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的生命价值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1](2021)在《梁漱溟的人生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梁漱溟通过探究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形成了他的人生伦理思想,并试图通过对人生问题的解决来改变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危机;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和柏格森生命哲学是其思想来源。梁漱溟通过探究人性本善论、宇宙空性论、直觉说以及形而上学的人生无目的思想来构建其人生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的人生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生态度论、人生方法论、人生价值论和人生道德论。在人生态度论中,通过对比研究中、西、印三方文化,梁漱溟得出了“人对于物、人对于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三种人生问题和逐求、郑重、厌离的三种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就是要遵循生命的本性自然的发展,保持生命最本真的状态,这就是郑重的人生态度。在人生方法论中,梁漱溟指出合理的人生就是不造作自己的生命,任其自然的发展,他说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向上奋进,这不仅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探究了人类生命的本质,而且还将生命回归到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中,以此来阐述生命在时间性中展现出的向上奋进的实践意义。在人生价值论中,梁漱溟说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在于用心思不断发展和创造,生命是要实践和创造的,发挥个体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既注重内在生命的创造,又加强外在实践活动的创造。在人生道德论中,梁漱溟主张道德是生命的和谐,道德就是让生命真实的流露,展现出人内心清明自觉的方面。梁漱溟的人生道德论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来指导外在的实践活动,最终达到成己成物的境界。梁漱溟的人生伦理思想一方面注重对人的道德修养和理想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实践精神的追求。梁漱溟深入研究儒家关于人生的思想,他弘扬了孔子刚毅进取的人生态度,重建了儒家文化新的生命价值,虽然其人生伦理思想忽视了道德实践的社会基础,但是对解决当今社会严重缺失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对梁漱溟的人生伦理思想进行深刻地思考和探讨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高。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梁胜男[2](2020)在《我国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困境研究》文中认为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文主义精神得到发扬的产物,被认定为优质医疗的一部分。它通过舒缓疗护的手段,将维护临终者的尊严、维持其生命质量、使其得以平静、舒适、有尊严地离世作为最终目的,极大地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但临终关怀自1988年于我国兴起后便始终发展缓慢,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民众的接受度不高,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民众对临终关怀存有抵触、偏见及误解,由此使临终关怀陷入了一系列伦理困境。结合我国传统伦理观念,从生命伦理学角度为临终关怀寻求支持,能够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稳定发展,对临终者人群和社会道德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第一部分,在阐述我国临终关怀兴起的基础上,论述其理论及实践依据。指出生命伦理的善待生命、尊重患者主体地位、关注生命神圣、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统一、关注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是临终关怀发展的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系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衰微、亟需提升死亡质量的现实要求,是临终关怀发展的实践依据。第二部分,为了解我国临终关怀现状,本文在对临终关怀进行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我国临终关怀虽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就目前发展水平来看依旧相对滞后,存在着公众接受程度低、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与社会支持力度小、专业人才与职业团队缺乏等问题。第三部分,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揭示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伦理困境:受传统生命观、传统孝道和传统医德的影响,民众避讳、医务工作者抵触临终关怀;临终者面临“优死”与“痛生”的两难抉择;“知情权”与“善意隐瞒”的冲突;“有效治疗”与“过度治疗”的选择困境;“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混淆。最后,针对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伦理困境,从生命伦理视角出发,提出如下对策:传承和发展传统思想中“尽善”的生死观;树立家庭关怀下的新型孝道观;建立“医者仁心”的医疗伦理观;开展生命伦理教育,普及临终关怀理念;扩大临终关怀队伍,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加强社会政府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本土化模式探索,开展社区临终关怀。
康高磊[3](2019)在《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美生存不但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消除人类生存异化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人类生存境界、挖掘人类发展潜能的重要通途。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质量与人类素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有其深厚的思想资源积淀,梳理审美生存思想的源流就成为审美生存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文化都要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汇流,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生存思想。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当下建构审美生存及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古希腊关怀自身的审美生存思想、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审美生存思想、近现代人文启蒙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以及后现代注重此在与身体的审美生存思想,构成了西方文化审美思想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文明建构中影响深远,认真梳理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根基、生成、实践、教化以及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也成为建构现代审美生存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认知审美生存源流之后的关键工作。