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鼠疫耶尔森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

一、中国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王义勋[1](2019)在《油茶炭疽病病原学、病菌遗传多样性及CaCUT1基因功能分析》文中认为炭疽病是我国油茶产区油茶上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关于油茶炭疽病的系统性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我国油茶主产区油茶炭疽病的病原,根据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种级鉴定,比较了不同种间炭疽病菌的致病力、药剂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差异;以优势种山茶炭疽菌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山茶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ATMT介导转化进行了角质酶CaCUT1基因的敲除和互补,研究了该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湖北、安徽、湖南、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和广东8个省(自治区)20个油茶园发病的油茶果实和叶片上分离获得232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根据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形态等特征的差异,从232个菌株中鉴定出山茶炭疽菌(C.camelliae)、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暹罗炭疽菌(C.siamense)、隐秘炭疽菌(C.aenigma)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5种病原菌。采用ITS、ACT、TUB2、CAL、CHS1和GAPDH基因序列联合分析进行分子鉴定,232个菌株被聚类成5个组,即C.camelliae聚类组、C.fructicola聚类组、C.siamense聚类组、C.aenigma聚类组和C.gloeosporioides聚类组,进一步佐证了形态学鉴定结果。232个炭疽菌中,山茶炭疽菌有170个菌株,占73.3%,属于优势种群,在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广东、江西、福建和广西等8省(自治区)油茶上广泛分布;该病菌以危害果实为主。果生炭疽菌有54株,占总菌株数的23.3%,在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广东、江西和广西等7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属于叶片上炭疽菌优势种群,以危害叶片为主。暹罗炭疽菌、隐秘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的菌株数出现频率较低。此外,还发现在同一田块或同一棵油茶树叶片和果实的炭疽病可以由相同种或不同种的炭疽菌引起。5个种的38个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炭疽菌种间致病力差异显着,其中,山茶炭疽菌对油茶叶片和果实的致病力最强。不同种的炭疽菌对杀菌剂敏感性也存在显着差异,对咪鲜胺表现最为敏感,而对多菌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通过β-tubulin基因分析,山茶炭疽菌高抗菌株和抗性菌株的基因密码子第198位由GAG变为GCG,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丙氨酸(Ala);中等抗性菌株的基因密码子第200位由TTC变为TAC,相应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2)应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茶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7个省16个地理种群的山茶炭疽菌的多态性条带的百分比(PPB)为9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山茶炭疽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明山茶炭疽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遗传变异。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山茶炭疽菌在湖北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种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5个省之间的种群间多样性高于种群内多样性;在同一个省内,湖北地理种群间多样性高于种群内多样性,而浙江、江西、湖南和广西的地理种群内多样性高于种群间多样性。从菌株的群体和个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且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3)用特异性引物cutF和cutR扩增山茶炭疽菌基因组DNA获得角质酶基因CaCUT1,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727bp,含有52bp内含子,与其它子囊菌门真菌的角质酶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CaCUT1基因蛋白分子量为23.4 kDa;等电位点(pI)为6.58;蛋白序列的结构域为从44个氨基酸到223个氨基酸。CaCUT1基因含有角质酶基因所含有的-GYSQG-保守序列模块,并且存在一个肽信号,剪切位点位于第16个氨基酸与第17个氨基酸之间;含有α-螺旋和β-折叠片,且β-折叠片被α-螺旋包围。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ATMT)基因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山茶炭疽菌CaCUT1基因敲除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敲除转化子的角质酶活性和致病力都有显着降低;而互补转化子的产酶活性和致病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显着差异,表明角质酶基因CaCUT1在致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侯霞霞,王云霞,胡雪,吕志勇,刘丽君,李翠枝[2](2019)在《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指纹图谱技术用于细菌分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利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ERIC进行引物设计,通过基因扩增,获得能够表征其基因组结构的产物,该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用时短,被广泛应用于细菌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判别。本文简述细菌分型的研究背景和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归纳该技术在细菌基因分型方面的优缺点及其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乳品企业污染菌溯源的研究进行展望。

