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RH-A_3对乏情青年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燕勇[1](2021)在《整合eGWAS和eQTL分析绵羊全血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关联》文中研究表明血液中繁殖激素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估家畜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血液转录组不仅用来鉴定多个物种的免疫相关调控因子,近年来在家畜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展。为解析绵羊全血转录组的动态时序表达与繁殖激素调控的关联,本研究以巴美肉羊为研究对象,对血液转录组及其表达基因型进行深入挖掘,将有助于提升血液应用于家畜繁殖性能辅助管理的新认识。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绵羊血液转录组的时序动态表达进行研究,检测3、4和5月的不同经产羔类型绵羊的血液转录组,对基因表达与可变剪接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初探。结果不同经产羔类型之间共检测到1417个差异表达基因,3332个差异可变剪接基因,相比无羔组,单羔组与双羔组基因表达模式更接近。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可变剪接共同功能富集结果说明血液表征产羔类型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激素调节和免疫应答等相关。不同月份之间共鉴定到660个差异表达基因,3135个差异可变剪接基因,动态时序表达的基因在功能层面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激素水平,由此推断绵羊血液时序表达基因可能与激素紧密相关。2、在研究一差异基因分析的基础上,扩大到237个样本,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并结合表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expressio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e GWAS)重点研究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血清浓度与基因动态表达、变异的关联。结果产羔类型差异表达基因分布在红色和紫色基因模块中较多,且全局网络中红色和紫色基因模块与产羔数关联度较高。通过e GWAS发现模块的显着关联基因主要位于X染色体,包括COIL、NELFE和GCLM等,参与调控卵母细胞成熟、颗粒细胞毛细血管再生、季节性繁殖和免疫应答等。时序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黄色和蓝色基因模块中,且在全局网络中黄色、蓝色基因模块与激素关联度较高。e GWAS显着关联基因包括CASP9和SRP68基因等,功能富集到催产素信号通路,均影响激素调控过程。最后使用机器学习和先验的绵羊GWAS数据库的方法对样品分组与全局网络模块的功能进行验证补充,证明了小样本差异表达基因在大样本分析中的支持度与可行性。总之,通过表达基因组层面解析了绵羊繁殖激素的关联网络,为繁殖激素时序生理状态的基因表达与变异体之间提供互补信息。3、为进一步挖掘高繁绵羊血清LH/FSH比值调控的深层机制。发现不同LH/FSH比值的差异表达基因在50~150之间。这些基因影响核糖体、催乳激素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催产素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与激素调控相关的通路。共鉴定了涉及黄色与蓝色基因模块的1 823个显着关联与1 433个e QTL-SNP,且不均一的分布在各染色体,e QTL-SNP共影响到690个基因。鉴定到26 445个ASE-SNP,影响了4 970个基因,均一分布在各染色体,可见LH/FSH比值与绵羊血液基因表达关联过程中受到广泛的顺式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出8个候选标记物:PCNX4、FAS、RPL36AL、JCHAIN、LOC101113346、IQSEC1、RPL21和RPL8,大多数的表达基因型特征显现出等位基因不平衡现象,且受到至少一个e QTL-SNP与两个ASE-SNP的影响。4、为了挖掘高繁绵羊GDF9和BMP15影响的深层机制。我们分别对不同GDF9和BMP15血清浓度下的转录组进行比较与关联研究。结果血清中BMP15和GDF9的浓度可能依赖于调节它们共享的差异表达基因RPL23A、LOC101110403、PAQR5、LOC114116858,LOC114114874和NAIP建立内分泌信号交换。其中RPL23A、PAQR5与NAIP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卵母细胞发育和卵巢功能,证明了血液在识别激素影响下的主要基因及关联生物学过程方面的潜力。同时发现血液中广泛存在对GDF9、BMP15的ASE-SNP与e QTL-SNP的调控,共鉴定到502个ASE-SNP,包含58个同时与e QTL-SNP关联。共同调控GDF9与BMP15的e QTL-SNP与ASE-SNP表达的候选血液生物标志物JAK1,IL6R,ITGA4,GAA,PRKD3,CAMK2D,TAB2和IQGAP1的基因型存在明显的等位基因表达失衡现象。综上,本研究描绘了绵羊血液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网络全景,并对繁殖激素关联的调控元件进行深层探讨,证明了血液在识别激素影响下的主要基因及关联生物学过程方面的潜力,也为任何以血液为适合代理组织的复杂性状提供重要借鉴。
李崇斌,胡然旺,区兴文,沈笔深,梁春燕,陈常宗[2](2020)在《母猪乏情、不发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疾病、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母猪乏情或不发情,本文分析各种因素并给出应对措施,以供各位从业人员参考。
