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雯婷[1](2020)在《主线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江苏高考改革之际,运用历史教学新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主线式教学法对于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来说,是一种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十分有利的教学方法,它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某高中的学生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发现目前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知识点梳理不清、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历史主线能够使学生更加简单地串联起历史史实,形成历史的整体感,因而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使用主线式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在遵守主线选定原则的基础上而选择人物、图片或习题等多种不同的策略来呈现,即以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或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又或是层层递进的数个习题为一条完整的线索,并将主线内容与课标要求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与梳理能力。可以看出,主线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符合新课改要求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不过,高中历史课程的主线式教学法的优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其完善还有待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丽娟[3](2020)在《高中历史选修Ⅱ《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历史地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地图作为历史空间的直观呈现,是历史教材编写的重要内容,对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当前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历史地图的运用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对历史地图的使用主要采取展示的方式辅助课本知识的讲授,很少对历史地图做专业、系统的讲解;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和练习题中的阅读,也很少做深入的探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新课程《史学入门》中,将历史地图作为“读史常识举要”的一部分,独立成文,强调了历史地图的重要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历史地图的种类,作用及特点,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并尝试绘制有关的历史地图等,这都为今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读史常识是高中生史学入门的基础,而学会使用历史地图又是掌握读史常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无疑有着关键意义。通过梳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所引历史地图,可以将历史地图按照教学内容分为政治形势图、经济分布图、军事战争图、历史路线图、文化文明分布图和疆域图等六大类。历史地图具备的空间性、时距性、多样性和直观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助力学生对历史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针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史学入门》中历史地图教学的要求,从教学策略上,教师在《中外历史纲要》等必修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讲解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的阅读能力,并能够尝试绘制简单的历史地图。选修课程《史学入门》中的地图教学是专题教学,需要在回顾总结必修课程中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完整地讲清历史地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中时代、内容、指向和图例等构成要素。并通过不同时期的地名、疆域等变化,让学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时空观念。
杜宇婷[4](2020)在《中学历史学习中的心理冲突和教学策略》文中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历史教学方式需要做出新的探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历史学科解释性思维的存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存在大量的心理冲突情况,心理冲突若不能解决将导致发展的停滞和退化,同时历史学习中的心理冲突是有效教学的契机,是学生发展的节点。本文以中学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心理冲突为切入点,分别论述基于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情境创设与实施。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有关介绍,讨论了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类型与特点,从教育学角度将其分为认知冲突、情感冲突与价值观冲突。在此基础上剖析产生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原因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第三部分进一步讨论历史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的分类并探讨其教学策略,将历史学习中的认知冲突分为史学知识、史学观点、史学方法等三个方面的认知冲突,介绍了三个方面认知冲突的含义及其在课堂中的表现,结合实际教学的要求创设认知冲突教学情境并总结出情境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依据课程标准对认知方面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情境,以及在实施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部分探讨基于历史学习情感价值观冲突的教学策略,介绍历史学习情感价值观冲突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与危害,围绕基于情感冲突与价值观冲突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实例展示,并总结出情境实施的基本方法。最后,结语部分总结研究小结并反思本文的研究。
翟志芳[5](2020)在《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读物的调查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一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关键读物是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及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启示和重大影响的读物。关键读物的研读和实践应用有利于历史教师进行自我“精神雕刻”,正确引领学生的精神价值。本文的调查研究表明,关键读物的阅读是历史教师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有效阅读关键读物不仅可以加快历史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成长、拓展专业发展中的知识素养、增强历史教育的思辨意识、涵养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而且在历史教学中也起到提升课堂专业魅力、丰富课程资源、强化教学科研意识、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作用。然而,历史教师关键读物阅读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阅读时间、经费投入少,阅读目的功利化,关键读物内容单一,阅读习惯有待改进,阅读成果未能及时转化,阅读平台偏向数字化等。这些问题造成了历史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困境。针对利用关键读物阅读促进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教师自身应合理制定阅读计划、实现阅读途径多样化、阅读后应及时进行反思与写作;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通过派遣专家给予阅读指导、定期举行有效阅读活动以及减轻教师教学工作负担等措施推进教师关键读物阅读。