借助于审美思想的源流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可以理解审美生存的遮蔽、澄明以及审美生存的重建与教化提供支撑。审美生存的根本要素即审美、生存、审美与生存的关系及其审美生存的内在逻辑,故此,从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生存是审美的基础、生存是审美的归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存之于审美的关系,从审美是生存的目标、审美是生存的标准、审美是生存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之于审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生存是审美的根源、审美是生存的升华、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生存的逻各斯。探析审美生存遮蔽是促成人审美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此,从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生存遮蔽的原因。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由来已久,主要是由理性情感的分离、精神危机的产生、虚无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可切身感触,主要包含时空性质的转变、大众传播的异化、审美文化的转型三个方面所造成。审美生存教化的缺失对于建构审美生存意义重大,具体是从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的缺失、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的缺失、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的缺失、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的缺失四个维度展开。审美生存的澄明是审美生存研究的目的,也是审美教化与实践的衡量尺度。审美生存的澄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审美生存的世界要得以奠基,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的提升、审美生态的改变三个方面。其次,审美生存的主体要得以建构,包括审美愉悦的重视、移情潜质的发挥、审美心胸的拓展、审美层次的提升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技艺要得以锻炼,包括生存的艺术化、审美的实践化、超越的整体性、死亡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教化是践行审美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达成理想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人类的审美文化进行重构,结合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三个方面展开。其次,应注重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再次,应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最后,应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人之终极理想,是虽然要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但是依旧能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在此审美生存中,不但能够在实践活动与现实境域中实现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生活状态,亦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灵性建构中实现逍遥自在、豁达超越之理想自由。审美生存永无终点,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不止中不断超越当下、升华生命。
曹文斌[4](2019)在《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动物伦理是当今世界颇具争议的伦理学前沿学科,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当人们开始反思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时,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开始纳入研究的学术视野,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不断敲响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警钟。而人与动物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动物伦理这一新兴学科正是适逢这一时机,基于改善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尽管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运动大潮在20世纪汹涌而至,然而动物伦理研究的学术步伐相比它的运动要稍显滞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它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这也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哲学界聚焦动物的权利或福利问题的研究来建构学界的动物保护理论;法学界谋求动物法律地位的研究以期促进官方的动物保护制度;文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文学籍此播下民间的动物保护种子。虽然这三大领域的谋求路径不同,但是在致力于保护动物的旨归上显然一致。论文直指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以期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为动物伦理开出一副较有可行性的诊疗良方。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了突显问题意识,第1章对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实的文献综述。首先,着重于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根据共同的理论特征将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进行了四大分类。凭借动物伦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出从动物伦理走向动物福利科学、从基础理论触及纵深伦理研究领域、从单一伦理学科迈入跨学科研究的三大发展趋势。此外,结合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动物权利理论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科学之间缺乏交流融合,动物伦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贫乏,这些都揭示出动物伦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梳理介绍了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鉴于国内动物伦理的研究还不成熟,掌握的文献材料也相当有限,故按不同的研究特征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评述: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对动物伦理进行引进和介绍,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涉及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的问题开始评价和创新,第三阶段的特征是聚焦动物伦理的新兴议题进行探索和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直奔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在第2章,我们分析了内在价值、感觉能力、自我意识和生态神学四大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然而这四大理论依据又因自身的缺陷,不足以支撑起动物权利理论,这正是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之一。