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钢结构建筑新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1](2020)在《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工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劳动力需求大、环境污染严重、安全事故高发等问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为规避传统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技术。然而,作为该技术发展重要推手的建筑设计企业,主动采纳的意愿并不强烈。因此,研究影响设计企业采纳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因素及作用机制,对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个体采纳层面的TAM模型与组织采纳层面的T-O-E理论框架进行整合,利用T-O-E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大维度梳理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将其整体当作TAM模型中的外部变量,创新性地构建出“外部变量→感知→采纳意愿”范式下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理论模型,然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模型及假设成立情况,进而得出研究结论。研究发现:1)感知有用性对建筑设计企业采纳装配式建筑技术影响效应最大,且有且只有直接影响作用。2)感知易用性对建筑设计企业采纳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影响效应仅次于感知有用性,它既可以直接正向影响采纳意愿,也可以通过作用于感知有用性来间接正向影响采纳意愿。3)综合效益对建筑设计企业采纳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影响效应位列第三,它通过三条路径对采纳意愿施加影响,其中通过感知有用性对采纳意愿产生的影响效应最大。4)市场需求同样对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且通过三条路径对采纳意愿施加影响,其中通过感知有用性对采纳意愿产生的影响效应最大。5)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大维度下,对感知有用性影响效应最大的两个外部变量为综合效益和市场需求,综合效益对感知有用性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市场需求对感知有用性也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6)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大维度下,对感知易用性影响效应最大的两个外部变量为企业资本和成本投入,企业资本对感知易用性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成本投入对感知易用性呈现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
刘杰[2](2019)在《不同节点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现今国家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建筑行业升级,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热点发展项目。对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不仅具备缩短工期、降噪减污等优点。还能将部分室外作业转移至工厂,在室内进行,这使得构件质量更加可控,可提升构件养护条件,改善工人作业环境。研究发展装配式产业有助于推动国家建筑行业工业化、数字化进程,有利于建筑行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装配式结构具有多种连接及组合形式,设计灵活多变。研究装配式结构装配形式及抗震性能可有效推动装配式产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五种不同的装配形式抗震性能及节点构造形式。装配形式一:梁柱预制节点现浇;装配形式二:使用叠合梁、节点附加u型钢筋;装配形式三:单、双层柱耦合;装配形式四:梁柱通过灌浆套筒连接,柱子在反弯点处进行干式连接;装配形式五:梁、柱预制,梁中预埋型钢构件且伸入节点连接,节点处现浇。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一榀三层三跨的框架结构进行拟静力分析。分析对比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抗震性能,具体内容包括结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延性及刚度退化等。并且分析装配式节点构造措施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初期加载过程,现浇结构与装配式结构钢筋屈服位置均出现在梁端,其次出现在柱脚位置。直至结构完全破坏,各层梁端受损严重,节点核心区域有损伤积累,现浇结构节点核心区域损伤略低于装配式结构。(2)滞回曲线在初期呈线性展开,且直线斜率较大。随加载过程发展,受反复荷载影响,曲线斜率降低,滞回环面积增大,结构刚度逐渐减小,耗能逐渐增大。各结构骨架曲线呈现S形,有刚度退化的趋势,且装配式结构的刚度下降较现浇结构更为明显。套筒、螺栓、u形筋和型钢可提升的节点的延性性能,固装配式结构延性系数高于现浇结构。比较结构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及功比指数得出,现浇结构耗能性能优于装配式结构。(3)改变预埋型钢构件截面对于结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延性系数影响较小。在梁端位置的型钢构件附加加劲肋可有效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及延性。节点处箍筋加密对提升结构耗能能力及延性有较大影响。此类影响速度随箍筋加密间距的缩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装配式结构节点附加斜筋可有效提升结构耗能能力及延性。对结构承载能力影响不明显。
