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办事必然留下火灾隐患 不采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肉鸡加工车间突发大火死亡38人(论文文献综述)
杨方能[1](2018)在《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学界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本研究以行政法为视角,以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为背景,以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预防、监测、处置和危害后果恢复阶段内各项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总结域外国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路径。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有助于健全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治理体系;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行政权力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丰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行政法治理论;有助于特大城市政府有效监管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确保特大城市社会和谐稳定,也有助于保障特大城市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大城市社会风险是指,在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由于特大城市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可能造成社会损害事件,具有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种类复杂、国际化趋势加强等特征。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政治安全风险、暴恐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民生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8大类。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由市场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复合型风险治理机制。它是根据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周期所设置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机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本质是监管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规定行政权力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通过法律明确相关主体在风险监管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和边界,并明确风险监管程序。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时应当以风险社会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而完善或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以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综合管制理论、行政过程原理为基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阶段的各项机制,即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定级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日本东京都、美国加州以及美国纽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协调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坚持整体性治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运用行政过程理论,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进行全过程监管;以行政责任制为手段,督促各部门积极履职;注重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差异化管理。而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调整或规范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预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日本东京都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建立和健全适合风险监测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规范风险监测机制流程;降低监测预警的重心。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规范或调整风险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的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都、新加坡城、英国伦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优化,需要围绕“法治化”这一主线,以优化风险处置联动机制为抓手,以强化行政应急措施机制为支撑,通过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配套建设,完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依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全面提升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能力。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阶段机制,即善后恢复、调查评估、救助补偿、规划重建和心理抚慰等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以及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坚持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坚持科学统筹与资源整合原则;坚持合理规划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成立恢复小组、制定和启动恢复计划、践行总体灾害恢复理念。优化之具体路径则涵盖到善后恢复机制、调查评估机制、救助补偿机制、规划重建机制和心理抚慰机制等方面。就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立法者或者监管者而言,需要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李冰[2](2016)在《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研究》文中提出X燃气公司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该城市大街小巷燃气管道遍布,燃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已经在X城市市区得到普遍使用。燃气的大力推广和使用大大提升了该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X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有利于X城市构建全国环保城市,打造可持续发展、环保经济。然而,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安全问题是不能小看的。城市燃气一般都是通过管道输送,所以需要在城市道路两旁铺设大量的管道,燃气管道有其自身的缺陷性,即容易被腐蚀、老化,一旦发生腐蚀和老化,就容易造成燃气泄漏、发生爆炸等危险后果。另外,燃气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按规定操作,或者疏忽忘记关住门阀,都极易发生燃气泄漏,危害用户生命的事故。因此,在近年来燃气事故频发的状况下,对燃气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多,燃气安全生产问题得到各界重视,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现将研究内容展示如下:(1)经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后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得出了X城市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现状,主要从下面几个方向分析,从燃气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分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分析;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分析;责任制度分析;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问题,找出燃气事故发生的原因。