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阻尼多粒子冲击模型及其模拟研究(英文)

粉末阻尼多粒子冲击模型及其模拟研究(英文)

一、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欲诺[1](2015)在《稳定激励下颗粒阻尼能量耗散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寻求有效耗能减振的方法成为研究者们首要解决问题。颗粒阻尼技术通过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产生阻尼效应,从而达到减振耗能目的。由于颗粒阻尼装配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高温、辐射、腐蚀等恶劣环境的特点,使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颗粒阻尼能量耗散过程中伴随类固-液相变的研究尚有不足,对颗粒阻尼能量耗散过程中关键特征参数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稳态简谐激励下颗粒阻尼器为分析对象,基于离散单元法(DEM)程序与现场实验,对颗粒阻尼器的能量耗散与减振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有:1.数值仿真研究:(1)在球形颗粒接触细观模型的基础上,基于FORTRAN平台,开发了颗粒阻尼相变耗能分析的DEM数值仿真程序。分析刚性板在颗粒介质中做简谐运动时,板受力与板速度的关系,研究颗粒介质对板的阻尼效应。仿真中观察到板受力的倍频现象,考虑了激振频率、振动幅值、粒径大小等不同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刚性板低频振动时,颗粒介质对板的作用力为单频激励,阻尼效应呈线性;高频振动时,颗粒对板的作用出现倍频现象,阻尼效应呈非线性。不同振动幅值的参数研究也表明,随着板振动幅值的加大,颗粒介质的阻尼效应也由线性逐渐转变为非线性。(2)采用上面开发的DEM数值仿真程序,对简谐激励下的箱体-颗粒-弹簧组成的单自由度系统响应进行时域、频域分析,并引入相平面法,研究激振频率、恢复系数、摩擦系数、填充率和颗粒个数等不同参数对耗能减振的影响。引入配位数与自由颗粒数等类固-液相变时空参数,对该系统相变转换的耗能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位数、自由颗粒数等标志颗粒介质类固-液状态的时空参数与能量耗散率具有对应关系:颗粒介质发生了类固-液相变时,时空参数会发生明显变化,此时能量耗散率也相应发生突变。合适的恢复系数、摩擦系数和填充率,都可以增大能量耗散率,并抑制振动。颗粒介质类固态时,颗粒个数的增多,并不会影响能量耗散率。(3)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修正了法向塑性接触理论模型,研究不同激振频率下,法向塑性接触行为的引入对阻尼系统耗能减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类固-液相变、配位数及各分项耗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法向耗能成为能量损耗的主要方式,在共振区域,系统能量损耗几乎全部来自法向耗能;配位数、自由颗粒数等标志颗粒介质类固液状态的参数与能量耗散率不再具有对应关系及标识作用。玻璃颗粒的耗能减振特性优于铝颗粒。在相同条件下,含铝颗粒阻尼器的振幅大于含玻璃颗粒阻尼器的振幅,耗能也小很多。2.现场实验研究:(1)以受到垂直简谐振动边界驱动的颗粒阻尼器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等加速度和等位移幅值扫频方法,研究阻尼颗粒对底板的冲击力。实验中观察到底板受力的倍周期和倍频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一定情况下会产生倍周期分岔,该现象的产生受加速度幅值的影响,较大的加速度幅值更容易产生倍周期分岔现象。(2)将DEM数值仿真结果与现场实验相对比。二者结果位于同一量级,但动力特性不尽相同。这说明了为实现DEM对颗粒阻尼特性更为准确的模拟,需要通过试验测试获得摩擦系数、恢复系数等关键特征参数。

