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裂缝预测主曲率法的新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1](2020)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南黄海位于山东、江苏海岸的东部,是我国近海唯一没有工业油气发现的盆地,南黄海盆地不仅是扬子地台在海域的延伸,而且是下扬子地块的主体,是叠合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由中-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断陷盆地构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盆地构造单元从南往北划分为勿南沙隆起、青岛坳陷(南部坳陷)、崂山隆起(中部隆起)、烟台坳陷(北部坳陷)和千里岩隆起,众多学者认为南黄海崂山隆起古生界变形较弱,构造相对稳定,发育厚度较大的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此外大陆科学钻探CSDP-2井(崂山隆起唯一一口钻井,钻至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也证实了崂山隆起发育三叠系-下志留统较完整的中-古生代地层。但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崂山隆起中-新生代地层遭受大量剥蚀,新近系与中-古生界之间形成的强屏蔽界面使地震波能量往下传播困难,加之中-古生界内幕地层反射系数差异小,同时浅水相关多次波比较发育,以及中-古生代地层中逆断层多、地层倾角大的构造特征,导致中-古生界地震成像较差。此外目前整个南黄盆地仅有5口井大都钻至上古生界,因此还未建立针对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的技术方法,同时受勘探成本和油气风险等因素制约,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进程依然缓慢。本文针对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存在的问题,以构造变形较弱的崂山隆起东南部为研究区,开展了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处理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拓频处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高精度速度网格层析建模等技术,有效改善了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地震成像效果;同时结合已有钻井资料,运用海陆对比思路,针对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开展了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储层预测,主要包括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叠前同时反演和频谱分解等技术方法,预测了研究区石炭系-下二叠统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研究区开展宽频地震成像技术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受强屏蔽层影响,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反射同相轴有效频带范围为7-35Hz,其频带较窄。为了拓宽地震反射信号的频带宽度,首先采用线性radon变换最小平方求解方法有效衰减了炮检点鬼波,拓宽了信号频带宽度,特别是提升了低频有效信号能量;运用Q补偿技术,对高频端信号能量进行了补偿。结合鬼波压制和Q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浅水低信噪比常规拖缆地震数据的宽频处理尝试,改善了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波组特征,为下一步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低频数据信息。(2)研究区水深较浅,平均水深为50m,地震数据中海底相关短周期多次波异常发育,同时强屏蔽层界面的存在,该界面与海水面之间产生的海底相关长周期多次波也普遍发育,此外强屏蔽界面以下的层间多次波也可能存在。通过分析多次波产生机制和特点,制定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剩余多次波衰减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确定性海底多次波压制和广义自由表面多次波预测的组合方法,相对以往常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使强屏蔽层界面下中-古生界地震有效反射同向轴得到了不断凸显,速度谱上深部发散的能量团获得了一定收敛。(3)针对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中-古生界地震反射信噪比相对较差的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崂山隆起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多手段质控速度分析提取中-古生界速度信息,同时利用长排列地震的初至波,开展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揭示强屏蔽层(平均深度约700m)下部附近地层的速度变化信息,以指导中-古生界速度提取的准确性,从而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其次以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为初始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开展网格层析速度反演,获得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中浅部地层层速度模型,迭代反演过程中遵循先浅后深的原则,即先获得较准确的新生代地层层速度,再获得三叠系-志留系层速度;其次综合海域已有钻井的地层速度、层位解释和陆域震旦系-志留系(Tg-T11)的地层认识,建立研究区三叠系-震旦系(T9-Tg)层速度格架,对网格层析速度模型中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的层速度进行填充、平滑;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层位约束的网格层析速度迭代反演,通过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和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效果不断优化速度模型,最后获得了研究区高精度速度模型,为开展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了关键的速度模型。