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旋CT对喉癌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郭峰,罗琦,郑伊能,曾春,李咏梅[1](2021)在《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CT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喉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0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喉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随机选择243例及61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术前静脉期CT图像中手工勾画肿瘤体积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筛选,使用Logistic回归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形态学模型及二者联合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个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对模型的ROC曲线行Delong检验。在验证集中评估各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最后获得5个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0.77~0.93),形态学模型AUC为0.66(95%CI:0.59~0.72),联合模型AUC为0.82(95%CI:0.74~0.91);在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83(95%CI:0.69~0.97),形态学模型AUC为0.59(95%CI:0.40~0.77),联合模型AUC为0.73(95%CI:0.56~0.91)。Delong检验显示影像组学模型与形态学模型差异、联合模型与形态学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模型与影像组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病灶为兴趣区的CT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术前较好地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其诊断效能高于形态学模型。
吕艳娥[2](2021)在《双能CT及MRI在评估喉癌前联合侵犯及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双能CT及MRI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及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术前同时接受喉部双能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62例喉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双能CT、MRI及二者联合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而后利用双能CT、MRI及二者联合诊断对喉癌进行术前影像学T分期,并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分期的准确度,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 果]术后病理示35例(35/62)为喉癌前联合侵犯阳性。采用双能CT混合能量图像结合碘图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8.57%(31/35)、92.59%(25/27)、90.32%(56/62)、93.94%(31/33)、86.20%(25/29);MRI平扫及增强图像的诊断效能分别为94.29%(33/35)、88.89%(24/27)、91.94%(57/62)、91.67.%(33/36)、92.31%(24/26),;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分别为 100.00%(35/35)、81.48%(22/27)、91.94%(57/62)、87.50%(35/40)、100.00%(22/22)。在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方面:双能CT、MRI及二者联合诊断与术后病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0.0、3.2,P>0.05),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值=0.805、0.835、0.832,P均<0.01);双能CT与MR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其中双能CT、MRI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的阳性率分别为53.2%、41.9%。双能CT、MRI诊断喉癌结构侵犯的总准确度分别为99.10%、97.77%。在T分期中,双能CT诊断T1、T2、T3、T4期喉癌的准确度依次为91.67%、81.25%、85.71%、92.30%,MRI 依次为 87.50%、87.50%、85.71%、100.00%,总分期准确度分别为88.33%、90.00%,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5,P<0.01)。二者联合诊断T1、T2、T3、T4期喉癌的准确度分别为95.83%、93.75%、85.71%、92.30%,总准确度为93.33%,与单独应用双能CT、MRI进行分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6.93、146.43,P<0.01)。[结 论]双能CT及MRI均能较准确的诊断喉癌前联合侵犯及术前T分期,二者联合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其中双能CT诊断T1期喉癌的准确度明显高于MRI,MRI诊断T2、T4期喉癌的准确度稍高于双能CT,二者各有优势,可互为补充。
杨喜科[3](2020)在《PET/CT全身显像与MSCT在喉癌患者术前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多层螺旋CT(MSCT)在喉癌患者术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我院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确诊为喉癌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ET/CT与M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原发灶、喉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受累、远处转移灶的检出率及对喉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并依据手术病理学与喉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PET/CT全身显像与MSCT在喉癌患者术前诊治中的价值。结果 PET/CT对喉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以患者为单位)、周围组织受累、远处转移灶的检出率高于MSCT(P<0.05),两者对原发灶及在淋巴结水平上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MSCT扫描在判断T分期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判断N0、N1、N2分期的准确率高于MSCT(P<0.05);PET/CT诊断喉癌病灶或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SCT(P<0.05)。结论与MSCT相比,PET/CT全身显像在喉癌患者术前诊治中有较高价值,尤其在判断病灶周围组织受累、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张培栋,凌鑫,王敏杰[4](2019)在《多层螺旋CT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病理类型将300例喉癌及喉咽癌患者分为喉癌组(n=146)和喉咽癌组(n=154)。两组患者手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0%(19/20)、98.4%(124/126)、97.9%(143/146);多层螺旋CT诊断喉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4%(17/18)、98.5%(134/136)、98.1%(151/154)。结论多层螺旋CT对喉癌及喉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均较高。