刘清越[3](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吴峥[4](2019)在《基于ISM-ANP的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建筑业以传统现浇施工为主,这种粗放式生产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传统施工方式进行转型升级,推广应用高效质优、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装配式建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在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步入快速发展期。郑州市作为国家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中原城市群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然而,与国内外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郑州市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初期,发展现状不太理想,具有诸多的发展瓶颈。本文旨在研究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并制定符合郑州市市情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策略,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在郑州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回顾总结了装配式建筑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概况和成功经验,概括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在郑州市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初步识别出32个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采用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制约因素进行筛选,并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最终建立涉及经济、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四个方面共22个因素的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将制约因素划分为表层直接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根本因素等三个层级,再运用网络分析法(ANP),对表层直接因素的重要度进行排序,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最后综合以上定性和定量分析,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市场主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符合郑州市市情的合理对策及建议。
赵纯锋[5](2016)在《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中小企业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无论是数量,还是对GDP的贡献率都有飞速的增长。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良性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能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途径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发达国家、国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途径的对比分析,总结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创新的一般途径。本文以SF公司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使用统计研究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开展研究。根据SF公司技术创新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的形式,对SF公司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汇总,进一步深入分析SF公司存在的问题成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企业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技术创新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建立SWOT矩阵,结合企业实际,制定WO战略,并从巧妙做好模仿创新、完善加强合作创新、适时实施自主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内部技术创新途径的方案设计,并制定出保障措施,确保技术创新方案在SF公司的正常运行,通过运行已初见成效。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的研究,为同类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途径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扬长避短,自主选择技术创新途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依据。
王唯博[6](2016)在《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住宅体系理论与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十二五”期间(2011-2015),我国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明确提出了“住有所居”的住房保障总体目标。目前,保障性住房在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具体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工作。但因缺乏完善的设计理念及建造技术保障体系,采用传统方式建造的保障性住房在质量控制和后期运营维护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立足于新型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的视角,以保障性住房为对象展开研究。为推动保障性住房建造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向由新体系、新技术引领,实现房屋质量好、建造效率高、建造成本低、节能降耗等诸多优势的升级版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论文首先对传统的住宅建造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世界各国典型的住宅工业化结构体系的特点,并对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在住宅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其次,整理分析了欧美新型工业化住宅体系,以及日本SI工业化体系的理论、实践基础以及发展脉络,并对我国近年来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最后,论文在上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体系与技术体系。