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凡[1](2021)在《借古鉴今:传统剑术套路动作特征探析》文中提出在当下竞技武术面临“体操化”“舞蹈化”困境中,挖掘和分析传统武术是指导竞技武术回归姓“武”本质的重要路径。剑作为传统武术中历史最悠久、形态最丰富的器械之一,其器物、制度及文化等层面均在武术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以传统剑术套路动作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传统剑术套路动作特征进行研究,从剑法、步型、步法、平衡及名称五个动作构成要素出发,得出各要素所占比值及内在特征,以此为“借古”。在此基础上又搜集竞技剑术套路提取其动作,与传统剑术动作作出“古今”对比,分析两者动作差异并探析出竞技剑术缺失内容,指导当下竞技剑术回归武术本质。“以剑为点,以点带面”,对当下武术发展进行启示,从而为武术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是为“鉴今”。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传统剑术套路动作要素中得出,传统剑术套路流派各异,剑法内容“百花齐放”,体现出“斑驳陆离”的特征;传统剑术步型深刻还原了“体与用”的关系,表现出“体用兼备”的特征;传统剑术步法直接服务于“避实就虚,后发先至”的剑术要义,呈现出“灵活轻固”的特征;传统剑术平衡主要以简洁实用的提膝平衡为主,体现出“式贵于简”的特征;传统剑术动作名称以“意象化”命名为主,蕴含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表现出“象言感身”的特征。第二,“古今”剑术套路对比。在结构上,传统剑术较为“分散”,具备“多样性”特点,竞技武术因《规则》限制,相对“统一”,具有“标准性”特征;运动特点上,传统剑术讲究“一招一式,端庄势整”,属于“工架剑”范畴,竞技剑术讲究“流畅无滞”,属于“行剑”范畴;对技击本质的体现,传统剑术动作大都遵循技击规律,体现出“练为战”的技击思想,竞技剑术动作主要以“观赏”为出发点,体现出“练为看”的技击思想。第三,从“古今”剑术动作结构对比来看竞技剑术,剑法上,竞技剑术表现相对单一,并且过度追求“快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剑术本身特点;步型和平衡两者大都为满足《规则》需求,出现较少,偏离了武术“势整招正”的动作特性;步法上,竞技剑术表现突出,能体现剑术“行剑”运动特点,但其中也出现了“动作模糊”“规范性差”等不足;名称上,竞技武术主要采用“动作性质”命名,具有“准确性”“标准性”的优势,在当下武术发展中成为主流。最后,通过传统剑术套路对当前武术发展进行启示。首先对传统武术,传统武术中蕴含了丰富的技术体系及文化内涵,在面临传承困境的当代,国家、社会等层面已经给予重视,处于复兴的阶段;其次对竞技武术,竞技剑术所出现的问题在竞技武术领域也多有存在,竞技武术应当积极从传统武术中吸收养分,重新审视自身发展道路,使自身回归姓“武”本质;最后对武术整体,应当重视传统与竞技,文化与技术协调发展,使两者在武术国际化进程中相互促进、互相借鉴,走出一条属于中国武术的传播道路。
韩青松[2](2021)在《评估与诠释: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武术联合会是武术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实体,在武术入奥以及武术国际普及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如何评价国际武术联合会的组织发展及政策实践,对于厘清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作用与价值、拓宽对武术国际化发展的考察视野大有裨益。然而,长期以来国际武术联合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是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多为国家层面武术对外推广普及“应当如何”的宏观策略研究,忽视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对于武术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二是现实发展中,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政策实践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对中国武术协会的发展依赖。从组织政策话语的视角对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进行评估与情境化诠释,既是组织决策精准化与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亦有助于明确政策问题的由来与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进而,为国际武术联合会改善组织治理、提升决策水平提供政策知识,为推动武术在国际受众的“入脑入心”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本研究从To C(Theories of Change)政策评估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出发,以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为研究对象,在为期一年的海外田野调查中深入欧洲武术传播的日常教学、学术交流与武术竞赛场景,确立“移情理解”的田野基础;选取8位国际武术联合会高级官员及28位国际级武术裁判、海外国家级武术官员、武术教练及学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政策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政策和中国武术的认知与态度。进而使用QSR 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相关政策文本与口述文本进行观点提取、符码赋予和主题汇总。在此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回应对组织政策假设进行整体评估。进而,从组织愿景出发,结合具体语境诠释武术入奥的话语挑战以及官方术语Wushu的话语困顿。从而明确国际武术联合会近三十年的政策话语实践说了什么、如何说的、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说的效果如何。研究发现,组织政策话语中的逻辑假设呈现出政策问题如何被认知、被表述、被解决的方式和过程。基于To C变化理论的政策评估结果显示: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实践实现了在组织规模、组织架构、赛事体系、国际权威认证等方面的突破。但存在组织代表性缺失和社交媒体运营重心偏离的“执行失利”,与推行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改革的“理论失利”。同时,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运作中对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与社会情境的忽视,造成赛事参与者主体身份转换的艰难,以及利益诉求难以满足下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弱者抵抗。研究还发现,话语规则限定着政策话语实践能否言之有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项目评估”的政策议题建构描绘出奥运项目的理想形象,具化在《奥运项目评估标准》之中,表现出对运动流行性的焦点关注。在此语境中,国际武术联合会围绕武术入奥的政策变迁以及所提交的入奥报告并未很好契合国际奥委会话语规则,存在武术国际大众基础薄弱、陈述报告策略偏离、流行性不足等问题。应从正确认知流行性的国际化底色,处理好大众与精英的发展关系,调整好武术入奥报告的表述策略,利用好“奥组委提议”的入奥机遇等方面主动适应规则。研究还发现,语言符号通过话语表征进行形象建构与意义生产。西方文化语境中官方术语Wushu面临不被认可或不为所知的话语困顿。在西方受众看来,“功夫电影、传统武术、技击实用”的Kung Fu相比“竞技武术、操舞化套路、官方话语”的Wushu更能代表“中国武术”。究其原因,Kung Fu与西方文化前理解“Chinese martial arts”的意义契合而实现惯习迁移,确立了话语权威性。而国际武术联合会在为Wushu“正名”及“团结”Kung Fu的政策话语实践中,并未就“何为Wushu”有着准确定位而产生自相矛盾,阻碍着西方受众对于Wushu术语的接纳与认知。基于研究的理论实践,提出体育组织内部的权力竞争与不同主体对体育项目的认知差异,影响着政策效果及政策评估结果。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政策知识共创,能够缓和不同主体间的权力竞争与认知差异,形成破解政策问题的政策共识。聚焦组织的发展实践,国际武术联合会应从“找准符号定位、坚定话语主导、团结多元主体、增强媒介运作”建构起官方术语Wushu的知识体系,发挥Wushu正本清源、符号引领的话语职责;通过“主动政策学习、开展对话协商、建立评估制度”实现“善治”的理念转变,以回应政策质疑,提升治理绩效水平。
