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全视野和半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春红[1](2016)在《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多焦视诱发电位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治疗前后,多焦视诱发电位(m 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 ERG)的波形特点,以及弱视患者治疗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探讨弱视的电生理机制。方法:使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 21多焦电生理仪,对弱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m VEP及m ERG检测,以特征峰的潜伏期以及振幅反应密度作为分析的指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分别从视网膜不同区域包括四个象限、上下半侧、鼻颞侧和六个离心度进行分析,将弱视眼、其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三者图形进行比较;同时对弱视患者行弱视治疗后达到基本治愈,即视力≥0.9并维持2个月时,行Titmus立体图、同视机、双眼视觉的多焦电生理检查,与治疗前比较;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m VEP及m ERG的图形特点,分析治疗后视力的提高与m VEP及m ERG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前后双眼视功能,统计分析采用SPSS l9.0软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正常对照组m VEP与m ERG图形特点m VEP:上下半侧视野的波形极性相反,上半视野m VEP的潜伏期长于下半视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半视野m VEP振幅反应密度低于下半视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视野的m VEP特征峰的潜伏期短于鼻侧视野(P<0.05),颞侧视野的m VEP特征峰反应振幅密度高于鼻侧视野(P<0.05)。在六个离心度,上半视野每个半环的m VEP的特征峰的潜伏期的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每个半环间的振幅反应密度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下半视野也进行同样的分析,得到类似的结果。m ERG:上半视野的潜伏期比下半视野延长,振幅反应密度低于下半视野,但二者的潜伏期和振幅反应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 ERG颞侧视野特征峰的潜伏期与鼻侧视野比较延长,反应振幅密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个离心度,m ERG的振幅反应密度各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六个离心度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眼视觉的多焦电生理检查:m VEP在上下半侧视野,双眼受检反应的振幅大于单眼分别受检的最大反应的振幅(P<0.05),存在m VEP的双眼总和;m VEP在六个离心度,在中央两个半环区内存在明显的总和现象,其余各环区未发现明显的总和现象;正常组m ERG未发现双眼总和现象。二、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治疗前的m VEP与m ERG图形特点m VEP:在上下半侧视野,弱视眼的m VEP反应振幅密度与正常眼和对侧眼相比较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弱视的对侧眼与正常眼相比较反应振幅密度也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弱视眼上下半侧视野的特征峰的潜伏期较对侧眼和正常眼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对侧眼与正常眼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鼻颞侧视野,弱视眼较对侧眼的反应振幅密度下降、潜伏期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个离心度,弱视眼的m VEP特征峰的反应振幅密度都较其正常眼和对侧眼对应的值降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侧眼与正常眼m VEP特征峰的反应振幅密度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弱视眼m VEP在六个离心度的特征峰潜伏期比较,均较对侧眼和正常眼延长(P<0.05)。m ERG:在上下半侧视野,弱视眼的m ERG特征峰的反应振幅密度与对侧眼和正常眼相比较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侧眼与正常眼的反应振幅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者之间m ERG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鼻颞侧视野,弱视眼的m ERG特征峰的反应振幅密度在鼻侧视野较正常眼和对侧眼下降,低于颞侧视野(P<0.05);在六个离心度,弱视眼的m ERG的特征峰反应振幅密度与正常眼和对侧眼比较,在第一环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环与正常眼和对侧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侧眼和正常眼的特征峰的反应振幅密度各环之间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弱视眼m ERG特征峰的潜伏期与正常眼和对侧眼相比,在各环未见明显的延长(P>0.05)。弱视双眼m VEP、m ERG图形异常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m VEP和m ERG波形双眼非对称性分析,发现弱视眼在中央区损害最大,随离心度增加,RAC减小;弱视双眼的m VEP的非对称性系数与弱视的严重程度有着正相关,弱视越加严重,非对称性系数越大,波形异常程度也越大。m ERG波形的非对称系数与弱视程度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关系。三、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治疗后的m VEP与m ERG波形特点m VEP:弱视眼的上、下半侧视野之间和鼻、颞侧视野之间比较,其特征峰的潜伏期和反应振幅密度都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侧眼比较,振幅反应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潜伏期仍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个离心度,m VEP振幅反应密度在各环较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一、二环较正常组比较,振幅反应密度仍减低、潜伏期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m ERG:弱视眼的上、下半侧视野之间和鼻、颞侧视野之间比较,特征峰的潜伏期和反应振幅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侧眼比较,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个离心度,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与对侧眼、正常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在治疗前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双眼视觉功能1、Titmus立体图检查和同视机检查:分析轻、中、重度不同程度弱视组,三组之间中心立体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弱视组的中心立体视较好,弱视的程度越严重,立体视越差;经过弱视综合治疗后,轻、中度弱视组的中心立体视得到明显改善,轻、中度弱视组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视弱视组较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眼视觉的多焦电生理检查:治疗前轻度弱视组m VEP在上下半侧视野、鼻颞侧视野,双眼反应的振幅大于单眼的最大反应的振幅(P<0.05),中、重度弱视组无明显总和现象(P﹥0.05);治疗后轻、中度弱视组m VEP在上下半侧视野、鼻颞侧视野,双眼反应的振幅大于单眼的最大反应的振幅(P<0.05),重度弱视组无总和现象;在六个离心度上,,弱视治疗前、后m VEP无双眼总和现象。