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住宅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建筑业的诸多问题:适用于更需要兼容性和多功能性的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住宅;适用于建设全寿命周期建筑;适用于技术应用的高集成;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王征[7](2013)在《结构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形态作为建筑呈现于人的第一视觉印象,不仅担当了表达自身内涵与美学价值的任务,同时也象征着所处时代的技术水平和时代精神。因此,建筑形态始终是探索建筑学未来发展方向的先锋角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也成为推动建筑形态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文化艺术的多元不但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赋予了建筑形态混融、多样与开放的创新契机。建筑形态已不仅仅是围合空间的表层实体和所围合的空间状态,而更是成为集科学、技术、哲学、艺术于一体的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传统的创作理念、审美原则和技术手段下的建筑形态已不适用于今日的需求,社会呼吁更加崭新的、富有活力的建筑形态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引领我们走向全新的时代。本文首次以建筑形态创新为研究对象,引入结构技术对建筑形态创新所产生影响的视角,深刻分析了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历史渊源和深层关联,夯实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并将当前结构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归纳为多维结构、仿生结构和视觉结构,论文从此角度对建筑形态产生创新的原因展开了全面地总结和提炼,并对当前呈现的建筑形态创新现象进行梳理,创见性地提出结构技术影响下的三种建筑形态创新倾向:(1)从简单到复杂——多维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复杂化;(2)从机械到拟态——仿生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拟态化;(3)从情境到图像——视觉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图像化。论文以崭新的角度对建筑形态创新中的技术脉络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作用机制和运行机理的剖析,建立了结构技术影响下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的研究框架。第一,多维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复杂化。论文指出多维结构对建筑形态创新的影响是产生了复杂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建筑形态复杂化的拓扑形变、涌现建构和分形衍生。论文从结构复制的折叠重复、结构柔化的平滑弯曲和结构异规的突变强化等几方面探究建筑形态复杂化的拓扑形变,从个体到群体的结构簇化建构模式和交互共生的协同建构模式等几方面探讨建筑形态复杂化的涌现建构,从分形衍生的自相似性、分形衍生的标度缩放和分形衍生的分维拓展等几方面探析建筑形态复杂化的分形衍生。第二,仿生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拟态化。论文指出仿生结构对建筑形态创新的推动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并由此产生了拟态化倾向,这种倾向通过建筑形态拟态化的生物模仿、地域反馈和机能应对表现出来。论文从生物形态的具体描摹、生物结构的抽象提取和生物微观特性的模拟等几方面探究建筑形态拟态化的生物模仿,从对自然地景的认同把握和对文脉特征的还原再现等几方面探讨建筑形态拟态化的地域反馈,从力学应对、功能应对和材料应对等几方面探析建筑形态拟态化的机能应对。第三,视觉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图像化。论文指出视觉结构给建筑形态创新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并产生了图像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建筑形态图像化的整体性塑造、表皮性建立和视屏性表现。论文从以形态结构塑造整体性、以形态界面塑造整体性和以形态空间塑造整体性等几方面探究建筑形态图像化的整体性塑造,从空间性建立、环境性建立和结构性建立等几方面探讨建筑形态图像化的表皮性建立,从透明感的表现、模糊感的表现和平滑感的表现等几方面探析建筑形态图像化的视屏性表现。在结论部分论文对全文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展望。结构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形态创新反映了当代建筑实践对技术与建筑的交互共生的关注,同时,建筑形态因创新所产生的种种倾向也正是技术向建筑全面渗透的映射,“创新”的实质是当下建筑形态观念转变的体现。本文开拓性地从复杂纷繁的“建筑形态创新”的现象中抽离出潜在的结构因素,揭示了结构技术对建筑形态创新的深刻影响,建构了一个能够对其进行客观、综合解读的理论体系。这样的研究成果为促进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对于拓展建筑形态的创新视阈,建构全新的建筑形态研究框架,推进建筑形态创作健康、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爱华[8](2013)在《关于钢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钢结构工程日益增多,钢网架、多层钢框架、立体钢桁架等逐渐成为常用的结构形式,钢结构设计的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钢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希望为钢结构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俞天琦[9](2011)在《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建筑表皮的设计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关注也大于以往任何时期。建筑表皮是指建筑与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方式。它不仅是建筑的物质载体,而且是精神载体;对于表皮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形式美学设计,更应该关注材料与技术,强调人与建筑的情感对话;它不仅是建筑空间形成的关键,更是建筑意义承载与表达的关键。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表皮,是将完整的传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而不局限于某个环节。