刘培琦[3](2019)在《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规模化猪场面临的母猪疲劳综合征、母猪繁殖综合征和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问题,结合猪在各个生理期的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进行试验,旨在为控制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障碍、提高母猪群整体繁殖效率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以下四个部分:(1)选择妊娠后期长大二元经产母猪4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20头和试验组20头。对照组按猪场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试验组母猪于产前7天、分娩结束时和产后7天,分3次、每次每头按10mL/100kg的剂量注射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试验组仔猪出生时按每头0.2mL的剂量口服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2)试验选择6.5月龄左右的长大二元后备母猪40头,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头。试验组每天每头母猪饲喂0.5g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直至发情配种后3周结束;经过42天的连续添加仍不发情的母猪,不再对其饲料进行添加,对照组照常管理。(3)选择分娩日龄相近的3~5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参照常规方式进行养殖,试验组于母猪配种后至妊娠85天添加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每头每天2.5g;妊娠85天至哺乳全期,每头每天5g。(4)选择14窝品种相同的同期分娩的仔猪,随机分成7窝试验组和7窝对照组。对照组仔猪按猪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常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试验组于仔猪断奶前5天至断奶后5天,按照每50kg饲料添加200g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的标准拌料;断奶后6天至断奶后10天,按照每100kg饲料添加200g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的标准拌料。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猪泌乳力提高(P<0.05),母猪断奶时体况评分提高(P<0.05),断奶7天内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试验组仔猪21日龄断奶重、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皆提高明显(P<0.05),断奶仔猪皮毛发育评分提高(P<0.05)。(2)连续添加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第14天时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孕酮(P)的含量比对照组低(P<0.05),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含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第35天时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P的含量比对照组低16.02%(P<0.05)。试验组后备母猪发情率达到80%,饲喂到发情的天数平均提前3.77天(P<0.05)。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体重、21日龄窝重以及仔猪成活率均比对照组有了显着的提高(P<0.05)。试验组母猪初乳品质得到改善(P<0.05)。断奶时试验组母猪体况评分比对照组提高(P<0.05)。断奶一周内试验组母猪发情率有提高的趋势。(3)试验组仔猪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体重和21日龄窝重均显着提高(P<0.05)。试验组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提高(P<0.05)。母猪产后第14天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催乳素(PRL)、LH和E2皆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母猪断奶后第5天血样结果显示,试验组P的含量降低(P<0.05),FSH、LH和E2含量皆比对照组提高(P<0.05);试验组母猪产后发情间隔平均缩短0.87天(P<0.05)。(4)断奶后第14天试验组仔猪个体重比对照组提高(P<0.05)。在仔猪血清抗氧化性方面,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着(P>0.05)。研究证明:采用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能有效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并且能够提高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配种的性能,能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改善乳品质,进而有效提高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及生长发育性能;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能改善后备母猪生殖内分泌机能,促进母猪的发情配种,能提高经产母猪的哺乳能力,使母猪保持良好的体况,缩短发情间隔;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田璐,张士海,史文清,肖翔[4](2018)在《LRH-A3提高母猪产仔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促排卵素3号(LRH-A3)能促进排卵及有利于早期胚胎的存活。该试验采用LRH-A3处理断奶后的经产母猪,解决母猪产后乏情的问题。研究发现,母猪配种时肌肉注射LRH-A3受孕率比对照组提高22.2%,发情后肌肉注射LRH-A3后68 h配种比对照组提高27.78%,在窝产仔数方面,两种方法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和8.6%,两种处理法显着优于未处理组。试验表明,配种时肌肉注射LRH-A3能够提高经产母猪受孕率与产仔数。