(2)在找出X燃气公司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努力寻求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改进方案,现拟从改进目的、改进方案、改进原则等方面做出分析。(3)在做出改进方案探索后,还对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和保障方案。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希望能为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崔小璐[3](2015)在《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火灾问题研究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社会科学界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全国层面或省域层面火灾形势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上,主要致力于省市间或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具有总体性描述特点,而针对某一城市内存在的火灾结构性问题以及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探讨甚少,这种研究状况对我国具体城市或地区的火灾治理和消防资源的分配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尝试从人类生态学视角对上海市火灾社会因素进行田野积累性的实证研究,注重结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人类生态学为理论分析工具,利用政府公开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已有国内外火灾研究成果和近年来上海市发生火灾实际状况为分析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分别从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社会区域环境等方面探讨城市内火灾危险性变化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全文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1)上海市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如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状况和人口变化对火灾危险性的年代变化影响怎样?(2)城市内火灾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产生这种火灾结构性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3)就具体的社会区域而言,这些社会因素是如何导致火灾危险性的?本文研究发现可归纳如下:(1)经济水平对火灾的影响表现出年代差异,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火灾危险性的严重化或改善化,而是由一个地区或城市内的人口、社会经济系统和社会区域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火灾样态的。(2)人口密度与火灾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年代差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口密度与火灾发生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受伤率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但与死亡率关系不大。(3)上海火灾发生数变化呈现出城市内部区域性差异,由中心城区向市郊区域聚集,且聚集趋势不断加强。(4)上海火灾受灾人口的性别、年龄、户籍类型、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健康状况差异性显着。老年人口火灾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受伤率高于户籍人口,18岁以下年龄人口伤亡比例不高。(5)火灾危险性与社会区域环境高度相关,房屋质量、消防设施和力量分布、社会区域类型是火灾危险性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这些结论,建议未来对火灾的预防策略,不应只是针对灾害预测、控制和救援科技上,而应该对易受灾社会群体、受灾区域、社会关系等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周慧[4](2011)在《突发事件问责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近年来推行的问责制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遏制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方面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因此,将问责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结合起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突发事件问责问题。第一部分是关于问责的历史、规范和概念,包含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关于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研究,包含本文的第三、四、五章;第三部分关于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研究,包含本文的第六、七章,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有关问责的历史和规范的研究。问责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历史问题。对问责历史的考察是从实践史、制度史和观念史三个层面分别着手的。问责史的考察范围围绕“问责制”的建设来确定。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详细考察我国地方政府近年来颁布的问责法规,不仅了解到我国地方政府在问责问题上的态度,也为突发事件问责研究带来启示和思考。第二章是关于“accountability”的概念及其理论趋向的研究。依据英文相关文献,本章首先考察了accountability作为问责这层含义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和中文“问责”之间建立了相应的联系;其次还考察了问责的定义、问责类型和关系、问责的功能、不足与界限;第三,主要考察了问责理论基础及其新的理论趋向。基于民主宪政理论,现在平行问责、协商问责、事前问责、基于公共安全的个体问责等问责新观念比较流行。第三章是有关“问责”观念的重新解释。我国传统问责主要是一种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垂直问责,它是以事后的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这种观念不仅与accountability概念内涵大异其趣,而且也不利于本文的进一步研究。第四章是关于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的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是一种过程应对。以事后责任追究为主要形式的现行问责制度不能有效监督突发事件应对过程责任的落实,构建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并将之作为法律追责的前置程序,不仅能弥补这一缺憾,而且有利于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转变问责观念的直接动因是突发事件应对的现实困境。“问责”的核心内涵在于问责主体对责任主体履职过程的监督、过问,以及责任主体对监督、过问的回应,仅将问责制理解为责任追究制不可避免会带来诸多问题,突发事件事后问责不利于突发事件的整体应对,也难以保证应对过程责任的层层落实。构建应对问责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应急管理和落实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责任,因而应对问责应遵循三大原则;应对问责的法律关系是应对问责制的核心内容,它与应对问责制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客体、问责情形和方式等概念密切相连,主要表现为性质不同的三类问责主体与四类问责对象之间的五大关系;应对问责程序是以“责任实现”为中心而设计的,应遵循“闭合原则”和“效率原则”,但实践中程序模式的选择,应以非正式简易程序为原则,正式的普通程序为例外。第五章是关于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法制化研究。在现有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构建突发事件应对制是本章研究的出发点。因此,本章详细分析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责任条款,分析其中的不足并给出相关的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并结合上一章的内容,试拟了《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暂行办法》。