马娜[3](2018)在《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及进化亲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MLVA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鼠疫耶尔森菌DNA模板进行基因分型工作,探讨不同地区的基因分型情况及亲缘关系,为我国鼠疫耶尔森菌溯源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库及资料。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鼠疫室在2017年提供,来自不同地区的鼠疫耶尔森菌DNA模板共180株。其中甘肃省11株;西藏自治区40株;四川省31株;新疆自治区37株;青海25株;内蒙古自治区36株。本实验选用“14+12”分级分型方案,一共26个VNTR位点进行MLVA分型,其中14个位点进行每个地区的菌株分型,针对14位点分型后菌株数量较多MLVA型再利用12位点进一步再分型。经实验分析后得出各位点的重复数,经过软件Bio Numerics聚类分析后得到各位点的分辨指数,本研究以分辨指数相似度大于60%的分为一个基因群组,分辨指数完全相同的分为一个基因型。绘制聚类图及最小生成树。结果:1.菌株DNA基本特征:本研究菌株选自全国的15个生态型及3个生物型,其中新疆菌株生态型最多,有5个生态型;甘肃菌株有4个生态型;青海有3个生态型;西藏、四川和内蒙古菌株分别只有2个生态型。新疆和甘肃分别有古典型和中世纪型菌株,四川和青海则分别来自古典型和田鼠型,内蒙古菌株有田鼠型和中世纪型菌株,而西藏全部菌株只有古典型菌株。2.不同地区14位点MLVA分型结果:新疆地区分为5群,22个MLVA型,A群中MLVA型最多,19株菌占比51.4%;青海地区分为4群,14个基因型;甘肃地区分为3个群,6个MLVA型,B群中菌株数目最多,占比54.5%。3.不同地区“14+12”MLVA分型结果:西藏地区经14位点分为2个群,13个基因型,西藏地区样本菌株在B群中有34株菌占比85.0%,其中B群MLVA 8型菌株数量较多,再由12位点分型后进一步分为a群、b群共5个基因型;四川地区经14位点分为2个群,5个基因型,其中A群MLVA 2型菌株数量较多,再由12位点分型后进一步分为a-e 5个群共9个基因型;内蒙古地区经14位点分为2个群,7个基因型,其中B群MLVA 1型菌株数量较多,再由12位点分型后进一步分为a群、b群共15个基因型。4.不同传统型MLVA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选取的14位点将180株菌分为8群、25簇、64个基因型。共有10个生态型完全分布在特定的基因群组中,4个生态型分布在2个不同的群组中,1个生态型较为分散,分布于3个基因群组中;田鼠型和中世纪型分布有单独的群组,不与古典型相交叉;古典型菌株没有单独的群组,分散在不同的基因群中。5.亲缘关系:中世纪型菌株由内蒙古地区中世纪型菌株基因进化而来,田鼠型菌株由青海地区田鼠型菌株基因进化而来;西藏、新疆地区的大部分菌株较为独立,而四川、青海、甘肃、及西藏和新疆的小部分古典型菌株相互之间的基因位点差异较小,可由相同的基因型进化而来。结论:1.只用14位点MLVA分型方法对新疆、甘肃和青海的菌株分型就可以有较高的分辨率;而内蒙古、西藏和四川地区的菌株需结合12位点的再分型才能提高基因分型的分辨率。2.与鼠疫菌传统型结合分析,鼠疫菌在遗传进化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本研究发现,不仅同地区菌株之间有亲缘关系,不同地区间也可以通过基因分型方法发现其存在的基因层面的进化、发展关系。

沈学怀,张丹俊,潘孝成,赵瑞宏,胡小苗,戴银,侯红艳,周学利,朱传民[4](2014)在《随机引物PCR技术及其在动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机引物PCR技术(AP-PCR)是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上的新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其特点是利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基因组DNA片段,在无需预知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基因特征的分析,具有简便、高效、实用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多个领域。文章主要对AP-PCR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研究近况及其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朱俊洁[5](2014)在《云南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和差异片段的基因分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MLVA和DFR基因分型技术对云南省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探究云南各型鼠疫菌菌株之间的内在联系、遗传特征、流行特征及疫源地之间的联系,为云南省鼠疫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MLVA分型:1.菌株选择选择分离自不同地点、不同年代、不同来源的云南鼠疫菌株158株,其中家鼠鼠疫菌株135株、野鼠鼠疫菌株16株、丽江玉龙菌株7株,另外还有1株EV菌。2. VNTR位点选择VNTR位点是根据已公布的13株鼠疫菌全基因比对,筛选了14个VNTR位点,其中12个位点是全新的位点,另两个是已公布使用过的位点。3. DNA的提取利用QIAGEN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进行提取制备。4. 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采用25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将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通过PCR产物大小计算出重复数,最后结果以Excel形式保存。5.结果分析通过BioNumeric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位点的分辨指数,绘制聚类图和最小生成树。DFR分型:1.菌株选择选择分离自不同地点、不同年代、不同来源的云南鼠疫菌株171株,其中家鼠鼠疫菌株148株、野鼠鼠疫菌株16株、丽江玉龙菌株7株。2.DFR位点的选择按照相关文献报道的鼠疫菌基因组23个DFR差异片段。3.DNA的提取利用QIAGEN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进行提取制备。4.PCR扩增和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25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将产物进行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凝胶成像仪观察分析,结果记录为“+”“-”,以Excel形式保存。5.结果分析通过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结果]MLVA结果:1.上述14个位点的分辨力差别较大,其中有8个位点的分辨指数为0,其他5个位点(M52、M59、MLV7、MLV8、MLV4)对云南省鼠疫菌株有一定的分辨力。2.聚类分析显示,159株鼠疫菌(包括EV菌)分为Ⅰ、Ⅱ两大群,A、B、C三个簇,五个基因型即1-5型。3. Ⅰ群野鼠鼠疫群包括大理剑川野鼠菌株和丽江玉龙鼠疫菌株,分为A簇、B簇。A簇被分为两个基因型,与云南省生态型-滇西纵谷型吻合较好,7株丽江玉龙菌株为B簇,为一个独立的生态型,与A簇的剑川鼠疫菌株5个位点中有2个位点差异。