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教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婷[1](2021)在《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就业形态等新形势对高职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提出必然要求,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就业和能力发展乃至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调研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状况,为高职院校开展数字教育和高职学生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数字素养以及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复杂性理论为依托,探索和剖析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和内在逻辑,本文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界定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是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通用型技能与专用型技能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其高效地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且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的能力特质群。此外,为了确定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本研究还结合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结果和国内外数字素养参考框架,通过20名专家开展的问卷咨询,最终确定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6个一级构成要素和27个二级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之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构成要素的权重值,形成具有重要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本研究依据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及其描述编制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珠三角543名高职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整体来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不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年级的增加,其数字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发展数字素养需从大一新生开始;再次,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与其专业类别有关,财经商贸类和电子信息类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高于土木建筑类、装备制造类和医药卫生类的高职学生;最后,家庭常住地在地级市或省会/直辖市、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和父亲计算机能力较好的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发展基础,其数字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综上,根据专家调查与问卷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环境;第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第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第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安杰[2](2021)在《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形势下,混合学习已逐渐成为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深层学习可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把握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充分利用混合学习环境和资源,开展线下深入授业解惑和线上协作探究的混合学习活动,具有其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在混合学习环境下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不积极回答问题、讨论发帖内容缺乏深层思考;对知识理解较为浅层,如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在实践中迁移能力较低,达不到应用创新。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对教师和学生访谈,发现:当前混合学习环境下,在促进学生深层学习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由此导致学生在混合学习中缺乏深层思考和深层理解、迁移能力不高。设计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必要且重要。为促进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深层学习,本研究以一致性建构理论、U型理论、深层学习路线(DELC)、知识可视化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在总结出三阶段过程性原则、“教—学—评”一致性原则、“R”可视化原则和主动建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学习环境下深层学习策略要素——活动类型、环境、人员、资源和预期学习成效,建立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策略模型,并据此提出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以《远程教育理论》课程为例,在讨论和分组协作中各实施两轮策略。对深层学习策略实施的前、后测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学习过程中的文本数据进行质性分析并综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的观察数据对策略的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在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的干预下,学习者的深层学习水平有显着提升。基于此,提出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的深层学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动类型、环境、人员、资源和预期学习成效等要素,“教—学—评”应具有一致性;讨论活动中可利用混合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分组协作可按“个人探究——可视化协作——总结讨论”方式展开;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杜鹏[3](2021)在《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全球范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我国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活动遭受较大冲击,近162个国家约14亿学习者面临无法到校进行课堂学习的窘境。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跨时空的“互联网+教育”为“停课不停学”开展提供了在线教学的可行方案。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的在线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典型应用和突出体现,在线教学成为疫情期间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研究从三方面展开:(1)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在线教学的核心要素为“基础环境、教学支持、教学模式”。对三个核心要素展开分析,归纳出疫情期间四类“同步、异步、智慧、混合”典型在线教学模式,根据分析得出的特点构建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在线教学模式,阐述了在线教学模式的内涵,指出在线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2)对疫情期间K中学在线教学进行案例研究,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组织及实施的访谈,对问卷、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超90%的学生对疫情期间K中学在线教学感到满意,但同时也反应出学生对更适切、有效、良好学习体验的在线教学需求依然存在,教师和学生在线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网络拥堵和设备不均衡、师生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在线教学理解认识不到位、教学效果弱化”的困境。(3)针对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在线教学的困境,从“持续改善基础环境、提高教学支持水平、探索家校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提高网络资源有效性、尝试新技术教学终端、建设统一教学平台、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家校教学模式”的中学“互联网+教育”发展策略。本研究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对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学校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提升“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协调融合以形成校内外应对紧急事件的合力,为在线教学发展提供思路和策略,最终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发展。
格日勒[4](2021)在《答疑型直播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在线教育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录播为主的在线教育明显暴露出互动不足的问题。直播教学作为在线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强的特点,因此,直播教学为弥补在线教育互动不足这一问题提供了直接的解决途径。目前,由于直播教学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互动方面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存在互动形式单一、互动引导不足、互动氛围不浓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直播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相关理论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分析影响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的主要因素。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对现阶段直播教学中的互动活动进行调研、分析,为策略的提出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根据课堂观察梳理出一般性的答疑型直播教学的流程结构,结合相关理论和答疑型直播教学流程提出了氛围营造策略、鼓励引导策略、提问反馈策略、助教辅助策略以及资源共享策略等五类可用于答疑型直播教学的互动策略。最后,基于《数字化学习》在线课程开展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的行动研究,通过三轮行动研究不断优化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最终形成了可用于指导答疑型直播教学的五类互动策略。研究表明,笔者基于答疑型直播教学所提出的互动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答疑型直播教学的互动效果,提升答疑的质量。同时,这些互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了以录播形式为主的在线教育存在的互动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在线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