(4)系统分析了海域已有钻井和野外露头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在对测井曲线校正的基础上,根据井-震响应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关键敏感弹性参数,vp高值是区分生物碎屑灰岩、纯灰岩和碎屑岩的岩性敏感参数,λρ低值是重要的孔隙度敏感弹性参数,λ/μ低值和σ低值是油气流体敏感弹性参数。(5)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是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基于高精度速度模型、偏移成像数据和已有测井资料,采用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方法的岩性预测,以及叠前同时反演方法的物性和流体检测,对孔隙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综合运用频率域多尺度的裂缝预测、RGB融合的岩溶风化壳刻画和时频分析的油气检测方法对裂缝-岩溶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由此建立了针对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有效预测了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分布。(6)总结了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区储层以裂缝-岩溶型为主,孔隙型为辅,礁滩相储层局部分布,虽受到深埋藏压实作用,但次生孔隙比较发育;后期受印支构造运动作用,裂缝和岩溶不断发育,进一步改善了孔隙空间。
任浩林[2](2020)在《四川盆地富顺-永川龙马溪组应力场模拟及裂缝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是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域,但地质历史时期中复杂的构造活动导致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的地应力特征多变、裂缝发育情况不明确,这加大了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难度。针对这一影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本次采用岩心观测、有限元模拟、构造曲率计算等方法,总结富顺-永川区块龙马溪组岩心裂缝发育特征、裂缝成因类型及岩石力学参数分布特征,模拟目的层应力场分布特征,计算目的层曲率分布情况,最终对其裂缝发育程度进行综合预测,为该区页岩气储层进一步的钻井、压裂、试产等工程及开发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岩心观测及岩石力学参数分析表明,富顺-永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不同级别的宽度均有发育,且主要发育高角度缝和顺层缝,间距较小,全充填及半充填现象普遍,天然裂缝成因主要为构造成因和生烃成因,岩石力学参数分布较为集中并一定程度上受构造形态影响;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及构造曲率法结果表明,富顺-永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应力高值沿背斜走向分布的规律明显,研究区的东部及西南部的背斜应力值较其他区域背斜高,曲率高值沿背斜走向分布的规律明显,研究区东部及西南部背斜曲率值较其他区域背斜高。综合分析认为,在应力的作用下研究区背斜处裂缝发育程度较高,向斜处裂缝发育程度较低,研究区东部及西南部背斜裂缝发育程度较其他区域高,过高的裂缝发育程度对页岩气的保存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后续勘探开发可着眼位于低裂缝发育区域的井位。
卢世浩,杨红满,胡江涛[3](2019)在《主曲率法预测顺北区块二叠系井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石油钻井施工过程中若钻遇岩层构造裂缝,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由于地层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特点,钻井施工现场尚无有效方法对裂缝发育情况进行预判,需在钻井井漏发生以后再采取堵漏措施,不仅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还造成了钻井周期的延长。为此,提出一种用主曲率法预测因裂缝导致井漏的方法,将岩层视为一个几何实体,采用趋势面方法建立区域岩层构造模型,运用微分几何中的主曲率法来刻画岩层弯曲变形程度,以实钻井情况作为约束条件确定井漏的主曲率范围,从而以主曲率场的分布特征来指示构造裂缝发育区带,达到预测井漏的目的。该方法在西北油田顺北区块钻井现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主曲率法能有效预测井漏并指导钻井现场进行安全、高效地施工。
程超,何亮,张本健,曹建,张亮,朱雷[4](2020)在《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裂缝分级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为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老气藏,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开发,截止到目前累计产油气量已接近当初的探明储量,但生产动态资料证实气藏仍有潜力可挖。裂缝作为其主要的流通通道,一方面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油气藏的产能贡献巨大,但同时裂缝也是水淹或水驱的重要通道。因此对该气藏裂缝发育级别的重新评价对于开发方案的调整及剩余储量挖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表征裂缝发育的测井信息、岩石力学参数及构造曲率等多维数据集,运用AdaBoost算法模型对裂缝进行分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KNN算法、LR算法、支持向量机和RF等传统算法相比精度更高;基于该分类结果的气藏裂缝发育级别平面分布与气藏生产动态资料吻合。