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水工程中小型水库的冬季水温分析——申同嘴水库水体结冰及温度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何东飞[1](2021)在《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河口水库是陕西省一座重要的大型水库,是未来关中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本文使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研发的水生态模型软件对三河口水库蓄水后的水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今后的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总结了湖泊水库水生态模型研究进展,并介绍了 AQUATOX模型的结构与原理。基于三河口库区子午河水生生物历史调查数据,以及本课题组在三河口水库实地采样调查所取得的水质数据,通过敏感度分析进行参数率定,完成模型验证,构建了三河口库区子午河河段水生态系统模型,并以子午河模型的相关参数为基础,建立了三河口水库的水生态系统模型,对水库蓄水后的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综合考虑入湖负荷、光照、温度、风速、降雨等水文气象条件及库区生物背景情况建立水生态系统模型。基于相关实验和文献资料,通过敏感性分析法确定一套适用于三河口水库的水生态模型的参数。(2)统计了三河口库区的污染物流入状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分析,并对模型在三河口地区应用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质及藻类生长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吻合子午河三河口河段实际水生态变化情况,藻类群落演替的模拟结果与子午河的实际情况相符。(3)利用模型对三河口水库蓄水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鱼类生长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水库蓄水后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4)基于水库建成后的水环境及水生态模拟结果,分析库区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改善和治理的措施及建议。为三河口水库长期生态治理及保护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杨鸿雁[2](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提出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金思凡[3](2020)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大型长距离调水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工程于2014年12月竣工并正式通水,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受工程结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社会活动的等多重因素影响,中线工程全线时刻可能出现影响输水水质与水量安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线工程全长1433km,输水线路上有1000座桥梁,每座桥梁都存在可能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但目前仅有1 1个水质监测站,难以准确、及时地发现突发水污染事件;其次,中线工程沿线穿越众多天然河流,修建了 600余座河渠交叉建筑物用于洪水疏导,但由于设计阶段对实际运行情况考虑不足,导致河渠交叉建筑物的实际过流能力低于设计值,即使遭遇标准内的洪水也可能会漫入渠道,不仅影响水质,也会导致渠道内水位突变,影响沿线分水闸门的调度;第三,中线工程横跨3个气候带,冰期输水期间,冰情复杂多变,显着增加了调度运行的难度,一旦运行方式不当,容易引发冰塞、冰坝等冰害,危害输水的水量安全。为此,本文密切结合中线工程运行的实际需求,聚焦上述三种影响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风险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并从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出发,结合中线工程现有的监测体系构建了异常模式指标体系及识别流程,设计了异常模式数据库,同时设计并实现了供水安全信息平台,为保障中线工程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提高供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系统梳理了中线工程存在的供水安全问题,聚焦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的三个关键问题,研究确定了其中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难题,分别为如何兼顾成本与效益制定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水质监测站点布设方案,如何量化不同因素对洪水漫入风险的影响程度并评估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洪水漫入风险以及如何量化冰塞变化特征并制定相应的运行方式。(2)针对水质监测站点少、难以及时发现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问题,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确定了表示监测效率与布设成本的指标,即漏报率、发现时间与站点个数、监测仪器精度,据此构建了站点布设多目标优化模型,揭示了站点个数与漏报率、发现时间之间的竞争关系,并揭示了监测仪器精度对发现时间-站点个数竞争关系影响较小,对漏报率-站点个数竞争关系影响较大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允许最大漏报率1.00%、允许最长发现时间120.00min为控制指标确定了最优布设方案,并考虑了不同污染物降解系数的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对站点布设方案鲁棒性的影响。研究成果为中线工程布设水质监测站点提供了理论支持。(3)针对河渠交叉建筑物(特别是左岸排水工程)受多种因素耦合作用影响导致存在洪水漫入风险的问题,构建了耦合洪水计算模型、泥沙输移模型以及管道过流模型的洪水过流模型,结合物理成因与RSA、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洪水漫入风险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因素以及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洪水漫入风险并确定了预警阈值。结果表明:泥沙淤积与漂浮物堵塞对洪水漫入风险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工程老化与降雨变化;仅考虑泥沙淤积与漂浮物堵塞素,重现期为10年、20年、50年以及200年的洪水相对应的淤积堵塞深度临界值分别为2.00m、1.60m、1.00m与0.20m。考虑泥沙淤积与漂浮物堵塞、工程老化以及降雨等多因素的耦合作用,淤积堵塞深度临界值的阈值范围分别为[1.51m,2.12m]、[0.93m,1.69m]、[0.19m,1.21m]、[0.00m,0.75m]。研究成果可为中线工程设置洪水漫入风险的预警阈值提供参考。(4)在冰情变化特征及冰期输水运行方式方面,以最容易发生冰塞的坟庄河节制闸至南拒马节制闸渠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耦合水力模型、热力模型与冰冻模型的冰情演变模型,并采用历史水位、水温、冰厚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与验证;之后结合历史运行数据设定不同水位、流速以及气温组合的典型情景,研究了不同典型情景下冰塞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负积温≤-100℃的情况下,水深<4.00m时高流速、水深≥4.00m时低流速易发生冰塞。依据上述冰塞变化特征,将负积温<-100℃作为启动冰期输水的判别条件,并制定了冰期输水的运行方式:水深<4.00m,保持流速0.20m/s;水深≥4.00m,保持流速0.60m/s。研究成果为降低中线工程冰塞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冰期输水调度提供参考。(5)从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出发,进一步拓展针对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典型异常情况作为异常模式,分为水质(突发水污染、地下水渗入、洪水漫入以及富营养化)、水量(洪水漫入、闸站失效以及偷水漏水)与冰期(冰花堆积、冰盖失稳破裂以及冰块自然堆积)3类;然后确定了异常模式对应指标的正常与异常的临界值与异常模式的识别流程,设计了异常模式数据库,为进一步扩展异常模式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供水安全信息平台,作为支撑实际运行中识别异常情况的信息化平台,为保障中线工程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提高供水安全提供有力工具。