项昆[5](2019)在《螺旋CT与MRI在下咽癌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CT与MRI对下咽癌诊断、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准确性,比较CT与MRI在下咽癌术前诊断以及在综合治疗后肿瘤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我院及本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下咽癌患者90例,均行CT及MRI检查,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及MRI两种方法对下咽癌诊断、周围侵犯情况的显示、淋巴结的显示情况、术前分期的诊断及术后复发显示情况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下咽癌侵犯周围结构显示情况的比较中,CT对环后区脂肪层和喉组成软骨侵犯的显示结果低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CT不能准确地显示下咽癌环后区脂肪层及喉组成软骨侵犯情况;MRI对喉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环后区脂肪层、喉软骨、甲状腺及食管上段侵犯的显示结果均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RI可准确地显示下咽癌侵犯周围结构情况。CT和MRI对下咽癌部位、形态及侵犯范围的显示情况比较中,MRI对环后区脂肪层和喉组成软骨侵犯结果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诊断在下咽癌侵犯环后区脂肪层及喉组成软骨方面,MRI较CT具有优势。2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T结果显示,下咽癌颈部转移患者淋巴结大小、短长径比值、数目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结果显示,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在与周围组织边界、边缘光滑程度、增强后表现方面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中,CT分别为85.5%、88.0%、70.0%、90.4%、75.7%;MRI分别为95.0%、95.3%、94.3%、97.3%、90.4%,MRI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中,CT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670(P<0.01),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MRI的Kappa值为0.886(P<0.01),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好。3 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CT确诊75例,准确率83.3%,MRI确诊86例,准确率95.6%,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65例下咽癌术后复查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认复发患者26例;CT诊断复发阳性为15例,诊断准确率为57.7%,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298(P<0.05);MRI诊断阳性复发为21,诊断准确率为80.7%,Kappa值为0.710(P<0.05)。在各组诊断效能指标的比较中,MRI的准确度(86.2%)、灵敏度(80.8%)、阴性预测值(87.5%)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T及MRI在下咽癌周围侵犯情况的显示中,对于喉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侵犯的显示二者类似,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别,对于环后区脂肪层及喉组成软骨的侵犯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并在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作用高于CT。2 CT及MRI在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显示方面,MRI诊断明显高于CT,值得临床推广。3MRI在下咽癌综合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检出率与诊断效能均高于CT,临床医务工作者可以应用此技术和病理的情况作出诊断,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图7幅;表10个;参113篇。
张晓林,李春晴,吴雪健,苏理飞,余建群[6](2019)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CT平扫+增强对喉癌患者病变程度及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全身显像与CT平扫+增强对喉癌患者病变程度及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喉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CT平扫+增强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喉癌患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的差异。结果:18F-FDG PET-CT对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显着高于CT平扫+增强诊断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87,x2=11.442,x2=14.541;P<0.05);在92例喉癌患者中经PET-CT显像后29例患者临床分期均发生改变,27例患者临床分期提高,2例患者分期降低;T1期、T2期、T3期和T4期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843,x2=5.170,x2=4.221,x2=39.000;P<0.05)。结论:相较于CT平扫+增强检查,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喉癌患者病变程度及临床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罗艳,焦俊,段庆红[7](2019)在《PET/CT与CT增强对喉癌及喉咽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与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在喉癌及喉咽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8例确诊为喉癌及喉咽癌的患者于术前行PET/CT显像和CT增强扫描,观察影像学表现、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对喉癌及喉咽癌术前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8例患者中喉癌2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6例)、喉咽癌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PET/CT显像及增强CT对喉癌、喉咽癌的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73.54%和6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ET/CT显像与CT增强对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3.21%和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特异度分别为60%和73.33%、准确度均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或CT增强对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进行治疗前诊断和分期。