研究成果为老气藏裂缝发育级别的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孙爽[5](2019)在《红河油田红92井区延长组致密储层裂缝三维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河油田红92井区延长组长812单层属于致密砂岩油藏,开发中表现递减速率快、累产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需要整体考虑注水补充能量开发。受构造作用的影响,长812致密砂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虽然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但对注水开发影响更大。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研究区长812单层进行裂缝识别与描述,明确裂缝发育特征,建立致密砂岩储层基质和裂缝三维地质模型,为注水开发井网部署和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依据。通过岩心观察及描述,定量获取了裂缝的产状、规模、密度等参数;利用岩心标定常规测井,总结出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优选对裂缝敏感的常规测井曲线识别出单井裂缝发育段;筛选了5种对裂缝敏感的地震属性,包括蚂蚁体、方差体、构造倾角属性、振幅包络属性和均方根振幅属性,根据地震属性指出,红河油田红92井区北部裂缝发育,主要有四个北东东向的裂缝发育带,而南部裂缝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提出了多级相控建立致密砂岩储层基质三维地质模型方法,即在砂地比平面约束、沉积微相三维约束、岩相三维约束等多级约束下建立基质储层参数模型;比单一沉积相控方法建立的基质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精度更高。提出了裂缝分级建模的思路,用确定性建模和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随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和小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然后将各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融合成综合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并通过粗化得到裂缝等效物性参数模型。在小尺度裂缝离散建模方面,形成了井震结合、多级融合的建模思路,创新地提出了基于相关分析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和多级相控建立三维脆性指数模型方法,首次将PR(Permanence of Ratio)多元概率融合模型引入裂缝建模,并利用该模型融合地震属性融合体、脆性指数、到断层距离等多信息体建立裂缝概率体模型,并以此约束建立裂缝模型,提高了裂缝模型的可靠性。经验证,建立的裂缝模型与地质认识和生产数据吻合较好,可用于油藏数值模拟。
祖克威,程秀申,罗周亮,尹楠鑫,王楷[6](2018)在《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着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预测方法,以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为例,在统计研究区裂缝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构造曲率法、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和有限元法对裂缝进行预测,比较各个方法预测结果和适用条件。对比结果表明:曲率法基于几何学理论,可以定性的分析裂缝发育强度,无法预测裂缝方位,该方法适用于基础资料较少、构造简单、褶皱发育的地区;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是地球物理法预测裂缝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反映有效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是该方法适用于倾斜裂缝和高角度裂缝发育区,对地震资料质量和处理要求较高;有限元数值模拟法从正演角度再现了裂缝形成过程,计算分析裂缝的发育强度和方位,该方法需要对研究区裂缝形成机理认识充分,预测结果的精度取决于模型的精细程度。
李理,桑晓彤,陈霞飞[7](2017)在《低渗透储层裂缝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裂缝既是渗流通道,又是储集空间,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运用岩石破裂理论、位错理论和分形理论,以及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裂缝做了大量研究,在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识别及表征和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以下诸多进展:(1)从成因上,普遍认为剪裂缝和张裂缝分别遵循Coulomb准则和Griffith准则,裂缝位错模型和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等考虑了岩石力学性质和岩层的非均质性,更能真实地表达各向异性裂缝的成因;(2)关于影响因素,认为现今裂缝是不同时期区域、局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裂缝叠加的结果,主应力的大小、方向控制了裂缝的发育及分布,先期裂缝通过影响局部应力来制约后期裂缝的分布,而储层的非均质性也会主导裂缝的发育和扩展;(3)在裂缝识别方面,岩心观察是基础、测井方法是有效手段,二者能够实现井眼附近10 m内裂缝的定性—定量识别.借助数学及计算机模拟,井震结合识别裂缝是今后发展的趋势;(4)关于裂缝表征,岩心—分形—应力-应变方法实现了点、线—面—体裂缝参数三位一体的定量表征,并逐步由均一化表征到更好地反映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及不同时期裂缝参数的表征;(5)在预测方面,曲率法和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能够实现对裂缝局部-整体的预测,分形方法能够更精确、更客观的预测裂缝,裂缝位错预测模型通过岩石-裂缝-应力场的各向异性利用裂缝发育指数来预测、评价裂缝.