蒋永丰[4](2019)在《基于EFDC模型的水源地水质模拟及安全预警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水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近些年水库水环境污染时有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氮、磷含量超标造成的水库富营养化。水库水环境复杂,一旦发生富营养化将很难治理。复杂的水环境情况造成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独特的分布情况。了解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湖库水环境管理。本研究结合现场监测及EFDC水质模型模拟,对岗南水库2018-2019年水库物理化学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岗南水库2018-2019年水质演变规律及水质指标在库区的分布情况,对水质安全作出初步评价,判断水质是否达标,并对水质安全预警技术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岗南水库库区水体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得到岗南水库水质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在垂向的分布特征。岗南水库水温变化受气温影响较大,季节性差异明显,夏、秋季发生水分层;pH变化范围在7.5-9.2之间,呈弱碱性;库区溶解氧含量较高,表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大于6 mg/l;氮、磷入库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出库含量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其中总氮超标最严重,最大时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13倍,其它部分指标在入库区超标,出库区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出水水质良好;其他水质指标含量在垂向也会出现差异,水体热分层是导致水质在垂向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2)建立了岗南水库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水库水质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基于EFDC软件建立了岗南水库2018-2019年的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实测数据采用Delft3D软件划分网格,采用实测的水位、水温、溶解氧、氮、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参数进行率定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同时使用模型模拟了岗南水库水质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污染物进入库区后逐渐混合减小,主要混合区域为S2及S4区域,出库水体水质良好。(3)基于设定好的模型,模拟水体污染物在库区的分布情况,并对水体进行水质安全预警。污染物在S1、S2混合稀释后随水体输运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库区,库区良好的水动力特性为库区提供了良好的水体交换,水库坝前区水质良好。基于模型的模拟预测能力在适合的输入数据下使用EFDC模型可以预测出上游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变化情况对库区水质进行预警,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损失。
王教元[5](2019)在《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日益增强的人为水文调控导致云南部分湖泊出现了明显的水库化特征,造成湖泊水质下降、湖滨带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水文调控及其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比研究受到监测数据不足的制约,需要结合多学科方法对湖泊水文调控生态环境效应的基本特征进行识别,并系统甄别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本研究以滇西北地区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数据、文献记录等研究手段,首先甄别了过去30年来区域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与驱动过程。随后选取了受到不同强度水文调控影响的三个湖泊:姐湖(没有水文调控的高山湖泊)、海西海(多次水文调控)和洱海(水文调控和富营养化)作为代表湖泊进行古湖沼学研究。在建立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开展理化指标分析,建立了湖泊与流域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结合硅藻、沉积物色素等生物代用指标,识别了硅藻群落结构、指示物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变化模式。进一步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湖泊之间、湖泊内部湖盆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识别主要影响因子,最终甄别出不同水文调控强度下湖泊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与关键驱动机制。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近30年来滇西北地区湖泊面积呈现波动变化特征,并受到极端干旱事件影响显着。自然调控为主的湖泊面积变化幅度小于人为调控影响的湖泊,人为水文调控不仅使湖泊面积增大,面积变化幅度也显着增加。气候变化是驱动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流域开发对湖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叠加影响了湖泊面积的长期波动。(2)未受人类扰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浅水湖泊(姐湖)1980s以来呈现水动力显着增加、水位下降的特征,促进了底栖硅藻百分比持续增加,但对硅藻群落变化的独立作用弱于气温与营养盐的驱动强度。1950s以来滇西北高山地区气候明显变暖,促进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内源有机质的增加。流域降水增多、流域侵蚀搬运等过程增强影响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湖泊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气温升高和水动力条件增强是驱动姐湖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根据粒度-水深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海西海过去200年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多次水文调控导致了湖泊沿岸带生境逐渐丧失、底栖硅藻持续减少,湖泊有机碳的内源贡献率增加。同时,随着蓄水强度的增加,湖泊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加快、埋藏量明显降低,加速了有机碳向无机碳的转化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水文调控导致的湖泊水位波动对硅藻群落演替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当水深达到10 m阈值或水深变化超过±2 m时,硅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异质性均出现显着降低。(4)洱海不同湖盆间营养元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结构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洱河节制闸、梯级水电站的建成运行等人为调控事件显着改变了洱海湖泊水文状态,导致了湖泊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显着增加。自1970年代以来,湖泊富营养化、区域气候变暖与水文调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大型水生植物大幅减少,导致了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升高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洱海硅藻群落转变为浮游种占优的单一群落构成,多样性明显降低。