动物权利理论还存在着平等原则及权利类型的内在矛盾,以及动物权利理论在立场上的左右分歧,这些理论问题都导致了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哲学家、法学家、动物福利科学家们围绕动物权利的有无、内涵以及界限等问题一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第3章中可以看到,动物福利理论同样也面临问题,虽然同情情感、卫生保健和肉类品质这三大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以指陈,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漠视死亡问题以及排斥权利思想,这些都是短期内不容易解决的理论问题。不仅如此,动物福利在现实中也遭遇到了道德冲突、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的三大困境。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尝试解决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的总论,致力于探索动物伦理的未来之路。第4章是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这需要克服以往那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并对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才能既修正现有的动物权利理论,又能不走向完全否定动物权利的错误,提出一种可行性的最无争议的普适性的动物的基本权利,必须寻求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动物的权利,也要考虑动物的福利。因此,动物权利尽可能是最为基本的权利:即受到善待和尊重的权利,也称底线动物权利。在这种权利框架下,人类对动物负有保护它们不受肆意伤害的直接义务。第5章是动物福利理论探新。通过发现和探索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运用现象学的“悬置”(epoche)方法,提出和论证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和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并以此作为动物福利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五大自由原则”的指导思想,建构动物福利理论的哲学基础,从而解决了长期没有得到哲学论证的“五大自由原则”的为什么“应该”的问题。第6章是动物科技伦理研究。一是研究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人造肉技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无痛苦屠宰技术和人与动物对话技术;二是研究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通过对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人工智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孙蕾[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一些重大基本问题有待深入解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文献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利于回应“工业文明”生产方式,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在实践层面能够发挥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创新点。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的阐述,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其他相关理论内容的区别所在。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渊源和西方理论中生态文明思想三个角度,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生态思想、道家生态思想和佛教生态思想等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历史基础上,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迎来飞跃的阶段,取得了初步成就,如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格局错落有序;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根据取得的初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应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论文的大致思路和基本观点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朱舒然[6](2019)在《论《庄子》的哲学翻译》文中指出《庄子》不仅是一部词句优美的文学着作,更是一部思想深邃的哲学典籍。本研究意在探索《庄子》哲学的内容与框架,力求改进庄子文本英译的哲学性,志在推进中国哲学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影响。《庄子》虽分为内、外、杂篇,且其中每一篇都有其自身的架构和逻辑,但全书却是一个完整的构成,具有巨大的哲学张力。庄书六万余言构建起的宏大哲学体系,无论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中,还是在传统中国哲学的范畴内,都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以西方哲学的分析框架观之,《庄子》有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语言观和生态观,学术之眼几乎无所不窥;以传统中国哲学的分析框架观之,《庄子》有境界论、心性论、功夫论和政治哲学,学术之触几乎无所不及。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挖掘,无论提到什么程度,都不为过。《庄子》语言优美、文字生动,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恰因如此,今世也有不少学者和译者把《庄子》作为文学着作来对待。对文本学术性质的判断决定了翻译的视角,也影响着读者阅读的深度,仅从文学、文化的视角来翻译《庄子》恐难完整体现其思想价值。鉴于目前《庄子》英译本多为文学翻译或文化传播型翻译的现状,当代的译者应进一步探索以哲学翻译的方式呈现《庄子》,向英语世界的读者和学人展现其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精义。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英译,译者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哲学家的思想和理论必须精准把握和深刻体悟,二是谙熟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规律,译本惟做到二者兼顾,方可能成为传世之作。《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以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指导其翻译更为可取。从内容上说,为了准确呈现《庄子》的哲学精要,译者应对原着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并全面综合史上各个版本的注疏来辨析其哲学含义;从方法上说,译本应充分体现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存在争议字词的训诂考据来审慎确定词义,并运用正文中插入解释性文字,并与脚注、尾注相结合的标注方式,以提升读者对英译本的理解。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其中介绍研究的起因、目的与意义、方法与框架、难点与创新点,并对研究对象以及文中涉及的基础概念进行澄清。本章回顾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庄书英译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及对“哲学翻译”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为庄书及其翻译研究。