黄韵文[2](2011)在《颗粒阻尼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颗粒阻尼的概念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提出,但之后的相关研究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验研究或数值模拟等方面都不完善。时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运用颗粒进行耗能的思想开始在航空与机械等领域得到实现,使诸多机械设备、载具等的振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近几年,鉴于颗粒阻尼的优良减振性能,土木工程领域的学者将其引入到建筑结构领域。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颗粒阻尼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耗能机理和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阻尼器在性能上的优缺点,并根据机械和航空等领域关于颗粒阻尼器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了颗粒阻尼器运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可能具有的优越性及有待解决的问题;2.针对颗粒阻尼器理论研究上的不足,总结和推导了颗粒阻尼器的运动方程和本文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中所将采用的耗能公式和效能指标;3.运用ANSYS LSDYNA、PFC3D软件模拟了颗粒阻尼器的性能,分析了这两种软件研究颗粒阻尼器的适用性,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4.基于MATLAB环境编制了相关程序,研究了颗粒阻尼器对于单自由度结构强迫振动的减振性能,并提出以减震后耗能与减震前总能量之比(即能量耗散系数)和减震前后位移峰值比来评价颗粒阻尼器的减振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颗粒密度、粒径、摩擦系数、空腔长度、结构自振周期、地震动幅值和频谱特性等参数对颗粒阻尼器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5.进行了单自由度钢框架的自由振动试验,研究了初始位移、质量比、填充率、空腔长度、摩擦系数、粒径变化、自振频率和布置方式等对颗粒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与前述数值模拟结果在趋势上较为吻合。

李波[3](2010)在《3-PCR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并联机器人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具有结构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运动精度高以及位置反解简单和力反馈控制方便等诸多优点。自1965年Stewart提出6自由度Stewart平台以来,以Stewart平台为代表的六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某些场合,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由于其驱动件少、造价低、结构紧凑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一定成果。在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中,三维平移并联机构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本文对一种新型的由PCR支链组成的具有空间平移运动的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进行了运动性能研究。基于机器人机构的约束方程,求得该机构的位置反解;使用Bezout消元法得到该机构的位置正解的解析解,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建立了三个输出运动参数与三个输入运动参数之间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机构速度、加速度正反解;通过算例及仿真对所规划的运动轨迹进行验证。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3-PCR并联机器人的速度雅可比矩阵,定义速度、力方向可操作度及运动和力传递各向同性评价指标;以速度、力方向可操作度及运动和力传递各向同性为评价指标,度量机构在操作空间中运动和力的传递性能。应用拉格朗日—欧拉法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并通过动力学模型对3-PCR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针对本课题,分析3-PCR并联机构的振动特性和减振效果。为实现多自由度减振,以3-PCR并联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建立三自由度减振平台模型,并通过ADAMS软件验证系统的固有频率,研究3-PCR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平台中的应用。