水深较浅的南部湖盆对人为调控导致的水位波动更为敏感,湖泊水深变化是硅藻群落结构变化和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5)滇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高山湖泊(姐湖),人为水文调控显着地改变湖泊水深及其变化幅度,是沿岸带生境退化和底栖藻类降低的重要驱动因子。湖泊高水位运行和水动力减弱使营养盐滞留效应增强,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泊有机碳源出现了由底栖通道向浮游通道的转变。同时,不同水文调控类型与强度对湖泊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随着人为调控强度的增加,湖泊水文变量对姐湖、洱海和海西海硅藻群落变化的单独解释量由约6%增加至大于25%。湖泊水深变幅和硅藻生物多样性关系符合典型的中度干扰假说理论模型,水深变化幅度增大将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将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水文调控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自然状态下水文波动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且水文波动、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滇西北典型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随着水文调控的频次和幅度增加,水文条件与营养盐、气温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表明了水文调控类型及其强度对其他类型环境压力的调控作用。此外,在湖盆形态与流域开发类型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的湖泊中,不同湖盆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在区域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增强的背景下,对湖泊水文的合理调控是对滇西北湖泊开展有效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王晓东[6](2019)在《山东境内大屯水库和双王城水库藻类功能群变化及环境驱动因子》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具有深远意义,调水中的水质保障对于受水地区的用水安全而言,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广泛的举措。调水东线工程中,双王城水库和大屯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境内重要的调蓄水库,承担着接受南四湖和东平湖来水,向工程沿线滨州、青岛、潍坊、德州等城市供水任务,调水工程使得沿线水质指标、水温动力学特征都发生变化,浮游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基于功能群研究藻类物的生长状况,探究其分布特征和演替规律能够更直接地掌握浮游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性变化,从而更好地改善水质和预防蓝藻水华,所以本研究从功能群的角度对两座水库中的浮游植物种群进行解析,为调蓄水库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对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两座水库浮游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根据功能群的分类特征对两座水库中的藻类进行了划分,通过探究两座水库功能群的演变分析了这些功能群的生长特征,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阐明了两座水库种群结构和演变的差异性,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究了促使水库中功能群演变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大屯水库共检出浮游藻类78属181种,划分为26个功能群,占优的功能群为D、X1、MP;双王城水库共检出浮游藻类90属208种,划分为28个功能群,占优势的功能群为S1、D、X1。(2)大屯水库和双王城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相似程度在40%以上,两座水库在采样时间上呈现出的相似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类别一大多来自两座水库冬春季节,功能群相似度在50%以上;类别二的来自两座水库夏秋季节,这个类别中功能群相似度在60%以上;类别三中的样本来自两座水库各个时段,这个类别的样本相似度在50%以上,相隔时间近或者来自同一座水库中的样本相似度较高。可以看出两座水库生存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相似性较高,不同的水体在时间相近的藻类样本呈现出相似性,而采样时间相隔较远的藻类样本对应地相似性也较低,相似度更高的类群大都来自同一水库相近的取样时间。(3)大屯水库中对功能群结构影响较为强烈的环境因子为温度、pH、水深、硝酸盐氮。大屯水库中主要功能群D和X1的生长和氨氮、硝酸盐氮、pH、水深均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和总磷浓度呈正相关。双王城水库中对功能群结构影响较为强烈的因子为温度、pH、硝酸盐氮、溶解氧。双王城水库中主要功能群D和S1的生长和高锰酸盐指数、pH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和氮类营养盐呈现出负相关;主要功能群X1的生长和水温、pH正相关,和总磷浓度负相关。两个水库中总氮浓度、N/P对水库中功能群演化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是因为水库中总氮浓度过高,当N/P超过7的时候总磷成为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朱景胜[7](2019)在《考虑温升及水压作用的冬季输水渠道冰盖的热力耦合分析》文中指出为缓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建设长距离输水工程成为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重要举措。长距离输水工程大部分均跨越了北方高寒区域,水流自低纬度地区往高纬度地区输送,但由于冬季输水易发生各类冰凌灾害,因此冰期输水难度较大。针对冬季输水渠道,一方面,水位波动干扰浮冰形成稳定冰盖,或引起初封冰盖破碎,使流冰在下游渠段堆积形成冰塞,威胁冬季输水安全。形成稳封冰盖后的渠道,输水边界条件改变对渠水流态造成影响规律复杂,给输水调度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在冰盖保温作用下,基土冻深在冰盖位置附近,由此产生不均匀冻胀更加严重。此外由于冰盖热力增厚和温升约束的膨胀作用,其对衬砌的静冰压力不断发展,导致渠道衬砌结构受力情况复杂且可能使衬砌发生破坏。通过对冰盖整个生消时期外荷载与膨胀内力变化分析,以及其对渠水、衬砌的作用力变化分析,对于保证冬季输水渠道冰盖稳定防止冰塞灾害产生以及进行衬砌结构抗冰冻加固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冰力学、流变学、热力学及流体动力学等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引入了横观各向同性的粘弹性河冰本构模型并开发了固定冰盖下考虑水力因素、糙率动态变化的非恒定流有限元程序。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渠道资料结合相关测站冷冬年的气象数据,系统地对冰盖受力、冰盖下流场及压力场分布、冰盖温度场及衬砌作用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为长距离输水工程实现冰盖下安全输水及寒区衬砌渠道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建立了固定冰盖热力增厚下的有压非恒定流模型并进行冬季输水的水力计算,能反映冰盖增生过程对水力要素、水流阻力的动态变化。对结冰期小流量输水模拟中,采用不同的冰盖糙率变化方案,不同的度日系数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差异;冰盖底部粗糙及附加湿周为引起冬季输水非恒定性及阻力增大的主要因素,但过流断面面积的变化也不可忽略。稳封期(冰盖达一定厚度时)增大输水流量可能使沿线冰盖下测压管水头大幅度增加,从而破坏冰体的完整性可能发生冰塞灾害,故应合理设计稳封期加大流量方案控制水位涨幅或采用其他工程措施(如开凿冰洞)使冰盖底部较大水压力得以释放。(2)在明确河冰受力变形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了横观各向同性的粘弹性冰体本构关系对冰盖应力与温升冰压力进行分析,得出了温升作用下热应变因边界约束下产生的热应力会使冰盖内弹性应变及蠕变应变发生动态变化及调整,蠕变速率受应力水平及温升冰体活化能而影响的结论,比单纯的热弹性分析更能模拟冰体在应变率下的蠕变特性。静冰压力发展曲线并非单调递增,会在连续温升某时刻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静冰压力峰值计算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升历时和初始冰面温度,且温升速率越大峰值越小。静冰压力随冰厚及边坡系数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因此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最大冰压力对应的临界冰厚及临界坡度,静冰压力随冰盖宽度减少而增大。在不考虑竖向荷载的情况应按限制X向位移的边界条件进行静冰压力计算较为合理,若考虑冰盖底部附加水压力产生外部垂向荷载的情况则应考虑冰盖与衬砌为固定约束边界或其他复杂边界条件。(3)以冰盖抗拉强度、衬砌与冰盖冻结强度为控制标准进行冰盖下加压数值试验求得不同冰厚、冰宽及渠坡下的允许水位涨幅值,发现冰盖下允许作用水压力随冰厚增大、冰宽减小、渠坡放缓而不断增大。温升过程中若与水位波动组合下将极大增加冰盖与衬砌破坏的可能性。(4)对于冬季输水渠道衬砌的安全性分析研究,发现单一温升作用下冰盖对衬砌产生较大静冰压力,易使在衬砌发生挤压破坏;另由于冰盖与衬砌存在冻结力,在冰盖底部的上举水压力作用易使产生冰盖爬坡现象或衬砌板板掀起破坏;在温升及水位变化共同作用下,较小水位波动幅度也将大幅度提高温升冰压力作用效果,使冰盖与衬砌接触处的下侧发生拉裂破坏或冰盖与衬砌发生剪切破坏其中一种,应注意温升-水压组合作用对冰盖及渠道衬砌可能产生的危害。