薛浩[3](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认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丁桥[4](2020)在《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分析与规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术作为展现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武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遵循项目本质特点,强化攻防,遵循武术的本质属性。本文在社会学分析分类的基础之上,选取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异化动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并归纳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套路技术动作体系存在异化的原因有:内在诉求的异化、价值功能的异化、实践操作的异化、进展趋势的异化。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武术技术体系9大类18小类异化致因要素。并根据专家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对异化原因进行排序,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影响最严重的是生产方式转变;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影响最严重的是竞赛规则的导向;学校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影响最严重的是政策导向失衡。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武术套路的异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现象。(2)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的套路技术体系都是对传统武术异化。(3)武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和其它文化形式融合发展。(4)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技击特性。(5)武术技术体系的功能发生了异化。并参考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出现的异化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
胡陆顺[5](2020)在《基于武术核心价值的套路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认为本来作为入门之法的武术套路自成体系,成为练习武术的最终目的,人们不是为了练习武术而练习套路,而是为了练习套路而练习套路,中间过程(套路)成为(武术的)最终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被偷换概念。这种以套路为最终导向的武术“目的”,以及作为当下武术两大系统之一的套路,本身却对技近乎道、内圣外王的至高武学追求没有必然作用,不禁让人颇多疑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武术核心价值为抓手,系统分析套路与武术的关系,并提出改进措施,主要观点如下:1)通过系统分析武术的上位概念、自身概念与时代对武术提出的要求,认为现阶段武术的核心价值表现为:以武术本质属性为依托的技击价值、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备受人们(民)和国家青睐的健身价值、以及西方文化冲击的特殊时期所彰显的时代价值——文化传承价值。2)套路是在对手缺失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演练形式,主要作用是便于武术动作的记忆与传承,不是武术最终的目的追求,对武术核心价值的作用有限,不是武术核心价值发扬的必然构成部分。3)武术单个、组合动作是武术的“主体”,具有充分融合“打”与“练”的双重属性,对追求最高武术理想、发扬武术核心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当前套路体系虽可体现,但缺乏独立目标导向的考核、评价方式,完善后可嵌入套路体系,作为当前套路良性、健康发展的补充。4)武术单个、组合动作的“反应”考核+套路演练的练习与评价体系,具有改革成本低、适应性强、易操作、评价更客观等特点,应进行大面积推广。武术运动的开展重点应以单个、组合动作这个“武术本体”为中心,不可本末倒置。
朱君[6](2020)在《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武术开展的如火如荼,武术进校园迎合了当下中小学的健康发展目标,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武术教学在校园中的改革也亟待改进和完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具有与其它运动项目不同的观念价值和技术特点,教师既要让学生们学习一身本领,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助力国脉传承,传播武术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文武兼备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教学进行改革的基础和依据。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武术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强健学生体魄、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我们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加强校园武术的管理和发展,完善当前武术教学思想,探索传统武术文化的伦理与道德,挖掘武术文化内在精神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武术教学发展的背景和历史,探讨影响武术教学的因素,提出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旨在促进校园武术更好的发展,开拓学校武术教学的新局面。本研究主要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四个因素出发,分析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影响,大胆提出促进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并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课程方面,增加武术课时的比重,加强基本功教学与练习;开发特色课程,发挥当地学校优势;推进武术段位制,平衡武术多元化与段位制的关系。(2)在教材方面,回归技术硬实力,培养攻防意识;提高武术素养,塑造良好道德;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武术教育价值。(3)在教师方面,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考核机制;聘请民间拳师,引进地方特色拳种;渗透地方武协,加强全民合作。(4)在学生方面,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以武修身,奠定终身习武的基础,以德育人,提高学生品德建设。
