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版战略中的几个“主题”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周蔚华[1](2020)在《主题出版若干基本史实辨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目前主题出版研究中流行的一些史实性错误进行了辨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查证说明,目前流行的"2003年原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实施主题出版工程"根本就不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原新闻出版总署给"主题出版"下定义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主题出版的若干基本史实进行了考察,一是考察了主题出版概念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二是考察了出版管理部门关于主题出版相关文件的发布情况,三是考察了出版管理部门对主题出版工作的部署情况,力图通过原始文献澄清一些史实性错误,还主题出版历史的本来面目。
马骄[2](2020)在《果麦文化图书运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民营出版的认可度逐步提升,民营出版图书公司已成为出版链条上游环节的合法力量。正是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出版、电影、新媒体三大业务主线,出版了众多的畅销图书,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大众畅销图书出版的重要公司之一。果麦文化自创立初期便拥有韩寒、易中天、冯唐等知名作者资源,因而其发展相对于其他民营公司有先天优势。其出版的畅销书《皮囊》《小王子》《浮生六记》等,既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果麦文化经历了多轮融资,已跻身于估值超10亿元的民营出版公司之列。根据开卷2018出版机构市场占有率数据,“领先出版公司TOP10榜单”中果麦文化排名第八位,由此可见其成长速度之快。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以果麦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图书出版领域的运营策略。首先对果麦文化的产品建设策略进行分析,运用金字塔原理打造高效图书产品线,秉持价值与美的出版理念,从四大图书产品类别中梳理出果麦文化重点关注经典作品和畅销作品,以及其拓展业务——图书IP运营;其次针对果麦文化的新媒体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利用新媒体聚拢流量,建立新媒体矩阵灵活营销,紧跟文化热点兼具创意与个性,畅通购买渠道形成商业闭环。通过分析果麦文化的产品和营销,发现其依然存在问题:缺少对经典作品的打磨,过度营销作品与作者,广告宣传有失偏颇,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精心打磨作品内容,兼具质量与卖相,把握好营销的度,尊重事实。最后,总结果麦文化其图书运营策略对业界的启示:深耕图书细分市场,形成竞争优势;重视品牌经营,打造作者品牌;精简产品线,提高出版效率;发挥范围经济优势,图书内容立体开发;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创新。
周蔚华[3](2019)在《主题出版及其在当代中国出版中的地位》文中研究说明主题出版概念从指某些专业性出版板块,到特指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这一重大特定主题而进行的出版活动,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从2003年每年设定出版重点出版物,到2010年主题出版被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纳入重点出版工作,开辟了主题出版的新纪元。当代中国,主题出版实际上是指直接围绕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大主题而进行的出版活动。因此,主题出版也可以说是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会议、节庆日等)而进行的出版工作。主题出版包括六方面的内容,其分别构成了主题出版的核心层、紧密层和扩展层。主题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最为显着的特点,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在出版领域最重要的标志,是中国出版业的灵魂,必须把它作为出版业的中心任务抓实抓好。
王娇艳[4](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C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愈发密切。然而,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如何增加国际市场影响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战略管理及绩效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彩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研究目标,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内的彩票行业历经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彩票企业的绩效考核尚属于空白,学者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彩票企业绩效考核课题,具有重要且广泛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以FC公司作为案例,按照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以及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战略平衡计分卡考核机制。首先,在深入调研了解FC公司原有绩效考核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骨干人员的访谈,查找分析企业当前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以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框架结构为基础,探讨了FC公司应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绩效考核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制定了相应的开发流程,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设计出了有效的战略地图,通过分别设置公司级KPI、部门KPI和岗位KPI指标,构建了FC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再次,从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及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FC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配套措施。最后,总结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展望,借此期望可以为我国彩票行业绩效考核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柯莹莹[5](2019)在《我国基于AR技术的科普类图书创新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出版是进行科普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图书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当前,我国对科普事业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科普图书的出版是开展科普工作、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的有效形式之一,在这样的趋势下,具备内容智能化表达功能的增强现实技术,很好地迎合了科普出版转型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媒介技术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国内外AR科普图书出版现状以及典型应用案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析AR科普图书出版流程,并以此对比分析自主出版AR科普图书与合作出版AR科普图书两种模式的异同,进而从内容价值创新、技术应用创新、传播与管理方式创新等维度,对AR科普图书出版的创新性进行分析。由此,对我国AR科普图书出版发展提出策略建议,为传统出版在创新发展中运用新技术提供一定借鉴,以推动应用AR技术的科普类图书创新出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社会发展。
