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创新与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荆娴[2](2011)在《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带动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潮流。我国要加大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跨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挑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亟需资本市场的支持。央行最新调查数据表明,目前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资金支持并非易事,通过其他间接融资筹得资金更是难上加难。据统计,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只占我国上市公司总量的1%左右。根据作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份调查数据也显示,60%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在吸纳风险投资方面,只有大约10%-20%的企业表示已获得风险投资,即使获得风险投资也有一半的企业认为风险投资额度过低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相应地大部分企业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风险投资。显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渠道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而创业投资尚无力提供大规模融资。基于调研结果,作者认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待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水平也亟待提高。我们应该着手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尽快建立区域性产权市场,为创投企业退出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机制保证;其二则是顺应发展趋势,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银行贷款进行证券化操作,通过发行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区域性产权市场提供合理的金融工具,进一步刺激区域性金融市场的发展;其三则是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区域性金融市场和相关金融产品创新的健康发展。最终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渠道大为扩展,融资能力日趋强大。本研究从多个视角、跨不同学科对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国内情况与国际接轨相结合、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主要创新如下:(1)本论文利用系统论、经济控制论等观点,分析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各影响因素分析,将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困境的手段不再局限于政策性的金融支持机制,而是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最优配置。(2)通过23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产权市场、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互相依存和促进关系。提出了中等城市建立区域性产权市场的构想,并且论证了建立的可行性和创建途径。提出了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创新的路径,论证了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和对策。(3)借鉴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设计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用随机模拟方法证明其在财务技术上是可行,并且其风险由于企业数量的增加完全可以控制在银行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可以接受的幅度之内。这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对丰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理论、资本市场理论的内涵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给我国各级政府科学地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植政策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论文提出的构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旦应用于实践,将大大拓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渠道,有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总之,本课题研究成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可带来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王荣[3](2010)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文中指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生的高风险,阻碍着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常规投资的涉足;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风险投资,凭借其风险分担机制和管理增值服务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探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农业科技与现代金融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而且对拓展风险投资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历程,认识风险投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实际,研究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一、与国内外一般的风险投资研究状况相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研究相当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和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也较为薄弱。二、国内外实践表明: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能够承受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资金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本,需要寻求高成长性的产业作为其投资场所,而高新技术产业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是内生的。如果说某一项目的最初融合有可能还是偶然的话,那么双方在某一区域的集中融合则具有必然性。三、依生态系统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由复合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复合的外部环境系统所构成。风险资本作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与信用资本交集而成的特殊资本,将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联结成有机整体,在内部组织系统中,存在着风险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种契约关系,其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风险投资的核心资产,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系统是保证风险投资交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各种外部要素及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创新环境、微观创业环境三个层面:宏观环境可分为经济、文化、政策和法律环境;中观创新环境涉及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微观创业环境主要包括中介、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因素。四、在中国,农业风险投资业的起步虽然比一般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晚了10年,但依据本人收集的114个农业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现:中国农业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投资规模稳步上升,投资分布出现阶段后移、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种植业、投资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投资绩效态势较好,主要表现在创业企业价值增值上;多种退出方式并存,但以股权转让为主体,IPO退出凸现财富示范效应,等等。五、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条件业已具备。主要表现为:丰富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的需求拉力;高额的居民储蓄和多元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的供给推力;促进融合的第三方粘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的退出通道;先期进入农业的风险投资的示范效应等。与此同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处于“低需求—低供给”的均衡状态;对农业感兴趣的天使投资人、有农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家三大主体都较缺乏。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在宏观政策体系上,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产权保护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农技推广体制等措施创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有效需求;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业预期收益,甚至利用政府的直接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以增加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交易信息平台的搭建甚至直接充当媒介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在微观创业环境上,主要是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为风险投资的聚集创造物质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造天使资本、风险资本和孵化资金“多元一体”的风险投资模式;引入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在风险投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引导本地富人和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天使投资人;二是培养和造就具有金融投资知识、管理经验和科技知识的风险投资家队伍。三是通过塑造农业科技企业家、培植农民创业、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方式,打造优秀的农业创业企业家群体。
王荣[4](2010)在《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文中提出随着农业风险投资的实践发展,农业风险投资的理论研究也逐渐从早期的必要性呼吁阶段转向多角度和全面的深入探讨阶段。本文将从农业风险投资的概念特征、必要性、可行性、制约因素、发展思路与对策等宏观视角,农业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及风险管理等微观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投资及实证分析角度,对我国农业风险投资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梳理和评述,并对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荆娴,滕帆,朱孟进,仲鸿生[5](2009)在《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许多国家都为此做出多种努力。本文提出建立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并基于宁波调研结果,利用随机模拟的系统建模方法对设想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进行定价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条件下该产品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提出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