结论:1、弱视患者在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视皮层、视网膜都有异常损害;弱视的m VEP、m ERG中心区的异常明显大于周边区,支持弱视损害的中心机制。2、弱视越严重,m VEP波形异常程度越大,m ERG没有这种相关性。3、弱视达到基本治愈时,视网膜功能基本修复,视觉传导通路和视皮层及双眼视功能未同步修复。4、m VEP做为一种客观方法,对于儿童弱视、双眼视功能的检测有一定的价值。
李璐,李晓捷,张玚,赵宏博[2](2015)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视觉功能及损伤部位的判断。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组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其中痉挛型四肢瘫及双瘫各15例,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使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观察半视野及全视野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结果:全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观察组P100潜伏期为113.55±8.14ms,P100波幅为23.08±15.41μV,对照组P100潜伏期为105.05±5.58ms,P100波幅为31.65±7.37μV,两组P100潜伏期及P100波幅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痉挛型双瘫P100潜伏期为112.73±7.22ms,P100波幅为21.03±12.17μV,痉挛型四肢瘫P100潜伏期为114.37±9.02ms,P100波幅为25.14±18.06μV。两组P100潜伏期及P100波幅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半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各眼各视野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观察组各眼各视野潜伏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全视野结合半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变化总结发生在视觉通路的病变:包括视神经病变,视神经部分病变,视交叉后病变和视交叉病变。其中以视交叉后病变较多见。结论: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有效了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视觉障碍及损伤情况,以利于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
李璐[3](2015)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视觉功能及损伤部位的判断。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3岁到5岁痉挛型脑瘫患儿及正常儿童进行检测:观察组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其中痉挛型四肢瘫及双瘫各15例,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使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观察半视野及全视野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全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P100潜伏期为119.93±9.18 ms,P100波幅为23.08±15.41μv,对照组P100潜伏期为105.05±5.58 ms,P100波幅为31.65±7.37μv,两组P100潜伏期及P100波幅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痉挛型双瘫P100潜伏期为112.73±7.22 ms,P100波幅为21.03±12.17μv,痉挛型四肢瘫P100潜伏期为114.37±9.02 ms,P100波幅为25.14±18.06μv,两组P100潜伏期及P100波幅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半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各眼各视野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观察组各眼各视野潜伏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全视野结合半视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变化总结发生在视觉通路的病变:包括视神经病变、视神经部分病变、视交叉后病变和视交叉病变,其中以视交叉后病变较多见。影像学发现脑损伤与视觉损伤关系密切。结论: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有效了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视觉障碍及损伤情况,以利于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
刘晖,陈霞[4](2012)在《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与对侧眼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VEP)的特征性变化,探讨两种不同类型弱视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美国EDI公司生产的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0例斜视性(内斜)弱视患者及30例正常人双眼分别进行图形mVEP检测,以潜伏期与振幅为分析指标,进行了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三组mVEP的对比研究。【结果】六个离心度上弱视眼反应振幅密度较其对侧眼和正常眼均显着降低,潜伏期延长(P<0.01)。正常对照组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中鼻侧网膜与颞侧网膜反应振幅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斜视性(内斜)弱视组中,鼻侧网膜反应振幅密度均小于颞侧网膜。