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醛的生产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珂,张琪,王敏,马成梁,黄柬皓,梁伟涛,毛周庆恒,侯侠[1](2021)在《生物基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甘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对其充分利用有助于生物柴油的开发以及缓解化石燃料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而生物基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是甘油的一项重要用途。综述了近年来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催化剂体系中甘油脱水的反应机理;总结了各类型相关催化剂在此反应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强度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同时还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尺寸以及助剂相关,因此可通过对催化剂酸性和表面活性中心尺寸的调控、添加合适的助剂和优化工艺条件等手段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但该反应催化剂存在易积炭失活、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樊柳[2](2021)在《甲基丙烯醛合成过程离子液体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基丙烯醛(Methacrolein,MAL)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精细化工产品,其一般通过异丁烯氧化或甲醛-丙醛间的羟醛缩合反应获得。本论文针对离子液体催化的甲醛-丙醛缩合反应制MAL过程,探究了离子液体催化剂循环过程的失活机理。此外重点研究了二乙胺乙酸盐失活动力学、其催化缩合反应动力学,为MAL合成的工业过程设计提供重要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了二乙胺乙酸盐、二乙醇胺乙酸盐两种仲胺离子液体,分别探究了温度、气氛、反应物等因素对离子液体失活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FT-IR、ESI-MS/MS、NMR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甲醛和二乙胺乙酸盐结合成半胺醛中间体,中间体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N,N-二乙基甲酰胺,导致催化剂损失。向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抑制剂可以减少二乙胺乙酸盐失活反应的发生,最优为加入氧氮自由基哌啶醇(TEMPO),催化剂单程损失率从1.83%降至1.03%。二乙醇胺乙酸盐的失活机理是其先与甲醛作用生成亚胺结构,由于分子内具有活泼的-OH,可以环化形成2-(3-恶唑啉)乙醇,该环状物会在高温且甲醛存在的条件下,开环生成N-甲基二乙醇胺,导致离子液体损失。(2)获得了二乙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失活反应的初始反应动力学方程。该反应活化能为115 kJ/mol,实验证明催化剂失活主要发生于高温回收阶段。该动力学数据为工业化中催化剂的循环、补加、寿命预测提供了依据。(3)以二乙胺乙酸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通过监测丙醛的实时浓度,获得了甲醛和丙醛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反应的活化能为42.16 kJ/mol,实验证明反应可以在较低温下发生,应降低反应温度,以减少催化剂失活。该数据为工业化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朱增芳[3](2021)在《蛋白质氧化对鹰嘴豆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鹰嘴豆分离蛋白(CPI)作为鹰嘴豆的主要成分,在干燥、烹饪和储存的过程中可能会对CPI的营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CPI的结构、理化性及功能特性。本论文通过建立三种模拟氧化体系并作用于CPI,探究氧化蛋白结构变化及其对功能性的影响。对于食品工业控制CPI产品遭受氧化应对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并扩展其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AAPH)热降解形成过氧自由基(ROO·)对CPI的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随着CPI氧化程度的增加,通过测定蛋白质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游离硫醇和总硫醇含量来确定蛋白质被氧化程度,通过表面疏水性、内源荧光强度(Try含量)、傅里叶红外光谱、SDS-PAGE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来评估氧化蛋白的结构变化。适度氧化(0.04 mM AAPH)形成具有柔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它可改善蛋白的起泡性,过度氧化(25 m M AAPH)的蛋白具有较好的起泡能力,但由于形成不溶性聚集体导致起泡稳定性的降低。适度AAPH诱导的ROO·氧化造成可溶性蛋白增加,从而其乳化性能和体外消化率增加。而过度AAPH诱导的ROO·氧化则造成不溶性蛋白增加,从而乳化性能和体外消化率降低。2.脂肪氧合酶作用于亚油酸从而产生的13-氢过氧十八碳二烯酸氧化CPI,并对氧化CPI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解性、起泡性、乳化特性和体外消化率进行研究。通过羰基和游离巯基含量测定氧化程度,通过内源荧光、傅里叶红外光谱、SDS-PAGE和表面疏水性评估了氧化对CPI结构的影响。与亚油酸含量为0 mM相比,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增加造成小分子量蛋白质生成,而后蛋白溶解性降低造成蛋白质分子量增加。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造成氧化蛋白Td先降低后增加。而亚油酸的加入致使蛋白质焓变增加,后因氧化程度的增加焓变逐渐降低。适度亚油酸含量诱导氧化的蛋白质结构有所展开,可以促进CPI的起泡性、乳液特性和体外消化率的增加。而过度氧化造成蛋白无序结构的增加,蛋白质的聚集体增加,从而降低蛋白质的功能特性。3.丙烯醛对CPI的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通过羰基、二聚酪氨酸、游离巯基和总巯基含量测定蛋白质氧化程度,通过氨基酸组分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内源荧光、SDS-PAGE和表面疏水性确定氧化对CPI结构和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随着丙烯醛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生成由二硫键和共价交联构成的聚集体,致使蛋白溶解性降低,蛋白质从可溶性蛋白转变为不溶性蛋白,从而降低蛋白的起泡性能和乳化性能,而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
