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层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董炳寅,水伟厚,秦劭杰[1](2022)在《中国强夯40年之技术创新》文中认为强夯法是一种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加固地基可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我国自1975年开始介绍并引进强夯技术,1978年左右开始真正工程实践,距今已有40年。这40年中我国工程界先后将强夯技术应用于山区高填方、围海造地等场地形成后的地基处理和湿陷性黄土、淤积土、砂土、粉质黏土等原地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工程建设中的山区高填方地基、开山块石回填地基、炸山填海、吹砂填海等工程也越来越多,需要加固处理的填土厚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能经济高效地处理这些具有复杂地质条件的场地,强夯加固技术向高能级和多元化发展。本文从强夯加固理论、高能级强夯技术、复合强夯加固技术三方面梳理了我国强夯工程实践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强夯技术的发展展望。
菅超[2](2021)在《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7年以来,太原机场迅速发展,对机坪有着更多的需求量。因此,太原机场决定增建机坪。机坪场道工程属于民航建设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对于机坪结构层施工而言,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均已较为成熟,工期可压缩性不强,但垫层的地基处理技术相对前两者而言,工期的可压缩性较强,且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工期长短影响较大。因此,为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2015年项目立项时抬升2.1m~2.4m,这使得原设计使用砂砾石换填处理后地基的部分力学参数无法满足民航建设要求。这种地基如果作为基础下持力层,则道面结构层作为地基附加压力较湿陷起始压力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机坪极易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进而恶化为板块错台,容易造成飞机轮胎割裂等事故,有极大的运行风险。因此,选择新建机坪的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该在做好防水处理措施的前提下,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针对上述的地基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场地内地基进行室外实地勘探和室内土工试验,包括钻孔、探井、标准贯入试验、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湿陷起始压力试验、直剪试验、渗透试验等,以此对地基的湿陷性、均匀性、稳定性和天然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做地质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天然地基为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以建设机坪,土体具有轻微湿陷性,且深受地下水上升影响。针对此问题,本工程分别采取场内外设置排水设施、结构层添加防水层等防水措施;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层强度,采用高强度干性混凝土及薄弱处加筋的设计方案。(2)筛选出国内外针对软弱地基几种成熟的处理方法,分别为强夯法、冲击碾压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碎石挤密桩、CFG桩、换填垫层法等9种方法,并根据其施工特点及机场不停航施工要求工期短和机械限高等比选指标选取了换填垫层法和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方法。(3)根据施工现场观测到的地下实际水位和地质情况,分别设置了1.0m、1.2m、1.5m等3种不同换填厚度的试验区,然后采用静载荷试验、灌水法、平板载荷试验等方法来检测不同换填深度下的地基承载力、固体体积率、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并与民航建设规范的规定参数做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换填厚度为1.2m。利用冲击沉降观测及工后自然沉降观测确定最佳冲碾遍数为20遍,并对换填材料做颗粒分析以验证其级配适用性。(4)对拟定的三种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取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并在工程竣工投入运营一段时间以后,通过实地观测、平整度试验、表面纹理深度试验、抗折试验、劈裂试验、钻芯取样等方法从表面观感、道面强度、隔水性三个方面对本次地基处理及整个工程质量进行评价,验证方案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本工程施工场地紧邻运行中机坪,为保证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整个施工过程全部采用不停航施工的方式,对施工方案中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在国内机场建设中也不常见。所采用的换填垫层法与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而且两种处理方法综合治理的处治方案在机场施工领域并不多见,为北方机场在类似软弱地基上进行快速施工时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案例,并为研究机坪、跑道、滑行道等特殊承压道面的受力特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郭江涛[3](2020)在《杨凌地区不同阶地地基处理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凌地区自南向北为渭河河漫滩、渭河Ⅰ、Ⅱ、Ⅲ级阶地,建筑场地从一般地基到Ⅰ、Ⅱ、Ⅲ级自重或非自重湿陷性地基。结合拟建工程,对四个典型地貌单元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进行勘察与试验,分析了四个典型地貌单元的地基处理方案,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可为同区域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赵阳阳[4](2020)在《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建设各种领域应用广泛,尤其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在显着提高加固效果的同时,施工工艺渐趋简单化。在工程实践中,最终评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的参数为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所能承载的能力,承载力的大小是构筑物安全正常使用的重要数据保障。