Ⅱ群中家鼠鼠疫(为包括EV菌)为C簇分为两个基因型,与云南省生态型-滇闽居民型吻合较好。DFR结果:1.171株云南鼠疫菌被分为7个型,其中Genomovar5型7株、Genomovar7型13株、Genomovar9型147株。新发现Genomovar-yn1、Genomovar-yn2、Genomovar-yn3、 Genomovar-yn4各1株。2.7株玉龙型菌株都为Genomovar5基因型。16株滇西纵谷型鼠疫菌株被分为3个基因型,其中13株为Genomovar7基因型,2株为Genomovar9基因型,1株为新的基因型Genomovar-yn1基因型。148株滇闽居民型鼠疫菌株被分为4个基因型,145株为主基因型Genomovar9,3株为3个新的基因型(Genomovar-yn2、-yn3、-yn4),每型各1株菌株。3.聚类分析显示,玉龙型鼠疫菌株与滇西纵谷型(即云南野鼠型)菌株的基因型较为相似(87.2%),与滇闽居民型(即家鼠型)相似度较小(73.75%)。[结论]1.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选择5个VNTR位点和23个DFR对云南省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云南省鼠疫菌的快速鉴定溯源。2.玉龙鼠疫菌株的MLVA型、DFR型均与云南家鼠、野鼠两型鼠疫菌有较大的差异,但比较而言:其与家鼠型(滇闽居民型)菌株的基因型相似度较小,与野鼠型(滇西纵谷型)菌株的基因型相似度较高,结合其生化特征,进一步提示玉龙鼠疫疫源地是一块新型的疫源地。3.聚类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分型结果与云南省鼠疫菌生态型吻合较好。4.此次研究结果所构建的MLVA和DFR数据库丰富了鼠疫数据库资源,为今后新分离菌株的溯源提供研究基础,为鼠疫的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

李春辉[6](2014)在《艰难梭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感染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者艰难梭菌检出情况,艰难梭菌毒素携带特征,同时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随机引物PCR分析(RAPD),了解本地区艰难梭菌的基因型别,主要流行菌株,并以MLST为参考,比较RAPD方法是否适合艰难梭菌分型。本研究数据可与国际上其他地区流行菌株进行比较并补充艰难梭菌MLST数据库。2、研究AAD患者中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构成比,CDAD患者在ICU住院患者的发病率,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比较非艰难梭菌导致的AAD与CDAD患者在感染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预防、监测CDAD,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2月期间,某院综合ICU、神经内科ICU、神经外科ICU、呼吸ICU发生AAD的患者取大便标本使用CDMN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通过常规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艰难梭菌。随后对其A、B毒素基因tcdA、tcdB,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进行扩增,了解毒素携带情况。对艰难梭菌7个管家基因进行扩增、测序,通过MLST数据库获得基因ST型,采用RAPD方法对艰难梭菌进行分型,cross checker得出矩阵,NTsys2.10e软件clustering功能分析得出的树状图。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MLST和RAPD数据及艰难梭菌基本信息构建复合树状图,并进行两种方法的比对。以ICU患者住院日为分母,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CDAD (HOHA CDAD)患者数为分子,得出CDAD发病率。通过填写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调查表,并使用Epidate录入数据,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单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多因素采用Backward:LR法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从4个ICU的394例患者725份标本中共分离出40株艰难梭菌,其中32株来源于非重复患者标本,主要来自于综合ICU12株,神经内科ICU23株,神经外科ICU5株,呼吸ICU未检测到艰难梭菌。有25株检测出tcdA,33株检测出tcdB,艰难梭菌毒素A+B+菌株25株,占62.50%,A-B+菌株8株,占20.00%,A-B-菌株7株,占17.50%,未检测出A+B-菌株。检测到一株cdtA和cdtB基因阳性艰难梭菌。2.40株艰难梭菌经MLST分析共分为9个ST型,来源于3个clade,ST54(9株)、ST39(7株)、ST26(6株)、ST3(4株)、ST37(3株)、ST35(2株)、ST48(2株)、ST2(2株),ST17、ST201、ST33、ST133分别为1株,其中ST201, clade3为二元毒素阳性菌株。另外本研究中发现一株新的ST型别,经提交MLST数据核实为ST274。RAPD基因指纹图谱分型,共有27个型别,其中最常见的为R20型,共有5株,其次为R13型4株,R6有3株,其余型别均有1-2株。将RAPD旨纹图谱与ST型进行聚类分析,发现R20型对应的ST型别为ST26,R13对应ST54,R6对应ST37,由于存在单个条带的差异,ST39分布在R1-R5之间,而R1-R5相互之间是亚型的关系。3. HOHA CDAD发病率为16.60/10,000住院日,其中神内ICU的HOHA CDAD发病率为42.82/10,000住院日,CDAD占AAD患者构成比为8.12%(32/394)。4. CDAD与AAD中非CDAD患者对比,经单因素分析,过去一个月使用抗生素(贮值=12.30,P=0.00)、胃肠外营养(χ2值=4.72,P=0.03)、腹泻前住院天数(t=-2.12,P=0.03),腹泻前使用抗生素天数(t=-1.99,P=0.05)4个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一月前使用抗生素,腹泻前的住院天数,是导致住院患者CDAD的危险因素。其中一月前使用抗生素对未使用抗生素导致CDAD的发病比数比例高达7.30倍,腹泻前住院天数每增加一个等级CDAD的发病比数比例为2.28。结论:1.本研究医院中艰难梭菌毒性携带特征以毒素A+B+为主;2.艰难梭菌ST型别以ST54、ST39、ST26为主;3.RAPD分型方法用于艰难梭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4.某院ICU患者HOHA CDAD发病率较高;5.CDAD与AAD中非CDAD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感染因素。

石丽媛,叶蕊,董珊珊,郭英,杨光璨,张蓉,崔志刚,李伟,王鹏[7](2014)在《云南省鼠疫菌FseⅠ酶切分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云南省鼠疫菌FseⅠ酶切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FseⅠ对云南家、野鼠型及丽江玉龙鼠疫菌株进行酶切分析,并聚类分析电泳图谱。结果 30株被试菌株分为16种PFGE型别,其相似性系数为79.8%100.0%;16种PFGE基因型可以分为4个簇,除EV76自成一簇,其余3个簇分别为家鼠型基因簇、野鼠型基因簇及玉龙基因簇。结论云南省鼠疫菌PFGE基因型与生态型、生物型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而丽江玉龙鼠疫菌为一个独立基因簇。