秦涛[6](2009)在《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会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林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出现林业投资缺口,从而对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这必然形成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在公共财政经常性账户纳入预算和已有稳定来源的资金支持之外,制定新的特殊政策,允许从全社会范围合理并适度地筹措资金,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金融支持正是为弥补林业资本形成不足造成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林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林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其金融制度、体系、治理、运行机制等共同决定的过程,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林业金融支持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金融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林业金融资源效率等多个角度,论述了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内在机理,并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会融运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林业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林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通过以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支持体系奠定了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平台。在林业金融支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林业融资需求和引资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林业信贷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信贷供给理论探讨林业面临信贷约束和融资困境的本质原因,提出利用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以及通过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缓解林业信贷融资困境。其次,通过对商品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林业政策以及不同因素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在现有的政策条件还无法改变商品林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的基本状况,对商品林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提出通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完善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体系来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林业产业“吸融力”不强的困境。第三,分别就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三种应用模式、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以及林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论述。随着林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其高效率的金融制度,日益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林业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优化林业金融支持供给结构、制定并协调林业财政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从而促进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和效应,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比较利益。
许华胜[7](2007)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笔者本科学习的是材料化学专业,在同济大学投资研究所就读研究生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汉唐证券委托项目“新材料行业研究”和“振兴行动”教育计划——“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数据库建设”等课题研究。在行业研究和企业调查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纳米材料产业调研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思考,并将之作为本博士论文的研究题目。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往往引起生产力的大发展。从石器、陶瓷器、青铜、铸铁、钢、塑料到形形色色新材料的出现,均标志着一个相应经济发展历史时期的到来;而每一次材料技术革命催生了一个强国的诞生。纳米材料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的纳米时代悄然来临。纳米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挑战。我国纳米材料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产业化方面有一定差距,我们要避免重蹈计算机技术和超导技术的覆辙,利用这一轮技术革命实现我国经济振兴与腾飞的梦想。本文第一章导论首先界定和阐述研究对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着简要分析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第二章首先回顾了产业化机制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接着对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和纳米材料产业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地综述。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技术推动或市场拉动或二者的结合,纳米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途径,是纳米材料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结果,为纳米材料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产学研合作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一种较好模式,我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和引导。第三章和第四章全面详实地研究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方面对纳米材料产业作充分的研究论述,并对国内外纳米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作比较研究,从中找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转换介面不畅以及产业环境有待改善等。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与美日欧等纳米材料强国的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作比较,进一步剖析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机制不完善;融资机制不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不规范;政策法律法规需要改革创新。最后,选用ANP结构模型,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作评价。第七章是解决问题,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健康快速推进的对策措施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全文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本论文具有以下创新之处:1)对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剖析纳米材料产业化中的深层次问题。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2)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进网络分析法(ANP)并做实证研究。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3)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模型及其子模型,提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以期有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健康进行。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4)从研发、制备、市场和产业化四个角度对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地研究,并做比较研究,有助于对整个纳米材料产业的全面了解。据文献搜索,尚属首次。
孙志军[8](2007)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汽车行业,基于改革创新的推动和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来,高新技术成果大量产出,数量是成倍增长,但是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汽车行业高新技术只有市场化、产业化,一项高新技术才有实际意义,实际价值,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生的最终目的,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在理论和实际都很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包括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国外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经验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研究,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产业化实证研究。在本论文中,作者对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内容中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与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中,作者提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方法,包括应用DEMATEL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协调分析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中,作者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研究。在本论文中,作者还提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框架,包括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的市场策略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的企业组织理论。