刘瑞生[5](2017)在《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母猪繁殖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集约化养猪场饲养的种猪数量大,普遍繁殖性能不高,影响经济效益。生产中广泛应用生殖激素类药物促进母猪繁殖,如治疗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诱发母猪发情、排卵,提高人工授精配种成功率等。但生殖激素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影响母猪受孕,造成产品中激素残留超标,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动物繁殖
黎桂玲[6](2017)在《犬超数排卵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生活中,犬不仅能够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和睦,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犬在执行缉毒、侦缉、搜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伴随着犬辅助生殖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犬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对一些疾病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乳腺癌、阿尔默海茨病、帕金森病等。利用犬的辅助生殖技术来改善甚至增强犬的机能和贡献力,成为犬研究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犬特殊的生殖生理特性,犬的发情周期与排卵时间同其他动物相比差异性较大,导致犬的辅助生殖技术至今不甚完善。因此,本论文以犬的生理特征变化为基础,应用外源性生殖激素对不同生殖状态的犬进行超数排卵,探讨犬早期胚胎的发育,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犬的辅助生殖技术。实验一:探索不同生殖状态犬的超数排卵方案。采用健康、生殖器官结构功能正常、不同生殖状态的20只中华田园母犬作为实验动物,利用eCG、hCG和PGF2α这三种生殖激素对不同生殖阶段的中华田园母犬进行超数排卵。本实验分为5组,4个超排实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4只犬。I、II、III组均为1.52.5周岁犬,其中I组为乏情期犬每天连续肌注eCG 200 IU,共17天,间隔1天后肌注hCG 500 IU;II组为发情前期犬每天连续肌注eCG 200 IU,共11天,间隔1天后肌注hCG 500 IU;III组为发情间期犬实验前连续肌注PGF2α0.3 mg/次,4次/天,共3天,间隔30天后每天连续肌注eCG 200 IU,共19天,再间隔1天肌注hCG 500 IU;IV组为812月龄的青年犬每天连续肌注eCG 200 IU,共11天,间隔1天肌注hCG 500 IU;V组为1.52.5周岁的对照组,自然发情,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I、II、III均能成功诱导发情(100%),实验组IV成功诱导发情率为75%。实验组I平均排卵数为27.25±2.06枚,实验组II的平均排卵数为33.00±3.46枚,实验组III平均排卵数24.67±1.53枚,实验组IV平均排卵数为11.33±3.21枚,实验组I、II、III、IV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排卵数10.33±1.53枚,且I、II、III组超数排卵后的排卵数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IV组超数排卵效果较差,其取卵数与对照组自然发情排卵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跟踪犬的生殖生理特征指标,结果发现:在孕酮水平维持升高趋势,雌二醇水平处于升高的平台期时,母犬外阴柔软,不再肿胀但出现皱褶,外阴黏膜颜色呈弱粉甚至偏白,阴道上皮细胞涂片中角化细胞大约为90%,此时大量卵泡处于排卵前的成熟阶段。实验二:犬胚胎早期体外发育的初步研究。从发情正常并成功接受公犬交配的母犬作为实验材料。在母犬交配后的第4天,利用手术冲胚法获得2-4细胞胚胎,用4种不同培养基TCM199、M2、M16、SOFaa在38.5℃、5%CO2、100%湿度的培养箱下培养,结果显示:胚胎在TCM199、M2、M16培养基中不发育;在SOFaa培养基中,胚胎能正常发育桑椹胚阶段。为了探索早期胚胎发育状态,2-4细胞胚胎在SOFaa培养液中分别置于37.5℃、38℃、38.5℃、39℃、39.5℃培养箱内培养,结果显示早期胚胎在38.5℃时能够发育到桑椹胚的紧缩阶段。综上所述,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联合犬的生殖生理特征分析,成功诱导不同生殖状态中华田园犬发情并促进排卵,且排卵效果比自然发情效果好。在培养条件为38.5℃、5%CO2、100%湿度环境下,利用SOFaa培养基能够用于胚胎的早期发育。
苏兴盼[7](2013)在《利用公猪精液和外源性激素促进母猪繁育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母猪的繁殖力是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一直是猪的育种和生产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繁殖性能的遗传力很低[43],选育进展很慢,目前常采用杂交方法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猪肥育性能的改良提高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选育潜力越来越小,而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则更为可观,且提高的潜力也很大,所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选择PG600(400万IU PMSG和200万IU HCG)、公猪精液(实验一)和氯前列烯醇(实验二)分别对不发情的后背母猪和经产母猪进行不同方式处理,以观测其对母猪繁育性能的促进作用,为其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测定公猪精液促进后背母猪发情效果,选择8-10月龄健康状态良好,且具有一个月以上不发情记录的后备母猪39头,随机分成3组,向空白组子宫内输入生理盐水,向实验组母猪子宫内输入公猪精液,阳性对照组注射PG600,分别观测其对发情的促进作用。实验发现阳性对照组的实验处理至发情时间间隔(4.4天)分别显着和极显着低于实验组(6.8天)和空白组(10.2天)。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发情率显着性高于空白组(p<0.05),但空白组和实验组表现出了更高的配种妊娠率(p<0.01)。