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赫兰晔[1](2021)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4年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第3位,死亡率为第5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提供的GLOBOCAN 2020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值显示,2020年在我国每10万人中有24.8人罹患结直肠癌。目前,结直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指南推荐仍是基于肿瘤分期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随着对结直肠癌认识的深入和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和治疗结局的关注,对于可治愈性结直肠癌患者,如何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如何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宇飞教授团队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项目《重大疑难疾病(结直肠癌)中西医临床协作能力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8)275]。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贾小强教授、副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共同承担此项目中的子课题《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研究》。本人在导师和副导师等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此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二、研究目的1.调查医护人员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在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机制;3.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评估中药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探讨中西医结合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方式。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研究: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医护人员对有关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情况。使用“腾讯问卷”的网络调查平台创建问卷,由研究团队成员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向调查对象发送问卷二维码及问卷链接。问卷主要涵盖结局指标、最佳干预方式、最佳干预时机、中西医结合干预的认知度等问题进行。2.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检索中药助便贴的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信息;以“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为关键词,在GeneCards数据库、NCBI基因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筛选胃肠功能紊乱的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采用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信息,然后进行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分析,最终构建中药助便贴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3.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安慰剂的方法,观察对象为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的住院病人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试验组采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结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优化方案(简称中西ERAS方案)。中西ERAS方案是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ERAS方案的基础上,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ERAS方案中的经验证安全有效的中药助便贴药物穴位敷贴法融入其中所形成。对照组亦采用中西ERAS方案,其中的中药助便贴为安慰剂。患者入组后,记录术后每日的排气、排便、排尿、疼痛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保存舌苔照片。此临床研究方案已通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伦理审查,并且在Clinical Trials进行了注册,同时聘请了第三方监察公司监督。4.定性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开展的同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的医生、护师患者及家属进行定性访谈。访谈主题为①对中医的看法;②既往自己或家人是否有过中医诊疗史、效果如何;③对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态度及认知。在此基础上,探讨在西医医院推广中西医结合的建议和方式。四、研究结果1.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了 255份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44份,覆盖全国16个省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受访者为61.06%;工作在一线城市的医院占72.95%;工作在中医医院占48.77%;工作在三级医院占86.89%;中医医生占45.08%,西医医生占32.79%,护士占14.34%;学生占7.79%;从事本专业年限10年以上的医生占51.64%。86.36%的中医医生认为口服中药为最佳的干预措施,61.25%的西医医生认为针刺治疗为最佳的干预措施,65.71%护士最为认可艾灸治疗,73.68%的医学生认为穴位贴敷是最佳干预措施。一线城市的医护人员更加认可术后7天之内及术前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最好;非一线城市的医护人员更看重在手术完成7天之后及从术后24小时以内进行干预治疗。85.45%的中医医生和85%的西医医生最为关注的是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83.33%的中医护士关注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排气功能的恢复、排便功能的恢复;90.91%的西医护士关注生活质量;89.47%的医学生最为关注的是生活质量。91.82%的中医医生、85.00%的西医医生、91.30%的西医护士、100%的中医护士和学生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有必要结合中医药的干预措施。2.网络药理学研究:将本研究方案中的中药助便贴(苍术、木香、白芷、皂角、槟榔)药物组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筛选出78个活性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统一命名并去重后,得到65个靶点。胃肠功能紊乱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到3366条相关基因,NCBI数据库获得303个基因,OMIM数据库获得36个靶点。将这3个数据库的基因合并删重之后,得到3397个疾病相关基因。通过VENN图筛选中药的成分靶点蛋白与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靶点蛋白的交集,获得48个相互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了结直肠癌靶标的PPI网络图,将生物种类设定为“Homo sapiens”,得到PPI网络。该网络中有48个节点,210条边,平均度值为8.75。通过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拓扑分析,通过degree排序,选取分值大于平均分的基因作为关键靶点,总共筛选出个18关键靶点。将药物疾病共有靶点进行GO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富集,得到849条生物过程,74项分子功能相关,25项细胞组成相关。将药物疾病共有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校正P值≤0.05的项目进行筛选,总共富集到73条信号通路。3.