江雪[8](2018)在《典型水源型水库污染现状及源汇辨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桥水库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水源型水库,是天津市重要的的饮用水源地和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近年来开始出现藻类水华,供水水质不容乐观,因此对于桥水库的水质监测和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于桥水库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的连续监测,采集具有代表性点位的上覆水和沉积物样品。系统地分析氮磷营养元素在夏、秋、冬、春四个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整个水域的空间分布和沉积物不同深度的垂直分布特征,以综合反映于桥水库的污染现状,同时找出污染物的来源;对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氮磷营养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内源和外源对水体污染的影响;研究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分析不同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来描述其环境意义;通过探讨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释放通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进一步评估沉积物内源负荷,为湖泊水库、尤其是水源型水库的水环境保护及内源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于桥水库上覆水TN浓度为1.841~4.107mg·L-1,TP浓度为0.189-0.403mg·L-1,水体污染较严重。水体氮磷浓度在北部区域S2和S4点位以及淋河、黎河入库河口处S7点位较高,说明于桥水库主要遭受人类活动和河流外源性输入的污染。(2)于桥水库表层沉积物TN含量为1603.3~4088.2mg·kg-1,TP含量为590.3~1290.Omg·kg-1,污染水平介于最低级和严重级之间。于桥水库上覆水与沉积物中TN呈显着正相关,说明沉积物中氮以释放为主、沉积较少。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TP、PO43--P、NH4+-N、N03--N和N02--N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属于内源和外源的共同作用。(3)于桥水库沉积物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依次为:Ca-P>Fe-P>Res-P>AI-P>Org-P>Ex-P。淋河、黎河入库河口附近为水库最高含磷区域,且表层富集,释放风险和生物可利用量很高;水库中心区域的各形态磷和TP含量几乎最低,随着深度的加深逐渐降低,现阶段沉积物中的磷以滞留为主、释放潜力较小。(4)于桥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的年际释放通量约为81.8t·a-1,沉积物是于桥水库内源磷的稳定源。NH4+-N、NO3--N和NO2--N年际释放通量分别约为1351.9t·a-1、-269.5t·a-1和-10.8t·a-1,NH4+-N全年作为氮的释放源,而N03--N和NO2--N全年整体表现出“汇”的特征,于桥水库无机氮年际释放通量为1071.6t·a-1,内源负荷严重,未来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内源负荷。
王琲[9](2016)在《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水库作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工程,其调度方式与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水库在发挥其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下游河段生态缺水,电站厂房低温水下泄等生态问题,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恢复河流适宜生境是目前水库运行管理的发展方向。赣江是长江流域八大支流之一,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现已建成万安水利枢纽、石虎塘航电枢纽及峡江水利枢纽。2012年,经农业部批准,赣江峡江江段被选定为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本文研究了考虑生态需水及水温因素的梯级水库生态调度,以期能够缓解水利建设对四大家鱼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赣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保护的双赢。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赣江大型水利工程对河流天然水文情势的影响为切入点,应用M-K趋势检验、M-K突变检验及水文变化指标法(IHA)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赣江中游河段流量特征及变化趋势。从计算结果看,1957-2013年赣江中游流量变化趋势较平稳,年均流量呈增加趋势,但赣江鱼类产卵期(4-7月)流量呈下降趋势,且80年代后期产卵期流量变化趋势明显减弱,从一定程度上证实水利工程建设对赣江鱼类资源的影响;人为干扰前后IHA指标中涨落次数、降幅率发生高度改变,整体改变度为27.6%,说明人类活动己使水文情势偏离天然情况,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2)在充分调查家鱼各生命周期习性的基础上,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水力学指标体系与生态指标的动态响应关系,提出了基于鱼类适宜水力学指标的河道生态流量定值方法。经研究发现对赣江流域四大家鱼产量影响最大的水力学指标分别为越冬期的流速指标(对产量起负影响)、产卵期的水位指标(正影响)及肥育期的湿周指标(正影响)。并通过对水力学指标进行设置模拟河流的自然节律,推求生态流量过程。经计算,越冬期保证鱼类感应流速,维持生态流量336m3/s;产卵期维持流量1070m3/s以上,以保证漂流性鱼卵在水体中足够的漂距,在5、6月通过人工放流分别创造一次大于10d的持续涨水过程,涨水水位2-3m,以模拟天然径流过程中流量脉冲;肥育期为保证亲鱼产卵后获得充分的饵料及幼鱼摄入足够营养物质,满足鱼类适宜湿周,其对应生态流量为625m3/s。(3)对于底层取水的水库,水库分层造成的低温水下泄对下游河道生态造成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生态适宜库水位概念。即通过降低特定时段水库运行水位的方法,提高太阳辐射和风力等对底层水体的扰动,并增大上游河道天然来水对库区底部水体的掺混强度,最终使得电站取水口处水体温度变化过程接近天然河道,缓解低温水下泄对鱼类产卵造成的不利影响。为确定峡江水利枢纽生态适宜库水位,在保持其他干扰项不变的情况下,对五种坝前水位情境进行试算。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当坝前水位44.5m时,取水口处水温升至鱼类产卵适宜水温所需历时仅滞后于天然河道2d,水温沿水流方向均基本保持稳定,垂向水温也与天然河道水温分布大致相同,对下游鱼类造成影响较小。(4)利用“拐点”理论定量分析了生态与发电效益的竞争关系,并基于差分进化算法高维搜索能力较强以及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性能的优点,针对人工蜂群算法中雇佣蜂高维搜索能力以及侦察蜂全局搜索性能较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和粒子群结合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利用该算法对不同生态约束等级的调度策略进行计算,建立了均衡河流生境约束与发电效益“拐点”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认为“拐点”对于均衡生态约束与发电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协调均衡生态友好与发电效益的竞争关系。
