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压实机械行业的运行特征——企业创新初露头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论文文献综述)
沈锴锴[1](2021)在《徐工集团装载机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制造业展现出强大韧性,带动经济率先复苏。“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中近年来首先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反映了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而工程机械行业正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集中度较低,结构不合理,技术不先进,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呈现出低端的产能过剩。虽然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市场竞争越来越规范,产业发展越来越合理,但爆发性增长的机会变得渺小,市场更趋于稳定发展。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各工程机械企业的努力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整体上实现飞跃,行业趋于成熟、竞争比较激烈,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化,催生了几个龙头企业;二是龙头企业的产品线呈现多元化;三是逐步呈现轻量化、智能化、无人化、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四是布局研发新一轮的核心零部件,加速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本文是对工程机械的一个典型业务装载机领域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总结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徐工装载机业务竞争战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通过PEST分析和五力模型分析等,分析了徐工装载机业务所面临的的外部环境,对战略群体和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梳理出其面临的机会:一是“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化的趋势,二是近些年来的技术革命良机,三是环保意识加强所带来的新旧能源替换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其主要的威胁和挑战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供需变化导致成本提升,行业周期性的变化,核心技术落后导致的大吨位产品供应链风险等。从徐工内部的生产设备资源、人力人才资源、技术研发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等进行分析,对徐工装载机业务的优劣势进行了总结。优势在于可以借助集团的协同优势发展销售渠道、产品较好、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劣势在于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引进难,竞争力不强。综合分析市场发展趋势,运用SWOT分析,为徐工装载机业务竞争确定了差异化竞争战略,并确定了装载机品牌形象差异化、装载机产品差异化、装载机服务差异化、装载机渠道差异化的实施策略。最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从企业文化、制度、战略领导者、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战略顺利实施的相关策略。
王美霞[2](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公丕国[3](2018)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热议的话题。时至今日,不仅有对供给经济学的回顾综述,也有对相关理论的探讨研究,更有各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既有共识,也有争论;既有成果,也有迷茫。如何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是当前需要继续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继续高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以理论构建和现状分析为基础,探索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和深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及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综述了国内外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理论研究的文献。以时间为顺序,国外文献综述了自重商主义时代到马克思对供给和需求的理论研究,国内文献综述了中国不同时期对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构建。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特征入手,分析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界定了其内涵,探讨建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以时间为顺序,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各阶段经济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该部分内容研究并回答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样”和“做什么”的问题。第四,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实践,分五章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每一章一个任务,首先分析现状,其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分别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实现路径。第五,基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判断,就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第一,摆脱了当前多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拘泥于供给学派相关理论的局限性,系统梳理了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关理论,把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上,使研究更加深入;第二,系统梳理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理论基础归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旗帜鲜明地树立了推进改革的正确理论和政治方向;第三,根据供给管理理论的特征,提出了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分阶段地研究和明确了改革的不同任务和路径选择,使研究更加系统全面;第四,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重在探究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对于高质量发展引导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的理论与实践将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陈丹红[4](2017)在《厦工股份财务报表分析》文中认为厦工股份曾经是装载机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历经六十多载市场风雨的考验,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受价格战、“厦工模式”反噬和信用销售模式扩张等多方面影响,又恰逢行业持续低迷,如今的厦工股份已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诉讼缠身,债台高筑,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不是工程机械行业内的特例,但绝对是典型案例。作者认为有剖析研究的价值。本文是关于厦工股份的财务分析。结合厦工股份发展历程及经营策略的变更,通过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和财务政策的分析,由表及里,推断出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同时可作为其他工程机械企业的借鉴。本文的篇章结构主要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研究概述,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章为行业介绍,并着重介绍装载机行业的特征、发展阶段及竞争格局,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几家主要企业的竞争力量。第三章介绍了厦工股份的主营业务、经营业绩及市场表现,重点分析了其发展历程及经营举措。第四章着重关注厦工股份10年来的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中不太合理的地方。第五、六章是本文重点,对厦工股份10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三维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结合最近5年的业务模式变更,从根本上揭示厦工股份业绩下滑的原因。第七章是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厦工股份面临的问题,给出厦工股份未来发展的建议。通过对厦工股份的财务分析,本文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持续的市场低迷导致厦工股份的业绩和市场地位的下滑,另一方面其销售政策更激进,风险管控及内部管理不力,导致信用风险和资金风险激增,这是更重要的内在原因,且战略布局速度过慢,导致公司积重难返。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外经济走势不确定下,厦工股份当务之急是活下来,必须正视现实,刮骨疗伤,加强内部管理及风险控制,同时更积极寻找新的战略和业务单元。