临床研究:纳入142名结肠癌受试者,10例患者脱落(2例术后转至ICU、4例皮肤泛红、2例主观拒绝、2例失访),共132例受试者完成了临床研究的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TNM分期、有无神经侵犯、有无脉管癌栓、有无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经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主要结局指标中,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为15.63%;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23.53%,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但组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受试者术后恢复排气功能与排便功能的时间,发现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再插入尿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而言,疼痛减轻效果更为明显(P<0.05)。住院时长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期间,未发现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相关所致的安全性指标异常,根据美国NCI不良反应分级标准CTCAE-5.0中“皮肤反应”的提示,试验组有2例Ⅰ级不良反应(皮肤泛红),对照组有2例Ⅰ级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分别停止贴敷治疗后好转,术后30天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4.定性访谈研究:共有4名医护人员和5名患者及家属接受了访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讨论,发现他们对中医比较认可,都有过中医治疗的直接或间接经历。总结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案在西医医院开展所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患者对中医治疗疗效存在疑虑或不认可;(2)西医院的外科医师对中医治疗的疑虑或不认可;(3)西医院缺乏中医治疗的资质及相关治疗人员。想要推广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医自身疗效。五、研究结论本项研究在开展前进行了文献梳理和机理印证。临床试验部分在国际试验注册平台上注册,并且全程由第三方监察公司督导,保证了本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可靠性。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中西ERAS方案安全有效,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排气功能的恢复,一定程度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中西ERAS方案没有造成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或加重患者的病情。总之,中西ERAS方案可以使结肠癌术后患者获益。中西ERAS方案的推广需要注重病人诊疗全程随访和信息化平台的利用。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可通过科研协作、临床协作、教学协作,实现院际间的优势互补,使中西医规范化水平不断地提高。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杨晓宇[3](2021)在《山东省某县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医护人员培训需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治疗方式灵活,同时能够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但目前依旧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近年来中医诊疗服务量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因此,有必要探讨中医医疗服务现存的问题,提高中医服务能力。山东省某县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中医基础较好。以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能够了解县域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需求,为进一步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出对策。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山东省某县各级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培训需求,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县域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出发展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文献分析、政策文件、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及在某县开展的现场调查资料。现场调查包括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机构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接受调查的机构包括县中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30所;共回收机构调查表39份,医生调查问卷249份,护理人员调查问卷138份。本研究中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中位数、率、构成比等统计量进行描述。使用χ2检验、U检验、H检验等进行统计推断。对于医护人员中医服务能力与培训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数据整理和分析主要应用Excel2016和SPSS25软件完成。研究结果(1)中医设施配置:调查县中医院中医设备可以满足目前的医疗需求,但医院整体规模过小。全县每万人口中医院床位数仅3.86张,未达到政策要求的6.0张/万人口。各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中药饮片和6种以上中医设备,其中针灸、火罐器具均有配备,其次是电针仪(92.86%)、TDP治疗仪(85.71%)、艾灸仪(71.43%)。而价格相对较高的大型中医设备如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配备较少。村卫生室同样配备了基本的中医设备,但部分设备利用率不高。(2)中医医生情况:调查县共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25人,每万人口有中医执业医师2.01人,低于2019年山东省的平均水平4.69人/万人口。其中,中医院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共有32人,占全部执业医师的39.51%,低于政策文件中对县级中医院60%的要求。在人员结构方面,县中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差距明显。县中医院中医执业医师本科学历占比62.5%,而90%以上的基层中医医师学历在专科及以下。村卫生室66.67%的中医执业医师年龄都在50岁以上,几乎没有青年医师,年龄梯队出现断层。在待遇和工作强度方面,中医医生收入从县到村逐级递减(H=21.74.P<0.001),每周工作天数逐级递增(H=55.1 3.P<0.001)。(3)医护人员中医服务能力:调查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医护人员均能掌握一定数目的中医技术,掌握程度多在3分以上,代表能够较为熟练的开展中医业务。其中,县中医院的中医医生对于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高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医生(H=7.30,P=0.026),村卫生室医生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种类低于其他医疗机构(χ2=314.68,P<0.001)。县中医院的中医护理人员对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比例和掌握程度同样高于乡镇卫生院(χ2=12.09,P=0.002;U=112.00,P<0.001)。从影响医护人员能力的因素来看,学历和培训满意度对医生中医服务能力存在一定影响(β=0.137,P=0.004;β=0.189,P=0.042),培训满意度对护理人员中医服务能力存在一定影响(β=0.386,P=0.019)。(4)医护人员中医培训现状与需求:大部分医护人员一年内参加过中医培训,培训内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培训满意度普遍较低。其中,村卫生室中医医生参与中医培训较多(χ2=46.691,P<0.001),但对培训的满意度最低。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参与中医培训的频率与满意度都显着低于县中医院(χ2=59.17,P<0.001;χ2=13.06.P=0.001)。目前针对基层的中医培训质量不高,形式化较为严重,难以满足基层医护人员提升服务能力的需求。医护人员均认为有必要进行中医培训,医生希望能够接受穴位注射、毫针、针刀、三棱针、小儿推拿等技术的学习,护理人员对拔罐、艾灸、穴位按摩、温针灸等技术的培训需求较高。结论与建议当前调查县中医人员总量不足,配置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生待遇较低,难以有效引导人才下沉,基层中医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高、学历较低,且对各类中医技术掌握不够熟练。调查县中医培训开展频率较低,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不符合医护人员提升能力的需求。各级医疗机构虽然配备了基本的中医诊疗设备,但现有部分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建议应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视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中医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医护人员中医服务能力。