【结论】不同类型弱视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mVEP检查可为弱视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卢魁[5](2011)在《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已治愈的单眼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mfVEP)的恢复情况。方法记录32例6~15岁已治愈的单眼弱视(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斜视性弱视合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及30例7~17岁正常人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分别比较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对侧眼及正常人三组之间上、下半视野不同离心度(1环、2环、3环、4环)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峰P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密度。结果弱视眼上、下半视野1环、2环、3环、4环特征峰P波潜伏期及振幅密度较对侧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和对侧眼上、下半视野1环、2环、3环、4环的特征峰P波潜伏期均较正常组显着延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随着视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弱视眼的上、下半视野四个离心度mfVEP特征峰P波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可恢复至与对侧眼相当水平。2.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和对侧眼的上、下半视野四个离心度mfVEP特征峰P波潜伏期和振幅密度虽然无显着差别,但弱视眼、对侧眼分别与正常人比较时,它们的潜伏期仍较正常人延长,说明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和对侧眼的传导通路及视皮层仍存在异常。3.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和对侧眼的上、下半视野四个离心度mfVEP特征峰P波振幅密度与正常人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已治愈的单眼弱视患者的mfVEP的振幅密度较潜伏期提前恢复至正常人水平。
刘相和[6](2009)在《LBA对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动物模型,观察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改变情况;观察枸杞子提取液(LBA)对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可备选药物。方法新生Wistar大鼠21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实验组(8只)及治疗组(8只)。1周后,应用褥式缝合法缝合实验组及治疗组大鼠单侧眼睑,建立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4周后,拆除实验组及治疗组手术缝线,并开始经口给予治疗组大鼠LBA 1mg/kg灌胃治疗,每日一次。对照组及实验组自由进食。所有大鼠均在自然光线环境中饲养。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摘取眼球。应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改变;应用TUNEL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cl-2蛋白(bcl-2)、BAX蛋白(BAX)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HE染色可见对照组视网膜结构完整,外核层(ONL)及内核层(INL)厚度、细胞形态及数量无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视网膜ONL和INL明显变薄(P<0.05),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而治疗组视网膜ONL和INL的厚度及细胞数目比实验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TUNEL检测阳性细胞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TUNEL检测阳性细胞的表达比实验组明显减弱(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X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bcl-2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实验组比较,治疗组BAX及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而bcl-2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①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内、外核层及节细胞层均存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②LBA对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在视觉发育可塑期内可能具有保护作用。③LBA对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下调BAX及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栾相佳[7](2006)在《儿童弱视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儿童弱视(包括内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EP)特征,探讨儿童弱视的发病机制,同时为临床诊断及临床监测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RETIscan3.20.17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30例(60只眼)内斜视性弱视儿童、30例(60只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6例(32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mfVEP检测,并与15例(30只眼)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以特征峰的潜时及其与邻近波的峰峰值为分析指标,对三类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在视网膜区域不同离心度进行了mfVFP的对比研究。 结果: 1.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mfVFP的N1-P振幅和P-N2振幅在中央区较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屈光不正性弱视N1-P振幅和P-N2振幅在中央区较正常对照眼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的mfVFP特征峰潜时在各环都较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延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特征峰潜时在各环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不同程度弱视眼的mfVFP各同心环的N1-P波振幅、P-N2波振幅和P波潜伏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弱视眼中心区损害重于周边区,弱视眼在中央区视功能下降明显。 2.弱视的形态学损害可能存在于从视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整个通路中,“中枢发生说”与“外周发生说”互相补充。 3.mfVFP的N1和N2成分起源不同。 4.mfVFP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对弱视的诊断、监测治疗和