朱俊洁,夏淑婷,王鹏,宋志忠[8](2013)在《鼠疫耶尔森氏菌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鼠疫是一种流行在啮齿动物间通过跳蚤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为特征,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历史上鼠疫曾经引起3次人间的世界大流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鼠疫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鼠疫仍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鼠疫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鼠疫菌)是引起鼠疫的病原菌,对鼠疫菌进行分型可以了解其在自然界的生存条件及生物学特征,

李婧[9](2012)在《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为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每年由V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特别是在亚洲。我国卫生部疫情直报系统(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yjbgs/index.htm)监测显示,在2009~2011年期间Vp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首要病因。已知副溶血弧菌有12种O抗原及76种K抗原,自1996年,世界各地出现了一种O3:K6大流行克隆株,该型别菌株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除了O3:K6外,O4:K8、O4:K68、O1:K25、O3:K29和O1:K56等也是临床常见血清型。相对临床菌株,环境和食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组合复杂多变。而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来源菌株的血清型分布、毒力特点、基因型别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以及临床与环境分离株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为了明确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军队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自2010~2011年期间共收集上海、沈阳和北京地区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206株,通过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我国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来源Vp菌株的血清型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electrophoresis, 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analysis,MLVA)等分子分型方法,对上述Vp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来源、不同血清型Vp菌株的基因型差异与亲缘关系及其变异进化规律,特别是分析了新血清型Vp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探讨临床感染分离株与环境或食品来源分离株的遗传相关性,为弧菌引起的食源性传染病的网络化监测、预警、暴发溯源提供技术支持,为建立全军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全军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奠定基础。本研究对象来自于三个地区分离鉴定的Vp菌株206株,包括临床病人分离155株,环境或食品分离菌51株。其中沈阳地区51株,均为临床病人分离;北京地区15株临床菌株8株,食品分离株7株;上海地区140株,食品中检测到44株,临床株96株。并监测到3起食物中毒事件,从中分离菌株32株。血清分型显示,对206株菌共分出42种血清型,其中14种血清型组合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优势型别为O3:K6,占45.6%,3起食物中毒暴发亦由此型别引起。155株临床菌株,共分为25种血清型。除了O3:K6外,还检测到O4:K8、O4:K68、O1:K25和O3:K29等国内外临床上经常报道的几种血清组合型,以及在临床上很少报道的O3:K25、O1:K56等14种血清组合型。此外,本研究还首次发现了O3:K8、O3:K9、O2:K53、O3:K13、O5:K6、O2:KUT和O4:KUT这7种引起临床感染的血清组合型。而环境菌株中血清型复杂多变,51株菌分为25种血清型,包含O7:KUT、O3:K8、O10:K6、O2:K8、O1:K6、O3:K13、O10:K22、O2:K24、O4:KUT和O4:K18等10种国内外首次报道的血清型。值得关注的是,O1:KUT、O3:K6、O3:K7、O3:K8、O3:K13、O3:KUT、O4:KUT和O10:KUT为环境和临床分离株共有的血清型,提示临床感染与环境污染具有相关性。对206株Vp菌株的tdh(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l(thermolabilehemolysin)、trh(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related hemolysin)、toxR和flaE等5种毒力基因进行筛检,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含有tl基因;除了沈阳地区一株菌不含toxR和flaE基因外,其余菌株均携带toxR和flaE基因;trh基因只有2株菌为阳性;70.9%(146株菌)的菌株含tdh基因。在155株临床分离株中,145株tdh基因阳性,阳性率为93.5%;而环境株只有一株阳性。本研究发现国内临床株O3:K6均为toxR+tdh+tl+trh-的大流行菌株,占所有临床菌株的76.1%。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环境和临床分离株共有的血清型中,O3:K6均含有tdh基因,而O10:KUT均不含tdh基因,其余血清型如O1:KUT、O3:K7、O3:K8、O3:K13、O3:KUT和O4:KUT其临床株含tdh基因,环境株却为阴性。以上分析说明,tdh基因是鉴别有毒株与无毒株的标志因子,而本研究中极少数临床菌株tdh基因阴性,这可能与其在传代过程中丢失了tdh基因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深入探究。采用国际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监测网络PulseNet推荐的PFGE标准方法,对191株副溶血弧菌基因型进行分析。PFGE图谱型导入BioNumerics (Version6.0)数据库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相似度系数采用Dice系数,聚类方法为UPGMA,位置差异容许度设置为1.5%。191株副溶血弧菌共生成111个PFGE图谱型,按62%cutoff值将其分成十大聚类(一至十),其中聚类三为主要聚类。该聚类又可分成A和B两个亚聚类。亚类A包含104株菌,占所有菌株的54.5%,主要为临床菌株,只存在2株环境菌株。