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的湿陷机理以及水泥土挤密桩的形成机制、强化机理和施工方法,分析计算了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特征及特征值,结合工程案例施工现场检测结果,综合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研究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钻孔取芯检测证明本案例工程建设完成的水泥土挤密桩身的完整性和桩体强度全部满足设计要求。(2)现场承载力试验结果载荷-沉降曲线变形状态缓慢,比例极限和极限荷载均无明显体现,在竖向最大荷载下地基没有表现出破坏特征,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在测试过程中未达到极限状态。(3)静载荷试验得到的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理论值相比较,理论计算值大于现场试验值,理论值是参数取保守值的计算结果。(4)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的结果略低于现场静载试验结果,两者的差异很小。在不具备标准试验条件时,设计和施工可参考数值模拟计算值。(5)综合理论计算、现场检测以及有限元模拟结果,水泥土挤密桩成桩质量及加固效果显着,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完全消除。
王利明[5](2020)在《黄土湿陷对地铁结构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文中指出在西安地铁建设中有大量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的情况,黄土潜在的湿陷变形会严重威胁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因此正确评估黄土湿陷对隧道衬砌结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行规范的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更适用于地面建筑物地基处理,直接用于地铁隧道地基处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本文以西安地铁十号线(杨家庄-水景公园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不同湿陷工况下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特征,通过有限元分析地基不同处治深度下黄土湿陷对隧道结构破坏程度,寻求湿陷性黄土地铁地基处理的合理深度,制定地基剩余湿陷量的控制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现有湿陷性黄土隧道的研究,分析黄土湿陷性对盾构隧道结构在变形及受力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结合《地铁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标准以及隧道管片裂缝宽度标准和计算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地基处理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得出规范中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主要适用于地表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对于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评价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2.以西安地铁十号线为工程背景设计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浸水湿陷条件下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上覆黄土全幅湿陷时衬砌整体受力相对均匀,拱顶处弯矩值轴力值变化最为明显,上覆横向半幅湿陷衬砌受力较上覆全幅湿陷数值有所减小,湿陷一侧受力相对未湿陷一侧较大,受力最大处为衬砌湿陷一侧拱肩。隧底全幅湿陷时,衬砌受力整体受力相对均匀,拱顶左拱肩及仰拱处受力增加,其他测点处的受力呈减小趋势,拱顶处受力增加最为明显。隧底横向半幅湿陷时,衬砌整体受力较隧底全幅湿陷时均有所增加,湿陷一侧拱脚处受力变化最为明显。上覆和隧底全幅湿陷时,隧道主要发生竖直方向的沉降,横向半幅湿陷时,隧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有偏移,隧底横向半幅湿陷时,隧道向湿陷一侧偏移,上覆横向半幅湿陷时,隧道向未湿陷一侧偏移,因此当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时要谨慎处理。3.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系统开展了不同浸水湿陷条件下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分析研究,得出各种湿陷工况均会对隧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幅湿陷引起的沉降比半幅湿陷引起的沉降要大;隧底湿陷引起的沉降要大于周边及上覆湿陷引起的沉降。隧底及周边湿陷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比上覆湿陷要大,半幅湿陷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比全幅湿陷更大。无论隧周湿陷还是隧底湿陷,都可能对隧道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及隔水防渗措施,避免湿陷性黄土的浸水湿陷带来的不利影响。4.以地表三轴搅拌桩处治为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深度下黄土湿陷对隧道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影响,结合隧道结构控制标准,分析得出隧道地基合理处理深度。通过4组不同工况的分析研究得出,随着处理深度的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加,剩余湿陷量减小,管片横向变形及竖向变形都随之减小。从模拟结果分析发现随着处理深度逐渐增加,地基处理对湿陷量减小的作用逐渐变小,因此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地基处理深度对于黄土地区地铁隧道修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结果可知,隧底湿陷性黄土处理厚度为隧底湿陷黄土层的65%80%。
张禹[6](2019)在《基于温度效应的非饱和黄土湿陷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部大开发进一步进行,许多重要性建筑不得不修建在黄土地基上,黄土在水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会产生湿陷,进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甚至倾斜倒塌。由于西宁地区有较大的温度变化,黄土的湿陷性以及强度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对工程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外试验与有限元软件模拟的方式研究了温度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的影响,使用带温度控制箱的动三轴仪研究了温度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得到西宁地区非饱和黄土湿陷时间发展及空间分布规律,在时间发展中,黄土湿陷变形发展规律近似为前期较快,中期趋于平稳,停水后又会产生二次湿陷,在空间分布中,湿陷量会随着远离中心点而逐渐减小,且浸水试坑存在一个边界效应,超过试坑边界后湿陷变形会迅速减小。