叶建荣[5](2017)在《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世界主要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深度低迷。此后八年时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开始反思之前的发展道路。在美国,2011年开始意识到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风险,并且于2014年将《振兴美国制造与创新法案》制定成为法律,以图重振美国制造业。在欧洲大陆,同一时期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展上提出了欧州版的制造业振兴战略——“工业4.0”概念,并且于2013年纳入十大发展战略。而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经济衰退与低迷后,大量的传统制造业陷入了困境,新一届政府终于于2015年提出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TH试验机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试验机的生产厂家,其所在的试验机行业也正面临市场变革、产业升级等考验,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市场经历了长期的低迷,试验机市场也在调整中成熟,市场格局日益稳.定,同时市场竞争也口益激烈。TH试验机公司由于受自身的资金、人才与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市场竞争中突显出许多问题,制约着TH试验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实际经营TH试验机公司多年的经历为背景,在学习和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采用PEST工具、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等工具对TH试验机公司所在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试验机产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梳理出TH试验机公司口前在市场竞争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分析。同时,通过分析TH试验机公司掌握的资源与企业的能力,分析TH试验机公司目前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建立企业战略SWOT矩阵明确公司竞争战略定位与目标。为使TH试验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对TH试验机公司进行战略规划,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发挥企业的核心能力,选择制定适合TH试验机公司实际情况的竞争战略与及实施保障措施,引领TH试验机公司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把握未来新兴的市场机会。本论文对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的研究探索,可以为广大与TH试验机公司类似的制造型小微企业的竞争战略规划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罗丽[6](2016)在《供应链金融在工程机械行业应用分析》文中提出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快速发展之后,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尤其是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融资险成为中小企业暴露于无主流金融机构覆盖的尴尬之地。同时,处于换档期的中国经济,机械行业核心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压力,由于自身优劣势禀赋不同,在转型大潮中表现出不同的诉求。小部分掌握了产业核心资源的企业,希望利用金融业务将其在行业中长期建立起来的优势变现;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则对解决融资问题具有更强的偏好。面对传统融资方式限制较多,需要寻找新的融资模式以确保企业、产业链资金正常流转。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具有深厚的行业根基,颠覆了传统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范式,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融合。因此供应链金融是帮助工程机械行业的再升级的战略级突破口。本文首先通过对供应链金融概念、发展历程的阐述,诠释供应链金融基本理念,从而为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类、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供应链融资模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及核心制造商融资需求,针对产业链条上采购、销售、终端等主要交易环节,将供应链金融理论应用到工程机械行业金融服务中。依托核心企业付款、回购、渠道管理能力、设备抵押等风险缓释手段,解决工程机械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为核心企业构建新的优势领地,快速扩张供应链及基础客群。最后,结合XYZ公司实际案例,为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应用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借鉴,推动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曹相儒[7](2016)在《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研究 ——以三一重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机械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最重要的子行业,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三一、中联重工、柳工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骨干企业纷纷进行全球布局。2015年,政府提出“一带一路”政策,重点发展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及相关配套产业,这也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企业走出去,其最关键的战略决策之一是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然而,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由于缺乏对目标国家及市场的深入调研、战略目标的不明晰、国际经验的缺乏,导致其对进入模式的判断与选择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运营状态。因此,对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及选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如何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以及有哪些影响因素”此类问题的探讨中,首先对国内外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回顾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及分类之后,重点分析了其内外影响因素,并对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案例分析上,本文结合三一重工进入印度、美国及德国三大主要市场的经典案例,总结并分析了其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以点到面,引出问题,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对策。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不仅要提高内部竞争力,还要根据当下的外部因素,结合内部优势,审时度势,选择适宜的进入模式。除此之外,政府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强大后盾,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母国环境,优化对汇率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与投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认同感,从而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整合及组织管理风险。
