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西方传统美术的文化观照(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昱[1](2021)在《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其发展对中国体育的影响举足轻重,而武术服饰作为武术的外在表征,对武术内在文化的表达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武术入选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无疑对武术国际化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步。国际化发展就要有国际性的语言。服饰自产生那天起,就天然的具有符号表征作用。因此,武术服饰就是武术运动员的第二层皮肤,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武术。如何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展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武术文化,并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则需要对武术服饰的文化表达进行新的解读。因此,对武术服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从服饰学、文化学角度撰写此文,不同于以往研究视角里只强调武术服饰的表演用途,此文从整个服装发展史、武术史及民族文化发展史出发,结合美学、传播学、服装学、色彩学、面料学等,在对武术服饰物象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东西方服饰演变发展特点对武术服饰文化表征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奥运服饰的发展趋势、中国舞服、戏衣的服饰文化特点以及当代“新中装”的设计理念对武术服饰进行再思考。本文撰写的视角及逻辑是,首先从武术里看服饰;其次从服饰里看文化、看武术、看体育;再次从文化里看服饰、看体育、看武术;最后通过把文化、服饰、体育、武术相互揉碎融合在一起之后,再一次从武术里看服饰。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与审美意蕴,发现:1.武术服饰在自身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双重驱使下,产生了具有时代风貌的物象特征。古代武术服饰具有等级分明、功能性强;繁复艳丽、宽松飘逸;多元融合、时尚前卫的物象特征。近代武术服饰具有从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转变及喜爱深沉素净颜色物象特征。现代武术服饰具有由规范化向标准化;范式稳定、装饰繁复;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的物象特征。2.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具有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和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融入的特点。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突显在三个方面,即古今武术服饰之间、男女武术服饰之间、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之间的意蕴差异。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为创新性与继承性;第二个为阶级性与标志性。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阳刚性和阴柔性、模糊性和代表性两个方面。套路服饰和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则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和传统性、体育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3.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的发展可以学习现代奥运服饰的优点。积极运用及研发新型面料,提升武术服饰的科技范儿;充分运用色彩原理,提高武术比赛服饰的公平性及艺术性;优化设计理念,更新设计手段,提升武术服饰质感。武术舞台化发展过程中,表演服饰可以借鉴中国舞服和戏衣的长处。提高武术动作与武术服饰的整合性;提升武术服饰艺术表现张力;提高专业武术表演人员的艺术修养。武术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其服饰可以从新中装的设计理念中汲取灵感。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服装制作技术的结合与创新;重构中国传统武术服饰,助力传统武术走向大众;打破思维定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时尚。
曹子达[2](2021)在《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侯一凡[3](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杨喆[4](2019)在《现代水墨创作思辨》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水墨创作是现今水墨画发展的课题,然而对其内涵及见解都有不同程度解释。本文尝试从不同现代水墨先行者的水墨创作经验中体会到其可能发展的多元方向作一论述。"传统笔墨"与"新笔墨"美学观念的相关性及异同。若从自身创作出发,应当思考的方向是:传统水墨体系与西方艺术文化理念思潮的如何对话,进而到自我水墨创作发展的意识,其意识包括了艺术创作发展历程如何连接未来、自身文化传统如何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文化观照能力)、艺术创作个性化等方面。基于以上的探讨方向,笔者认为现代创作水墨的主体性以文化建构方面来说,其中之一应是以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串起与现代的关联性。笔者以如何应用拓印创作的方式为加以说明之。只有了解现代水墨创作先行者的努力成果,然后提出现代水墨创作的主体性、多样性及独特性的重要性后,才有承先启后的发展的意义。最后论述其现代水墨创作的意义及价值所在。