当对实验母猪血液激素浓度进行检测时发现,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母猪血液中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分别表现出了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p<0.05)。实验结果表明向母猪子宫内输入公猪精液具有促进母猪发情的作用。同时检测利用氯前列烯醇提高窝产仔猪数的效果,选择3-5产次、健康状态良好的母猪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在人工输精当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175pg;第二组在人工输精时向公猪精液中添加氯前列烯醇500μg;第三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后产子率和窝产仔猪数高于第二组和第三组(p<0.05),同时第二组的平均窝产仔猪数高于第三组(p<0.05)。实验证明氯前列烯醇处理可提高母猪的繁育性能。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公猪精液、PG600均可有效促进母猪发情;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175μg或子宫灌注氯前列烯醇525μg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猪数,其中肌肉注射效果最为明显。以上方法在提高母猪繁育性能方面有广泛的意义。
王一涵,田秀娥,江中良,胡建宏,王立强[8](2013)在《GnRH及其类似物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分泌的能促进腺垂体分泌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生殖激素,其类似物较多,在动物繁殖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化学特性、生理功能及作用特点,同时着重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GnRH及其类似物在猪、牛及羊繁殖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应用这一激素提供参考。
毛艳[9](2009)在《外源激素诱导乌苏里貉发情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殖激素在雌性动物的繁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调控着雌性动物的发情、排卵和妊娠过程。已有学者利用外源激素控制了牛、羊、猪、犬、狐、鹿等雌性动物的发情和排卵过程,但对貉的研究甚少。本试验将21只临床健康的经产乌苏里貉(2~3岁)分为对照组、间情期组和发情前期组;利用孕马血清、促卵泡素和促排3号对间情期组和发情前期组乌苏里貉进行处理,以观察三组母貉在发情率、血浆中主要生殖激素(FSH、LH、E2和P4)、细胞因子(IL-1β和IL-6)及妊娠前期子宫和卵巢组织学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发情前期组和间情期组的发情率(100%、85.7%)高于对照组的发情率(57.1%);且发情前期组和间情期组的前期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前期天数。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母貉发情前4d至妊娠后11d之间血浆中主要生殖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时表明:发情前期组和间情期组血浆中的FSH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发情前期组和间情期组血浆中LH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之间血浆中P4的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发情前期组和间情期组血浆中E2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差异显着(P>0.05);发情前期组血浆中IL-1β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和间情期组(P<0.05);三组之间血浆中IL-6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含量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血浆中的FSH的含量在配种前1d达到峰值;血浆中LH的含量在配种当天达到峰值;血浆中P4的含量在配种后呈上升趋势;血浆中E2的含量在配种前1d达到峰值;血浆中IL-1β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血浆中IL-6含量在妊娠初期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发情前期组子宫卵巢重/体重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间情期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排卵点上看,发情前期组和间情期组的排卵点数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从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出母貉妊娠后子宫内膜增厚,毛细血管管腔增大,子宫腺发育明显;排卵后卵泡细胞和卵泡膜内膜的细胞增长、肥大而成为黄体细胞。总之,通过试验表明孕马血清、促卵泡素和促排3号联合使用能够诱导母貉早发情,缩短发情前期的同时可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并显着提高母貉的发情率和排卵数。
王前光,刘秋,钟丽莎[10](2009)在《情宝与外源激素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中药催情药以及外源性生殖激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利用中药催情药情宝以及外源生殖激素氯前列烯醇(PG)和促排卵素三号(LRH-A3),对某猪场的48头纯种长白母猪进行催情试验。结果表明,情宝+氯前列烯醇+LRH-A3的催情效果最佳,其次是情宝+LRH-A3以及情宝+氯前列烯醇,而氯前列烯醇+LRH-A3的效果最小。
