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中国人早日飞上太空(论文文献综述)
韩建昌[1](2016)在《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对于梦想的追求,源于内心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动力。文化的发展,文明的创造,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延伸。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指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以自由飞行为特征的通用航空既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促进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当代通用航空事业之所以不够发达,航空文化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通用航空文化在当代中国刚刚兴起,通用航空发展正在成为热点。通用航空文化是通用航空的灵魂,与通用航空产业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是软件与硬件、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自由飞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愿望,不仅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也应该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标志。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构建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探索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规律,寻找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就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目的、内涵以及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导论。对选题的缘起、选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作了一个概要的说明。第二章,通用航空文化研究与建设的理论基础。结合通用航空文化的特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的一些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平台是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是本文后续理论架构形成的重要基础。第二章还界定了通用航空文化的基本概念,论述了通用航空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在表现,并从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以及价值观文化层面对通用航空文化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第三章,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回顾了通用航空文化的历史演进,对航空文化的起源以及通用航空文化的发展行了考察;分析了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对通用航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进行了论述。第四章,通用航空文化的精神特征及价值构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绎出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应该具有的精神特征,并将其概括为自由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人本精神、开放精神、服务精神、法治精神。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通用航空文化的社会价值,分析了交通变革、科技发展以及飞行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论述了自由飞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作用。考察了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强化国民航空意识、建设航空强国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五章,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建设通用航空文化。论述了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分析了通用航空产业的文化气质、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文化建设的促进以及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的作用,考察了通用航空制造产业和通用航空服务产业的文化建设的重点,通过产业发展促进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第六章,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多种途径。通用航空文化建设需要从政府、公民、企业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构建和系统推进。提出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强化国民的航空意识、建设先进航空文化的系列途径。构建了通过开展通用航空活动和开发航空文化产品,加强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第七章,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从企业文化建设和通用航空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考察了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以及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实践的特点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建构起通用航空文化及其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内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出发,在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视域,进行通用航空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和实践探索,拓展了当代先进文化的研究范围。二是提出了通用航空文化与通用航空产业及人的生活改变互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航空文化建设找到了基本的路径依据。研究通用航空文化的目的是通过文化建设,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是对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从而提供了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生动案例。本文以上述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为分析框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实践层面的经验,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并对其进行了反馈验证。
张笑天[2](2014)在《民族记忆——大武汉战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并没有用"血色记忆"命名这部小说,不过那是我心灵的底片,它终究是要感光的。一个人的记忆,特别是屈辱的记忆,如影相随,不可能忘记,大而化之,对一个血脉愤张的民族,更应是刻骨铭心的烙痕。在1938年的武汉大会战里担负要职并率所部创造万家岭大捷奇迹的薛岳,曾说过这样的话:"平心而论,在不犯战术错误的前提下,我们一个甲种师只能与日本一个联队战平,"类似的话,蒋介石也说过。这是从战斗力、战术、武器装备等多方因素为出发点作出的综合评价。所以有人戏称,我们对日作战,不是"以一当十",而是"以十当一"。全凭民族精神和血肉之躯与倭敌抗争,其悲壮、惨烈可想而知。这也恰是中国不亡的关键,在万家岭战役中,薛岳兵团一举全歼了日寇第106师团,怎能不大长民族志气。大武汉保卫战也许可以定义为中国抗战的转折点,这一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蒋介石认为发明权在他,他的"放眼长期坚持,以空间换时间"口号更早,便是异曲同工。我这次不仅写了薛岳、冷欣、张灵甫这样的高级将领,也写到了蒋介石、宋美龄,且不是摆设,不是配角,我试图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写他们的自尊、屈辱、猜疑、自以为是、党同伐异,也开掘蒋介石的不为人知的一面:矛盾心理,自省、自责和人情味,包括对儿子蒋经国的爱恨和舍亲取义,这自然开掘了蒋介石内心的深层。这无疑得益于蒋介石日记的公诸于世,除了准备日后当楷模者的日记,不会在灵魂里掺假,蒋介石多次在日记里恨自己嫖娼好色,便很说明其不伪。记得我26年前写《开国大典》剧本时,在影片的海报上,我拟过这样的宣传词:"把毛泽东从神坛上请下来,由神写成人;把蒋介石从地狱中拉上来,由鬼写成人。"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可在一段时间里,却成了我"混淆阶级斗争,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罪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没人再这么说了,我觉得,人性的复杂远非人性或阶级性所能诠释的,譬如吴佩孚这样似乎盖棺定论的军阀,"居然"很爱国,经得住日本人的诱惑,拒不当"华北自治"的头,不做汉奸。人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在我们的文学里,始终是扭扭捏捏的样子,是不是应当理直气壮一点?