李建红[6](2017)在《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文中指出“主题出版”的正式提法源于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的主题出版工程。此后的十四年间,主题出版围绕着党和国家工作不同时期的工作主线,出版了一系列主题出版物,既不乏精品力作,又打造了诸多畅销图书。主题出版影响力与日俱增,双效益也在力求最大发挥,目前业界已经出现相关研究,但缺乏一定的历史性和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文系统考察了主题出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体现国家意志是主题出版的内涵;主题出版活动由来已久,几乎与整个人类文明史相同步,与人类出版史相伴随,存在于每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形态之中,并在每个历史阶段担负着重要使命,尤其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和执政党的过程中,发挥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其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实现了其肩负的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播的重要使命。本文创新性地把2003年以来的主题出版分为初始期(2003-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三个阶段,总结了政府管理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并尝试总结出主题出版的规律性,认为主题出版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本文分析了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认为主题出版要长期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矛盾:一是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学术性与大众化的矛盾,三是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四是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最后,文章预测了中国主题出版的七个发展趋势,认为未来政府管理部门对主题出版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强;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主题出版影响更加持久、广泛。由此给出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即国家管理层面要对主题出版做好“顶层设计”;出版企业层面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出版科研层面要密切关注主题出版实践,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张茹冰[7](2017)在《中原大地传媒数字化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传统出版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出版大潮来势迅猛,纸质书刊增长乏力,只有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机会。但是仅仅依靠出版社自身的力量,难以建立起数字出版的产品线,在发展规模和综合力量上有先天的劣势,但是出版集团在资本和规模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字出版转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研究的是位于第二方阵的省属出版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下文中简称中原传媒)旗下的上市公司一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中简称中原大地传媒)。通过对隶属于第二方阵的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转型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对中型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发展规律形成全面的认识,总结中原传媒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以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对全国第二方阵的出版集团都能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笔者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国民阅读方式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是未来的方向。笔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原大地传媒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绪论部分对发展现状和背景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二章,笔者详细解读了中原大地传媒数字化转型现状。在第二章中,分析了中原大地传媒的经营报表,总结出在数字出版方面的资金投入与产出关系,对中原大地传媒的发展策略、数字转型现状、项目构建和重点出版社的转型实践进行阐述。第三章,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中原大地传媒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用SWOT分析法对中原大地传媒的内在条件和发展环境进行了第四章分析,总结出中原大地传媒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容资源欠缺、特色不鲜明、资金投入有限、战略规划不足、数字出版专业人才亟需引进、盈利模式不成熟等。第五章,提出了解决中原大地传媒在数字化转型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大力开展版权贸易与合作、内容建设特色化战略、引进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网站和社交平台等。从中原大地传媒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特色化的发展对策,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早日完成。笔者在本文中以中原大地传媒的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文献调查法、个案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对中原大地传媒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期对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毋庸置疑,中原大地传媒在数字出版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进步,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则需要通过自我优化和外部升级来解决,推动数字化转型更快更好地完成。