孙鸣浩[7](2019)在《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竞技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套路的产生是历史与时代发展的产物,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趋势影响着整个武术运动的发展。以新时代国家文化战略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SWOT-AHP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竞技武术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SWOT分析,进而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竞技武术发展套路发展战略评价模型。本文通过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SWOT分析,有效识别竞技武术套路发展中有的利与不利因素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利用AHP分析法,构建宏观竞技武术套路发展SWOT战略四边形,确定竞技武术套路发展为SO(优势与机会)开拓型战略为主,以ST(优势与威胁)抗争型发展战略为辅,规避威胁。从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的角度提出竞技武术套路宏观发展战略措施为:推进竞技武术套路产业化;回归修身养性、防身自卫本质;弘扬国家传统扶持政策;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利用孔子学院传播武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品牌;竞技与传统武术协同进奥运;执裁制度与科研助力共协调。通过对宏观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脉络的梳理,本文提出竞技武术套路理论化、社会化、独特化、国际化的建议,即健全、完善、规范竞技武术套路理论化;促进竞技武术套路健身社会化;强调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独特化、推进竞技武术套路形象国际化。
吴光辉[8](2019)在《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民传专业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的继承者与发扬者。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文化背景中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新任务,培养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创编能力成为时下的重点内容之一。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之一,它具有评价及时性、全程性、全面性等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形成性评价理论优点的基础上,以民传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专家评审法、数据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科学方法研究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创编能力的培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的培养,其评价标准构建应遵从客观性、全面性、过程性和易操作性等原则,并从创编主题、拳种意识、技击风格、创编素材和创编审美等五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2.在对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特点,采用以教师和学生双向信息反馈来源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以技能储备阶段、创编帮扶阶段、创编深化阶段、创编培优阶段和创编拔高阶段五个阶段为教学单元和评价单元,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动作攻防含义及创编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培养团队精神和创编能力。3.目前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对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到学情状况、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系统的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课程,因此亟需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4.培养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创编能力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适应新时期武术运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实现武术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意义。5.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教学实践的结果,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个性化评价特点是激励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提升的源泉,多元评价主体是激发学生武术套路创编主体性思维的动力,多角度、宽领域、全流程的评价视角是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提升的倍增器。并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重视时代发展对学生武术创编能力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评价手段;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方式,根据学生情况予以合理评价;重视以创编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多元本领;重视学生创编实践,提升学生武术综合素养的四个重视的建议。