二、LRH-A_3对乏情青年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RH-A_3对乏情青年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整合eGWAS和eQTL分析绵羊全血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血液转录组的应用研究 |
1.1.1 预测疾病生物标记物 |
1.1.2 鉴定免疫调控因子 |
1.1.3 家畜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
1.2 绵羊繁殖转录组研究进展 |
1.2.1 巴美肉羊概况 |
1.2.2 基于性腺轴的研究进展 |
1.2.3 可变剪接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调控研究 |
1.3 绵羊产羔与排卵的调节机制 |
1.3.1 BMP15、GDF9 对排卵和产羔数的调节 |
1.3.2 FSH、LH对排卵和产羔数的调节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一不同产羔类型绵羊血液转录组时序动态表达初探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RNA提取 |
2.1.4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
2.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和过滤去噪 |
2.1.6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
2.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1.8 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
2.1.9 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可变剪接的聚类分析 |
2.1.10 短时序表达分析 |
2.1.11 功能富集分析 |
2.1.12 统计显着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绵羊产羔类型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2.2 绵羊产羔类型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
2.2.3 绵羊产羔类型差异表达基因与差异可变剪接的聚类分析 |
2.2.4 绵羊转录组时序表达变化 |
2.2.5 绵羊转录组时序动态表达模块分析 |
2.2.6 绵羊转录组时序可变剪接变化 |
2.2.7 绵羊产羔类型与时序性表达的整合分析 |
2.2.8 试验重复性验证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研究二大样本动态血液基因整合e GWAS解析绵羊繁殖激素共表达网络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3 RNA 提取与建库测序 |
3.1.4 测度数据质量评估与过滤去噪 |
3.1.5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
3.1.6 血清LH、FSH、GDF9与BMP15 的浓度测定 |
3.1.7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1.8 eGWAS分析 |
3.1.9 基因功能注释与候选位点的确定 |
3.1.10 构建主题文献摘要与全文的绵羊GWAS数据库 |
3.1.11 机器学习验证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全局样本构建繁殖激素调控的共表达网络 |
3.2.2 基于表达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3.2.3 产羔类型相关的模块 |
3.2.4 激素调控相关模块 |
3.2.5 产羔类型与月份之间的关联模块 |
3.2.6 绵羊GWAS数据库验证全局网络的功能属性 |
3.2.7 机器学习验证小样本产羔类型差异表达基因对于大样本的支持度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研究三 LH/FSH 血清浓度比值的绵羊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与遗传关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样品 |
4.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RNA提取 |
4.1.4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
4.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过滤去噪 |
4.1.6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
4.1.7 LH、FSH激素浓度的测定 |
4.1.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1.9 差异ASE分析 |
4.1.10 eQTL分析 |
4.1.11 功能富集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LH与FSH血清浓度相关性分析 |
4.2.2 LH/FSH比值在不同月份的方差分析 |
4.2.3 LH/FSH比值在不同月份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
4.2.4 LH/FHS比值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
4.2.5 ASE证实血液存在广泛的顺式调控影响 |
4.2.6 eQTL-SNP和 ASE-SNP联合分析 |
4.2.7 eQTL-SNP与 ASE-SNP富集分析 |
4.2.8 LH/FSH比值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基因型 |
4.2.9 LH/FSH比值生物标志物的遗传调控网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研究四 GDF9、BMP15 血清浓度的绵羊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与遗传关联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样品 |
5.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3 RNA提取 |
