,利用Visual MODFLOW Flex6.1软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利用11个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调参后,相关系数可达0.99,水位残差控制在0.84m,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运动情况。运用ArcGIS软件,实现了SWAT与Visual MODFLOW最小计算单元之间数据的融合。(3)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利用SWAT模型实现了通肯河流域上游2030年地表径流的预测、预报。R/S法计算出的Hurst指数结果显示降雨在时间序列具有状态相反性。小波法分析显示年降水量存在4-5a、10-15a、17-23a、25-35a的变化周期,其中,4-5a的震荡明显,贯穿整个观测期。通肯河流域2010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1513×108m3/a。其中,2017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2215×108m3/a;2025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平均径流量为3.0552×108m3/a。由于受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明显偏少。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海伦市地表水水质在Ⅱ类至Ⅴ类不等,丰水期水质优良,枯水期水质不佳。(4)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耦合模型实现了通肯河上游2025年和2030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预测、预报。通肯河流域2025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8430.85×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9368.82×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52.30×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6811.07×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3028.31×104m3(农业灌溉10960.95×104m3,集中开采量2067.36×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942.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为18462.06×104m3。通肯河流域2030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7609.60×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8272.36×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81.61×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7055.99×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2992.90×104m3(农业灌溉10990.98×104m3,集中供水2001.92×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468.53.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18149.26×104m3。较2025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不大,主要由于气象条件和人类开采量变化不大所致。根据农业区的特点,选择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硝酸根(NO3-)、亚硝酸根(NO2-)、铵根(NH4+)、氯离子(Cl-)四种典型离子,进行典型离子运移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到2025年底,四种典型离子高浓度异常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在剖面视图下,垂向方向运移明显,并且贯穿整个承压含水层,浓度范围的面积有所扩大。农业施肥水和生活污水渗漏,是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诱因。(5)分析了影响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因素,建立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框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通肯河流域上游区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海伦市陆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3431×108m3;海伦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1.8881×108m3;海伦市湿地、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1211×108m3;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2.3523×108m3。所建数学模型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通肯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量分析与研究。(6)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根据海伦市现有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率合理性、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等准则,利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海伦市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研究。结果显示,基于SWAT-Visual Modflow Flex模型和灰色模型对流域水资源的预测结果,2025年水资源配置结果最优,其次为2020年水资源配置结果。
陈世炜[9](2020)在《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克利夫·芒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提到:水与绿色的再生将成为城市复兴工作的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既有城区的复兴,既有城区的河涌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际大都市既有城区的河涌水系都经历了转型和再生的实践,昔日硬质化的河道两岸开始转变为居住、休闲、工作一体化的后工业场所,重塑了河涌及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及休憩活动等功能。在我国,“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却依旧阻碍着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做到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将必然成为往后国土空间规划的焦点领域之一。本文以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模式;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标准的梳理,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运用耦合模式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证案例东濠涌的精细化调研及访谈调研,总结其耦合的经验与不足;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对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章节,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关于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案例,综合确定耦合模式包含两个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及管理协调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包含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及系统性四大特性,管理协调维度则包含规划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保障层面三个方面。第四章则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实践等资料,研究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现状程度。总结出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水利部相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在加总时考虑齐全,但实践中行业规范没有成功跨部门进行指引,导致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管理协调维度下各层面均有待提高。第五章则利用总结的耦合模式框架对实证案例东濠涌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总结出其经验与不足。第六章为总结提炼,结合上述所有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教训,探索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规划范式的变革与原则,并从空间规划维度与管理协调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具体策略。