李小进[9](2018)在《武术体悟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贯彻落实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武术教学中的传承,并针对当前学校武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的“西化”现象和教学实践中民族传统文化与“人本”关怀的缺失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以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将民族化的体悟教学理论引入到武术教学中,探究武术体悟教学理论的合理性及优越性,旨在为武术教学的本土化研究抛砖引玉,为武术教学理论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丝学术上参考,为武术教学实践提供些许理论上的指引。研究结论:(1)“体悟”一词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建立在中国“身心一元”观的哲学基础上,注重“体认”与“心悟”相结合、相统一的一种整体性思维认知方式。它与中国武术之间关联紧密:是中国武术技法传习的重要环节;是中国武术“技进乎道”的途径;是认知中国武术的民族化方式。通过直觉体悟的思维认知方式来体认武术所蕴含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2)武术体悟教学是体悟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契合武术的文化特质且吻合武术教学改革需求和发展趋势,是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基础上的本土化的教学理念或方式,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武术体悟教学”既可以视作为一种宏观层面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视作为一种微观、具体的教学方式或者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武术体悟教学”是“体悟教学”理念在武术教学中的具体呈现,是一种契合武术自身特点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武术教学理念,意指在武术教学中倡导人文关怀的回归,关注个体意义的生成,通过对武术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来促进学生“转知成智”、精神升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素养的提高等。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武术体悟教学”是指武术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武术体悟式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武术技能和武术理论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等为目的的教学活动。(3)武术体悟教学是以具身认知、悟性思维、意会知识、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为理论基础,具有“民族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等本质特征;它与中国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技术特色、“术道融合、由技进道”的文化特质、“象形取意、拳法自然”的思维特性深度契合;它符合学校武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且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素养”的教学改革趋势相吻合。(4)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合理的情景化创设以及个体化的意义生成。武术体悟教学的主体性参与突出了教学中的“人”的自主自觉性,可分为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三个方面。合理化的情境创设则是实施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生由“体”而“悟”的重要保障。武术体悟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寻求个体文化新生命,实现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过程。武术体悟教学的意义生成过程包括体认、移情、领悟、内省、升华等步骤。(5)武术体悟教学的表现形态包括武术技法的体验教学和武术文化的感悟教学两个方面。武术技法的体验教学是以武术的技术、技法为载体,以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体验为基本特征而展开的教学方式。武术文化的感悟教学是与武术技法的体验教学密切关联的,是在教师、学生已获取经验(包括知识经验、技能经验)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武术文化为媒介,以悟性思维方式为工具,引导学生领悟武术文化的涵义,促使武术文化的内化、生命化与意义化,并最终朝向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迈进的一种教学方式。(6)武术体悟教学的实施过程包括:以武术为载体,搭建联通文化生命的桥梁;以教学情境为外部“催化剂”,推动学生主体性发展;以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为内部“发动机”,促进教学的意义生成。(7)建构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原理包括:“传承民族文化”是建构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宗旨;“中体西用”思想是建构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方法论立场;“套路、功法、格斗的技艺体验”、“文化引导、体悟学习”、“武术素养”元素是建构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基础;以“基点”、“路径”、“终点”为主要环节的线性逻辑是建构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逻辑进路。(8)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范式是以武术技艺的体验为基点,以文化引导、体悟学习为路径,以武术素养的养成为终点。对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诠释包括:武术教学内容的抉择是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基点,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是“一脉相承”,套路、功法、格斗应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武术教学之中,套路、功法、格斗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生中国精神的载体;文化引导是武术教学由工具性向人文性转变的重要措施,体悟学习是武术教学过程中意义生成的重要途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武术教学改革的方向;“武术素养”概括为新时代的武术习练者所具有的武术修养,它不仅包括武术技能方面的修养,还包括武术理论、武术文化、武德等方面的修养,学校武术教学以发展学生素养为目标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发展学生的武术素养是实现学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最后从加强武术体悟教学的实践研究;激发武术体悟教学的其它创新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武术体悟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武冬[10](2016)在《“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运动实践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武术套路竞赛单对统一的历史、特征、方法等问题,经过分析目前武术套路竞赛中存在的技法缺失和劲法失真问题,以及单练套路与对练套路严重不匹配问题,以及对"打练结合"理解的误区,深刻认识武术套路本质与特征,最终提出了"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单特指套路演练,对指套路式的对练,统一是指技法结构一致,实用劲法真实。