董爱娇[8](2014)在《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外工程机械制造商纷纷进入到中国市场,使得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加速了国内市场开放;第二个方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工程机械行业蓬勃发展,机械产品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国内企业竞争力不够,整体实力较弱。由此可见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以及典型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态势,尤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企业层面探索其国际化症结所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认为,就中小工程机械企业而言,唯一的途径就是找到国际化经营的路径与策略,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产品出口,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尤其像加隆等中小型企业,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还处在摸索阶段,借此本文以加隆为案例,总结出加隆国际化经营策略,再以对国际经营理论的分析,充分借鉴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以日本小松集团和中联重科为例等典型案例入手,再结合加隆国际化经营的实践,提出了适合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策略。
刘小华[9](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邓勇兵[10](2014)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日渐发达的通讯技术与运输技术的推动,面向全球范围的企业网络体系得以建立,企业交往变得更加紧密。而随着交往的加深,这些网络体系还在不断分化、重构、演进,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不管是出于寻求机会、获取资源,还是为了规避风险、应对威胁,时至今日,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企业,都不能无视国际化网络体系的存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不可避免要融入到这些网络体系中去,在国际市场体系或商业网络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并从企业网络中获益。对此,中国企业亦尤其需要加以重视。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作为主要研究主题,通过对深入开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深入剖析这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其网络演进所呈现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网络演进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网络的构建机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本研究的研究子问题。通常认为,对于“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这类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过程的研究,案例研究是比较理想的研究方法。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上,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跨案例研究方法,并通过理论抽样选择了6家开展国际化经营10到30年以上不等的中国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第一,通过聚焦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结合传统国际化理论与网络理论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及网络演进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第二,基于网络战略意图与经验知识理论视角,提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演进的两种路径及其驱动机制,丰富并完善了网络演进的相关理论;第三,基于企业适应性选择视角探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的构建机制,完善了企业主动性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另外,对于国际化网络理论的研究,对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理论和实践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本研究在国际化过程理论、网络发展阶段理论、网络构建理论、网络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观及其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网络发展阶段划分、网络特征及其演进过程、网络演进路径及其驱动因素、网络构建机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契合中国企业实际的国际化及网络发展阶段模型,详细展示了各阶段企业国际化行为和网络演进的特征;第二,整合研究视角,提出了“网络发展—国际化知识获取—国际化成长”的演进机制;第三,整合结构维度与关系维度的双重研究视角,提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演进路径的新分类,并探讨了两种网络演进路径的驱动因素;第四,基于适应性选择及协同演进理论,提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的构建机制。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首先,由于网络已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和形式,中国企业应该不断融入国际市场的产业网络、商业网络、社会网络以及全球战略网络;其次,在构建和发展国际网络的过程中,要关注国际化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第三,由于网络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要根据国际化战略定位及国际化经验基础,选择适当的网络演进路径;最后,企业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企业网络的构建,不同的国际化阶段,要选择性使用网络构建策略。
二、2000年压实机械行业的运行特征——企业创新初露头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压实机械行业的运行特征——企业创新初露头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工集团装载机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竞争战略研究现状 |
2.1.1 产业结构学派研究现状 |
2.1.2 核心能力学派研究现状 |
2.1.3 战略资源学派研究现状 |
2.2 国内竞争战略研究现状 |
2.2.1 竞争战略理论研究成果 |
2.2.2 竞争战略内容研究成果 |
2.2.3 工程机械企业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与理论框架 |
2.4 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工具 |
2.4.1 PEST分析模型 |
2.4.2 波特五力模型 |
2.4.3 SWOT分析模型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
3.2.2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
3.2.3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
3.3 行业竞争力结构分析——五力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3.4 来自替代品的威胁 |
3.3.5 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3.4 战略群体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4.1 行业战略群体分析 |
3.4.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5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基本情况 |
4.1.1 企业发展历程 |
4.1.2 企业产业布局和技术力量 |
4.2 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
4.2.1 企业生产资源分析 |
4.2.2 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
4.2.3 企业技术资源分析 |
4.2.4 企业财务能力分析 |
4.3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4.3.1 技术研发能力 |
4.3.2 生产制造能力 |
4.3.3 营销服务能力 |
4.3.4 强大的品牌优势 |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第5章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及实施策略 |
5.1 企业SWOT分析 |
5.1.1 企业的优势(S) |
5.1.2 企业的劣势(W) |
5.1.3 企业面临的机会(O) |
5.1.4 企业面临的威胁(T) |
5.1.5 SWOT分析 |
5.2 企业的竞争战略制定 |
5.2.1 企业愿景和使命 |
5.2.2 企业战略目标制定 |
5.2.3 企业竞争战略制定 |
5.3 竞争战略的实施 |
5.3.1 品牌形象差异化 |
5.3.2 产品差异化 |
5.3.3 服务差异化 |
5.3.4 渠道差异化 |
第6章 企业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企业文化保障 |
6.2 战略领导者保障 |
6.3 人力资源保障 |
6.3.1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
6.3.2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6.3.3 强化国际化人才储备 |
6.4 企业制度保障 |
6.4.1 规范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