孙伟[8](2006)在《斜视性弱视大脑视皮层损害的脑磁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弱视是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视觉异常相互作用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功能发育障碍。弱视的基础研究初步表明,弱视视功能损害主要发生在Ⅴ1区及其以上的神经通路,并涉及多个脑区,弱视是视觉神经通路多方位、多层次损害的综合结果。脑磁图是无创伤性地研究人类大脑功能活动的新方法,属于弱视的功能成像研究的一种,它所测定的是神经元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磁场变化,与各种脑组织的导电率无关,不会产生任何失真,可实时地观测大脑功能的动态活动,并能准确的描记电磁波产生的部位。可以通过单一的受试对象完成以往需要大量实验对象才能完成的实验。应用脑磁图技术研究内斜视性弱视患者视觉诱发磁场(VEFs)的特征。探讨斜视性弱视对患者的大脑皮层空间信息处理的影响,为斜视性弱视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应用脑磁图技术,进行视觉刺激,通过采用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黑格及白格的大小所对应的视角均为80′。翻转时间频率为1Hz(翻转间隔为0.5s),屏幕上白格的平均亮度为70cd/m2,黑白对比度约为90%。刺激野为圆形,选用双眼全视野刺激、单眼全视野刺激,单眼颞侧半以及单眼鼻侧半视野刺激。全视野刺激时,刺激野直径为14°,半侧视野刺激时刺激野为14°(高)×7°(宽)。
赵堪兴,史学锋[9](2005)在《新世纪我国斜视弱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5年来,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指导和全体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斜视、弱视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在弱视分子和神经机制研究、视觉发育的可塑性研究、弱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眼外肌滑车(Pulley)研究以及斜视弱视的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均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期待在未来的10年中,本学科的工作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刘晖[10](2005)在《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眼与对侧眼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的特征性变化,探讨弱视的发病机理,对弱视预后的判断给予临床指导。 方法: 采用美国EDI公司生产的VERIS 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0例斜视性(内斜)弱视患者双眼分别进行图形mVEP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特征峰的潜时及其与邻近波的峰峰值为分析指标,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和斜视性弱视患者的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三者的不同视网膜区域包括上下半侧、四个象限、鼻颞侧及六个离心度进行了图形mVEP的对比研究。采用眼间不对称性系数(RAC)为分析指标,衡量了mVEP波形异常程度与弱视眼视力之间的关系。在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及斜视性弱视组中,分别探讨了弱视眼mVEP波形异常程度与屈光参差度及斜视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一、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三者mVEP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分析了弱视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mVEP的特征峰反应振幅密度峰峰值和潜时,比较了三者在不同视网膜区域包括上下半侧、四个象限、鼻颞侧及六个离心度mVEP所存在的差异。 1.六个离心度mVEP特征峰反应振幅密度峰峰值的对比 六个离心度弱视眼mVEP特征峰反应振幅密度峰峰值均较其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在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中,对侧眼反应振幅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而在斜视性弱视组中,对侧眼反应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着性。
二、儿童全视野和半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全视野和半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多焦视诱发电位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 |
mVEP、mERG 术语解释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资料和方法 |
2.2.1.研究对象 |
2.2.2 仪器和记录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正常对照组mVEP和mERG的波形特点 |
3.1.1 上下半侧视野mVEP、mERG比较 |
3.1.2 四个象限视野的mVEP、mERG比较 |
3.1.3 六个离心度的mVEP、mERG比较 |
3.2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mVEP和mERG的波形特点 |
3.2.1 弱视患者四个象限的mVEP和mERG的图形特点 |
3.2.2 弱视患者六个离心度的mVEP和mERG的图形特点 |
3.3 弱视眼、正常眼和对侧眼之间mVEP和mERG的比较 |
3.3.1 上下半侧视野mVEP和mERG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比较 |
3.3.2 鼻颞侧视野mVEP和mERG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比较 |
3.3.3 六个离心度mVEP和mERG的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比较 |
3.4 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mVEP、mERG波形非对称性与离心度的关系 |
3.5 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mVEP、mERG波形非对称性与弱视程度的关系 |
3.6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治疗后的mVEP和mERG的波形特点 |
3.6.1 弱视治疗后上下半侧视野的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比较 |
3.6.2 弱视治疗后六个离心度的振幅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比较 |