更多的关注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效果、建筑表皮对大众的心理影响,以及建筑表皮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建筑表皮的不断进步,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因素。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是“本体需求--媒介表现--受众认知”三个过程共同作用完成的。建筑表皮信息的客观需求来源于建筑本体。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分隔的界面,建筑内外环境的信息交流和阻断都是通过这层界面,它承载大量视觉信息的同时,也担负着建筑构成的多种需求。表皮是建筑围护功能的满足过程,表皮是复杂建筑形态的表现过程,表皮是空间单元特质化的塑造过程。表皮各类信息的传递,都建立在这些基本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之上。它们是表皮信息的源起与需求,是信息传播的基础。媒介通过其所承载的符号传递信息。材料、结构和构造都是表皮的物质构成,它们都具有其自身的媒介表现性。设计者通过建筑表皮的材料、结构、构造等物化元素,将构思以具体物质手段抽象的表达出来。各种不同的媒介,所适合承载的信息不同,因此,建筑师选择表皮材料的组合方式、结构的暴露方式和构造的表达方式,就是在选择信息以及信息的传达方式。这是一个表皮信息的选择与表达的过程,直接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的目的在于影响受众并产生共鸣。建筑表皮的受众心理需求是逐层深入的过程。受众对于表皮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是促成一系列表皮受传活动的第一步,也是保证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信息选择加以引导、促进和强化。受众对于表皮信息的理解,是建立在与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符号储备相关联的时候,因此,表皮所承载的情感信息:如地理信息、历史信息、城市信息等,应该注意与受众情感的关联。传播的同时即伴随反馈,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是大众化的传播活动,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因此,有必要将这个传播活动置于“社会”这个更大的范畴,充分认识传播的效果,这才会令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活动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建筑表皮设计作为一个社会领域的传播活动,与单纯技术领域的传播有所不同,它不单纯涉及到技术的提升与转变,还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这是一个发生在社会环境下的建筑活动。笔者试图通过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研究,探索当代建筑表皮的信息传播机制,并归纳出相应的建筑表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建筑表皮设计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观念的进步。
任艳然[10](2010)在《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钢框架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属于新型加强延性节点,它是在梁柱连接处梁端上下翼缘分别焊接一定几何尺寸的加强板,通过加强板对梁端翼缘的加强作用迫使塑性铰形成位置远离梁柱连接处受力复杂的薄弱区域,从而起到保护节点薄弱区域,提高节点抗震力学性能,防止节点发生脆性破坏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包括FPC翼缘板加强型和CPC盖板加强型两种。本文回顾了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参考美国FEMA-350及我国规范相关公式给出了翼缘板加强型节点域计算设计方法,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对翼缘板加强型和盖板加强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研究翼缘板几何尺寸对节点及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翼缘板长度和厚度变化的FPC与盖板长度、厚度变化的CPC两组共20个试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型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加载模拟,模拟后分别从应力发展状况、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等方面对翼缘板几何尺寸变化对节点域力学性能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研究。通过对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翼缘板加强型和盖板加强型在节点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特性。通过对翼缘板几何尺寸变化的研究发现,塑性铰出现与梁柱节点域的承载力与刚度有一定的关系;增大盖板长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点极限承载力,提高节点滞回性能及耗能能力,但会降低节点的延性;较短的盖板不能有效地实现塑性铰的外移,当节点域的承载力刚度一定时,过大的加长翼缘板的长度,不会出现塑性铰的位移,反而会增大对节点域部分的受力和变形,这对抗震是不利的;增大盖板厚度对提高节点极限承载力,提高节点滞回性能及耗能能力作用并不明显,盖板厚度的增加还会降低节点延性性能;较薄的盖板对节点的加强作用不明显,盖板过厚会造成节点连接焊缝高度过大,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建议盖板厚度取值应大于计算厚度而小于钢梁翼缘板厚度。而对于加强板的长度应根据节点域与加强梁端的等刚度原则进行限制。
二、日本钢结构建筑新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钢结构建筑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1.1.2 传统建筑业存在一系列问题 |
1.1.3 装配式建筑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
1.1.4 设计企业是装配式建筑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实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装配式建筑技术 |
2.1.2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
2.2 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与实践研究 |
2.2.1 国外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与实践研究 |