首先对庄子其人其书进行了区分,并解释了本文对研究范围的考虑;其次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当代知名学者的庄学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批判性的梳理、评价与借鉴;最后着重总结一个多世纪以来《庄子》的英译史,对每个译本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简评。第三章对《庄子》现存英译本翻译视角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通过认真对比研究与案例解析,阐述为什么现有译本的视角难以传递庄书的哲学思想内涵,以及哲学翻译何以能够成为庄书的“英译之道”。本章对“哲学翻译”的定义、必要性、方法论以及中西哲学视域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讨论,也解释了哲学翻译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超越。第四章与第五章是一个有机整体,意在通过现代哲学体系的范畴,对庄书思想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以总结庄子哲学之独具中国哲学特色的思想,以及与西方哲学相同或相异的旨趣。第四章从西方哲学范畴出发,着重讨论了《庄子》的“道无”之本体论、“心彻为知、体道为真知”之认识论、“无用之用”之价值论、“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语言哲学、“天与人不相胜”之生态哲学等内容;第五章从中国哲学范畴出发,具体探讨了《庄子》的“逍遥、无待、游方外”之境界论、“安化、无情、齐生死”之心性论、“心斋、坐忘、养生主”之功夫论、“至德之世”之政治哲学等内容。第四章和第五章结合中西哲学的框架与特点,尝试探索与建构《庄子》哲学的独特框架,并从庄书中选出了部分代表性的片段,对比现有英译本的优点与不足,给出笔者的最新译本,力求以哲学翻译的方式更好地用英文呈现《庄子》哲学的内容、体系与深度。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庄子》的哲学翻译进行总结评价,并指出了哲学翻译以及典籍翻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薛婉莹[7](2019)在《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初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北宋文学的直接影响,并与南宋文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就其文学独立性而言,金文学并不受宋文学“压制”。有了“借才异代”时期的过渡和科举的推动,金人对国朝的心理认同加强,随国朝文学振兴而树立起来的还有金人愿为正统后继者的文化自信。金代散文的赋化现象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之一。赋在金代文坛享有极高的文体地位,以赋法入文是文体发展的规律性使然,亦是金人时代精神的体现和主动的选择。赋化了的散文除在建筑美感、遣词用语等形式层面特点鲜明外,散文内部的气韵流转也沾染了赋体文学独有的气象,并与北方及少数民族的双重特质融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蕴上的“赋”化。故而散文的赋化现象既是文体发展现象,亦是金人王朝本位意识的文学镜鉴,包含了女真人的正统意识,是金代文学“中州文气”之一环。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女真统治者的兴儒主张下,科举和教育推动了北方儒学的发展和女真人的汉化,金人的正统意识不断加强,文士的创作热情高涨,是为散文赋化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此章从“借才异代”“国朝文派”和“贞佑南渡”前后三个时期着眼,探析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对赋化在形式与内涵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与说明,兼顾金代散文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重点关注与形式之赋化互为表里的精神之赋化。第三部分为结论: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此现象存在于金代文学中也非偶然。金人借助赋的文体权力和文体特点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对散文的文体价值亦是一种提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关注金代散文赋化现象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中原本位意识,也有助于客观认识与评价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
邓妍[8](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晏[9](2020)在《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价值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反映着人的生存意义与生活状态,因而美是一种价值。中国美学以富有人生情韵与诗意生存为特征,有着深厚的人生论传统。20世纪上半叶以来,以王国维、梁启超等美学家吸收西方美学思想为开启,经过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承续丰富,中西文化的交汇推动着中国人生美学传统的现代转型,创化发展出价值论意义上的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价值论下的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以情感为基质,贯通知、情、意的生命多极维度,把丰富的生命、广阔的人生纳入了研究的视野,从情感——价值论角度去重新审视作为现实个体的人的审美现象,揭示生命审美价值的特点。本文着重从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等五个方面阐释其价值涵义,并与当代社会生活相联系,阐释在价值困境下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当代意义。第一章,本章第一节阐述了审美价值形态的重要特征就是以情感作为心理中介。情感在主客体统一、情景交融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中国现代人生美学家们以情感开启融哲思、意趣为一体的艺术化生活篇章。本章还分别以意境、趣味、个性为主要审美范式,分节阐述王国维、宗白华从物我合一到生命价值的“意境”体悟,梁启超、周作人从人生价值到民俗真味的“趣味”范式,鲁迅、林语堂从个体生命价值张扬到真率性灵的“个性”表达,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中国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人生美学这一概念的独特理解。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道德价值承续中国美学美善相乐的传统,本章着重阐释蔡元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的道德论和梁实秋人性是基础、理性是制约、道德是目的三位一体的古典主义道德理性。第三章,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以美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开启现代理性启蒙,不仅有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构建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名士风范,更有以夏丐尊、朱光潜、朱自清、丰子恺“白马湖四友”以及叶圣陶为代表的春晖名师群,他们没有停留在“问题”与“主义”的理论论争,而是切实践行着社会文化启蒙和教育改革探索,体现出以平民启蒙为核心价值的平民文化特征。第四章,本章着重阐述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从儒家的实用理性精神和道家的自然化境界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第五章,中国现代人生美学与禅宗释家美学在本质上都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本章着重阐述弘一法师“能使无情尽有情”的佛缘宗趣,丰子恺悲智双运的宗教哲思,吕凤子艺术止于美、人生止于善的价值自觉,这些都展现出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独特的宗教价值。第六章则着重阐释价值困境下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当代意义:情感化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融为一体有利于保持人性的“温度”、宗教价值的入世情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旨在人生关怀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美化人的生活等。中国现代人生美学提供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宗教价值,在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平稳社会心态、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国人规范引导现实、重建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和文化资源。