毛和荣[4](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杨鸣[5](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陈士奎[6](2019)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紧紧把握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自主创新型医疗机构,是纳入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法定医疗机构。其产生是我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必然结果,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继续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回顾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历程,创业垂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承担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方向,接续奋斗,保障中西医结合医院不转向、不变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1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创时期
蒲玉娇[7](2019)在《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是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中医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引领我国新时代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本文梳理、分析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振兴发展中医药的实践,概括、总结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前提是人民要拥有健康的体魄。中医药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在历史长河的慢慢积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蕴含了丰富的实现美好生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振兴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为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方案,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事业正在走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喜欢上中医药,人民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获得感增强。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对于解决当代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在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医药卫生事业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论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对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评述,之后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方面分析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部分主要揭示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医药卫生与人类健康思想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的中医药思想;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习近平的中医药评价与传承的思想,通过制度和法律保护中医药的思想,从技术和文化双重视角推动中医药当代发展的思想,挖掘中医药的思想精髓并进行当代转化的思想等;第四部分归纳总结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分别从人民立场、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以及问题意识等方面进行阐述,体现出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理论深度和方法论智慧;第五部分主要结合当前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分别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总结论证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对于中国特色医疗卫生理论发展及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
朱欣欣[8](2019)在《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文献分析法与系统性分析法等,我们了解2009-2017年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情况。掌握近十年来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路与顶层设计、措施与工作任务、实施成效与评价分析。通过对2009-2017年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情况的系统分析,归纳出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经验,把握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同时希望为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和规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其他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国外中医药研究、国家中医药方针概述、各地区中医药发展特色和吉林省中医药方针;第三部分在国家中医药政策和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方针背景下,对2009-2017年吉林省中医药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人才队伍、科技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同时总结其发展经验;第四部分总结吉林省各地区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第五部分在分析和总结吉林省中医药发展下,整理吉林省中医药发展中的问题,如:中医药资源配置不均、人才储备不足,中医药创新不足等;第六部分根据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论,再次明确吉林省经过近十年中医药发展经验的学术价值,并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马睦(Almahmoud Monaf)[9](2018)在《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中西医协调发展、互相补充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长期以来的重要特征和显着优势。上海市政府于2010年制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从各个方面制定和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发展上海市的中医药事业。对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进展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利于了解中医药服务对于整个卫生系统的贡献,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简、便、廉、验”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研究目的对2010年至2016年间上海市发展中医药服务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明确近年来上海市发展中医药事业所取得的成果和尚且存在的不足,为未来中医药发展提供更进一步的思路和建议。研究方法和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统计年鉴数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情况;2.采用焦点组访谈和深度访谈了解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及居民对中医药发展情况的感受;3.通过政策梳理、文献研究了解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研究结果上海市中医药服务近年来稳步发展,卫生人力资源和服务提供能力均有较好的提升,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保持领先。中医药服务提供人员和利用人员看好中医药发展,但仍认为存在一些阻碍。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政策落实情况良好,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目前上海市缺少定期的中医药服务发展评估机制,在中药质量管理上仍显薄弱,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距离政策发展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政策建议:建立中医药医疗服务评估体系,完善报送监测制度;加强重要质量管理,保障中医服务质量安全;多样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多点之一;加强中医临床基地建设,重点项目专科建设;加强中医国际教育,促进国际交流。
