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铃薯、稻、稻、盘菜”四熟制种植综合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珠[1](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朱志明,杨晓婉,杜海东,张战胜,杨自建,黄继兵[2](2019)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资料统计、文献检索、内容归类的方法阐述宁夏引黄灌区近年来种植制度由撂荒耕作制→熟荒耕作制→休闲耕作制→连作耕作制→轮作耕作制→集约现代耕作制等阶段的演进过程,以及目前麦后复种和稻旱轮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实现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革及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刘亚锋[3](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话题,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摆在中国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四川丘陵地区探索出更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最终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耕地面积亦日益减少,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严重、侵蚀程度加深。我们研究讨论充分利用四川丘陵地区的土壤资源,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田和旱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尽可能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耕作制度,既可以保障四川盆地内部的粮食供应,又可以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解决目前四川盆地内存在的人畜争粮的局面。最终做到,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又可以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不同的种植制度会影响不同的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农业利用的现状观察,并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合理分配种植制度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对种植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精尖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理论依据,总结了四川丘陵地区几种主要的种植制度,包括多熟种植制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饲草种植模式和稻田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资料查阅、走访专家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四川丘陵地区在种植制度发展上的变化,包括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结构变化、熟制变化、种植模式变化以及现状分析与前景分析,以求为该地区种植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的原则: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协调发展良井制度、坚持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下结论:应提高四川丘陵地区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比例、简化种植模式、提升净作的种植模式。
黄国勤,孙丹平[4](2017)在《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多熟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中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和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多熟种植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复种指数提升,区域模式多样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机械作业科技化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中国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发展多熟种植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多熟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多熟种植为主体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化多熟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并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率。
官春云,黄璜,黄国勤,孙丹平,梁玉刚[5](2016)在《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调查分析了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通过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剖析、文献资料查阅,阐述当前稻田多熟种植的地位、研究进展和生产状况。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快速发展中存在着熟制缩减、面积下降、模式单一、效益降低、地力衰退和耕地撂荒的问题,对策实行多元化、高效化、集约化、轻型化、绿色化和生态化的多熟种植模式。
车升国[6](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薛剑[7](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提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赵永敢[8](2011)在《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农作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农业资源供需矛盾不断被激化,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加剧、工程型缺水突出、季节性干旱严重、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状,从光、温、水、耕地、肥料等农业资源特点出发,通过统计资料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在分析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肥料资源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该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发展的主导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符合农作制度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该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50 hm2,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水利工程不足,季节性干旱多发;肥料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较低,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总之,该区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农业资源成本也不断增加,农业结构高耗低效,经营模式粗放无序,种植模式良莠不齐,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农户种粮积极性也大幅下降,而节约型农作制以其低耗、高效、精细管理等特征,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2)西南地区耕地、水和肥料资源节约潜力较大。