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产业使绛县走上强县富民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张辉[2](2018)在《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708起典型腐败案例》文中认为扶贫工作是政府在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而精准扶贫则致力于使扶贫攻坚走上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精准化的道路,以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准施策、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来实现摘掉贫困帽子的目的。精准扶贫是立足新阶段、把握新趋势,聚焦当前贫困现状而积极探索出来的一条治贫、脱贫的新路子,精准扶贫对摆脱贫困、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样惠及亿万人民的伟大项目,却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其对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强的危害性,不仅会影响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还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心理具有误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因素。本文以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腐败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腐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从扶贫、精准扶贫、腐败等概念出发,并以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通过对一系列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腐败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扶贫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当前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腐败主要表现为:精准识别中优亲厚友、挪用专项扶贫资金、贪污侵占扶贫资金、扶贫过程中违规收费收受贿赂,并且呈现出腐败主体基层化且群体化、腐败涉及面广且手段多样、腐败地区分布广且西部腐败情况严重、腐败金额差距悬殊且社会影响恶劣等方面的案例数据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扶贫干部自身素质低,法纪意识薄弱;其二,扶贫资金和信息管理存在漏洞;其三,扶贫监督不完善;其四,扶贫腐败惩处力度弱。可以说,腐败主体的主观寻租动机及客观的寻租机会,都助长了扶贫腐败的风气,而要真正扭转这种风气,彻底解决精准扶贫中的腐败问题,还需从加强教育、规范管理、完善监督及严肃惩处等方面着手,让扶贫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只有这样才能让扶贫资金发挥作用,让扶贫回归正轨,让精准扶贫更好发力,更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赵刚[3](2013)在《金融危机后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六大重点之一,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2008年,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席卷全球,全国、全省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运城市作为内陆中小城市也同样受到不小影响。在这种局面下,运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即使金融危机顺利度过,经济发展开始恢复,也要继续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保证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运城市是山西省传统农业区,有长期的资源型、粗放式发展的历史背景。地区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极为突出,虽历经了多次规划和治理,但最终均未彻底改变地区落后的发展面貌。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及历史机遇下,有关“转型”的战略研究亚待再次展开本文运用产业结构相关理论,通过对运城市产业结构基本状况的认识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加之对国际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借鉴,提出当前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对策。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分析与个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法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导论。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分析。包括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全球产业结构趋势与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回顾。包括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运城市基本概况介绍、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回顾。第四章金融危机影响下运城市产业结构暴露的问题。包括金融危机对运城市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下运城市产业结构暴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三次产业结构欠优化;第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二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第三产业发展整体滞后。第五章国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借鉴。包括国际产业演进的历程、美国产业结构升级、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国外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借鉴。