丁义[8](2017)在《18F-FDG PET/CT显像与CT平扫+增强在喉癌术前诊断、分期及分析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因素中的价值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CT平扫+增强在喉癌术前诊断、分期及分析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因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临床疑诊或病理确诊为喉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和CT平扫+增强扫描资料,所得结果与病理学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ET/CT显像与CT平扫+增强在喉癌治疗前对喉癌原发灶、喉部周围组织侵犯及区域(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一致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临床分期上的差异。感兴趣区(ROI)法勾画并测量喉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计算18F-FDG PET/CT诊断喉癌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灶的最佳SUVmax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程长短、原发灶大小、SUVmax、分化程度、T分期、Ki-67、喉部周围组织侵犯共8个因素对喉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1.对喉癌原发灶的诊断效能48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喉癌43例。18F-FDG PET/CT显像与CT平扫+增强诊断喉癌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一致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7%(42/43)、60.0%(3/5)、89.6%(43/48)、95.5%(42/44)、75.0%(3/4)和74.4%(32/43)、60.0%(3/5)、72.9%(35/48)、94.1%(32/34)、21.4%(3/14)。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18F-FDG PET/CT与CT平扫+增强对喉癌原发灶诊断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经ROC曲线计算,SUVmax取值3.5时,18F-FDG PET/CT对喉癌原发灶的诊断效能最高。2.对喉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43例喉癌患者共65枚可疑转移性颈部淋巴结纳入研究,其中23例患者共39枚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灶,26枚为非转移灶。2.1以患者为单位18F-FDG PET/CT显像与CT平扫+增强诊断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一致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75.0%、83.7%、80.8%、88.2%和65.2%、75.0%、69.8%、75.0%、65.2%。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以患者为单位,18F-FDG PET/CT与CT平扫+增强对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无显着差异(P=0.111)。2.2以淋巴结数量为单位PET/CT和CT平扫+增强诊断喉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是89.7%(35/39)、59.0%(23/39),特异度分别是80.8%(21/26)、80.8%(21/26),一致性分别是86.2%(56/65)、67.7%(44/65),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7.5%(35/40)、82.1%(23/2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4.0%(21/25)、56.8%(21/37)。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18F-FDG PET/CT诊断喉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T平扫+增强(P<0.01)。经ROC曲线计算,SUVmax取3.5时,18F-FDG 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效能最高。3.对周围组织受累的诊断效能43例患者中,14例患者病理学确诊有喉部周围组织受累。18F-FDG PET/CT与CT平扫+增强诊断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3.1%和57.1%、44.8%。配对资料χ2检验证实18F-FDG PET/CT对喉癌周围组织受累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CT平扫+增强(P<0.01)。4.对远处转移灶及双重癌的诊断效能43例喉癌患者中,经病理学或影像学随访证实,3例肺转移,2例肝脏转移,1例食管转移,1例胃转移,另1例患者伴发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CT均能准确诊断上述8例远处转移病灶及伴发双重癌病灶的部位、数量;CT平扫+增强仅提示1例患者双肺多发转移。5.在喉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决策中的效能PET/CT全身显像使37例患者改变了T分期(8例提高,29例降低)。6例提高了N分期,7例提高M分期。此外还发现1例并发胃淋巴瘤。6.分析喉癌治疗前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病程长短、原发灶大小、原发灶SUVmax、T分期、分化程度、Ki-67与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年龄、喉周围组织是否受累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多因素分析证实,喉癌患者原发灶分化程度及Ki-67是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1.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喉癌患者喉部周围组织受累、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准确分期较CT平扫+增强具有更大价值,SUVmax取3.5时,18F-FDG PET/CT对喉癌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均最高。2.喉癌患者治疗前病程长短、原发灶大小、SUVmax、T分期、分化程度、Ki-67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原发灶分化程度及Ki-67是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许丽萍[9](2016)在《CT及联合临床内镜对喉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T单独及联合白光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在喉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为喉癌的术前分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纳入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为喉癌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14±7.26岁。