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解决”课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韦聪维[1](2021)在《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小学高段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韵律、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给人们以情感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古诗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当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古诗文教学存在效率低、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阅读量小的问题。群文阅读教学法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简称“群文阅读教学”。它是教师首先确定一个议题,然后根据议题选择文本进行组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建构进而达成共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弥补当前单篇古诗文教学的部分缺陷,在解决“教”与“学”矛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新课标对古诗文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实施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即通过增加古诗文的数量拓宽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视野;通过提炼整合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通过多角度的文本选择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通过梳理分析出群文阅读教学的四个关键要素:议题、文本组合、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分别从这四个维度提出了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要求。目前,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已经逐步开始在小学进行实践,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经验总结法四种方法总结当前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如形成了设计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可行思路以及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同时也发现当前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议题设计的开放性不足、文本组合模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足以及引导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为使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笔者基于当前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制定鲜明开放议题、选择多样化的文本组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建构,提高引导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引导达成共识四个层面提出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建议,并结合相应的教学建议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分析,为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宋书璐[2](2021)在《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图示法是一种直观的数学解题方法。它既能为“数与代数”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视角;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数与代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了K市J小学三年级426名学生和全校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数与代数”中有关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问题解决中的六节典型性课例进行课例分析。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教师和学生调查研究的不同维度,综合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课例分析,主要研究运用图示法的优势以及出现的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教师和学生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对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看法、建议以及所关注问题分别是什么?2.课例分析运用研究图示法在“数与代数”中有关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中的运用优势和出现的问题分别是什么?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1.教师和学生调查研究(1)“图示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2)教师和学生都比较肯定“图示法”的功能。(3)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图示法”应该适度使用,因需使用。(4)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作图的规范性。2.课例分析运用研究第一,运用优势主要有:(1)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给予学生解题思路。(2)能够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提供解题思路。(3)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对今后做题时有所帮助。(4)能够在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生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第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作图不规范,不用直尺画图或者画出的图大小、长度不一。(2)学生能正确画图,却无法正确说出图示法的名称。(3)个别学生不能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图。(4)画出的图单一。最后,依据调查和课例分析的结论得到的启示:(1)严格要求,重视作图的规范性。(2)适度使用,呈现图示法的多样性。(3)循序渐进,体会图示法的价值。
罗瑞[3](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提出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李含笑[4](2021)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体,承担着对学生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群文阅读教学异军突起,成为阅读教学研究的热点,而深度学习作为全球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发展方向,既是回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又是推动学科教学变革深化的必然选择,将深度学习与群文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够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满足学生深层次阅读需要,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开拓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方法。