张丽娇[6](2020)在《历史地图在高中生时空观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历史地图在高中生时空观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立足于历史课堂,探索历史地图与高中生时空观的培养相融合的方法和策略,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一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一切的历史都被认为是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空间的产物,形成立体的时空观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条件和素养,也是历史最核心的素养;其次,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可以从历史时空维度,引导学生认识和建构完整的历史,以及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时空的一致性、整体性、延续性和不可分离性等特征,从而在立体的历史时空知识体系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史事的准确认识和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对所在学校的高中生和一线历史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访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的培养和历史地图的应用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使本文的策略和案例更具有针对性,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水平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的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了论文中历史地图研究发展的背景,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意义,然后界定了“历史地图”和“时空观”这两大领域的核心理论概念,接着从“历史时空观研究”和“历史地图应用”等方面详细评述了近几年己有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文的研究发展思路与其方法。第一章研究历史地图对高中生时空观培养的必要性。分析历史地图对时空观的培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形成历史思维的需求、学生学习的诉求以及强化国家版图意识的需要,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高中历史课上使用历史地图是培养时空观的重要途径。第二章分析高中历史地图应用及时空观培养的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对时空观的认识不足、历史地图的应用不够到位以及培养时空观的方法不足等缺点,而高中生则存在对历史地图不重视、时空观的学习存在不足等问题。第三章探索历史地图在高中生时空观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策略。根据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从认识历史时空观、增强历史时间敏感度、加深历史空间思维度、深化历史时空观等方面对高中历史地图应用于时空观的培养教育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地图不可或缺,它是培养高中生历史与时空观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在其承载历史与时空的信息,凸显与时空之间的框架、探究与时空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合理的历史学科地图,有利于打造高效、优质的历史课堂教学,利于帮助高中学生更加系统、完整的地学习与历史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历史与时空的思维,构建自己的时空观并使其时空观内化为自己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学科综合素养。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雅婷[8](2019)在《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朴素的艺术教育古而有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教育文明史和审美史之中。这种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艺术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的是普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和修养。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中指出当前人民不断增强的精神需求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这为提高全民族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对于人文化价值认同、全面素质修养以及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基数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一定程度影响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成效。中学阶段对应的学生身心和年龄特征确定了此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青少年美的观念确立和审美自主性增强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美育将很大程度决定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乃至终身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取向,是美育的最佳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发展中也逐渐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而美育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教育急需在农村中学全面深入开展。我国农村中学的艺术教育相较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并具有显着的区域发展差异,云南地处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较为落后,农村艺术教育的状况具有普遍性,加上局部地区区位的特殊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使得加强农村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尤显突出。本文以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为例,深入考察该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基于艺术教育的视角和云南省中学艺术教育的大环境,提出艺术教育对农村中学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当前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农村艺术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本文主要从不断规范改进学校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中学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发挖掘本土资源来丰富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程并针对自然灾害灾后人文环境建设中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作用四个方面具体提出对策和措施。在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利用灾后重建研究生支教的切身教学经历,充分运用文献索引法、调察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探讨和分析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学者、教育工作者对农村艺术教育问题的思考,并能够一定程度为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不断推动农村艺术教育和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