初亚奇[10](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二、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Heihe Catchment: A Success in Coupling Water-Ecological Setting with Local Econom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Heihe Catchment: A Success in Coupling Water-Ecological Setting with Local Economy(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道生态基流定义 |
1.2.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
1.2.4.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机制 |
1.2.5. 河道生态基流管理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状况 |
2.1. 研究区域 |
2.2. 基础数据 |
2.2.1. 区域水资源量 |
2.2.2. 气候状况 |
2.2.3. 河流泥沙 |
2.2.4. 社会经济 |
2.2.5. 行业用水 |
2.2.6. 土地利用 |
2.2.7. 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
2.3. 宝鸡峡塬上灌区概况 |
2.4.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基于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3.1. 河流生态保护目标选择 |
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3.2.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
3.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
3.2.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
3.2.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3.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
3.3.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
3.3.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
3.3.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
3.3.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流速 |
3.3.5.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 |
3.3.6. 结果合理性分析 |
3.3.7. 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现状评价 |
3.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价值最大和可接受损失保障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
4.1.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
4.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
4.1.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
4.2. 不同类型经济用水效益计算方法 |
4.2.1. 工业用水效益 |
4.2.2.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 |
4.2.3. 其他经济用水效益 |
4.2.4. 不同经济用水的总效益 |
4.3. 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3.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4.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3.3. 渭河干流宝鸡段的河道生态基流 |
4.4.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4.1. 优先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农业经济损失评估 |
4.4.2.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4.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
4.5. 基于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5.1.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
4.5.2.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及其价值的拟合曲线 |
4.5.3.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与农业灌溉用水的拟合曲线 |
4.5.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
4.6. 四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
5.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
5.1.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
5.1.2. 渭河干流宝鸡段适宜河道生态基流 |
5.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
5.2.1. 计算模型理论基础分析 |
5.2.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 |
5.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 |
5.3.1. 基于成本投入的农业补偿量 |
5.3.2.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 |
5.4. 本章小结 |
6.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6.1.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
6.1.1. 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
6.1.2.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主体分析 |
6.1.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客体分析 |
6.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
6.2.1. 生态补偿途径的划分 |
6.2.2. 基于生态补偿途径的补偿量计算模型 |
6.2.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
6.2.4. 渭河干流宝鸡段多种生态补偿方案 |
6.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方法 |
6.3.1. 不同层次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
6.3.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
6.3.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
6.3.4.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 |
6.4. 渭河干流宝鸡段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
6.4.1. 河流生态基流服务功能影响范围界定 |
6.4.2.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
6.4.3.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方法与验证 ——以辽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发展研究 |
1.2.2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内涵意义 |
1.2.3 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水样的采集 |
2.3 检测分析方法 |
3 辽河流域控制单元功能特征类型划分技术 |
3.1 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方法 |
3.1.1 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法的控制单元划分 |
3.2 辽河水系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 |
3.2.1 辽河水系控制单元基本信息 |
3.2.2 控制单元功能类型划分指标体系构建 |
3.2.3 辽河水系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 |
3.3 章节小结 |
4 具有功能特征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1.1 技术路线 |