黄利华[8](2017)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以E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外贸企业面临着国际的挑战和国内的竞争,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外贸企业运用何种内部管理模式,提高其对外对内的竞争能力,这是外贸企业必需首要解决的策略问题。对此不少外贸企业采取全面预算管理,以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而在实际的应用操作过程中,由于传统的预算模式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急需有新的管理工具替代或者完善它。E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外贸企业,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具有全面细致等优点,但也有预算执行不利的地方,譬如,预算与战略目标相脱节、预算考核指标与相应的激励作用不明显等。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用来修正E公司预算管理中执行不利之处,亦可以帮助E公司实现总体战略计划与预算的顺利衔接。本文以促进E公司战略实施为出发点,结合E公司的现实情况,重点分析了以E公司为例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问题症结所在,进而试图构建了联合全面预算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新型管理模式。希望本文所构建的预算管理对策及改进措施能够促进E公司的经营活动发展,从而推动E公司的战略实施,使E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希望这种新型管理方式能够对面临类似问题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具有模仿与借鉴功能。
尤磊[9](2016)在《平衡计分卡在海关单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大大增加,国民经济逐渐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我国在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我国经济管理当中,海关占据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加工贸易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国际贸易形式,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国家鼓励加工贸易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向产业链条高端延伸、推进服务贸易、推进战略型新兴产业,这就对加工贸易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单耗管理作为加工贸易监管的核心,如何更加直观、客观的评判内部控制对海关总体目标的实现,如何利用先进完善的理论评估和发展整个团队,全面提高把关服务能力,这是海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并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篇论文从海关业务纵向——单耗管理部门为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加工贸易单耗管理部门的现状,以及当前加工贸易部门的绩效管理情况,结合当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先进理念,从客户、内部规范、单耗效能和学习与成长这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平衡计分卡,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海关未来发展战略,同时还根据既定的工作任务与指标,明确了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笔者总共分为四个章节加以分析:第一部分是导论,简单阐述了本文选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进一步阐释了平衡计分卡的体系沿革、现有理论以及在国内外政府部门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三部分深入剖析了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的现状情况,以及现有的绩效评估方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为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部门的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在现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海关单耗管理的现实状况构建了相应的平衡计分卡,以便加强绩效管理水平,同时给出一些实施意见和保障措施。
陆强[10](2014)在《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兽医图书出版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至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图书出版属专业出版范畴,在我国有近20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兽医图书出版在经历了萎缩、断层、分散、国际化受阻、品种匮乏、内容质量不高等艰难时期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来袭,兽医图书出版与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大读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迫切渴望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就为我国从战略层面上规划统筹兽医图书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战略层面对兽医图书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兽医图书出版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立足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兽医图书出版状况的宏观统计和图书品种、内容的深入分析,以专业图书常用分类方法按照学术专着(含译着)、高等教育教材、培训教材、科普读物和出版物学科分类,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出版等各个角度对兽医图书出版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的高度得出了七个结论。主要包括: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目标是构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品种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兽医图书出版体系。2.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这是坚持为实现新的“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的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3.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性战略措施。即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普遍提高各类兽医图书科技含金量,根据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出版物,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盲目竞争。4.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措施。借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树立品牌权威、立传世之作。