朱伟[4](2007)在《基于MR阻尼器及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系统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维振动问题普遍存在于机械、航空航天、运输、仪器仪表等各个工程领域,严重影响了相关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多维减振技术和设备能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对多维振动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仿橡胶多维减振平台设计的系统理论与非线性解耦控制(50375067)”的资助下,本文提出了采用三平移并联机构作为主体机构,磁流变阻尼器作为减振执行器,建立可控的三维减振系统,以期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典型的三维振动问题。首先,本文根据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磁路定理和磁隙效应,设计了适合多维减振的、基于混合模式的小型磁流变阻尼器,并通过试验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其次,本文采用3-PUU三平移并联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建立三维减振平台,对所选用的3-PUU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了提高并联机构自身的性能,将机型改进为3-PRRP(4R),并对其位置正反解、速度、加速度、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再次,联合磁流变阻尼器,建立多维减振系统的空间模型。针对机构模型耦合性较强的实际情况,采用模态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解耦。分析了多维减振系统的力学参数对动平台振动特性的影响,推导了固有频率和脉冲作用下系统的响应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针对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两种控制方案:基于任务空间的参数反馈控制和基于支路加速度反馈的控制,分别采用线性二次型(LQR)控制器和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进行控制。文中采用基于ADAMS软件和MATALAB软件的联合仿真技术,从减振和隔振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控制仿真,从而验证了控制器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多维减振效果。最后,为了验证文中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及仿真结果,建立了磁流变多维减振平台测控系统,整个测控系统包括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实验样机、传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控制器、电流驱动器以及振源等。设计并实现了包括基于LPC2210的控制器、电流驱动器以及控制软件等关键技术。根据所设计的试验方案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试验,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具有三向同时减振的功能,并具备较好的减振控制能力。本文开创性地将磁流变阻尼技术和并联机构技术同时引入到多维减振领域中来,思路新颖,独具匠心。所设计的基于并联机构和MR阻尼器的多维减振半主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紧凑,精确度高。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多维减振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徐志伟,陶宝祺,黄协清[5](2000)在《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文中提出针对 NOPD中微小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 ,以两端自由的等截面梁为研究对象 ,采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多颗粒垂直冲击减振理论模型。进一步对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 ,得到了梁受到多颗粒冲击时的振动响应 ,籍此研究多颗粒的冲击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 ,多颗粒垂直冲击时对其活动间隙值不敏感 ,在较大的范围内仍然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而且不会出现单冲体间隙选择不当增大系统振幅的现象。对梁中高频段 ( 2 50 0~ 60 0 0 Hz)模态的减振效果明显高于低频段 ( 2 50 0 Hz以下 )的模态 ,这说明多颗粒垂直冲击对系统中高频段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二、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稳定激励下颗粒阻尼能量耗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3.1 颗粒阻尼的研究现状
        1.3.2 颗粒接触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DEM的颗粒阻尼耗能机理研究
    2.1 离散元模型
        2.1.1 离散单元法简介
        2.1.2 离散元黏-弹性接触模型
        2.1.3 边界接触判断准则
    2.2 DEM程序框架
    2.3 基于DEM的计算方法
        2.3.1 颗粒及箱体的运动
        2.3.2 系统的能量耗散
    2.4 参数的无量纲化
    2.5 颗粒阻尼的耗能机理分析
        2.5.1 颗粒介质中稳态振动板的阻尼效应
        2.5.2 简谐激励下颗粒阻尼系统的耗能特性
    2.6 本章结论
第3章 黏-弹-塑性接触的颗粒阻尼耗能机理仿真研究
    3.1 DEM黏-弹-塑性接触模型
    3.2 黏-弹-塑性接触理论
        3.2.1 弹-塑性临界变形量
        3.2.2 法向接触力
        3.2.3 残余应变
        3.2.4 塑性功
    3.3 黏-弹-塑性接触模型的仿真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垂直简谐振动边界驱动下颗粒介质耗能机理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案
        4.1.1 外置型单个颗粒阻尼器介绍
        4.1.2 实验装置与研究内容
        4.1.3 实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无颗粒阻尼器的验证
        4.2.2 阻尼颗粒对底板冲击力
        4.2.3 实验现象总结
    4.3 实验数据与DEM结果的对比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颗粒阻尼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
        1.2.1 调谐质量吸振器TMD
        1.2.2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
        1.2.3 传统消能减振构件优缺点
    1.3 颗粒阻尼器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1.3.1 颗粒阻尼器选题背景
        1.3.2 研究意义及可行性
    1.4 颗粒阻尼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颗粒阻尼器分类及相应研究动态
        1.4.2 颗粒阻尼器实验与理论研究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颗粒阻尼器接触与运动理论分析
    2.1 颗粒阻尼理论方法