黄肖杰[5](2021)在《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文中认为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培养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然而不少高校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仅停留在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层面上,未能深入到计算思维的问题解决方式方法的培养上来。笔者针对目前如何将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思维培养有效融合的问题,试图构建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并应用于实践加以解决,以期为指导教师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实践提供教学参考,为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模式构建:分析了可视化编程的特点、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结构要素和大学计算思维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包含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内容、教学培养实施和课程培养评价四方面;并且基于计算思维相关内容研究以及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示,并在混合式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该模式的四方面进行详细解析。(2)模式应用:以该模式为指导开设了“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计算思维线上课程;选取了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选学“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的13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线上教学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3)模式应用效果评价:采用调查和成绩综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总结性数据进行了收集,从大学生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协作思维五个方面对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学习者的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协作思维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并且学生的课程评价和学习满意度较好,这说明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计算思维学习的热情。
仇淼[6](2021)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参加在线培训是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线培训模式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将培训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成某种标准样式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在线培训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培训的内容照搬,而是根据参训人员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培训偏好展开的新兴培训方式。受制于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施趋于形式化和评价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基于认识到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身需要、自主驱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式学习,学习内容需与成人学习者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因此,成人教育理论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基本理论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索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过程、现实样态,形成的特点、普适性和可借鉴性,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历史溯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形成了肯普非线性模式;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形成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形成了尼文混合模式。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不再以单一目标或内容框定某一固定培训模式,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沉浸式”“全息化”的优势。第二章阐释了肯普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肯普模式发布初期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社会不断发展,肯普模式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e MSS项目作为肯普模式的案例代表,呈现出非线性的实施方式。该项目专为工作1-3年的新任教师设计,其在线学习环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参训教师可以按需选择任意学习空间。第三章阐释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史密斯-雷根模式作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大策略设计,从而达到学习者高效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的目的。美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计划作为史密斯-雷根模式的实际运用案例,注重培训策略的设计,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强调参训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运用。第四章阐释了尼文混合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带有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尼文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作为尼文模式的现实案例,致力于为不同层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初级准备和高级准备等课程,注重将教育技术融于教育者准备计划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并强调用教育技术协助参训教师查询、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第五章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特点、普适性及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美国中小学在线培训模式目标的设计呈现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参训教师需求的特征;第二,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设计始终秉承参训教师需要完整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理念;第三,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重视以情景任务为导向,建构在线实践共同体;第四,美国带有州独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政府、在线培训平台等组织协同保障培训质量。此外,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重视教师的内生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差异性,并注重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在线培训项目和平台的设计中,这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根据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构和运行的探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全息化”技术全面、多维收集数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的在线培训目标;二是关注教师个人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参训教师提供定制化在线培训内容;三是注重参训教师、培训教师以及在线培训平台间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四是重视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的质量,引入第三方和微认证评估机制,协同政府、教育机构、中小学等多方组织,建立在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王振南[7](2021)在《B网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传统的教育行业正在被在线远程教育的发展所冲击。在线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线下教育成本高昂等诸多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全国中小学都停课在家利用在线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在线远程教育的出现和普及必然是我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本文以B网校为研究对象,结合营销理论,分析B网校的现状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及市场分析,辨析B网校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与威胁,进而为B网校提出营销策略以及相应保障措施。
丁紫钺[8](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同时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本文研究在这一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内部诸要素:高等教育教育形式、课程建设与规划、课堂教学形式、师生关系、班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探讨人工智能从国家战略规划走向高等教育实践的过程;寻求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和社会变迁相适应的改革路径。本文运用引文空间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对已有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选取在宁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相对领先的高校(筛选标准: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调查、现场观察、文献收集整理等方法,研究这些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高校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调研发现,高校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表现为人才培养领域更加重视学生的数理基础、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改进课程体系。但即使是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先进场域,教育管理手段仍然存在碎片化、缺少有机联系的问题,即使是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高校课堂,仍然存在教育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千人一面的现象。本文对未来人工智能可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焦点做出研判:新型的师生关系、突破学校围墙,班级边界的组织形式、新型的启发式课程与个性化课堂、有机联系的学校管理等等。未来改革方向主要是: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常态管理智能化,班级以混班制和智慧教室为主;数字课堂中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加强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启用人工智能教师或助教;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定制专属课程,利用人工智能发现学习盲点与薄弱点进行专项强化;课程体系走向定制化与个性化,研发和使用各种形态的智慧云课堂。