该亚类中,O3抗原血清型菌株占94%,包括所有的O3:K6和O4:K68血清型菌株及O1:KUT和O3:K25菌株,说明O4:K68、O1:KUT和O3:K25与O3:K6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由O3:K6进化而来。该亚类中,来自上海和沈阳的O3:K6菌株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但也有极个别来自这两个地区的O3:K6菌株具有相同的图谱型,这说明O3:K6菌株可能存在跨地区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地环境而发生了变异。聚类五共有40株菌,以环境分离株为主(占72.5%),其图谱型差异较大。但是,在该聚类中,1株临床分离的新血清型O5:K6菌株与环境分离的2株O5:KUT和1株O5:K17菌株具有相同图谱型,这说明这3种血清型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应用PubMLST网络数据库(http://pubmlst.org/vparahaemolyticus/)提供的标准方案对201株Vp菌株进行MLST分析,共分为63个STs,其中鉴定出90个新的等位基因值和48个新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STs),新STs占76.2%,这说明Vp菌株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同时也说明了Vp菌株的易变异性。O3:K6、O3:KUT、O4:K68、O3:K25、O1:K6和O1:KUT等6个血清型共计111株菌均属于ST3,这说明了O4:K68、O3:K25和O3:KUT等血清型可能由O3:K6通过其O抗原和K抗原的突变而遗传进化而来。本研究还发现了14株O4:K8和1株O3:K8菌PFGE图谱型相同,且同属于新序列型ST478,其recA位点基因大小比预期值大,很可能与其它弧菌发生了遗传重组,同时也说明O3:K8可能由O4:K8遗传进化而来。eBURST进化分析显示,ST3为所有STs的Founder,其包含12个SLVs和5个DLVs(Double locus variant),这些STs组成一个大的克隆群(Clonal Complex,CC)。48个新序列型中,ST331、332、333、433、434、435、444、447、448、452、472和478等12个STs具有SLVs或DLVs,其它STs均为Singletons,即与ST3遗传距离较远。此外,本研究从14个VNTR位点中筛选了8个多态性较好的位点,对204株菌进行了MLVA分析。204株Vp菌株被分为156个型别,其中92株O3:K6血清型菌株,被分为59个型别,这说明Vp菌株具有遗传多态性,也证明了本研究建立的MLVA技术的分辨率明显高于PFGE和MLST。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血清型菌株一般具有相同VNTR型别或聚在一起,也有一些菌株具有相同的血清型,其MLVA型别却差异较大,即可能具有不同的流行克隆或具有不同进化起源。O4:K68、O3:K25、O3:KUT、O1:KUT和O1:K33等血清型菌株与O3:K6血清型菌株聚类一起,说明这些型别可能由O3:K6遗传进化而来。对于O3:K6和O4:K8这两种临床常见血清型而言,其VNTR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上分析为将来Vp引起的感染或食物中毒暴发的溯源调查提供了依据。MST(Minimum spanning tree)进化分析显示,O3:K6为其它血清型菌株的祖先,即其它血清型菌株可能由O3:K6遗传进化而来。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获得了以下有意义的研究结果:①初步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来源Vp菌株的血清型别特征,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14种新的血清组合,其中包含7种可引起临床感染的血清型;②分析了环境与临床不同来源Vp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认为tdh基因可作为区别有毒株与无毒株的标识;③采用PFGE、MLST和MLVA等3种分子分型方法对收集的Vp菌株进行了分析,检测到90个新的等位基因值和48个新STs,发现了recA管家基因的重组现象,这反映了Vp菌株的易变异性;④通过分子分型分析,发现Vp具有遗传多态性,且环境分离株的多态性高于临床分离株。遗传进化分析显示,O4:K68、O3:K25、O3:KUT和O1:KUT等血清型可能由O3:K6遗传进化而来;⑤为Vp临床感染与环境或食品污染的相关性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本研究所建立的分型方法和所获得的核酸指纹基础数据,为食源性传染病病原的鉴定溯源、新型病原的发现、食物中毒事件的确认及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遗传变异以及种群进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军队传染病病原分子分型监测网络的建立奠定基础,为食品污染监测提供有益的指标。

邢进[10](2012)在《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耐药分析及PFGE和MLVA分型方法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基因型分布和菌株间的同源性,对绿脓杆菌感染进行溯源和流行病学分析,为绿脓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和菌种资源。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两种分型方法的优劣。为绿脓杆菌的研究提供北京地区的分型数据。进而为绿脓杆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保障实验动物质量和相关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方法:(1)收集2007年2011年北京地区17家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绿脓杆菌分离株,使用法国梅里埃API20E细菌鉴定试纸条生化试验及16SrRNA序列扩增和测序进行绿脓杆菌菌株的鉴定;(2)根据美国临床与实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和推荐方法,选择青霉素类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PIP)、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哌拉西林/他巴唑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 PIP-TAZ)、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Ceftazidime, CAZ)和头孢噻肟(Cefotaxime, CTX)、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Gentamicin, GEN)、喹诺酮类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碳青霉素烯类亚胺培南(Imipenem, IMP)、多肽类多粘菌素E(Colistin, Coli)7类8种抗生素,采用琼脂稀释法收集的134株绿脓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IMP-EDTA协同实验和外膜蛋白OprD编码基因的扩增测序,对耐亚胺培南菌株进行耐药机制分析;(3)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电泳方法(PFGE),经Spe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4)采用串联重复可变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134株绿脓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经13个VNTR位点的扩增,利用Bioculator计算出各菌株的每个位点的重复序列数目,用Bionumerics软件对重复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并与PFGE分型结果相比较;结果:(1)经过API20E生化鉴定结果软件分析,从2988只实验动物和55份饮水样品中分离的135株疑似绿脓杆菌分离株,除PA73被鉴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外,其余所有受试菌株的生化结果共产生了21种生化谱,第一鉴定结果均为绿脓杆菌,CMCC10110的API20E生化谱为220200463。