李伟琴[5](2019)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图式的涵义辨析入手,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本质差异进行了大跨度的宏观比较分析,并由此论证了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从而试图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静态结构、视觉效应、艺术转化等构建维度的融合与差异现象进行一次合理的论证与求解;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做出比较全面的把握及展望。客观而言,“图式”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诞生于西方,具有比较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在绘画中产生了专用的艺术图式,还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等艺术术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并构建了其特有的艺用体系。在风景油画中,因为绘画再现的需求,艺用图式已成为画家们的一些重要语汇。只是由于风景油画原产自西方,所以当它传入中国后,其中的图式在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共同影响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具体而言,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视觉元素:线、色、空间的融合组合,及视觉效应的“焦点区域”、“不动之动”与“张力”的融合表现中。既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具有融合性,那么它作为一种图式语汇势必会因为中国语境的特殊性而被中国油画家置于一个动态的结构关系中,并做相应的艺用转化,即中国油画家从绘画审美创作的本质、境界、观念等方面进行转化,从而使其传递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显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促进了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民族化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引发了图式化现象,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在辩证中探索它的发展趋向,还应该结合中国的时代性、民族文化特色及艺术家的个体特性等对其进行创新思考。综合而言,由于中国风景油画的特殊性,所以其艺术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的作用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即中国油画家在借鉴和学习西方经典绘画图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美学观、图式语汇及自己对现代社会、生活、科技等的综合认识和理解,构建了具有现代语义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从而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初琪[6](2019)在《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动画无论从艺术水平还是从产业发展的成熟性来说,在当今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70年代是日本电视动画蓬勃发展和电影动画转型的时期,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形成了各自的机制并发展成熟,剧情、内容、思想深度、画面质量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新世纪以来,日本在电视动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每年有三四十部动画电影的产出,是日本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来说,日本“动漫”及其衍生品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论文将“风景”这一研究方向引入日本动画电影影像分析当中,将1974年后的日本动画电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思考。“风景”具有流动性和集群性特征,以“风景”为切入点,符合日本动画电影的影像美学风格特点,具有典型性和共性。同时“风景”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符码和媒介,在集群性影像呈现的表征下,带有极强的文化基因和美学特点。在构成电影语言这一基本功能之外,具有文化隐喻与文化表达功能。动画电影是对技术美学的最直接的反馈媒介之一,也是日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风景”的流动性特征体现出风景影像的变迁,风景影像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日本动画电影技术手段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和日本动画电影自身的艺术文化变迁。论文以“风景”为切入点来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如何被构造,如何进入电影,“风景”影像承载着的文化含义及其流变过程,以及形成这种“风景”影像表征的文化内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日本动画电影和“风景”这一研究视角作了基础性论述,第一节是确定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首先通过论述日本动画电影的定义、发展情况等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其次是对风景的定义、理论及脉络的梳理。第二节是学术史回顾,分别从国外和国内的研究成果上对日本动画电影、风景的研究情况作了研究综述。第三节是研究方法与意义,论述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重点与架构。第一章内容是对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视觉书写进行阐述,通过风景作为集群性表象体现出来的符号功能、风景的多重空间叙事功能两方面,把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分为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幻想风景和实景风景进行列举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构建日本动画电影“风景”影像的机制与范式,主要以宫崎骏、汤浅政明、新海诚等动画人的动画电影作品为例,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构建风景影像的艺术形态机制,以及视听语言的“动画特性”规律。第三章内容是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变迁中的风景影像,顺着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和艺术风格发展的脉络,分析不同时期的风景影像变迁,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文化变迁态势也是日本动画电影风景影像美学风格形成的艺术土壤和动力结构。第四章论述动画电影“风景”影像形成的文化基因,按照整体与部分、传统与现代的对照,分析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与日本文化的相关性。