6.4.2 完善激励机制 |
6.4.3 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产业集群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
3.4 小结 |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
4.8 小结 |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5.1 路径依赖 |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
5.5 制度安排 |
5.6 小结 |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图表目录 |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3)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重商主义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
2.1.2 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
2.1.3 新古典经济学时代供给需求研究 |
2.1.4 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需求管理研究 |
2.1.5 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供给管理研究 |
2.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计划经济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
2.2.2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代的供给需求研究 |
2.2.3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供给需求研究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研究 |
2.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
3.1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
3.1.1 需求管理的主要特征 |
3.1.2 供给管理的主要特征 |
3.1.3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
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
3.2.1 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优化供给体系 |
3.2.2 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转换发展动力 |
3.2.3 经济高效率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
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
3.3.1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
3.3.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
3.3.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
3.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
3.4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 |
第4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 |
4.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宏观调控 |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 |
4.1.4 后危机时代的宏观调控 |
4.1.5 新时代的宏观调控 |
4.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
4.2.1 总体实施情况 |
4.2.2 具体任务的实施情况 |
第5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
5.1 供求均衡制约下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需求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
5.1.2 需求侧管理引发结构性问题 |
5.1.3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作用失衡 |
5.1.4 着力在供给侧发力促进经济增长 |
5.2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路径选择(2016-2020 年) |
5.3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路径选择(2021-2035 年) |
5.3.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 |
5.3.2 推动供给侧要素改革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必由之路 |
第6章 去产能路径分析 |
6.1 钢铁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
6.1.1 需求分析 |
6.1.2 供给分析 |
6.1.3 供求均衡分析 |
6.2 煤炭行业供给需求分析 |
6.2.1 需求分析 |
6.2.2 供给分析 |
6.2.3 供求均衡分析 |
6.3 主要行业总体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
6.4 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
6.5 去产能的实现路径 |
6.5.1 发挥市场、金融手段作用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
6.5.2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
6.5.3 综合发挥政府、市场作用,稳妥推进去产能 |
第7章 去库存路径分析 |
7.1 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分析 |
7.1.1 需求分析 |
7.1.2 供给分析 |
7.1.3 供求均衡分析 |
7.2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实证分析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实证分析 |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1 房地产库存现状 |
7.3.2 房地产去库存 |
7.4 房地产去库存的实现路径 |
7.4.1 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去库存 |
7.4.2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合理调库存 |
7.4.3 借鉴国际经验稳妥控库存 |
第8章 去杠杆路径分析 |
8.1 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现状分析 |
8.1.1 宏观经济总杠杆 |
8.1.2 企业部门杠杆 |
8.1.3 政府部门杠杆 |
8.1.4 居民部门杠杆 |
8.1.5 金融部门杠杆 |
8.2 高杠杆风险的形成原因 |
8.2.1 企业部门 |
8.2.2 政府部门 |
8.2.3 居民部门 |
8.2.4 金融部门 |
8.3 去杠杆的实现路径 |
8.3.1 企业部门 |
8.3.2 政府部门 |
8.3.3 居民部门 |
8.3.4 金融部门 |
第9章 降成本路径分析 |
9.1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 |
9.1.1 我国宏观税负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
9.1.2 我国宏观税负与企业负担分析 |
9.2 企业成本现状分析 |
9.2.1 企业成本负担总体情况 |
9.2.2 制度性交易成本 |
9.2.3 融资成本 |
9.2.4 生产成本 |
9.3 降成本的实现路径 |
9.3.1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
9.3.2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9.3.3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
第10章 补短板路径分析 |
10.1 主要领域“短板”的现状 |
10.1.1 民生领域 |
10.1.2 城乡基础设施领域 |
10.1.3 “三农”领域 |
10.2 短板领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0.2.1 民生领域短板成因 |
10.2.2 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成因 |
10.2.3 “三农”领域短板成因 |
10.3 补短板的实现路径 |
10.3.1 民生领域补短板 |
10.3.2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10.3.3 “三农”领域补短板 |
第11章 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
11.1 坚持加强党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导 |
11.1.1 打牢理论根基 |
11.1.2 确保正确方向 |
11.1.3 坚持深化改革 |
11.2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供给产业体系 |
11.2.1 实施人口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提升劳动力供给水平 |
11.2.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土地供给水平 |
11.2.3 健全金融体系,提升资本供给水平 |
11.2.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高端供给水平 |