强调套路"拳势",单练与对打统一反映了武而文化、体用合一,重视过程,和合中庸等一系列思想,从比更高、更快、更强模式中解放出来,进而比和谐(单与对统一性)、巧妙(拳势结构复杂性)、修养(攻防转化柔化性),形成重体能更重技巧,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比赛更重修养的一种充满东方智慧的比赛模式。结论:1)武术套路构成基本单位是具有攻防技战术特征的——拳势。拳势不是随意的拼凑,必需具备战术意图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可用性即攻防实效,能表现为"对打"。拳势攻防性是套路本质特征所在。2)遵循套路结构的逻辑,如,路线结构是符合格斗"阵形"布局,动作衔接是遵循攻防转化规律,整体套路符合拳种要求。3)不同拳种的单练套路必需包含该拳种的若干主要拳势,同时,还必须使用主要拳势完成回合式、串联式等的对打形式。4)套路比赛是单练与对练统一的形式,单和对形式都要在"套式"模式下进行,评判主要标准在于对拳势合理性、多变性、艺术性等综合的整体性以及单练与对练的高度一致性。建议:单对统一是体用兼备的真正反映,是打练有机结合,是未来套路发展方向。建议首先在一些拳种比赛中采用此模式,不断完善本模式,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10级武术专项训练中做了小范围的实践运用,有一定效果。
二、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借古鉴今:传统剑术套路动作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剑术相关研究综述 |
2.3 武术动作相关研究综述 |
2.4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关系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4 借古:传统剑术套路动作特征分析 |
4.1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之剑法分析 |
4.1.1 传统剑术套路剑法演变规律 |
4.1.2 传统剑术套路剑法整体分析 |
4.1.3 传统剑术套路剑法个案分析 |
4.1.4 斑驳陆离:传统剑术套路剑法特征 |
4.2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之步型分析 |
4.2.1 传统剑术套路步型流变 |
4.2.2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步型整体分析 |
4.2.3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步型个案分析 |
4.2.4 体用兼备:传统剑术套路步型特征 |
4.3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之步法分析 |
4.3.1 传统剑术套路步法概述 |
4.3.2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步法整体分析 |
4.3.3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步法个案分析 |
4.3.4 灵活轻固:传统剑术套路步法特征 |
4.4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之平衡分析 |
4.4.1 传统剑术套路平衡概况 |
4.4.2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平衡总体分析 |
4.4.3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平衡个案分析 |
4.4.4 式贵于简:传统剑术套路平衡特征 |
4.5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名称分析 |
4.5.1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名称解构 |
4.5.2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名称整体分析 |
4.5.3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名称个案分析 |
4.5.4 象言感身:传统剑术动作名称特征 |
5 鉴今:传统剑术套路与竞技剑术套路对比分析 |
5.1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整体对比分析 |
5.1.1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结构对比 |
5.1.2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运动特点对比 |
5.1.3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技击本质对比 |
5.2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动作对比分析 |
5.2.1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剑法对比 |
5.2.2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步型对比 |
5.2.3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步法对比 |
5.2.4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平衡对比 |
5.2.5 传统剑术与竞技剑术动作名称对比 |
6 传统剑术套路对武术发展的启示 |
6.1 复兴:传统剑术套路对传统武术困境的启示 |
6.2 反思:传统剑术套路对竞技武术异化的启示 |
6.3 协调:传统剑术套路对武术发展的启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传统剑术套路动作列表 |
附录二 相关专家访谈提纲 |
(2)评估与诠释: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国际武术联合会相关研究缺失 |
1.1.2 政策话语研究对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治理的现实价值 |
1.2 学界的观点和存在的问题 |
1.2.1 武术国际化发展研究概况 |
1.2.2 历史语境下的武术国际化回顾与反思 |
1.2.3 文化语境下的武术国际化研究 |
1.2.4 传播语境下的武术国际化研究 |
1.2.5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话语分析相关理论 |
1.4.2 政策话语分析 |
1.4.3 政策评估 |
1.5 研究方法及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想与现实:基于ToC的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评估 |
2.1 基于ToC变化理论的政策评估实施路径 |
2.2 理论与现实: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理论评估 |
2.2.1 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分析性逻辑模型的解读 |
2.2.2 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变化理论的评估 |
2.3 争议与反思: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评估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2.3.1 执行失利与理论失利: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失利的类型划分 |
2.3.2 身份重构与利益竞争:利益相关者政策回应的解读与反思 |
2.4 小结 |
3 反思与适应:国际奥委会语境下武术入奥的话语挑战 |
3.1 知彼之规则:国际奥委会奥运项目管理的政策话语建构 |
3.1.1 奥运项目管理与评估的政策议题建构 |
3.1.2 《奥运项目评估标准》的文本话语解读 |
3.1.3 项目评估中对运动流行性的焦点聚集 |
3.2 知己之不足:国际武术联合会入奥实践的政策话语反思 |
3.2.1 流行性不足:国际奥委会官方表述中对武术运动的情感基调 |