张志鑫,王业红,张超锋,王峰[4](2021)在《丙烯酸催化合成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聚合物单体,需求量巨大。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煤基和生物质基丙烯酸合成路线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本文将综述这两条主要路线,具体包括以煤基化工原料CO、低碳醇(甲醇和乙醇)、甲醛、乙酸、乙烯等为原料的丙烯酸合成路线;以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甘油、3-羟基丙酸、乳酸、富马酸、黏糠酸等为原料的丙烯酸合成路线;并对这些路线进行了比较,为路线的选择提供参考。重点关注了这些过程中的催化问题:反应所需的活性位、副反应分析、催化剂的类型与特点以及催化性能与失活机理,为未来实用煤基和生物质基丙烯酸生产用高效稳定廉价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郭宝琦[5](2020)在《甲基丙烯醛一步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滴流床反应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基丙烯醛一步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工艺路线,开发高效的反应器是实现该路线大规模工业化的关键环节。滴流床反应器具有接近活塞流的流动特点,返混程度较小、转化率及选择性较高,有利于促进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步法合成。然而,滴流床反应器内涉及复杂的气-液-固三相催化过程,反应器的设计开发仍有难度。本课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滴流床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情况,实现反应器床层压降及持液量的预测;通过相平衡实验获得反应器设计过程中缺失的热力学参数;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一步法合成的滴流床反应器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实现反应器的初步设计开发。系统研究了滴流床的床层结构特征及内部流体流动规律。采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构建了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催化剂颗粒床层结构,获得了催化剂床层的结构特点。采用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对滴流床内多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对局部气液流动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实现了滴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参数的预测。基于计算结果,对压降及持液量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完善了滴流床反应器的流体力学模型参数。系统研究了滴流床反应器内涉及的汽-液相平衡过程。通过设计二元汽-液相平衡实验,得到甲基丙烯醛-甲醇的汽液相平衡数据。通过对不同热力学模型的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甲基丙烯醛-甲醇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补充了汽-液平衡计算中所缺的热力学数据,完善了滴流床反应器的热力学模型参数。通过耦合流体力学关键参数、热力学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以及氧化酯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工业规模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一步法合成的滴流床反应器模型。系统研究了滴流床反应器的流场分布规律,实现了滴流床反应器的模拟预测。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实现了滴流床反应器内温度的有效控制以及工业规模滴流床反应器的初步设计开发。
王裕晖[6](2020)在《再生聚酯纤维中醛类VOC的检测》文中指出聚酯纤维,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PET)缩聚而成,是我国产量和消耗量最大的一类合成纤维,每年有大量的聚酯被废弃,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秉持着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再生聚酯纤维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回收废旧聚酯,进行二次加工得到产品。然而再生原料来源复杂,废旧聚酯含有杂质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热降解产生有毒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生聚酯纤维产品的推广,也让买家对它的安全性存在质疑。虽然各国对纺织品中VOC的含量都有限定,但是纤维层面,还未出台标准。而纤维中VOC的含量不仅对后阶段纺织品中VOC含量产生影响,其本身作为产品也需要让人放心。纤维与纺织品的形态结构并不相似,使用纺织品的检测方法需要将纤维织造成纺织品,从而导致检测周期长。况且在纺织品醛类VOC的检测中,只针对了甲醛的测量,而对其他醛类并无考虑。所以本文探究了再生聚酯醛类VOC的检测,对不同工艺路线的不同规格的样品进行采集检测,并对影响醛类VOC因素变化的规律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讨了使用过程中水洗、干燥、静置时间对VOC含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氢离子火焰法检测再生聚酯纤维中醛类物质含量。探究了气相色谱仪的升温程序,确定了以40℃为初始温度,保温1分钟使得温度稳定,再以5℃/min的速率升温,设定最终温度为70℃。确认甲醛、乙醛、丙烯醛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2min,1.63 min,6.23 min。探究了最佳顶空温度为65℃,最佳平衡时间为20min。确认了最佳取样量为1g。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性(R2>0.995),该方法有较低的检出限(LOQ<60.64 ng),以及较高的加标回收率(89%—116.4%)。该方法检测的再生聚酯纤维不需要进行前处理去除油剂。(2)采用上述建立的方法对大量再生聚酯纤维产品进行醛类物质含量的检测。通过生产工艺、比表面积、功能填料、原料的再生与原生、再生原料的种类、低熔点工艺、异形结构、长丝的品种(POY/DTY/FDY)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其对VOC含量的影响。根据生产工艺,醛类VOC含量由少到多分别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纤维的纤度和长度,发现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大,所含的醛类VOC含量越多。所添加的填料的不同,如纳米硅、阻燃剂、二氧化硅、硬质棉,都会改变纤维中醛类VOC的含量。在原料方面,原生料和再生料制备的再生聚酯纤维中VOC含量相当,再生料中,泡料制备的再生聚酯纤维比瓶片制备的多。在纺丝工艺方面,通过分析比较低熔点复合聚酯纤维和普通纤维,发现低熔点纤维的VOC含量比普通聚酯纤维多。通过分析异形纤维,发现异形纤维的VOC含量因其生产工艺而偏多。通过比较长丝的三种品种,发现其VOC的含量仅有细微差别。模拟纤维在使用过程的情况,通过对干燥温度的研究,发现油剂不能抑制醛类VOC的释放,而温度会影响其含量,当沸点在温度区间时,纤维中醛类VOC从纤维内部向表面迁移,所检测的醛类VOC含量增加;常温水对纤维中醛类VOC含量造成影响,但效果缓慢,而增加纤维的含水率可以大量减少纤维中的VOC;储存方式对再生聚酯纤维中醛类VOC含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储存纤维时,应该尽量密封保存,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