但是,作为一种正处于新兴发展期的教学方式,当下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研究阶段差异性明显、教学开展难度大、群文议题选取不当和文本设置杂乱等问题,许多的研究者也并没有意识到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深度学习的特殊作用,因此,倡导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是对当前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探索。在深度学习的视域下探讨群文阅读教学,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结合前人的探索研究经验,而基于当前深度学习、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现阶段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为了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群文阅读展开系统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首先,对群文阅读和深度学习进行理论概述,界定深度学习和群文阅读的概念,梳理出深度学习的四大发生特征,阐释了群文阅读与其他阅读形式的区别,并溯源了深度学习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其次,对初中群文阅读与深度学习的融合进行整体性的价值分析,从两者的理论溯源到实践过程有机融合、共促学生思维发展的取向相通,指出初中群文阅读走向深度学习的可行性;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深层次阅读需要,点明初中群文阅读走向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再次,对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课例进行筛选,选出李珂《边塞诗中的“家国情怀”》、向洋《巧取活用显中心——叙事作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两个优秀课例,在课例分析中探讨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过程,并对案例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提出了深度学习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的构建路径,基于对群文阅读教学课例的归纳分析,从三个方面对群文阅读教学提出建议,一、教学准备方面:指向学生群文阅读教学内涵;二、教学实施方面: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三、教学评价方面:指向形式多元的评价方式,并开展“以植物为题,托自我之志”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在教学实施中总结和反思。
刘紫微[5](2021)在《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层次研究 ——基于空间的教学应用课例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支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政策文件,越来越多领域专家、一线教师关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深入应用。小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与此同时也在应用空间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因此,为更好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领域的深度应用,有必要针对当前该领域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情况开展研究,帮助教师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探索提升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的策略。本文以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开展教学的38节小学数学课例作为研究样本,基于课例分析视角探究空间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了解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为对空间教学应用层次进行合理分析,需要构建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课例分析编码表和应用层次分析表作为研究工具。研究中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了空间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空间教学应用现状、国内外课堂分析编码体系以及现有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相关研究,制定了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课例分析编码表和层次分析表。通过案例分析法借助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课例分析编码表对课例逐个进行编码分析,以了解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情况;随后借助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分析表对课例的空间教学应用层次进行逐一划分并归类。研究发现,有2节课例的教学应用层次处于层次一,30节课例的教学应用层次处于层次二,6节课例的教学应用层次处于层次三。在归纳层次特征并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应用空间提供指导。针对层次一教师的提升策略:(1)挖掘空间功能,支持教师日常工作;(2)引导学生利用空间资源进行自主学习;(3)基于空间支持创新教学模式;(4)探索利用空间组建虚拟班级,开展分层教学等空间应用新模式。针对层次二教师的提升策略:(1)指导学生利用空间交互学习服务,开展合作学习;(2)指导学生利用空间教学支持服务,进行探究学习;(3)实施跨学校、跨区域的“三个课堂”空间应用新模式;(4)基于大数据分析服务,开展精准教学。针对层次三教师的提升策略:(1)开展基于智能教师、智能学伴的人机协同教学;(2)利用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开展实训等教学;(3)基于用户个体和群体画像,实现个性化学习;(4)构建虚拟班级和虚拟学校,开展弹性教学。
朱沈玮[6](2021)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云南省L县与M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以及于2018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在政策引导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这一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教学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事关教学质量。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能力,事关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同小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本研究以云南省民族地区L县与M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民族地区L县与M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具体包括:教学能力总体情况及其在性别、民族、地区、教龄、职称上差异性分析。第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例情况。通过分析教学实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L县与M县两地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其教学能力达到中等偏上水平。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教育研究创新能力、多学科整合能力维度上得分低于总体平均水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以及沟通与交往能力上高于总体平均水平。在六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教学设计能力,得分最低的为多学科整合能力。(2)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女教师的得分略高于男教师。