第六章当前形势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包括制定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刘勋[4](2011)在《唐代旅游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旅游活动呈现出随时问推移波动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穆宗时期,旅游发展达到顶峰。但在此后半个世纪内迅速下降,从懿宗朝直至唐末,旅游活动基本处于历史的最低位。交通、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等是制约唐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旅游发展程度看,两京地区、吴越地区、成都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最好。从旅游发展程度看,吴越地区和长江中游沿岸地区发展最快,两京地区的旅游发展相对稳定,成都地区则处于衰退状态。总体上,唐代旅游处于发展进步状态。唐代旅游发展大体存在三种类型的区域:江南道、淮南道属于发展型。岭南、河南、河东、关内、山南等道属于稳定型。陇右、剑南、河北三道属于衰退型。两京地区和吴越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两个旅游目的地。长江中游地区以及成都平原地区构成了唐代第二级旅游目的地。夔州和忠州、桂州和永州构成了唐代第三级旅游目的地。郴州、韶州、道州、广州和端州构成了唐代第四级旅游目的地。唐代出入境旅游者以官宦、宗教和商业旅游者三种类型为主。许多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常混杂政治、商业、宗教等因素,使者、商人、宗教徒还常结伴而行。受可进入性、政治互访、商业往来和求法布道相互性的影响,这几类旅游者出入境的频繁程度,以至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均具有较强的相互性。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因素是影响唐代旅游客源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下,长安经洛阳至汴州的沿河一带形成了唐代一级旅游客源地,润、宣、常、苏、湖、杭、越、扬等州之地则形成了唐代二级旅游客源地。成都地区,以及长江中游流域的襄州-潭州-江州之间的区域并为唐代三级旅游客源地。京兆地区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长江中游流域的旅游客源逐步集中于长江沿岸地区。有唐一代,主要旅游客源地有向东南迁移和向内陆集中的趋势。唐代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是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唐代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等中心,并有沿主要交通线分布的特征。大多数旅游资源分布于基本经济区内,并有较强的内陆集中性。两京地区、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都地区和永(州)桂(州)地区是唐代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封禅线沿线地区和长江流域形成了唐代两大旅游资源带。唐代的旅游交通,以国内几条重要的交通线路为基础,水路运输的重要性超过陆路运输,人们的远游以尽量减少陆路运输为指导思想,长江、汴水和京杭大运河为主的国内通航内河,成为最主要的出游线路,沿交通线布局的驿馆、私人旅舍,以及许多宗教寺院传舍等,都能为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发挥了重要的旅游接待功能;尽管交通因素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影响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因素。
牛克晖[5](2010)在《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党和国家都非常高度重视我们的三农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存在很多瓶颈。产业集群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在产业集群内部产品的关联性较强,比较容易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最终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最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到目前为止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基于以上内容,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运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对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实地调查,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相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的相关指标,探索产业集群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健康发展产业集群的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对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促使政府部门的行政性经济向经济性经济转变,为绛县地方政府提供参考,为绛县山楂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其他地区山楂等果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目前国外的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很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产业集群的特点分类、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区域经济自我型的发展模式等等方面。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部分是集中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条件、形成原理、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技术创新的思路、竞争优势的来源、外部性的大小、知识共享的程度、集群的竞争能力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从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入手,通过对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调研立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多种分析手段与典型研究、共性分析与个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为重点。