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leoceanographic records in the sedimentary cores from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论文文献综述)
陈洁[1](2021)在《北太平洋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陆源、生源、自生源和火山源等多种自然过程的贡献,蕴含了丰富的环境和气候变化信息。认识和理解海洋沉积物的组成和分布规律是海洋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内容。由于样品缺乏,目前对北太平洋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的组成、空间分布规律及物质来源的认识还存在明显不足。该研究通过对皇帝海岭50个表层全样沉积物的粒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CaCO3含量,30个表层沉积物细粒硅酸盐组分(<63μm)表层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Nd同位素及14个铁锰相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Nd-Pb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研究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查明了碎屑沉积物来源,探讨了影响铁锰相Nd-Pb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理解北太平洋皇帝海岭现代沉积物环境变化规律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发现皇帝海岭全岩沉积物陆源组分的组成在33°N~44°N(带Ⅰ)、44°N~49.8°N(带Ⅱ)和49.8°N~53°N(带Ⅲ)三个纬度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带Ⅰ和带Ⅲ,沉积物陆源组分以粘土质粉砂为主,带II则以砂和粉砂质砂占优。可分选粉砂平均粒径分析表明海山区水动力强度显着高于深海平原,在1000-2500 m水深,水动力较强。位于4000 m以深水体的沉积物中CaCO3含量显着减小(<1.5%),在4000m以浅,则呈数量级增加(>20%~84%),确认4000m水深是北太平洋皇帝海岭区域的碳酸盐补偿深度。全岩沉积物主量元素Al与Fe、Ti、Mg、K之间强正相关性(R>0.9),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存在显着的陆源碎屑贡献。稀土元素示踪进一步证实沉积物中存在风尘碎屑贡献。沉积物粒度与主量元素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显示沉积物粒径不是控制陆源碎屑含量的主要因素。全岩沉积物普遍发育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Ce负异常出现在碳酸盐富集的沉积物中,主要继承海水的信号。显着的Eu正异常发育表明源自环太平洋火山岛弧的火山碎屑物质对北太平洋沉积物组成存在显着贡献。研究区陆源、火山源和生源的相对贡献随区域和水深而变化。表层沉积物的硅酸盐组分(<63μm)元素和Nd-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由风尘物质和火山物质混合而成。其中风尘物质主要源自亚洲内陆中亚沙漠,火山物质主要源自周边岛弧,包括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勘察加半岛、阿拉斯加和日本火山弧等。在33°N~44°N区域,沉积物存在相对较多的风尘物质及少量的火山物质;在44°N~53°N区域,火山贡献相对较多。采用“快速+柔和还原试剂”方法提取了表层沉积物铁锰相中的Pb和Nd同位素,发现大多数样品铁锰相萃取液的Al/Nd和Al/Pb比值均小于100,证实了该方法在提取沉积物铁锰相Pb、Nd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铁锰相εNd值介于-1.79~-3.80,与对应现代调查海水实测εNd值相比更具放射性,这可能与所分析的表层沉积物年龄、早期成岩孔隙水及底层绕极深层水的上涌有关。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2](2021)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我国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空间上,对北起拉普捷夫海、南至孟加拉湾的广大海域进行了沉积物调查取样,开展了跨纬度"源-汇"过程研究,建立了陆架第四纪高分辨率地层层序,初步揭示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亚洲季风、海冰、海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的基本控制作用。在南海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获取的沉积记录,发现了低纬区水、碳循环直接响应地球轨道变化的证据,提出了低纬过程也能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通过现场观测,揭示了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等对陆架沉积和动力过程的影响,阐述了内孤立波、中尺度涡、等深流和浊流等在南海沉积物输运中的作用。对末次冰期以来暖池、黑潮、北太平洋中层水等的演化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未来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的研究应加强现代沉积过程的长期连续观测,重视地质记录中环境演变信号的精确解译,深化数值模拟技术和海洋沉积大数据的挖掘与使用。