郭琦[10](2014)在《金海调蓄水库水质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海调蓄水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部,是呼和浩特市城区利用黄河源水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也是引黄入呼工程的供水水源地。为了了解和掌握金海调蓄水库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对金海调蓄水库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监测。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采样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33属45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共鉴定出15属24种;硅藻门次之,共有8属11种;兼有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金藻门,分别鉴定出4属4种、2属2种、2属2种、1属1种、1属1种。优势度分析表明,金海调蓄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有小球藻、肥壮蹄形藻、中型脆杆藻、微小色球藻等31种。(2)金海调蓄水库浮游植物数量在2.01×105个/L至3.35×106个/L,平均值为1.45×106个/L,夏季最多,春季最少,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主要受水温以及总磷浓度的影响,金海调蓄水库现阶段属于绿藻-硅藻型为主,兼有蓝藻-裸藻-甲藻-隐藻-金藻型水源地群落结构。(3)调查期间金海调蓄水库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在1.29至3.52之间,马格里夫丰富度指数D在0.67至2.42之间,皮洛均匀度指数J在0.38至0.82之间,总体而言,金海调蓄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与完整。通过对金海调蓄水库各个季节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析可知,金海调蓄水库水质总体处于p-中污带,水质情况较为良好。通过对金海调蓄水库综合营养状态评价分析可知,金海调蓄水库现阶段处于中营养状态水平,在一年内冬季水体污染程度最为严重,春季次之,秋季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夏季水质最为良好。
二、调水工程中小型水库的冬季水温分析——申同嘴水库水体结冰及温度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水工程中小型水库的冬季水温分析——申同嘴水库水体结冰及温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水生态系统模型研究概述 |
2.1 模型的发展 |
2.2 水生态模型分类 |
2.3 水生态模型软件 |
2.4 水生态模型未来发展趋势 |
3.三河口水库库区概况 |
3.1 水库主要参数 |
3.2 气候 |
3.3 水文泥沙 |
3.4 土壤 |
3.5 三河口水库工程地质 |
3.6 水质特征分析 |
3.7 三河口流域的河流水系特征 |
3.8 植物多样性 |
3.9 动物多样性 |
4.模型概述 |
4.1 AQUATOX模型简介 |
4.2 模型结构过程解析 |
5.库区模型的建立及模拟预测 |
5.1 模型建立 |
5.2 三河口水库的污染物来源计算 |
5.3 敏感性分析 |
5.4 生态模型的参数率定 |
5.5 三河口水库库区子午河水生态系统现状模拟及验证 |
5.6 模型验证 |
5.7 三河口水库蓄水后水生态系统状况模拟及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6.水库蓄水产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
6.1 水库运行所产生的问题 |
6.2 生态恢复的措施及建议 |
7.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
1.3.1 自然概况 |
1.3.2 社会经济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
2.1 前言 |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水质理化指标 |
2.3.2 浮游植物样品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2.5 讨论 |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
3.1 前言 |
3.2 研究地概况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沉积岩芯柱 |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
3.5 讨论 |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
4.1 前言 |
4.2 研究地概况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
4.5 讨论 |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突发水污染事件防治研究 |
1.2.2 河渠交叉建筑物洪水风险研究 |
1.2.3 冰情变化特征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及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关键问题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突发水污染事件监测 |
2.3 河渠交叉建筑物洪水漫入风险 |
2.4 冰期输水冰塞变化特征与运行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水质监测站点布设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实例概况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水质模型及模型参数 |
3.3 水质监测站点布设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3.3.1 水质监测站点监测效率与布设成本指标的确定 |
3.3.2 水质监测站点布设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3.4 结果分析 |
3.4.1 突发水污染事件情景设计 |
3.4.2 站点布设优化Pareto解集的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 |
3.4.3 不同监测仪器精度对Pareto解集的影响分析 |
3.4.4 站点布设方案成本效益分析 |
3.4.5 站点布设位置累积概率分析 |
3.4.6 污染物衰减特性的不确定性对布设方案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河渠交叉建筑物洪水漫入风险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实例概况 |
4.3 洪水过流模型构建 |
4.3.1 模型框架 |
4.3.2 洪水计算模型 |
4.3.3 泥沙输移模型 |
4.3.4 管道过流模型 |
4.4 洪水过流模型校验 |
4.5 洪水过流模型敏感性分析 |
4.5.1 分析方法 |
4.5.2 评价指标 |
4.5.3 模型参数取值范围分析 |
4.5.4 敏感性分析结果 |
4.6 单因素及多因素耦合的洪水漫入风险分析 |
4.6.1 单因素影响下的洪水漫入风险分析 |
4.6.2 多因素影响下的洪水漫入风险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冰情演变模型的冰期输水运行方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实例概况 |
5.2.1 研究区域 |
5.2.2 实测数据 |
5.3 冰情演变模型构建 |
5.3.1 模型框架 |
5.3.2 水力子模型 |
5.3.3 热力子模型 |
5.3.4 冰冻子模型 |
5.4 模型校验 |
5.4.1 模型计算条件 |
5.4.2 模型检验指标 |
5.4.3 模型校验方案 |
5.4.4 模型校验结果 |
5.5 冰塞特征分析 |
5.5.1 冰塞的定义 |
5.5.2 冰塞形成的条件 |
5.5.3 冰塞的影响因素 |
5.5.4 冰塞变化的指标 |
5.6 冰塞变化特征及冰期输水运行方式分析 |
5.6.1 模拟情景设置 |
5.6.2 水力因素对冰塞的影响 |
5.6.3 热力因素对冰塞的影响 |
5.6.4 冰期输水运行方式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异常模式研究及供水安全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1 引言 |
6.2 异常模式指标体系与识别流程 |
6.2.1 异常模式分类 |
6.2.2 水质异常 |