3.7 弱视治疗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特点 |
3.7.1 Titmus立体视检查 |
3.7.2 同视机检查 |
3.7.3 双眼视觉的多焦电生理检查 |
第4章 讨论 |
4.1 正常对照组mVEP和mERG的波形特点 |
4.2 屈光参差性弱视组mVEP和mERG波形特点 |
4.3 mVEP和mERG波形双眼非对称性与离心度和弱视程度的关系 |
4.4 弱视治疗后的mVEP和mERG波形特点 |
4.5 弱视治疗前后双眼视觉功能 |
4.6 总结和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2)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用: |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智力测试 |
1.2.3 PRVEP测试 |
2 结果 |
2.1 正常儿童和痉挛型脑瘫儿童全视野PRVEP P100潜伏期及波幅的比较分析 |
2.2两种类型痉挛型脑瘫患儿全视野PRVEP潜伏期和波幅的比较分析 |
2.3 正常儿童和痉挛型脑瘫儿童各眼各视野的PRVEP潜伏期数值比较分析 |
2.4 半视野结合全视野脑瘫患儿PRVEP异常表现在视觉通路位置的分析 |
2.4.1 视神经病变1例 |
2.4.2 视神经部分病变2例 |
2.4.3 视交叉后病变6例 |
2.4.4 视交叉病变2例 |
3 讨论 |
(3)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材料与方法 |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图 |
(5)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记录方法 |
1.2.1 仪器及装置 |
1.2.2 记录方法 |
1.2.3 实验过程 |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正常对照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表现 |
2.2 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 |
2.3 弱视眼、对侧眼与正常人mfVEP特征峰P波潜伏期的比较 |
2.4 弱视眼、对侧眼与正常人mfVEP特征峰P波振幅密度的比较 |
3.讨论 |
3.1 视觉诱发电位的解剖生理基础 |
3.1.1 视觉解剖通路 |
3.1.2 视觉信息处理的等级假设和并行处理机制 |
3.2 mfVEP形成机制 |
3.3 弱视的发病机制 |
3.3.1 形觉剥夺 |
3.3.2 双眼竞争 |
3.4 弱视眼与对侧眼mfVEP特征峰P波潜伏期和振幅密度的比较无差别的原因分析 |
3.5 弱视眼、对侧眼与正常人mfVEP特征峰P波潜伏期的比较有差别的原因分析 |
3.6 弱视眼、对侧眼与正常人mfVEP特征峰P波振幅密度的比较无差别的原因分析 |
3.7 弱视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 |
3.8 本研究不足之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视觉电生理在弱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LBA对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试剂配置 |
1.5 主要实验方法 |
1.5.1 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取材 |
1.5.2 HE染色 |
1.5.3 TUNEL检测 |
1.5.4 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5.5 染色结果测定 |
1.6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HE染色结果 |
2.2 TUNEL检测结果 |
2.3 bcl-2染色结果 |
2.4 BAX染色结果 |
2.5 Caspase-3染色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 |
3.2 弱视动物模型 |
3.3 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3.4 凋亡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因子 |
3.5 枸杞子提取液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
3.5.1 TUNEL检测的意义 |
3.5.2 bcl-2及BAX检测的意义 |
3.5.3 Caspase-3检测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图 |
致谢 |
(7)儿童弱视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个人简历 |
(8)斜视性弱视大脑视皮层损害的脑磁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斜视性弱视大脑视皮层损害的脑磁图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磁图在弱视中的研究与应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新世纪我国斜视弱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5年国内文献统计 |
二、弱视研究进展 |
(一) 弱视的分子机制研究 |
(二) 弱视的电生理研究 |
(三) 弱视的功能成像研究 |
(四) 弱视的临床研究 |
三、斜视研究进展 |
(一) 眼外肌滑车 (Pulley) 的研究 |
(二) 眼外肌超微结构研究 |
(三) 斜视的临床研究 |
四、斜视、弱视的流行病学研究 |
(10)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mVEP术语解释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四、儿童全视野和半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多焦视诱发电位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D]. 于春红. 南昌大学, 2016(01)
- [2]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J]. 李璐,李晓捷,张玚,赵宏博. 国际眼科杂志, 2015(07)
- [3]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D]. 李璐. 佳木斯大学, 2015(03)
- [4]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对比研究[J]. 刘晖,陈霞.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02)
- [5]已治愈单眼弱视患者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D]. 卢魁.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1)
- [6]LBA对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D]. 刘相和. 青岛大学, 2009(10)
- [7]儿童弱视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D]. 栾相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10)
- [8]斜视性弱视大脑视皮层损害的脑磁图研究[D]. 孙伟. 河北医科大学, 2006(11)
- [9]新世纪我国斜视弱视研究进展[J]. 赵堪兴,史学锋. 中华眼科杂志, 2005(08)
- [10]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的研究[D]. 刘晖. 天津医科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