杨阳[9](2019)在《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研究》文中提出学史以明智,学习历史旨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更好地了解现实,展望未来。历史与现实紧密关联。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回应现实有其必要性。开展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联系思维和反思意识,深入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实用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现实责任感。为促进中学历史开展现实回应性教学活动,笔者对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概念、价值、要求、以及回应方式分析后,调查当前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现状,分析在中学历史回应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据探讨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研究内容包含四个方面:1.对现实回应性、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概念进行细致界定,探讨回应现实的价值,对其要求和回应方式进行分析;2.进行研究设计,编制调查工具:课堂观察量表和访谈提纲,并在试测和修改后,采用该工具调查当前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分析;3.结合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两个年级的历史教材对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教材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更需要进行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历史文本选择的依据;4.根据调查结果与相关原因分析,提出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从课堂观察中发现当前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回应现实的实施缺乏足够的重视;2.导入环节选择的现实话题多缺乏本质性联系或回应关系;3.回应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实施内容不完整;4.回应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材料的解读技能有待提高;5.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所缺失。另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多数教师对现实回应性教学的认识并不全面,不能够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中回应现实的必要性,当前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未能有效实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笔者进一步探讨了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实施的改进策略:首先,教师要更新现实回应性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其次,教师和学生要通过发掘历史与现实的本质关联,作出恰当回应;再次,教师要提高回应现实的教学技艺,注重提问、语言、教具的运用和活动的设计,进而优化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发展历史教学评价理念,实现以评促教的效果。
李鹏飞[10](2019)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案例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文中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已成为一种最常见的方法,教师通过运用教材中的史料及补充教材之外的史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成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截至目前,历史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史料运用对今天的历史课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想要了解过去发生的历史,则必须借助史料。基于此,论文以人教版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状况。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分析史料在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发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第二部分,主要对文章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考究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定义,并且提出自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史料的运用状况。第三部分,以人教版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首先进行教学分析,对教材和学情实际考证;其次展开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确立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最后落实课堂实践,着重分析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音像史料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是如何运用的,在运用的每一环节,具有什么样的效果。第四部分,分析史料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论文研究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状况,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证思想,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二、浅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主线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主线式教学法概念 |
第二节 主线式教学法理论依据 |
第三节 主线式教学法功能与必要性 |
第二章 主线式教学法使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主线式教学法使用结果统计 |
第三节 主线式教学法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三章 主线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选定主线的原则 |
第二节 人物主线策略 |
第三节 图片主线策略 |
第四节 习题主线策略 |
第四章 主线式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个案举例 |
第二节 成效分析 |
第三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访谈记录、教学设计)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高中历史选修Ⅱ《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历史地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历史地图的教学价值 |
(一)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开发高中校本课程的需要 |
(三)解析高考地图类试题的需要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读史常识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地图教学的研究 |
(三)关于地图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
1、文献研究法 |
2、观察法 |
3、调查研究法 |
第一章 地图教学与史学入门 |
第一节 史学入门与历史教学 |
第二节 读史常识与史学入门 |
第三节 历史地图与读史常识 |
第二章 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地图教学内容 |
第一节 历史地图中的图例 |
第二节 历史地图的种类 |
第三节 历史地图的特点和作用 |
一、历史地图的特点 |
二、历史地图的作用 |
第四节 历史地图中古今地名的变化 |
第三章 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地图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历史地图教学方法 |
一、教师教学历史地图的方法 |
二、学生学习历史地图的方法 |
第二节 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历史地图教学手段 |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 |
二、传统的教学手段 |
第三节 历史地图的绘制 |
一、历史地图的绘制方法 |
二、实践应用 |
第四章 教学设计——历史地图中“政治形势图”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方法 |
四、学情分析 |
五、教学过程 |
六、课程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中学历史学习中的心理冲突和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成果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 |
一、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类型与特点 |
(一)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类型 |