邢天野[10](2018)在《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完善中医药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认识和分析面临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出未来中医药综合改革的实施路线图,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对中医药学本身有正确的认识上来,将中医“天人合一”的本质的思考,运用到中医药综合改革中,进而提出符合发展规律的实施路径。本研究以国家中医药改革试验区与吉林省中医药改革区域为例,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历史梳理、耦合性分析等方法,以探究吉林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模式为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吉林省发展中医药的思路、举措、成效,找寻内在规律,研究国家中医药方针政策在地方的实践路径,为综合改革的全面开展提供借鉴。本研究将通过对吉林省在发展中医药方面的思路和原则,措施和办法,取得的成效与成功经验的研究,梳理吉林省发展中医药是如何判断内外环境,把握发展大势,开展顶层设计,回答地方政府如何按照国家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问题。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概况 |
(一) 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过程 |
(二) 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方案 |
(三) 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结直肠手术中应用的现状 |
(四)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CiteSpace V探究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CiteSpace V软件应用 |
(二) 结果 |
1. 年发文量分析 |
2. 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分析 |
3. 中医干预措施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
4. 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分析 |
5. 中医干预措施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突现分析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调查医护人员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度 |
(一)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调查方法 |
(二) 结果 |
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2. 中医药干预措施 |
3. 中医药干预的最佳干预时机 |
4. 结局指标 |
5. 中西医结合干预的被认可度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 |
(一) 研究方法 |
1. 筛选助便贴有效成分和靶点信息 |
2. 疾病靶点的收集 |
3.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视化图形 |
4. 拓扑分析关键靶点信息 |
5. 生物学过程与通路分析 |
6. 网络构建及分析 |
(二) 结果 |
1. 助便贴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
2. 胃肠功能紊乱作用靶点的收集 |
3. 核心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及分析 |
4. 拓扑分析关键靶点信息 |
5. GO富集分析和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 |
6.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中药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 |
(一) 资金支持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结局指标 |
7. 随机序列制作、隐藏及药品编盲 |
8. 样本量估算 |
9. 研究流程 |
10. 统计方法的选择 |
(四) 结果 |
1. 入组情况 |
2.受试者基本信息 |
3. 主要疗效指标 |
4. 次要疗效指标 |
5. 安全性评价 |
(五) 讨论 |
(六)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中西医结合应用现状的定性研究与思考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结果 |
(三)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
(一) 小结 |
(二) 创新点 |
(三) 展望 |
附录 |
一、医护人员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调研 |
二、快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图 |
三、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流程图 |
四、知情同意书-中药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 |
五、工作记录照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山东省某县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医护人员培训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医发展 |
1.1.3 目前中医医疗服务面临诸多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资料收集工具 |
2.3.1 调查问卷 |
2.3.2 访谈提纲 |
2.4 资料收集方法 |
2.4.1 问卷调查法 |
2.4.2 访谈法 |
2.5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6.1 研究设计阶段 |
2.6.2 现场调查阶段 |
2.6.3 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 |
2.7 技术路线 |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县基本情况 |
3.1.1 总体情况 |
3.1.2 卫生资源情况 |
3.2 医疗机构中医设施配置及服务开展情况 |
3.2.1 县中医院中医设施配置及服务开展情况 |
3.2.2 乡镇卫生院中医设施配置及服务开展情况 |
3.2.3 村卫生室中医设施配置及服务开展情况 |
3.3 医护人员中医服务能力 |
3.3.1 全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情况 |
3.3.2 医生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情况 |
3.3.3 护理人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情况 |
3.4 医护人员中医培训现状与需求 |
3.4.1 医生中医培训现状与需求 |
3.4.2 护理人员中医培训现状与需求 |
3.5 培训对医护人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影响 |
3.5.1 既往培训与医护人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相关分析 |
3.5.2 既往培训对医护人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影响分析 |
讨论 |
4.1 中医设备缺乏与闲置并存 |
4.1.1 中医诊疗空间不足,中医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4.1.2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设备闲置 |
4.2 中医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
4.2.1 中医人员总量不足 |
4.2.2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缺乏 |
4.2.3 人员待遇难以保障,中医人员“西化”明显 |
4.3 医护人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4.3.1 基层医护人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