(3)汉族与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能力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汉族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分略高于少数民族教师。(4)L县与M县两地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能力整体上存在显着性差异。M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得分略高于L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两地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表达与沟通能力、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多学科整合能力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教龄上看,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教学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0-5年教龄的教师教学能力得分最低,具有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教学能力得分最高。民族地区农村不同教龄的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具有显着性差异;11-16年教龄的教师以及具有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显着高于0-5年与6-10年教龄的教师;具有6-10年教龄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显着高于0-5年教龄教师;11-16年教龄的教师同16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无显着性差异。(6)从职称上看,随着职称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呈现上升趋势。未评职称教师教学能力得分最低,获得高级职称教师教学能力得分最高。民族地区农村不同职称的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具有显着性差异;三级、二级、一级以及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显着地高于未评职称教师;一级、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显着性高于三级职称教师与二级职称教师,二级职称教师与三级职称教师在教学能力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一级职称教师同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能力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7)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问卷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多学科整合能力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知识整合浅层化、利用民族乡土文化进行课程整合利用率不高,以及教师多学科迁移能力不足。根据研究结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促进多学科知识整合。(2)利用好民族乡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3)提升教师多学科迁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素养发展。
徐鑫[7](2021)在《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帮助学习者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生物科学思维,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SOLO理论进行有效提问,近而提升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学质量。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得到理论基础,对素材进行梳理后,进入实验前期调研,目的是从教师角度和学习者角度了解当前阶段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现状。教师角度采用课例分析法,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随机选取不同地区的高中阶段生物学课堂实录,与同办公室的其他两位生物学教师共同利用黄文斌指制定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问题链结构梯度(A3)、问题复杂度(A4)、语音语态(B3)、思考时间(C1)、提示指导(C2)、答问评价(D1)、追问引导(D2)、全体参与(D3)等指标得分低于标准分。学生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高中阶段的学习者,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9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剩余有效问卷176份,回收率0.88。结合课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当前阶段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存在以下问题:在问题链的设计中,存在问题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未掌握好问题复杂度等问题。在发问过程中,存在夹带方言、语速过快、声音小等问题。在候答与叫答过程中,存在忽略思考时间和基于学习者适当的提示等问题。在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中,存在评价注重正确性而缺乏思维发展、忽视评价的有效性等问题。针对当前阶段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访谈和阅读文献,制定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在所教授的班级中,以第一次月考成绩作为前测,利用SPSS 21.0软件对生物学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前测成绩差异不显着的两个普通理科班级作为教育实验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将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运用到生物学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中。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通过一学期实验教学,利用SPSS 21.0软件对比期末两个班级学习者的生物成绩较第一次月考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实验班第一次月考成绩与期末成绩有显着的差异,且期末成绩的均值与第一次月考相比上升了12.925。而对照班第一次月考成绩与期末成绩没有显着的差异,且期末成绩的均值与第一次月考相比仅仅上升了2.488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表明,SOLO理论应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中,能够提高该阶段学习者的生物学成绩和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杨懿琳[8](2021)在《基于FIAS的新手型与熟手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文中指出师生互动,指的是在教学开展和进行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利用肢体、语言等行为进行交流,最终互相促进发展的过程。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良好的师生互动,而在师生互动中,课堂言语是师生互动的媒介。随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出发,以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分析对象,结合新课程教学目标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弗兰德斯互动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改进,并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对两类教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在化学课堂上新熟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异同点,从而对如何促进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思考。