所有患者全身状况能耐受手术,排除术前诊断已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不适合手术者,排除存在内镜检查及增强CT检查禁忌症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CT、白光内镜、窄带成像内镜检查,确定临床分期,制定手术方案。并回顾性分析CT单独及CT联合白光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对喉癌的T分期。术后根据喉大体标本及病理结果,对喉癌进行术后T分期。以术后病理T分期为“金标准”,分析术前CT单独及联合白光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对喉癌T分期的准确度。患者常规行平扫CT检查,必要时增强CT检查。测得的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56例喉癌患者声门上型11例,以会厌癌居多(6例)。其中行全喉切除术7例,水平半喉切除术4例,全喉切除患者中有2例因术前CT提示有甲状软骨破坏而行全喉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报告甲状软骨为阴性,理论上这2例患者可行水平部分喉切除术,所有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声门型占比例最高(53.6%)为30例,其中行全喉切除术16例,喉垂直半喉切除术6例,CO2激光手术2例,喉裂开喉部分切除术6例,其中19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声门下型2例,均行全喉切除加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跨声门型13例,均行全喉切除术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病理结果进行T分级诊断分析:T1期10例,T2期20例,T3期14例,T4期12例。(2)56例喉癌根据其CT表现进行T分级诊断分析:T0期2例,T1期9例,T2期16例,T3期17例,T4期12例。术前CT与术后病理比较对于T1、T2、T3、T4期喉癌,CT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0.0%(6/10),65.0%(13/20),78.6%(11/14),83.3%(10/12),总准确度为71.4%(40/56)。(3)56例喉癌根据其CT联合白光内镜表现进行T分级诊断分析:T1期10例,T2期19例,T3期15例,T4期12例。术前CT联合白光内镜与术后病理比较对T1、T2、T3、T4期的准确度分别为90.0%(9/10),85.0%(17/20),85.7%(12/14),91.7%(11/12)。总准确度为87.5%(49/56)。(4)56例喉癌术前根据其CT联合白光内镜、NBI内镜进行T分级诊断分析:T1期11例,T2期18例,T3期15例,T4期12例。CT、白光喉镜、NBI内镜联合对喉癌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各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100.0%(10/10)、90.0%(18/20)、92.9%(13/14)、91.7%(11/12),总准确度(一致性)为92.9%(52/56)。(5)CT联合白光内镜与单独应用CT对喉癌T分期准确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CT联合白光内镜、NBI内镜与单独应用CT对喉癌T分期准确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CT联合白光内镜、NBI内镜与CT联合白光内镜对喉癌T分期准确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CT联合白光内镜可以互相弥补不足,较单独使用CT能明显提高喉癌的T分期的准确率。2.窄带成像内镜通过识别病变黏膜改变及表面的血管变化可以清楚显示肿瘤界限,且能鉴别黏膜表面水肿、增生与肿瘤组织,在临床T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应作为评估病变范围的术前检查方法。3.CT联合白光内镜、NBI内镜较CT联合白光内镜的对喉癌T分期的准确率有所提高,在部分病例中能改变术前T分期,虽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与总结去证实。
田庚,郑景珍[10](2016)在《螺旋CT检查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喉癌及喉咽癌患者46例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实验证实为喉癌与喉咽癌,明确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2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比较病理结果与螺旋CT对喉癌及喉咽癌的病理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对喉癌及喉咽癌的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螺旋CT增强显示均可见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18例患者淋巴结相互融合成团并呈现不规则、分叶状,淋巴结界限不清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中心可出现低密度坏死区或环样强化。结论术前螺旋CT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病理分期,并且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较高,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方案的选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二、螺旋CT对喉癌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CT对喉癌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2.淋巴结病理状态 |
3.CT检查方法 |
4.形态学分析 |
5.影像组学分析 |
①图像采集和分割: |
②特征提取: |
③影像组学特征一致性分析: |
④特征筛选及构建模型: |
6.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1.一般资料 |
2.特征筛选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3.模型诊断效能 |
讨 论 |
(2)双能CT及MRI在评估喉癌前联合侵犯及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喉癌影像学评估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用证明 |
致谢 |
(3)PET/CT全身显像与MSCT在喉癌患者术前诊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2.1 MSCT检查: |
1.2.2 PET/CT检查: |
1.2.3 图像重建与融合方法: |
1.2.4 诊断标准: |
1.2.5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种检查方法对喉癌病灶的检出效果分析 |
2.2 PET/CT、MSCT对喉癌TNM分期的准确率比较 |
2.3 PET/CT与MSCT对喉癌病灶或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
2.4 影像学资料分析 |
3 讨论 |
(5)螺旋CT与MRI在下咽癌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螺旋CT与 MRI在下咽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检查方法 |
1.1.3 判断标准与评判指标 |
1.1.4 扫描图像分析 |
1.1.5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下咽癌的CT及 MR基本表现 |