2.2.2 国内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与实践研究 |
2.3 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国外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国内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4 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综述 |
2.4.1 个体采纳层面研究综述 |
2.4.2 组织采纳层面研究综述 |
2.5 文献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模型 |
3.1 采纳模型构建理论基础及思路 |
3.2 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模型研究假设 |
3.2.1 技术维度 |
3.2.2 组织维度 |
3.2.3 环境维度 |
3.2.4 其他 |
3.3 研究假设汇总表 |
3.4 采纳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量表开发和问卷设计 |
4.1 研究方法设计和总体思路 |
4.2 研究量表设计 |
4.2.1 量表设计原则 |
4.2.2 研究量表 |
4.3 调查问卷设计 |
4.3.1 调查问卷的内容和形式 |
4.3.2 调查问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统计分析与模型检验 |
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2 样本数据基本特征分析 |
5.2.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
5.4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
5.4.1 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 |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5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
5.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修正 |
5.6.1 结构方程模型设定 |
5.6.2 初始模型检验 |
5.6.3 模型修正及检验 |
5.7 研究假设验证 |
5.7.1 假设验证情况 |
5.7.2 实证结果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对策建议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不同节点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1.3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设置 |
2 ABAQUS介绍 |
2.1 ABAQUS软件简介 |
2.2 ABAQUS整体介绍和发展进程 |
2.3 ABAQUS模块组成及分析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3.1 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设计 |
3.2 装配式结构有限元建模 |
3.3 本章小节 |
4 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拟静力分析 |
4.1 结构变形图 |
4.2 应力分析 |
4.3 破坏特征分析 |
4.4 滞回曲线 |
4.5 骨架曲线 |
4.6 延性系数 |
4.7 刚度退化 |
4.8 耗能分析 |
4.9 本章小节 |
5 装配式结构节点构造深化设计 |
5.1 不同型钢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
5.2 加劲肋对预埋型钢节点的影响 |
5.3 节点处箍筋加密区对装配式框架抗震的影响 |
5.4 节点处设置斜筋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ISM-ANP的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
2.1 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概念 |
2.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
2.1.2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
2.1.3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 |
2.2 装配式建筑国外发展概述 |
2.2.1 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
2.2.2 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
2.2.3 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概述 |
2.3 装配式建筑国内发展概述 |
2.3.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
2.3.2 国内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2.3.3 国内装配式建筑产业布局 |
2.4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ISM的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分析模型 |
3.1 ISM的理论概述 |
3.1.1 ISM的定义 |
3.1.2 ISM的工作程序 |
3.1.3 ISM的建模步骤及算法 |
3.2 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的确定 |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 |
3.2.2 制约因素的初步识别与修正 |
3.2.3 数据分析确定制约因素 |
3.3 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的ISM分析过程 |
3.3.1 建立邻接矩阵 |
3.3.2 计算可达矩阵 |
3.3.3 划分因素层级 |
3.3.4 构造ISM图 |
3.4 模型结果分析 |
3.4.1 表层因素分析 |
3.4.2 中层因素分析 |
3.4.3 深层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NP的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评价模型 |
4.1 ANP的理论概述 |
4.1.1 ANP的基本概念 |
4.1.2 ANP的算法步骤 |
4.1.3 ANP的计算软件——Super Decision |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构造ANP结构模型 |
4.2.2 确定因素间的关联情况 |
4.2.3 Super Decision软件构建模型 |
4.3 判断矩阵的构建和计算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收集 |