黄土预浸水法的影响边界大约在2025m之间,在这一范围内黄土的湿陷变形量趋近于0。(2)非饱和黄土的湿陷性在1030℃时,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而增强,但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70℃),浅表层黄土将会产生一个负向位移的变化,进而减小湿陷性,且浅表层出现较大的孔隙。(3)温度对非饱和黄土的强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在0℃以上时,土体抗剪强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低于0℃时,黄土强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大。(4)温度对非饱和黄土湿陷及强度的影响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体现在0℃以下时,黄土间自由水会结冰形成冰夹层,从而极大的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而此时由于冰夹层的支撑作用,黄土会失去湿陷性。其统一性体现在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粘滞性变小,渗透系数因此增加,使得土体的孔隙比减小,在湿陷中体现为土体结构进一步发生破坏,土体团粒化程度提高,湿陷性增强。在强度中,孔隙比减小代表着土体结构变得更密实,从而强度增加。
李松徽[7](2019)在《兰州新区大厚度回填黄土区地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厚度回填黄土场地是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延拓的必然产物,近些年来对这类场地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成为建设开发过程中急需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已有的相关研究多以路基、机场、土石坝等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许多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对于大厚度回填黄土场地的研究还很欠缺,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本文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兰州新区某大厚度回填黄土场地为背景,在总结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实际地质情况,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相结合,详细分析了孔内深层强夯方法(SDDC)与沉管挤密桩方法在该大厚度回填黄土场地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钻孔灌注桩在处理后场地地基土中的力学特征,所得到的结果对类似场地的处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现场测试复合地基承载力、桩身土挤密系数、桩间土压实系数和黄土湿陷性,详细对比分析了孔内深层强夯方法(SDDC)与沉管挤密桩方法的地基处理效果,讨论了结果的离散性以及与标准值的偏差。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得出预浸法结合沉管挤密桩技术处理大厚度回填黄土场地是可行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桩体位移的衰减规律,给出了两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影响范围,SDDC挤密桩的影响范围为2倍的桩间距,沉管挤密桩的影响范围为56倍的桩间距。给出了挤密桩桩周土应力的传递方式,对于外加荷载较小或桩间距较大的情况,桩周土的下部区域是主要受力区;对于外加荷载大或桩间距较小的情况,承压桩与桩周土的全部区域共同承担了外加荷载。给出了两种地基处理方法下承压桩的主要受力区域,对SDDC方法,主要受力区域为承压桩的1/2以上区域;对沉管挤密桩,主要受力区域为上部1/3区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该场地的沉管挤密桩方法优于SDDC挤密桩的结论。通过现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得到了43m钻孔灌注桩的的极限承载力,发现了侧摩阻力在新近堆积黄土层、粉砂层、黄土状粉土层的分布规律,给出了桩端反力分别在桩自重作用和外加荷载共同作用下,桩端反力和桩周土承担荷载比例的变化规律。
鲁晨阳[8](2019)在《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简称:SDDC)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地基处理工法。但是,近些年由于天气降雨、灌溉、水管道泄漏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SDDC工法处理后的人工地基事故频发,从而致使业界学者对其重新审视,甚至相关工程慎用SDDC工法,SDDC工法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与质疑。因此,本文依托室内土工试验、直剪试验以及三轴试验等对SDDC人工地基(桩间土、素土、二八灰土、三七灰土)遇水失效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SDDC人工地基浸水前后承载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土样的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得出,随着浸水程度的增加,人工地基土样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挤密程度较低时,土样的粘聚力减小速率整体呈现逐渐放缓趋势;挤密程度较高时,试验土样粘聚力的降低速率呈现“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的过程;因此可得知挤密程度能有效改善土体渗流,使地基承载力在短时间内不至于降低较快、较多。(2)数值分析SDDC人工地基浸水失效破坏发现,随着浸水程度的增加,地基承载力明显下降,沉降显着增大;桩身应力均随着桩身深度的增加逐级减小;同时,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应力沿桩身深度方向递减幅度增大。此外,地基承载力衰减曲线与素土强度衰减曲线变化趋势一致,都呈现“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的变化规律,印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3)数值分析SDDC人工地基浸水过程可知,上部荷载较小时,中心桩、边桩与角桩桩身应力差值较小;随着荷载逐级增大,中心桩、边桩与角桩在同深度位置的桩身应力差值逐渐增大。浸水程度较低时,同深度位置的桩身应力呈现中心桩>边桩>角桩;浸水程度增加时,同深度位置的桩身应力相差甚小,中心桩、边桩、角桩大小规律不明显;不同桩位的桩随深度的增加桩身应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均出现负值,桩体产生拉力;同时桩身应力衰减曲线斜率也逐渐增大。此外,浸水程度逐级的增加,人工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均逐渐增大,局部隆起量也逐渐增大;同时,人工地基土沉降量的增大速率随着浸水程度的逐级增加呈现逐渐增大。(4)数值分析SDDC人工地基浸水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可知,筏板应力沿其长度方向是随每排柱子分布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每排柱子底部筏板位置。此外,随着浸水程度的逐级增加,地基土刚度减小,对其上部结构的约束减小,使其产生的二次应力减小,故上部结构应力较小;当浸水程度的再次增加,反而导致地基土完全丧失承载力,使上部结构变形过大,整体应力又呈现增大趋势。