张友丽[7](2019)在《湖北宜昌方言熟语研究 ——基于《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文中研究表明熟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经过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短语或简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很有研究的价值。另外,对某一区域的方言进行研究在现今学术界实属一研究热点,虽然学术界关于宜昌方言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对宜昌方言熟语的研究很少。基于上述的思考,本文以《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共13卷)为语料来源,从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及特点、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及语义分析、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观照这三个方面对宜昌方言熟语进行描写解释和分析归纳。第一章是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及特点。宜昌方言熟语是宜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包括惯用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这四种类型。宜昌方言熟语除了具有语形的定型性、语义的整体性、语用的现成性与习用性这些汉语熟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点之外,还体现出群众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鲜明特点。第二章是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及语义分析。综合考察,因谚语和歇后语的语法结构及语义表达相对比较简单,而惯用语和俗语的语法结构较为复杂,语义颇为丰富,具有认识和研究的价值。因此,本章就宜昌方言熟语中的惯用语和俗语而展开。宜昌方言惯用语和俗语的语法结构比较复杂,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单体结构和双体结构。每一大类下面,又可根据结构特点、语法关系的不同分成若干小类。另外,俗语还有三体结构的存在。最后,从语义特征和语义的构成方式两个方面来谈宜昌方言熟语的语义表达。绝大多数的宜昌方言惯用语和俗语的语义都耐人寻味,言在此而意在彼,既生动形象,又幽默诙谐,细细品味后便不禁为人类的智慧而赞叹。第三章是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观照。本章首先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了相关介绍并界定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文化概念,然后论述了熟语与文化的关系,即:熟语与文化密不可分,熟语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第二节从语音、语形和语义三方面探讨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内涵,涉及汉民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委婉含蓄的语用心理和重意象的审美心理。最后,总结出宜昌方言熟语的形成有八大方面的文化理据,即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小农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官场文化、中医中药养生文化和世俗文化,其中世俗文化又包括年时节令文化、习俗文化、衣食住行文化、消闲文化等。
曾彬[8](2018)在《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下的意象风景油画研究》文中指出“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意象风景油画是“油画”这一西方媒介传入我国以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下的产物,它既包含有西方文艺观念和技法语言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也包含有本民族文艺精神特别是审美情怀和山水精神对风景油画的冲击。本研究以意象风景油画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旨在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下,对意象风景油画的相关概念进行溯源和辨析;阐述意象风景油画的自觉自立及其“意象性”特征,探究中国传统美学对意象风景油画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通过比较研究、交流采访、自我探索等多种方式对意象风景油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辨析并提出个人见解,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意象风景油画作了近一步文化考量和展望。“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为“意象”范畴的发生研究与比较研究,主要是对“意象”及其相关概念、“意象”范畴的审美特征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意象风景油画的自觉自立,即意象风景油画的形成背景和缘由。在此基础上,本章从“形”、“色”、“域”、“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意象风景油画的“意象”性特征。第三部分主要结合意象风景油画的形式特征阐述中国传统美学与意象风景油画的内在逻辑。首先,该部分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如道家美学的“朴素”、儒家美学的“沉郁”、禅宗美学的“空灵”。其次,本研究从自然观、审美观照、精神追求、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对意象风景油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中西文艺交融的大背景探讨了意象风景油画对中国传统美学内核的转译。第四部分对当下意象风景油画的发展现状和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笔者从“地域探索”、“哲理情思”、“技理入道”、“生命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下意象风景油画的发展现状,并对相关个案进行了探讨。其次,本章对当下意象风景油画发展过程中显现或隐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辨析,如艺术语言趋同化、写生中的“写熟”现象、创作中的“图式化”现象、个体“高峰体验”有所缺失等等。基于此,本章提出了些许刍荛之见,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风景油画创作者和爱好者的思考。第五部分为意象风景油画的当代文化考量与未来展望。时代之艺术亦有时代之特征,意象风景油画也镶嵌着时代的烙印,而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意象风景油画的发展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基于此,本章结合中国的社会现状对意象风景油画进行了当代文化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意象风景油画的发展做了近一步展望。综上所述,本研究分别从时间线索到内在逻辑,从追本溯源到关系探究,从现状呈现到问题剖析,从中国传统美学语境再到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等多个层面或角度对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下的意象风景油画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结合了大量的实践以力求对意象风景油画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探讨,在整体上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逻辑关系。