在实际分析中注重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以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说明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显性相关关系同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刘宁[6](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刘雪平[7](2006)在《《剑虹居古文诗集》校注》文中研究表明秦焕(1818年-1891年),字文伯,江苏山阳人。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光绪年间,任职于广西,先后担任过桂林知府、广西盐法道、广西按察使。他生活在风云突变的晚清时期,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中法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局面,他和当时许许多多经邦济世的士子一样,有着一份力挽狂澜的热情,但同时又有一种无奈和避隐的心态;有着洋务新事的刺激,但同时又固守着中国传统的封建道统。 秦焕的散文,时而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时而才雄笔异,任意挥洒,句式骈散相间,总体上骈体气息较浓。作者在其《病说》万余言中,以“病”这一现象为论说对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病”写得奇妙灵活,随意的文笔深刻地揭示了处于封建末世的士子们伤时忧己的精神困境和心路历程;秦焕的诗歌,时而沉雄激昂,时而飘逸疏野,其令人伤感的时代背景让他的诗歌有着和宋诗类似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既是学问之诗,又是议论之诗,同时又有点平实简易。 秦焕诗文集的校注以清光绪三十一年的修补本为底本,参校原来的刻本,并采用理校法,力图还原诗歌的真实和作者的原意。
杨春[8](2005)在《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是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前沿阵地。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对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形成,对山西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对加速山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长远的战略意义。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基本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园区作用的充分发挥。深刻认识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实践,分析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发展类型及其制约因素,揭示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规划山西农业科技园区总体目标,提出适应于山西具体情况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措施建议,对指导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查阅了大量的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相关的文献与资料的基础上,对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充分调查,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现状、运行机制、发展类型、作用成效、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和总体规划。本文认为必须优化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网络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机制,才能推进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胡苏平[9](2005)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4年,在中共运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按照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部署,坚持以科学
孙改霞[10](2004)在《赵柏岩文集校注》文中认为地处南疆的广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尤其是清代,文化的传播与远离京城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广西武人横逸而出,与此同时,文人崛起。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等种种原因,历来很少有人研究他们,使得这些优秀的作家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论文旨在以挖掘广西地方文学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为目标。对晚清御史赵炳麟及其文集(《柏岩文存》与《潜并庐杂存》两部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本论文着重于对赵炳麟文集部分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赵炳麟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获得对赵炳麟作品的全面掌握,以及对赵炳麟的文学成就的正确评价。
二、特色产业使绛县走上强县富民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色产业使绛县走上强县富民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708起典型腐败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创新点 |
一、精准扶贫腐败的基本理论阐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二、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现状——基于708起典型腐败案例 |
(一)案例的选取说明 |