刘军[9](2007)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科技部统计资料,我国每年约有三万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其中真正能够转化为产品的只有20%,而真正能够产业化的仅为5%。所以,如何真正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产业化率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了相当发展,但国民经济结构的构成中仍以传统产业为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渐丧失,只有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再次,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如何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需要深入、全面研究的课题。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核心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发展、竞争战略规划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各级政府、高新区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系统论、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环境创新等问题,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研究按照下面的思路展开:1.通过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并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多纬度、多视角的分析,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分析奠定了基础。2.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质上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本文从生态系统演化的角度,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3.在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产业生命系统与产业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新技术产业生命系统的一个演化过程。本文在充分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化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两种路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4.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是分层次的,从全球产业生态系统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再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企业孵化器。考虑到本人多年来在高新区工作的经历和对高新区运转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入了解,本文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系统为切入点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剖析。5.从实证的角度,对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针对上述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第二章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复杂性和运行机理。并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多纬度、多视角的分析,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依据生态系统进化原理,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演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进化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高新技术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这种动态发展不仅体现在生态系统是一个有限的生命体,必须经历开拓、扩展、领导和自我更新或灭亡等四个过程,还表现在随着技术进步、经济环境改变和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使整个系统不断变化,包括成员的不断更迭和地位的变化等,这种变化有可能使系统更为稳固、强大,也有可能使系统走向衰亡。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层次演化。第四章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态演化机制,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两种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化从本质上讲是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动态发展和演化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两种形式:第一,一个高新技术生态系统从初步萌芽,经历不断成长,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最后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两种发展路径来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及传统产业高技术化。两种路径都可以通过生态系统进化理论来指导对它们的探讨。第二,在一个已经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新的价值链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或新的方向发展演化过程。第五章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微观载体——高新区,并利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需求创造、供给创造等方面提出了政府行为的环境创新举措。第六章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利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对太原高新区的两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环境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第七章是对本文的总结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创新:1.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从生态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产业经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全面、系统的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在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2.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技术要素运行机理研究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技术要素的地位、特点,并通过自然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了技术要素的运行机理,包括:①层级关系、生态位、演进与技术链条、技术生态位、技术创新;②集群稳定、生态位与技术选择;③共生、协同进化与技术协作;④系统性、演进与制度、技术、资金的耦合等。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技术战略、策略制定和选择提供了的理论支持。3.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个体进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演化的重要基础力量。本文提出企业进化的动力就是要追求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上,基于广义资源的概念,研究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企业资源状况改善的过程,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创新,即持续不断地改善企业的资源状况。创新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当时的选择空间、创新过程的周期、创新的成本、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分配,以及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4.高新技术产业化路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从本质上讲是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动态发展和演化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两种形式:第一,一个高新技术生态系统从初步萌芽,经历不断成长,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最后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两种发展路径来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及传统产业高技术化。两种路径都可以通过生态系统进化理论来指导对它们的探讨。第二,在一个已经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新的价值链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或新的方向发展演化过程。5.传统产业高技术新化的生态运行机理理论研究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互动与融合的运行机理,提出了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的模式与路径。6.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状况及战略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环境的定性分析,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阶段及发展类型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高新区的环境政策、经济效益、发展潜力、创新能力、企业效率等方面更详细分析了高新区的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原则、太原高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太原高新区环境创新等角度,构建了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房德东[10](2007)在《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创业投资公司为管理主体,以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为管理客体,在界定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因素和风险管理含义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环境风险、筹资风险、代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投资后企业经营风险和退出风险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36家创业投资公司和40家受资农业创业企业的调查,在风险现状、风险管理主体对风险管理的认知、项目选择中的信息来源和障碍、代理风险的表现、投资后的监控、增值服务的供求以及退出渠道选择等方面获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全程控制机制。按照逻辑关系与结构,将论文分为十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客观评述,概括出值得本研究借鉴的重要观点、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借鉴Tybjee和Bruno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突出了实证分析法在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第二章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体系入手,论证了创业投资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界定了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内涵,比较了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与一般风险管理的异同。本文是以创业投资公司为风险管理主体,因此,在定性分析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筹资风险、代理风险、项目评价风险、投资后企业经营风险和退出风险管理机制在内的研究理论框架,其中创业投资家代理风险不是本文研究对象,没有重点论述。第三章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现状分析。