3.2.2 精英话语主导:入奥指向下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政策变迁 |
3.2.3 陈述策略偏离:奥运语境下武术入奥报告的文本剖析 |
3.3 国际奥委会语境下武术入奥的规则适应 |
3.3.1 正确认知流行性的国际化底色 |
3.3.2 处理好大众与精英的发展关系 |
3.3.3 调整武术入奥报告的表述策略 |
3.3.4 利用好“奥组委提议”的入奥机遇 |
3.4 小结 |
4 符号与表征:西方文化语境下官方术语Wushu的话语困顿 |
4.1 语言符号:“中国武术”的表征与现实 |
4.1.1 是Kung Fu还是Wushu:被忽视的语言符号 |
4.1.2 语言符号:表征之下的意义生产与循环 |
4.2 形象为何:他者认知中语言符号间的意象差异 |
4.2.1 能指/所指:语言符号分析的基础与起点 |
4.2.2 Kung Fu的符号意象:功夫电影、传统武术、技击实用 |
4.2.3 Wushu的符号意象:竞技武术、操舞化套路、官方话语 |
4.2.4 符号意象分野下的认同落差 |
4.3 缘何如此:西方文化语境中语言符号的意义生产 |
4.3.1 惯习迁移:Kung Fu话语权威性的确立 |
4.3.2 定位不明:Wushu言说实践的名实不一 |
4.4 小结 |
5 探索与实践:政策研究的理论思考与组织发展的实践指向 |
5.1 体育组织政策话语研究的理论思考 |
5.1.1 组织权力竞争与项目认知差异:影响体育组织政策评估结果的独特要素 |
5.1.2 政策知识共创:政策知识生产的多元主体协作 |
5.2 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发展的实践指向 |
5.2.1 符号生产:组织权力机制下武术知识体系的建构 |
5.2.2 理念转变:善治理念下组织政策的制定与评估 |
5.3 小结 |
6 结论、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2.1 研究资料搜集的困难与不足 |
6.2.2 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
6.3 研究展望 |
6.3.1 拓展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活动的分析与评估范围 |
6.3.2 基于政策问题的不同认知尝试更多政策研究方法 |
6.3.3 进一步探索定量与定性深度融合的政策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际武术联合会官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专家证人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习经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分析与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指导 |
1.1.2 被外同化 |
1.1.3 现实所需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田野调查与结构访谈 |
1.4.3 扎根理论分析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武术研究现状 |
2.2 武术异化研究 |
2.3 武术技术异化研究 |
2.4 武术异化规避研究 |
2.5 相关概念释义 |
2.5.1 异化 |
2.5.2 传统武术 |
2.5.3 竞技武术 |
2.5.4 学校武术 |
3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异化的现象阐述 |
3.1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内在诉求的异化 |
3.1.1 由“武术”到“舞术”的异化 |
3.1.2 由“技击”到“养生”的异化 |
3.2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价值功能的异化 |
3.2.1 由“身随意动”向“身随乐动”的异化 |
3.2.2 由“防卫健身”向“育群之基”的异化 |
3.3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实践操作的异化 |
3.3.1 作秀离实“打练分离”的异化 |
3.3.2 艺术张扬“以演代打”的异化 |
3.4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进展趋势的异化 |
3.4.1 习练目的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
3.4.2 习练拳种及锻炼人群的单一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异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资料的来源 |
4.2 技术异化致因要素编码程序 |
4.3 基于编码结果进行分析 |
4.3.1 初步范畴化与概念化(开放式编码) |
4.3.2 主范畴化分析(主轴编码阶段) |
4.3.3 寻找核心范畴(选择性编码) |
4.3.4 构建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影响因素模型 |
4.4 不同类型武术套路异化原因排序 |
4.5 本章小结 |
5 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异化的规避策略 |
5.1 传统武术套路技术异化的规避策略 |
5.2 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异化的规避策略 |
5.3 学校武术套路技术异化的规避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武术套路的异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现象 |
6.1.2 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的套路技术体系都是对传统武术异化 |
6.1.3 武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和其它文化形式融合发展 |
6.1.4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技击特性 |
6.1.5 武术技术体系的功能发生了异化 |
6.2 建议 |
6.2.1 理性对待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异化 |
6.2.2 加强对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重视 |
6.2.3 丰富武术技术体系的内涵 |
6.2.4 重视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技击特性 |
6.2.5 增强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科学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武术技术异化致因要素问卷调查(第一轮) |
附件二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武术核心价值的套路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梳理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研究思路 |
2 武术价值梳理 |
2.1 武术的核心价值 |
2.1.1 健身价值 |
2.1.2 技击价值 |
2.1.3 文化传承价值 |
2.2 武术的派生价值 |
2.2.1 观赏价值 |
2.2.2 竞技价值 |
2.2.3 教育价值 |
3 非必要因素:套路之于武术核心价值的发扬 |
3.1 套路之于武术健身价值的作用 |
3.2 套路之于武术技击价值的作用 |
3.2.1 套路中武术技法的技击能力体现 |
3.2.2 套路之于勇气的提升 |
3.2.3 套路之于人体素质全方位的提高 |
3.3 套路之于武术文化传承价值的作用 |
4 丰满套路角色的武术单个、组合动作 |
4.1 武术组合动作与套路的异同点 |
4.2 武术单个、组合动作之于武术核心价值的诠释优势 |
4.2.1 武术单个、组合动作自身属性优势 |