孔庆山[7](2020)在《呋喃基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化工资源的不断消耗,开发更加绿色的可再生资源以及发展可持续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唯一天然、可再生以及易于获得的碳资源,生物质资源能够催化转化为液体燃料以及高附加值化学品,进而有助于解决化石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糠醛以及5-羟甲基糠醛(HMF)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质呋喃基平台分子,可以通过多种转化途径来制备药物中间体及新型燃料前体。长直链芳香族化合物被广泛用在药物和聚合物的生产中,应用价值很高。生物质衍生的呋喃基化合物作为一种具有芳香性的氧杂环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同时,呋喃基化合物天然可生物降解,其结构兼具脂肪族化合物结构的柔韧性和芳香族化合物结构的刚性。因此,我们基于糠醛以及HMF等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分子,开发了一种制备多种长直链呋喃基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方法。我们通过制备一种高效的钠掺杂多孔氧化锰(Na-Mn Ox)催化剂,能够将呋喃基邻二醇类化合物氧化裂解为一系列的长直链呋喃基醛类化合物。我们以生物质平台分子糠醛和2,3-丁二酮的醛醇缩合反应获得的(E)-5-(呋喃-2-基)戊-4-烯-2,3-二醇(FPED)作为模型底物,对氧化裂解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反应条件的筛选,包括催化剂种类,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添加剂以及催化剂组成等。结果表明,使用Na-Mn Ox催化剂,正丁醇作为溶剂,在90 oC下有氧反应5 h,2-呋喃丙烯醛的收率为91%。并且,我们将醛类产物进一步衍生化得到了相应的呋喃基羧酸和醇类化合物,这极大的丰富了长直链呋喃基化合物的种类。通过使用XRD,XPS,FTIR以及SEM等多种表征手段,对Na-Mn Ox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催化剂的循环实验表明,Na-Mn Ox催化剂在5次循环使用之后,仍旧可以保持较高的活性。最后,根据前人工作及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郭玲玲[8](2020)在《铜基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丙烯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树脂和蛋氨酸的生产。铜基催化剂作为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候选之一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报道的这类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存在铜的利用效率低、催化反应活性位点指认(Cu2+或Cu+)困难、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较少等问题,另外,如何显着提高反应过程中丙烯醛的选择性同时降低副产物尤其是二氧化碳的选择性限制了铜基催化剂在工业中的应用。因此,设计合成低成本、高性能的铜基催化剂来选择性氧化丙烯制备丙烯醛并阐明其“构效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论文主要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通过调控催化剂中载体、活性组分的含量及热处理温度等构筑了不同尺寸、不同表面结构、不同分散情况的铜团簇或纳米粒子,系统地研究和优化了其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且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原位和非原位)深入探究了传统二氧化硅和新型氮化硅材料负载的铜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心(位点)结构和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认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组成是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的研究基础。因此,本论文首先对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反应气体组成、第二金属掺杂和不同载体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铜基催化剂在300°C下还原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气体组成与催化产物分布密切相关,丙烯的转化率和丙烯醛的选择性在丙烯与氧气的摩尔比为1:1时得到了最优化;其他非贵金属元素的掺杂对提高此类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依然有待探究;常规的二氧化硅和新型的氮化硅材料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2)高比表面二氧化硅负载的铜基催化剂(Cu/SiO2)是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的,其中,小尺寸的10wt.%Cu催化剂在300°C反应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丙烯醛的生成速率为127 mmol·h-1·gCu-1。本论文结合多种表征技术深入地探索了Cu/SiO2催化剂在该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活性位点形成过程。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结合球差校正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共同确认了小尺寸的铜物种由非晶氧化铜团簇转变为氧化亚铜团簇。结合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In situ XRD)技术和原位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B-FTIR)技术发现丙烯可以有效地吸附在小尺寸的铜物种表面,并且检测到了烯丙基中间体(CH2=CHCH2*)和随之形成的氧化亚铜(Cu2O)物种,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该中间体与邻近Cu2O中的氧物种之间可能发生反应形成丙烯醛。因此,小尺寸的Cu2O团簇在该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通过N2O滴定、程序控温表面反应(TPSR)和CO程序升温还原(CO-TPR)测试揭示了高度分散的小尺寸Cu2O可促进丙烯在低温下(300°C)选择性氧化生成丙烯醛,而大尺寸的Cu2O颗粒倾向于更高温度(>330°C)的反应。(3)为了合成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铜基催化剂并且可显着提高其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本论文通过沉积沉淀法将铜负载在纳米相的无定型氮化硅载体上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来构筑不同形貌的Cu/Si3N4催化剂。发现通过调控热处理温度可有效优化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生成丙烯醛反应中的活性,尤其是丙烯醛的选择性。其中,800°C焙烧的10w.t%Cu/Si3N4催化剂在325°C反应时表现出非常优异的催化活性,丙烯的转化率和丙烯醛的选择性分别是24.0%和86.2%,此时丙烯醛的生成速率高达136.9 mmol·h-1·gCu-1或12.7 mmol·h-1·g-1cat。论文中结合TEM、XAFS和原位XRD等表征技术确认了大尺寸的Cu2O物种有利于丙烯醛在较高温(325°C)催化反应时的生成。