4.3.2 学历、培训满意度对医护人员中医服务能力有一定影响 |
4.4 中医培训力度不足,现有培训脱离实际 |
4.4.1 中医培训机会较少 |
4.4.2 培训内容与基层需求脱节 |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中医基础设施 |
5.2.2 保障基层人员待遇,建立中医人才流动机制 |
5.2.3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扩充中医人才储备 |
5.2.4 加大中医培训力度,提高中医培训质量 |
5.2.5 建立符合中医诊疗规律的医保支付制度 |
研究特色与局限 |
6.1 研究特色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5)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
1. 前言 |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紧紧把握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创时期 |
2 加强管理时期 |
3 加强内涵建设时期 |
4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性质与特点 |
4.1 中西医结合是其本质属性 |
4.2 “中西医并重”是其遵循的根本原则 |
5 当前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中的某些疑问 |
6 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 |
(7)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国际背景 |
(一)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产生影响 |
(二)中医药对解决世界疾病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
(三)“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医药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 |
二、国内背景 |
(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技术的认同度大大提升 |
(二)政府相关机构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迅速传播与发展 |
(三)新时期文化自信带动了社会的传统文化热、中医药文化热 |
第二章 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医药卫生与人类健康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医药卫生与人类健康思想 |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思想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的中医药思想 |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中医药思想 |
(二)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中医药的思想 |
第三章 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通过科学评价对中医药进行科学定位 |
(一)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二)中医药是维护人民健康的杰出代表 |
二、通过继承和传播使中医药技术和思想延续下去 |
(一)努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 |
(二)把中医药这一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
三、通过制度和法律保护中医药 |
(一)完善中西医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 |
(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四、从技术和文化双重视角推动中医药的当代发展 |
(一)发展前沿关键技术及创新方法 |
(二)传播中医药文化,探索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合作模式 |
五、挖掘中医药思想的精髓并进行当代转化 |
(一)总结中医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提炼中医药文化精髓 |
(二)将中医药卫生理论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 |
(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
第四章 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
一、鲜明的人民立场 |
(一)人民立场的含义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
(四)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 |
二、广阔的全球视野 |
(一)全球视野的含义 |
(二)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的海外发展 |
(三)中医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三、系统的战略思维 |
(一)战略思维的含义 |
(二)“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
(三)着眼于中医药未来,发展中医药事业 |
四、突出的辩证思维 |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
(二)全面地看待中医药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三)辩证地看待中医药的机遇和挑战 |
五、强烈的问题意识 |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 |
(二)着眼于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关键问题,提供应对策略 |
第五章 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一)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医药卫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二)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医药卫生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二、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领域的话语权 |
(二)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
(三)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
(四)为解决世界疾病问题、缓和文明冲突、促进全球健康提供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专着类 |
2.论文集类 |
3.报刊、期刊杂志类 |
4.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中医药发展概述 |
2.2 国内中医药研究 |
2.2.1 国家中医药发展方针概述 |
2.2.2 各地区中医药发展特色 |
2.2.3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概述 |
第三章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分析与经验总结 |
3.1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分析和经验 |
3.1.1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分析 |
3.1.2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经验 |
3.2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机制发展分析和经验 |
3.2.1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机制发展情况 |
3.2.2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机制分析和经验 |
3.3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分析和经验 |
3.3.1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分析 |
3.3.2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
3.4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分析和经验 |
3.4.1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情况 |
3.4.2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分析和经验 |
3.5 近十年吉林省民族医药发展分析和经验 |
3.5.1 近十年吉林省民族医药发展分析 |
3.5.2 近十年吉林省民族医药发展经验 |
3.6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科技管理发展分析和经验 |
3.6.1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科技管理发展情况 |
3.6.2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科技管理发展分析和经验 |