张琼洁[10](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二、佛教的生命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教的生命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1)梁漱溟的人生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哲学基础 |
2.1 社会历史背景 |
2.1.1 社会制度的变迁 |
2.1.2 西方文化的涌入 |
2.1.3 儒式家庭的影响 |
2.2 理论来源 |
2.2.1 儒家思想及阳明心学 |
2.2.2 佛教唯识学思想 |
2.2.3 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 |
2.3 人生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
2.3.1 人性本善论 |
2.3.2 宇宙之真即“空” |
2.3.3 直觉即是良知 |
2.3.4 生命的本质是无目的 |
第三章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梁漱溟的人生态度论 |
3.1.1 人生问题及三种人生态度 |
3.1.2 遵循生命的绝对之乐 |
3.2 梁漱溟的人生方法论 |
3.2.1 合理的人生要“不造作” |
3.2.2 人生就是向上奋进 |
3.3 梁漱溟的人生价值论 |
3.3.1 发挥自我生命的最大可能性 |
3.3.2 人生的意义在于用心思不断创造 |
3.4 梁漱溟的人生道德论 |
3.4.1 道德即是生命的和谐 |
3.4.2 内外兼修的道德人生 |
第四章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
4.1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评价 |
4.1.1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
4.1.2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理论缺憾 |
4.2 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的人生启示 |
4.2.1 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 |
4.2.2 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
4.2.3 实现完满的人生价值 |
4.2.4 践行向上的人生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我国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我国临终关怀的缘起及依据 |
(一)临终关怀的兴起 |
(二)临终关怀的伦理本质及特征 |
(三)发展临终关怀的依据 |
二、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调查分析 |
(一)临终关怀的总体现状 |
(二)临终关怀的调查分析 |
三、我国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困境 |
(一)传统生命观“避讳”临终关怀 |
(二)传统孝道观“拒绝”临终关怀 |
(三)传统医德“抵触”临终关怀 |
(四)“优死”与“痛生”的两难抉择 |
(五)“知情权”与“善意隐瞒”的冲突 |
(六)“有效治疗”与“过度治疗”的选择困境 |
(七)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混淆 |
四、我国临终关怀走出困境的对策 |
(一)继承发展传统思想中“尽善”的生死观 |
(二)树立家庭关怀下的新型孝道观 |
(三)建立“医者仁心”的医疗伦理观 |
(四)开展生命伦理教育,普及临终关怀理念 |
(五)扩大临终关怀队伍,广泛吸纳专业人才 |
(六)加强社会政府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七)进行本土化模式探索,开展社区临终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及重点难点 |
1.3.1 创新之处 |
1.3.2 重点与难点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 |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1.1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2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3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4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1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2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3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4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5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 |
2.3.1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
2.3.2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
2.3.3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
2.3.4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
3 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 |
3.1 生存之于审美 |
3.1.1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
3.1.2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
3.1.3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
3.2 审美之于生存 |
3.2.1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
3.2.2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
3.2.3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
3.3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
3.3.1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
3.3.2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
3.3.3 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 |
4 审美生存的遮蔽 |
4.1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
4.1.1 理性情感之分离 |
4.1.2 精神危机之产生 |
4.1.3 虚无主义之形成 |
4.2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
4.2.1 时空性质之转变 |
4.2.2 大众传播之异化 |
4.2.3 审美文化之转型 |
4.3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
4.3.1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之缺失 |