邬忠虎[8](2017)在《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预测研究 ——以贵州凤冈三区块为例》文中提出页岩气储量大、分布广,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被认为是常规能源的理想替代者。贵州省页岩气含量丰富,其中地质资源量达到13.5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约1.9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页岩气资源丰富。贵州凤冈三区块是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探矿区出让进行招标的区块之一,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保存条件好的裂缝发育区往往是页岩气甜点的区域。页岩储层中的裂缝控制着储层的含气性、渗透性,是页岩游离气的重要储集空间之一,对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中井网布局、水平井的设计部署、水力压裂设计和优化注水方案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论文基于贵州凤冈三区块下寒武统页岩储层开展了储层矿物岩石学、储层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岩石力学等特征分析、裂缝特征描述、查明裂缝发育主控因素,结合地质力学、岩石力学、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多期次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页岩储层裂缝分布预测方法。研究成果对贵州黔北地区页岩气压裂开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成果如下: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定量分析和粘土矿物分析,下寒武统页岩储层中,石英的含量在36%92%,平均为78%;黄铁矿的含量在2%25%,平均含量7.4%;斜长石含量在3%23%,平均含量15%;粘土矿物含量在2%30%,平均含量8%,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平均为87%。该地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裂缝。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知:下寒武统页岩中发育的孔隙包括粒间孔、粒内孔、溶蚀孔、有机质孔、特殊孔隙(草莓状黄铁矿孔隙)等,孔隙连通性普遍较差,导致渗透率很低。利用核磁共振测试分析,牛蹄塘组页岩中发育大量纳米级孔隙,页岩孔喉主要分布在0-0.1μm之间,属于纳米孔,也有少量的微米孔。页岩的孔径分布主要集在0.001μm-0.01μm和0.01-0.4μm之间,说明研究区页岩孔隙以纳米孔为主。通过全岩-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测定了不同围压和不同渗透压下页岩的渗透率,结果显示页岩的渗透率与围压的关系是呈非线性相关关系,通过数值拟合,发现三次函数拟合程度最高,达到了0.99145,在较低围压下页岩渗透率随着围压增大近似呈三次函数关系。随着围压的增大页岩渗透率减小,页岩渗透率与渗透压差的关系近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较低围压下,页岩渗透率与渗透压差的关系近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较低围压下渗透率随着渗透压差增大而大幅度增加;较高围压下的渗透率增加幅度减小。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方解石脉充填下,页岩在不同加载方向下的破裂模式,认为页岩单轴破坏后的最终破坏模式归纳为为四种:倒V形(?=0°、30°、45°)、倒Z形(?=15°)、直线形(?=75°)、V形(?=60°、90°)。观察数值试验中声发射分布情况,其分布特征与宏观破坏模式有相似性,基于分形几何理论,采用计算不同应力水平、不同方向加载条件下的页岩破裂分形维数D,分形维数值D能很好地反映页岩的破裂模式。从破裂模式的变化趋势可知,倒Z形破坏试样D值最大为1.688016,直线形破坏试样D值最小为1.481904,倒V形和V形破坏试样D值介于两者之间。因此,D值越大,破坏模式越复杂,D值越小破坏模式越简单。从宏观到微观角度观察了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区下寒武统页岩岩心裂缝发育,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构造裂缝中张性裂缝所占比例大于剪性裂缝。从野外露头、岩心、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可知,牛蹄塘组页岩裂缝充填程度较高,通常微裂缝中最常见的填充物是方解石,其次还有少量石英和黄铁矿。构造应力场、岩性、岩石力学性质和有机碳含量是控制页岩储层裂缝的重要因素,其中构造应力场是裂缝形成最重要的因素。页岩中脆性矿物比如石英、方解石等含量越高,裂缝越发育,TOC含量也与裂缝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区燕山期和喜山期叠加后的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在断裂带附近,断裂端部和断裂交汇处,应力水平较高,应力低值区分布在断裂与断裂之间。裂缝发育区(Ic>1.11)主要分布在:1)何家坝断裂带、随阳山断裂带、党湾断裂带、桃坪断裂带和峰岩断裂带;2)断裂带转折处以及不同断裂带相交处。裂缝相对发育区(1<Ic<1.11)主要分布在鱼泉沟断裂带,随阳山断裂带西部,永和断裂带,FC-1井西侧和峰岩断裂西部。其他地方属于裂缝不发育区(Ic<1),凤冈三区块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断裂控制。凤冈三区块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域建议优先选择裂缝发育区。