5.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措施。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出版体系。6.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措施。把出版发展纳入国家的生态建设任务之中,使出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7.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国际交流战略措施。扩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保护知识产权,繁荣“版权”贸易。本研究还就落实出版战略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四条建议:1.通过我国兽医图书的组织与运行,推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2.深度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兽医学方面古籍,在国家或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下尽快推进传统中医学着作“走出去”战略的落实。3.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兽医图书出版的指导和规划功能,建立以立项方式为引导的兽医图书重大出版项目体系,强化行业部门和出版企业在出版资源配置和兽医图书出版结构与布局的交流与沟通,为实现“绿色”出版、高效出版奠定坚实基础。4.在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联合开发兽医学科技术在线服务平台以及应用技术推广体系。
二、出版战略中的几个“主题”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版战略中的几个“主题”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主题出版若干基本史实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出版概念辨析 |
二、主题出版文件辨析 |
三、主题出版工作辨析 |
(2)果麦文化图书运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麦文化概况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果麦文化的产品建设策略分析 |
2.1 运用金字塔原理打造高效图书产品线 |
2.1.1 金字塔原理在出版战略中的运用 |
2.1.2 金字塔原理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
2.2 秉持价值与美的出版理念 |
2.3 主打四大图书产品类别 |
2.3.1 文学文艺类图书 |
2.3.2 儿童读物类图书 |
2.3.3 通俗历史类图书 |
2.3.4 科学宗教生活类图书 |
2.4 重点关注经典作品和畅销作品 |
2.4.1 打造公版书,重做经典作品 |
2.4.2 打造畅销作品,形成作者品牌 |
2.5 图书IP运营 |
第三章 果麦文化的新媒体营销策略分析 |
3.1 利用新媒体聚拢流量,实行C端策略 |
3.2 建立新媒体矩阵,灵活营销 |
3.2.1 微博矩阵 |
3.2.2 微信公众号矩阵 |
3.2.3 短视频矩阵 |
3.3 紧跟文化热点,兼具创意与个性 |
3.4 聚焦用户需求,增强粉丝粘性 |
3.5 畅通购买渠道,形成商业闭环 |
第四章 果麦文化图书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4.1 果麦文化图书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缺少对部分经典作品内容的打磨 |
4.1.2 过度营销作品与作者,广告宣传有失偏颇 |
4.2 果麦文化图书运营的改进对策 |
4.2.1 精心打磨作品内容,兼具质量与卖相 |
4.2.2 把握好营销的度,尊重事实 |
第五章 果麦文化的图书运营对业界的启示 |
5.1 深耕图书细分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
5.2 重视品牌经营,打造作者品牌 |
5.3 精简产品线,提高出版效率 |
5.4 发挥范围经济优势,图书内容立体开发 |
5.5 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主题出版及其在当代中国出版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出版概念的由来与演变 |
二、主题出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三、主题出版在当代中国图书出版中的地位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C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绩效考核与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
2.1 绩效考核理论概述 |
2.1.1 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2.1.2 绩效管理的涵义 |
2.1.3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
2.2.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和发展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内涵 |
2.2.3 平衡计分卡的构成 |
2.2.4 平衡计分卡的内在逻辑关系 |
2.2.5 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
第3章 FC公司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FC公司简介 |
3.2 FC公司组织结构 |
3.3 FC公司绩效考核现状 |
3.4 FC公司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对绩效考核认识不足 |
3.4.2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随意性强 |
3.4.3 绩效考核过程流于形式 |
3.4.4 绩效考核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
3.4.5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不足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C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4.1 FC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FC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4.1.2 FC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2 FC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目标 |
4.3 FC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原则 |
4.3.1 战略导向原则 |
4.3.2 系统性原则 |
4.3.3 全面性原则 |
4.3.4 重要性原则 |
4.3.5 可实现性与挑战性相结合原则 |
4.3.6 充分沟通原则 |
4.4 确定FC公司战略,绘制战略地图 |
4.4.1 FC公司企业愿景 |
4.4.2 FC公司战略 |
4.4.3 FC公司战略主题 |
4.4.4 绘制战略地图 |
4.5 关键业绩指标设计及指标权重设定 |
4.5.1 关键业绩指标设计 |
4.5.2 指标权重设定 |
4.6 建立部门及个人平衡计分卡 |
4.6.1 建立部门平衡计分卡 |
4.6.2 建立个人平衡计分卡 |
第5章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在FC公司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机构的保障 |
5.2 制度建设方面的保障 |
5.3 绩效考核结果权威性的保障 |
5.4 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指标权重问卷调查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基于AR技术的科普类图书创新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AR出版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访谈法 |