另外,CO-TPR和TPSR测试确认了催化剂表面铜羟基(Cu-OH)的存在,并且与丙烯醛的选择性密切相关:在反应初期催化剂表面的Cu-OH有利于CO2的形成,通过调控催化剂的热处理温度可有效调节催化剂表面的Cu-OH含量从而降低CO2的产生优化了丙烯醛的选择性,同时提高了Cu/Si3N4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合理构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铜基催化剂,同时阐明其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构效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森[9](2020)在《甲醛和丙烯醛对人肺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醛类物质是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常见空气污染物,并且在卷烟烟气、烹饪油烟及汽车尾气等特定环境中大量共存。但目前关于醛类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及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解这些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醛类污染物在共存时可能具有的联合毒性效应,以甲醛和丙烯醛分别作为常见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醛的代表,基于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和人肺腺癌A549细胞模型,从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两个方面对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后的毒性效应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机制。以期为揭示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醛类污染物在环境中共存时可能具有的潜在风险评估和危害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联合细胞毒性效应:采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按均匀设计方式对甲醛和丙烯醛从未观测到效应浓度(NOECs)到亚细胞毒性浓度(≤IC20)范围内的浓度按均一设计方式进行暴露组合,染毒1-24 h后对甲醛和丙烯醛单独及联合暴露后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利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和相互作用系数(IF)法对甲醛和丙烯醛的联合作用类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甲醛和丙烯醛单独及联合暴露均能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诱导细胞毒性和细胞死亡,且它们的联合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以细胞凋亡为终点,采用流式分析、免疫荧光及蛋白质印迹等方法,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相关凋亡通路进一步探讨了甲醛和丙烯醛协同致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表明:(1)甲醛可以通过加强丙烯醛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因子配体(TRAIL)死亡受体和线粒体途径而诱导细胞凋亡;(2)甲醛和丙烯醛可以协同诱导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细胞内Ca2+水平、线粒体膜电势改变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而导致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稳态失衡;(3)甲醛和丙烯醛混合物可以诱导脱氧核糖核酸(DNA)链损伤,但对p53及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作用;(4)氧化应激抑制剂可以抑制ROS产生和DNA损伤并能封闭TRAIL死亡受体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但是对p53和AKT通路失活没有营救作用。因此,甲醛和丙烯醛混合物主要通过ROS介导的死亡受体和线粒凋亡途径以及p53和AKT通路的失活而协同诱导了细胞凋亡。2.联合遗传毒性效应用与联合细胞毒性研究中相同的染毒方式、浓度、时间、浓度组合和联合作用评价方法,进一步采用γH2AX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微核实验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突变实验,从DNA链水平(单双链断裂、)染色体水平(单核微核(MMN)和胞质阻滞微核(CBMN))和基因水平上对甲醛和丙烯醛单独及联合诱导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诱导联合遗传毒性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单个醛及醛混合物对DNA单双链的断裂及MMN形成的诱导主要具有“S”型或者线性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而对CBMN和HPRT基因突变的诱导主要具有倒“U”型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对DNA单双链断裂和MMN形成的诱导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而对CBMN形成与HPRT基因突变的诱导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基于甲醛和丙烯醛的联合遗传毒性效应,采用流式分析、PCR array及免疫印迹等实验,从间接损伤机制(氧化应激)、直接损伤机制(DNA-蛋白质交联(DPC))、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通路等方面对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的遗传毒性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甲醛主要通过直接机制(DPC)诱导DNA损伤,而丙烯醛主要通过间接机制(氧化应激)诱导DNA损伤;(2)甲醛和丙烯醛协同诱导的DNA损伤虽然包含了甲醛通过DPC主导的DNA损伤,但是总的DNA损伤主要由丙烯醛主导的氧化性DNA损伤负责;(3)甲醛可以加强丙烯醛诱导的细胞应激、细胞周期调控和DNA损伤相关凋亡基因的上调,以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和蛋白的下调,从而使甲醛和丙烯醛协同诱导的DNA链断裂和MMN形成增多,并进而在DNA修复失活及细胞分裂抑制作用下导致甲醛和丙烯醛对CBMN形成和HPRT基因突变诱导表现为拮抗效应。总之,甲醛促进了丙烯醛诱导的氧化应激,该氧化应激效应主导了甲醛和丙烯醛混合物对DNA链断裂和MMN形成的协同作用。同时,因为甲醛和丙烯醛混合物对DNA修复的失活作用而增强了甲醛和丙烯醛协同性诱导的DNA链断裂和染色体损伤,从而导致了协同性的细胞毒性和死亡(可同时通过协同诱导的死亡受体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进入程序性死亡),并进而诱导了拮抗性的CBMN和HPRT基因突变。