李楠楠[3](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认为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王薇[4](2019)在《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特征及其物源与输运机制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平洋位于东亚冬季风和西风的下风向,是亚洲内陆风尘重要的“汇”。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了亚洲内陆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化历史。2014年夏季、2015年冬季以及2017年春季分别在热带西太平洋和中纬度西北太平洋收集了现代风尘沉积物,为开展海洋风尘沉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通过对西北太平洋夏季、冬季和春季风尘沉积物的沉积通量、矿物组成、常微量元素组成以及采样期间气团移动轨迹的对比分析,结合本哈姆高原T1站位500 m和2800 m水深沉积物的沉积通量、碎屑态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有孔虫Nd同位素组成,本论文确定了中、低纬度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的物源及搬运动力,并讨论了陆源碎屑输入对海水N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西北太平洋不同海区、不同季节风尘的矿物组成没有系统性的差别,因此矿物组成及其形貌特征仅能作为物源的参考指标。研究区的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和伊利石,而次要矿物主要有石膏、蒙脱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等,碎屑矿物粒径大多集中在215μm范围内,很少见大于20μm的颗粒。研究区内矿物颗粒大多呈次棱角状-次圆状,这是矿物在风力作用下长距离搬运的典型特征,这些干冷气候条件下的指示矿物表明,西北太平洋的现代风尘中的陆源碎屑主要来自亚洲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采样区附近火山岛弧的贡献可以忽略;沉积物中一些自生组分可能由海气边界层的大气过程产生。2017年春季中纬度西北太平洋风尘主要由盛行西风从塔克拉玛干沙漠搬运而来,春季强盛的东亚冬季风也能携带少量亚洲东部沙漠(鄂尔多斯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细粒沙尘至该地区;而低纬度西太平洋现代风尘的源区主要是鄂尔多斯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贡献相对较小,主要由东亚冬季风输运至此。根据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碎屑态组分微量元素Zr-Th-Sc研究所获得的风尘源区与两地区柱状沉积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物源示踪结果一致,从而证明沉积物Zr-Th-Sc含量是风尘物源识别的可靠指标。现代风尘的沉积通量受采样地点和气象条件的控制,与源区距离越远则风尘通量越低;降水和风速对风尘通量的影响较为复杂,沉降区降雨期间,湿沉降过程使长期悬浮的风尘颗粒快速沉降到海洋中,持续性降雨对空气中风尘颗粒的清除作用,使降雨后风尘通量急剧降低,而且沉降区风尘通量与源区降雨间存在延迟效应,延迟时间即为风尘物质从源区搬运到沉降区的时间。风尘通量与风速存在正消长关系,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延迟效应。2015年T1站位的现代沉积物表现为吕宋岛火山风化剥蚀产物和亚洲沙漠风尘的两端元混合,风尘组分主要来源于鄂尔多斯沙漠(>80%),仅有很少量来源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20%)。研究区沉积通量具有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季风降水和东亚冬季风强度控制。2015年西太平洋500 m水深处浮游有孔虫εNd值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明陆源碎屑输入的季节性变化对表层和中层水的影响不大。2800 m水深处的浮游有孔虫εNd值显着增大,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浮游有孔虫壳体在沉降过程中Mn覆层的吸附作用导致了深水中浮游有孔虫εNd值增大。沉积物-海水的边界交换过程是影响研究区深层水Nd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冬季吕宋岛边缘出现低温近底流和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增多,促进了火山物质-海水的边界交换过程,从而导致研究区冬季2800 m水深处的浮游有孔虫εNd值明显增大。
邹建军,石学法[5](2017)在《末次冰期以来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作为全球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海洋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对NPIW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认为NPIW形成及通风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而且高纬气候信号通过这一"海洋通道"传递到北太平洋低纬海域。另一方面,东亚夏季风通过影响黑龙江进入鄂霍次克海的径流量,从而对NPIW的形成和水团组成产生影响。在千年尺度,NPIW通风过程与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呈反相位变化,这与AMOC千年尺度震荡所引发的北太洋海表温、盐变化相关。与NPIW相关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可能是触发冰期大气CO2浓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赵京涛,李军,窦衍光,王利波,白凤龙,胡邦琦,邹亮[6](2016)在《海洋古温标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冲绳海槽区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表层海水古温度的重建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反演的表层洋流的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3种新兴的地球化学温度指标(Mg/Ca、Uk′37和TEX86)应用十分广泛,但也是各有利弊。