刘泽栋[9](2017)在《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3#煤层裂缝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裂缝是影响煤层渗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渗透率是制约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定量的预测煤层构造裂缝的参数有着重要的意义。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3#煤层是全区内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含气量较高的主力煤层,所以此次对3#煤层裂缝特征的研究将对工区内煤层气开采的产量增加起到一定的帮助。本论文对煤储层裂缝特征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工区的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之上,以古构造应力场产生裂缝,现今应力场只改造裂缝的为思路,优选岩石破裂准则,基于能量守恒原理以应变能密度和表面能将古地应力与裂缝参数联系起来,进而通过古应力场来判定裂缝的原始参数与空间分布规律,再将现今应力场的因素加入考虑,分析现今应力场对于先存裂缝的后期改造,最后以裂缝的开度和密度为纽带,建立起古今应力场与现今裂缝参数的定量计算公式,定量的预测煤层的裂缝密度、开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特征参数。通过工区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区内微地震裂缝监测和阵列声波测井等方法确定了工区的现今地应力方向;又利用水力压裂计算得到了区内井点的现今应力场大小;结合前人对区内现今应力场的分析和区内分布的井点应力场的资料,借助ANSYS软件,采用数值模拟反演的方法确定了柿庄南地区的现今最小主应力即水平最小主应力大小介于6.86MPa24.3MPa,整体表现为北西向;现今中间主应力即水平最大主应力大小介于7.25MPa28.8MPa,整体为北东方向;现今最大主应力即垂向主应力大小介于9.57MPa42.4MPa,重力的作用非常显着,整体上以垂向为主。综合利用裂缝充填物、构造形迹、构造演化史等方法确定煤层裂缝的形成时期为燕山期。然后本文进行了燕山期的古应力场数值模拟。燕山期古应力场的模拟结果显示,燕山运动时期研究区内整体处于挤压状态,断层区的应力值要高于其他部位,但断层附近区域的应力值较低;在区内西部等构造低部位的应力值较大,东部等构造高部位的应力值较小。燕山期等效最小主应力大小介于6.83MPa111MPa,整体为垂向;燕山期等效中间主应力大小介于6.86MPa155MPa,表现为近南北方向;燕山期的等效最大主应力大小介于88.5MPa398MPa,表现为近东西方向。文末建立了应力、应变与裂缝参数之间的计算模型,然后将计算模型与古今应力场模拟成果相结合,计算结果显示,裂缝线密度分布主要介于1587条/m,高值区分布于断层的附近及向斜等构造低部位地区;裂缝开度大小主要介于0.004mm0.7mm之间,分布与密度相反。孔隙度除却一小部分高值区外,大小主要介于0.025%2.3%之间,分布与开度相似;渗透率大小在三个方向上有所差异,但分布相似,受开度影响较大,总体呈现东部构造高部位渗透率较大,西部构造低部位较小,断层附近出现部分相对高值区。
秦红雷[10](2016)在《构造曲率法在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阐述了构造曲率法在火山岩储层构造裂缝预测的原理和运用前提,基于微分学原理导出了研究区火山岩目的层构造面主曲率的计算式,确定了构造裂缝形成所必须的临界曲率值,建立了构造曲率法的计算模型。以徐家围子安达地区火山岩目的层气藏为例,运用构造曲率法对目的层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构造主曲率高值区与测井分形维数高值区和高产气井部位吻合较好。
二、裂缝预测主曲率法的新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裂缝预测主曲率法的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海洋地震成像关键技术 |
1.2.3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 |
2.1.1 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
2.1.2 主要边界划分 |
2.2 崂山隆起地质条件分析 |
2.2.1 隆起主要构造单元 |
2.2.2 断裂特征 |
2.2.3 地震反射特征 |
2.3 崂山隆起碳酸盐岩储层条件 |
2.3.1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 |
2.3.2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与特征 |
第三章 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 |
3.1 地震处理成像难点分析 |
3.1.1 强屏蔽层界面分析 |
3.1.2 中-古生界弱反射系数 |
3.1.3 浅水多次波干扰 |
3.2 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 |
3.2.1 叠前多域去噪 |
3.2.2 海底多次波周期提取 |
3.2.3 海底相关多次波衰减 |
3.2.4 剩余多次波压制 |
3.3 地震拓频处理分析 |
3.3.1 虚反射压制 |
3.3.2 弱振幅补偿 |
3.4 高精度速度建模 |
3.4.1 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 |
3.4.2 基于层控网格层析速度建模 |
3.5 宽频成像效果分析 |