姜雪超[10](2019)在《钼钒/蒙脱石催化甘油气相脱水氧化性能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化石能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用生物质基质作为原料制备高价值化学品成为缓解化石燃料匮乏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生物柴油产量的不断增长,甘油作为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其量大约占生物柴油总产量的10 wt.%。目前,甘油可催化转化为丙烯酸、甲醇、环氧氯丙烷、1,2-丙二醇等高价值化学品,其中催化甘油脱水氧化制备丙烯酸成为研究重点。甘油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原料,为解决工业上使用丙烯制备丙烯酸的生产路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蒙脱石(MMT)是由表面带负电的硅酸盐片层,由两层硅氧四面体中间夹一层铝氧八面体依靠层间的静电作用堆积在一起构成的2:1型天然黏土矿物,兼具B酸和L酸性位点。酸改性蒙脱石(H-MMT)已经被成功用于甘油脱水制备丙烯醛的过程。因此,本文通过在磷酸酸化的蒙脱石上负载钼钒复合材料制备出高效、清洁、兼具酸性位和氧化还原位的双功能催化剂,催化甘油一步脱水氧化制备丙烯酸。其中蒙脱石主要提供酸性位,钼钒复合材料主要提供氧化还原位。本实验通过浸渍法合成钼钒复合金属氧化物(Mo-V-O)、钼钒磷杂多酸(H3+nPMo12-nVnO40?xH2O,简称PMo12-nVn)负载在酸改性蒙脱石上制备出Mo-V-O/H-MMT、PMo12-nVn/H-MMT催化剂以及水热-浸渍法合成Mo-V-O/H-MMT催化剂。通过SEM、XRD、FT-IR、NH3-TPD、BET以及XPS等表征手段探究了这三种负载型催化剂的晶型结构,孔道特征,表面酸性和酸强度以及金属价态对甘油脱水氧化过程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320 oC,载气流速为20 mL/min,质量分数为20 wt.%的甘油为原料的条件下。发现通过水热法合成的Mo-V-O/H-MMT催化剂中,当催化剂中Mo/(Mo+V)摩尔比为0.8,负载量为2wt.%,焙烧温度为500 oC,O2/(O2+N2)=20%时,此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甘油转化率为69.1%,丙烯酸的产率为7.1%。通过在pH为2.8条件下,水热-浸渍法制备的Mo-V-O/H-MMT催化剂中,当Mo/(Mo+V)摩尔比为0.6时,Mo-V-O(pH2.8):H-MMT为1,焙烧温度为500 oC,O2/(O2+N2)=20%时,甘油的转化率和丙烯酸的选择性达到最高。此时,甘油的转化率为37.1%,丙烯酸的选择性为6.8%。通过浸渍法制备的蒙脱石负载不同类型PMo12-nVn杂多酸催化剂中,当负载量为15 wt.%,O2/(O2+N2)=80%时,在450 oC焙烧下制备得到的负载型PMo10V2/H-MMT-450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此时,甘油的转化率为100%,丙烯酸的选择性达到13.5%。
二、丙烯醛的生产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醛的生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基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反应机理 |
1.1 不同酸性催化剂表面的甘油脱水反应机理 |
1.2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上的甘油脱水反应机理 |
1.3 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甘油脱水反应机理 |
2 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的催化剂体系 |
2.1 杂多酸及其负载型催化剂 |
2.2 分子筛催化剂 |
2.3 酸性氧化物和金属磷酸化合物催化剂 |
3 结语与展望 |
(2)甲基丙烯醛合成过程离子液体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甲基丙烯酸甲酯概述 |
1.2 甲醛和丙醛缩合制甲基丙烯醛研究进展 |
1.2.1 甲基丙烯醛概述 |
1.2.2 甲醛和丙醛直接羟醛缩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醛 |
1.2.3 甲醛和丙醛曼尼希法合成甲基丙烯醛 |
1.3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
1.3.1 离子液体概述 |
1.3.2 离子液体失活研究 |
1.3.3 离子液体回收研究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甲醛-丙醛反应条件 |
2.4 催化剂表征及失活分析方法 |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2.4.2 核磁共振波谱法 |
2.4.3 电喷雾质谱法 |
2.4.4 元素分析法 |
2.5 物质分析方法 |
2.5.1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
2.5.2 甲醛定量分析方法 |
2.5.3 甲酸根定性分析方法 |
2.5.4 N,N-二乙基甲酰胺定量分析方法 |
第3章 甲基丙烯醛合成用离子液体失活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二乙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失活研究 |
3.2.1 二乙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制备方法 |
3.2.2 二乙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失活机理 |
3.2.3 二乙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失活表征 |
3.3 二乙醇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失活研究 |
3.3.1 二乙醇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制备方法 |
3.3.2 二乙醇胺乙酸盐离子液体失活机理 |
3.4 本章产物表征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乙胺乙酸盐失活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失活动力学实验条件探究 |
4.2.1 失活动力学实验方法 |
4.2.2 扩散消除 |
4.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 失活动力学方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乙胺乙酸盐催化甲醛-丙醛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反应动力学实验条件探究 |
5.2.1 反应动力学实验方法 |
5.2.2 扩散消除 |
5.2.3 空白实验 |
5.2.4 逆反应实验 |
5.3 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蛋白质氧化对鹰嘴豆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鹰嘴豆种类及其组分 |
1.2.1 鹰嘴豆种类 |
1.2.2 鹰嘴豆的主要组分 |
1.3 蛋白质氧化 |
1.3.1 蛋白质直接氧化 |
1.3.2 蛋白质间接氧化 |
1.3.3 氧化程度的评价 |
1.4 氧化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变化 |
1.5 氧化蛋白的功能性 |
1.5.1 起泡能力 |
1.5.2 乳化能力 |
1.5.3 体外消化率 |
1.6 鹰嘴豆的应用 |
1.7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过氧自由基氧化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CPI的制备 |
2.3.2 过氧自由基氧化CPI的制备 |
2.3.3 CPI氧化程度的测定 |
2.3.4 CPI结构测定 |
2.3.5 CPI溶解性 |
2.3.6 CPI起泡性能 |
2.3.7 CPI乳液制备和表征 |
2.3.8 CPI的体外消化率 |
2.3.9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PI羰基含量 |
2.4.2 CPI二聚酪氨酸 |
2.4.3 CPI总巯基和游离巯基 |