1.4 相关概念简析 |
1.4.1 科普图书 |
1.4.2 增强现实技术 |
1.4.3 AR出版物 |
1.4.4 创新出版 |
1.5 研究理论依据 |
1.5.1 媒介技术理论 |
1.5.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 AR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分析 |
2.1 国内外AR出版现状简述 |
2.2 AR科普图书出版历程与现状 |
2.3 AR科普图书出版案例分析 |
2.3.1 AR科普图书案例梳理与简析 |
2.3.2 AR科普图书具体案例分析 |
3 AR科普图书出版流程与创新性分析 |
3.1 AR科普图书出版流程分析 |
3.1.1 选题策划环节 |
3.1.2 物料生产环节 |
3.1.3 资源封装环节 |
3.1.4 测试回归环节 |
3.1.5 发布传播环节 |
3.2 AR科普图书出版模式对比 |
3.2.1 自主出版与合作出版模式共性分析 |
3.2.2 自主出版与合作出版模式差异性分析 |
3.3 AR科普图书出版创新性价值分析 |
3.3.1 引入新媒介技术,打造知识信息新环境 |
3.3.2 深耕技术创新能力,打中科普图书出版痛点 |
3.3.3 互动式数据闭环,创新传播与管理方式 |
4 AR科普图书创新出版前景分析 |
4.1 AR科普图书出版瓶颈问题 |
4.1.1 原创内容建设不足 |
4.1.2 技术难关有待攻克 |
4.1.3 标准化体系有待完善 |
4.2 AR科普图书创新出版策略 |
4.2.1 技术升级下聚焦优质内容创意增值 |
4.2.2 以读者为本的用户体验优化 |
4.2.3 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主题出版:内涵、特征及意义 |
2.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主题出版的特征 |
2.1.3 主题出版的类型 |
2.1.4 主题出版与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的关系 |
2.2 主题出版活动的历史 |
2.2.1 人类文明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2.2 中国历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3 主题出版的功能和意义 |
2.3.1 主题出版体现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 |
2.3.2 主题出版对党的事业发展不可或缺 |
2.3.3 主题出版肩负着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 |
3 中国主题出版的现状、经验与规律 |
3.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国主题出版的初始期(2003-2006年) |
3.1.2 中国主题出版的成长期(2007-2012年) |
3.1.3 中国主题出版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 |
3.2 中国主题出版的经验 |
3.2.1 政府管理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2 行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3 企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4 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3 主题出版的规律 |
3.3.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 |
3.3.2 “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 |
3.3.3 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 |
4 中国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 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1 挑战之一:面临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
4.1.2 挑战之二:面临严肃性与大众化的矛盾 |
4.1.3 挑战之三:面临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 |
4.1.4 挑战之四:面临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 |
4.2 主题出版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主题出版的认识不到位 |
4.2.2 出版行业管理缺乏引导力 |
4.2.3 出版企业缺少发展规划 |
4.2.4 主题出版推广工作不当 |
4.2.5 读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
5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
5.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 |
5.1.1 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 |
5.1.2 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 |
5.1.3 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明显 |
5.1.4 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 |
5.1.5 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 |
5.1.6 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 |
5.1.7 主题出版的影响更加持久广泛 |
5.2 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 |
5.2.1 国家管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
5.2.2 出版企业层面: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 |
5.2.3 出版科研层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原大地传媒数字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中原大地传媒数字化转型现状 |
2.1 中原大地传媒概况 |
2.2 发展战略 |
2.2.1 数字出版战略 |
2.2.2 融和发展战略 |
2.2.3 双十战略 |
2.2.4 五大平台战略 |
2.3 数字化项目构建 |
2.3.1 电子图书 |
2.3.2 数字图书馆 |
2.3.3 数据库 |
2.3.4 平台 |
2.3.5 POD |
2.3.6 客户端和其他硬件产品 |
2.4 数字化运营模式 |
2.4.1 研发运营 |
2.4.2 营销运营 |
2.4.3 盈利模式 |
3 中原大地传媒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
3.1 优质内容资源欠缺 |
3.2 网站建设滞后 |
3.3 专业的数字出版人才不足 |
3.4 资金投入比例不合理 |
3.5 项目开展多,产品线铺设宽 |
4 中原大地传媒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对策 |
4.1 积极开展版权合作,集成优质内容资源 |
4.2 重视网站建设,开辟推广新平台 |
4.3 完善人才吸引和培养机制,培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 |
4.4 优化资金投入比例,助力数字出版发展 |
4.5 确定项目优先级,重点完成双十计划,构建五大平台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以E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企业研究条件分析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
2.1.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
2.1.3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