第四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4.1 碳酸盐岩储层的井-震响应特征 |
4.2 测井曲线校正与虚拟井建立 |
4.2.1 测井曲线校正 |
4.2.2 研究区虚拟井建立 |
4.3 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 |
4.3.1 横波测井曲线预测 |
4.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
4.4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4.4.1 岩性预测分析 |
4.4.2 物性与流体预测分析 |
4.4.3 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5 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4.5.1 裂缝预测 |
4.5.2 岩溶风化壳预测 |
4.5.3 油气检测分析 |
第五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分析 |
5.1 有利储层分布 |
5.1.1 研究区圈闭构造特征 |
5.1.2 石炭系-下二叠统栖霞组有利储层分布 |
5.2 石炭系-下二叠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
5.3 石炭系-下二叠统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四川盆地富顺-永川龙马溪组应力场模拟及裂缝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构造演化史及研究区概述 |
2.1 区域构造演化史概述 |
2.2 研究区概述 |
2.2.1 构造背景 |
2.2.2 沉积相及地层发育 |
2.2.3 页岩分布及岩石学特征 |
第3章 裂缝发育特征及裂缝成因类型分析 |
3.1 岩心裂缝发育特征 |
3.2 裂缝成因类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
4.1 泊松比 |
4.1.1 与黏土矿物含量关系 |
4.1.2 与脆性矿物含量关系 |
4.1.3 横向及纵向分布 |
4.2 杨氏模量 |
4.2.1 与黏土矿物含量关系 |
4.2.2 与脆性矿物含量关系 |
4.2.3 横向及纵向分布 |
4.3 剪切模量 |
4.3.1 与黏土矿物含量关系 |
4.3.2 与脆性矿物含量关系 |
4.3.3 横向及纵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限元法应力场模拟 |
5.1 模拟方法 |
5.2 地质体建模 |
5.3 模型属性设定 |
5.4 应力场模拟结果 |
第6章 裂缝发育区预测及与含气饱和度关系讨论 |
6.1 曲率法预测张裂缝 |
6.1.1 曲率计算原理及计算过程 |
6.1.2 曲率预测结果 |
6.2 裂缝发育程度综合预测 |
6.3 裂缝发育程度与含气饱和度关系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主曲率法预测顺北区块二叠系井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顺北区块二叠系井漏特点与因素 |
1.1 顺北区块二叠系井漏特点 |
1.2 顺北区块二叠系井漏因素 |
(1)区域性因素: |
(2)局部性因素: |
(3)随机性因素: |
2 应用主曲率法开展裂缝预测的方法 |
2.1 主曲率法裂缝预测原理 |
2.2 岩层趋势面拟合 |
2.3 构造面主曲率计算 |
2.4 临界曲率的确定 |
3 应用实例 |
4 结 论 |
(4)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裂缝分级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AdaBoost算法 |
3 训练数据集 |
3.1 表征裂缝的常规测井信息集 |
3.2 反映裂缝的力学参数评价集 |
3.3 表征裂缝发育的构造曲率数据集 |
3.4 表征裂缝发育程度的动态数据集 |
4 模拟试验 |
4.1 数据预处理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 结束语 |
(5)红河油田红92井区延长组致密储层裂缝三维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裂缝研究现状 |
1.2.2 储层裂缝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构造特征 |
1.3.2 地层特征 |
1.3.3 沉积特征 |
1.3.4 储层特征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岩心及测井裂缝识别与描述 |
2.1 岩心裂缝识别与描述 |
2.1.1 裂缝的成因类型 |
2.1.2 裂缝的产状 |
2.1.3 裂缝的规模 |
2.1.4 裂缝的密度 |
2.1.5 裂缝的有效性 |
2.2 测井裂缝识别 |
2.2.1 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
2.2.2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结果分析 |
第3章 基于地震信息的裂缝检测 |
3.1 地震层位解释 |
3.2 地震属性分析 |
3.2.1 方差体 |
3.2.2 蚂蚁体 |
3.2.3 振幅类属性 |
3.2.4 构造属性 |
3.2.5 曲率属性 |
3.2.6 瞬时相位属性 |
3.2.7 地震属性敏感性分析 |
3.3 裂缝平面分布规律 |
第4章 基质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1 基质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思路 |
4.2 构造模型的建立 |
4.2.1 断层模型 |
4.2.2 层面模型 |
4.3 沉积微相模型的建立 |
4.3.1 离散变量建模方法 |
4.3.2 沉积微相模型 |
4.4 岩相模型的建立 |