(二)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的主要表现 |
(三)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的数据特征 |
(四)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的危害性 |
三、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存在的原因 |
(一)扶贫干部自身素质低,法纪意识薄弱 |
(二)扶贫资金和信息管理存在漏洞 |
(三)扶贫监督不完善 |
(四)扶贫腐败惩处力度弱 |
四、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加强教育,从思想源头上预防腐败 |
(二)规范管理,多方面约束腐败行为 |
(三)完善监督,形成扶贫干部不能腐的氛围 |
(四)严肃惩处,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金融危机后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结构的概念 |
2.1.2 产业的分类 |
2.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2.3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循环经济发展理论 |
3 全球产业结构趋势与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回顾 |
3.1 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1.1 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 |
3.1.2 工业发展趋势 |
3.1.3 服务业发展趋势 |
3.2 运城市基本概况 |
3.3 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回顾 |
3.3.1 运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整体现状与发展趋势 |
3.3.2 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变动趋势 |
4 金融危机影响下运城市产业结构暴露的问题 |
4.1 金融危机对运城市经济的影响 |
4.2 金融危机下运城市产业结构暴露的问题 |
4.2.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 |
4.2.2 三次产业结构欠优化 |
4.2.3 第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
4.2.4 第二产业发展方式粗放 |
4.2.5 第三产业发展整体滞后 |
5 国外产业结构升级的借鉴 |
5.1 国际产业演进的历程 |
5.1.1 国际产业演进的几个阶段 |
5.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几个阶段 |
5.2 美国产业结构升级 |
5.3 日本产业结构升级 |
5.4 国外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借鉴 |
5.4.1 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要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5.4.2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 |
5.4.3 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 |
5.4.4 危机时刻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
6 当前形势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6.1 制定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 |
6.2 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6.2.1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 |
6.2.2 考虑到消费观念的转变 |
6.2.3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
6.3 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6.3.1 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提高产业化程度 |
6.3.2 改造传统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
6.3.3 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3.4 继续加强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
6.3.5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总体调整与区域调整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4)唐代旅游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唐代旅游地理研究释义 |
一、旅游相关概念 |
(一) 旅游 |
(二) 旅游者 |
(三) 旅游资源 |
(四) 旅游地理学 |
二、唐代旅游地理研究概述 |
(一) 国内研究概述 |
(二) 国外研究概述 |
第二章 唐代旅游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唐代旅游地理环境 |
一、唐代旅游地理空间 |
(一) 唐王朝的政治版图 |
(二) 唐王朝与周边世界 |
二、唐代自然环境与旅游 |
(一) 唐代的气候与旅游 |
(二) 唐代的生物与旅游 |
(三) 唐代的地质与旅游 |
(四) 唐代的地貌与旅游 |
(五) 唐代的水文与旅游 |
三、唐代人文环境与旅游 |
(一) 唐代的园林与旅游 |
(二) 唐代的宗教与旅游 |
(三) 唐代的民俗与旅游 |
(四) 唐代的史迹与旅游 |
(五) 唐代的节日与旅游 |
第二节 唐代旅游发展概况 |
一、唐代旅游发展的阶段性 |
二、唐代旅游发展的区域性 |
(一) 唐代旅游活动的空间变迁 |
(二) 唐代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 |
(三) 唐代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 |
第三章 唐代旅游者地理 |
第一节 唐代旅游者统计 |
一、北方诸道旅游者统计 |
(一) 关内道 |
(二) 河南道 |
(三) 河东道 |
(四) 河北道 |
(五) 陇右道 |
二、南方诸道旅游者统计 |
(一) 山南道 |
(二) 淮南道 |
(三) 江南道 |
(四) 剑南道 |
(五) 岭南道 |
第二节 唐代旅游者类型 |
一、唐代国际旅游者 |
(一) 入境旅游者 |
(二) 出境旅游者 |
二、唐代国内旅游者 |
(一) 宗教旅游者 |
(二) 文士旅游者 |
(三) 商业旅游者 |
(四) 其它旅游者 |
第三节 唐代旅游客源地 |
一、唐代国际旅游客源地 |
(一) 唐代国际旅游的线路 |
(二) 唐代国际旅游客源地 |