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需要一定量的样本以获得更精准的数据。研究者选取了所在实习学校的高一年组中的10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5位新手型教师与5位熟手型教师。为比较出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特点,选取每一位新手型教师与一位熟手型教师五节相同教学内容,共10个课例作为研究样本并采取视频录像的观察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在FIAS的课堂言语理论当中,准确将课堂言语分成了教师言语、学生言语、沉寂和混乱这几类。通过数据调查和研究发现: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在课堂上都表现出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师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等互动行为;在教师操纵技术环节、学生操纵技术环节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在教师提问环节、教师讲授等环节的处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互动等方面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目前新手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比较弱,对于引导性、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不熟练,课堂互动还处在教师生涯起步阶段。熟手型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表现良好,可以熟练的利用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课堂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熟手教师都能够很好的应对和解决,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综上总结出两者各自的互动特点及差距所在,为新教师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新手型高中化学教师快速成长和提升自我。
董兴梅[9](2021)在《“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两个独具特色的核心概念——“语文核心素养”和“十八个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作为贯穿高中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三个阶段的特殊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参与、建设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并积极主动参与先进文化传播交流,增强文化自信。2017版课程标准还指出,各个地区都有潜在的自然,社会和人文主义课程资源,作为专业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主动的课程开发意识观,积极开发利用好这些隐性的语文课程资源。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体例安排,践行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作为对“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教材具体呈现,必修上册设置了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以此作为一个单独的活动单元供师生学习,该单元下设三个学习活动,共计9个课时的学习时间,以此给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方向。在选修和选择性必修阶段,则要求教师将该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其他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去,与之有机结合。因此,除去必修阶段,其他时段该任务群的教学课时不做规定。昆明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可以利用做该任务群的语文课程资源不计其数。笔者通过整理有关昆明文化的地方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选取了其中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代表性文化资料进行梳理,资料内容涉及历史、人物、民俗、文学等多个领域,尝试进行“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探究。研究包括绪论,四章主体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本次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现状、研究所用的方法和该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对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昆明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一个总的概述,并说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第二章,选取昆明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概述和介绍。第三章,阐明立足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应该秉持“特色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适宜性”的原则。第三章对地方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整合教学实施进行分析,通过对优秀案例进行教学分析,总结地方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整合教学的教学经验策略——“统筹安排要合理”,“情境创设做支架”,“学习主体不偏移”,“课堂内外齐发力”,“评价反馈促改进”,最后以昆明春节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课例设想设计。第一课时,主要进行分组,师生共同合作制定调查计划,进行调查所需方法论的讲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关于昆明春节民俗文化的相关调查。第二课时,学生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成果展示,汇报和交流,期间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成果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作品。结语部分,总结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反思总结此次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改进和提高。
徐心云[10](2021)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识字教学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低段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汉字,才能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识字教学,就是将生动有趣的情境融入到识字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真正领会汉字的准确含义并恰当地运用到语言环境中。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相关文献和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课堂观察法,根据研究要求制定课堂观察表,从课堂识字方法、识字教学步骤、学生的课堂反应等维度进行课堂观察。为了配合课堂观察,对上海市P小学的部分教师和二年级学生,就识字方面的教学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访谈。最后通过对课堂中观察到的识字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解决相应的识字教学问题。研究发现:低段识字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识字教学脱离情境,孤立识字;识字过程忽视学生的情境体验;识字教学只关注识字,忽视了其他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运用能力较弱;识字课堂参与性较低等问题,针对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设计:首先要确定识字教学目标,这主要是从汉字本身的特点、教材编排以及学生识字的特点三方面为着眼点进行考虑;其次对识字教学内容和识字教学策略进行分析,这两者都是从教材的三个识字板块出发——识字单元课、阅读课中的识字、语文园地中的识字,每个识字板块中的识字内容不同,识字教学策略也有所差异;最后对识字教学进行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与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两方面进行评价。在研究的最后,通过分析情境教学法应用到识字教学的三个案例,再次说明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问题解决”课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题解决”课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小学高段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统编版教材的使用 |