其中PA001、PA002、PA060和PA075的鉴定ID%分别为25.2%、25.2%、57.7%和36.9%,其他菌株ID%在98.999.9之间,T指数在0.51之间。鉴定确认了134株为绿脓杆菌。(2)134株实验动物绿脓杆菌分离株经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存在对CTX,IMP,Coli,GEN,CIP五种抗生素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CTX的耐药率为11.9%;对IMP的耐药率为1.5%;对Coli的耐药率为2.2%;对GEN的耐药率为41%;对CIP的耐药率为1.5%;对PIP、PIP-TAZ和CAZ均敏感。存在CTX-Coli-GEN-CIP(n=1)和CTX-Coli-CIP(n=1)多重耐药株和CTX-GEN(n=11)双重耐药。所有耐药菌株均分离自北京市丰台区。对2株亚胺培南耐药株的耐药机制分析表明外膜蛋白OprD编码基因的变异是导致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3)134株绿脓杆菌分离株经Spe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处理和聚类分析,所有菌株被切出1520条DNA片段,大小在20Kb1200Kb之间。共被分为了22个基因簇(AV),108个基因型,分辨力指数D=0.955。优势簇为J、M、N和U,分别占39/134(29.1%)、15/134(11.2%)、22/134(16.4%)和13/134(9.7%)。各分离地之间的绿脓杆菌大部分为散发感染,个别不同来源菌株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度。(4)MLVA所有菌株共被分为32个基因簇,51个基因型,分辨力指数D=0.763,低于PFGE方法。其中12簇的菌数最多,占到了56.7%,其次是21簇,占14.2%。基因分型结果与MLVA数据库比对,各有1株菌与利比亚的和西班牙的分离株有较高同源性。(5)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感染呈现散在分布,来源和时间不同,基因型也随之不同。PFGE与MLVA两方法对IMP、Coli、CIP和GEN耐药株的分型能力相同,PFGE对CTX耐药菌株的分型能力略优于MLVA。结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绿脓杆菌存在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E的耐药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是由于外膜蛋白OprD编码基因的变异所引起。药敏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抗生素仍然较敏感,是研究绿脓杆菌耐药机制的良好资源。PFGE与MLVA方法对受试菌株均能有效分型,显示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的基因型比较丰富,感染源较多,且不同分离地存在基因高相似度的分离株。同一分离地的PA分离株随时间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表明存在不同的感染源或变异。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的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为自身变异。两种分型方法对耐药菌株的分型效果基本相同。PFGE的分型能力优于MLVA,而MLVA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在检测基因间的相关度方面优于PFGE。

二、中国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1)油茶炭疽病病原学、病菌遗传多样性及CaCUT1基因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油茶炭疽病研究
        1.1 油茶的分布与价值
        1.2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及危害
        1.3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2 炭疽菌分类研究
        2.1 炭疽菌分类历史
        2.2 炭疽菌属形态学分类
        2.3 炭疽菌属分子系统学
        2.3.1 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在炭疽菌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2.3.2 多基因联合分析在炭疽菌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2.3.3 ApMat基因在炭疽菌分子系统学中应用
        2.4 炭疽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2.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2.4.2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
        2.4.3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
    3 炭疽菌对杀菌剂敏感性研究进展
    4 炭疽菌侵染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4.1 炭疽病菌侵染致病过程
        4.2 真菌代谢酶类在炭疽菌致病过程作用
        4.2.1 角质酶(Cutinase)
        4.2.2 果胶酶(Pectinase)
        4.2.3 纤维素酶(Cellulase)
        4.2.4 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s)
        4.3 炭疽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4.4 炭疽菌侵染过程信号转导途径
        4.4.1 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
        4.4.2 MAPK信号转导途径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油茶炭疽病病原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耗材与试剂
        1.2 培养基
        1.3 样本采集、病原菌分离与保存
        1.3.1 样本的采集
        1.3.2 病原菌分离与保存
        1.4 柯赫氏法则验证
        1.4.1 分生孢子悬浮液制备
        1.4.2 果实刺伤接种
        1.4.3 病原菌的再分离