在冲绳海槽地区,不同古温标的应用结果差异较大,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从全球角度总结了3种古温标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剖析了具体应用过程中不同古温标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差异。重点综述了冲绳海槽区古温标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强调了区域性古温标适用性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该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温度演化机理研究面临的挑战。
朱爱美,石学法,邹建军,吴永华,张辉,白亚之[7](2015)在《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物源及沉积通量演化》文中指出通过对CSH1岩心131个沉积物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分析,恢复了冲绳海槽北部88ka以来碎屑物质来源及古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88ka以来稀土元素含量发生了剧烈的波动,范围为111171.3μg/g(均值为130.9μg/g),高值出现在MIS2期,低值主要出现在MIS1期。在MIS4期存在显着的Ce负异常,这与底层水体通风减弱相关。物源分析表明,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存在火山碎屑的贡献,MIS2—MIS5a期以陆源碎屑为主。在MIS2期与MIS4期及末次冰消期早期和晚期沉积物来源存在显着的差异。海平面与东亚夏季风是控制冲绳海槽北部陆源碎屑物质累积的主要因子。
江书龙[8](2015)在《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冲绳海槽作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过渡带,因为其具有十分特殊的沉积环境,同时也由于其构造环境的独特性,并且因为黑潮主流的经过对其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冲绳海槽都是中外研究人员研究的重要区域。本次研究对冲绳海槽北部沉积HOBAB-S5岩心柱进行了干容重含和水量的测定及分析,粒度测试及分析,粘土矿物的测试与分析以及粘土粒级微量元素的测试与分析。粒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OBAB-S5沉积岩心柱的粒度垂向上的总体变化比较均一,含量以细颗粒的粘土和粉砂质为主,但是在不同层段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底部层段的平均粒径相对较粗,说明在底部,沉积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复杂的。通过粘土矿物的测试分析显示,伊利石含量最高,蒙皂石的含量次之,绿泥石和高岭石的含量明显低于前两者的含量;粘土矿物研究表明中国东部河流长江与黄河的入海物质是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的主要来源,而台湾的东西部河流入海物质对海槽沉积物的影响很弱。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长江黄河物质是海槽沉积物主要来源。稀土元素研究显示,稀土元素总含等量的平均值为133.44,LREE/HREE平均值为10.05,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地高于重稀土元素含量,反映出在稀土元素总量中,轻稀土元素的贡献量远高于重稀土元素,而在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研究中,若轻稀土元素富集,则说明沉积物具有明显的陆源特征。通过DF判别函数表明,沉积物的来源与黄河沉积物关系更为密切。
赵利[9](2014)在《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陆架海域分布着若干厚度不等、斑块状的泥质沉积体,其蕴含着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成为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海洋环境演化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良好地质记录。大陆径流(主要为长江、黄河等)输入的巨量陆源碎屑物质对泥质沉积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它携带着大量的成因、物源、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可为认识和理解重大地质事件、地质发展过程、区域以及全球气候变迁和环境演化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目前,基于碎屑矿物对物源示踪的研究上多侧重矿物种类及组合特征的分析,矿物化学方法在现代海洋沉积研究中应用较少且不全面。