谈燕[3](2010)在《在沪央企要为上海发展作贡献》文中认为本报讯 (记者 谈燕)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上海前往央企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切实服务地方,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中共?
张金翠[4](2007)在《从维护“人权”到防止“威胁” ——1989年美国对华军事制裁研究》文中认为“六四”事件后,美国对华实施了包括中止军事装备和武器贸易、中止美制卫星出口、中止核贸易与合作、中止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继续放松对华出口限制等军事制裁措施。在随后的时间里,美国对华军事制裁在每一任政府那里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本文旨在系统地研究“六四”事件后美国对华军事制裁从实施到演变的整个历史过程,并分析每一届政府甚至一届政府的不同时期制裁政策不同的动因。对于前者,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进行论述;对于后者,本文运用决策理论中的理性行为体模式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以跨机构政治模式作为辅助性工具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一)就制裁政策的演变来讲,从布什政府时期、克林顿第一任期、克林顿第二任期、到小布什政府时期,制裁从出台至今依次经历了放松——放松——开始放松后骤然收紧——收紧的发展趋势。(二)就制裁政策的动因来讲,在“六四”事件后,布什政府在维护“人权”的目标下对中国实施了军事制裁,而后在重视中国战略价值、致力于稳定中美关系的目标下放松了制裁;克林顿第一任期在经济安全优先目标下放松了制裁;克林顿第二任期之初在全面接触中国,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目标下放松了制裁,此后却在国会的积极介入下收紧了制裁;小布什政府在防止中国“威胁”的目标下大大收紧了制裁。(三)就整个制裁政策的动因趋势来讲,虽然今天小布什政府坚持的仍是近二十年前美国宣布的对华军事制裁,但其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维护“人权”为由对中国进行“惩罚”,演变成了防止中国“威胁”,试图限制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以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当前的中美关系以及寻求打破制裁的途径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四)就外交决策模式的使用而言,理性行为体模式仍是决策分析的一个有效工具,但可对其本身进行完善;运用外交决策模式来分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时,可以根据环境和议题等的不同选择各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
李京华,韩松[5](2003)在《万户归来兮 千年梦想快成真》文中研究说明《大众软件》的年轻女编辑凌晨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写作有关太空的科幻小说。 凌晨仅仅是千百万热烈企盼着中国宇航员早日登天的人们中的普通一员。 中国人的太空计划,看上去有着最为广大的群众基础。 千年太空梦 凌晨
毕淑敏[6](1997)在《红处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沈若鱼携母自南方归来对,晒得像一段黑檀木。先生到机场接她们,小心翼翼。好像母女俩是砍开的半个椰子,一碰就会汁液横流。本想把母亲接到自家,但老人坚持回干休所。送母亲回去安歇后,先生的精神才舒缓一些。告诉你一件事,可别吓着。要有精神准备,把自己的红血球、白血球都调动起来,像城墙砖一样砌在那儿,抵御我这个消息的力度。先生郑重得吓人。说吧,是不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搞了颠覆我的小动作?家庭兵变,第三者插足什么的,我时刻准备着。沈若鱼一边说,一边向外拿着南方特产。比这要坏得多。先生不理会她的打趣,沉痛万分。
李荣德,王学彦[7](1985)在《铸造神剑的人们》文中提出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巨型运载火箭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天安门前。一枚枚导弹、火箭,威武地躺卧在载重车上,浩浩荡荡通过广场。邓小平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缓缓举起了手,向那些将洲际火箭送入万里外太平洋海域的人们;向那些蹈海踏浪发射潜射火箭的人们;向那些将同步通信卫星送入外太空的人们;向千万个研制火箭、卫星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们,向这些被称为神剑的铸造者的人们,致以共和国最崇高的敬礼!