系统分析了投资农业的创业投资公司和利用创业投资的农业企业的类型和特点,证明目前的国内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外资创业投资兴盛而内资创业投资萎缩,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没有形成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力支持。对36家创业投资公司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创业投资主体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蕴涵风险较大,引出值得深入研究的风险管理问题。第四章是对影响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环境风险因素的分析,包括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和人才环境等5个方面。通过与创业投资发达国家相关外部环境因素的比较研究,论证我国在上述5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发展形成制约或障碍,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外部环境虽然不是创业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的对象,但环境对风险管理的间接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政府加以改革、完善,为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发展提供外在保障。最后对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外部环境风险给出了政策建议。第五章主要研究筹资风险,在对比分析中美创业投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认为由于现存的制度障碍,造成我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单一。创业投资公司对筹资风险的识别是通过对不同来源的资金赋以不同的风险值,构建了创业投资公司筹资风险评价模型。筹资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是确定资金来源和资金规模,建立高效的组织制度如有限合伙制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第六章从激励、约束和风险分担三方面论证农业创业企业家代理风险管理。在激励机制构建上,从报酬激励、声誉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三方面展开,给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激励机制对策;在约束机制构建上,从投资前契约、投资后管理和投资退出三个阶段展开,给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约束机制对策。最后在实证调查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风险意识和风险倾向的基础上,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分担模型。第七章从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两方面分析了项目选择风险管理。决策程序方面,通过调查,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的来源和评审信息障碍,通过比较,认为我国创业投资公司集体决策存在“硬约束、软激励”风险,国外创业投资公司得益于其完善的中介市场体系和发达的信息网络,而我国的中介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不完善。在决策方法上,对比分析了DCF评价法、指标评估法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决策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公司制下的激励约束、信息网络建设和基于真实期权理论的项目价值评价方法在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评审中的应用。第八章从监控和增值服务两方面论证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在监控方面,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从监控的方式、手段和监控障碍三方面论证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在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增值服务方面,通过实证调查从服务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增值服务的供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第九章从退出渠道选择和退出时机选择两方面论证创业投资退出风险管理。在退出渠道选择上,通过实证调查,从创业投资公司和创业企业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渠道选择上存在的预期过高和退出渠道不通畅问题;在退出时机选择上,构建了创业投资中止模型;最后给出了退出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第十章是论文的结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对整个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总结,对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没有涉及或没有深入的问题做了点评。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创新与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创新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
1.2.1 高新技术的内涵 |
1.2.2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 |
1.2.3 资本市场的内涵 |
1.2.4 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创新模式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发达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模式 |
2.1 美国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分析 |
2.1.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美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2.1.2 美国资本市场主要融资方式 |
2.1.3 美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主要模式 |
2.1.4 主要启示 |
2.2 日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模式分析 |
2.2.1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2.2 日本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2.2.3 日本资本市场主要融资方式 |
2.2.4 日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主要模式 |
2.2.5 主要启示 |
2.3 韩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模式分析 |
2.3.1 韩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3.2 韩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
2.3.3 韩国资本市场主要融资方式 |
2.3.4 韩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主要模式 |
2.3.5 主要启示 |
2.4 各国模式的比较、评价和借鉴 |
2.4.1 各国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
2.4.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析 |
3.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间比较 |
3.2 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宁波已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分析 |
3.3.2 宁波市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分析 |
3.3.3 宁波科技型小企业(孵化器内企业)分析 |
3.4 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的案例分析 |
3.4.1 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 |
3.4.2 宁波当地创投机构 |
3.5 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互动分析 |
第4章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系统分析 |
4.1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特征 |
4.2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风险特征及其融资环境 |
4.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分析 |
4.4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系统控制分析 |
第5章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研究——区域产权市场的构建及其一体化研究 |
5.1 产权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1 产权市场、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分析 |
5.1.2 模型与数据说明 |
5.1.3 产权交易与风险投资关系分析 |
5.1.4 模型估计 |
5.1.5 结论 |
5.2 构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
5.2.1 构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制度环境逐步健全 |
5.2.2 企业融资需求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两旺 |
5.2.3 构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现存组织准备充分 |
5.3 区域性产权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 |
5.3.1 对现有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改造,打造区域产权市场雏形 |
5.3.2 逐步完善区域产权市场功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多种要求 |
5.3.3 不断提升区域产权市场层次,推出衍生交易产品 |
5.4 建立共同产权市场的可行性实证分析——以长江流域为例 |
5.4.1 产权交易市场案例分析 |
5.4.2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
5.4.3 一体化实证分析 |
5.5 长江流域产权一体化市场构建主要对策 |
第6章 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产品创新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债券设计 |
6.1 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的设计 |
6.2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企业资产价值波动随机模拟分析 |
6.2.1 基本假设 |
6.2.2 随机建模及其参数设定 |
6.2.3 基本结果 |
6.3 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
6.3.1 大样本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设计 |
6.3.2 有限样本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的风险分析 |
6.4 分析 |
6.5 金融危机条件下宁波科技贷款证券化的实证分析 |
6.5.1 数据整理与bootstrap抽样 |
6.5.2 企业价值年波动率估算 |
6.5.3 科技贷款证券化的随机模拟 |
6.6 关于债券的相关刘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
致谢 |
附录: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过程 |
(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2.1 宏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2 微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3 专题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 |
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需求特性 |
3.2 风险投资的产业选择倾向 |
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与规模聚集 |