2.改进古诗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
3.个人研究旨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文献综述 |
1.古诗文教学的研究 |
2.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3.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4.已有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古诗文教学 |
2.群文阅读教学法 |
3.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一、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教学要求 |
(一)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
1.通过增加古诗文的数量拓宽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视野 |
2.通过提炼整合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
3.通过多维度的文本组合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辨力 |
(二)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要求 |
1.对议题的要求 |
2.对文本组合的要求 |
3.对集体建构的要求 |
4.对达成共识的要求 |
二、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总结 |
1.形成设计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可行思路 |
2.形成了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 |
(二)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分析 |
1.议题设计开放性不足 |
2.文本组合模式单一 |
3.学生自主建构的时间与空间不足 |
4.引导问题设计针对性不足 |
三、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建议及课例分析 |
(一)制定鲜明开放的议题 |
1.正确认识议题的分类 |
2.提升议题设计与选择的能力 |
(二)运用多样化的文本组合方法 |
1.课内多篇的组文形式 |
2.课内外相结合的组文形式 |
3.课外多篇的组文形式 |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建构 |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课堂主权 |
2.变讲解为引导,实现角色隐退 |
(四)提高引导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引导达成共识 |
1.针对多篇文章共同发问 |
2.基于文本整体提问 |
(五)小学高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应用课例与分析 |
1.课内多篇文本组合的应用课例与分析 |
2.课外多篇文本组合的应用课例与分析 |
3.课内外相结合文本组合的应用课例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古诗文汇总 |
致谢 |
(2)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标注重小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
1.1.2 “数与代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3 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 |
1.1.4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图示法的内涵研究 |
2.2 图示法的分类研究 |
2.3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的理论研究 |
2.3.1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 |
2.3.2 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 |
2.3.3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策略 |
2.4 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4.1 有关线段图的应用研究 |
2.4.2 有关示意图的应用研究 |
2.4.3 有关矩形面积图的应用研究 |
2.4.4 有关实物图的应用研究 |
2.4.5 有关点子图的应用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图示法的概述 |
3.1 图示法 |
3.2 图示法的理论基础 |
3.2.1 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 |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3 认知心理学表征理论 |
3.3 图示法的分类 |
3.3.1 实物图 |
3.3.2 示意图 |
3.3.3 线段图 |
3.3.4 矩形面积图 |
3.3.5 点子图 |
3.4 图示法的功能 |
3.4.1 图示法是通向数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桥梁 |
3.4.2 图示法是提供儿童进行数学推理的直观支撑工具 |
3.4.3 图示法是数学建模的手段和模型的表征形式 |
3.4.4 图示法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不可或缺的工具 |
3.4.5 图示法是启迪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方式 |
第4章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分析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案例分析法 |
4.4 调查问卷设计与说明 |
4.4.1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
4.4.2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4.5 教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5.1 教师对“图示法”的了解情况 |
4.5.2 教师对“图示法”的使用情况 |
4.5.3 “图示法”的适用范围 |
4.5.4 “图示法”的使用方式 |
4.5.5 “图示法”的呈现方式 |
4.5.6 教师使用“图示法”关注的问题 |
4.6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6.1 学生对“画图”方法的接触 |
4.6.2 学生对“画图”方法的使用情况 |
4.6.3 学生将“画图”方法引入“数与代数”教学的看法 |
4.6.4 学生对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选用“画图”方法的建议 |
4.6.5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中使用“画图”方法的优点 |
4.6.6 学生运用“画图”方法的反馈 |
第5章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1 图示法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1.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 |
5.1.2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 |