6.2.3 水量异常 |
6.2.4 冰期异常 |
6.3 异常模式数据库设计 |
6.3.1 设计流程 |
6.3.2 逻辑设计 |
6.3.3 物理设计 |
6.4 供水安全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4.1 总体设计 |
6.4.2 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
6.4.3 关键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异常模式数据库库表结构 |
附录B 供水安全信息平台功能时序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EFDC模型的水源地水质模拟及安全预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水质模型的发展 |
1.2.2 国内外主要水质模型介绍 |
1.2.3 EFDC模型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岗南水库水环境现状分析 |
2.1 岗南水库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流域 |
2.1.2 人口分布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入库河流 |
2.2 面临的问题 |
2.3 岗南水库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岗南水库水质时空分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岗南水库水质时空分布分析 |
3.2.1 岗南水库水位、流量变化分析 |
3.2.2 岗南水库水温、pH变化特征分析 |
3.2.3 溶解氧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4 氮、磷营养盐变化特征分析 |
3.2.5 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特征 |
3.2.6 叶绿素、蓝绿藻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EFDC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简介 |
4.1 EFDC模型概述 |
4.2 水动力模型原理 |
4.2.1 σ坐标系转换 |
4.2.2 水动力模型方程 |
4.2.3 水动力学定解条件 |
4.3 水质模型原理 |
4.3.1 水质模块中控制方程 |
4.3.2 水质模型中的状态变量 |
4.4 模型率定 |
第5章 岗南水库水动力模型 |
5.1 网格划分 |
5.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5.3 水库库区糙率确定 |
5.4 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及验证 |
5.4.1 水位模拟及验证 |
5.4.2 水温模拟及验证 |
5.5 水动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6章 岗南水库水质模型 |
6.1 水质模型参数率定 |
6.2 水质模型参数验证 |
6.3 模拟结果分析 |
6.3.1 溶解氧模拟结果分析 |
6.3.2 氮、磷模拟结果分析 |
6.3.3 高锰酸盐指数模拟结果分析 |
6.3.4 叶绿素模拟结果分析 |
6.4 基于EFDC模型的水质安全预警54 结论57参考文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湖泊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压力 |
1.1.2 湖泊水文调控下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的方法体系 |
1.1.3 湖泊水库化生态环境评价的沉积物代用指标 |
1.1.4 云南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由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选题缘由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提取及样品采集 |
2.2.1 水位监测数据 |
2.2.2 湖泊遥感数据 |
2.2.3 现代气象数据 |
2.2.4 历史文献 |
2.2.5 湖泊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
2.3 实验分析 |
2.3.1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建立 |
2.3.2 湖泊环境代用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湖泊生物代用指标分析方法 |
2.4 数理统计分析 |
第3章 水文调控下滇西北地区湖泊水位变化的时空模式 |
3.1 近30 年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趋势 |
3.1.1 滇西北湖泊面积提取 |
3.1.2 滇西北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对应关系 |
3.1.3 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模式 |
3.1.4 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因子识别 |
3.2 沉积物粒度重建湖泊水位的可靠性评价 |
3.2.1 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现代调查 |
3.2.2 表层沉积物粒度-湖泊水位转换函数建立 |
3.2.3 海西海湖泊水位变化历史的重建及其可靠性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丽江姐湖对气候变化和水文波动的响应模式 |
4.1 姐湖概况 |
4.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
4.3 姐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
4.3.1 区域气候、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变化 |
4.3.2 沉积物总氮和叶绿素的变化 |
4.3.3 全样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C/N的变化 |
4.4 姐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长期变化历史 |
4.5 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 |
4.5.1 硅藻群落对湖泊水动力过程的生态响应 |
4.5.2 湖泊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
4.5.3 硅藻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驱动强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文调控下大理海西海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特征 |
5.1 海西海概况 |
5.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
5.3 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
5.3.1 湖泊水位和沿岸带生境的长期变化 |
5.3.2 沉积物粒度、营养元素及碳、氮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
5.3.3 湖泊有机碳来源及其通道的识别 |
5.3.4 湖泊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长期变化 |
5.4 海西海生态系统响应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长期模式 |
5.4.1 湖泊生境结构对水文波动的长期响应模式 |
5.4.2 碳氮元素循环对湖泊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
5.4.3 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
5.4.5 不同阶段水文调控的生态影响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洱海对水文调控、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响应的时空模式 |
6.1 洱海概况 |
6.2 洱海水文调控及水位变化历史 |
6.3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
6.4 不同湖盆沉积物记录的洱海环境变化历史 |
6.4.1 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长期变化历史 |
6.4.2 碳氮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
6.4.3 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长期变化历史 |
6.4.4 沉积物色素记录的蓝藻爆发时空模式 |