4.1.2 具有功能特征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的初选 |
4.1.3 评估指标的定量分析优化 |
4.1.4 评估指标的定性分析优化 |
4.2 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具有功能特征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转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功能特征差异性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验证 |
5.1 浑河沈阳市于家房控制单元的验证 |
5.1.1 浑河沈阳市于家房控制单元概况 |
5.1.2 浑河沈阳市于家房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技术的验证 |
5.1.3 浑河沈阳市于家房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验证 |
5.2 绕阳河盘锦市控制单元的验证 |
5.2.1 绕阳河盘锦市控制单元概况 |
5.2.2 绕阳河盘锦市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技术的验证 |
5.2.3 绕阳河盘锦市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验证 |
5.3 蒲河沿沈阳市蒲河控制单元的验证 |
5.3.1 蒲河沿沈阳市蒲河控制单元概况 |
5.3.2 蒲河沿沈阳市蒲河控制单元特征功能类型划分技术的验证 |
5.3.3 蒲河沿沈阳市蒲河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指标体系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具有功能差异性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技术优化 |
6.1 辽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断面的设定 |
6.2 辽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监测频次的设定 |
6.3 辽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估 |
6.3.1 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构建 |
6.3.2 辽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估 |
6.4 辽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断面的优化 |
6.5 辽河水系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监测频次的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环境空间管控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区划类型 |
1.2.2 水环境分区分类技术方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机器学习方法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
1.3.1 流域水环境系统分析方法 |
1.3.2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 |
1.3.3 机器学习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水环境概况 |
2.3.1 水资源概况 |
2.3.2 水环境质量 |
2.3.3 污染物排放现状 |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2 流域汇水单元划分 |
3.3 模型数据集构建 |
3.3.1 流域特征数据空间离散化 |
3.3.2 水质监测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集组合 |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流域水质评估 |
4.1 模型与方法 |
4.1.1 随机森林算法 |
4.1.2 流域水质预测模型构建 |
4.1.3 SHAP解释模型 |
4.2 RF模型性能评估与分析 |
4.3 流域水质预测与评估 |
4.4 流域水质驱动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 |
5.1 水环境空间异质性聚类分析 |
5.1.1 聚类指标与方法 |
5.1.2 水质空间聚类 |
5.2 基于水环境空间异质性的控制单元划分 |
5.2.1 划分原则 |
5.2.2 划分思路与依据 |
5.2.3 划分方法与流程 |
5.2.4 划分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环境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
6.1 分类指标与方法 |
6.2 控制单元特征识别与分类 |
6.2.1 优先保护单元识别 |
6.2.2 整治提升单元识别 |
6.2.3 预防改善单元识别 |
6.3 控制单元分类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区分类管理系统开发 |
7.1 系统总体设计 |
7.1.1 开发目标 |
7.1.2 开发原则 |
7.1.3 开发方法 |
7.1.4 系统结构框架 |
7.2 系统功能及实现 |
7.2.1 注册与登录 |
7.2.2 流域概况模块 |
7.2.3 分区分类管控模块 |
7.2.4 系统支撑模块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与工作成果 |
(4)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行政区划 |
2.1.2 水资源情况 |
2.1.3 地理及气候特征 |
2.1.4 水利建设工程分类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信息熵 |
2.3.2 相关分析法 |
2.3.3 灰色关联度 |
2.3.4 耦合协调度 |
第三章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分析 |
3.1 陕西省水利投资结构 |
3.2 咸阳市水利投资发展现状 |
3.3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变化趋势 |
3.3.1 咸阳市水利投资来源变化趋势 |
3.3.2 咸阳市水利投资类型变化趋势 |
3.3.3 咸阳市水利投资区域分析 |
3.3.4 咸阳市水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信息熵的水利投资结构分析 |
第四章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1 咸阳市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4.2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3 耦合关系分析 |
4.3 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3.1 水利投资结构对GDP的影响 |
4.3.2 水利投资结构对三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分析的松花江典型支流全局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遥感在流域水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应用现状 |
1.3.2 流域水生态环境评价建模分析研究现状 |
1.3.3 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据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流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流域污染源概况 |
2.2 数据基础及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 |
2.3.2 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ces)评价法 |
2.3.3 BP神经网络 |
第3章 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治理历程时空演变分析 |
3.1 引言 |
3.2 松花江流域干流历年水质演变趋势 |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松花江干流水环境关联分析 |
3.3.1 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数据预处理及描述统计分析 |
3.3.2 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 |
3.4 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
3.4.1 松花江干流水质时间演变分析 |
3.4.2 松花江干流水质空间分布 |
3.4.3 松花江干流受典型支流水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阿什河流域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阿什河流域水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
4.3 阿什河流域所在区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4.3.1 遥感影像预处理及土地利用分类提取 |
4.3.2 阿什河流域沿岸土地利用类型演变分析 |
4.4 阿什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数据融合建模分析 |
4.4.1 模型输入指标确定及预处理 |
4.4.2 模型迭代形成过程及评价标准确立 |
4.4.3 模型调参验证及性能评估 |
4.4.4 阿什河流域模型评估结果 |