5.2 图示法在数的运算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2.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课例 |
5.2.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课例 |
5.3 图示法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3.1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课例 |
5.3.2 归一问题教学课例 |
5.4 课例综合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图示法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思路 |
1.7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
2.2.2 教材使用 |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
4.8 小结 |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
5.5.1 自我研读 |
5.5.2 交流研读 |
5.5.3 合作研读 |
5.5.4 指导研读 |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
5.7 小结 |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
6.1.1 内容层次 |
6.1.2 水平层次 |
6.1.3 结构层次 |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
7.3 研究的反思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深度学习、群文阅读及其理论概述 |
2.1 深度学习 |
2.2 群文阅读教学 |
2.3 深度学习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依据 |
第3章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走向深度学习价值分析 |
3.1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走向深度学习的可行性 |
3.2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走向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
第4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群文阅读典型课例分析 |
4.1 群文阅读课例选择背景 |
4.2 群文阅读教学实录分析 |
4.3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
第5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群文阅读构建路径 |
5.1 教学准备方面:指向群文阅读教学内涵 |
5.2 教学实施方面: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
5.3 教学评价方面:指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5.4 基于构建路径的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层次研究 ——基于空间的教学应用课例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学习空间基本普及 |
1.1.2 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
1.2 问题陈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特征分析 |
1.4.2 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
1.4.3 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提升策略研究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多元智能理论 |
2.1.3 交互式认知理论 |
2.2 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现状 |
2.2.2 国内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现状 |
2.3 课例视频分析方法文献综述 |
2.3.1 国外课例视频分析方法 |
2.3.2 国内课例视频分析方法 |
3 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课例分析编码表和应用层次分析表的构建 |
3.1 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课例分析编码表的构建 |
3.1.1 课例分析表的构建思路与过程 |
3.1.2 课例分析表的构建结果与分析 |
3.2 小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分析表的构建 |
3.2.1 层次分析表的构建思路与过程 |
3.2.2 层次分析表的构建结果与分析 |
4 小学数学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层次及行为特征分析 |
4.1 小学数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课例分析 |
4.1.1 《运算律》分析过程 |
4.1.2 《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析过程 |
4.1.3 《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析过程 |
4.2 小学数学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层次及行为特征 |
4.2.1 小学数学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层次分析 |
4.2.2 层次一的行为特征及问题 |
4.2.3 层次二的行为特征及问题 |
4.2.4 层次三的行为特征及问题 |
5 小学数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层次提升策略 |
5.1 针对层次一的提升策略 |
5.1.1 挖掘空间功能支持教师日常工作 |
5.1.2 引导学生利用空间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
5.1.3 基于空间支持创新教学模式 |
5.1.4 探索利用空间组建虚拟班级,开展分层教学等空间应用新模式 |
5.2 针对层次二的提升策略 |
5.2.1 指导学生利用空间学习交互服务,开展合作学习 |
5.2.2 指导学生利用空间教学支持服务,进行探究学习 |
5.2.3 实施跨学校、跨区域的“三个课堂”空间应用新模式 |
5.2.4 基于大数据分析服务,开展精准教学 |
5.3 针对层次三的提升策略 |
5.3.1 开展基于智能教师、智能学伴的人机协同教学 |
5.3.2 利用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开展实训等教学 |
5.3.3 基于用户个体和群体画像,实现个性化学习 |
5.3.4 构建虚拟班级和虚拟学校,开展弹性教学 |
6 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数学网络学习空间视频课例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小学数学网络学习空间视频课例分析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云南省L县与M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 |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规模学校转型的根本需求 |
三、教师发展的未来方向 |
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少数民族地区 |
二、农村 |
三、小学全科教师 |
四、教学能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概念 |
二、小学全科教师的能力结构 |
三、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四、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 |
第二节 教师教学能力 |
一、关于教学能力的性质 |
二、关于教学能力的构成 |
三、关于教学能力对教学的影响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能力 |
一、教学能力构成 |
二、教学能力现状 |
第四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的编制 |
一、民族地区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四节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调查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