4.3.2 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之缺失 |
4.3.3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之缺失 |
4.3.4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之缺失 |
5 审美生存的澄明 |
5.1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
5.1.1 自然环境的优化 |
5.1.2 文化环境的提升 |
5.1.3 审美生态的改变 |
5.2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
5.2.1 重视审美愉悦 |
5.2.2 发挥移情潜质 |
5.2.3 拓展审美心胸 |
5.2.4 提升审美层次 |
5.3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
5.3.1 生存的艺术化 |
5.3.2 审美的实践化 |
5.3.3 超越的整体性 |
5.3.4 死亡的生成性 |
6 审美生存的教化 |
6.1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
6.1.1 重建崇高之美 |
6.1.2 接受悲剧之美 |
6.1.3 肯认有限之美 |
6.2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
6.2.1 解放人的感性 |
6.2.2 重视审美直觉 |
6.2.3 培育审美心胸 |
6.2.4 培养审美能力 |
6.2.5 提升审美趣味 |
6.2.6 学会诗意栖居 |
6.3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
6.3.1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
6.3.2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
6.3.3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
6.3.4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
6.4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
6.4.1 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 |
6.4.2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
6.4.3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
结论:充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
跋:仰望审美生存的“乌托邦” |
参考文献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
近当代中国学者着作 |
中国古代文献 |
国外译着 |
中文学术论文 |
外文着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
1.1.1 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 |
1.1.2 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 |
1.1.3 动物伦理的研究不足 |
1.2 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引进和介绍阶段: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 |
1.2.2 评价和创新阶段:涉及权利与福利的问题 |
1.2.3 探索和发展阶段:聚焦动物伦理新兴议题 |
第2章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 |
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 |
2.1.1 内在价值依据 |
2.1.2 感觉能力依据 |
2.1.3 自我意识依据 |
2.1.4 生态神学依据 |
2.2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 |
2.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不足 |
2.2.2 动物权利理论的内在矛盾 |
2.2.3 动物权利理论的立场分歧 |
2.3 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 |
2.3.1 动物权利的有无之争 |
2.3.2 动物权利的内涵之争 |
2.3.3 动物权利的界限之争 |
第3章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 |
3.1 动物福利理论的依据 |
3.1.1 同情情感依据 |
3.1.2 卫生保健依据 |
3.1.3 肉类品质依据 |
3.2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 |
3.2.1 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 |
3.2.2 动物福利理论漠视死亡问题 |
3.2.3 动物福利理论排斥权利思想 |
3.3 动物福利理论的困境 |
3.3.1 道德冲突 |
3.3.2 法律障碍 |
3.3.3 贸易壁垒 |
第4章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 |
4.1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
4.1.1 克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 |
4.1.2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
4.2 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
4.2.1 权利概念的历史辨析 |
4.2.2 动物权利概念的重新解读 |
4.2.3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
第5章 动物福利理论探新 |
5.1 动物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 |
5.1.1 平等原则——理想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
5.1.2 功利原则——实用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
5.1.3 人道原则——底线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
5.2 动物福利理论的行为准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 |
5.2.1 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 |
5.2.2 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禁止肆意伤害动物 |
5.3 动物福利理论的实践规范: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 |
5.3.1 禁止肆意杀害动物 |
5.3.2 禁止肆意虐待动物 |
5.3.3 禁止肆意侵害和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
第6章 动物科技伦理研究 |
6.1 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 |
6.1.1 人造肉技术 |
6.1.2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
6.1.3 无痛苦屠宰技术 |
6.1.4 人与动物对话技术 |
6.2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 |
6.2.1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
6.2.2 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 |
6.2.3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确证 |
6.2.4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基本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二)从人类社会形态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从生态文明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四)从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间关系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 |