李军锋[9](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张丽春[10](2018)在《明清之际的地缘画风研究 ——以京畿和江南地区为中心》文中指出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更迭、社会动荡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中国史研究和中国绘画史研究关注较多、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时段。明清之际的绘画,作为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与变革、本土与外来的激烈冲突,其画风存在强烈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中国近现代绘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绘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时间和空间的文化产物,既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又受地域环境的制约。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明清之际,“画以地异”是其最显着的特点,地域画派繁多,分布广泛,绘画风格多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画风,不能忽视其地缘因素。以地缘的视野研究明清之际的画风,是将中国古代绘画置于广阔的环境背景之下,通过把握绘画的地域特征来探究画风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本文在地缘视野下,运用历史学、美术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明清之际画风所处的环境背景,厘清画家的籍贯分布状况及画风的时空转变,比较北方京畿地区和南方江南地区的画风特点,挖掘画风的地缘属性,疏理地缘画风的传承脉络和空间传播轨迹,总结和归纳明清之际画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即在把握明清之际社会历史变化的基础上,阐释该时期画风的鲜明特点和地缘属性,呈现出一个地缘视野下的明清之际绘画史。论文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明清之际画风的背景”,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角度对明清之际画风的背景作基本介绍,整体把握和充分认识明清之际画风所处的背景以及对画风产生的影响。明清之际是一个大变革时期,特殊的背景为绘画提供了一种特异的文化情境和精神氛围。明清之际的绘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演变的,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画风特点就源自于孕育它的土壤。第二章为“明清之际画家的籍贯分布与画风的时空转变”,对明清之际全国范围内的画家籍贯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整体把握明清之际画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各地域范围内画家的分布特点与态势。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明清之际的画风流变和绘画中心位移进行概括阐述,疏理画风发展流变的脉络,把握绘画中心的空间位移轨迹,继而更加有利于展开本文关于地缘视野下的画风特点的探讨与研究。第三章为“具有宫廷特色的京畿地区画风”,根据上文统计的明清之际画家籍贯分布的整体特点,将明清之际画风按照地缘关系分为北南两个区域作比较分析,通过对两个区域的大文化背景、画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各自区域的画风特点,总结北方以宫廷绘画为主体的京畿地区画风和南方具有人文气息的江南地区画风的差异性及相互的地缘关系。北方京畿地区的绘画产生于政治中心地带,受大一统专制制度的影响和儒家思想的长久熏陶,长期居于正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地位,形成一种具有传统主义的“政治”型文化特点,维系传统主义,反对异端和变革。作为皇权所在地,绘画往往造型严谨,技法统一,工整细致,色彩艳丽,折射出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和王权的威仪天下,因而京畿地区画风在统治者审美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色彩,并在“西画东渐”和文人画繁盛的背景下呈现出较其他历史时期更加鲜明的画风特点。第四章为“具有人文气息的江南地区画风”,分别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代表画派、画家及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各画派的绘画风貌和审美取向,从而概括出江南地区的整体画风特点。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画派林立,画风多样。繁荣的商品经济促使该地区画风具有典型的商业化、世俗化等特征,同时又在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尤为明显地呈现出革新、尚奇等特点。南方江南地区距离北方政治中心相对较远,绘画在统治者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下,多以江南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整体上表现出富有人文气息的审美风尚,这一特点与同时期北方政治色彩浓厚的京畿地区画风具有显着差别。第五章为“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对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要素进行分析,对地缘画风空间传播的典型区域作个案研究。地缘画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周边地区画风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与互动。在明清之际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得益于一个地区地理环境优越、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交通便利等客观因素。