第六章是有关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的整体考察。我国有关突发事件的安全监管的最大问题是监管主体过于复杂。因此本章主要考察了安全监管的机构及监管体制,并对突发事件安全监管的事前问责给予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第七章是有关事故灾难的安全监管问责研究。突发事件问责案例表明,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除有关企业不落实主体责任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监管责任没有落实。这是构建安全监管问责制度的直接动因。实施安全监管问责不仅有重要政治意义,也是现实的需要。安全监管体制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监管事项众多、监管主体多元、监管职责交叉重叠上。安全监管体制直接关系到监管问责的主体、对象和客体。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重要性,安全监管问责应当考虑事前问责的必要和可能,借助“责任链”假说,可对此予以成功论证。安全监管责任的规定分散于不同层级的各类法规当中,它关系到安全监管问责情形的拟定和具体制度设计。基于防范同类事件发生的目的,拟定安全监管问责情形必须考虑以前的相关问责案例。“多头监管”是目前我国安全监管中的最大问题,解决此问题可构建“一头督查、多头分管”问责主体制度。
吴广义[5](2010)在《苏丹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文中研究表明苏丹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是中石油海外发展的摇篮,苏丹124区是整个苏丹项目的先锋。苏丹作业环境纷繁复杂,不仅地方部落风险,也有国内政治环境。中国石油公司首次在苏丹进行海外合作勘探开发作业,由于文化和观念不同,安全管理理念不统一,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因此有必要利用事故归因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来管理油田内作业人员的行为和作业方式,确保作业无事故,融合各国家的先进文化,形成独立的油田作业安全管理模式,真正落实中石油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环境优先、质量至上的原则。本文从苏丹油田成长及安全管理发展与国际HSE发展历史相随的关系,利用相关的事故分析理论探索苏丹油田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技术要求。剖析苏丹油田的管理模式、作业范围与技术特点,建立苏丹油田安全管理体系;开展苏丹油田作业事故理论研究,详细分析苏丹油田作业事故原因和安全指标,并对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因子进行分类以及对作业安全因子进行控制评价,指出油田作业须对化学品、油田设备、人员操作和现场管理四种因子进行重点控制。基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分析,根据苏丹当地文化特点以及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状况,按照事故预防控制原则,分析并提出了苏丹油田作业安全管理方案;研究了苏丹油田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思路,对包括以人为本和警示标语为表征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合同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方法。以苏丹油田实例出发,提出了从合同招标及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的方法,并对苏丹油田作业应急预案编制及作业应急预案中应急小组的管理及应急反应体系进行研究,对钻井及试油作业、井喷失控、消防防火、硫化氢泄漏等多种危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给出了方案,提出模拟演习的技术措施。最后,本文深入分析国际形势与国内矛盾对苏丹油田作业产生的影响,对苏丹的应急资源以及国际应急资源进行了分析,确定应急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详细介绍了钻井和采油的应急管理,采用油田应急撤离桌面推演案例进行分析验证。
李斌[6](2009)在《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评价初探》文中提出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城市里人口和建筑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而建筑火灾,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中发生的火灾所造成的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针对人员聚集的公共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策略,也就成了一个目前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目前在我国建筑防火设计方面所采用的,还是以各种“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各种条文约定为基础的“处方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在长期的设计应用和科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大部分常规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合理性,对我国的建筑防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贡献。但是,对于现代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大型交通枢纽、购物中心、体育场馆、会展建筑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其建筑体量、面积、高度、材料、人数、功能等诸多方面已远远超出现有规范约定的范围,如果完全按现有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势必在使用功能等方面造成很多限制,建筑造价也会有很大浪费。所以,采用“处方式”以外的更为合科学理设计方法十分必要。以往的大型建筑和特殊建筑的防火设计中,较为常用的是采用专家评审和火灾实验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是组织部分相关专业的专家对某一建筑的防火设计进行评审并提出实施方案;后一种方法是按一定比例搭建建筑模型进行模拟火灾实验,从而提出适当的防火方案。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前一种方法受专家水平、专家人数和个人意见影响较大;后一种方法造成的浪费很大,并且模拟实验跟建成的建筑物本身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实验结果也就有就一定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是“防火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Based Fier Safety Design)”,这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以建筑物在火灾中的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汁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灵活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标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和将导致的后果进行量化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22]。在本论文中,针对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安全的评价展开了研究,主要是探寻并构建一种符合性能化设计要求的体系和方法,为其他设计者或决策机构提供一种进行防火设计的辅助工具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大方面:(1)对建筑火灾的发生机制、特性、成因、危害、火灾时人员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控制要素。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控制要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包括被动防火设计要素、主动防火设计要素、人员疏散防火设计要素。这三者在整体防火安全体系中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合理的全面设计能起到减少火灾发生几率、控制火灾蔓延和扩大、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等功能。(2)针对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防火安全控制要素和因子,采用层次-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防火设计方案的分级和评价。