4.2.2 健身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诠释优势 |
4.2.3 技击价值诠释优势 |
4.2.4 交流、考核模式多样、易操作 |
4.2.5 教学、训练体系改革难度小、成本低 |
5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报告或网址 |
致谢 |
附录 |
(6)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厘定 |
1.3.1 武术 |
1.3.2 学校武术 |
2 文献综述 |
2.1 校园武术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武术教学目标的研究 |
2.1.2 关于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 |
2.1.3 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
2.1.4 关于武术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
2.1.5 关于武术教学评价的研究 |
2.2 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和功能研究 |
2.3 关于武术教学改革方向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校园武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分析 |
4.1.1 清末民初时期:强国强种、注重实战技击,倡导尚武精神 |
4.1.2 建国初期:改“技击之术”成“表演之术”,去技击化 |
4.1.3 改革开放后:身心健康教育思想下的学校武术发展 |
4.2 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因素分析 |
4.2.1 从课程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
4.2.2 从教材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
4.2.3 从教师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
4.2.4 从学生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
4.3 促进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分析 |
4.3.1 基于课程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
4.3.2 基于教材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
4.3.3 基于教师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
4.3.4 基于学生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 致谢 |
9 附件 |
(7)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德尔菲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SWOT分析法 |
2.2.6 AHP分析法 |
2.2.7 SWOT-AHP分析法 |
2.2.8 逻辑分析法 |
2.2.9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SWOT分析 |
3.2 竞技武术套路宏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遇 |
3.2.4 威胁 |
3.3 竞技武术套路SWOT-AHP分析模型构建 |
3.3.1 AHP分析法构建递阶结构 |
3.3.2 确定构造判断矩阵 |
3.3.3 计算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4 计算指标的层次总排序 |
3.3.5 确定竞技武术套路宏观发展战略方向 |
3.4 竞技武术套路“开拓型”战略措施 |
3.4.1 推进竞技武术套路产业化 |
3.4.2 回归修身养性、防身自卫本质 |
3.4.3 弘扬国家传统扶持政策 |
3.4.4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
3.4.5 利用孔子学院传播武术 |
3.4.6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品牌 |
3.4.7 竞技与传统武术协同进奥运 |
3.4.8 执裁制度与科研助力共协调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健全规范竞技武术套路理论化 |
4.2.2 促进竞技武术套路健身社会化 |
4.2.3 突出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独特化 |
4.2.4 推进竞技武术套路形象国际化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形成性评价理论发展研究 |
(二)关于“形成性评价与体育”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形成性评价与武术”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武术创编”的研究 |
(五)关于“武术创编能力”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问卷调查法 |
3.对比试验法 |
4.专家评审法 |
5.数据分析法 |
6.逻辑推理法 |
四、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评价主要指标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全面性原则 |
3.过程性原则 |
4.易操作性原则 |
(二)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评价主要指标体系的建立 |
1.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评价主要一级指标构建 |
2.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评价主要二级指标构建 |
3.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评价主要指标释义 |
4.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形成性评价主要指标的评价标准 |
五、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现状 |
1.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途径 |
2.现行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途径的不足分析 |
六、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
(一)教学实践前实验班学生基本情况 |
1.实验班学生习练武术的年限及技能水平 |
2.实验班学生对武术套路创编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 |
3.实验班学生对武术套路创编的兴趣 |
4.实验班学生对武术套路创编能力的自我评价 |
5.实验班学生合作精神情况 |
(二)提升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的具体操作 |
1.形成性评价实践模式设计 |
2.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创编能力培养中各学习单元的内容定位 |
3.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各阶段的教学实践 |
(三)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实践效果分析 |
1.实验组学生教学实践后参加集体项目大赛竞赛成绩分析 |
2.实验组学生教学实践前后单项创编成绩分析 |
3.实验组学生教学实践后各评价指标差异分析 |
4.实验组学生教学实践后的自我评价分析 |