6.4.5 硅藻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模式 |
6.5 水文调控强度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模式 |
6.5.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
6.5.2 硅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
6.5.3 湖泊蓝藻爆发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特征 |
6.6 不同湖区对水文调控强度长期响应的空间差异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比较 |
7.1 湖泊水位波动及生境变化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
7.2 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
7.3 湖泊生产力、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响应特征 |
7.4 滇西北典型湖泊环境生态长期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强度的识别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沉积物钻孔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境内大屯水库和双王城水库藻类功能群变化及环境驱动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浮游植物功能群概述 |
1.2 浮游植物功能群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以及课题创新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课题创新点 |
第2章 双王城水库和大屯水库功能群分布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 |
2.1.2 采样以及处理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第3章 两座调蓄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2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3.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2.1 两座调蓄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分析 |
3.2.2 两座调蓄水库藻类功能群聚类分析 |
3.2.3 大屯水库和双王城水库功能群NMDS |
3.3 小结 |
第4章 两座调蓄水库功能群结构变化的环境驱动因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2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水库水体理化指标及营养化状态 |
4.2.2 大屯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2.3 双王城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2.4 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考虑温升及水压作用的冬季输水渠道冰盖的热力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河冰研究进展 |
1.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研究进展 |
1.2.3 河冰力学指标及河冰流变本构 |
1.2.4 温升冰压力及水-冰相互作用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冰过程及多物理场仿真理论 |
2.1 河冰过程与河冰分类 |
2.1.1 河冰一般形成过程概述 |
2.1.2 河冰分类 |
2.1.3 冰盖发展模型判别 |
2.2 河冰物理过程及河冰模型 |
2.3 多物理场仿真理论 |
2.3.1 偏微分方程与有限元法 |
2.3.2 多场耦合与COMSOL Multiphyisics |
第三章 不同渠道断面形式及温升变化下冰盖的力学响应 |
3.1 淡水冰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
3.1.1 河冰类型及力学参数 |
3.1.2 河冰流变力学模型 |
3.2 温升作用下的渠道冰盖热力耦合模拟 |
3.2.1 河冰与渠道的相互作用 |
3.2.2 温升作用下的冰盖热力耦合控制方程及数值模拟 |
3.3 不同渠道断面参数下的温升极限冰压力模拟 |
3.3.1 不同冰厚下最大温升冰压力的变化 |
3.3.2 不同渠道边坡系数下最大温升冰压力的变化 |
3.3.3 不同渠道底宽的温升最大冰压力的变化 |
3.3.4 不同渠坡约束条件的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冬季渠道输水过程模拟及不同流量调节下的水力响应 |
4.1 冬季输水基本概念及考虑冰盖生消过程的非恒定流模型 |
4.1.1 冬季输水基本概念 |
4.1.2 考虑冰盖生消过程的非恒定流模型 |
4.2 考虑综合糙率、水力因素动态变化的结冰期渠道水力响应 |
4.2.1 计算渠道基本情况及边界条件 |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3 不同模型参数的水力响应分析 |
4.2.4 不同冰厚、不同上下游水位流量下的水力响应分析 |
4.3 稳封期加大输水流量下的冰盖下作用压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水压-温升组合作用的冰盖受力及衬砌破坏机理 |
5.1 水压-温升组合作用对冰盖及渠道衬砌的受力影响 |
5.2 冰盖下允许作用压强探究 |
5.2.1 冰盖下水压力作用下的强度控制标准探讨 |
5.2.2 不同冰厚、渠底宽度及坡度的允许水位涨幅 |
5.3 水压-温升组合作用的渠道冰盖受力及衬砌破坏机理 |
5.3.1 在水压及温升组合作用下的冰盖对衬砌作用力差异 |
5.3.2 考虑温升、水位波动因素下渠道衬砌破坏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典型水源型水库污染现状及源汇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湖泊水库水环境污染现状 |
1.2.2 沉积物氮磷污染研究进展 |
1.2.3 沉积物磷形态研究进展 |
1.2.4 沉积物内源释放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拟研究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采集及前期处理 |
2.3 样品测定方法 |
2.3.1 溶解氧(DO)、pH、氧化还原电位(Eh)、电导率(δ) |
2.3.2 上覆水、间隙水、静态释放实验水样与沉积物中氮磷的测定 |
2.3.3 沉积物中磷形态分析方法 |
2.3.4 其他指标的测定 |
2.3.5 沉积物年代的测定 |
2.4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于桥水库上覆水水质特征与评价 |
3.1 于桥水库上覆水物理性质 |
3.2 于桥水库上覆水TN、TP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 |
3.3 于桥水库上覆水溶解性活性磷及无机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于桥水库沉积物性质与氮磷污染现状 |
4.1 于桥水库沉积物含水率、孔隙率和容重 |
4.2 于桥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4.3 于桥水库沉积物有机质分布特征 |
4.4 于桥水库沉积物TP、TN的污染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 |
4.4.1 于桥水库沉积物TP、TN的污染现状及评价 |
4.4.2 于桥水库沉积物TP、TN的空间分布特征 |
4.5 于桥水库沉积物易交换态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
4.5.1 于桥水库沉积物中易交换态磷的时空分布特征 |
4.5.2 于桥水库沉积物NH_4~+-N的时空变化特征 |
4.5.3 于桥水库沉积物NO_3~--N、NO_2~--N的时空变化特征 |
4.6 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氮磷的相关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于桥水库沉积物磷赋存形态与环境意义 |
5.1 沉积物TP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
5.2 沉积物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
5.3 沉积物磷形态的垂直分布特征与环境意义 |
5.4 沉积物各磷形态之间的相关关系 |
5.5 沉积物各磷形态与间隙水PO_4~(3-)-P、粒径和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关系 |
5.5.1 沉积物各磷形态与间隙水PO_4~(3-)-P之间的相关关系 |
5.5.2 沉积物各磷形态与粒径之间的相关关系 |