其中建立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体系的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是“前馈设计”阶段内容,该层次模型的建立对设计人员在进行某座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结合应用实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防火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调整则属于“后馈设计”阶段中的内容,可以起到对防火方案进行评判和调整的指导作用。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把一些定性化的指标较好地实施了量化,以为防火设计方案评估提供了方便,是一种有效、简便的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途径。(3)对“超规”的防火设计调整与验证方法——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成本-效益比较的性能化设计方法,以作为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补充策略内容。性能化防火设计具有设计思路灵活、设计目标明确、可以进行消防系统费效比比选等特点,对于一些重要性高,但由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客观原因的限制而使得防火设计不能满足“处方式”防火设计规范要求的人员密集公共建筑来说,性能化防火设计将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防火设计手段。在城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火灾发生比例逐渐增大,其生命、社会、经济影响效应也逐渐凸显的背景下,及时提出对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将对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预防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稳定社会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黄莺[7](2009)在《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建筑防火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的全寿命期,对公共建筑防火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三个阶段的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1.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和建筑物防火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的概念,指出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可划分为设计阶段、建造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在火灾安全管理主体、任务目标和内容上的差异。在总结公共建筑火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风险的概念,并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描述。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成本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风险成本费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分别构建了公共建筑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的多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火灾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得出建筑火灾风险矩阵,分析了火灾风险矩阵各区域对应的风险水平。2.构建了一种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首先介绍了性能化防火方法、性能化防火分析的内容、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假设和框架等基本理论。通过分析指出性能化防火设计成果仍然会存在火灾风险,需要进行火灾风险评价;针对火灾风险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Petri网基本理论,探讨一种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基本算法。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市某小区经济适用房配套综合商业楼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进行了风险评估。3.建立了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以2007年发生在施工现场的部分火灾事故为引,介绍了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的现状和特点。以1998年~2007年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对施工阶段常见火灾危险源进行了分析,描绘了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并对该事故树进行了定性分析,求出了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和模糊重要度,得出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排序。4.建立了公共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针对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提出了对施工阶段火灾安全应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对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对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机构组建和职能划分、火灾响应步骤及预案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5.公共建筑使用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估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对建筑物使用维护阶段火灾损失的预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公共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Petri网的基本理论和建模方法,构建了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火灾风险评价Petri网模型。对建筑物应对主观因素火灾事件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非意外火灾风险定性评估方法。6.对火灾风险法律体系、火灾保险制度和火灾风险管理主体等火灾风险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英国、美国、日本三个火灾法律体系较完善国家的火灾法律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我国火灾管理法律体系的历史沿革。对英国、美国、日本的现行火灾保险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我国的火灾保险现状,探讨了我国火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我国火灾保险制度的六方面途径。最后分析了我国火灾风险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博弈关系进行了讨论。
马锐[8](2005)在《我国群死群伤特大火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火灾总体形势及特点入手,通过对近12 年全国发生的110 起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情况的收集和整理,分别对群死群伤火灾总体情况、发生年度,月份,省份,原因,人员死亡原因,死亡人员性别及特殊年龄阶段,死亡人员身份,发生火灾区域,行业类别,经济类型,建筑物性质,建筑物类别,起火场所(部位)类别,接警时间及火灾教训等多项火灾数据进行了统计和特征分析。并对国外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情况进行了概要性介绍。在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数据统计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导致发生群死群伤特大火灾七个方面的主要因素:(1)致灾因素监管松懈,增大了火灾发生概率,提高了群死群伤特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初起火灾处置不当,为火灾恶性发展蔓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3)建筑构造不满足使用功能的消防安全需求,致使大量人员伤亡成为必然发展趋势;(4)建筑消防设施缺乏,完好率低,发生火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5)人员疏散逃生条件薄弱或被严重破坏,人为加大了群死群伤的可能性;(6)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严重缺乏,本该可以避免的伤亡却酿成悲剧;(7)城市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消防扑救能力相对薄弱。