姜海军[9](2019)在《强夯法在高水位砂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夯法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属于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方法。该方法在地基土均匀性和强度的提高,压缩性的降低,不均匀沉降的消除,土体工程特性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善上均具有显着的效果。强夯法在处理不良地质中有很多优越性,是目前地基加固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强夯加固机理的复杂性,相比于工程实践对其机理的研究则相对落后;同时,在强夯加固研究中应深入分析如何选取设计参数以及检测加固效果。此外,关于强夯法处理高饱和砂土地基的有关研究相对较少,而通过实例证明强夯法处理此类场地有较高的优越性,因此对强夯法在高水位砂土地基加固中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结合内蒙古年产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地基处理这一实际工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检测,深入分析研究了加固高水位砂土地基时对强夯法的应用。主要工作有:(1)对强夯地基加固的文献及专着进行广泛查阅,归纳总结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的机理,总结已有技术经验成果,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做进一步分析。(2)系统分析强夯法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详细研究强夯法加固地基涉及的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分别提出各项施工技术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具体的工程。(3)结合蒙大工程背景,提出适合本项目的各项设计参数,对施工工艺、工法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技术方案。(4)采用现场原位测试试验检验加固的效果,试验方法包括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静力载荷试验,通过多种试验方法验证加固效果的可靠性。
徐彦荣[10](2018)在《黄土地基浸水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建筑建设在黄土地基上,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严重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历史上曾经造成很多极为严重的工程事故。引起黄土地基湿陷的水主要来自于上、下两个方向,其中地基上部浸水和地基下部的地下水位上升是引起黄土地基湿陷变形的两个重要原因。黄土地基浸水使得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大幅度减小,强度明显降低,从而引起建筑地基沉降迅速增大,产生湿陷变形。本文以兰州地区的典型湿陷性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Air-fall方法在试验室内重塑黄土地基模型,进行离心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地基浸水和地下水位上升两种情况下,黄土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并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在对离心模型试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对黄土地基沉降预测的双曲线法的估算系数进行了修正,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水位上升高度,不同基底压力和不同分析位置的变化。最后,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够更加全面细致的反应黄土地基浸水变形的规律,用数值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地下水位上升影响下黄土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和变形特性,分析了不同初始水位、不同上升高度和不同速度的影响。并给出了稳定孔压分布下水位上升和不稳定孔压分布下水位上升的沉降预测公式。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更加全面、科学、细致的分析黄土地基的浸水湿陷变形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对原状土和Air-fall重塑黄土的湿陷性试验和压缩试验的结果表明,原状黄土和Air-fall重塑黄土p-ds关系曲线的峰值点对应的压力均出现在150kPa左右,两者湿陷性系数的比值δs(Air-fall)/δs(原状)约为1.4,这个比例可以为试验数据推测实际数据提供一定的依据。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和载荷湿陷量的实测值之间具有一定的换算关系,对于黄土地基地下水位变动问题的研究,已知其中一个值就可以推算出另一个相对应的值,进而可以进行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初步划分。在黄土地基浸水引起的湿陷变形规律研究中,分析了基底压力p分别等于50、80、100、200kPa时候的黄土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黄土地基在浸水病害作用过程中最终沉降量和基底压力之间的关系,近似线性变化。黄土地基浸水会在基础中心及基础水平方向产生湿陷变形。随着上部荷载压力的增大,对应位置处的沉降变形会相应的增大。对于基础外的点,与基础边缘的距离在2.83b的基础宽度以内时(b为基础宽度),沉降随着距离的增大迅速衰减,并且衰减速度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地基沉降的双曲线估算法进行修正。修正后实测值和估计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保持在0.96-0.99之间,表明了修正双曲线估算法估算浸水对黄土地基沉降影响的可靠性。在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规律研究中,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位开始上升后,基底压力p作用下的地基沉降量和基底压力为0下的沉降量之间的偏差随着水位的上升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通过平均湿陷性系数ds和沉降折减系数分别考虑基底压力和水位上升高度的影响,给出了黄土地基底下水位上升引起的最终沉降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可以用来计算黄土地基不同基底压力下水位上升引起的沉降。文中根据不同的基底压力,不同的水位上升高度及基础外不同位置处的基础沉降的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修正了这三个因素影响下黄土地基沉降的双曲线估算系数S和a。