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主要包括西洋画风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以及本土内部各区域之间的传播。第六章为“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在前文论述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明清之际地缘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对近现代画坛产生的影响。在地缘的视野下研究明清之际的画风,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研究视野,改变以往单纯以时间为主线的纵向研究方法,解析和重构绘画史研究中刻板的历史叙事,以地缘为切入点进行论述,注重空间维度,将画风放在广阔的地域环境中进行解读。把握明清之际绘画的分布特点与发展脉络,对不同区域画风进行空间比较,总结画风因地缘差异而产生的画风差异,透视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轨迹,明确明清之际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力争为中国绘画史拓宽新的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关注下揭示明清易代背景下画风所呈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进一步影射出明清之际更为广阔的时代和文化特征,拓展和深化明清之际的绘画研究,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东西方传统美术的文化观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西方传统美术的文化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1)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 |
3.1.1 文化 |
3.1.2 服饰 |
3.1.3 服饰文化 |
3.2 武术服饰发展现状研究 |
3.2.1 服饰文化研究 |
3.2.2 服饰美学研究 |
3.2.3 武术服饰研究 |
3.3 综述小结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比较分析法 |
4.2.3 录像观察法 |
4.2.4 逻辑分析法 |
4.2.5 访谈法 |
5 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1 古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1.1 等级分明、功能性强 |
5.1.2 繁复艳丽、宽松飘逸 |
5.1.3 多元融合、时尚前卫 |
5.2 近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2.1 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的转变 |
5.2.2 弃明、艳择深、素的颜色偏好 |
5.3 现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
5.3.1 规范化向标准化的转变 |
5.3.2 范式稳定、装饰繁复 |
5.3.3 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 |
6 武术服饰的审美意蕴 |
6.1 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 |
6.1.1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 |
6.1.2 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的融入 |
6.2 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
6.2.1 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
6.2.2 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
6.2.3 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 |
7 武术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1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1.1 奥运服饰对武术竞技比赛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
7.1.2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
7.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2.1 中国舞服、戏衣对武术表演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
7.2.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
7.3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
7.3.1 “新中装”对武术传统健身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
7.3.2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图片引用详细信息表 |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现代水墨创作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1.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2. 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
3. 研究的方法与限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限制 |
二、道家思想与现代水墨创作的关系 |
1. 道家思想与身体及自然的关系 |
2. 道家思想与创作现代水墨山水的关系 |
三、现代水墨创作先行者的成就与价值 |
1. 传统笔墨与现代水墨笔墨的内涵 |
2. 现代水墨先行者创作笔墨的内涵 |
四、拓印技法审美内涵、笔者拓印技巧的方式及目的 |
1. 拓印的内涵 |
2. 笔者拓印技巧的方式及目的 |
五、以笔者探索现代水墨山水为例来说明 |
1. 工具与材料 |
2. 创作方式、技巧及内涵 |
3. 隔代取经的历史观照 |
结语 |
(5)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中国风景油画的兴起 |
二、图式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重要性 |
三、中国风景油画文化价值认同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的界域 |
一、中国油画的属性探讨 |
二、形式美学及绘画形式美学 |