3.3.1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合的必然性 |
3.3.2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 |
3.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聚集 |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理与运行环境 |
4.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
4.1.1 风险投资系统的构成要素 |
4.1.2 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制 |
4.1.3 风险投资系统的内部契约关系 |
4.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运行环境 |
4.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 |
4.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中观环境 |
4.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环境 |
5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
5.1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来源结构 |
5.2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规模与分布 |
5.3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绩效态势 |
5.4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退出结构 |
6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6.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 |
6.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
7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策略 |
7.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宏观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7.1.1 提高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 |
7.1.2 增加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供给的宏观政策 |
7.1.3 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交易实现的宏观政策 |
7.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区域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1 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2 “多元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模式 |
7.2.3 “农业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孵化器发展模式 |
7.3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组织体系的建设 |
7.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天使投资人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企业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14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98 家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风险投资机构概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农业风险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
二、关于农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研究 |
三、关于农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
四、关于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五、关于农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
六、关于农业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研究 |
七、关于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
(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风险投资 |
(二) 农业科技孵化器与风险投资 |
(三) 农业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 |
八、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证研究 |
九、农业风险投资研究中的不足及发展方向展望 |
(5)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区域性资本市场 |
(一) 必要性分析 |
1.提供风险投资退出的便利渠道 |
2.引导民间资金向高技术领域流动 |
(二) 可行性分析 |
1. 构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逐步健全 |
2. 构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现存组织准备充分 |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债券 |
(一) 设计思路与基本假设 |
(二) 资产价值波动建模 |
(三) 参数设定与模拟结果 |
(四) 债券定价 |
(五) 风险分析 |
四、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扶持政策研究 |
(一) 中国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思想 |
(二) 建立健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 |
(三) 加大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四) 利用金融工具创新, 拓宽股票市场的融资渠道 |
(五) 政策引导中小金融机构 |
(六)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 |
(七) 规范发展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民间金融体系 |
(八) 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创新 |
(6)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研究的体系结构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分析框架 |
1.3.4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林业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2.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 产融结合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4 金融创新理论 |
3 林业金融支持机理与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3.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
3.1.1 林业金融资源效应作用机理 |
3.1.2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机制 |
3.1.3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渠道 |
3.2 林业资本形成机制与投资效率分析 |
3.2.1 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构建 |
3.2.2 林业投资来源与结构分析 |
3.2.3 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3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总体框架 |
3.3.1 林业金融支持内在逻辑框架 |
3.3.2 财政性融资支持体系框架 |
3.3.3 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3.3.4 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4 林业融资需求分析与信贷约束解决机制 |
4.1 林业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程度分析 |
4.1.1 林农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分析 |
4.1.2 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
4.2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
4.2.2 林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
4.3 抵押机制在林业信贷融资中应用模式 |
4.3.1 抵押机制作用机理与应用总体框架 |
4.3.2 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与效果评价 |
4.3.3 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应用模式 |
4.3.4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机制创新 |
4.4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
4.4.1 普惠金融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
4.4.2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设计思路 |
5 林业产业吸融力(引资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
5.1 商品林投资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
5.1.1 基于文献研究成果汇集计算 |
5.1.2 基于典型地区造林成本计算 |
5.1.3 基于典型栽培模式成本计算 |
5.1.4 基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观察 |
5.2 商品林投资风险种类及水平测定 |
5.2.1 商品林投资风险分类 |
5.2.2 商品林投资风险评估 |
5.3 投资收益率与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5.4 增强林业产业引资能力总体思路 |
5.4.1 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5.4.2 完善林业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
5.4.3 健全林业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
5.4.4 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设计 |
5.4.5 建立林业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
6 林业融资模式优化与金融工具创新机制 |
6.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
6.1.1 林业企业股票融资模式设计 |
6.1.2 林业企业债券融资模式设计 |
6.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创新方式 |
6.2.1 信托融资制度内涵及功能优势 |
6.2.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
6.2.3 林业信托融资的主要操作模式 |
6.2.4 林业信托融资中的关键问题 |
6.2.5 林业信托融资项目典型案例 |
6.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应用模式 |
6.3.1 产业投资基金经济学内涵及特点 |
6.3.2 设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运营模式 |
6.3.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障碍分析 |
6.3.5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优惠政策设计 |
6.4 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体系 |
6.4.1 林业风险投资的经济学机理 |
6.4.2 林业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
6.4.3 林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设计 |
6.4.4 林业风险投资政策保障体系 |
6.5 林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创新 |