二、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 |
(一) 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概况 |
(二) 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变迁 |
(三) 唐代国内旅游客源地分级 |
第四章 唐代旅游资源地理 |
第一节 唐代旅游资源概况 |
一、北方诸道旅游资源统计 |
(一) 关内道 |
(二) 河南道 |
(三) 河东道 |
(四) 河北道 |
(五) 陇右道 |
二、南方诸道旅游资源统计 |
(一) 山南道 |
(二) 淮南道 |
(三) 江南道 |
(四) 剑南道 |
(五) 岭南道 |
第二节 唐代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一、唐代旅游资源的结构特点 |
(一) 唐代旅游资源结构较为完善,主体较为鲜明 |
(二) 唐代人文旅游资源占据优势,地位还在提升 |
(三) 佛塔寺观、山岳型旅游地、楼阁亭台类旅游资源最为丰富 |
(四) 唐代各道旅游资源结构相似,但丰富性不同 |
二、唐代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
(一) 唐前后期旅游资源分布的变化 |
(二) 唐代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三节 唐代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 |
一、唐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状况 |
二、唐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 地文景观的开发利用 |
(二) 水域风光的开发利用 |
(三) 建筑与设施的开发利用 |
(四) 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三、唐代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四节 唐代主要旅游目的地 |
第五章 唐代旅游媒介 |
第一节 唐代旅游交通概述 |
一、唐代基本交通状况 |
(一) 唐代国内交通路线 |
(二) 唐代域外交通 |
二、唐代主要的旅游交通方式 |
三、唐代主要的旅游交通工具 |
第二节 唐代旅游接待 |
一、唐代的旅游接待 |
(一) 唐代官办驿馆的旅游接待 |
(二) 唐代私营馆舍的旅游接待 |
(三) 唐代佛寺传舍的旅游接待 |
二、唐代馆舍的分布 |
第三节 唐代其它旅游媒介 |
一、唐代的陪游 |
二、唐代的地图 |
三、唐代的旅游指南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唐代各道旅游者统计 |
附录B 唐代各道旅游资源统计 |
后记 |
(5)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体情况 |
1.1.2 产业集群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
1.1.3 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
2.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2.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
2.1.2 产业集群的条件 |
2.1.3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1.4 产业集群的效应 |
2.2 判断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方法 |
2.2.1 区位商系数法LQ(Location Quotient) |
2.2.2 空间基尼系数G 法(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
2.2.3 创新的G 指数法 |
2.3 产业集群成长分析理论 |
2.3.1 诞生时期 |
2.3.2 成长时期 |
2.3.3 成熟时期 |
2.3.4 衰退时期 |
2.4 产业集群架构图 |
第三章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现状与问题 |
3.1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
3.1.1 绛县及山楂产业概况 |
3.1.2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进程 |
3.2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 |
3.3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不完善 |
3.3.2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不顽强 |
3.3.3 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不完善 |
3.4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SWOT 分析 |
第四章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模型分析 |
4.1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绩效回归分析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4.1.3 模型分析 |
4.2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
4.2.1 选定方法 |
4.2.2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 |
4.2.3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的层次分析 |
第五章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5.1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 |
5.1.1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因素 |
5.1.2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确定 |
5.2 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
5.2.1 近县域经济理论下的政府定位 |
5.2.2 支持工资吸引优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
5.2.3 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剑虹居古文诗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秦焕生平与作品简介 |
(一) 秦焕的生平研究 |
第一时期 (1818—1860年),苦读求仕,金榜题名 |
第二时期 (1860-1891年),勤政为民,循吏本色 |
(1) 百姓闹粮局 单骑诚劝民 |
(2) 威慑法人 力援边战 |
(3) 两遇大水 民命为重 |
(4) 仁德服人 不辞劳苦 |