4.3.3 构造ANP超矩阵计算权重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一级因素指标权重分析 |
4.4.2 二级因素指标权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郑州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措施和建议 |
5.1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
5.1.1 技术政策 |
5.1.2 金融财政政策 |
5.1.3 土地政策 |
5.1.4 组织政策 |
5.1.5 政府投资项目支持 |
5.1.6 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
5.2 完善标准体系,创新技术发展 |
5.2.1 技术创新激励 |
5.2.2 建立标准化体系 |
5.2.3 完善关键技术 |
5.3 整合市场资源,培育市场主体 |
5.3.1 完善产业链 |
5.3.2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集团 |
5.3.3 人才培养 |
5.3.4 消费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成果 |
(5)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及模式综述 |
2.1 国内外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综述 |
2.2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一般途径 |
2.2.1 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途径 |
2.2.2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途径 |
2.2.3 以色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途径 |
2.2.4 综合对比 |
2.3 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
2.3.1 自主创新 |
2.3.2 模仿创新 |
2.3.3 合作创新 |
2.4 综合评述 |
第三章 SF公司技术创新的途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SF公司技术创新现状 |
3.1.1 企业简介 |
3.1.2 SF公司技术创新现状 |
3.2 SF公司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3.2.2 数据分析 |
3.3 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存在的问题 |
3.3.1 一味模仿创新 |
3.3.2 合作创新不足 |
3.3.3 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
3.4 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足 |
3.4.2 创新人才匮乏 |
3.4.3 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
3.4.4 市场调研重视程度不够 |
3.4.5 产学研投入不足 |
第四章 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方案设计 |
4.1 SF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strengths) |
4.1.2 劣势(weaknesses) |
4.1.3 机遇(opportunities) |
4.1.4 威胁(threaths) |
4.2 SWOT矩阵建立 |
4.3 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
4.4 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改进方案设计 |
4.4.1 巧妙做好模仿创新 |
4.4.2 完善加强合作创新 |
4.4.3 适时开展自主创新 |
第五章 SF司技术创新的保障措施 |
5.1 政府支持 |
5.2 人才保障 |
5.2.1 高层次人才引进 |
5.2.2 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 |
5.3 激励保障 |
5.3.1 奖励机制 |
5.3.2 创新文化激励 |
5.3.3 动态激励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6)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住宅体系理论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课题 |
1.1.2 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
1.1.3 我国现阶段建筑产业化问题分析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界定 |
1.4.1 保障性住房 |
1.4.2 新型工业化 |
1.4.3 通用体系 |
1.4.4 关于SI住宅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论文框架图 |
第二章 住宅工业化建筑体系理论与分类 |
2.1 相关概念和界定 |
2.1.1 工业化与产业化 |
2.1.2 建筑工业化 |
2.1.3 新型建筑工业化 |
2.1.4 住宅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 |
2.2 住宅专用体系与通用体系 |
2.2.1 专用体系 |
2.2.2 通用体系 |
2.2.3 新型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 |
2.3 建筑结构体系分类与比较 |
2.3.1 木结构 |
2.3.2 砌体结构 |
2.3.3 混凝土结构 |
2.3.4 钢结构 |
2.3.5 建筑结构体系的比较 |
2.4 典型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比较 |
2.4.1 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 |
2.4.2 大模板建筑体系 |
2.4.3 盒子结构建筑体系 |
2.4.4 框架轻板建筑体系 |
2.4.5 几种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比较 |
2.5 SI住宅体系 |
2.5.1 SI住宅体系基本概念 |
2.5.2 SI住宅体系形成发展 |
2.5.3 SI住宅体系典型特点 |
2.5.4 SI住宅供给建造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与其他地区住宅工业化建筑体系发展 |
3.1 战后大规模建造时期 |
3.1.1 法国大规模建造时期的工业化建筑体系 |
3.1.2 英国大规模建造时期的工业化建筑体系 |
3.1.3 德国大规模建造时期的工业化建筑体系 |
3.1.4 日本大规模建造时期的工业化建筑体系 |
3.2 提高住宅质量与多样性 |
3.2.1 英国:多样化建造方法 |
3.2.2 法国:样板体宅和构造体系 |
3.2.3 德国:标准化大板住宅 |
3.2.4 丹麦:产品目录设计 |
3.2.5 瑞典:结构体系的综合 |
3.2.6 美国:构建商品化与技术专业化 |
3.2.7 日本:住宅部品化系统与标准化户型 |