二、让中国人早日飞上太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中国人早日飞上太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通用航空文化研究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2.1.1 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
2.1.2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基本精神 |
2.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2.2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 |
2.2.1 人的本质 |
2.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2.2.3 文化与自由的关系 |
2.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 |
2.3.1 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2.3.2 社会生活决定社会文化 |
2.3.3 通用航空实践与文化生产力 |
2.3.4 文化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4 通用航空文化的基本概念 |
2.4.1 航空文化、民用航空文化与通用航空文化的关系 |
2.4.2 通用航空文化的基本内涵 |
2.4.3 通用航空文化的外在表现 |
2.4.4 通用航空文化的层次结构 |
第3章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3.1 通用航空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1 航空文化的最早起源——古代人类的飞行向往 |
3.1.2 西方近代航空文化的实践探索 |
3.1.3 现代航空文化的形成 |
3.1.4 世界通用航空文化的发展繁荣 |
3.2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的发展和机遇 |
3.2.1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的发展回顾 |
3.2.2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发展的机遇 |
3.3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通用航空产业难以为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
3.3.2 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力量薄弱 |
3.4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
3.4.1 建设通用航空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
3.4.2 建设通用航空文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需要 |
3.4.3 建设通用航空文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第4章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的精神特征和价值构建 |
4.1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应具有的精神特征 |
4.1.1 自由精神 |
4.1.2 探索精神 |
4.1.3 创新精神 |
4.1.4 人本精神 |
4.1.5 开放精神 |
4.1.6 公共服务精神 |
4.1.7 法治精神 |
4.2 我国通用航空文化的价值构建 |
4.2.1 通用航空文化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
4.2.2 通用航空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2.3 建设通用航空文化共享中国梦 |
4.2.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国民航空意识 |
第5章 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为依托建设通用航空文化 |
5.1 产业与文化的关系 |
5.1.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
5.1.2 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 |
5.1.3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态 |
5.2 通用航空产业体现航空文化的精神内涵 |
5.2.1 通用航空产业具有天然的文化气质 |
5.2.2 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培育航空文化 |
5.2.3 以通用航空为手段,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 |
5.3 通用航空企业文化促进通用航空文化建设 |
5.3.1 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通用航空特性 |
5.3.2 通过社会责任文化促进通用航空文化建设 |
5.3.3 通过品牌文化促进通用航空文化建设 |
5.4 两种类型通用航空产业的文化建设重点 |
5.4.1 通用航空制造产业的文化建设重点 |
5.4.2 通用航空服务产业的文化建设重点 |
第6章 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的多种途径 |
6.1 协同推进通用航空文化建设 |
6.1.1 强化政府的航空意识及服务观念 |
6.1.2 激发国民的航空意识及参与热情 |
6.1.3 发挥通用航空企业的能动作用 |
6.1.4 发挥航空学会的桥梁作用 |
6.1.5 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 |
6.1.6 发挥硬件与软件的协同效应 |
6.1.7 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
6.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通用航空文化建设 |
6.2.1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价值观念 |