1.2.2 侵犯周围结构的显示情况 |
1.2.3 颈部淋巴结的显示情况 |
1.2.4 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 |
1.2.5 在综合治疗后两种检查方法对复发检出情况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下咽癌的分型及侵犯方式 |
1.3.2 下咽癌周围侵犯的CT和 MR影像表现及对比研究 |
1.3.3 下咽癌淋巴结转移CT及 MR的影像表现和对比研究 |
1.3.4 下咽癌CT及 MR影像学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对比分析 |
1.3.5 下咽癌综合治疗后CT及 MR的影像表现和对比研究 |
1.3.6 CT及 MR在评价下咽癌方面的优劣势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下咽癌的相关概述及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 |
2.1 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
2.1.1 解剖 |
2.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3 病理及病理生理 |
2.1.4 临床表现 |
2.1.5 治疗及预后 |
2.2 下咽癌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特点 |
2.2.1 下咽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
2.2.2 下咽癌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 |
2.2.3 下咽癌综合治疗后的影像学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唐山市协和医院CT碘对比剂使用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唐山市协和医院MR增强扫描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CT平扫+增强对喉癌患者病变程度及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仪器设备 |
1.4 检查方法 |
1.5 图像重建及融合 |
1.6 图像分析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原发病灶诊断结果分析 |
2.2 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分析 |
2.3 18F-FDG PET-CT显像对分期的影响分析 |
2.4 图像分析 |
3 讨论 |
(7)PET/CT与CT增强对喉癌及喉咽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PET/CT显像 |
1.2.2 CT增强检查 |
1.2.3 图像判读与分析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前不同TNM分期喉癌及喉咽癌PET/CT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活检符合率 |
2.2 术前不同TNM分期喉癌及喉咽癌CT增强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活检符合率 |
2.3 灵敏度及特异度 |
3 讨论 |
(8)18F-FDG PET/CT显像与CT平扫+增强在喉癌术前诊断、分期及分析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因素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18)F-FDG PET/CT在喉癌术前诊断、分期及分析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因素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CT及联合临床内镜对喉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与数据分析 |
1.2.1 CT检查器械、检查与数据分析 |
1.2.2 内镜检查器械、检查与数据分析 |
1.3 喉癌的T分级标准及诊断判断标准 |
1.3.1 喉癌的T分级标准 |
1.3.2 内镜和CT对喉癌的诊断判断标准 |
1.4 本组资料在CT和内镜下的表现 |
1.5 手术方法 |
1.6 病理组织学评估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后病理分型及分期结果 |
2.2 检查结果与病理的结果在T分期比较 |
2.2.1 CT的T分期结果及与病理结果比较 |
2.2.2 CT联合白光内镜的T分期与病理比较 |
2.2.3 CT联合2种内镜与术后病理的T分期结果比较 |
2.3 两种检查结果之间的比较 |
2.3.1 CT联合白光内镜与单独CT的T分期准确率比较 |
2.3.2 CT联合2种内镜与单独CT的T分期准确率比较 |
2.3.3 CT联合2种内镜与CT联合白光内镜T分期准确率比较 |
3 讨论 |
3.1 喉癌术前分期的意义 |
3.2 NBI内镜的临床应用基础 |
3.3 NBI内镜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3.4 分析与评价本研究中T分期的方法 |
3.5 不同检查对喉癌分期作用的比较 |
3.5.1 白光内镜与NBI内镜分期作用的比较 |
3.5.2 CT与NBI内镜分期作用的比较 |
3.6 NBI内镜使用的局限性 |
3.7 喉癌治疗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喉癌诊断技术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螺旋CT检查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螺旋CT扫描对喉癌及喉咽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结果 |
2.2 螺旋CT扫描对喉癌及喉咽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 |
3 讨论 |
四、螺旋CT对喉癌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J]. 郭峰,罗琦,郑伊能,曾春,李咏梅. 放射学实践, 2021(11)
- [2]双能CT及MRI在评估喉癌前联合侵犯及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D]. 吕艳娥.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PET/CT全身显像与MSCT在喉癌患者术前诊治中的应用[J]. 杨喜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1)
- [4]多层螺旋CT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 张培栋,凌鑫,王敏杰. 癌症进展, 2019(19)
- [5]螺旋CT与MRI在下咽癌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D]. 项昆.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CT平扫+增强对喉癌患者病变程度及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比较[J]. 张晓林,李春晴,吴雪健,苏理飞,余建群. 中国医学装备, 2019(01)
- [7]PET/CT与CT增强对喉癌及喉咽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J]. 罗艳,焦俊,段庆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1)
- [8]18F-FDG PET/CT显像与CT平扫+增强在喉癌术前诊断、分期及分析影响区域淋巴结转移因素中的价值探讨[D]. 丁义.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9]CT及联合临床内镜对喉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探讨[D]. 许丽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10]螺旋CT检查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 田庚,郑景珍. 中国辐射卫生,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