4.5 阿什河流域“十四五”水生态环境全局管控策略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什河流域评价决策平台架构设计 |
5.1 引言 |
5.2 阿什河流域评价决策平台需求分析 |
5.3 结构分析 |
5.3.1 软件架构设计 |
5.3.2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5.3.3 功能模块设计 |
5.3.4 平台功能界面设计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国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规范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 |
1.4 主要内容与数据来源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 |
2.1.2 流域生态补偿 |
2.1.3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文明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共行政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 |
3.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
3.1.1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界定 |
3.1.2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确定 |
3.1.3 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与方式 |
3.2 确保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
3.2.1 法律保障 |
3.2.2 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 |
3.2.3 补偿资金的筹措渠道 |
3.2.4 生态补偿的监管手段 |
3.2.5 环保宣传教育 |
第四章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经验借鉴 |
4.1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1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2 闽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3 黑河与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4 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1.5 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1 美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2 法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2.3 德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4.3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5.1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5.1.1 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5.1.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压力 |
5.2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5.2.1 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5.2.2 生态补偿探索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
第六章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6.1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中取得的主要成效——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6.1.1 在政府主导下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探索工作 |
6.1.2 资金主要源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 |
6.1.3 以资金补偿方式为主 |
6.1.4 现行法律规范与监管手段 |
6.1.5 黄河干流甘肃段采取的相关保障措施 |
6.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6.2.1 以政府补偿为主,缺乏其他补偿主体的参与 |
6.2.2 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 |
6.2.3 缺乏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
6.2.4 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 |
6.2.5 相关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
6.2.6 流域内政府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 |
第七章 政府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 |
7.1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遵循的基本原则 |
7.1.1 政府主导原则 |
7.1.2 责任原则 |
7.1.3 公平原则 |
7.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的构建 |
7.2.1 明确界定流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 |
7.2.2 政府需进一步统一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 |
7.2.3 采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
7.2.4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补偿模式 |
7.3 保障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政策建议 |
7.3.1 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7.3.2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 |
7.3.3 加强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
7.3.4 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渠道 |
7.3.5 采取流域生态补偿监管手段 |
7.3.6 采取多样化的环保宣传教育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水文模型研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
1.2.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1.2.5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2.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2.4 侵入岩 |
2.2.5 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
2.5.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
2.5.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5.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5 地下水水化学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6.1 水利工程 |
2.6.2 现状供水量 |
2.6.3 现状用水量 |
2.7 地表水水质现状 |
2.7.1 样品采集 |
2.7.2 水质评价 |
2.8 地下水水质现状 |
2.8.1 样品采集 |
2.8.2 水质评价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的海伦市地表水径流模拟 |
3.1 模拟理论与运算过程 |
3.1.1 地表径流 |
3.1.2 蒸散发量 |
3.1.3 土壤水分运移 |
3.1.4 地下水 |
3.1.5 河道汇流 |
3.2 数据库构建 |
3.2.1 DEM高程数据 |
3.2.2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3.2.3 土壤类型数据 |
3.2.4 气象资料 |
3.3 模型建立与运行 |
3.3.1 子流域 |
3.3.2 水文响应单元 |
3.3.3 模型运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模型的验证 |
3.4.2 模拟结果 |
3.4.3 各乡镇地表水资源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
4.1 模型简介与耦合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耦合原理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含水层概化 |
4.2.2 边界条件概化 |
4.3 数学模型及其离散 |
4.3.1 数学模型 |
4.3.2 模型的离散 |
4.4 参数分区与初始条件 |
4.4.1 渗透系数分区 |
4.4.2 初始水头 |
4.5 源汇项输入 |
4.5.1 地下水的补给 |
4.5.2 地下水的排泄 |