6.2.2 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国民的航空意识 |
6.3 开展通用航空活动,开发航空文化产品 |
6.3.1 举办航展 |
6.3.2 开展主题飞行活动 |
6.3.3 举办知识讲座 |
6.3.4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
6.3.5 运用新闻事件及名人效应 |
6.3.6 开发航空文化创意产品 |
6.3.7 制作书籍、影视及网络产品 |
第7章 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
7.1 企业文化建设实践 |
7.1.1 构建价值理念,塑造发展通用航空的灵魂 |
7.1.2 实现知行合一,用发展通用航空的理念引导员工行为 |
7.1.3 融入企业管理,建设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子文化 |
7.1.4 建设文化阵地,打牢文化建设的基础 |
7.2 通用航空文化建设实践 |
7.2.1 举办通用航空活动,普及通用航空文化 |
7.2.2 发挥新闻媒介传播作用,强化国民航空意识 |
7.2.3 发展航空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链延伸传播航空文化 |
7.2.4 开发航空文化产品,拓宽通用航空文化传播途径 |
7.3 文化建设实践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族记忆——大武汉战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二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三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四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五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六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七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八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九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十一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十二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4)从维护“人权”到防止“威胁” ——1989年美国对华军事制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 |
五、基本假设与主要创新 |
六、论文架构 |
第一章 理论、历史与法律 |
第一节 分析模式的选择与修正 |
第二节 与美国对华军事制裁有关的法律与机构 |
第三节 1989年以前美国的对华军事制裁 |
小结 |
第二章 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军事制裁 |
第一节 军事制裁的出台 |
一、行政部门宣布的制裁 |
二、国会的立法制裁 |
第二节 军事制裁的最初放松 |
一、武器销售制裁的放松 |
二、卫星出口制裁的放松 |
三、导弹扩散制裁的实施与解除 |
第三节 理性行为体模式的解释 |
一、布什政府作为理性行为体的特征 |
二、维护“人权”与强调中国战略价值的目标设定与选择 |
小结 |
第三章 克林顿第一任期的对华军事制裁 |
第一节 军事制裁的进一步放松 |
一、武器销售禁令的突破 |
二、卫星出口制裁的放松 |
三、高性能计算机出口控制的放松 |
四、导弹扩散制裁的实施与解除 |
第二节 理性行为体模式的解释 |
一、克林顿政府作为理性行为体的特征 |
二、经济安全优先的目标设定与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克林顿第二任期的对华军事制裁 |
第一节 军事制裁从继续放松到骤然收紧 |
一、武器销售制裁的讨论:无果而终 |
二、卫星出口制裁:从放松到收紧 |
三、高性能计算机的出口控制:从放松到更多限制 |
四、和平核能合作:虎头蛇尾 |
第二节 从理性行为体模式到跨机构政治模式的解释 |
一、理性行为体模式的解释:全面接触目标与放松制裁 |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的解释:国会的积极介入与收紧制裁 |
小结 |
第五章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军事制裁 |
第一节 军事制裁的空前趋紧 |
一、收紧本国的军事制裁 |
二、对中国军购的全面围堵 |
第二节 理性行为体模式的解释 |
一、小布什政府作为理性行为体的特征 |
二、防止中国“威胁”的目标设定与选择 |
第三节 阻挠欧盟解禁:全面维持对华军事制裁的个案研究 |
一、欧盟1989年对华军售禁令 |
二、欧盟解禁问题的提出 |
三、美国的阻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铸造神剑的人们(论文提纲范文)
一将军踏雷前进 |
将军回来了 |
斗士 |
卫星上天,将军安在? |
苦寒时节 |
二历史的回顾 |
艰难的起步 |
饥饿的时刻 |
核弹插上翅膀 |
三火箭之舟在潜航 |
四东山再起之后 |
大鹏的一翼 |
PERT的再生 |
四两代科学家 |
我们的钱老 |
火箭老总们 |
第二代火箭专家 |
五飞向太平洋 |
协同作战 |
一鸣惊人 |
六再鸣惊人 |
火箭装上潜艇 |
潜艇上的山花 |
水下神剑命中目标 |
七璀璨的神剑星座 |
一颗亮星 |
又一颗亮星 |
八三鸣惊环宇 |
借东风 |
卫星总设计师 |
太空抢险 |
四、让中国人早日飞上太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通用航空文化建设研究[D]. 韩建昌.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2]民族记忆——大武汉战云[J]. 张笑天. 作家, 2014(05)
- [3]在沪央企要为上海发展作贡献[N]. 谈燕. 解放日报, 2010
- [4]从维护“人权”到防止“威胁” ——1989年美国对华军事制裁研究[D]. 张金翠. 复旦大学, 2007(06)
- [5]万户归来兮 千年梦想快成真[N]. 李京华,韩松. 新华每日电讯, 2003
- [6]红处方[J]. 毕淑敏. 大家, 1997(01)
- [7]铸造神剑的人们[J]. 李荣德,王学彦. 当代, 19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