3.2.8 香港:住宅生产的工业化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演变 |
4.1 欧美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 |
4.1.1 SAR支撑体住宅体系 |
4.1.2 开放建筑理论与体系 |
4.2 日本SI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 |
4.2.1 KEP开放性体系 |
4.2.2 NPS新标准体系 |
4.2.3 CHS综合性体系 |
4.2.4 KSI适应性体系 |
4.3 我国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 |
4.3.1 早斯工业化住宅体系 |
4.3.2 新世纪CSI建筑体系 |
4.3.3 十二五CLS建筑体系 |
4.3.4 CLS的内装部品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体系构建 |
5.1 整体性解决方案 |
5.2 主体标准化设计 |
5.2.1 支撑体大空间化 |
5.2.2 住栋形体规整化 |
5.2.3 住栋构成集约化 |
5.3 空间适应性设计 |
5.3.1 空间可变性与灵活性 |
5.3.2 空间集约化与开放化 |
5.3.3 功能空间适老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住宅技术体系构建 |
6.1 结构主体体系 |
6.1.1 提高主体的耐久性 |
6.1.2 主体结构优化选型 |
6.1.3 主体机构技术集成 |
6.2 内装部品体系 |
6.2.1 内装部品群模块化 |
6.2.2 内装部品组织构成 |
6.2.3 内装部品技术集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7)结构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建筑形态创新背景 |
1.1.2 国外建筑形态创新现状 |
1.1.3 我国建筑形态创新分析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形态 |
1.2.2 创新 |
1.2.3 建筑形态创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深层关联 |
2.1 结构技术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结构的力学认识 |
2.1.2 结构的功能要求 |
2.1.3 结构的分类 |
2.1.4 结构形态学 |
2.2 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关联历程 |
2.2.1 同生共进——形式遵从结构 |
2.2.2 自治分化——打破从属关系 |
2.2.3 多元复合——深层互动发展 |
2.3 结构技术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机制 |
2.3.1 结构支撑建筑形态的框架骨骼 |
2.3.2 结构提升建筑形态的美学价值 |
2.3.3 结构彰显建筑形态的文化内涵 |
2.4 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关联方式 |
2.4.1 决定与被决定 |
2.4.2 能动与互动 |
2.4.3 模糊与混淆 |
2.5 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关联意义 |
2.5.1 促进建筑形态创作的理性回归 |
2.5.2 促进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 |
2.5.3 促进结构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协同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建筑形态创新的结构技术因素解析 |
3.1 影响建筑形态创新的结构理念根源 |
3.1.1 结构秩序理念的复杂性嬗变 |
3.1.2 结构组织理念的生态性跃迁 |
3.2 影响建筑形态创新的结构技术支撑 |
3.2.1 结构建造技术的数字革命 |
3.2.2 结构材料技术的创造突破 |
3.3 影响建筑形态创新的结构美学基础 |
3.3.1 结构审美观念的多角度延拓 |
3.3.2 结构审美方式的全方位异化 |
3.4 影响建筑形态创新的当代结构技术 |
3.4.1 多维结构 |
3.4.2 仿生结构 |
3.4.3 视觉结构 |
3.5 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的发展倾向 |
3.5.1 从简单到复杂 |
3.5.2 从机械到拟态 |
3.5.3 从情境到图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维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复杂化 |
4.1 建筑形态复杂化的拓扑形变 |
4.1.1 结构复制的折叠重复 |
4.1.2 结构柔化的平滑弯曲 |
4.1.3 结构异规的秩序混合 |
4.2 建筑形态复杂化的涌现聚构 |
4.2.1 个体到群体的结构簇化建构模式 |
4.2.2 交互共生的协同建构模式 |
4.3 建筑形态复杂化的分形衍生 |
4.3.1 分形衍生的自相似性 |
4.3.2 分形衍生的标度缩放 |
4.3.3 分形衍生的分维拓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生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拟态化 |
5.1 建筑形态拟态化的生物模仿 |
5.1.1 仿生形态的具体描摹 |
5.1.2 仿生形态的拟真变异 |
5.1.3 仿生形态的特性模拟 |
5.2 建筑形态拟态化的地域反馈 |
5.2.1 自然地景拟态建筑 |
5.2.2 地域文脉拟态建筑 |
5.3 建筑形态拟态化的机能应对 |
5.3.1 结构力学应对 |
5.3.2 结构功能应对 |
5.3.3 结构材料应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视觉结构影响下的建筑形态图像化 |
6.1 建筑形态图像化的整体性塑造 |
6.1.1 以结构形态塑造整体性 |
6.1.2 以结构界面塑造整体性 |
6.1.3 以结构空间塑造整体性 |
6.2 建筑形态图像化的表皮性建立 |
6.2.1 表皮结构空间性的建立 |
6.2.2 表皮结构环境性的建立 |
6.2.3 表皮结构结构性的建立 |
6.3 建筑形态图像化的视屏性表现 |
6.3.1 视屏透明的结构表现 |
6.3.2 视屏模糊的结构表现 |
6.3.3 视屏平滑的结构表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关于钢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钢结构的优点分析 |
二、钢结构的特点分析 |
1. 功能优越 |
2. 生态环保 |
三、钢结构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
1. 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 |
2. 建立完善的结构受力体系 |
3. 合理选择钢材 |
4. 加强钢结构建筑的细部设计 |
5. 加强钢结构的稳定设计 |
(9)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信息社会的来临 |
1.1.2 建筑表皮的繁荣 |
1.2 建筑表皮的发展阶段 |
1.2.1 形成附属身份——表皮的装饰化 |
1.2.2 打破从属关系——表皮的表情化 |
1.2.3 建立主导地位——表皮的信息化 |