一、总体得分情况 |
二、教学设计能力维度情况分析 |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维度情况分析 |
四、教学表达与交往能力维度情况分析 |
五、教学管理能力维度情况分析 |
六、教育研究与创新能力维度情况分析 |
七、多学科整合能力维度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不同性别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情况 |
二、民族地区农村不同性别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民族差异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不同民族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总体情况 |
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民族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地域差异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不同地域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总体情况 |
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地域差异分析 |
第五节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教龄差异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不同教龄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总体分析 |
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教龄差异分析 |
第六节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职称差异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不同职称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总体分析 |
二、民族地区农村不同职称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差异性分析 |
第七节 访谈与资料分析 |
一、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
三、教学表达与交往能力 |
四、教学管理能力 |
五、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
六、教学整合能力 |
第八节 小结与讨论 |
一、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总体情况 |
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差异性情况 |
第五章 课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1—《轴对称图形》 |
一、教学实录 |
二、课例分析 |
第二节 案例2—《雪地里的小画家》 |
一、教学实录 |
二、课例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建议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第三节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7)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有效提问 |
1.1.2 高中阶段学习者需要课堂有效提问 |
1.1.3 高中生物学教学需要课堂有效提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提升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
1.2.2 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积极落实 |
1.2.3 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理论依据 |
1.6 生物学学科认知特点 |
第2章 基于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相关概念 |
2.1 有效提问 |
2.2 高中阶段生物学有效提问 |
2.3 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 |
第3章 基于SOLO理论的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式 |
3.1.1 课例分析 |
3.1.2 调查问卷 |
3.2 调查步骤 |
3.2.1 课例分析 |
3.2.2 调查问卷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课例分析结果分析 |
3.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4章 SOLO理论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提问现状 |
4.1 问题链的设计 |
4.2 发问 |
4.3 候答与叫答 |
4.4 反馈与评价 |
第5章 SOLO理论下的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改进策略 |
5.1 问题链设计 |
5.1.1 联系实际,了解学习者 |
5.1.2 整体把握,问题具有层次性 |
5.1.3 做好预判 |
5.1.4 注意问题的表述 |
5.2 发问 |
5.2.1 提高发问质量 |
5.2.2 避免无效发问 |
5.2.3 语速放慢,讲清问题 |
5.2.4 说普通话,吐字清晰 |
5.2.5 语调抑扬顿挫,有感染力 |
5.3 候答与叫答 |
5.3.1 合理选择答题者 |
5.3.2 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 |
5.3.3 循循善诱、启发诱导 |
5.4 评价与反馈 |
5.4.1 注重评价的有效性 |
5.4.2 评价“因人而异” |
5.4.3 把握时机,促进思维发展 |
5.4.4 营造氛围,提高表达欲望 |
5.4.5 适当延伸核心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
5.4.6 高层次问题注重评价思维而非正确性 |
第6章 结果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 |
6.2 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评价量表 |
附录2:问卷内容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录3:调查问卷 |
附录4:关于提高高中阶段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家访谈 |
附录5: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FIAS的新手型与熟手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FIAS的起源及应用现状 |
(二)课堂言语研究现状 |
(三)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测量工具及研究过程 |
(一)测量工具 |
(二)研究过程技术路线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新手型教师 |
(二)熟手型教师 |
(三)师生互动 |
(四)课堂教学行为 |
二、理论基础 |
(一)言语行为理论 |
(二)师生互动理论 |
(三)符号互动理论 |
(四)认知教学理论 |
第三章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改进 |
一、测量工具的选择 |
(一)课堂观察的测量工具分类 |
(二)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内涵 |
(三)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 |
二、FIAS编码标准与分析方法 |
(一)FIAS编码系统 |
(二)FIAS编码标准 |
(三)课堂师生互动分析方法 |
三、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与应用 |
(一)改进后的编码分类 |
(二)改进后FIAS编码计算公式 |
(三)测试编码的效度与信度 |
第四章 课例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 |
(一)研究对象及其选取 |
(二)研究样本数据采集 |
(三)研究样本比率统计 |
二、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 |
(一)课堂师生言语结构比较分析 |
(二)课堂师生具体行为比较分析 |
(三)课堂师生技术行为比较分析 |
(四)课堂师生实验环节比较分析 |
(五)教学倾向或风格分析 |
(六)课堂情感氛围的分析 |
(七)课堂师生行为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课堂师生言语结构比较分析结果 |