6.5.1 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过程 |
6.5.2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特征 |
6.5.3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机理 |
6.5.4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
6.5.5 林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 |
6.6 林业项目 BOT 融资模式应用与创新 |
6.6.1 BOT 融资基本模式分析 |
6.6.2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可行性分析 |
6.6.3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应用模式 |
6.6.4 政府在林业项目 BOT 融资中作用 |
7 林业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构建 |
7.1 林业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
7.1.1 林业风险管理工具组合模式 |
7.1.2 林业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策略 |
7.2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与发展模式 |
7.2.1 林业保险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7.2.2 林业保险经营中的技术难点 |
7.2.3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
7.2.4 林业保险组织运营模式设计 |
7.3 林产品期货市场重建与发展策略 |
7.3.1 林产品期货含义与基本特点 |
7.3.2 林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
7.3.3 林产品期货发展可行性分析 |
7.3.4 林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
8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发展模式 |
8.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8.1.1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原则 |
8.1.2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方式 |
8.1.3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主体 |
8.1.4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结构 |
8.2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1 财政性融资支持发展模式 |
8.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3 商业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4 金融支持体系互动发展模式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1:林农信贷约束调查问卷分析 |
附件2:商品林项目投资收益情况表 |
(7)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米和纳米技术 |
1.1.2 纳米材料和纳米材料产业 |
1.1.3 纳米材料产业化和产业化机制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3 研究思路和全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创新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理论回顾 |
2.1.2 创新概念的界定 |
2.1.3 创新的本质特征 |
2.1.4 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模式 |
2.1.5 创新的激励 |
2.2 产业结构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结构的涵义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 |
2.2.3 产业结构的演进动因 |
2.3 有关产业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综述 |
2.3.1 有关产业化模式方面的研究 |
2.3.2 有关产业化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 |
2.3.3 有关产业化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 |
2.4 纳米材料产业化有关研究综述 |
2.4.1 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方面的研究 |
2.4.2 纳米材料产业化问题和对策方面的研究 |
2.4.3 纳米材料产业化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
3.1 国外纳米材料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 国外纳米材料制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 国外纳米材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3.4 国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
4.1 我国纳米材料研发现状 |
4.2 我国纳米材料制备现状 |
4.3 我国纳米材料市场现状 |
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 |
4.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
4.6 国内外纳米材料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外部动力研究 |
5.1.1 纳米材料技术发展是其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
5.1.2 市场需求是纳米材料产业化的重要拉动力 |
5.1.3 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合力及相互关系 |
5.1.4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引导推动与保障作用 |
5.1.5 国际竞争是一种重要推动力 |
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内在动力研究 |
5.2.1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的创新特征 |
5.2.2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
5.2.3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
5.2.4 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创新 |
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研究 |
5.3.1 纳米材料产业化动力系统 |
5.3.2 内部动力系统主体结构——"三套车"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研究 |
6.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
6.1.1 以纳米材料企业为主体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根本 |
6.1.2 官产学的有机结合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运行保障 |
6.1.3 技术引进缺乏必要的调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 |
6.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机制研究 |
6.2.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
6.2.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
6.2.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流动机制 |
6.2.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6.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研究 |
6.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法律保障机制 |
6.4.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
6.4.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政策协调性不够,缺乏科学、统一、系统设计 |
6.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 |
6.5.1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功能及分类 |
6.5.2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中介的发展现状 |
6.6 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国内外比较 |
6.7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的评价 |
6.7.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7.2 构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6.7.3 应用ANP方法评价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7.1 构建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
7.1.1 确定纳米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7.1.2 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纳米材料技术创新 |
7.1.3 加强纳米材料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
7.1.4 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
7.1.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模型 |
7.2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体系 |
7.2.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
7.2.2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
7.2.3 构建适应纳米材料产业化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
7.2.4 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纳米材料人才流动机制 |
7.2.5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人才体系模型 |
7.3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融资机制 |
7.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过程中的作用 |
7.3.2 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银行信贷机制 |
7.3.3 发展金融创新工具,为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增加新的融资渠道 |
7.3.4 大力发展内风险投资,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 |
7.3.5 积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 |
7.3.6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融资机制模型 |
7.4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 |
7.4.1 培育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技术市场体系 |
7.4.2 培育和规范我国纳米材料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
7.4.3 培养专业科技中介人才 |
7.4.4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技术转移机制模型 |
7.5 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
7.5.1 健全促进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
7.5.2 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的相关政策 |
7.5.3 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含义 |
1.3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与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