1.3 既有理论研究综述 |
1.3.1 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
1.3.2 国内外建筑表皮理论研究 |
1.3.3 传播学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特性解析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建筑表皮 |
2.1.2 信息传播 |
2.1.3 建筑表皮与信息传播 |
2.2 建筑表皮信息的内涵 |
2.2.1 功能信息 |
2.2.2 审美信息 |
2.2.3 社会信息 |
2.3 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要素 |
2.3.1 传播主体 |
2.3.2 传播媒介 |
2.3.3 传播客体 |
2.4 建筑表皮信息的传播机制 |
2.4.1 表皮信息的源起与需要——本体需求 |
2.4.2 表皮信息的选择与表达——媒介表现 |
2.4.3 表皮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受众认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的本体需求 |
3.1 满足围护功能的需求 |
3.1.1 表皮构件信息系统化 |
3.1.2 表皮尺度信息整体化 |
3.1.3 表皮界面信息复合化 |
3.2 表现复杂形态的需求 |
3.2.1 表皮信息主导建筑形态 |
3.2.2 表皮信息模拟生物形态 |
3.2.3 表皮信息重构环境形态 |
3.3 塑造特质空间的需求 |
3.3.1 表皮信息塑造共享性空间 |
3.3.2 表皮信息塑造起伏性空间 |
3.3.3 表皮信息塑造流动性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的媒介表现 |
4.1 材料表现——美学信息的传递 |
4.1.1 材料的媒介性 |
4.1.2 表皮材料的特性转向 |
4.1.3 表皮材料的肌理构成 |
4.1.4 表皮材料的色彩呈现 |
4.2 结构表现——力学信息的传递 |
4.2.1 结构的媒介性 |
4.2.2 表皮分离暴露结构构件 |
4.2.3 表皮形态反应结构逻辑 |
4.2.4 表皮消隐暗示结构信息 |
4.2.5 结构化表皮的力学表现 |
4.3 构造表现——技术信息的传递 |
4.3.1 构造的媒介性 |
4.3.2 表皮构造组合的图式表达 |
4.3.3 表皮可控构造的动态表达 |
4.3.4 表皮构造工艺的技巧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的受众认知 |
5.1 受众对表皮信息的选择性注意 |
5.1.1 受众注意的心理 |
5.1.2 建设环境的强化选择 |
5.1.3 传播媒介的刺激选择 |
5.1.4 社会因素的引导选择 |
5.2 受众对表皮信息的关联式理解 |
5.2.1 受众理解的前提 |
5.2.2 地理信息的抽象关联 |
5.2.3 历史信息的时空关联 |
5.2.4 城市信息的情境关联 |
5.3 受众对表皮信息的社会化反馈 |
5.3.1 受众反馈的机理 |
5.3.2 社会审美需求的嬗变 |
5.3.3 社会生活模式的转化 |
5.3.4 传受关系的社会重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 |
1.2.1 震后设计对策 |
1.2.2 削弱型节点 |
1.2.3 加强型节点 |
1.3 国内外关于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节点域的计算 |
2.1 节点域设计基本原理 |
2.2 普通节点域各国的计算方法 |
2.2.1 美国的计算方法 |
2.2.2 日本的计算方法 |
2.2.3 我国的设计方法 |
2.3 加强型节点的节点域设计 |
2.3.1 美国FEMA350 计算方法 |
2.3.2 适合我国规范的节点域计算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域研究方法 |
3.1.1 试验研究介绍 |
3.1.2 ANSYS 介绍 |
3.2 ANSYS 有限元模型设置 |
3.2.1 单元类型 |
3.2.2 非线性求解 |
3.2.3 材料的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和强化法则 |
3.2.4 边界条件及加载 |
3.3 ANSYS 模拟试件设计 |
3.3.1 试件的计算步骤 |
3.3.2 FPC 系列模型设计计算 |
3.3.3 CPC 系列模型设计计算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 |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4.3 加载制度 |
3.4.4 后处理 |
第4章 ANSYS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1 ANSYS 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 |
4.1.1 FPC 系列试件分析 |
4.1.2 CPC 系列试件分析 |
4.2 模型数据分析 |
4.2.1 滞回曲线 |
4.2.2 骨架曲线 |
4.2.3 梁端弯矩转角 |
4.2.4 位移延性系数 |
4.2.5 FPC 和CPC 系列模型对比分析 |
4.3 节点域及梁加强部分刚度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日本钢结构建筑新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企业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张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不同节点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优化设计[D]. 刘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3]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4]基于ISM-ANP的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策略研究[D]. 吴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SF公司技术创新途径研究[D]. 赵纯锋. 西北大学, 2016(04)
- [6]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住宅体系理论与构建研究[D]. 王唯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6(02)
- [7]结构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研究[D]. 王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4)
- [8]关于钢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王爱华.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5)
- [9]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D]. 俞天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
- [10]梁端翼缘加强型节点域力学性能研究[D]. 任艳然.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