(二)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特点 |
二、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性质与成因 |
(一)中学历史学习心理冲突的性质 |
(二)历史学习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 |
三、基于历史学习心理冲突进行教学的价值 |
(一)促进历史概念的形成 |
(二)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 |
(三)完善历史学科的情感价值观 |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五)促进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 |
第二章 基于历史学习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 |
一、史学知识方面认知冲突的表现与教学策略 |
(一)含义与表现 |
(二)相关案例 |
(三)史学知识方面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 |
二、史学观点方面认知冲突的表现与教学策略 |
(一)含义与表现 |
(二)相关案例 |
(三)史学观点方面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 |
三、史学方法层面认知冲突的表现与教学策略 |
(一)含义与表现 |
(二)相关案例 |
(三)史学方法方面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 |
第三章 基于历史学习情感价值观冲突的教学策略 |
一、历史学习情感价值观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危害 |
(一)历史学习情感价值观冲突的表现 |
(二)历史学习情感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及危害 |
二、基于历史学习情感冲突的教学策略 |
(一)历史学习情感冲突教学情境的创设 |
(二)历史学习情感冲突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方法 |
三、基于历史学习价值观冲突的教学策略 |
(一)历史学习价值观冲突教学情境的创设 |
(二)历史学习价值观冲突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方法 |
结语 |
(一)研究小结 |
(二)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读物的调查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读物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读物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
(一)教师基本情况及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二)关键读物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读物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
(一)阅读时间、经费投入少 |
(二)阅读目的功利化 |
(三)关键读物内容相对单一 |
(四)阅读习惯有待改进 |
(五)阅读成果未能及时转化 |
(六)阅读平台偏向数字化 |
第二章 关键读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
一、加快历史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成长 |
二、拓展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素养 |
三、增强历史教育的思辨意识 |
四、涵养历史教育的人文精神 |
第三章 关键读物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
一、提升课堂专业魅力 |
二、丰富课程资源 |
三、强化教学科研意识 |
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
第四章 加强关键读物阅读的策略建议 |
一、合理制定阅读计划 |
二、实现阅读途径多样化 |
三、阅读后进行反思和写作 |
四、派遣专家给予阅读指导 |
五、定期举行有效阅读活动 |
六、减轻教师教学工作负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历史地图在高中生时空观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助于推动新课改的发展 |
(二)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
(三)有助于强化师生对于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历史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论研究 |
(二)关于历史地图和时空观培养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地图对高中生历史时空观培养的重要性 |
一、培育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
二、培养高中生历史思维的要求 |
三、满足高中生多样化学习的要求 |
四、强化国家版图意识的诉求 |
第二章 高中历史地图的应用及时空观培养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结果分析 |
(三)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三章 历史地图在高中生时空观培养过程中的策略 |
一、巧选地图,挖掘历史时空信息 |
(一)增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 |
(二)深化历史事件的空间感 |
二、多图对比,构建时空框架 |
(一)精选地图来构建时空框架 |
(二)挖掘地图中的隐性知识构建时空框架 |
三、图文结合,探究历史时空联系 |
(一)利用历史地图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
(二)利用历史地图探究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 |
(三)利用历史地图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
二、艺术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开展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
二、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章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概况 |
一、龙头山镇基本概况 |
二、龙头山镇基础教育概况 |
第二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概况 |
一、龙泉中学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概况 |
二、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概况 |
三、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被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 |
第三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艺术教育相关调查及分析 |
一、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问卷 |
二、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结果 |
三、龙泉中学艺术教育调查分析 |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落实不到位导致艺术教育长期缺位 |
一、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不到位 |
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
三、功利性教育导向导致艺术教育在农村中学长期缺乏自身价值和地位 |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师资整体水平不高致使教学主动性缺失 |
一、艺术教育的师资业务素质导致教学能力不足 |
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
三、教师教学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机械 |
四、艺术课教师自我价值的负面认知对教学主动性造成的影响 |
第三节 艺术类课程设置不能充分符合培养目标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
一、艺术类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
二、艺术类课程内容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
第四节 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足制约教学手段的更新 |
一、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与条件严重不足 |
二、教学理念和手段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
第五节 相关人群的认识态度偏差阻碍艺术教育主体意识的提升 |
一、学校教育理念缺失,导致艺术教育难以深入开展 |
二、学生家长态度偏差,造成艺术教育长期不受重视 |