2.4.4 CPI表面疏水性 |
2.4.5 CPI内源荧光 |
2.4.6 CPI二级结构 |
2.4.7 CPI的 SDS-PAGE的分析 |
2.4.8 CPI氨基酸分析 |
2.4.9 CPI溶解性 |
2.4.10 CPI起泡性 |
2.4.11 CPI乳化性能 |
2.4.12 CPI体外消化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油酸诱导的氧化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CPI的制备 |
3.3.2 亚油酸诱导氧化CPI的制备 |
3.3.3 CPI氧化程度的测定 |
3.3.4 CPI结构测定 |
3.3.5 CPI的热稳定性 |
3.3.6 CPI溶解性 |
3.3.7 CPI起泡性能 |
3.3.8 CPI乳液制备和表征 |
3.3.9 CPI的体外消化率 |
3.3.10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PI羰基和巯基含量 |
3.4.2 CPI表面疏水性 |
3.4.3 CPI内源荧光 |
3.4.4 CPI二级结构 |
3.4.5 CPI的 SDS-PAGE分析 |
3.4.6 CPI热稳定性 |
3.4.7 CPI溶解性 |
3.4.8 CPI起泡性 |
3.4.9 CPI乳化性能 |
3.4.10 CPI体外消化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丙烯醛氧化对鹰嘴豆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CPI的制备 |
4.3.2 丙烯醛氧化CPI的制备 |
4.3.3 CPI氧化程度的测定 |
4.3.4 CPI结构测定 |
4.3.5 CPI溶解性 |
4.3.6 CPI起泡性能 |
4.3.7 CPI乳液制备和表征 |
4.3.8 CPI的体外消化率 |
4.3.9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PI羰基含量 |
4.4.2 CPI二聚酪氨酸 |
4.4.3 CPI总巯基和游离巯基 |
4.4.4 CPI表面疏水性 |
4.4.5 CPI内源荧光 |
4.4.6 CPI氨基酸分析 |
4.4.7 CPI二级结构 |
4.4.8 CPI的 SDS-PAGE的分析 |
4.4.9 CPI溶解性 |
4.4.10 CPI起泡性 |
4.4.11 CPI乳化性能 |
4.4.12 CPI体外消化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丙烯酸催化合成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基丙烯酸合成路线及其催化剂 |
1.1 甲醇-乙醇氧化缩合制丙烯醛 |
1.2 甲醛-乙酸羟醛缩合制丙烯酸 |
1.3 乙烯或环氧乙烷与CO羰基化制丙烯酸 |
1.4 小结 |
2 生物质基丙烯酸合成路线及其催化剂 |
2.1 甘油为原料催化转化制丙烯酸 |
2.1.1 甘油经丙烯醛转化制丙烯酸 |
2.1.2 甘油经丙烯醇制丙烯酸 |
2.1.3 甘油经丙烯腈制丙烯酸 |
2.2 3-羟基丙醛或3-羟基丙酸催化脱水制丙烯酸 |
2.3 乳酸催化脱水制丙烯酸 |
2.4 富马酸或黏糠酸与乙烯复分解制丙烯酸 |
2.4.1 富马酸(反丁二烯二酸)与乙烯复分解 |
2.4.2 黏糠酸(己二烯二酸)与乙烯复分解 |
2.5 其他生物发酵法制丙烯酸 |
2.6 小结 |
3 结语 |
(5)甲基丙烯醛一步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滴流床反应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甲基丙烯酸甲酯概述 |
1.2 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路线 |
1.2.1 C_2路线 |
1.2.2 C_3路线 |
1.2.3 C_4路线 |
1.3 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研究进展 |
1.3.1 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反应动力学 |
1.3.2 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汽-液相平衡研究 |
1.3.3 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合成反应器 |
1.4 滴流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4.1 经验设计方法 |
1.4.2 CFD模拟预测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滴流床反应器内多相流动研究 |
2.1 引言 |
2.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2.2.1 DEM模型 |
2.2.2 VOF模型 |
2.2.3 方法验证 |
2.2.4 模型参数 |
2.3 床层结构及流动特性研究 |
2.3.1 催化剂颗粒形状 |
2.3.2 表面张力系数 |
2.3.3 接触角 |
2.3.4 液体粘度 |
2.3.5 液体密度 |
2.3.6 液速和气速 |
2.4 滴流床压降及持液量的预测 |
2.4.1 压降的预测 |
2.4.2 持液量的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滴流床内甲基丙烯醛和甲醇汽-液相平衡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装置及可靠性验证 |
3.3 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3.3.1 汽-液相平衡数据 |
3.3.2 汽-液平衡相图 |
3.4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
3.5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甲基丙烯醛一步氧化酯化滴流床反应器开发 |
4.1 引言 |
4.2 滴流床反应器模型与方法 |
4.2.1 滴流床反应器模型构建 |
4.2.2 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 工艺条件研究 |
4.3.1 操作压力的影响 |
4.3.2 操作温度的影响 |
4.3.3 反应器直径的影响 |
4.4 年产10 万吨MMA的滴流床反应器工艺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再生聚酯纤维中醛类VOC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VOC简介 |
1.2.1 VOC的危害性及标准 |
1.2.2 醛类VOC的检测方法 |
1.3 再生聚酯中的醛类VOC |
1.3.1 再生聚酯纤维的简介 |
1.3.2 再生聚酯中醛类VOC的来源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顶空-气相色谱-氢离子火焰法检测再生聚酯纤维中醛类VOC含量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空白样的制备 |
2.2.4 混合标液的制备 |
2.2.5 醛类标液的测试 |
2.2.6 再生聚酯纤维的去油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柱温程序的选择 |
2.3.2 最佳平衡温度的选择 |
2.3.3 最佳平衡时间的选取 |
2.3.4 标准曲线的确定 |
2.3.5 最佳样品取样量的选择 |
2.3.6 检出限(LOQ)及加标回收率 |
2.3.7 再生聚酯纤维前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与应用过程中醛类VOC的检测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样品的检测 |
3.2.4 纤维的吸附实验 |
3.2.5 应用过程的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顶空-气相-氢离子火焰法检测聚酯纤维中醛类VOC的含量及分析 |
3.3.2 干燥温度对于纤维中VOC的影响 |
3.3.3 水洗时间对纤维中VOC的影响 |
3.3.4 静置储存时间对于纤维中VOC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呋喃基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的组成及利用 |