5.5.3 沉积物各磷形态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于桥水库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 沉积物-水界面活性磷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6.2 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6.2.1 沉积物-水界面NH_4~+-N释放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6.2.2 沉积物-水界面NO_3~--N、NO_2~--N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6.3 沉积物-水界面年际内源氮磷通量估算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
1.2.2 水库水温研究进展 |
1.2.3 水库调度研究进展 |
1.2.4 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梯级水库对鱼类生境影响及其调控框架 |
2.1 梯级水库建设运行对河流生境的影响 |
2.1.1 单一水库对河流生境的影响 |
2.1.2 梯级水库对河流生境的影响 |
2.2 河流生态因子对鱼类习性的影响 |
2.3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的内涵 |
2.4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的原则和思路 |
2.4.1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原则 |
2.4.2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思路 |
2.5 考虑鱼类适宜生境的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赣江河流开发生态水文过程变化分析 |
3.1 赣江流域概况 |
3.1.1 赣江流域基本情况 |
3.1.2 工程概况 |
3.2 渔业资源现状 |
3.2.1 渔业概况 |
3.2.2 鱼类区系 |
3.2.3 赣江渔业资源存在问题 |
3.3 指示物种选取及习性特征 |
3.3.1 指示物种选取 |
3.3.2 四大家鱼习性 |
3.3.3 赣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 |
3.4 赣江生态水文变化特性分析 |
3.4.1 赣江中游河段流量年际变化 |
3.4.2 赣江中游河段流量变化趋势检验 |
3.4.3 赣江中游生态影响评价的RVA变动范围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鱼类适宜水力指标的生态流量定值方法 |
4.1 河道生态水力学指标的选取方法 |
4.1.1 河道生态水力学指标体系概念与构建 |
4.1.2 数据资料与来源 |
4.1.3 生态水力学指标的选取方法 |
4.1.4 百嘉下产卵场(万安至石虎塘)生态水力学指标选取 |
4.1.5 吉水产卵场(石虎塘至峡江)生态水力学指标选取 |
4.1.6 峡江产卵场(峡江下游)生态水力学指标选取 |
4.2 赣江梯级水库群下游河段生态流量定值 |
4.2.1 产卵场涨水时间的确定 |
4.2.2 鱼类适宜水力学指标法生态流量定值结果 |
4.2.3 最小生态流量定值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水库生态适宜库水位定值方法 |
5.1 生态适宜库水位概念与定值方法 |
5.1.1 水库生态适宜库水位定义 |
5.1.2 峡江水库生态适宜库水位定值方法 |
5.2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概述 |
5.3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5.3.1 基本控制方程 |
5.3.2 数学方法简介 |
5.3.3 参数介绍 |
5.4 峡江水库库区水温模型率定 |
5.4.1 水库计算范围及地形概况 |
5.4.2 边界条件与数据来源 |
5.4.3 率定结果 |
5.5 峡江水库库区水温三维模拟 |
5.5.1 边界条件设置 |
5.5.2 情境设置 |
5.5.3 生态适宜库水位定值 |
5.6 本章小结 |
6 赣江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及策略研究 |
6.1 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优化模型 |
6.1.1 目标函数 |
6.1.2 约束条件 |
6.1.3 数据资料与来源 |
6.2 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策略研究方法 |
6.3 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 |
6.4 生态调度策略分析 |
6.4.1 不同生态调度策略计算结果 |
6.4.2 发电-生态效益均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金海调蓄水库水质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
1.2.3 水体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之间的关系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水文气象特征 |
2.3 社会经济情况 |
2.4 金海调蓄水库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采样点的布设与采样时间 |
3.1.1 采样点的布设 |
3.1.2 采样时间及频次 |
3.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2.2 样品的分析测试方法 |
3.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1 水库综合营养状态评价 |
3.3.1.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
3.3.1.2 各评价因子指数计算公式 |
3.3.1.3 权重计算公式 |
3.3.1.4 营养状态分级标准 |
3.3.2 浮游植物种属的鉴定及数量的测定 |
3.3.2.1 浮游植物种属的鉴定 |
3.3.2.2 浮游植物数量的测定 |
3.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及计算 |
4 金海调蓄水库水体理化指标与水环境质量分析 |
4.1 水体理化指标分析 |
4.1.1 水体温度分析 |
4.1.2 水体pH值分析 |
4.1.3 水体透明度分析 |
4.1.5 水体中总氮含量分析 |
4.1.6 水体中各形态氮含量分析 |
4.1.7 水体中总磷含量分析 |
4.1.8 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含量分析 |
4.1.9 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分析 |
4.2 水库水环境综合营养状态分析 |
5 金海调蓄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
5.1 浮游植物的种类及组成 |
5.2 浮游植物种类及组成的季节性分布 |
5.3 浮游植物优势种及污染指示种变化 |
5.4 浮游植物的数量特征 |
5.4.1 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化 |
5.4.2 浮游植物的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5.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对应分析 |
5.5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调水工程中小型水库的冬季水温分析——申同嘴水库水体结冰及温度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D]. 何东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的水量水质安全关键问题研究[D]. 金思凡.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EFDC模型的水源地水质模拟及安全预警技术[D]. 蒋永丰.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5]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D]. 王教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山东境内大屯水库和双王城水库藻类功能群变化及环境驱动因子[D]. 王晓东. 山东大学, 2019(09)
- [7]考虑温升及水压作用的冬季输水渠道冰盖的热力耦合分析[D]. 朱景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典型水源型水库污染现状及源汇辨识研究[D]. 江雪. 福州大学, 2018(03)
- [9]基于河流鱼类适宜生境控制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法研究[D]. 王琲. 武汉大学, 2016(06)
- [10]金海调蓄水库水质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D]. 郭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