(一)“五力模型”设想 |
(二)注重理念说 |
(三)生态主导说 |
(四)机制构建说 |
五、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二)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三)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儒家生态思想 |
(二)道家生态思想 |
(三)佛教生态思想 |
三、西方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 |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
(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
(一)实践历史依据 |
(二)实践探索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就 |
(一)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城市格局错落有序 |
(二)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 |
(三)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 |
(四)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
(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 |
(六)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 |
(七)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 |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建设美丽中国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科学规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障 |
(三)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 |
(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保障 |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
(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三)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
(四)坚持循环发展之路 |
(五)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空间格局 |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
五、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
(一)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之路 |
(二)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之路 |
(三)走延伸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
(四)走科学总结历史教训之路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
一、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一)弘扬生态求美文化,将求美精神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 |
(二)发挥生态文化内聚力,形成并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 |
(二)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三、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蕴含中国的政治想象,保持理论活力 |
(二)破除僵化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
四、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一)理论要发挥科学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导向作用 |
(二)理论要发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 |
(三)理论要发挥提升全民生态消费意识水平的导向作用 |
五、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克服生态弊端的有效方法 |
(三)具有全球视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六、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 |
(一)吸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新问题 |
(二)科学总结经验,发挥推动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论《庄子》的哲学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基础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难点与创新点 |
第六节 文献综述 |
一、《庄子》英译研究概述 |
二、哲学翻译研究概述 |
第二章 庄书及其翻译研究 |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源的真实与流的真实 |
第二节 国内庄学研究 |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庄学研究 |
第四节 吐故纳新:《庄子》英译史 |
一、《庄子》的早期翻译阶段 |
二、《庄子》的广泛翻译阶段 |
三、《庄子》的深入翻译阶段 |
第三章 哲学翻译:《庄子》英译之道 |
第一节 《庄子》现存译本的视角及其不足 |
一、文学翻译视角的译本 |
二、文化翻译或文化传播视角的译本 |
三、哲学翻译视角的译本 |
四、对比研究与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哲学翻译:视角与框架 |
一、超越以西释中,警惕矫枉过正 |
二、中西哲学的视域融合:寻找相同或迥异的旨趣 |
第三节 《庄子》哲学翻译:必要性、方法论与困境 |
一、必要性:《庄子》的哲学张力与典籍重译 |
二、方法论:“溯本求源”“以史为鉴” |
三、困境与超越:译“道” |
第四章 西方哲学范畴下的《庄子》及其英译 |
第一节 《庄子》本体思想及其英译 |
一、《庄子》本体思想:“道无” |
二、文本英译 |
第二节 《庄子》知识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知识论:“心彻为知、体道为真知” |
二、文本英译 |
第三节 《庄子》价值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价值论:“无用之用” |
二、文本英译 |
第四节 《庄子》语言哲学及其英译 |
一、《庄子》语言哲学:“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
二、文本英译 |
第五章 中国哲学范畴下的《庄子》及其英译 |
第一节 《庄子》境界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境界论:“逍遥、无待、游方外” |
二、文本英译 |
第二节 《庄子》心性论其英译 |
一、《庄子》心性论:“安化、无情、齐生死” |
二、文本英译 |
第三节 《庄子》功夫论及其英译 |
一、《庄子》功夫论:“心斋、坐忘、养生主” |
二、文本英译 |
第四节 《庄子》政治哲学其英译 |
一、《庄子》政治哲学:“至德之世” |
二、文本英译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金代散文研究 |
1.2 金代散文与赋的文体资源 |
1.3 “赋化”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重、难点 |
第一章 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
1.1 自上而下搭建的文化平台 |
1.1.1 选举之法,文事之兴 |
1.1.2 庠序之隆,右文之意 |
1.2 从汉化到“中州” |
1.2.1 儒学在北方的接续 |
1.2.2 统治者的仁政与文治思想 |
1.2.3 “北人质朴”与“女真纯直” |
1.2.4 正统意识与“中州”之气 |
小结 |