        2.1.1 离散单元法
        2.1.2 恢复力曲面法
        2.1.3 分子动力学方法
    2.2 颗粒运动方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不同商业软件的颗粒阻尼减震效果模拟
    3.1 运用ANSYS LS\DYNA 模拟颗粒阻尼器作用
        3.1.1 ANSYS LS\DYNA 软件适用性
        3.1.2 ANSYS LS\DYNA 软件模拟颗粒阻尼器分析实例
    3.2 运用PFC 模拟颗粒阻尼器作用
        3.2.1 PFC 软件适用性
        3.2.2 运用PFC3D 模拟颗粒阻尼器分析实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atlab 的颗粒阻尼减震效果模拟
    4.1 Matlab 程序模拟概述
    4.2 颗粒阻尼器MATLAB 程序模拟实例编程思路
    4.3 影响颗粒阻尼器性能因素的数值模拟
        4.3.1 质量比变化对颗粒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4.3.2 空腔长度变化对颗粒阻尼耗能能力的影响
        4.3.3 摩擦系数变化对颗粒阻尼耗能能力的影响
        4.3.4 自振周期变化对颗粒阻尼耗能能力的影响
        4.3.5 颗粒粒径变化对颗粒阻尼耗能能力的影响
        4.3.6 不同波形及频谱特性变化对颗粒阻尼耗能能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自由度钢框架结构颗粒阻尼器性能试验
    5.1 单自由度钢框架颗粒阻尼器性能试验概况
    5.2 实验目标与结果度量方式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颗粒阻尼性能优越性
        5.3.2 初位移对阻尼比的影响
        5.3.3 颗粒质量比对阻尼比的影响
        5.3.4 自振频率变化对阻尼比的影响
        5.3.5 填充率对阻尼比的影响
        5.3.6 颗粒布置形式对阻尼比的影响
        5.3.7 空腔长度变化对阻尼比的影响
        5.3.8 摩擦系数对阻尼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3-PCR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背景
        1.1.1 并联机器人的提出及特点
        1.1.2 并联机器人的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2.2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2.3 3-PCR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3-PCR并联机器人机构模型的建立及其自由度
    2.1 空间机构的结构形式
    2.2 计算机构自由度的KUTZBACH-GRUBLER公式
    2.3 3-PCR并联机器人机构模型的建立及自由度分析
        2.3.1 机构模型的建立
        2.3.2 机构自由度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PCR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3.1 3-PCR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反解分析
        3.1.1 运动约束方程的建立
        3.1.2 位置反解分析
        3.1.3 位置正解分析
    3.2 3-PCR并联机器人的速度分析
    3.3 3-PCR并联机器人的加速度分析
    3.4 基于MATLAB的运动学仿真
        3.4.1 逆运动学仿真
        3.4.2 正运动学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PCR并联机器人运动和力传递性能的研究
    4.1 运动和力传递性能指标
        4.1.1 运动传递性能指标的建立
        4.1.2 力传递性能指标的建立
    4.2 运动和力传递性能的分析
        4.2.1 速度和力方向可操作度分析
        4.2.2 各向同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PCR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
    5.1 拉格朗日—欧拉法
    5.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5.2.1 系统的运动分析
        5.2.2 系统动能和势能的计算
        5.2.3 广义力的确定
        5.2.4 动力学方程
        5.2.5 动力学仿真
    5.3 结构参数对驱动力的影响
        5.3.1 杆件质量的影响
        5.3.2 其他几何参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ADAMS的3-PCR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
    6.1 ADAMS软件简介
        6.1.1 ADAMS软件的基本模块
        6.1.2 ADAMS-iew约束建模
        6.1.3 ADAMS-iew添加驱动
        6.1.4 仿真控制
    6.2 3-PCR并联机器人的运动仿真
        6.2.1 模型的建立和添加约束
        6.2.2 添加驱动
        6.2.3 正运动学仿真
        6.2.4 逆运动学仿真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3-PCR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中的应用
    7.1 多维减振概述
    7.2 减振平台的结构设计
    7.3 减振平台的动力学模型
    7.4 减振平台的模态分析
    7.5 ADAMS仿真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MR阻尼器及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系统半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中的应用
        1.2.1 多维减振研究现状
        1.2.2 并联机构及其应用现状
        1.2.3 并联机构的控制研究现状
        1.2.4 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中的应用
    1.3 磁流变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磁流变液和磁流变效应
        1.3.2 磁流变液研究进展
        1.3.3 磁流变液阻尼器及其应用现状
    1.4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减振控制技术
        1.4.1 振动控制技术的分类
        1.4.2 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
    1.5 本文需要完成的工作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MR可控阻尼器设计及其力学特性测试
    2.1 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分析
    2.2 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分析
        2.2.1 环形通道模型的流变学方程
        2.2.2 基于平行板通道模型的流变学方程
    2.3 磁流变阻尼器的受力模型
        2.3.1 磁流变阻尼器Bingham塑性模型
        2.3.2 磁流变阻尼器的分段线性滞回模型
        2.3.3 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滞回模型
    2.4 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
        2.4.1 磁流变液性能
        2.4.2 磁路设计
        2.4.3 用于多维减振系统的MR可控阻尼器的特点