1.4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2.1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概念 |
2.2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
2.3 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特点 |
2.4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及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经验研究 |
3.1 市场需求是推动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根本动力 |
3.2 汽车技术法规积极推动了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
3.3 政府的优惠政策是推动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动力 |
3.4 政府要加大对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
3.5 大学与科研机构要积极进行汽车行业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制与推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研究 |
4.1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主要条件 |
4.2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框架 |
4.3 本章重点进行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关内容研究 |
4.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 |
4.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研究 |
4.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筹集机制 |
4.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才机制 |
4.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
4.9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 |
5.1 应用DEMATEL 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
5.2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6.1 我国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 |
6.2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研究 |
6.3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筹集运行机制 |
6.4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才机制 |
6.5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
6.6 我国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产业化实证研究 |
7.1 我国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证研究 |
7.2 我国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研究 |
7.3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7.4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
7.5 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
7.6 应用协调分析方法的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
7.7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
7.8 我国汽车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7.9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 |
7.10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
7.11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研究 |
7.12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
7.13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机制研究 |
7.14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介机制研究 |
7.1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
8.1 创新点 |
8.2 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究 |
1.2.2 基于生态学的产业研究进展 |
1.2.3 关于创新系统的研究 |
1.2.4 关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
1.2.5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环境问题的研究 |
1.2.6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1.3 基本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分析 |
2.1 基于生态系统的产业分析方法 |
2.1.1 产业研究与生态思想 |
2.1.2 来自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观念 |
2.1.3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 |
2.2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结构 |
2.2.1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基本要素构成 |
2.2.2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
2.3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
2.3.1 系统的复杂性 |
2.3.2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命体的复杂性 |
2.3.3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复杂性 |
2.4 高新技术产业系统的技术要素 |
2.4.1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技术要素地位 |
2.4.2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技术要素特点 |
2.5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 |
2.5.1 层级关系、生态位、演进与技术链条、技术生态位、技术创新 |
2.5.2 集群稳定、生态位与技术选择 |
2.5.3 共生、协同进化与技术协作 |
2.5.4 系统性、演进与制度、技术、资金的藕合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 |
3.1 生态系统的演化 |
3.2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 |
3.2.1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化 |
3.2.2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层次演化 |
3.3 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个体进化动力 |
3.3.1 企业个体进化的动力源泉 |
3.3.2 企业个体进化的动力机制 |
3.4 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3.4.1 资源获取机制 |
3.4.2 催化机制 |
3.4.3 系统开放机制 |
3.4.4 协同进化机制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态演化机制 |
4.1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涵义与特点 |
4.1.1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涵义 |
4.1.2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 |
4.2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
4.2.1 高新技术产业的孕育 |
4.2.2 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
4.2.3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
4.2.4 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优化 |
4.3 高新技术产业化路径 |
4.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4.3.2 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系统分析 |
5.1 高新区内涵与职能 |
5.1.1 高新区内涵 |
5.1.2 高新区的创新职能 |
5.2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耦合生态机理 |
5.2.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
5.2.2 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 |
5.3 我国高新区发展的现状 |
5.3.1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阶段 |
5.3.2 我国高新区发展的现状 |
5.3.3 我国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高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变分析及发展能力评估 |
5.4.1 研究方法及模型 |
5.4.2 数据准备 |
5.4.3 构建指标体系 |
5.4.4 对数据聚类数目进行分析 |
5.4.5 聚类结果分析 |
5.4.6 因子分析法对高新区发展能力评估分析 |
5.4.7 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
5.5 高新区环境创新——塑造优势环境载体 |
5.5.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要求 |
5.5.2 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创造与政府行为创新 |
5.5.3 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创造与政府行为创新 |
5.6 高新区的环境创新 |
5.6.1 充分发挥人力资本集聚优势 |
5.6.2 创新管理体制,服务园区发展 |
5.6.3 优化商务环境,吸引发展要素 |
5.6.4 出台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
5.6.5 营造创新环境,构筑创新平台 |
第六章 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系统分析与发展战略 |
6.1 太原高新区的战略意义 |
6.2 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的实证分析 |
6.2.1 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态演化分析 |
6.2.2 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分析 |
6.3 太原高新区未来发展战略构建 |
6.3.1 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6.3.2 太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的发展战略 |
6.3.3 太原高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10)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
1.3.2 国外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评价 |
1.3.3 国内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
1.3.4 国内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
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瓶颈与创业投资 |
2.1.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及融资特点 |
2.1.2 创业投资基本理论 |
2.1.3 创业投资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 |
2.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因素与风险管理 |
2.2.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发生规律 |