第二章 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 |
2.1 “借才异代”时期的散文赋化 |
2.1.1 实用性文字 |
2.1.2 其他题材 |
2.2 “国朝文派”时期的散文赋化 |
2.2.1 实用性文字 |
2.2.2 其他题材 |
2.3 “贞佑南渡”前后的散文赋化 |
小结 |
结论 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 |
3.1 赋与文,骈与散 |
3.2 赋化之文学史价值的深入考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
一、早年知识积累 |
二、早期哲学启蒙 |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9)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价值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从理性-认识论到情感-价值论 |
二、主客体统一的价值论美学 |
三、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价值阐释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情感: 审美价值以情感为心理中介 |
一、情感是主客体统一的心理中介 |
二、中国现代美学家以情感开启艺术化人生 |
第二节 意境: 从物我合一到生命价值的体悟 |
一、王国维意境的人格之魅 |
二、宗白华意境的生命价值 |
第三节 趣味: 从人生价值理念到民俗真味 |
一、梁启超: 审美人生的“趣味”范式 |
二、周作人: 雅谐共赏的民俗趣味 |
第四节 个性: 从个体价值的张扬到真率性灵的释放 |
一、鲁迅: 个体生命价值的张扬 |
二、林语堂“真”“俗”“和”的真率性灵 |
第二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道德价值 |
第一节 美善相乐: 中国儒家美学的思想传统 |
第二节 蔡元培: 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 |
一、“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 |
二、“价值论之实现者为道德论” |
三、美育是实现道德教育最好形式 |
第三节 梁实秋: 道德价值的伦理倾向 |
一、古典主义思想的理性与节制 |
二、以道德净化实现社会伦理精神 |
三、重道轻欲的人生价值观 |
第三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教育价值 |
第一节 以美育开启现代理性启蒙 |
一、以美育建构理想人格 |
二、以美育构筑理想社会 |
第二节 白马湖畔践行平民教育启蒙 |
一、夏丏尊: 以人为背景的教育 |
二、朱自清: 呼唤自由的“做人”教育 |
三、朱光潜: “诗-趣-人生”的审美教育 |
四、叶圣陶: 以“生活为本位”的平民教育 |
第四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文化价值 |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实用理性精神 |
一、“无用之用”的价值论倾向 |
二、“道始于情”的人文关怀 |
三、倡导价值多元的宽容精神 |
第二节 道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的自然化境界 |
一、崇尚自然的忘我境界 |
二、源于自由的悠闲生活艺术 |
三、本真自我的个人主义精神 |
第五章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宗教价值 |
第一节 禅境与艺境 |
一、顿悟: 禅、艺相融之道 |
二、“禅”与“艺”皆融于日常生活 |
三、禅境是最高的艺境和生命之境 |
第二节 弘一法师: 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 |
一、“绝我而不绝世”的入世情怀 |
二、“能使无情尽有情”的艺术价值 |
第三节 丰子恺: 悲智双运的宗教哲思 |
一、随缘护生的生命真味 |
二、真如“童心”的艺术本味 |
第四节 吕凤子: 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的价值自觉 |
一、儒、释、道交融的价值思想 |
二、以形写神、写神致用的审美价值 |
三、艺术止于美、人生止于善的价值自觉 |
结语: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当代意义 |
一、现代化的生活引发的价值冲突和困惑 |
(一) 对经济价值的高度追崇及伴生的欲望追逐 |
(二) 对工具理性的追崇及人性的冷漠 |
(三) 价值的消解及“废人化”趋向 |
二、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当代意义 |
(一) 情感化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融为一体保持人性的“温度” |
(二) 宗教价值的入世情怀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
(三) 旨在人生关怀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美化人的生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
概述 |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
一、既有理路局限 |
二、问题反思 |
三、站位基点 |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
三、认识路径 |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
一、系统定位 |
二、形态定位 |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
概述 |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
概述 |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文本价值 |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
第四节 本文价值 |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
第五节 活动价值 |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
第二节 认知价值 |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
第三节 娱乐价值 |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
第四节 道德价值 |
一、从伦理到道德 |
二、从道德到教化 |
第五节 宗教价值 |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
第六节 审美价值 |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
一、发生方式 |
二、发生顺序 |
三、发生模态 |
第二节 思维逻辑 |
一、历时:诗性思维 |
二、共时:“仪式思维” |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
第三节 观念系统 |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四、佛教的生命价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梁漱溟的人生伦理思想研究[D]. 刘慧. 河北大学, 2021(02)
- [2]我国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困境研究[D]. 梁胜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D]. 康高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4]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D]. 曹文斌. 湘潭大学, 2019(1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D]. 孙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6]论《庄子》的哲学翻译[D]. 朱舒然.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D]. 薛婉莹. 山西大学, 2019(02)
- [8]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9]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价值论研究[D]. 朱晏. 扬州大学, 2020(04)
- [10]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