从起火到消防队实施扑救的过程普遍较长,失去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基于导致群死群伤特大火灾主要因素的分析结果,本文结合实际消防工作,提出了八项防治群死群伤特大火灾的对策:(1)严格控制致灾因素;(2)扩大水喷淋覆盖率,提高完好率;(3)强化安全疏散设施建设和管理;(4)开辟第二逃生通道;(5)强化建筑设计自然排烟排热功能;(6)严格限制建筑装饰装修可燃材料;(7)加强城市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8)建立消防与保险的良性互动机制。最后,本文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火灾形势将会相当严峻的客观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并对消防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不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办事必然留下火灾隐患 不采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肉鸡加工车间突发大火死亡38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办事必然留下火灾隐患 不采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肉鸡加工车间突发大火死亡38人(论文提纲范文)
(1)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何要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 |
(一) 引子 |
(二)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监管机制 |
(三)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将监管机制法制化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主要新意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框架 |
(三) 主要新意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之界定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厘定 |
一、“特大城市”之界定 |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界定 |
第二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厘定 |
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界定 |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界定 |
第二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合理性基础 |
第一节 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原理 |
一、风险社会理论 |
二、流程再造理论 |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
四、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 |
第二节 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之原理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二、部门利益理论 |
三、综合管制理论 |
四、行政过程理论 |
第三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
一、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之缺陷 |
二、风险信息交流机制之缺陷 |
三、风险定级评价机制之缺陷 |
四、风险预案机制之缺陷 |
五、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之缺陷 |
六、物资保障机制之缺陷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日本东京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
二、美国纽约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
三、美国加州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预防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四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合法化危机 |
一、风险信息互联与互通机制之缺陷 |
二、风险信息报送机制之缺陷 |
三、风险情报合作机制之缺陷 |
四、风险定期审查机制之缺陷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美国纽约市的经验 |
二、日本东京都的经验 |
三、新加坡的经验 |
四、英国伦敦的经验 |
五、经验小节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监测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五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
一、风险处置联动机制 |
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美国纽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二、日本东京都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三、新加坡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四、英国伦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处置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六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法制优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
一、善后恢复机制之缺陷 |
二、调查评估机制之缺陷 |
三、救助补偿机制之缺陷 |
四、规划重建机制之缺陷 |
五、心理抚慰机制之缺陷 |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
一、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
二、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 |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
三、特大城市风险恢复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
第七章 主要立法和监管建议 |
一、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 |
二、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 |
三、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 |
四、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 |
五、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 |
六、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 |
七、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 |
八、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 |
九、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相关的基础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 |
2.1 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现状 |
2.1.1 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结构 |
2.1.2 人力资源及培训体系 |
2.1.3 安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
2.1.4 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流程 |
2.1.5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责任制度 |
2.2 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
2.2.1 缺乏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机制 |
2.2.2 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
2.2.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培训不规范 |
2.2.4 监督管理存在缺陷,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