从资源节约角度入手,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产值,改造种地产田,以及盘活耕地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耕地资源节约潜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田间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完善灌渠输配系统等方面来挖掘水资源节约潜力;通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耕地耗肥量,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肥料资源节约潜力。同时,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应以节地为主,节肥为副,辅以节水。(3)西南地区节地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提高耕地复种指数;②提升粮食单产;③中低产田改良,提升土地质量;④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修复工程,在沙地、干热河谷进行农业种植,复垦废弃矿山,以及发展立体农业技术等实现节地的目的。目前,适合该区发展的节地模式主要有冬闲田利用模式、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和稻田新三熟模式等。(4)西南地区节肥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某些化肥施用严重过量的区域,可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每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②提高化肥利用率;③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施用力度,实行有机无机配施;④其他措施,包括利用生物梯化措施,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间套作,培肥地力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质量,达到节肥高效的目的。该区适用的节肥模式主要有草田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模式、“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和旱地四熟种植模式等。(5)西南地区节水农作制有以下三种发展途径:①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资源;②提高水分生产效率;③其他措施,主要可通过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技术来节约水资源。目前,该区适用节水模式主要有集水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模式等。(6)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其农业发展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而因地制宜。各类型区不同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模式主要有:平原地区,应以多种资源节约模式为主,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资金换生产”,发展“水稻-马铃薯/油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模式、冬闲田利用模式、稻田新三熟模式、马铃薯套种玉米二套二(三套三、四套四)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等;丘陵区应以多种资源综合管理措施为主,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技术换生产”,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模式、“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模式、早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模式和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等:山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发挥山区特点,兼顾多种经营,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和谐换发展”,可发展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等。
翁定河[9](2011)在《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属南方马铃薯冬作区,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马铃薯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在春粮作物中的地位越发显现。近年来,马铃薯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从传统的粮菜兼用向休闲食品、工业淀粉、生物医药等多用途的拓展,需求与日俱增,加之福建省发展马铃薯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福建省马铃薯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福建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本人在负责推广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发现因地域性和栽培习惯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品种杂乱、栽培管理粗放,栽培方式各异,标准不统一,栽培模式亟待完善等诸多问题,导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产量与商品性差异较大。在总结闽南冬作区农户高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方式,结合福建生产实际,整合了稻草覆盖、高培土和有机肥盖种等关键栽培技术,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技术,并在龙海等主产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之后被福建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等单位列为首推的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并辐射到广东惠东等省外地区。为了完善稻草包芯栽培,建立适宜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规范,推行标准化栽培,以期为进一步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此,本论文以紫花851和中薯3号为供试材料,从栽培方式的筛选与验证,植株的产量形成、形态发生和生理生化特性等角度,在群体、个体和组织水平,对稻草包芯栽培的农艺性状、高产形成、土壤微生物及其生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经2007-2010年为期4年的连续研究,形成结果如下:1)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与主产区稻草包芯栽培的产量等性状表现:不同栽培方式筛选和主要栽培方式比较研究表明,在各种栽培方式中以稻草包芯效果最佳,综合表现良好,该方法操作简便,农民易接受,包芯后保水增温,疏松土层,有效减少裂薯率,提高商品率,产量高,增产显着,大面积的示范也验证了该方法的高产性和实用性,可见稻草包芯栽培适于在福建省各产区推广使用。