        1.5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1.5.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1.5.2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1.6 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1.6.1 供试菌株
        1.6.2 菌株致病力测定
        1.6.3 菌株生长速率测定
        1.6.4 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分离与保存
        2.2 致病性测定
        2.3 病原菌鉴定
        2.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2.3.2 分子鉴定结果
        2.3.3 五种油茶炭疽病菌的分布
        2.4 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2.4.1 不同菌株致病力测定
        2.4.2 菌株生长速率测定
        2.4.3 不同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3 讨论
        3.1 关于油茶炭疽病的病原鉴定
        3.2 关于油茶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 山茶炭疽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菌丝体培养与收集
        1.2.2 基因组DNA提取
        1.2.3 供试引物
        1.2.4 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
        1.2.5 PCR扩增程序
        1.2.6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1.2.7 数据处理与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检测
        2.2 ISSR引物筛选
        2.4 山茶炭疽病菌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与分化
        2.5 山茶炭疽病菌种群间遗传变异分析
        2.6 山茶炭疽病菌菌株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山茶炭疽菌CaCUT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株与载体
        1.1.2 供试植物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2.3 酶活检测所需试剂
        1.2.4 试验所用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1.2.5 分子杂交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CaCUT1基因克隆与分析
        1.3.2 CaCUT1基因敲除
        1.3.3 CaCUT1基因功能互补
        1.3.4 敲除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的southern杂交分析
        1.3.5 生物学性状观察
        1.3.6 粗酶液制备与酶活性检测
        1.3.7 致病力测定接种试验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aCUT1基因克隆与分析
        2.1.1 CaCUT1基因核酸序列分析
        2.1.2 CaCUT1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
        2.1.3 CaCUT1蛋白信号分析
        2.1.4 CaCUT1蛋白结构模型预测分析
        2.2 CaCUT1基因敲除
        2.2.1 敲除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2.2 含敲除载体的农杆菌获取及鉴定
        2.2.3 野生型菌株对潮霉素和G418 的敏感性测定
        2.2.4 农杆菌介导敲除载体转化野生型菌株
        2.3 互补载体的构建、鉴定及转化
        2.4 转化子PCR鉴定
        2.4.1 敲除转化子PCR鉴定
        2.4.2 互补转化子PCR鉴定
        2.5 Southern杂交分析
        2.6 转化子生物学性状
        2.7 角质酶活性检测
        2.8 转化子致病力测定
    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性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2)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指纹图谱技术用于细菌分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菌分型的背景
2 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3 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4 ERIC-PCR指纹图谱常用分析方法
5 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在细菌分型中的应用
    5.1 大肠埃希氏菌
    5.2 沙门氏菌
    5.3 李斯特氏菌
    5.4 嗜水气单胞菌
    5.5 副溶血性弧菌
    5.6 其他菌株
6 结语

(3)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及进化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14+12”MLVA分级分型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2 引物
        2.3.3 PCR扩增实验引物分组情况
        2.3.4 PCR扩增实验反应体系
        2.3.5 PCR扩增实验反应条件
        2.3.6 琼脂糖凝胶电泳
        2.3.7 毛细管电泳测序
    2.4 数据分析
        2.4.1 MLVA位点串联重复序列拷贝数计算
        2.4.2 聚类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菌株生态型和生物型构成情况
        3.1.1 生态型构成情况
        3.1.2 生物型构成情况
    3.2 不同地区14位点MLVA分型结果
        3.2.1 新疆地区14位点MLVA分型结果
        3.2.2 青海地区14位点MLVA分型结果
        3.2.3 甘肃地区14位点MLVA分型结果
    3.3 不同地区“14+12”位点MLVA分型结果
        3.3.1 西藏地区MLVA分型结果
        3.3.2 四川地区MLVA分型结果
        3.3.3 内蒙古地区MLVA分型结果
    3.4 不同传统型14位点MLVA分型结果
        3.4.1 不同生态型MLVA分型结果
        3.4.2 不同生物型MLVA分型结果
    3.5 亲缘关系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4)随机引物PCR技术及其在动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P-PCR的基本原理
2 AP-PCR的技术方法和优缺点
    2.1 模板DNA提取和质量检测
    2.2 随机引物的选择
    2.3 AP-PCR扩增条件