2.1.4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
2.2.1 平衡计分卡起源与发展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分析 |
2.2.3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外预算发展及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国内外平衡计分卡发展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3章 中小型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
3.1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界定 |
3.2 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特点 |
3.2.1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 |
3.2.2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管理特点 |
3.3 中小型外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
3.3.1 改善中小型外贸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3.3.2 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期的需要 |
3.4 中小型外贸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E公司的基本概况及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分析 |
4.1 E公司基本概况 |
4.2 E公司的现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介绍 |
4.2.1 E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 |
4.2.2 E公司全面预算的执行与监控 |
4.2.3 E公司全面预算的考评与激励 |
4.3 E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势所在 |
4.3.1 预算编制细化,涵盖面广 |
4.3.2 考核指标的建立符合日常管理的需要 |
4.3.3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及时精准 |
4.4 E公司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的成效 |
4.4.1 提高了经济效益 |
4.4.2 提高了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 |
4.4.3 降低了日常经营风险 |
第5章 E公司现行预算问题分析及平衡计分卡的引入 |
5.1 E公司现行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1 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 |
5.1.2 对全面预算管理觉悟不高 |
5.1.3 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
5.1.4 管理层过于考虑个人利益,预算数据存在随意调整 |
5.1.5 企业缺乏足够的内部信息流通 |
5.1.6 预算指标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
5.1.7 侧重财务指标的考核,忽略非财务指标的考核 |
5.1.8 信息化管理薄弱 |
5.2 E公司预算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5.2.1 E公司预算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5.2.2 E公司预算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5.3 全面预算与平衡计分卡管理的比较 |
第6章 优化E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
6.1 构建E公司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 |
6.1.1 明确E公司的战略目标 |
6.1.2 建立E公司平衡计分卡体系 |
6.1.3 E公司导入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和流程设计 |
6.1.4 E公司导入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执行、监控、考评与激励 |
6.2 E公司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基础性工作 |
6.2.1 深入推广平衡计分卡思想 |
6.2.2 E公司领导层的高度支持 |
6.2.3 E公司需具备可靠的管理工作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
6.2.4 E公司全体员工的踊跃参与 |
6.3 E公司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
6.3.1 E公司需具备过硬的信息化管理 |
6.3.2 E公司需建立适合自身的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6.3.3 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四个维度理想化平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平衡计分卡在海关单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 |
1.4.2 国内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平衡计分卡的基础理论框架 |
2.1 平衡计分卡理论体系的沿革 |
2.1.1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 |
2.1.2 平衡计分卡的要素和基本特征 |
2.2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政府部门应用的现状 |
2.2.1 平衡计分卡在国外政府部门的应用 |
2.2.2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政府部门的应用 |
第3章 平衡记分卡在海关单耗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
3.1 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现状 |
3.1.1 单耗标准 |
3.1.2 单耗审核 |
3.1.3 单耗核定方法 |
3.2 海关绩效评估考核现状 |
3.3 海关单耗管理存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
3.3.1 单耗管理模式陈旧 |
3.3.2 单耗效能管理亟需向精细化迈进 |
3.3.3 单耗效能管理亟需向统一规划迈进 |
3.3.4 单耗效能管理亟需提高可操作性 |
3.3.5 单耗效能管理亟需提高执行成效标准化 |
3.4 平衡计分卡在海关单耗管理中应用的有利条件 |
3.4.1 海关垂直领导的特点有助于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
3.4.2 海关单耗管理部门垂直领导的特点助于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
第4章 平衡计分卡在海关单耗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
4.1 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2 设定总体战略与使命 |
4.2.1 总体战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下的单耗高效监管 |
4.2.2 使命:依法行政把关、服务经济发展 |
4.3 量身定做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
4.3.1 单耗效能 |
4.3.2 客户维度 |
4.3.3 内部规范维度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4.4 平衡计分卡的目标 |
4.4.1 单耗效能维度目标 |
4.4.2 客户维度目标 |
4.4.3 海关内部规范化维度目标 |
4.4.4 海关与关员的共同成长维度目标 |