2)稻草包芯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稻草包芯栽培的茎叶、根和匍匐茎重高于对照,不同品种间匍匐茎的生长存在差异,组织结构的解剖显示,稻草包芯栽使块茎有明显的、全面的增粗膨大的效果,器官分化同步均匀,发育一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造粉粒的出现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的质量。3)适宜的用草量、氮钾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等关键栽培技术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覆盖量2700kg和4200kg两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着,尽管二者产量相当,但由于用草量增加1500kg,增加了相应成本,经济效益下降,以每公顷2700kg为宜。马铃薯产量与N、K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在试验条件下,每公顷的经济施N量240 kg,经济施K量为201kg,相应预期产量为3.75t。平均每生产1000kg块茎需施N肥6.4 kg,K肥5.4 kg, N、K比1:0.84。通过对9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线性模式分析可知,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每公顷种植密度为8.25万株的产量最高,此后产量将随种植密度继续增加而逐渐降低。4)高产生理特性和生化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生育期内稻草包芯栽培的光合能力强,物质生产积累多,分配合理。具体表现为,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光合势和净同化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4.8%、33.9%、17.0%和23.3%以上。稻草包芯栽培T/R值表现为前期高中期低后期高的特性。②就光合相关酶活而言,RUBP羧化酶、Mg2+-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都强于对照的,各酶在播后75d、60d和75d,分别达37umol/mg.min、235.4umol/mg·min和454.7 umol/mg·min。而稻草包芯栽培的乙醇酸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低于对照。③在整个生育期内,包芯马铃薯的氮素同化酶,亚硝酸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尤其播种后60天,稻草包芯栽培活性比对照高166.0%以上。④根系活力root activity也明显高于对照,稻草包芯栽培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高30.0%。其K素吸收规律呈现出吸收力强,所需K素的94%来从土壤,吸收盛期在现蕾前14d至成熟前15d,成熟前15d至成熟,基本停止吸收土壤K素。⑤本研究表明,稻草包芯栽培有利于叶片脯氨酸含量积累,不同品种之间稻草包芯栽培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显着水平。而稻草包芯栽培较对照的叶片MDA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稻草包芯栽培植株的在生长前中后三期的SOD、CAT和POD的酶活趋势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达显着水平。稻草包芯栽培能减缓自由基对植株细胞膜伤害。⑥在块茎形成前后,稻草包芯栽培与对照相比,GA和ABA及其比值表现出相同趋势,即ABA的上升和GA的下降,是块茎形成重要条件,但是GA/ABA的变化具有更重要的作用,GA和ABA比值在50以上时,是匍匐茎伸长阶段,当比值下降到26以下,块茎开始形成,且在块茎形成期,GA和ABA比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稻草包芯较之对照而言,其GA和ABA的含量及比值更趋合理,由此可以认为,稻草包芯有利于ABA和GA处于一定的水平,对是块茎形成的有利。5)稻草包芯栽培方式中土壤环境研究:①稻草包芯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数量,它可以使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三大微生物类群以及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等有益功能类群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尤其在播后45d,稻草包芯栽培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四大微生物类群与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细菌等功能类群的数量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②在土壤酶方面,稻草包芯栽培与对照相比,可以有效的提高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而脲酶活性却有所下降。③稻草包芯栽培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温度,在10cm和20cm的土壤层土壤温度在整个生育期均普遍高于对照。6)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结果结合各地的生产实际,制定了福建省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技术规程。
张应龙,娄义容[10](2010)在《旱地一年四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用早熟糯玉米、干豇豆、红薯、马铃薯、小麦进行旱地一年四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一年套作三熟平均增产40 509.1元/hm2,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马铃薯、稻、稻、盘菜”四熟制种植综合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铃薯、稻、稻、盘菜”四熟制种植综合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小结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传统农业技术 |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
(三)美洲作物 |
(四)皖南地区 |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
一、人口重压 |
二、重农抑商 |
三、商业资本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产效应 |
一、作物产量增加 |
二、农业结构演变 |
三、地域分布差异 |
第二节 人口效应 |
一、人口膨胀 |
二、人口过剩 |
三、人口迁移 |
第三节 生态效应 |
一、森林资源锐减 |
二、水土流失严重 |
三、土壤性状恶化 |
四、旱涝灾害频发 |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
一、边际报酬递减 |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三节 历史启示 |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历史沿革 |
1.1 引黄灌区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1.2 引黄灌区种植制度改革的5个重要阶段 |
1.2.1 传统耕作改革萌发时期 (1950年代初) |
1.2.2恢复发展时期 (1960年代初) |
1.2.3 变革发展时期 |
1.2.4 调整和巩固稳定期 (1970年代—1990年代中后期) |
1.2.5 继承和发展时期 (2000年以后) |
2 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发展现状 |