对于基础中心的沉降,相同基底压力下,系数/0随着水位抬升高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对于不同的基底压力而言,系数/0随着基底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相同基底压力下,(6/(60随着水位上升高度增加而减小;对于不同的基底压力,基底压力越大,(6/(60越大。随着水位目标值逐渐接近于地基表面,(6/(60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趋势逐渐减弱。对于基础外的点的沉降,相同基底压力下,S和a都随着水位上升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基础外的点的S随着远离基础中心而逐渐减小,而基础外的点的a在基础表面不同位置处相差不大。当基底压力逐渐增大,对于相同的水位上升高度,其参数S和a都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将不同基底压力,不同水位上升高度,基础外不同距离处利用修正双曲线估算法拟合所得的参数S和a汇总到三维坐标系下,并将所得散点图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基底压力下S的是一个曲面,a是一个平面,并分别给出了S和a的拟合公式。对地下水位上升引起黄土地基的变形规律的数值分析结果还分析了不同初始水位,水位上升不同高度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并且给出了上限。对于已经形成稳定孔隙水压力分布的黄土地基,初始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以内时,地基属于非自重湿陷,当初始地下水的埋深大于8m时,地基属于自重湿陷性。另外,分析了不同水位上升速度的情况下,不同的初始水位和水位上升高度的变化规律,并且给出了相应的上限值。因此,可以结合各部分的内容,对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不同初始水位,不同上升高度和不同上升速度的情况下的地表沉降值进行初步的估计。
二、砂层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砂层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强夯40年之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强夯理论的发展 |
1.1 强夯加固的动力固结理论 |
1.2 强夯加固机理的微观解释 |
1.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探讨 |
1.4 强夯置换理论 |
1.5 对国内各规范强夯章节的评述 |
2 高能级强夯技术的发展 |
2.1 高能级强夯加固机理 |
2.2 高能级强夯技术的应用 |
2.3 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
3 复合强夯加固技术的发展 |
3.1 砂桩-强夯法 |
3.2 碎石桩-强夯法 |
3.3 堆载预压-强夯法 |
3.4 真空井点降水-强夯法 |
3.5 排水板+管井降水+强夯法 |
3.6 真空预压-强夯法 |
3.7 孔内强夯法 |
4 高能级强夯在超高超深填方分层处理中的实例应用 |
4.1 原场地地基处理 |
4.2 高填方填筑体处理 |
4.3 挖填交接面、施工搭接面处理 |
4.4 地下排渗系统设置 |
5 强夯技术的发展展望 |
6 结论 |
(2)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机坪道面物理特性及施工特点 |
1.2.3 机坪快速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质分析及施工基本条件研究 |
2.1 工程简介 |
2.1.1 设计概述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1.3 材料规格 |
2.1.4 标准规范 |
2.1.5 地基处理方案变更的原因 |
2.2 地质分析 |
2.2.1 地质勘察原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勘察结果分析 |
2.2.4 地质综合评价 |
2.2.5 地下水位变化原因分析 |
2.2.6 地下水位上升对现有地基的力学性能影响 |
2.2.7 地质问题总结 |
2.3 施工基本条件 |
2.3.1 防水处理措施 |
2.3.2 道面高强度设计 |
2.4 小结 |
第3章 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
3.1 地质改良 |
3.1.1 强夯法 |
3.1.2 冲击碾压法 |
3.1.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
3.1.4 真空预压法 |
3.2 土体补强 |
3.2.1 灰土挤密桩 |
3.2.2 高压旋喷桩 |
3.2.3 碎石挤密桩 |
3.2.4 CFG桩 |
3.3 地基换填 |
3.4 处理方案比选原则 |
3.4.1 首要指标 |
3.4.2 主要指标 |
3.4.3 辅助指标影响分析 |
3.4.4 方案比选 |
3.5 换填材料颗粒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地基处理施工参数研究 |
4.1 试验区施工 |
4.1.1 试验区总体施工安排 |
4.1.2 试验区施工工序 |
4.1.3 试验区施工工艺 |
4.2 换填厚度控制试验 |
4.2.1 灌水法 |
4.2.2 平板载荷试验 |
4.2.3 静载试验 |
4.3 冲碾遍数控制试验 |
4.3.1 冲击沉降观测 |
4.3.2 工后自然沉降观测 |
4.4 小结 |
第5章 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项目评价 |
5.1 拟定施工组织比选方案 |
5.2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研究 |
5.2.1 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
5.2.2 施工组织方案对比 |
5.2.3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试验 |
5.3 项目现状评价 |
5.3.1 表面观感 |
5.3.2 道面强度 |
5.3.3 隔水性 |
5.4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3)杨凌地区不同阶地地基处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杨凌地区典型地貌单元的地质条件与工程性质 |
1.1 渭河滩地地质条件与工程性质 |
1.2 渭河左岸I级阶地地质条件与工程性质 |
1.3 渭河左岸Ⅱ级阶地地质条件与工程性质 |
1.4 渭河左岸Ⅲ级阶地地质条件与工程性质 |
2 杨凌地区典型地貌单元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
2.1 渭河河漫滩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
2.2 渭河左岸I级阶地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
2.3 渭河左岸Ⅱ级阶地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
2.4 渭北黄土台塬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
3 小结 |
(4)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概述 |
2.1 湿陷性黄土定义及分类 |
2.2 湿陷性黄土的性质 |
2.2.1 物理性质 |
2.2.2 力学性质 |
2.3 黄土湿陷性指标 |
2.3.1 湿陷系数 |
2.3.2 自重湿陷系数 |
2.3.3 湿陷发生起始压力 |
2.3.4 评价黄土湿陷性 |