(二) 《剑虹居古文诗集》的版本流传 |
二、秦焕诗文的研究 |
(一) 秦焕诗文创作的社会背景 |
(二) 秦焕散文的研究 |
1、秦焕散文最有价值的部分《病说》万余言的内容——积聚沉郁忧愤 抒尽病态万千 |
2、秦焕古文的艺术特色 |
(1) 当理切事 结构严谨 |
(2) 骈散相间 笔妙蒙庄 |
(三) 秦焕诗歌的研究 |
1、秦焕诗歌的宗宋诗风 |
(1) 学问之诗,学识博洽,尽显才情 |
(2) 议论之诗,平板直露,意锐新警 |
(3) 平易之诗,质直朴实,清新秀逸 |
结语 |
《剑虹居古文诗集》校注 |
凡例 |
剑虹居古文 卷上 |
春秋孔子之刑书论 |
燕太子使荆轲刺秦论 |
四皓安储论 |
汉武帝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论 |
武乡侯自比管乐论 |
汉唐宋明党人论 |
唐宋藩镇朋党得失论 |
明通公溥论 |
拟权书孙武篇 |
好刚说 |
论洋务一 |
论洋务二 |
论洋务三 |
病说 |
病赞 |
病辩 |
病说续编 |
病说再编 |
病跋 |
寄刘谷人书 |
答客问 |
剑虹居古文 卷下 |
《中庸衍义》序 |
《家语段注》序 |
《先正语录节要》序 |
《景筱晴古文》序 |
《樗轩集》序 |
李林枝《获盗记》序 |
《万氏族谱》序 |
《王氏族谱》序 |
《朱子良年谱》序 |
全小汀相国七十寿序 |
岑彦卿宫保六十寿序 |
沈仲复中丞六十寿序代 |
崧镇青方伯五十寿序 |
王鹭兮封翁六十晋二寿序 |
黄母李太夫人八十寿序代 |
《黎半樵先生奏疏文集》书后 |
《李升初格物解》书后 |
《止足斋序》书后 |
读《使东记》书后 |
读首慕五《筹边论》书后 |
书《萧山蔡氏两烈妇传》后 |
傅虎生传 |
简雨村 |
阮菊圃生诔 |
剑虹居诗集 卷上 |
杂感 |
泰山行 |
游鸡鸣寺登旷观台 |
游金山 |
春日即事 |
拟杜诸将次元韵 |
登山遗兴 |
易水行 |
过平原 |
过扬关 |
眺高邮湖 |
君山顶 |
自杭应试后渡江作 |
过郯城 |
偶感 |
顺河集晓行 |
过泰山 |
简故乡诸友 |
闻南方消息有感 |
重有感 |
寿佛寺题壁 |
书愤 |
感赋 |
江上口占 |
江上逢倪子 |
望山 |
观潮 |
九日登高同人小集 |
新秋夜坐 |
山西司当月夜坐口占 |
感事 |
书怀 |
醉后述怀 |
寄王南卿 |
又 |
赠刘云岩 |
赠刘德扬 |
酬鲍小山 |
酬鲍又山 |
寄万雨村 |
赠史汉章 |
赠汤仁山 |
赠鲍又山 |
寄丁子静 |
简王南卿 |
燕市喜晤张芸蹊 |
怀万雨村 |
酬王琴南 |
别郭相廷 |
景小晴江局遇难 |
赠陈子扬 |
题《协五集》 |
题琴南诗后 |
题《砚宾集》 |
题《雨荪词集》 |
题《采风集》 |
题范咏青《鸿雪集》 |
题王南卿《寄庐笔记》 |
题杨定夫图照 |
题裘梅生图照 |
题《归汉图》 |
题《渔樵耕读图》 |
独秀峰 |
虞山 |
隐山 |
桂山 |
题郝蕴山《听瀑图》 |
题罗翼廷《吟秋图》 |
题郝定珍《柳阴观钓图》 |
袁浦柳枝词 |
剑虹居诗集 卷下 |
赤地叹 |
飞蝗叹 |
乞食叹 |
萑苻叹 |
从军叹 |
贪吏叹 |
逝者叹 |
荡子叹 |
青楼叹 |
砚田叹 |
咏史 |
读孟子 |
读国策 |
读庄子 |
读离骚 |
尧 |
舜 |
禹 |
汤 |
文王 |
武王 |
秦始皇 |
汉光武 |
魏武帝 |
隋炀帝 |
宋太祖 |
周公 |
晋文公 |
楚霸王 |
吴越王 |
介子推 |
杨朱 |
墨翟 |
荆轲 |
张留侯 |
淮阴侯 |
贾生 |
李将军 |
李少卿 |
朱买臣 |
严子陵 |
马文渊 |
班定远 |
祢正平 |
诸葛孔明 |
陶士行 |
陶元亮 |
谢太傅 |
王右军 |
张季鹰 |
张公艺 |
郭子仪 |
杜少陵 |
韩昌黎 |
白香山 |
曹武惠 |
吕易直 |
苏东坡 |
陆放翁 |
韩蕲王 |
陆秀夫 |
吕后 |
武则天 |
缇萦 |
木兰 |
杂诗 |
有感 |
书怀 |
倦鹤吟 |
为万雨村题画 |
为郝子高题画 |
题郝蕴山《金焦放棹图》 |
题《云龙图》 |
题于舟书屋 |
梅花 |
菊影 |
菊梦 |
春草 |
秋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目录 |
(8)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调查方法 |
1.4.2 分析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基本理论 |
2.1 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极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扩散理论 |
2.1.3 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集聚理论 |
2.1.4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1.6 规模效应理论 |
2.2 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3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实践 |
3.1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 |
3.1.1 主导产业多以种养业为主 |
3.1.2 园区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
3.1.3 发展和运作模式多样化 |
3.1.4 所有制形式和投资主体多元化 |
3.2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
3.2.1 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起灵活的投资机制 |
3.2.2 强化管理机制,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
3.2.3 突出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园区科技含量 |
3.2.4 建立产业化开发机制,提高园区经济效益 |
3.3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
3.3.1 设施农业型园区 |
3.3.2 科技农业型园区 |
3.3.3 外向农业型园区 |
3.3.4 特色农业型园区 |
3.4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和成效 |
3.4.1 引进、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 |
3.4.2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
3.4.3 培创了一批名牌产品 |
3.4.4 促进了农业推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 |
3.4.5 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
3.4.6 促进了产业带、产业群的形成 |
3.4.7 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
3.5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
3.5.2 设施选择有一定盲目性 |
3.5.3 资金投入不足 |
3.5.4 管理体制不科学 |
3.5.5 效益不够明显 |
3.5.6 对园区项目缺乏评价与监督 |
3.5.7 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 |