2.1 粮、经、饲三元高效种植技术推动结构调整及种植制度改革 |
2.2 农业部高产创建的实施带动大面积增产 |
2.3 复种两熟制增效显着 |
2.4 水稻品质提升工作有序进行 |
3 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3.1 麦后复种耕作制中存在的问题 |
3.2 稻旱轮作中存在的问题 |
4 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 |
4.1 对策 |
4.2 未来发展方向 |
(3)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1 国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2 国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3 四川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3.研究内容与方案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四川丘陵区地理范围 |
3.1.2 四川丘陵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案 |
4.相关理论基础 |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4.2 粮食安全理论 |
4.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5.四川丘陵地区种植模式 |
5.1 多熟种植模式 |
5.1.1 旱地麦-玉-薯为主的多熟制 |
5.1.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
5.1.3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 |
5.2 饲草种植模式 |
5.3 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
6.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
6.1 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
6.2 农作物结构变化 |
6.3 熟制变化 |
6.4 种植模式的演变 |
6.5 种植制度现状分析 |
6.6 各类种植制度发展前景分析 |
7.四川丘陵区种植制度的发展原则及对策 |
7.1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原则 |
7.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原则 |
7.1.2 保证粮食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
7.1.3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
7.2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对策 |
7.2.1 发展多元结合的种植模式 |
7.2.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
7.2.3 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熟种植概述 |
2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 |
2.1 复种指数提升 |
2.2 区域模式多样化 |
(1)北方多熟区 |
(2)华东多熟区 |
(3)华中多熟区 |
(4)华南多熟区 |
(5)西南多熟区 |
2.3 投入产出高效化 |
2.4 机械作业科技化 |
3 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 |
3.1 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2 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 |
3.3 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 |
3.4 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 |
4 展望 |
(5)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多熟制生产的意义 |
1.1 提高土地产出率 |
1.2 提高资源利用率 |
2 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发展与现状 |
2.1 长江中下游多熟区 |
2.2 西南多熟区 |
2.3 华南多熟区 |
3 多熟种植的经验与案例 |
3.1 轮作 |
3.2 间作与套作 |
4 存在问题 |
4.1 熟制缩减 |
4.2 面积下降 |
4.3 模式单一 |
4.4 效益降低 |
4.5 地力衰退 |
4.6 耕地撂荒 |
5 对策 |
5.1 提高认识 |
5.2 增加投入 |
5.3 加强研究 |
5.4 加大扶持 |
5.5 建立样板 |
5.6 分类指导 |
6 结语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8)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农作制演变特征 |
2.1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 |
2.1.1 光温资源特点 |
2.1.2 水资源特点 |
2.1.3 耕地资源特点 |
2.1.4 肥料资源特点 |
2.2 西南地区农作制演变特征 |
2.2.1 农业生产高产化趋向明显 |
2.2.2 农业生产资源成本向高耗方向演变 |
2.2.3 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 |
2.2.4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经并重、追求效益"方向演变 |
2.2.5 种植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 |
2.2.6 农业总体效益与农民收入向追求"高效益"方向演变 |
2.3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
3.1 节地农作制发展潜力 |
3.1.1 耕地复种指数挖掘潜力 |
3.1.2 单位耕地产值提高潜力 |
3.1.3 中低产田改造潜力 |
3.1.4 占补耕地盘活潜力 |
3.2 节水农作制发展潜力 |
3.2.1 水资源可利用潜力 |
3.2.2 田间灌溉节水潜力 |
3.2.3 水分生产效率节水潜力 |
3.2.4 灌渠输配系统节水潜力 |
3.3 节肥农作制发展潜力 |
3.3.1 单位耕地耗肥节约潜力 |
3.3.2 肥料高效利用节约潜力 |
3.3.3 有机肥资源利用潜力 |
3.4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1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
3.4.2 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型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 |
3.4.3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亟需改善 |
3.4.4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多样,农产品品质不高 |
3.4.5 机械化生产滞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3.4.6 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下降,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 |
4.1 节地农作制发展途径 |
4.1.1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集约高产农业技术 |
4.1.2 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 |
4.1.3 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为核心的间套轮作模式 |
4.2 节水农作制发展途径 |
4.2.1 以保水保土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
4.2.2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灌与集雨补灌技术 |