11.3 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
11.3.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
11.3.2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
11.4 建立和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评价体系 |
11.4.1 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
11.4.2 完善各类指标与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厦工股份财务报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
第一节 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
第二节 装载机行业发展与竞争格局 |
第三章 厦工股份概况及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厦工股份简介 |
第二节 厦工股份业绩与资本市场表现 |
第三节 厦工股份的发展与经营举措 |
第四章 厦工股份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 |
第二节 应收款项的计量和计价 |
第三节 存货的计量和计价 |
第五章 厦工股份财务报表三维分析 |
第一节 利润表的三维分析 |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三维分析 |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三维分析 |
第六章 厦工股份财务指标分析 |
第一节 盈利能力分析 |
第二节 资产使用效率指标分析 |
第三节 流动性指标分析 |
第四节 现金创造能力指标分析 |
第五节 负债管理指标分析 |
第六节 风险指标分析 |
第七节 增长能力指标 |
第八节 财务政策分析 |
第九节 厦工股份SWOT分析 |
第七章 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
第一节 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发展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1 厦工股份2006年~2015年财务报表 |
附录2 财务指标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5)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竞争战略概述 |
第二节 战略管理分析的主要工具 |
第三章 TH试验机公司的发展概况与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试验机行业简介 |
第二节 TH试验机公司简介 |
第三节 TH试验机公司面临的竞争战略问题 |
第四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三节 TH试验机公司资源和能力分析 |
第五章 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设计与实施保障 |
第一节 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的定位与目标 |
第二节 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第三节 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的路径设计 |
第四节 TH试验机公司的战略实施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供应链金融在工程机械行业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供应链金融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发展 |
1.3.2 国内研究发展 |
1.3.3 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践行 |
1.4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
1.5 研究内容和运用的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运用的方法 |
2 供应链金融概述 |
2.1 供应链金融定义 |
2.2 供应链金融特点 |
2.3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
2.4 供应链金融的分类 |
2.4.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2.4.2 预付款融资模式 |
2.4.3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
3 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现状及分析 |
3.1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1.1 工程机械行业定义 |
3.1.2 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
3.1.3 工程机械行业经营特征 |
3.2 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现状 |
3.2.1 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全貌 |
3.2.2 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特点 |
3.3 商业银行对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特点 |
3.4 商业银行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现有模式 |
3.3.1 供应商或代理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 |
3.3.2 终端用户设备抵押融资模式 |
3.3.3 融资租赁公司应收租金债权转让融资模式 |
3.3.4 衍生金融服务—商业承兑汇票替代中长期贷款服务 |
4 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
4.1 工程机械行业上游供应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
4.1.1 工程机械行业上游供应商采购流程 |
4.1.2 工程机械行业上游供应商融资需求及服务方案设计 |
4.2 工程机械行业下游销售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
4.2.1 工程机械行业下游销售流程 |
4.2.2 工程机械行业下游销售商融资需求及服务方案设计 |
5 XYZ集团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 |
5.1 XYZ集团基本情况 |
5.2 XYZ集团经营情况 |
5.3 XYZ集团供应链上下游现状 |
5.4 XYZ集团供应链金融需求 |
5.5 XYZ集团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
5.5.1 供应商应收账款融资 |
5.5.2 下游融资租赁保理 |
5.6 风险控制 |
5.6.1 行业风险 |
5.6.2 市场竞争风险 |
5.6.3 经营风险 |
5.6.4 银行控制风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研究 ——以三一重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类型理论 |
1.2.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理论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主要方法 |
1.5 思路 |
第2章 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及选择分析 |
2.1 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动因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垄断优势理论 |
2.1.3 内部化理论 |
2.1.4 边际产业理论 |
2.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
2.2.1 概念 |
2.2.2 分类 |
2.3 影响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因素 |
2.3.3 外部因素 |
2.3.4 内部因素 |
2.4 机理分析 |
第3章 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现状分析 |
3.1 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
3.2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
3.2.1 非股权式进入模式现状 |
3.2.2 股权式进入模式现状 |
3.2.3 战略联盟进入模式现状 |
3.2.4 各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情况 |
第4章 三一重工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三一重工概况 |
4.2 三一重工的国际化历程 |
4.3 三一重工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 |
4.3.1 三一重工进入印度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 |
4.3.2 三一重工进入美国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 |
4.3.3 三一重工进入德国市场的模式及因素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原因分析 |
第6章 对策与结论 |
6.1 对策 |
6.1.1 政府方面 |
6.1.2 企业方面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际化经营理论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二章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与国际化经营 |