三、学生主体认识不足,影响艺术教育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不断规范改进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堂内容与形式 |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
二、在第二课堂中深化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
三、在艺术表演及创造中升华农村中学艺术教育 |
第二节 进一步拓展丰富农村中学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挖掘课外艺术活动的独特育人作用 |
二、加强管理,健全体制,从制度上保障艺术活动的持续开展 |
三、挖掘资源,完善设施,最大程度发挥艺术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
第三节 开发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农村中学艺术教育课程 |
一、云南省中学本土艺术资源的基本情况 |
二、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艺术资源的艺术教育意义 |
三、积极拓宽云南省中学本土艺术资源的利用的有效手段 |
第四节 鲁甸县龙头山镇灾后人文环境建设中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作用 |
一、学校艺术教育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
二、艺术教育活动对灾区人文环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
三、农村中学艺术教育对灾后重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 贯彻教育类指导性文件的需要 |
2. 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3. 改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需要 |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3. 相关研究简评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课堂观察法 |
3. 访谈法 |
一、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概论 |
(一)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概念 |
1.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2. 现实回应性的概念 |
3.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概念 |
(二)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价值 |
1. 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
2. 增强学生的联系思维和反思意识 |
3. 认识历史对于现实的实用价值 |
4. 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现实责任感 |
(三)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要求 |
1. 选材适宜 |
2. 解读到位 |
3. 时间合理 |
(四)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回应方式 |
1. 从现实到历史的溯源——导入环节 |
2.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教学中间环节 |
3. 从历史到现实的升华——总结环节 |
二、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工具的编制 |
1.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
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四) 观察量表的试测与修改 |
1. 观察量表的试测与修改 |
2. 数据编码 |
(五) 研究过程 |
三、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1.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总体表现 |
2.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对比分析 |
3.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1. 教师对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理解有偏差 |
2. 教师基本认可历史教学回应现实的必要 |
3.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实施现状不佳 |
四、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历史文本选择 |
(一) 关于回应现实的教科书内容分析 |
(二) 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历史文本选择依据 |
1. 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 |
2. 突破重难点的需要 |
3. 有重要意义的现实事件 |
4. 历史文本具体内容所属类型 |
五、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 更新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观念,引领教学 |
1. 运用历史教育理论,正确认识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 |
2. 回应现实不惧被学生“问倒” |
3. 学生自身的能动回应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
(二) 发掘历史与现实的本质关联,恰当回应 |
1. 积淀历史知识 |
2. 拓展现实视域 |
3. 培养联系思维 |
(三) 提高回应现实的教学艺术,优化效果 |
1. 调整提问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
2. 注重语言表达,加深理解和感受 |
3. 合理运用教具,助力有效回应 |
4. 精心设计活动,凸显回应效果 |
(四) 发展教学评价理念,以评促教 |
1. 树立学以致用的评价观 |
2. 发挥教学评价的反拨之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案例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研究法 |
3.课堂观察法 |
二、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史料的分类 |
1.核心概念 |
2.史料的分类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动态 |
2.国内研究动态 |
三、史料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运用 |
(一)《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教学分析 |
1.教材分析 |
2.学情分析 |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教学设计 |
1.课标要求 |
2.教学目标 |
3.教学重难点 |
4.课前准备 |
5.教学内容设计 |
6.课堂小结 |
(三)《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史料运用 |
1.文字史料的运用 |
2.图片史料的运用 |
3.音像史料的运用 |
(四)《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的课后反思 |
四、《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存在的问题 |
1.史料的来源太单一 |
2.史料选取的途径不当 |
3.缺乏史料解析题的训练 |
4.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偏低 |
(二)应对策略 |
1.拓宽史料的来源 |
2.注重史料选取的途径 |
3.加强史料解析题的训练 |
4.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主线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徐雯婷.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高中历史选修Ⅱ《史学入门》课程中的历史地图教学研究[D]. 王丽娟.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4]中学历史学习中的心理冲突和教学策略[D]. 杜宇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读物的调查研究 ——以烟台市福山一中为例[D]. 翟志芳. 鲁东大学, 2020(01)
- [6]历史地图在高中生时空观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 张丽娇. 鲁东大学, 2020(02)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云南省农村中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龙泉中学为例[D]. 王雅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学历史现实回应性教学的研究[D]. 杨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案例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D]. 李鹏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