    2.4 AP-PCR的优点
    2.5 AP-PCR的局限性
3 AP-PCR技术研究进展
    3.1 AP-PCR技术自身的优化
    3.2 以AP-PCR为基础衍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3.3 AP-PCR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联用
4 AP-PCR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4.1 在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病原遗传学分类中的应用
    4.2 在病原差异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4.3 在未知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5 小结

(5)云南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和差异片段的基因分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中国鼠疫流行概述
    2、云南鼠疫流行概述
    3、鼠疫菌分型及基因组多态性研究进展
    4、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基于串联重复序列的云南省鼠疫菌基因多态性研究
    1、导论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基于差异片段云南省鼠疫菌基因组多态性研究
    1、导论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艰难梭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感染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艰难梭菌毒素相关基因特征及分子分型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试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艰难梭菌鉴定结果
    2.2 艰难梭菌tcdA,tcdB基因检测结果
    2.3 艰难梭菌二元毒素检测结果
    2.4 艰难梭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2.5 艰难梭菌随机引物PCR分型(RAPD)
    2.6 MLST与RAPD聚类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艰难梭菌的鉴定及毒素相关基因特征
    3.2 艰难梭菌MLST与RAPD分型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标本收集
    1.2 信息收集:使用信息收集表格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艰难梭菌检出阳性率及CDAD发病率
    2.2 31例HOHA CDAD危险因素特点
    2.3 与非CDAD的AAD患者相比CDAD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
第三章 讨论
    3.1 艰难梭菌感染发病情况
    3.2 与非艰难梭菌导致的AAD相比CDAD发病的易感因素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鉴定及其毒力基因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
    PFGE
    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
    MLST
    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
    MLVA
    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论着 个人简历 致谢

(10)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耐药分析及PFGE和MLVA分型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绿脓杆菌药敏分析及耐亚胺培南菌株的耐药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绿脓杆菌 PFGE 分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绿脓杆菌MLVA分型研究及与PFGE分型方法的比较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 发表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中国鼠疫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茶炭疽病病原学、病菌遗传多样性及CaCUT1基因功能分析[D]. 王义勋.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2]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指纹图谱技术用于细菌分型的研究进展[J]. 侯霞霞,王云霞,胡雪,吕志勇,刘丽君,李翠枝.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02)
  • [3]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及进化亲缘关系研究[D]. 马娜. 吉林大学, 2018(04)
  • [4]随机引物PCR技术及其在动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沈学怀,张丹俊,潘孝成,赵瑞宏,胡小苗,戴银,侯红艳,周学利,朱传民. 中国畜牧兽医, 2014(10)
  • [5]云南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和差异片段的基因分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D]. 朱俊洁. 大理学院, 2014(01)
  • [6]艰难梭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感染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D]. 李春辉. 中南大学, 2014(02)
  • [7]云南省鼠疫菌FseⅠ酶切分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J]. 石丽媛,叶蕊,董珊珊,郭英,杨光璨,张蓉,崔志刚,李伟,王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02)
  • [8]鼠疫耶尔森氏菌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朱俊洁,夏淑婷,王鹏,宋志忠.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3(03)
  • [9]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D]. 李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12)
  • [10]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耐药分析及PFGE和MLVA分型方法比较[D]. 邢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01)

标签:;  ;  ;  ;  ;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