5.1.4 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
5.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过滤去噪 |
5.1.6 参考序列比对与转录本检测定量分析 |
5.1.7 血清GDF9、BMP15 激素浓度的测定 |
5.1.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1.9 差异ASE分析 |
5.1.10 eQTL分析 |
5.1.11 功能富集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GDF9 血清浓度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2 不同GDF9 血清浓度的ASE分析 |
5.2.3 不同BMP15 血清浓度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4 不同BMP15 血清浓度的ASE分析 |
5.2.5 GDF9与BMP15 的联合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6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母猪乏情、不发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母猪乏情、不发情原因 |
2 母猪乏情、不发情的防治措施 |
3 小结 |
(3)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规模化猪场母猪和仔猪常见症状的特点 |
1.1.1 母猪疲劳综合征 |
1.1.2 母猪繁殖综合征 |
1.1.3 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 |
1.2 应对母猪和仔猪常见症状的防控措施 |
1.2.1 在环境控制方面 |
1.2.2 在饲料营养方面 |
1.2.3 在生产管理方面 |
1.2.4 在疾病控制方面 |
1.2.5 在猪自身调理方面 |
1.2.5.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母猪上的应用 |
1.2.5.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1.3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中主要成分的应用进展 |
1.3.1 黄芪的实际应用 |
1.3.1.1 黄芪的成分及功效 |
1.3.1.2 黄芪多糖在仔猪上的应用 |
1.3.1.3 黄芪多糖在母猪上的应用 |
1.3.2 刺五加的实际应用 |
1.3.3 青皮的实际应用 |
1.3.4 维生素的实际应用 |
1.3.5 复方布他磷的实际应用 |
1.4 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
2.2.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2.3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2.2.4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 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 试验材料 |
2.3.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 |
2.3.2 主要设备 |
2.4 试验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2.4.1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1.1 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1.2 各组母猪和仔猪健康状况的评定 |
2.4.1.3 各组母猪再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1.4 母猪初乳成分及IgG的测定 |
2.4.2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2.1 后备母猪配种性能的测定 |
2.4.2.2 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 |
2.4.2.3 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2.4 初产母猪免疫机能的测定 |
2.4.2.5 初产母猪再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的测定 |
2.4.3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3.1 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测定 |
2.4.3.2 经产母猪再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的测定 |
2.4.3.3 经产母猪免疫机能的测定 |
2.4.3.4 经产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 |
2.4.4 复合添加剂3 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中指标的测定 |
2.4.4.1 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
2.4.4.2 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繁殖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2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
3.1.3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4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初乳成分及IgG的影响 |
3.2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1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配种性能的影响 |
3.2.2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1 使用复合添加剂2第14 天时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2 使用复合添加剂2第35 天时对后备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3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3.2.4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