因此,基于碎屑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建立一种新的长江和黄河物源识别的可靠指标,并对中国东部泥质沉积区开展物源示踪研究,对于了解长江和黄河物质运移扩散特征、认识东部陆架泥质沉积区演化规律及进一步理解海陆作用的“源—汇”问题等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采自长江、黄河河口以及中国东部典型泥质沉积区的表层样和柱状样,利用沉积物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碎屑矿物鉴定、单矿物E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探讨了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以及其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的角闪石矿物种属类型多样,均以镁角闪石为主,镁钙闪石次之,铁角闪石、铁镁钙闪石含量较低,相比于黄河源角闪石,长江源镁角闪石、阳起石含量更高,镁钙闪石、铁镁钙闪石则相对较少;成因上,二者大部分属于中高级变质、中酸性侵入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长江口沉积物中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比例相对较高,黄河口沉积物中的角闪石以高级变质岩中的角闪石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为主,较长江变质程度高,而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分布较黄河分散,说明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及对应的结晶环境更为复杂;特征元素Mg/Fe2+比值差异明显,黄河源物质的Mg/Fe2+<2,长江源物质的Mg/Fe2+>2.3。以上差异特征的获取是基于测试样品随机、数据充足的基础上,获取的数据具有统计意义,因而可将其作为长江、黄河物源识别的有效矿物化学指纹。2)利用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指纹能够较好地对东部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物源进行示踪,其对现代长江和黄河物质在东部陆架海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响应。研究发现,中国东部陆架泥质区均受黄河物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渤海和北黄海海域物源主要为黄河物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为长江、黄河及黄海两岸物质的多源沉积,而黄河物质贡献最大;长江口以北泥质海域主要受长江物质的影响,同时黄海西岸及外海物质的加入对其也具有显着影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除受长江、黄河影响外,外源物质的加入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为台湾岛大南澳群双变质带岩石风化产物由台湾岛东部地区的河流带入台湾东部海域,后经黑潮带至该泥质区。3)综合分析了山东半岛泥楔B03孔岩芯粒度、黏土矿物、碎屑矿物以及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源供应及沉积环境较为稳定,主要物源为沿岸流输送的现代黄河源物质及山东半岛陆架、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混源。依据沉积特征,以85cm深度为界可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沉积层,下沉积层与山东半岛及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物质亲缘性更大,暗示了沉积物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结合210pb测年数据分析认为,上下沉积层的分界线可能代表了黄河1855年改道事件在山东半岛东部陆架的区域响应。
王凤[10](2014)在《北大西洋IRD带南缘晚上新世以来环境记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U1312B孔位于北大西洋中纬地区,能够灵敏地监视北极冰盖发育程度,记录气候变化特征。论文以IODP306航次U1312B站位上部90m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以G.ruber氧同位素分析为基础,结合碳同位素、G.ruber相对丰度、N.pachyderma(R/L)比值、浮游有孔虫丰度、冰筏碎屑含量、CaCO3百分含量及热释光多种替代性指标,研究了晚上新世以来研究区环境变化特征以及其对冰盖消长的响应过程。经过分析对比,得出以下认识:1、U1312Bδ18O曲线可与全球大洋标准曲线LR04比较,据之建立的4.1Ma以来的地层表可为IRD带南缘的古海洋学研究提供年代分析的基础。2、研究区δ18O记录与其他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中更新世转型在研究区存在显着表现。在971kaBP之前,气候主导周期以41ka为主,在971696kaBP,气候主导周期由41ka和100ka周期共同作用,在696kaBP之后,100ka周期为显着气候主导周期。3、U1312B冰筏碎屑记录了北极冰盖活动对中纬地区的影响历史,在2.52Ma首次出现的冰筏碎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标志着北极冰盖扩张的时间及其影响力。自中更新世转型期以来,冰筏碎屑频繁出现且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物质,与海因里希事件的高度相似,肯定了北极三大冰盖在短周期时间内消长在末次冰期之前就已经存在,这种新的冰盖消长机制将成为日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4、U1312B站位替代性指标和高纬站位的资料显示出北极锋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变化特征,从而将北极冰盖的形成到扩张过程分为4个演化阶段:4.13.6Ma,北大西洋暖流加强期,北极锋处于萌芽状态;3.583.3Ma,北极小冰盖或者冰帽开始形成;在3.292.86Ma:研究区气候回暖,北极冰盖的影响力主要在58°N附近;2.852.5Ma,北极冰盖三大冰盖形成并扩张,其影响力逐步南伸至40°N左右。5、热释光的变化特征显示出其对研究区温度变化的指示意义,其低值/高值与氧同位素曲线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对应关系良好。通过单频谱分析和连续小波分析,能够看出热释光对地轨周期的积极响应。热释光作为古海洋替代性指标具有可行性。