2.3.5 黄土湿陷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地基理论及挤密桩设计 |
3.1 复合地基概念及分类 |
3.1.1 复合地基概念 |
3.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3.2 桩式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3.3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1 单桩承载力设计 |
3.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 |
3.4 复合地基沉降特性 |
3.4.1 挤密桩加固体压缩变形计算 |
3.4.2 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计算 |
3.5 桩式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 |
3.5.1 桩土荷载传递特性 |
3.5.2 桩土应力比 |
3.6 水泥土挤密桩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试验检测 |
4.1 工程概况 |
4.2 水泥土挤密桩施工 |
4.2.1 成孔 |
4.2.2 填料成桩 |
4.3 水泥土挤密桩质量检验 |
4.3.1 钻孔取芯检测 |
4.3.2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4.4 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地基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
5.1 ABAQUS概述 |
5.2 建模 |
5.2.1 模型尺寸 |
5.2.2 模型材料及其本构选取 |
5.2.3 模型接触设置 |
5.2.4 网格单元划分 |
5.2.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 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黄土湿陷对地铁结构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黄土湿陷对隧道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隧底剩余湿陷量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结构控制标准的提出及现有湿陷性黄土评价方法研究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1.1 西安地铁十号线线路概况 |
2.1.2 沿线地质条件 |
2.1.3 沿线水系 |
2.2 黄土湿陷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
2.2.1 上覆黄土湿陷 |
2.2.2 周边黄土湿陷 |
2.2.3 隧底黄土湿陷 |
2.3 地铁隧道控制标准 |
2.3.1 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及变形标准 |
2.3.2 管片裂缝标准及计算 |
2.4 剩余湿陷量的控制标准的研究 |
2.4.1 湿陷量计算的研究 |
2.4.2 湿陷性黄土评价的研究 |
2.4.3 剩余湿陷量的控制标准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湿陷对隧道结构影响模型试验分析 |
3.1 模型试验目的 |
3.2 相似比的确定 |
3.3 模型试验地层材料的选配 |
3.3.1 湿陷性黄土的配制 |
3.3.2 液塑限的测量 |
3.3.3 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4 湿陷系数的测定 |
3.3.5 压缩模量的测定 |
3.4 模型隧道衬砌的模拟 |
3.4.1 配制衬砌模型原材料的选择 |
3.4.2 模型衬砌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 |
3.4.3 模型衬砌配筋的计算 |
3.4.4 模型衬砌的制作 |
3.5 试验工况设置 |
3.6 模型装配及试验步骤 |
3.6.1 模型箱及监测仪器 |
3.6.2 试验步骤 |
3.7 结果分析 |
3.7.1 上覆黄土全幅湿陷 |
3.7.2 上覆黄土横向半幅湿陷 |
3.7.3 隧底黄土全幅湿陷 |
3.7.4 隧底黄土横向半幅湿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湿陷性对隧道结构影响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 本构模型的选取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4.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2 参数的确定 |
4.3 模拟工况设计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上覆黄土湿陷 |
4.4.2 隧道周边黄土湿陷 |
4.4.3 隧底15m黄土全幅湿陷 |
4.4.4 隧底15m黄土横向半幅湿陷 |
4.4.5 隧底15m黄土纵向半幅湿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底湿陷性黄土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 |
5.1 盾构地基处理方法比选 |
5.1.1 盾构施工工艺 |
5.1.2 盾构隧道地基处理方法介绍 |
5.1.3 盾构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 |
5.2 有限元分析参数设定 |
5.2.1 工况设定 |
5.2.2 模型建立 |
5.2.3 参数的确定 |
5.3 结果分析 |
5.3.1 隧底15m湿陷性黄土 |
5.3.2 隧底12m湿陷性黄土 |
5.3.3 隧底9m湿陷性黄土 |
5.3.4 隧底6m湿陷性黄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温度效应的非饱和黄土湿陷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黄土湿陷性研究现状 |
1.3 温度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及强度影响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非饱和黄土室内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土样 |
2.3 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2.3.1 天然含水率试验 |
2.3.2 密度试验 |
2.3.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4 击实试验 |
2.4 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探究 |
2.4.1 上覆压力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影响 |
2.4.2 单双线法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影响 |
2.4.3 化学元素组成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饱和黄土室外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基坑浸水试验 |
3.2.1 湿陷速率 |
3.2.2 湿陷发展规律 |
3.2.3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影响研究及数值模拟 |
4.1 水温对非饱和黄土湿陷系数影响室内试验 |
4.2 热能在非饱和黄土湿陷过程中转化的效率 |