2.2.5 安全理念存在问题,安全观念淡薄 |
2.2.6 管理工作只罚不奖,降低安全防范积极性 |
2.3 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2.3.1 安全意识薄弱 |
2.3.2 原始资料保存不当 |
2.3.3 安全管理模式有待优化,安全重视度有待提高 |
2.3.4 安全生产运行培训落后 |
第3章 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改进方案 |
3.1 改进方案设计的目标选择 |
3.1.1“三到位”目标 |
3.1.2“三突破”目标 |
3.1.3 安全保障率目标 |
3.2 改进的原则 |
3.2.1 统筹兼顾 |
3.2.2 先进实用 |
3.2.3 风险可控 |
3.2.4 循序渐进 |
3.2.5 强化重心 |
3.3 改进方案设计 |
3.3.1 安全运营管理模式改进 |
3.3.2 人力资源与培训体系改进 |
3.3.3 绩效体系改进 |
3.3.4 安全管理流程改进 |
3.3.5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 |
3.4 改进方案实施流程与控制 |
3.4.1 实施安全生产运行改进方案的重点流程 |
3.4.2 安全生产控制重点环节 |
第4章 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完善质量保障 |
4.2 加强安全巡查 |
4.3 加大宣传 |
4.4 强化监督执法 |
4.5 强化安全生产观念 |
4.6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资料与方法 |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城市火灾 |
二、火灾危险性 |
三、人类生态学 |
四、社会区域分析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解释视角 |
第一节 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 |
第二节 城市灾害的社会学研究 |
一、早期社会学的城市灾害研究 |
二、人类生态学的城市灾害研究 |
三、新城市社会学的城市灾害研究 |
第三节 国外关于火灾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火灾危险性与社会区域环境 |
二、火灾危险性与人口特征 |
第四节 国内关于火灾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国内火灾研究的概况 |
二、国内火灾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五节 人类生态学:城市火灾危险性解释视角 |
第三章 火灾危险性的年代变化 |
第一节 上海社会经济变动趋势及相关社会经济要素概况 |
一、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
二、上海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状况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海火灾危险性及年代比较 |
一、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 |
二、经济水平、教育状况与火灾危险性的关系 |
第三节 人口变化与火灾危险性 |
一、人口密度与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 |
二、人口结构与火灾危险性年代变化趋势 |
第四节 火灾危险性区域差异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灾危险性的结构性特征 |
第一节 火灾基本特征 |
一、火灾类型 |
二、火灾起火原因 |
三、火灾发生的时序变化 |
四、发生火灾的社会经济系统 |
五、火灾发生的区域环境特点 |
第二节 伤亡火灾的人口特征 |
一、性别与伤亡火灾 |
二、年龄与伤亡火灾 |
三、户籍类型与伤亡火灾 |
四、受教育程度与伤亡火灾 |
五、职业状况与伤亡火灾 |
六、健康状况与火灾伤亡 |
第三节 伤亡火灾的场所特征 |
一、伤亡直接原因分析 |
二、伤亡火灾起火原因分析 |
三、受灾人口死亡时间分析 |
四、伤亡起火场所分析 |
五、伤亡火灾发生时间段分析 |
第四节 火灾区域特征 |
一、区县火灾空间分析概述 |
二、区县火灾变化区域特征分析 |
三、火灾指标及社会因素区域分布 |
四、各区县火灾指标与社会因素空间集中趋势 |
第五节 火灾成因的相关分析 |
一、火灾和社会经济指标 |
二、各类型火灾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三、死亡火灾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灾危险性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区域特征 |
一、人口特征 |
二、社会区域环境特征 |
第二节 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区域案例分析 |
一、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场所 |
二、老旧居民场所 |
三、私营企业场所 |
四、大跨度厂房、仓库 |
第三节 火灾的社会治理策略 |
一、公共政策制定 |
二、居住环境改造 |
三、人性化社会区域营造 |
四、部门之间合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国家和上海市颁布的有关消防的法律政策文件 |
附录二 我国历次火灾统计标准 |
附录三 剔除价格变动后火灾及社会经济指标主要分析数据 |
附录四 上海市火灾受灾人口情况统计表(2005_2011年)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突发事件问责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本文拟题及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意义和前提 |
四、研究方法和目标 |
五、整体研究思路和框架 |
六、本文创新点及其应用价值 |
第一部分 问责的历史、规范和概念 |
第一章 问责的历史和规范 |
一、“问责”简史 |
(一) 实践史 |
(二) 制度史 |
(三) 观念史 |
二、地方问责规范的实证调查分析 |
(一) 引言 |
(二) 地方问责法规文本量化解读与简要分析 |
第二章 ACCOUNTABILITY:概念及理论趋向 |
一、概念 |
(一) 从ACCOUNTABILITY 到问责 |
(二) 作为“问责”的ACCOUNTABILITY |
二、问责理论新趋向 |
(一) 问责的民主宪政理论基础 |
(二) 问责理论的新走向 |
第二部分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 |
第三章 “问责”观念的重新阐释 |
一、“问责”并不等于“事后责任追究” |
二、“问责”重在对责任的“过问” |
三、“问责”重在对“过问”的回应 |
四、“问责”应该是一种侧重“预防”的管理机制 |
第四章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 |
一、当前我国突发事件问责的特点、现状和问题 |
(一) 突发事件问责的特点 |
(二) 突发事件问责的现状 |
(三) 突发事件问责存在的问题 |
二、构建全方位突发事件应对问责体系 |
(一)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目的和原则 |
(二)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法律关系 |
(三)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程序 |
第五章 突发事件应对问责法制化 |
一、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责任条款 |
(一)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责任体系考察 |
(二)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责任体系的问题与建议 |
二、构建突发事件应对问责制度 |
第三部分 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 |
第六章 突发事件安全监管问责概述 |
一、安全监管问责的政治意义与现实基础 |
(一) 政治意义 |
(二) 现实基础 |
二、监管机构和体制 |
(一) 安全生产类 |
(二) 公共卫生类 |
(三) 自然灾害类 |
(四) 社会安全类 |
三、“责任链”假说与监管责任 |
(一) 责任倒查机制与“责任链”假说 |
(二) 监管责任事前问责的必要和可行 |
第七章 事故灾难的安全监管问责 |
一、典型问责案例调查分析 |
(一) 典型问责案例基本情况 |
(二) 影响问责的有关因素分析 |
(三) 安全监管责任单位及问责原因分析 |
二、相关法规对安全监管责任的规定 |
(一) 一般规定 |
(二) 特别规定:针对不同事项 |
(三) 特别规定:针对不同领域 |
三、事故灾难安全监管问责情形拟定及主要制度设计 |
(一) 监管问责情形拟定 |
(二) 安全监管问责的制度设计 |
结语 |
一、有关问题的说明 |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地方政府发布的综合性问责法规目录 |
附录二:突发事件问责案例表 |
后记 |
(5)苏丹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苏丹油田项目安全管理研究意义. |
1.2 国外安全管理以及HSE形成及发展 |
1.3 国内安全管理及HSE发展 |
第2章 油田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
2.1 事故倾向性格论 |
2.2 事故因果链锁理论 |
2.3 能量转移理论 |
2.4 瑟利事故模型 |
2.5 动态变化理论 |
2.6 轨迹交叉论 |
2.7 安全管理理论 |
2.8 可靠性理论 |
第3章 苏丹油田作业安全因子 |
3.1 苏丹油田简介 |
3.2 苏丹油田安全管理体系 |
3.3 招投标对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 |