4.5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衡量指标及行动方案 |
4.5.1 单耗效能维度指标及行动方案 |
4.5.2 客户维度指标及行动方案 |
4.5.3 内部规范维度指标及行动方案 |
4.5.4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及行动方案 |
4.6 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地图 |
4.7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保证和注意事项 |
4.7.1 赢得领导支持 |
4.7.2 加强内、外沟通宣讲 |
4.7.3 消除长期形成的惯性壁垒 |
4.7.4 激发关员自我发展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与类型分析法 |
1.3.2 统计学方法 |
1.3.3 比较研究学方法 |
1.3.4 实证分析方法 |
1.3.5 市场经济学方法 |
1.3.6 计量经济学方法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成果及问题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和明细分类概况 |
2.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57年,我国学习前苏联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2 1958年大跃进时期至“文革”前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3 “文革”时期和“文革”后三年改革开放前,兽医图书出版情况 |
2.3.4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3年,探索性发展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5 深化改革21世纪,2004年--至今,兽医图书出版的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他山之石——中外兽医图书比较 |
3.1 中外兽医图书选题涉及的专业分类方面比较 |
3.2 中外兽医图书涉及图书类型方面比较 |
3.3 中外兽医图书在图书内容安排上比较 |
3.3.1 中外兽医图书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
3.3.2 中外兽医图书描述方式方面 |
3.3.3 中外兽医图书版本内容更新方面 |
3.3.4 中外兽医图书写作风格方面 |
3.4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形式比较 |
3.4.1 中外兽医图书搭配光盘方面 |
3.4.2 中外兽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 |
3.4.3 中外兽医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方式 |
3.4.4 中外兽医图书在制作过程方面 |
3.5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主体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4.1 出版结构不合理 |
4.1.1 兽医学科发展不均衡 |
4.1.2 中国国情的变化引起兽医图书出版的问题 |
4.2 内容与图书题目不完全吻合 |
4.3 图谱类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
4.4 版本陈旧,不能及时更新 |
4.5 产生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问题的主要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影响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因素 |
5.1 主流文化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2 当代畜牧业发展对兽医学科及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3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发展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1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的影响 |
5.4.2 “宠物热”对兽医知识普及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发展探索 |
6.1 探索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选题潜在的市场 |
6.1.1 中兽医学的科研和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2 兽医针灸学的新时代发展 |
6.1.3 中兽医学教材的革新 |
6.1.4 中兽医的传统魅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挖掘 |
6.2 探索完善兽医图书结构 |
6.2.1 图书分类结构的意义 |
6.2.2 兽医图书出版结构现有缺陷分析 |
6.3 探索对有价值的优秀图书进行深度开发,及时更新改版,产生精品和经典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 |
7.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战略目标 |
7.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 |
7.2.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 |
7.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 |
7.2.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 |
7.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实施的五项战略措施 |
7.3.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战略 |
7.3.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 |
7.3.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 |
7.3.4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 |
7.3.5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国际交流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出版战略中的几个“主题”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主题出版若干基本史实辨析[J]. 周蔚华. 出版发行研究, 2020(12)
- [2]果麦文化图书运营策略研究[D]. 马骄. 河北大学, 2020(08)
- [3]主题出版及其在当代中国出版中的地位[J]. 周蔚华. 编辑之友, 2019(10)
- [4]基于平衡计分卡的FC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D]. 王娇艳. 沈阳大学, 2019(03)
- [5]我国基于AR技术的科普类图书创新出版研究[D]. 柯莹莹.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2)
- [6]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D]. 李建红. 武汉大学, 2017(01)
- [7]中原大地传媒数字化转型研究[D]. 张茹冰. 南京大学, 2017(08)
- [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以E公司为例[D]. 黄利华.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9]平衡计分卡在海关单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尤磊. 天津财经大学, 2016(10)
- [10]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D]. 陆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