4.3 环境温度变化对非饱和黄土湿陷性模拟 |
4.3.1 使用abaqus模拟非饱和黄土湿陷的可行性研究 |
4.3.2 非饱和黄土在应力、渗流、温度场三场耦合下的湿陷情况 |
4.4 试验结果对比验证 |
4.5 温度对非饱和黄土湿陷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
4.5.1 非饱和黄土湿陷微观机理 |
4.5.2 理论依据 |
4.5.3 对于非饱和黄土高温回弹现象的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对非饱和黄土强度影响研究 |
5.1 材料与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 |
5.2.1 温度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 |
5.2.2 含水率对非饱和黄土强度影响 |
5.2.3 温度对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影响 |
5.2.4 含水率对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7)兰州新区大厚度回填黄土区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的黄土地质 |
1.3 兰州新区的黄土地质 |
1.4 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评述 |
1.5 大厚度回填黄土区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大厚度回填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2.1 工程背景 |
2.1.1 项目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情况 |
2.1.4 场地类别 |
2.1.5 地基土湿陷性评价 |
2.1.6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评价 |
2.2 两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2.2.1 SDDC挤密桩的研究现状 |
2.2.2 沉管挤密桩的研究现状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3 大厚度回填黄土区地基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SDDC挤密桩试验方案 |
3.1.2 沉管挤密桩试验方案 |
3.2 试验方法 |
3.2.1 桩身土压实系数和桩间土挤密系数的试验方法 |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
3.2.3 湿陷性试验方法 |
3.3 SDDC地基处理技术的试验结果 |
3.3.1 桩身土压实系数试验结果 |
3.3.2 桩间土挤密系数试验结果 |
3.3.3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 |
3.3.4 湿陷性试验结果 |
3.4 沉管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的试验结果 |
3.4.1 桩身土压实系数试验结果 |
3.4.2 桩间土挤密系数试验结果 |
3.4.3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 |
3.4.4 湿陷性试验结果 |
3.5 两种地基处理方法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厚度回填黄土区地基处理方法的数值模拟 |
4.1 SDDC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 |
4.1.1 力学模型 |
4.1.2 模型的本构关系 |
4.1.3 模型参数的选择 |
4.1.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沉管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地基处理后场地土与钢筋砼灌注桩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
5.1 工程背景 |
5.2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现场试验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桩及锚桩设计 |
5.2.3 传感器布置 |
5.2.4 试验步骤 |
5.2.5 试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DDC研究概述 |
1.1.1 SDDC人工地基的简介与技术特点 |
1.1.2 SDDC人工地基的应用概述 |
1.1.3 SDDC人工地基的研究现状 |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本文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人工地基失效的案例 |
2.1 概述 |
2.2 人工地基失败案例分析 |
2.2.1 案例1 |
2.2.2 案例2 |
2.2.3 案例3 |
2.2.4 案例4 |
2.3 本章小结 |
3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的准备工作 |
3.2 室内土工试验 |
3.2.1 界线含水率试验 |
3.2.2 击实试验 |
3.3 直剪试验 |
3.3.1 直剪试验设计 |
3.3.2 直剪试验数据分析 |
3.4 三轴试验 |
3.4.1 三轴试验设计 |
3.4.2 三轴试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的数值分析 |
4.1 概述 |
4.2 SDDC人工地基工程背景介绍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地层结构与岩性描述 |
4.3 SDDC人工地基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本构模型与基本假定 |
4.3.2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
4.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的数值结果分析 |
4.4.1 强度模量折减法 |
4.4.2 SDDC人工地基未浸水承载性能分析 |
4.4.3 SDDC人工地基浸水承载性能分析 |
4.4.4 SDDC人工地基未浸水与浸水承载性能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对上部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 |
5.1 概述 |
5.2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对上部结构影响的数值结果分析 |
5.2.1 SDDC人工地基遇水塑性应变分析 |
5.2.2 SDDC人工地基遇水沉降分析 |
5.2.3 SDDC人工地基遇水对筏板沉降与内力的影响分析 |
5.2.4 SDDC人工地基遇水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强夯法在高水位砂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夯法应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2 强夯法加固地基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强夯加固机理分析 |
2.1 动力固结理论 |
2.1.1 土的特性 |
2.1.2 动力固结原理 |
2.2 震动波压密理论 |
2.3 强夯加固机理分析 |
2.3.1 宏观加固机理 |