3.4 苏丹油田作业事故理论分析 |
3.5 苏丹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因子分类 |
第4章 苏丹油田作业安全管理 |
4.1 苏丹油田安全文化 |
4.2 合同管理模式下的作业安全管理 |
4.3 安全管理模式 |
4.4 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应用举例 |
第5章 苏丹油田作业安全应急演习管理 |
5.1 作业应急预案编制及准备 |
5.2 紧急情况演习和处理 |
第6章 油田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
6.1 苏丹国际和国内形势对油田作业的影响 |
6.2 苏丹油田社区环境 |
6.3 应急案件分析和相应预案制定 |
6.4 应急预案的编制 |
6.5 钻井试油施工作业应急管理 |
6.6 油田应急撤离桌面推演案例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评价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防火安全设计评价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我国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现状 |
1.2.3 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发展与应用 |
1.2.4 评价体系在防火性能化设计中的作用 |
1.2.5 课题前期研究基础 |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2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火灾分析 |
2.1 建筑火灾发生机制 |
2.1.1 火灾的燃烧条件 |
2.1.2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
2.1.3 火灾在建筑内的蔓延 |
2.1.4 建筑火灾严重性的影响因素 |
2.2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火灾特点 |
2.2.1 “三快”特点 |
2.2.2 “两多”特点 |
2.2.3 “三大”特点 |
2.3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火灾原因和影响因素 |
2.3.1 火灾发生原因 |
2.3.2 火灾影响因素 |
2.4 火灾中人员特征与行为 |
2.4.1 人员在火灾中的心理反应 |
2.4.2 人员在火灾避难中的一般行为特征 |
2.5 火灾中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 |
2.5.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
2.5.2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
2.5.3 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 |
2.5.4 钢材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2.6 重庆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设计评价要素分析 |
3.1 被动防火设计评价要素 |
3.1.1 总平面布局防火 |
3.1.2 建筑的耐火等级 |
3.1.3 防火分区 |
3.2 主动防火设计评价要素 |
3.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3.2.2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
3.2.3 灭火系统 |
3.2.4 防排烟系统 |
3.3 人员疏散设计评价要素 |
3.3.1 安全出口 |
3.3.2 安全疏散距离 |
3.3.3 疏散路线 |
3.3.4 诱导疏散设施 |
3.4 本章小结 |
4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
4.1 评价方法选择比较 |
4.1.1 评价方法的类型 |
4.1.2 主流评价方法比较 |
4.1.3 评价方法选择 |
4.2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4.2.1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4.2.2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
4.3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要素层次评价体系 |
4.3.1 层次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构造判断矩阵及确定权重 |
4.3.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4.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5 评价体系分析 |
4.4 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要素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4.1 模糊评语集合的建立 |
4.4.2 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 |
4.4.3 模糊合成算子的计算 |
4.4.4 评价等级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防火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
5.1 评价前期信息准备 |
5.1.1 研究的目的 |
5.1.2 评价主体范围的确定 |
5.1.3 研究假设 |
5.2 重庆国际会展中心资料 |
5.2.1 重庆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
5.2.2 重庆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各层平面防火安全设计 |
5.3 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防火安全设计模糊分级评价 |
5.3.1 初级层次模糊评价 |
5.3.2 二级层次模糊评价 |
5.3.3 总体评价等级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火灾及建筑火灾的危害 |
1.1.2 火灾科学研究现状 |
1.1.3 公共建筑发展现状及其火灾特点 |
1.2 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常用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1.3 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设计阶段防火评估方法研究 |
1.4.2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 |
1.4.3 使用与维护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价 |
2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 |
2.1 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1.1 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1.2 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 |
2.2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基本理论 |
2.2.1 风险及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 |
2.2.2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风险 |
2.2.3 公共建筑火灾成本分析 |
2.3 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性能化评估 |
2.3.1 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 |
2.3.2 公共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的目标 |
2.3.3 火灾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
2.4 确定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2.5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1 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2 建造施工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3 使用维护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3.1 公共建筑性能化防火理论与方法 |
3.1.1 性能化防火方法 |
3.1.2 建筑物防火安全的基本条件 |
3.1.3 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假设和框架 |
3.1.4 公共建筑性能化火灾风险评价的特点 |
3.2 Petri网基本理论 |
3.2.1 Petri网及其理论 |
3.2.2 Petri网的基本定义 |
3.2.3 FPN应用于系统性能评价的理论基础 |
3.3 FPN在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3.3.1 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 |