2.2.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构成分析 |
2.2.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内涵 |
2.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
2.3.1 创业投资家代理风险管理机制 |
2.3.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筹资风险管理机制 |
2.3.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家代理风险管理机制 |
2.3.4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选择风险管理机制 |
2.3.5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
2.3.6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管理机制 |
第三章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现状分析 |
3.1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创业投资现状分析 |
3.1.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类型与特征 |
3.1.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案例分析 |
3.1.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规模分析 |
3.1.4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阶段分析 |
3.1.5 外资进入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现状分析 |
3.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机构类型与特征 |
3.2.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机构类型分析 |
3.2.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机构特征分析 |
3.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现状调查 |
3.3.1 创业投资公司对农业项目风险管理的认知情况调查 |
3.3.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状况调查 |
3.3.3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环境风险分析 |
4.1 政策环境风险分析 |
4.1.1 国外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政策的启示 |
4.1.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政策环境风险评价 |
4.2 法律法规环境风险分析 |
4.2.1 创业投资法律法规体系 |
4.2.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法律法规环境风险评价 |
4.3 市场环境风险分析 |
4.3.1 创业投资市场体系 |
4.3.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市场环境风险评价 |
4.4 社会文化与人才环境风险分析 |
4.4.1 社会文化与人才环境内涵 |
4.4.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社会文化与人才环境风险评价 |
4.4.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外部环境风险因素调查 |
4.5 优化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
4.5.1 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提高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效率 |
4.5.2 完善政策支持与政策激励 |
4.5.3 优化法律法规环境 |
4.5.4 完善市场环境 |
4.5.5 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建立农业创业投资人才供给机制 |
第五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筹资风险管理 |
5.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资本结构分析 |
5.1.1 美国创业投资资本结构分析 |
5.1.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资本结构分析 |
5.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筹资风险识别与分析 |
5.2.1 农业高新技术筹资风险因素识别 |
5.2.2 农业高新技术筹资风险评价决策分析 |
5.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筹资风险管理对策 |
5.3.1 确定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与规模 |
5.3.2 建立高效的创业投资组织制度 |
5.3.3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六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风险管理 |
6.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识别与分析 |
6.1.1 农业高新技术代理风险识别 |
6.1.2 农业高新技术代理风险成因分析 |
6.1.3 代理风险的管理模式 |
6.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分析 |
6.2.1 代理风险激励机制作用机理 |
6.2.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风险激励机制构建 |
6.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风险管理约束机制分析 |
6.3.1 代理风险约束机制措施与工具 |
6.3.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风险约束机制构建 |
6.4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代理风险分担制度安排设计 |
6.4.1 风险态度分析 |
6.4.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态度调查 |
6.4.3 代理风险分担机制设计 |
6.4.4 风险态度组合下风险分担安排实际应用 |
第七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选择风险管理 |
7.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程序风险识别 |
7.1.1 美国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程序及启示 |
7.1.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程序及特点 |
7.1.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选择程序风险分析 |
7.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方法风险识别与分析 |
7.2.1 指标评估法分析 |
7.2.2 折现现金流量法分析 |
7.2.3 项目评估方法风险评价 |
7.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
7.3.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集体决策风险控制 |
7.3.2 建立项目选择的信息网络 |
7.3.3 运用真实期权法评价项目价值 |
第八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
8.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生命周期和风险识别 |
8.1.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生命周期 |
8.1.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各发展阶段风险识别 |
8.1.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特点调查 |
8.1.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发生规律 |
8.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
8.2.1 农业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环节 |
8.2.2 农高新技术业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特点 |
8.2.3 国外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机制借鉴 |
8.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监控管理 |
8.3.1 不同监控管理模式的特点 |
8.3.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监控管理调查 |
8.3.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监控管理对策 |
8.4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经营风险增值服务管理 |
8.4.1 增值服务的内容 |
8.4.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增值服务供需调查 |
8.4.3 完善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增值服务建议 |
第九章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管理 |
9.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识别 |
9.1.1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内容 |
9.1.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原因 |
9.1.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管理方式 |
9.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方式选择风险分析 |
9.2.1 创业投资主要退出方式分析 |
9.2.2 创业投资主要退出方式比较 |
9.2.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方式选择机理 |
9.2.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渠道选择风险分析 |
9.2.5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渠道选择风险调查 |
9.3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时机选择 |
9.3.1 农业创业企业生命周期与退出方式选择 |
9.3.2 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 |
9.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退出风险管理建议 |
9.4.1 充分考虑各退出渠道的可行性 |
9.4.2 创业投资双方应以共同利益最大化为原则 |
9.4.3 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0.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创业投资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对创业企业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融资创新与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 荆娴. 东华大学, 2011(06)
- [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 王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4]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J]. 王荣. 山东经济, 2010(01)
- [5]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J]. 荆娴,滕帆,朱孟进,仲鸿生. 中国软科学, 2009(12)
- [6]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秦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7]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机制研究[D]. 许华胜. 同济大学, 2007(02)
- [8]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D]. 孙志军. 天津大学, 2007(04)
- [9]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态机理研究[D]. 刘军. 山西大学, 2007(06)
- [10]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 房德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