二、Paleoceanographic records in the sedimentary cores from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leoceanographic records in the sedimentary cores from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论文提纲范文)
(1)北太平洋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Pb-Nd同位素海洋地球化学 |
1.3.1 Pb同位素 |
1.3.2 Nd同位素 |
1.3.3 反演古水团Pb-Nd同位素组成的载体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海洋学背景 |
2.3 沉积物分布特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材料 |
3.2 分析方法 |
3.2.1 沉积物粒度 |
3.2.2 有机碳、氮和CaCO_3 |
3.2.4 Pb、Nd同位素分析 |
3.2.5 主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特征 |
4.1 沉积物组成空间分布特征 |
4.1.1 沉积物陆源组分粒度 |
4.1.2 CaCO_3和TOC |
4.1.3 主量元素 |
4.1.4 稀土元素 |
4.2 讨论 |
4.2.1 水动力条件 |
4.2.2 母岩性质及物质来源 |
4.2.3 Ce负异常 |
4.3 研究意义 |
4.4 小结 |
第五章 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细粒硅酸盐组分物源示踪 |
5.1 元素及同位素分布特征 |
5.1.1 主微量元素 |
5.1.2 稀土元素 |
5.1.3 Pb-Nd同位素 |
5.2 碎屑物质源区识别 |
5.2.1 主微量元素 |
5.2.2 稀土元素 |
5.2.3 Pb-Nd同位素 |
5.3 小结 |
第六章 表层沉积物铁锰相Pb-Nd同位素分布特征 |
6.1 Fe-Mn相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6.2 Fe-Mn相Pb-Nd同位素分布特征 |
6.3 讨论 |
6.3.1 萃取方法可靠性 |
6.3.2 铁锰相Pb元素的人为影响 |
6.3.3 铁锰相Nd同位素与现代海水对比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学术会议和实践经历 |
(2)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调查研究概述 |
2 “源-汇”过程及环境演化 |
2.1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 |
2.1.1 现代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作用 |
2.1.2 中国东部陆架“源-汇”过程 |
(1)大河和山地河流的输运沉积。 |
(2)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来源与收支平衡。 |
(3)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 |
2.1.3 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年代框架与环境演化 |
(1)建立了渤海1Ma以来轨道尺度上的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框架。 |
(2)建立了黄海第四纪以来年代地层格架和海平面演化历史。 |
(3)揭示了黄河至少在距今88万年前就已经贯通入海。 |
2.2 南海沉积与古环境 |
2.2.1 南海沉积物来源与沉积作用 |
2.2.2 沉积记录与气候演变 |
2.2.3 泰国湾沉积“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 |
2.3 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沉积 |
2.3.1 孟加拉湾中部沉积作用和沉积模式 |
2.3.2 安达曼海沉积特征及夏季风沉积记录 |
2.4 中高纬度边缘海和北极陆架沉积 |
2.4.1 日本海沉积与古环境 |
(1)系统阐述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日本海陆源碎屑沉积物“源-汇”过程。 |
(2)揭示了轨道及千年尺度表层环流、深层水体通风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 |
(3)恢复了中新世以来日本海风尘记录与古气候演化历史。 |
2.4.2 鄂霍茨克海沉积与古环境 |
2.4.3 白令海沉积与古环境 |
2.4.4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 |
2.5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沉积有机质输运 |
2.5.1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
2.5.2 亚洲大陆边缘沉积有机质输运与埋藏 |
3 古海洋与古气候的沉积记录 |
3.1 黑潮及其分支演化历史 |
3.2 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 |
3.3 西太暖池和印尼贯穿流演化 |
3.3.1 暖池沉积记录及其演化 |
3.3.2 印尼贯穿流的演化 |
4 结语 |
(3)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区域地貌 |
2.4 气候与水文 |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特征及其物源与输运机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纬度北太平洋风尘沉积研究现状 |
1.2.2 低纬度西太平洋风尘沉积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3 研究区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2.1 风尘沉积通量 |
3.2.2 矿物组成分析 |
3.2.3 碎屑态组分常微量元素分析 |
3.2.4 Sr-Nd同位素分析 |
3.2.5 后向轨迹分析 |