3.2.5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健康状况及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1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3.3.2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健康状况及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3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
3.3.4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3.4.1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产后14 天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3.4.2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断奶后5 天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4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1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1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1 复合添加剂1 对母猪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
4.1.2 复合添加剂1 对仔猪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2.1 复合添加剂2 对后备母猪配种性能的影响 |
4.2.2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4.2.3 复合添加剂2 对初产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 添加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2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1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产仔与仔猪哺育状况的影响 |
4.3.2 复合添加剂2 对经产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4.4 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3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1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2 复合添加剂3 对仔猪血清抗氧化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4)LRH-A3提高母猪产仔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5)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作用机理 |
1.1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
1.2 调节生殖激素分泌 |
1.3 补充营养成分 |
2 中草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 |
(6)犬超数排卵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犬的生殖生理 |
1.1.1 发情周期 |
1.1.2 生殖内分泌 |
1.1.3 发情鉴定 |
1.2 诱导发情 |
1.3 超数排卵 |
1.4 外源生殖激素 |
1.4.1 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1.4.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1.4.3 氯前列烯醇 |
1.5 犬的辅助生殖技术 |
1.5.1 卵母细胞体外培养 |
1.5.2 精液保存和人工授精 |
1.5.3 体外受精 |
1.5.4 胚胎体外培养 |
1.5.5 胚胎移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发情周期的判定 |
2.2.2 超数排卵 |
2.2.3 发情周期及排卵期的鉴定 |
2.2.4 受精 |
2.2.5 体温、体重的测量 |
2.2.6 手术冲胚 |
2.2.7 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 |
3 数据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母犬的发情鉴定 |
4.2 母犬的超数排卵方案的建立 |
4.3 超数排卵与自然发情犬的排卵数 |
4.4 胚胎的体外培养 |
5 讨论 |
6 结论 |
6.1 母犬的超数排卵方案 |
6.2 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条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利用公猪精液和外源性激素促进母猪繁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乏情母猪诱导发情 |
1.2 提高母猪窝产仔猪数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乏情后备母猪诱导发情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器械及药品 |
2.1.3 试验方法 |
2.2 前列腺素处理提高母猪窝产仔猪数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器械及药品 |
2.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乏情后备母猪诱导发情 |
3.1.1 实验处理至发情的时间间隔 |
3.1.2 15 天内发情率、配种妊娠率和妊娠分娩率 |
3.1.3 雌二醇浓度变化 |
3.1.4 孕酮浓度 |
3.2 前列腺素处理提高母猪窝产仔猪数 |