2.1 工程机械行业的定义及分类 |
2.1.1 工程机械行业的定义 |
2.1.2 工程机械行业的分类 |
2.2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
2.2.1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
2.2.2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特点 |
2.3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意义 |
2.3.1 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3.2 国际化经营的现实原因 |
第三章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
3.1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 |
3.1.1 国外学者对国际化阶段的理解 |
3.1.2 企业国际化阶段过程 |
3.2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所处阶段分析 |
3.3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与劣势 |
3.3.1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 |
3.3.2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劣势 |
3.4 国内外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验借鉴 |
3.4.1 日本小松集团(KOMATSU) |
3.4.2 中联重科 |
3.4.3 中外知名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分析 |
4.1 企业国际化模式分析 |
4.1.1 内向型国际化 |
4.1.2 内向型国际化的形式 |
4.1.3 外向型国际化 |
4.1.4 外向型国际化形式 |
4.2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2.1 核心竞争力概念 |
4.2.2 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第五章 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 |
5.1 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
5.2 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
5.3 加隆公司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
5.3.1 加隆公司产品历年出口基本情况 |
5.3.2 加隆公司产品出口的市场分布统计 |
5.4 加隆国际化经营的动因 |
5.4.1 海外市场需求高 |
5.4.2 国内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
5.4.3 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
第六章 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分析 |
6.1 打造国际化资信优势:对产品,配件,服务进行全程监控 |
6.2 打造绝对比较优势:“俭约创新” |
6.3 打造整体优势:实施销售服务一体式 |
6.4 打造品牌优势:目标引导式营销 |
6.5 打造平台优势:撬开欧盟市场的大门-CE认证 |
6.6 打造人才优势:以技术出身的国际人才 |
6.7 打造渠道优势:“诚信”网络营销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
一、公平的涵义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
一、国家政策层面 |
二、民众自身层面 |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内容框架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综述 |
一、国际化理论的研究背景 |
二、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综述 |
三、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
第二节 企业网络理论 |
一、企业网络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企业网络的内涵、维度及其形成动因 |
三、企业网络构建及演进过程研究 |
第三节 企业网络在国际化中的研究进展 |
一、企业网络在国际化研究中的总体框架 |
二、基于商业网络视角的Uppsala模型重新探讨 |
三、企业网络在国际化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总体模型构建及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及模型提出 |
一、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网络演进模型 |
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网络构建机制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设计与步骤 |
三、信度与效度保证 |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与数据处理 |
一、案例选择 |
二、数据收集 |
三、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 |
第一节 国际化进程及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
一、案例企业的国际化阶段划分 |
二、案例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概况 |
三、构念测度与数据编码 |
第二节 初步国际化阶段的网络演进 |
一、企业国际化的演进特征 |
二、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编码结果 |
三、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果 |
第三节 深入国际化阶段的网络演进 |
一、企业国际化的演进特征 |
二、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编码结果 |
三、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果 |
第四节 全面国际化阶段的网络演进 |
一、企业国际化的演进特征 |
二、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编码结果 |
三、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果 |
第五节 企业国际化网络的演进过程及特征归纳 |
一、网络发展阶段及网络特征演进 |
二、网络发展与国际化知识获取的演进 |
第五章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网络构建机制 |
第一节 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演进的模式分类 |
一、企业网络演进的两种模式 |
二、两种演进模式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分析 |
一、变量衡量及编码过程 |
二、初步国际化阶段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及网络能力的影响作用 |
三、深入国际化阶段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 |
四、全面国际化阶段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 |
第三节 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分析 |
一、初步国际化阶段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 |
二、深入国际化阶段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 |
三、全面国际化阶段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 |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
一、国际化进程中两种企业网络构建模式的对比分析 |
二、本章研究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管理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A 企业访谈指南 |
附录B 案例企业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2000年压实机械行业的运行特征——企业创新初露头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工集团装载机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沈锴锴. 山东大学, 2021(02)
- [2]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路径研究[D]. 公丕国. 辽宁大学, 2018(05)
- [4]厦工股份财务报表分析[D]. 陈丹红. 厦门大学, 2017(07)
- [5]TH试验机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叶建荣. 南京大学, 2017(05)
- [6]供应链金融在工程机械行业应用分析[D]. 罗丽. 武汉纺织大学, 2016(11)
- [7]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研究 ——以三一重工为例[D]. 曹相儒. 湖南大学, 2016(03)
- [8]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D]. 董爱娇.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8)
- [9]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研究[D]. 邓勇兵.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