(一)教师语言分析 |
(二)学生语言分析 |
(三)沉寂与混乱分析 |
二、课堂师生技术行为比较分析结果 |
(一)教师操纵技术 |
(二)学生操纵技术 |
三、课堂师生实验环节比较分析结果 |
(一)教师演示实验方面 |
(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方面 |
四、教学倾向或风格分析结果 |
五、课堂情感氛围分析结果 |
六、课堂师生行为分析结果 |
第六章 新手型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策略 |
一、保证和谐融洽课堂氛围 |
二、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
三、采用多样性的提问方式 |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
五、强化各环节的合作学习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论文类 |
外文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相关概念概述及整合必要性 |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述 |
一、地方文化资源相关概述 |
二、 “学习任务群”和“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概述 |
三、课程资源和语文课程资源概述 |
第二节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
一、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课程开发理念 |
二、切合新教材的实际教学需要 |
三、地方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发运用成效凸显 |
第二章 昆明地方文化资源概述 |
第一节 昆明历史 |
一、昆明历史与古滇文明 |
二、昆明街道的历史文化记忆 |
第二节 昆明人文景观与历史名人 |
一、人文景观 |
二、昆明名人 |
第三节 昆明民俗 |
一、民间技艺 |
二、节庆活动 |
第四节 昆明文学 |
一、辞赋诗作 |
二、楹联 |
三、散文小说 |
第五节 昆明方言 |
第三章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的原则 |
第一节 特色性 |
第二节 时代性 |
第三节 实践性 |
第四节 综合性 |
第五节 适宜性 |
第四章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课例分析 |
一、教学目标分析 |
二、教学准备活动分析 |
三、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
四、学习资源支持分析 |
第二节 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
一、统筹安排要合理 |
二、情境创设做支架 |
三、学习主体不偏移 |
四、课堂内外齐发力 |
五、评价反馈促改进 |
第三节 课例设计 ——以昆明春节民俗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学位论文 |
期刊 |
论文集和报刊文章 |
标准文件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课程标准》中对识字教学的要求 |
1.1.2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需求 |
1.1.3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识字教学 |
1.2.2 情境教学法 |
1.3 研究综述 |
1.3.1 识字教学的相关研究 |
1.3.2 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1.3.3 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问题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
2.1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
2.1.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2.1.2 儿童的思维与语言特点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2.2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
2.2.1 形象性 |
2.2.2 趣味性 |
2.2.3 生活化 |
2.2.4 应用性 |
第3章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
3.1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1 课堂观察的设计 |
3.1.2 课堂观察情况分析 |
3.1.3 访谈的设计 |
3.1.4 访谈情况分析 |
3.2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识字教学脱离具体情境 |
3.2.2 识字过程忽视学生的情境体验 |
3.2.3 识字教学忽视其他语文能力 |
3.2.4 学生汉字运用能力较弱 |
3.2.5 识字课堂学生参与性较低 |
第4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设计 |
4.1 明确识字教学目标 |
4.1.1 分析汉字本身的特点——明确识字目标侧重点 |
4.1.2 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起止点 |
4.1.3 探究学生识字的特点——检测目标效果 |
4.1.4 确定识字教学目标内容 |
4.2 分析识字教学内容 |
4.2.1 识字单元课中的识字内容分析 |
4.2.2 阅读课中的识字内容分析 |
4.2.3 识字加油站中的识字内容分析 |
4.3 设计识字教学过程 |
4.3.1 明确要求,建构情境 |
4.3.2 融入情境,有效识字 |
4.3.3 情境活动,巩固生字 |
4.3.4 拓展情境,应用生字 |
4.4 识字教学策略 |
4.4.1 情境教学法在识字单元中的教学运用策略 |
4.4.2 情境教学法在阅读课中的识字教学运用策略 |
4.4.3 情境教学法在识字加油站中的识字教学运用策略 |
第5章 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课例分析 |
5.1 多媒体动画情境,形象识字——《日月水火》课例分析 |
5.1.1 确定识字教学目标 |
5.1.2 分析识字教学内容 |
5.1.3 识字教学过程 |
5.1.4 识字教学策略分析与改进 |
5.2 舞台剧表演情境,灵活识字——《坐井观天》课例分析 |
5.2.1 确定识字教学目标 |
5.2.2 分析识字教学内容 |
5.2.3 识字教学过程 |
5.2.4 识字教学策略分析与改进 |
5.3 生活情境再现,具象识字——识字加油站课例分析 |
5.3.1 确定识字教学目标 |
5.3.2 分析识字教学内容 |
5.3.3 识字教学过程 |
5.3.4 识字教学策略分析与改进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针对小学识字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的访谈提纲 |
附录Ⅱ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Ⅲ 访谈教师信息 |
附录Ⅳ 访谈学生信息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问题解决”课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小学高段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韦聪维. 大理大学, 2021(08)
- [2]图示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宋书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李含笑.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5]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层次研究 ——基于空间的教学应用课例分析视角[D]. 刘紫微.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云南省L县与M县为例[D]. 朱沈玮.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SOLO理论下高中生物学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D]. 徐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FIAS的新手型与熟手型高中化学教师课堂行为比较分析[D]. 杨懿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9]“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探究[D]. 董兴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徐心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