3.7 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经验总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各地区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1 长春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2 吉林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3 四平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4 通化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5 白城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6 辽源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7 松原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8 白山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9 延边州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4.10 公主岭市中医药发展特色经验 |
第五章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 |
5.1 问题的判断呈现中医药的发展趋势 |
5.2 存在问题 |
5.2.1 管理体制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 |
5.2.2 人才供给不足,人才成长机制不健全 |
5.2.3 中医药服务资源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 |
5.2.4 中医药创新动力不足 |
第六章 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建议 |
6.1 深入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形成中医药发展合力 |
6.2 加强中医药教育改革,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
6.3 加强医疗互助,形成联动力量 |
6.4 打造发展优势,形成中医药发展吉林品牌 |
第七章 结论 |
7.1 吉林省发展中医药的工作理念 |
7.2 吉林省发展中医药的经验研究 |
创新点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情况 |
2.1.2 医务人员及居民对中医药发展情况的感受 |
2.1.3 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 |
2.2.2 描述性分析 |
2.2.3 焦点组访谈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情况 |
3.1.1 2012 年至2016 年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相关情况 |
3.1.2 上海市及其他直辖市的比较 |
3.2 中医药医务人员/居民对中医药发展情况的感受 |
3.2.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
3.2.2 医务人员部分 |
3.2.3 居民部分 |
3.3 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政策落实情况 |
3.3.1 市级中医临床基地建设情况 |
3.3.2 中医特色专科发展情况 |
3.3.3 中西医结合攻关项目实施情况 |
3.3.4 中医综合治疗推广情况 |
3.3.5 中医医院中药制剂研制、应用能力提升情况 |
3.3.6 “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
4 讨论及建议 |
4.1 问题讨论 |
4.1.1 缺少定期的中医药服务评估机制 |
4.1.2 中药质量管理仍显薄弱 |
4.1.3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距离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
4.2 政策建议 |
4.2.1 建立中医药医疗服务评估体系,完善报送监测系统 |
4.2.2 加强中药质量管理,保障中医服务质量安全 |
4.2.3 多样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多点执医 |
4.2.4 加强中医临床基地建设,重点项目专科建设 |
4.2.5 加强中医药国际教育,促进国际交流 |
5 附录 |
附录一 焦点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医务人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医药事业发展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药综合改革概念与国内研究状况 |
1.1 中医药综合改革概念 |
1.2 国内研究状况 |
2 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特色模式 |
2.1 政策与机制推动发展中医药综合改革上海浦东新区模式 |
2.2 文化引领中医药综合改革北京东城区模式 |
2.3 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与特色的甘肃 |
2.4 打造人才联合协作的河北石家庄模式 |
2.5 小地域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重庆垫江模式 |
2.6 中医药协调科技创新的深圳 |
3 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基本情况 |
3.1 吉林省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的条件 |
3.2 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成果 |
3.3 吉林省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策依据 |
3.4 吉林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分类 |
4 吉林省通化市、公主岭市与延边州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基本情况 |
4.1 通化市统筹规划、合力建设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模式 |
4.2 公主岭集约型“健康岭城”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模式 |
4.3 延边州内外兼备发展民族医药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模式 |
5 吉林省中医药方面的政策耦合性分析 |
5.1 中医药政策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耦合性 |
5.2 中医药政策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耦合性 |
5.3 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中,中医药的作用政策之间的耦合性 |
6 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的主要特点32 |
6.1 吉林省中药资源优势特点 |
6.2 顶层设计谋划全局 |
6.3 中医药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
6.4 协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力 |
7 吉林省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推广经验的模式探究 |
7.1 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与创新行政模式 |
7.2 建立资源共享的中医药服务模式 |
7.3 建立人才培用与全景文化宣传模式 |
7.4 建立创新型健康服务体系模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应用研究[D]. 赫兰晔.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山东省某县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医护人员培训需求分析[D]. 杨晓宇. 山东大学, 2021(12)
- [4]“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紧紧把握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方向[J]. 陈士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1)
- [7]习近平中医药重要论述研究[D]. 蒲玉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近十年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经验研究[D]. 朱欣欣.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上海市中医药医疗服务发展评估研究[D]. 马睦(Almahmoud Monaf).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10]吉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模式探究[D]. 邢天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3)
标签:中医论文; 中药注射剂论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论文; 临床医生论文; 中西医结合医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