三、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发展的基本认识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际作用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图式的涵义与概念辨析 |
第一节 图式的涵义与体系 |
一、“图式”的提出及“图式”理论谱系 |
二、艺术中的“图式”及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图式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的辨析 |
一、图式与构图 |
二、图式与图像 |
三、图式与形式 |
四、图式与符号 |
第二章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及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
第一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 |
一、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形成之源 |
二、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基本精神 |
第二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
一、“物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创作原则 |
二、“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图像组合 |
第三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特征 |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之视觉元素 |
一、线:“间断性”与“连续性” |
二、色:“多彩”与“素色” |
三、空间:“有限”与“无限” |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视觉效应 |
一、焦点区域:“理性的象征”与“感性的象征” |
二、不动之动:“物动”与“心动” |
三、张力:“实力”与“虚力” |
第四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转化 |
第一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转化的前提及原因 |
一、图式的转化背景 |
二、图式本土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的转化 |
一、从“万象”到“太朴” |
二、从“实境”到“意境” |
三、从“常形图像”到“常理符号” |
第五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 |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发展的辩证性 |
一、个人风格图式化现象 |
二、图式的价值 |
三、图式的反省 |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创新思考 |
一、在融合中求变化:增强艺术图式表现的时代性 |
二、在融合中求突破:凸显艺术图式表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
三、在融合中求个性:实现艺术图式表现的个体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的视觉书写 |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集群性的风景符码 |
第二节 幻想与实景:风景的多重空间叙事 |
第二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的影像构建 |
第一节 风景影像的艺术形态机制 |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动画特性”规律态势 |
第三章 日本动画电影文化变迁中的风景影像 |
第一节 形成风景影像的艺术风土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风景影像 |
第四章 日本动画电影中风景影像的文化基因 |
第一节 风景与信仰:泛灵论框架下的风景影像 |
第二节 双重构造的风景:和魂汉才,和魂洋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7)湖北宜昌方言熟语研究 ——基于《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及特点 |
第一节 熟语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类型 |
第三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及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语法结构 |
第二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语义表达 |
小结 |
第三章 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观照 |
第一节 熟语与文化 |
第二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内涵 |
第三节 宜昌方言熟语的文化理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下的意象风景油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对“意象油画”的热议 |
二、风景油画的“意象”性表现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意象风景油画是一个方向性、取向性的研究对象 |
二、引发对当下风景油画写生与创作的思考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写意油画”、“意象油画”的提出 |
二、对“写意油画”、“意象油画”的辨析 |
三、当下风景油画写生与创作中的若干问题 |
四、意象风景油画的研究论域 |
五、意象风景油画的学术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意象”范畴的发生研究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意象”范畴的发生研究 |
一、“意象”缘起 |
二、西方“image”理论 |
第二节 “意象”与相关概念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意象”范畴的审美特征 |
本草小结 |
第二章 意象风景油画的自觉自立及其“意象性”特征 |
第一节 意象风景油画的自觉自立 |
一、意象风景油画的西方语言基础 |
二、意象风景油画的本土化探索 |
第二节 意象风景油画的“意象性”特征 |
一、形:“以形写神” |
二、色:“色墨相映” |
三、域:“景随步移” |
四、境:“以虚造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美学与意象风景油画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 |
一、“朴素”—以“道”为核心的道家美学 |
二、“沉郁”—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美学 |