第四章 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物源及搬运动力对比: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
4.1 单颗粒矿物组成及其形貌特征 |
4.2 常、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对比 |
4.3 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物源对比 |
4.3.1 矿物学证据 |
4.3.2 常量元素证据 |
4.3.3 微量元素证据 |
4.4 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搬运动力对比分析 |
4.5 现代风尘沉积通量变化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第五章 西太平洋现代风尘物源及搬运动力研究:Sr-Nd同位素证据 |
5.1 沉积通量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 |
5.2 西太平洋现代沉积物物源分析 |
5.3 陆源碎屑沉积通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5.4 浮游有孔虫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5.4.1 表/中层水浮游有孔虫Nd同位素组成特征 |
5.4.2 深层水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末次冰期以来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北太平洋中层水的来源及组成 |
2 末次冰期以来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 |
2.1 古环流示踪剂 |
2.2 北太平洋中层水源区及通风演化 |
2.2.1 鄂霍次克海深部水团演化 |
2.2.2 白令海深部水团演化 |
2.3 北太平洋中层水通风与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千年尺度的反相位关系 |
2.4 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中层水之间的联系 |
3 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的环境效应 |
4 总结与展望 |
(6)海洋古温标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冲绳海槽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种古温标的特性及优缺点 |
1.1 Mg/Ca |
1.2 U37k′ |
1.3 TEX86 |
2 三种古温标应用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差异 |
3 冲绳海槽区古温标的研究和应用 |
4 讨论和展望 |
(7)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物源及沉积通量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稀土元素 |
3 讨论 |
3.1 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来源 |
3.2 δCe负异常 |
3.3 碎屑物质沉积通量演化 |
4 结论 |
(8)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东海地质概况 |
2.2 冲绳海槽海流体系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研究区地形构造特征 |
2.3.2 研究区沉积物分布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岩芯HOBAB-S5采样位置 |
3.1.2 岩芯HOBAB-S5描述 |
3.2 研究方法 |
3.2.1 含水量与干容重测量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粘土矿物分析 |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四章 HOBAB-S5岩芯含水量与干容重特征 |
第五章 HOBAB-S5岩芯陆源沉积物粒度特征 |
5.1 粒度垂向特征 |
5.2.垂向含量分布特征 |
第六章 HOBAB-S5岩芯粘土矿物特征 |
6.1 粘土矿物特征 |
6.2 物源分析 |
第七章 HOBAB-S5岩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 微量元素特征 |
7.1.1 微量元素的总体特征 |
7.1.2 微量元素的垂向变化 |
7.1.3 元素对的散点图 |
7.2 柱状岩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2.1 稀土元素含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
7.2.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7.2.3 δEu与δCe异常 |
7.2.4 构造环境三角图解 |
7.2.5 DF判别函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源研究进展 |
0.2.2 矿物化学在物源示踪中的应用和进展 |
0.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形地貌 |
1.2 周边河流 |
1.3 水动力条件 |
1.4 底质类型 |
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2.1 样品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粒度分析 |
2.2.2 黏土矿物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
2.2.3 碎屑矿物分析鉴定 |
2.2.4 角闪石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3 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物源识别指纹的提取 |