1.3 生物质平台分子 |
1.4 呋喃基平台分子的转化与利用 |
1.4.1 糠醛 |
1.4.2 5-羟甲基糠醛 |
1.5 长直链呋喃基化合物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2.3 邻二醇底物的合成 |
2.3.1 合成 (E)-5-(furan-2-yl)pent-4-ene-2,3-diol (FPED) |
2.3.2 其他底物的合成 |
2.4 催化剂的制备 |
2.5 一般实验步骤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引言 |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1 催化剂种类的筛选 |
3.2.2 催化剂量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2.5 反应溶剂的影响 |
3.2.6 添加剂的影响 |
3.2.7 催化剂制备中氢氧化钠的浓度的影响 |
3.3 反应底物拓展 |
3.3.1 呋喃基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
3.3.2 呋喃基醇类化合物的合成 |
3.3.3 呋喃基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3.4 催化剂循环 |
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6 反应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产物的核磁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铜基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丙烯醛简介及工业合成方法 |
1.1.1 甲醛乙醛气相缩合法 |
1.1.2 甘油脱水法 |
1.1.3 丙烯醚热解法 |
1.1.4 丙烷氧化法 |
1.1.5 丙烯氧化法 |
1.2 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的催化剂研究 |
1.2.1 铋钼基催化剂 |
1.2.2 铜基催化剂 |
1.3 铜基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
1.3.1 一氧化碳(CO)氧化反应 |
1.3.2 水气变换反应(WGSR) |
1.3.3 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 |
1.3.4 光催化反应 |
1.3.5 氧还原反应(ORR) |
1.4 铜基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
1.5 铜基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技术 |
1.5.1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 |
1.5.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 |
1.5.3 原位粉末X射线衍射 |
1.5.4 原位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铜基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的初期探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2.2.5 催化剂的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预处理条件 |
2.3.2 反应条件(气体组成) |
2.3.3 贵金属掺杂 |
2.3.4 非贵金属掺杂 |
2.3.5 不同载体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小尺寸铜/二氧化硅催化剂的合成 |
3.2.4 大尺寸铜/二氧化硅催化剂的合成 |
3.2.5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3.2.6 催化剂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3.3.2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3.3.3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氮化硅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铜/氮化硅催化剂的合成 |
4.2.4 铜/氮化硅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4.2.5 催化剂的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活性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前铜/氮化硅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4.3.2 铜/氮化硅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4.3.3 反应后铜/氮化硅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4.3.4 铜/氮化硅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活性位点指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甲醛和丙烯醛对人肺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甲醛和丙烯醛简介 |
1.1.1 甲醛和丙烯醛的理化性质 |
1.1.2 甲醛和丙烯醛的暴露途径及代谢途径 |
1.2 甲醛和丙烯醛的细胞毒性及机制 |
1.2.1 甲醛和丙烯醛的细胞毒性 |
1.2.2 甲醛和丙烯醛的细胞毒性机制 |
1.3 甲醛和丙烯醛的遗传毒性及机制 |
1.3.1 甲醛和丙烯醛的遗传毒性 |
1.3.2 甲醛和丙烯醛的遗传毒性机制 |
1.4 甲醛和丙烯醛的联合细胞毒性研究现状 |
1.4.1 甲醛和丙烯醛的联合细胞毒性 |
1.4.2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细胞毒性的可能机制 |
1.5 甲醛和丙烯醛的联合遗传毒性研究现状 |
1.5.1 甲醛和丙烯醛的联合遗传毒性 |
1.5.2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遗传毒性的可能机制 |
1.6 联合作用评价 |
1.6.1 联合作用方式 |
1.6.2 联合作用分类 |
1.6.3 联合作用评价方法 |
1.7 研究意义、思路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甲醛和丙烯醛对人肺细胞的联合细胞毒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细胞培养和染毒处理 |
2.2.4 细胞活性检测 |
2.2.5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2.2.6 Annexin-V-FITC/PI实验 |
2.2.7 TUNEL/DAPI染色 |
2.2.8 LDH渗出实验 |
2.2.9 细胞脂质过氧化检测 |
2.2.10 细胞内ROS检测 |
2.2.11 细胞内GSH检测 |
2.2.12 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检测 |
2.2.13 线粒体膜电势检测 |
2.2.14 抗氧化酶活性检测 |
2.2.15 Caspase酶活性检测 |
2.2.16 单细胞凝胶电泳 |
2.2.17 γH2AX实验 |
2.2.18 mRNA的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 |
2.2.19 Western blot |
2.2.20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诱导的细胞毒性 |
2.3.2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诱导的氧化应激 |