三、“空灵”—以“悟”为体验的禅宗美学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对意象风景油画的影响 |
一、从“天人合一”到“物我合一”的自然观 |
二、从“道法自然”到“以形媚道”的审美观照 |
三、从“诗言志”到“画外之意”的精神追求 |
四、从体悟、心性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表现 |
第三节 意象风景油画对中国传统美学内核的转译 |
一、山水精神:“山水”改造“风景” |
二、以善为美:“心理和谐”包容“形式和谐” |
三、有意化无意:“常理”支配“有意味的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象风景油画的探索趋向与问题辨析 |
第一节 意象风景油画的探索趋向与个案研究 |
一、“地域探索”和“家园情怀” |
二、“诗意情怀”和“哲学情思” |
三、“技法研究”和“语言探索” |
四、“象外之象”和“生命精神” |
第二节 意象风景油画发展问题辨析 |
一、艺术语言趋同化现象 |
二、创作中的“图式化”现象 |
三、写生中的“写熟”现象 |
四、个体“高峰体验”有所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意象风景油画的当代文化考量与展望 |
第一节 意象风景油画的当代文化考量 |
一、“重力中心”东移下的文化自信 |
二、信息时代下归复生命的“本明” |
三、快节奏生活下审美主体的“个体愉悦” |
第二节 意象风景油画的生命活力与未来展望 |
一、趋同下的新差异 |
二、风景的再次“突围 |
三、“高峰现象”的可能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专访:画者对当下中国风景油画中若干问题的见解 |
附录二 “热写生·冷思考——中国油画名家谈写生”观点整理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明清之际的地缘画风研究 ——以京畿和江南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明清之际画风的背景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转型 |
一、世界的变化 |
二、中国的转型 |
第二节 政治:式微与恢复 |
一、晚明政治的式微 |
二、清初政治的恢复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繁荣 |
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
二、城镇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
三、商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
第四节 思想:主流与异彩 |
一、程朱理学的解体与阳明心学的盛行 |
二、早期启蒙思潮和经世实学的兴起 |
第五节 文化艺术:保守与开新 |
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新变 |
二、中西文化艺术的碰撞与交流 |
第二章 明清之际画家的籍贯分布与画风的时空转变 |
第一节 明清之际画家的籍贯分布 |
一、明清之际画家籍贯分布的统计分析 |
二、明清之际画家籍贯分布特点与态势 |
第二节 明清之际画风的时空转变 |
一、明清之际的绘画中心位移 |
二、明清之际的画风流变 |
第三章 具有宫廷特色的京畿地区画风 |
第一节 明清之际京畿地区的地域环境与审美取向 |
一、明清之际京畿地区的地域环境 |
二、明清之际京畿地区的审美取向 |
第二节 晚明京畿地区宫廷绘画与画风 |
一、衰落中的传统“院体”画风 |
二、带有文人画特点的传统“院体”画风 |
第三节 清初京畿地区宫廷绘画与画风 |
一、带有“浙派”“波臣派”特点的宫廷人物画风 |
二、以蒋廷锡为代表的“蒋式”宫廷花鸟画风 |
三、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宫廷山水画风 |
第四节 “西画东渐”与清初宫廷画风 |
一、以马国贤为代表的西洋写实画风 |
二、以焦秉贞为代表的揉合中西画法的折衷式画风 |
三、以顾铭为代表的“中法为主、西法为辅”之画风 |
第四章 具有人文气息的江南地区画风 |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地域环境与审美取向 |
一、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地域环境 |
二、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的审美取向 |
第二节 明清之际江苏地区画派与画风 |
一、以张宏为代表的吴门末流画派画风 |
二、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画风 |
三、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家”画风 |
第三节 明清之际浙江地区画派与画风 |
一、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派画风 |
二、以项圣谟为代表的嘉兴派画风 |
三、以徐渭、陈洪绶为代表的变异画风 |
第四节 明清之际安徽和江西地区画派与画风 |
一、以渐江、梅清、石涛、萧云从为代表的安徽画派画风 |
二、以罗牧、八大山人为代表的江西画派画风 |
第五章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 |
第一节 地缘画风的空间传播要素 |
一、地缘画风传播的前提条件 |
二、地缘画风的传播载体 |
三、地缘画风在传播地区的分化与整合 |
第二节 地缘画风空间传播个案分析 |
一、西洋画风在中国的传播 |
二、石涛、曾鲸、蓝瑛画风在南京地区的传播 |
三、董其昌、龚贤、查士标、石涛画风在扬州地区的传播 |
第六章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的历史地位 |
一、明清之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转折 |
二、文人画新风统领南北画坛并趋于繁盛 |
第二节 明清之际地缘画风对近现代画坛的影响 |
一、京畿地区画风对近现代画坛的影响 |
二、江南地区画风对近现代画坛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东西方传统美术的文化观照(论文参考文献)
- [1]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D]. 宋佳昱.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D]. 曹子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现代水墨创作思辨[J]. 杨喆. 艺术研究, 2019(05)
- [5]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D]. 李伟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日本动画电影中的“风景”:影像与文化(1974-2018)[D]. 初琪. 厦门大学, 2019(08)
- [7]湖北宜昌方言熟语研究 ——基于《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D]. 张友丽. 三峡大学, 2019(06)
- [8]中国传统美学语境下的意象风景油画研究[D]. 曾彬.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明清之际的地缘画风研究 ——以京畿和江南地区为中心[D]. 张丽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