4.4.1 取心井岩相类型 |
4.4.2 单井岩相划分 |
4.4.3 岩相建模约束数据 |
4.4.4 岩相模型 |
4.5 基质储层参数模型的建立 |
4.5.1 基质储层参数建模方法 |
4.5.2 数据分析 |
4.5.3 孔隙度模型 |
4.5.4 渗透率模型 |
4.5.5 净毛比模型 |
4.5.6 含油饱和度模型 |
4.6 基质储层模型验证 |
第5章 多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的建立 |
5.1 多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的建模思路 |
5.2 大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的建立 |
5.3 中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的建立 |
5.4 小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的建立 |
5.4.1 小尺度裂缝产状统计数据 |
5.4.2 裂缝概率体模型 |
5.4.3 裂缝密度模型 |
5.4.4 小尺度裂缝离散网络模型 |
5.4.5 小尺度裂缝模型验证 |
5.5 裂缝等效物性参数模型的建立 |
5.5.1 裂缝等效孔隙度模型 |
5.5.2 裂缝等效渗透率模型 |
5.5.3 σ因子模型 |
5.6 储量验证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1.2 研究区裂缝发育规律 |
2 储层裂缝预测研究 |
2.1 构造曲率法 |
2.2 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 |
2.3 有限元数值模拟法 |
3 结论 |
(7)低渗透储层裂缝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裂缝的形成机理 |
1.1 构造裂缝 |
1.1.1 张裂缝的形成机理 |
1.1.2 剪裂缝的形成机理 |
1.1.3 低渗储层中的位错模型裂缝成因 |
1.2 非构造缝及形成机理 |
2 低渗储层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 岩性、结构和岩层厚度 |
2.2 岩石非均质性 |
2.3 构造应力场 |
3 低渗储层裂缝的识别和表征 |
3.1 裂缝的识别 |
3.1.1 相似露头区裂缝识别 |
3.1.2 岩心裂缝识别 |
3.1.3 测井资料识别裂缝 |
3.1.4 地震资料识别裂缝 |
3.2 低渗储层裂缝的表征 |
3.2.1 岩心裂缝表征 |
3.2.2 裂缝密度的分形表征 |
3.2.3 裂缝参数的应力-应变表征 |
4 储层裂缝的预测 |
4.1 曲率法 |
4.2 分形方法预测 |
4.3 纵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 |
4.4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 |
4.5 位错模型在低渗储层中的裂缝预测 |
4.6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5 结论及讨论 |
5.1 以上从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识别和表征及预测诸方面阐述了低渗储层裂缝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5.2 |
(8)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预测研究 ——以贵州凤冈三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
1.2.2 页岩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
1.2.3 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1.2.4 贵州页岩气研究现状 |
1.2.5 研究不足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4.1 主要成果认识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 沉积背景 |
2.3 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 |
2.3.1 大地构造位置 |
2.3.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3.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4 地质构造特征 |
2.4 FC-1 井地质概况 |
第三章 下寒武统页岩储层特征 |
3.1 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 |
3.2 页岩储层储集物性特征 |
3.2.1 物性特征 |
3.2.2 孔隙结构特征 |
3.3 储层岩石力学特征 |
3.3.1 页岩巴西劈裂试验 |
3.3.2 单轴抗压试验 |
3.3.3 全岩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 |
3.3.4 数值试验 |
第四章 牛蹄塘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
4.1 宏观裂缝发育特征 |
4.1.1 野外露头裂缝发育特征 |
4.1.2 岩心裂缝发育特征 |
4.2 微观裂缝发育特征 |
4.2.1 薄片裂缝特征 |
4.2.2 扫描电镜下裂缝特征 |
4.3 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 |
4.3.1 构造应力场 |
4.3.2 岩性 |
4.3.3 岩石力学性质 |
4.3.4 有机碳含量 |
第五章 研究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5.1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原理 |