3.5.8 科技人员参与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比例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
4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
4.1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目的 |
4.1.1 加速山西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农业科技产业化 |
4.1.2 为山西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及为同类型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辐射源 |
4.1.3 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农业科研及成果转化的改革发展 |
4.2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环境分析 |
4.2.1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背景 |
4.2.2 区位优势 |
4.2.3 当地的自然条件 |
4.3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思路和规划目标 |
4.3.1 规划思路 |
4.3.2 规划目标 |
4.4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 |
4.5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发展 |
5 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措施 |
5.1 确保政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各项政策支持 |
5.2 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 |
5.3 优化农业科技园区协调发展的经营方式 |
5.4 加大农业科技园区资金筹集的力度 |
5.5 加强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 |
5.6 建设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网络体系 |
5.7 强化市场制度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导向作用 |
5.8 推进山西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10)赵柏岩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言 |
(一) 赵炳麟的出生与生平 |
(二) 赵炳麟的着作及版本 |
(三) 赵炳麟的生平思想 |
(四) 《赵柏岩文集》的思想内容 |
(五) 清末文坛现状与赵炳麟的文艺思想 |
(六) 《赵柏岩文集》的艺术特色 |
(七) 后人对赵炳麟及其作品的研究 |
二、 《赵柏岩文集校注》 |
柏岩文存 |
卷一 |
光绪乙未科殿试策 |
乡原 |
读《范文正公集》序 |
养真斋功课序 |
读《王文成集》序 |
送心笙伯文粹守江宁序 |
送刘子和茂才南归应试序 |
《七鸿图》题叙 |
读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学礼》书后 |
送陈竹铭树勋、唐星航尚光两编修及蒋伯文继伊检事回桂筹办谘议局序 |
送高啸桐序 |
章价人太守《铜官感旧图》跋后 |
驭内侍论 |
防乱论 |
卷二 |
游西山记 |
高丽营避难记 |
柏岩记 |
登雁塔记 |
八仙庵观牡丹记 |
自湖北上礼部侍郎唐春师景崇 |
自行在致岑云阶中丞春煊 |
复岑云阶春煊中丞 |
自行在致岑尧阶观察春蓂 |
致陆绍渊司勋辅清 |
致宋芸师育仁 |
致广西巡抚王爵棠之春书 |
自全州复胡漱唐吏部思敬书 |
与粤西当道请筹办全州学堂书 |
与粤西当道请禁全州赌博书 |
送刘幼云廷琛提学陕西书 |
复张季直殿撰书 |
致赵芷荪侍御启霖书 |
复赵芷荪侍御启霖书 |
致赵芷荪侍御书 |
复赵次珊尔巽前辈书 |
辞荐肃政史书 |
佐陆武鸣起义檄湖南父老书 |
致黄赞元书 |
致张绍帅书 |
代康有为致梁启超书 |
卷三 |
先祖乐耕公家传 |
叔先租节愍公家传 |
叔先祖南石公家传 |
先君柳溪公行述 |
陈中丞传 |
江京卿传 |
陈农部传 |
刘先生传 |
寿太史传 |
徐、崇合传 |
二妃遗事 |
李忠节公传 |
波兰遗忠传 |
陆绍渊考功郎墓表 |
诰授光禄大夫、工部左侍郎唐春卿先生六十寿序 |
新昌胡紫腴先生暨德配漆恭人六十寿序 |
卷四 |
王侠客 |
程长庚 |
楚二生 |
一瓢一剑生 |
朱蓁仕 |
王荫 |
人类馆 |
陈生 |
潜并庐杂存 |
卷一 |
覆赵芷荪年丈启霖书 |
山西实业厅成立宣言书 |
宗圣社演说词 |
洗心社演说词 |
洗心社演说词 |
洗心社演说词 |
山西第一次实业展览会开会演说词 |
实业讲义 |
社会矿业讲义(一) |
社会矿业讲义(二) |
祝《来复报》发刊 |
山西省议会临时会祝词 |
上冯总统、段总理请赦免张勋书 |
与谭月波督军书 |
卷二 |
与阎督军商榷土地资本公有公授书 |
山西东山公林碑序 |
编定《山西矿务志略》自序 |
重印《敦艮斋遗书》序 |
《理学备考》书后 |
《山西第一次实业展览会报告书》跋语 |
尘憩园记 |
陈勉斋先生传 |
复阎督军垂询乡军之制 |
王母蒋太夫人寿序 |
顾卓群《元音琴谱》序 |
窦林张氏遗稿跋 |
黄岩柯辅殷先生七十寿序 |
高要陈母李太夫人六十寿序 |
衮甫康公墓碑铭 |
李革痴《西洋大历史》序 |
郑公《庚子殉难纪略》序 |
《晋册剩言》序 |
许介侯先生传 |
赵视亭公墓碑铭 |
赵广业先生家传 |
陈公汇吉先生传 |
罗荇樵茂才六十六岁寿序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特色产业使绛县走上强县富民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708起典型腐败案例[D]. 张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3]金融危机后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回顾与反思[D]. 赵刚.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4]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 刘勋.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5]绛县山楂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D]. 牛克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6]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7]《剑虹居古文诗集》校注[D]. 刘雪平. 广西大学, 2006(01)
- [8]山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 杨春. 山西农业大学, 2005(07)
- [9]政府工作报告[N]. 胡苏平. 运城日报, 2005
- [10]赵柏岩文集校注[D]. 孙改霞. 广西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