3.2.1 母猪妊娠率和平均窝产仔猪数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GnRH及其类似物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GnRH的化学结构与类似物 |
2 GnRH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 |
2.1 垂体作用 |
2.2 异相作用 |
2.3 垂体外作用 |
3 GnRH及其类似物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 |
3.1 诱导母畜发情排卵、提高受胎率 |
3.1.1 牛 |
3.1.2 猪 |
3.1.3 羊 |
3.2 治疗母畜的卵巢功能异常 |
3.2.1 牛卵巢功能异常是影响母畜繁殖性能的 |
3.2.2 羊与猪 |
3.3 提高超排质量 |
4 小结 |
(9)外源激素诱导乌苏里貉发情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母貉的生殖特性 |
1.1.1 母貉的生殖系统 |
1.1.2 母貉的发情周期 |
1.2 母畜的生殖调控 |
1.2.1 促卵泡素(FSH) |
1.2.2 促黄体素(LH) |
1.2.3 孕激素(P_4) |
1.2.4 雌激素(E_2) |
1.2.5 IL-1 在生殖中的作用 |
1.2.6 IL-6 在生殖中的作用 |
1.3 诱导母畜发情的研究概况 |
1.3.1 诱导母畜发情的原理 |
1.3.2 诱导发情的常用药物 |
1.3.3 诱导发情的应用 |
1.4 超数排卵 |
1.4.1 超数排卵的原理 |
1.4.2 超数排卵的相关激素 |
1.5 发情鉴定的常用方法 |
1.5.1 外部观察法 |
1.5.2 阴道涂片法 |
1.5.3 阴道电阻值测定法 |
1.5.4 公畜试情法 |
1.6 激素测定的方法 |
1.7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1.1 试验母貉 |
2.1.2 配种公貉 |
2.2 试验材料 |
2.2.1 主要试验药品及试剂 |
2.2.2 放免试剂盒 |
2.2.3 试验器材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分组及处理 |
2.3.2 阴道涂片的制作 |
2.3.3 试验分组的依据 |
2.3.4 外源激素诱导乌苏里貉发情的效果 |
2.3.5 外源激素对血浆中重要生殖激素的影响 |
2.3.6 外源激素对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2.3.7 外源激素对乌苏里貉子宫及卵巢的影响 |
2.4 数据的处理 |
3 试验结果 |
3.1 诱导发情的效果 |
3.1.1 发情的鉴定 |
3.1.2 母貉的发情情况 |
3.2 血浆中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 |
3.2.1 血浆中FSH 的含量变化 |
3.2.2 血浆中LH 的含量变化 |
3.2.3 血浆中P_4的含量变化 |
3.2.4 血浆中E_2的含量变化 |
3.2.5 血浆中FSH 和LH 的曲线图 |
3.2.6 血浆中P_4和E_2的曲线图 |
3.2.7 血浆中FSH 和E_2的曲线图 |
3.3 血浆中IL-1Β和IL-6 的变化 |
3.3.1 血浆中IL-1β的含量变化 |
3.3.2 血浆中IL-6 的含量变化 |
3.4 子宫、卵巢的变化 |
3.4.1 子宫、卵巢的外观变化 |
3.4.2 子宫的组织学变化 |
3.4.3 卵巢的组织学变化 |
4 讨论 |
4.1 PMSG、FSH 和LRH-A_3诱导乌苏里貉发情的效果 |
4.2 PMSG、FSH 和LRH-A_3对血浆中主要生殖激素的影响 |
4.2.1 对血浆中FSH 的影响 |
4.2.2 对血浆中LH 的影响 |
4.2.3 对血浆中P_4的影响 |
4.2.4 对血浆中E_2的影响 |
4.3 PMSG、FSH 和LRH-A_3对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4.3.1 对血浆中IL-1β的影响 |
4.3.2 对血浆中IL-6 的影响 |
4.4 子宫、卵巢的变化 |
4.4.1 子宫的变化 |
4.4.2 卵巢的变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情宝与外源激素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 |
1.2 试验周期 |
1.3 试验试剂 |
1.4 试验方法 |
1.4.1 用药剂量及方法: |
1.4.2 试验动物分组: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4 展望 |
四、LRH-A_3对乏情青年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合eGWAS和eQTL分析绵羊全血转录组与繁殖激素的关联[D]. 孙燕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母猪乏情、不发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李崇斌,胡然旺,区兴文,沈笔深,梁春燕,陈常宗. 中国动物保健, 2020(09)
- [3]黄芪系列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培琦.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LRH-A3提高母猪产仔率的研究[J]. 田璐,张士海,史文清,肖翔. 猪业科学, 2018(02)
- [5]中草药添加剂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研究进展[J]. 刘瑞生. 养猪, 2017(06)
- [6]犬超数排卵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研究[D]. 黎桂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利用公猪精液和外源性激素促进母猪繁育性能的研究[D]. 苏兴盼.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2)
- [8]GnRH及其类似物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概述[J]. 王一涵,田秀娥,江中良,胡建宏,王立强. 中国畜牧杂志, 2013(03)
- [9]外源激素诱导乌苏里貉发情效果的研究[D]. 毛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10]情宝与外源激素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 王前光,刘秋,钟丽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