5.1.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5.1.2 有限元模拟基本步骤 |
5.1.3 A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构造复合叠加在地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
5.2.1 构造复合叠加概述 |
5.2.2 构造复合叠加的基本原理 |
5.2.3 构造复合叠加对油气控制作用 |
5.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计算 |
5.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5.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2.1 确定边界条件 |
5.3.2.2 确定不同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 |
5.3.2.3 确定断层的力学参数 |
5.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4 反演标准 |
5.4 凤冈三区块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
第六章 页岩储层裂缝分布定量预测 |
6.1 储层破裂的力学机制 |
6.1.1 Mohr-Coulomb破裂准则 |
6.1.2 Griffith破裂准则 |
6.2 页岩破裂判别系数研究 |
6.2.1 页岩剪破裂判别 |
6.2.2 页岩张破裂判别 |
6.2.3 页岩储层破裂综合判别 |
6.3 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定量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3#煤层裂缝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 工区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背景 |
2.4 煤岩、煤质特征 |
2.5 煤储层特征 |
2.6 水文地质及水动力特征 |
第三章 现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3.1 现今地应力方向的确定 |
3.2 现今地应力大小的确定 |
3.2.1 现今地应力测量方法及原理 |
3.2.2 现今地应力的水力压裂计算结果 |
3.3 柿庄南区块现今地质模型 |
3.4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3.5 模型载荷的施加 |
3.6 现今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6.1 现今最小主应力 |
3.6.2 现今中间主应力 |
3.6.3 现今最大主应力分析 |
第四章 造缝期古应力场模拟 |
4.1 造缝期分析 |
4.2 造缝期古应力方向的确定 |
4.3 造缝期古应力大小的确定 |
4.4 造缝期地质模型的建立 |
4.5 模型载荷的施加 |
4.6 造缝期古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6.1 造缝期等效最小主应力结果 |
4.6.2 造缝期等效中间主应力结果 |
4.6.3 造缝期等效最大主应力结果 |
第五章 煤储层裂缝参数模拟分析 |
5.1 应力场与裂缝参数之间的定量计算模型 |
5.1.1 岩石破裂准则的优选 |
5.1.2 裂缝参数计算模型 |
5.2 目的煤层裂缝参数模拟结果 |
5.2.1 裂缝密度与开度分布特征 |
5.2.2 裂缝孔隙度分布特征 |
5.2.3 裂缝渗透率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构造曲率法在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主曲率与裂缝发育分布关系 |
2.1 趋势面数学模型 |
2.2 主曲率与裂缝发育分布 |
3 分析与结果 |
4 结论 |
四、裂缝预测主曲率法的新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四川盆地富顺-永川龙马溪组应力场模拟及裂缝预测[D]. 任浩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主曲率法预测顺北区块二叠系井漏研究[J]. 卢世浩,杨红满,胡江涛. 录井工程, 2019(04)
- [4]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裂缝分级评价方法[J]. 程超,何亮,张本健,曹建,张亮,朱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0(02)
- [5]红河油田红92井区延长组致密储层裂缝三维模型研究[D]. 孙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J]. 祖克威,程秀申,罗周亮,尹楠鑫,王楷.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4)
- [7]低渗透储层裂缝研究现状及进展[J]. 李理,桑晓彤,陈霞飞.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6)
- [8]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预测研究 ——以贵州凤冈三区块为例[D]. 邬忠虎. 贵州大学, 2017(02)
- [9]沁水盆地柿庄南地区3#煤层裂缝特征研究[D]. 刘泽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构造曲率法在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 秦红雷. 煤炭与化工,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