2.3.2 微观加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夯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强夯设计步骤 |
3.2 强夯设计参数选择 |
3.2.1 强夯的影响深度 |
3.2.2 夯锤与落距 |
3.2.3 平均夯击能 |
3.2.4 强夯加固范围的确定 |
3.2.5 夯击次数 |
3.2.6 夯击遍数 |
3.2.7 夯击点布置 |
3.2.8 间歇时间 |
3.2.9 强夯参数的试验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水位砂土地基强夯技术及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地质条件 |
4.3 方案设计 |
4.4 施工工艺流程 |
4.4.1 降水施工 |
4.4.2 强夯施工 |
4.4.3 重点、难点问题技术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夯效果检测及应用分析 |
5.1 强夯质量监测 |
5.2 强夯质量检验 |
5.2.1 静载荷试验 |
5.2.2 标准贯入试验 |
5.2.3 动力触探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黄土地基浸水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黄土地基湿陷变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分析 |
1.5.1 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黄土地基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试验设备简介 |
2.1 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2.2 相似方程 |
2.2.1 地基自重应力模拟 |
2.2.2 基本控制方程相似 |
2.3 离心模型试验的比尺关系 |
2.4 黄土地基离心模型试验的设备、数据量测及采集系统 |
2.4.1 离心机简介 |
2.4.2 数据量测及采集设备 |
2.4.3 粒子图像检测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地基离心模型制样方法及有效性验证 |
3.1 研究区黄土的相关背景资料 |
3.2 研究区黄土的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质 |
3.2.1 研究区黄土的物理性质 |
3.2.2 研究区黄土的力学性质 |
3.2.3 研究区黄土的化学性质 |
3.3 黄土地基离心模型试验的制样方法 |
3.3.1 单纯的随机分布 |
3.3.2 Air-fall重塑黄土几何模型 |
3.4 黄土离心试验模型的制备 |
3.5 Air-fall重塑黄土制样方法研究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有效性的验证 |
3.5.1 湿陷性系数 |
3.5.2 圧缩曲线和压缩性指标 |
3.6 Air-fall制样方法制备离心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
3.6.1 黄土地基沉降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
3.6.2 黄土地基中附加应力引起水平方向的沉降差异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基上部浸水引起黄土地基沉降的离心模型试验及修正双曲线法 |
4.1 黄土地基浸水型病害 |
4.2 黄土地基浸水型病害离心试验 |
4.2.1 浸水型病害离心试验的试验过程 |
4.2.2 浸水型病害离心试验的试验方案 |
4.3 浸水试验的离心试验结果 |
4.3.1 不同基底压力对黄土地基沉降的影响 |
4.3.2 地基浸水对黄土地基沉降的影响 |
4.4 黄土地基受浸水病害影响的地基沉降与时间经验估算法 |
4.4.1 黄土地基基础中心在外荷作用下的湿陷变形 |
4.4.2 黄土地基基础外的点在外荷作用下的湿陷变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黄土地基沉降的离心模型试验及修正双曲线法 |
5.1 黄土地基地下水位上升的离心模型试验 |
5.1.1 地下水位上升离心试验的试验过程 |
5.1.2 地下水位上升离心试验的试验方案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黄土地基湿陷性的判定 |
5.2.2 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别的判定 |
5.2.3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 |
5.3 黄土地基地下水位上升后地基的最终湿陷变形 |
5.3.1 自由场下黄土地基地下水位上升不同高度所引起的湿陷变形 |
5.3.2 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地下水位上升不同高度所引起的湿陷变形. |
5.3.3 基于黄土湿陷性系数的最终沉降预测 |
5.4 黄土地基地下水位上升的过程中地基沉降与时间经验估算法 |
5.4.1 黄土地基基础中心在外荷作用下的湿陷变形 |
5.4.2 黄土地基基础外的点在外荷作用下的湿陷变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Code_Bright程序的数值计算 |
6.1 水力-力学耦合分析模型 |
6.1.1 平衡方程 |
6.1.2 土水特征曲线 |
6.1.3 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 |
6.1.4 BBM模型 |
6.2 数值计算 |
6.2.1 数值计算目的 |
6.2.2 数值计算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砂层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强夯40年之技术创新[J]. 董炳寅,水伟厚,秦劭杰. 地基处理, 2022(01)
- [2]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 菅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杨凌地区不同阶地地基处理方案研究[J]. 郭江涛. 价值工程, 2020(14)
- [4]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研究[D]. 赵阳阳.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5]黄土湿陷对地铁结构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D]. 王利明.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温度效应的非饱和黄土湿陷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 张禹. 青海大学, 2019(04)
- [7]兰州新区大厚度回填黄土区地基处理方法研究[D]. 李松徽.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8]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研究[D]. 鲁晨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强夯法在高水位砂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 姜海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10]黄土地基浸水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 徐彦荣. 兰州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