4.2.3 以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
4.3 节肥农作制发展途径 |
4.3.1 以作物残茬高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还田技术 |
4.3.2 以肥料均衡施用为重点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 |
4.3.3 以合理间套轮作为核心的生物梯化措施 |
4.3.4 以提升土壤肥力为核心的冬季绿肥生产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主导模式 |
5.1 节地农作制主导模式 |
5.1.1 冬闲田利用模式 |
5.1.2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 |
5.1.3 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 |
5.1.4 稻田新三熟制模式 |
5.1.5 其它节地模式 |
5.2 节水农作制主导模式 |
5.2.1 集水农业模式 |
5.2.2 保护性耕作模式 |
5.2.3 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模式 |
5.2.4 现代农业节灌技术模式 |
5.2.5 其它节水模式 |
5.3 节肥农作制主导模式 |
5.3.1 草田轮作模式 |
5.3.2 秸秆还田模式 |
5.3.3 "小麦/玉米/大豆"模式 |
5.3.4 旱地四熟种植模式 |
5.3.5 其它节肥模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9)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的发展现状 |
1.1 福建马铃薯产业现状 |
1.2 福建马铃薯品种现状 |
1.3 福建马铃薯栽培制度现状 |
2 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
2.2 稻草包芯栽培技术 |
2.3 稻草不同覆盖技术栽培特点的比较 |
3 马铃薯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
4 马铃薯生长的土壤特性研究进展 |
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方式产量与营养成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盖栽培方式的主要性状表现 |
2.1.1 不同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表现 |
2.1.2 不同覆盖栽培方式的商品性状表现 |
2.1.3 不同覆盖栽培方式薯块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
2.2 主要覆盖栽培方式的主要性状表现 |
2.2.1 主要覆盖栽培方式的产量表现 |
2.2.2 主要覆盖栽培方式的商品性状表现 |
2.2.3 主要覆盖栽培方式薯块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
2.3 主产区稻草包芯栽培的产量表现 |
2.3.1 稻草包芯栽培对比试验产量表现 |
2.3.2 大面积示范产量表现 |
3 小结 |
第三章 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农艺性状动态变化 |
2.1.1 生育进程表现 |
2.1.2 主要产量性状表现 |
2.1.3 株高动态变化 |
2.1.4 茎叶重动态变化 |
2.1.5 单株根重动态变化 |
2.1.6 匍匐茎重的动态变化 |
2.1.7 薯块数与单株薯块重的动态变化 |
2.2 匍匐茎的发育动态及组织形态解剖 |
2.2.1 生长发育和形态特征 |
2.2.2 器官形态建成的组织解剖特性 |
2.2.3 不同品种包芯栽培块茎增粗膨大的形态特征 |
3 小结 |
第四章 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适宜用草量的确定 |
2.2 NP适宜施肥量的确定 |
2.2.1 不同施氮量的产量和效益 |
2.2.2 不同施钾量的产量和效益 |
2.2.3 氮钾肥增产增收效应比较分析 |
2.3 适宜种植密度确定 |
2.3.1 产量方差分析 |
2.3.2 产量的模式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生理特性 |
2.1.1 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
2.1.2 光合势的动态变化 |
2.1.3 净同化率的动态变化 |
2.1.4 叶绿素的动态变化 |
2.2 光合相关酶的动态变化 |
2.2.1 RUBP羧化酶动态变化 |
2.2.2 ATP 酶动态变化 |
2.2.3 乙醇酸氧化酶动态变化 |
2.3 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3.1 植株干物质积累 |
2.3.2 T/R 的动态变化 |
2.4 矿质营养生理特性 |
2.4.1 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 |
2.4.2 亚硝酸还原酶的动态变化 |
2.4.3 K 的吸收、积累与转运 |
2.4.3.1 马铃薯对钾素的吸收及积累运转 |
2.5 抗逆生理特性 |
2.5.1 脯氨酸含量 |
2.5.2 丙二醛含量 |
2.5.3 细胞保护酶活性 |
2.6 激素含量 |
3 小结 |
第六章 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土壤环境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温度变化 |
2.2 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变化 |
2.3 土壤微生物功能类群变化 |
2.4 土壤酶活性的动态表现 |
3 小结 |
第七章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生产技术 |
4.1 品种 |
4.2 种薯 |
4.3 选地与整地 |
4.4 播种 |
4.5 包芯与培土 |
4.6 灌溉 |
4.7 施肥 |
4.8 有害生物防控 |
4.9 防霜冻害 |
4.10 收获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1.1 总结 |
1.2 讨论 |
2 特色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旱地一年四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过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 |
2.2 经济效益 |
2.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3 结论与讨论 |
四、“马铃薯、稻、稻、盘菜”四熟制种植综合效益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2]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制度的演变与发展[J]. 朱志明,杨晓婉,杜海东,张战胜,杨自建,黄继兵. 农业科学研究, 2019(02)
- [3]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D]. 刘亚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黄国勤,孙丹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3)
- [5]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官春云,黄璜,黄国勤,孙丹平,梁玉刚. 作物杂志, 2016(02)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7]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8]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D]. 赵永敢. 西南大学, 2011(09)
- [9]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翁定河.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10]旱地一年四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 张应龙,娄义容.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