3.3.2 模型的基本算法 |
3.3.3 模型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 |
4.1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及其特点 |
4.1.1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现状 |
4.1.2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隐患特点 |
4.2 基于事故树的火灾危险源辨识 |
4.2.1 危险源及其识别方法 |
4.2.2 施工阶段常见火灾危险源分析 |
4.2.3 事故树分析方法 |
4.2.4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分析 |
4.3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
4.3.1 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
4.3.2 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的组织措施 |
4.3.3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公共建筑使用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估 |
5.1 公共建筑结构可靠度理论 |
5.1.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
5.1.2 结构安全可靠度计算方法 |
5.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财产损失分析 |
5.2.1 火灾的模糊随机失效概率 |
5.2.2 失效条件下火灾的损失度 |
5.2.3 建筑物火灾的预损模型 |
5.3 公共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公共建筑类型的影响 |
5.3.2 人群密度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3.3 火灾发生时间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3.4 火灾产物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4 基于Petri网的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
5.4.1 火灾风险评价Petri网模型建模步骤 |
5.4.2 建立火灾风险Petri网模型 |
5.5 建筑物应对主观因素事件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
5.5.1 主观因素事件引起的建筑火灾及其危害性分析 |
5.5.2 主观因素事件火灾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
5.5.3 主观因素火灾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火灾风险管理体制研究 |
6.1 火灾管理的法律体系 |
6.1.1 国外火灾管理法律体系 |
6.1.2 我国的火灾管理法律体系 |
6.2 火灾保险制度 |
6.2.1 国外火灾保险制度发展 |
6.2.2 我国现行的火灾保险制度 |
6.2.3 火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探讨 |
6.3 火灾风险管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6.3.1 火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
6.3.2 管理主体的相互关系 |
6.3.3 火灾风险管理主体的博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建筑火灾事故 |
附录2 某综合商业楼建筑防火设计相关数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发表的科研论文 |
编写的教材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得的奖励 |
(8)我国群死群伤特大火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当前面临的严峻火灾形势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当前我国火灾形势及特点综述 |
2.1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火灾形势相当严峻 |
2.1.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许多新的火灾问题 |
2.1.2 我国近年火灾形势凸显严重化趋势 |
2.1.3 消防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
2.2 当前我国火灾特点突出 |
2.2.1 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死伤人数居高不下,直接财产损失逐年上升 |
2.2.2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情况严重,死伤人数比例较大 |
2.2.3 高层、地下建筑及各类物资储存场所火灾突出 |
2.2.4 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型经营场所火灾数比例较大 |
2.2.5 城乡居民住宅火灾呈多发态势 |
2.2.6 火灾原因倾向性明显,放火案件不容忽视 |
3 我国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数据统计及特征分析 |
3.1 火灾发生总体情况 |
3.2 火灾发生年度 |
3.3 火灾发生月份 |
3.4 火灾发生省份 |
3.5 火灾发生原因 |
3.6 火灾中人员死亡原因 |
3.7 火灾死亡人员性别及特殊年龄阶段 |
3.8 火灾死亡人员身份 |
3.9 火灾发生区域 |
3.10 火灾发生行业类别 |
3.11 火灾发生单位经济类型 |
3.12 火灾发生建筑物性质 |
3.13 火灾发生建筑物类别 |
3.14 火灾起火场所(部位)类别 |
3.15 火灾发生后消防队接警时间 |
3.16 火灾发生后教训总结 |
4 国外群死群伤火灾概况 |
4.1 发达国家群死群伤火灾情况 |
4.2 发展中国家群死群伤火灾情况 |
5 两起典型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案例 |
5.1 “12·8”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特大火灾 |
5.1.1 基本情况 |
5.1.2 起火经过及扑救情况 |
5.1.3 火灾原因及主要教训 |
5.2 “12·25”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特大火灾 |
5.2.1 基本情况 |
5.2.2 起火经过和扑救情况 |
5.2.3 火灾原因 |
5.2.4 火灾损失 |
5.2.5 主要教训 |
6 导致发生群死群伤特大火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1 致灾因素 |
6.2 初起火灾处置 |
6.3 建筑构造 |
6.4 建筑消防设施 |
6.5 疏散逃生条件 |
6.6 消防安全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 |
6.7 火灾扑救 |
7 基于分析结果的群死群伤特大火灾防治对策 |
7.1 严格控制致灾因素 |
7.2 扩大水喷淋覆盖率,提高完好率 |
7.3 强化安全疏散设施建设和管理 |
7.4 开辟第二逃生通道 |
7.5 强化建筑设计自然排烟排热功能 |
7.6 严格限制建筑装饰装修可燃材料 |
7.7 加强城市消防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 |
7.8 建立消防与保险的良性互动机制 |
8 结束语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不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办事必然留下火灾隐患 不采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肉鸡加工车间突发大火死亡38人(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D]. 杨方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2]X燃气公司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16(09)
- [3]人类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社会因素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崔小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4]突发事件问责研究 ——基于突发事件防范的视角[D]. 周慧.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 [5]苏丹油田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D]. 吴广义.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2)
- [6]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防火安全设计评价初探[D]. 李斌. 重庆大学, 2009(12)
- [7]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 黄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8]我国群死群伤特大火灾研究[D]. 马锐. 重庆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