4.6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6.1 模型的识别 |
4.6.2 模型的验证 |
4.7 模型计算结果 |
4.7.1 海伦市地下水资源量 |
4.7.2 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 |
5.1 研究方法 |
5.1.1 R/S法(重标极差法) |
5.1.2 Morlet(小波法) |
5.1.3 降雨量分析与延展 |
5.1.4 测站降雨量分析与计算 |
5.2 2030年地表径流模拟与预报 |
5.2.1 通肯河流域 |
5.2.2 扎音河流域 |
5.2.3 海伦河流域 |
5.2.4 克音河流域 |
5.2.5 三道乌龙沟 |
5.3 各乡镇地表径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的模拟与预报 |
6.1 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1 2025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2 2025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1.3 2030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4 2030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2 地下水水质预报 |
6.2.1 地下水取样 |
6.2.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2.3 典型离子模拟与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1 供水量分析 |
7.1.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7.1.2 地表水供水能力预测 |
7.1.3 地下水供水能力 |
7.2 需水量分析 |
7.2.1 现状用水量 |
7.2.2 生态环境需水量 |
7.2.3 生态环境需水量(W_E)计算结果 |
7.2.4 需水量预测 |
7.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1 遵循的原则 |
8.2 研究方法 |
8.2.1 目标函数 |
8.2.2 约束条件 |
8.3 灰色模型对水资源的预测 |
8.3.1 模型建立 |
8.3.2 模型的求解 |
8.4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4.1 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
8.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8.4.3 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模型 |
8.4.4 评价结果 |
8.4.5 乡镇水资源配置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导致城市河流问题频发 |
1.1.2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治理与管理亟需关注 |
1.1.3 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城区河涌 |
1.4.2 城市空间 |
1.4.3 耦合的概念界定 |
1.4.4 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空间规划和城市河涌水系规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河流健康理论 |
2.1.3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管理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 |
2.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实践案例 |
2.3.2 管理协调维度实践案例 |
第三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模式研究 |
3.1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内涵 |
3.1.1 理论启示 |
3.1.2 既有城区空间环境优化的紧迫性 |
3.2 耦合规划应对的三个空间尺度 |
3.2.1 河涌空间 |
3.2.2 滨河空间 |
3.2.3 城市空间 |
3.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内涵 |
3.3.2 耦合的四大核心特性 |
3.4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4.1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内涵 |
3.4.2 三个层面多种措施的耦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法规视角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研究 |
4.1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及河涌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 |
4.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2.1 安全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2 生态性方面:城市空间生态性在规划实践中欠缺考虑 |
4.2.3 公共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4 系统性方面:系统性的考虑缺失 |
4.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3.1 规划层面:对城市用地的空间管控及指标控制较弱 |
4.3.2 治理层面:部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缺位 |
4.3.3 保障层面:激励机制作用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现状的研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
5.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演进与整治建设背景 |
5.1.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的历史演进 |
5.1.2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建设与整治的历程 |
5.2 实证案例选取——东濠涌及其流域范围内城市空间 |
5.2.1 案例选取原因 |
5.2.2 研究范围及河涌定位 |
5.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精细化调研 |
5.3.1 安全性现状 |
5.3.2 生态性现状 |
5.3.3 公共性现状 |
5.3.4 系统性现状 |
5.4 管理协调维度的访谈调研 |
5.4.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 |
5.4.2 规划层面 |
5.4.3 治理层面 |
5.4.4 保障层面 |
5.5 经验与不足 |
5.5.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5.5.2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探索 |
6.1 规划范式的转变与主要原则 |
6.1.1 规划范式的转变 |
6.1.2 规划原则 |
6.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规划策略 |
6.2.1 安全性策略 |
6.2.2 生态性策略 |
6.2.3 公共性策略 |
6.2.4 系统性策略 |
6.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策略 |
6.3.1 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 |
6.3.2 与法定城市规划衔接 |
6.3.3 协同的组织管理 |
6.3.4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6.3.5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Heihe Catchment: A Success in Coupling Water-Ecological Setting with Local Economy(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D]. 成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监测方法与验证 ——以辽河流域为例[D]. 张子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3]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管控体系研究 ——以太湖流域浙江片区为例[D]. 王一旭. 浙江大学, 2021(09)
- [4]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D]. 陈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分析的松花江典型支流全局管控研究[D]. 曹婉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黄河干流甘肃段为例[D]. 马宇菲.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7]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D]. 田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9]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D]. 陈世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