七、形成性评价对促进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的优势分析 |
(一)个性化评价特点是激励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提升的源泉 |
(二)多元评价主体是激发学生武术套路创编主体性思维的动力 |
(三)多角度、宽维度、全流程的评价视角是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提升的倍增器 |
八、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武术体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武术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
1.1.2 武术教育实践的现实性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学校武术教学中的问题及成因 |
1.3.2 学校武术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
1.3.3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理念述评 |
1.3.4 武术教育的身体转向 |
1.3.5 体悟教学的相关研究 |
1.3.6 体悟在武术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径 |
1.6 研究重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武术与体悟 |
2.1 体悟释义 |
2.2 体悟:中国武术技法传习的重要环节 |
2.3 体悟:中国武术“技进乎道”的途径 |
2.3.1 中国武术之“技” |
2.3.2 中国武术之“道” |
2.3.3 中国武术之技道归“一” |
2.3.4 中国武术“技进乎道”的体悟途径解析 |
2.4 体悟:认知中国武术的民族化方式 |
2.4.1 身心一元、主客合一的技法体悟——认知中国武术的逻辑起点 |
2.4.2 对中国武术基本范畴——生命的体悟认知 |
2.4.3 对中国武术核心命题——“道”的体悟认知 |
2.4.4 对中国武术最高指导思想——“天人合一”的体悟认知.35【本章小结】 |
【本章小结】 |
3 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理论 |
3.1 武术体悟教学的概念界定 |
3.1.1 体悟教学 |
3.1.2 武术体悟教学 |
3.2 武术体悟教学的理论支撑 |
3.2.1 认知科学理论 |
3.2.2 教育科学理论 |
3.3 武术体悟教学的本质特征 |
3.3.1 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武术教学理念或方式. |
3.3.2 是一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武术教学理 |
3.3.3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武术教学方式.. |
3.4 武术体悟教学方式的专业性 |
3.4.1 与中国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技术特色深度契合.. |
3.4.2 与中国武术术道融合、由技进道的文化特质深度契合.. |
3.4.3 与中国武术象形取意、拳法自然的思想特性深度契合.. |
3.5 武术体悟教学理念的时代性 |
3.5.1 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术教育使命切合 |
3.5.2 与武术教学“发展学生素养”的教学目标吻合 |
【本章小结】 |
4 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内容 |
4.1 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要素 |
4.1.1 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
4.1.2 合理化的情境创设 |
4.1.3 个体化的意义生成 |
4.2 武术体悟教学的表现形态 |
4.2.1 武术技法的体验教学 |
4.2.2 武术文化的感悟教学 |
4.3 武术体悟教学的实施过程 |
4.3.1 以武术为载体,搭建联通文化生命的桥梁 |
4.3.2 以教学情境为外部“催化剂”,推动主体性发展 |
4.3.3 以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为内部“发动机”,促进意义生成 |
【本章小结】 |
5 武术体悟教学的基本范式 |
5.1 建构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原理 |
5.1.1 “范式”概述 |
5.1.2 建构武术教学范式的意义 |
5.1.3 构建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宗旨 |
5.1.4 构建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方法论选择 |
5.1.5 构建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基础 |
5.1.6 构建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的逻辑进路 |
5.2 武术体悟教学基本范式诠释 |
5.2.1 以武术技艺体验为基点 |
5.2.2 以文化引导、体悟学习为路径 |
5.2.3 以武术素养的养成为终点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专家访谈 |
1.2.3 实验法 |
2 武术套路竞赛模式思考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现有基本观点 |
3“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立论基础 |
3.1 探究套路本质特征 |
3.2 武术套路竞赛中缺失技法 |
3.3“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理论依据 |
3.4“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的价值 |
4“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框架设想 |
4.1 以往单对竞赛模式失败原因分析 |
4.2 按拳种设项,每项规定典型拳势 |
4.3“单对统一”,比合、巧、化 |
4.4“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的难点思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四、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借古鉴今:传统剑术套路动作特征探析[D]. 陈思凡.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评估与诠释:国际武术联合会政策话语研究[D]. 韩青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武术套路技术异化致因分析与规避研究[D]. 丁桥.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5]基于武术核心价值的套路角色定位研究[D]. 胡陆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研究[D]. 朱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D]. 孙鸣浩.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2)
- [8]民传专业学生武术套路创编能力培养研究[D]. 吴光辉.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9]武术体悟教学研究[D]. 李小进.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10]“单对统一”武术套路竞赛模式研究[J]. 武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