    2.5 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测试
        2.5.1 磁场强度的测量
        2.5.2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的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维减振平台主体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3.1 多维减振平台的总体结构与要求
    3.2 三平移减振主体机构设计
        3.2.1 三维减振问题的提出
        3.2.2 三平移减振主体机构的选择
    3.3 3-PUU并联机构描述
    3.4 3-PUU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3.4.1 位置逆解
        3.4.2 位置正解
        3.4.3 工作空间分析
        3.4.4 速度分析
        3.4.5 加速度分析
    3.5 动力学分析
    3.6 改进型三平移并联机构3-PRRP~((4R))
        3.6.1 3-PRRP~((4R))并联机构的位置逆解
        3.6.2 位置正解
        3.6.3 工作空间分析
        3.6.4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6.5 3-PRRP~((4R))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3.7 3-PRRP~((4R))并联机构数值仿真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维减振系统的控制模型及振动特性分析
    4.1 多维减振系统的空间模型
    4.2 单维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4.3 多维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4.4 多维减振系统模型的解耦
    4.5 力学参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4.5.1 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选择
        4.5.2 弹簧刚度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4.5.3 减振器阻尼系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4.5.4 动平台质量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4.6 多维减振系统的振动分析
        4.6.1 多维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4.6.2 多维振动系统的响应模型
        4.6.3 脉冲激励下的动平台响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半主动控制
    5.1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5.1.1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一般空间模型
        5.1.2 多维减振系统的简化模型
    5.2 多维减振系统的振动控制策略
        5.2.1 磁流变半主动多维减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2.2 并联机构多维减振系统的控制方案
        5.2.3 多维减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算法分析
    5.3 基于任务空间的加速度反馈控制
        5.3.1 支路加速度的计算
        5.3.2 初始位形分析
        5.3.3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
        5.3.4 阻尼力控制策略
        5.3.5 LQR控制器设计
        5.3.6 数值仿真
    5.4 基于支路加速度反馈的解耦控制
        5.4.1 模糊控制算法
        5.4.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5.4.3 磁流变阻尼多维减振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5.4.4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5.4.5 数值仿真分析
    5.5 控制策略的比较和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实验分析
    6.1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实验样机设计
    6.2 磁流变多维减振测控试验系统的组成
        6.2.1 测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6.2.2 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6.2.3 数据采集系统
        6.2.4 振源
    6.3 基于LPC2210的控制器硬件设计
        6.3.1 LPC2210的性能和特点
        6.3.2 外部存储器的扩展
        6.3.3 控制器相关电路设计
    6.4 电流实时控制系统
        6.4.1 电流驱动器电路设计
        6.4.2 电流控制仿真
        6.4.3 电流驱动器的测试
    6.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5.1 数据采集模块
        6.5.2 PWM信号发生模块
        6.5.3 电流PID控制模块设计
        6.5.4 控制系统的整体软件设计
    6.6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6.6.1 试验方案设计
        6.6.2 磁流变多维减振系统的控制试验及结果分析
        6.6.3 试验结果分析
    6.7 本多维减振系统的应用场合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LPC2210控制卡的照片及电路
附录B:振动台的照片及功率放大系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论文

(5)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INTRODUCTION
1 THEORETICAL MODEL
    1.1 Collision model of granules
    1.2 The impact force model between spheres and beam
2 RESPONSE OF FORCED VIBRATION OF A DAMPING BEAM
3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LLISION PROCESS

四、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稳定激励下颗粒阻尼能量耗散机理研究[D]. 刘欲诺. 东北大学, 2015(01)
  • [2]颗粒阻尼器性能研究[D]. 黄韵文.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8)
  • [3]3-PCR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研究[D]. 李波. 江南大学, 2010(02)
  • [4]基于MR阻尼器及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系统半主动控制研究[D]. 朱伟. 江苏大学, 2007(07)
  • [5]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英文)[J]. 徐志伟,陶宝祺,黄协清.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 2000(02)

标签:;  ;  ;  ;  ;  

粉末阻尼多粒子冲击模型及其模拟研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