2.3.3 氧化应激在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
2.3.4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诱导的DNA损伤及p53相关凋亡通路 |
2.3.5 抗氧化剂对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的DNA损伤及p53相关凋亡通路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甲醛和丙烯醛协同诱导的细胞毒性 |
2.4.2 甲醛和丙烯醛协同诱导了细胞凋亡 |
2.4.3 氧化应激在甲醛和丙烯醛诱导的联合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
2.4.4 氧化应激在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4.5 DNA损伤及相关通路在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5 小结 |
第3章 甲醛和丙烯醛对人肺细胞的联合遗传毒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细胞培养和染毒处理 |
3.2.4 微核实验 |
3.2.5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
3.2.6 γH2AX实验 |
3.2.7 HPRT基因突变实验 |
3.2.8 DNA-蛋白质交联实验 |
3.2.9 细胞内ROS检测 |
3.2.10 细胞周期检测 |
3.2.11 PCR array |
3.2.12 Western blot |
3.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诱导的遗传毒性评价 |
3.3.2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影响 |
3.3.3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对DNA修复蛋白的影响 |
3.3.4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5 ROS和DPC在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DNA损伤中的作用 |
3.4 讨论 |
3.4.1 甲醛和丙烯醛诱导的联合遗传毒性 |
3.4.2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
3.4.3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暴露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3.4.4 氧化应激和DPC在甲醛和丙烯醛联合遗传毒性中的作用 |
3.5 小结 |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1.1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的细胞毒性 |
4.1.2 甲醛和丙烯醛联合诱导的遗传毒性 |
4.2 展望 |
4.2.1 关于醛混合物联合毒性评价方面的展望 |
4.2.2 关于醛混合物联合毒性机制探索方面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钼钒/蒙脱石催化甘油气相脱水氧化性能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甘油脱水氧化制备丙烯酸的研究现状 |
1.2.1 双床层催化体系 |
1.2.2 单床层催化体系 |
1.2.3 甘油脱水氧化制备丙烯酸机理 |
1.3 蒙脱石的性质及其在甘油脱水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蒙脱石的预处理 |
2.2.2 浸渍法制备Mo-V-O/H-MMT催化剂 |
2.2.3 水热-浸渍法制备Mo-V-O/H-MMT催化剂 |
2.2.4 浸渍法制备H_(3+n)PMo_(12-n)V_nO_(40-X)H_2O/H-MMT催化剂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4 催化剂表征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 |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4 N_2 程序升温脱附 |
2.4.5 NH_3 程序升温脱附 |
2.4.6 扫描电镜 |
2.5 催化反应产物分析 |
第三章 浸渍法制备的Mo-V-O/H-MMT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1 Mo-V-O/H-MMT催化剂脱水氧化性能 |
3.2 不同Mo/(Mo+V)摩尔比的Mo-V-O/H-MMT催化剂的表征 |
3.3 不同负载量的Mo-V-O/H-MMT催化剂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热-浸渍法制备的Mo-V-O/H-MMT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1 Mo-V-O/H-MMT催化剂脱水氧化性能 |
4.2 不同Mo/(Mo+V)摩尔比的Mo-V-O/H-MMT催化剂的表征 |
4.3 不同负载量的Mo-V-O/H-MMT催化剂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浸渍法制备的PMo_(12-n)V_n/H-MMT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5.1 PMo_(12-n)V_n/H-MMT催化剂脱水氧化性能 |
5.2 PMo_(12-n)V_n/H-MMT催化剂的表征 |
5.3 载气中不同O_2/(O_2+N_2)比对PMo_(12-n)V_n/H-MMT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丙烯醛的生产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基甘油气相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进展[J]. 刘珂,张琪,王敏,马成梁,黄柬皓,梁伟涛,毛周庆恒,侯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1(03)
- [2]甲基丙烯醛合成过程离子液体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动力学研究[D]. 樊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蛋白质氧化对鹰嘴豆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性的影响[D]. 朱增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丙烯酸催化合成新进展[J]. 张志鑫,王业红,张超锋,王峰. 化工进展, 2021(04)
- [5]甲基丙烯醛一步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滴流床反应器研究[D]. 郭宝琦. 天津大学, 2020(02)
- [6]再生聚酯纤维中醛类VOC的检测[D]. 王裕晖. 东华大学, 2020(01)
- [7]呋喃基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 孔庆山.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铜基催化剂在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醛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D]. 郭玲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9]甲醛和丙烯醛对人肺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D]. 张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钼钒/蒙脱石催化甘油气相脱水氧化性能的探究[D]. 姜雪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