3.1 角闪石族矿物概述 |
3.2 河口沉积碎屑矿物特征 |
3.3 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
3.3.1 角闪石主要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 |
3.3.2 角闪石种属 |
3.3.3 角闪石成因及内生环境 |
3.3.4 特征元素 Mg/Fe2+比值 |
3.4 具有物源识别意义的角闪石矿物化学指纹的提取 |
3.5 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
4 典型泥质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角闪石的特征及物源示踪 |
4.1 表层样品矿物组合特征 |
4.2 表层样品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
4.2.1 角闪石种属 |
4.2.2 角闪石成因 |
4.2.3 特征元素 Mg/Fe2+比值 |
4.3 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对现代长江、黄河物质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区分布的响应 |
5 山东半岛泥楔 B03 岩芯沉积特征及物源甄别 |
5.1 山东半岛楔状沉积体研究现状 |
5.2 柱状样的沉积特征 |
5.2.1 粒度 |
5.2.2 黏土矿物 |
5.2.3 碎屑矿物 |
5.2.4 上下沉积层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
5.3 岩芯物源分析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北大西洋IRD带南缘晚上新世以来环境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5 工作量 |
2 U1312 站位背景介绍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水文背景 |
2.2.1 U1312 站位水平环流 |
2.2.2 U1312 站位垂直环流 |
2.2.3 区域表层水温盐性质 |
3 样品与研究方法 |
3.1 样品 |
3.2 技术路线 |
3.3 技术方法 |
3.3.1 氧、碳同位素的测定 |
3.3.2 碳酸钙含量测定 |
3.3.3 冰筏碎屑(IRD)计数 |
3.3.4 有孔虫的统计和鉴定 |
3.3.5 热释光强度测定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主要环境指标随岩芯深度的变化特征 |
4.1.1 氧碳同位素 |
4.1.2 生物指标 |
4.1.3 冰筏碎屑 |
4.1.4 CaCO3重量百分比 |
4.1.5 热释光强度 |
4.2 年代框架建立 |
4.2.1 氧同位素曲线形态 |
4.2.2 年龄控制点的选择 |
4.2.3 单频谱验证氧同位素地层划分的可靠性 |
4.3 沉积速率 |
4.4 物源分析 |
5 研究区晚上新世以来气候演化讨论 |
5.1 U1312B 钻孔替代性指标对轨道驱动的响应 |
5.1.1 米兰科维奇轨道参数 |
5.1.2 替代性指标对轨道驱动的响应 |
5.2 U1312B 钻孔替代性指标变化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
5.2.1 氧碳同位素与生物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5.2.2 氧碳同位素与非生物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5.2.3 热释光强度变化问题 |
5.3 研究区晚上新世以来环境演变过程 |
5.3.1 北极冰盖形成前后 |
5.3.2 U1312B 站位替代性指标对中更新世转型期前后的响应 |
5.3.3 中更新世转型期开始及之后的气候变化 |
5.3.4 重大事件概述 |
5.4 研究区晚上新世以来气候演化模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四、Paleoceanographic records in the sedimentary cores from the middle Okinawa Trough(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太平洋皇帝海岭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陈洁.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2]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J].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3]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西北太平洋现代风尘特征及其物源与输运机制对比研究[D]. 王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9)
- [5]末次冰期以来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邹建军,石学法. 地学前缘, 2017(04)
- [6]海洋古温标研究新进展及其在冲绳海槽区的应用[J]. 赵京涛,李军,窦衍光,王利波,白凤龙,胡邦琦,邹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1)
- [7]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物源及沉积通量演化[J]. 朱爱美,石学法,邹建军,吴永华,张辉,白亚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5)
- [8]冲绳海槽北部HOBAB-S5岩芯柱沉积物物质来源[D]. 江书龙. 东华理工大学, 2015(07)
- [9]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D]. 赵利.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10]北大西洋IRD带南缘晚上新世以来环境记录研究[D]. 王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