姚佳佳[9](2020)在《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传统高校教学中生生之间较为缺乏深度对话互动的机会是其不足以促进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协作式学习是高校课堂中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加深学习投入的重要实现途径,对缓解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和实现深度学习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了探索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本研究以基于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以及深度学习环路等重要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以此指导探究三种基于不同在线讨论工具(基础、增强、基础与可视化增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影响过程和效果。具体实践研究包括:(1)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94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9个小组,学期前三周(6个课时)仅进行无讨论活动的教师讲授,后五周(14个课时)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增加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活动设计,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2)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57位大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期前六周(12个课时)的小组展示课使用电子问卷收集班级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或展示小组成员给予面对面回应,后六周(12个课时)在保持小组展示方式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将学生以电子问卷提问的方式改为通过增强在线讨论工具进行同伴提问与回应,且六周里逐次尝试三种不同可视化程度的实时互动界面,每种互动方式持续两周,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以及不同可视化程度的互动界面)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3)以《网络与远程教育》课程的11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3个小组,设计了持续八周(32个课时)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包括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提问与回应、基于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小组协作问题解决以及小组展示与师生答疑交流等环节,每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在班级和组内来回转换同伴对话反馈角色,并从同伴处获得双层反馈,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探究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发现:(1)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浅表学习转向策略学习和深度学习,且对话反馈参与度越高,学习方法越深,尤其对浅表学习者作用较明显,对深度学习者可能存在负面效果。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单一或低级多元结构转变到中高级多元结构,但尚不能激发其思维水平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且更积极参与活动的深度学习者认知层次也并没有比浅表学习者提升更佳,尽管他们在带动浅表学习者参与互动和学习方法深化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2)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削弱学生的浅表学习方法倾向,但对深度学习方法倾向的强化效果不明显。不过,同伴对话反馈过程中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提问行为以及深层反馈层面的提问与观点发表类行为都比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观点发表类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浅表思维结构突破到深度思维结构,且适度增加可视化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层反馈行为的产生以及达到更深的认知层次。(3)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既能避免深度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浅化,又能促进浅表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突破到深度层次,且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与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深层认知初步回答行为密切相关,学生更多地在小组协作前期参与内容相关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有助于提升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初步回答行为认知层次。此外,小组在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向、资料导向、任务导向三种同伴对话反馈行为模式,其对小组协作达到深度认知层次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但群体的深度协作并不能保证个体的深度学习,学生个体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更多来自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的影响,且学生动机与信念的提高是激发其实现深度学习最主要的机制。最后,研究总结了不同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作为对理论框架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相关规律的补充完善;此外,研究还从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同伴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七个环节提出了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设计与实施要点,为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在混合教学情境下设计和实施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操作性指导。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视角聚焦到同伴对话反馈活动上,并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评价与同伴对话反馈具体行为的微观分析密切结合,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并丰富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从更系统的视角解释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为他人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2)设计并检验了高校混合教学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三种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干预方案,为高校教师开展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教学提供了实践案例参考以及相关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秦瑾若[10](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二、远程教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教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数字素养内涵研究 |
二、关于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关系研究 |
三、关于数字素养教育与实践研究 |
四、关于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界定 |
一、数字素养概念的梳理 |
二、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的本质差异 |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内涵的界定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多维审视 |
一、技术哲学:“人-技”共生融合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视角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三、人才培养观:面向就业与未来发展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理论基础 |
一、胜任特征模型理论 |
二、复杂性理论 |
第三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和框架参考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需求分析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参考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初步凝练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凝练原则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专家验证 |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
四、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与模型构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构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权重确定与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确定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ANP建模过程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完善与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修订完善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优点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实证应用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验 |
一、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整体特征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具体特征 |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年级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二、不同专业类别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三、不同家庭背景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生态 |
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 |
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 |
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问题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深层学习内涵的研究 |
(二)SOLO分类法——深层学习的评价理论研究 |
(三)深层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
(四)混合学习环境下深层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一致性建构理论 |
二、U型理论 |
三、深层学习路线(DELC) |
四、知识可视化理论 |
五、社会互动理论 |
第三章 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 |
一、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要素研究 |
二、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原则总结 |
(一)三阶段过程性原则 |
(二)“教—学—评”一致性原则 |
(三)“R”可视化原则 |
(四)主动建构原则 |
三、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型设计 |
(一)知识准备阶段 |
(二)知识建构与迁移阶段 |
(三)测评与反思阶段 |
四、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纵向设计 |
(一)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设计 |
(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设计 |
第四章 策略实施与效果分析 |
一、前期准备 |
二、实施过程 |
(一)混合学习深层讨论策略实施过程 |
(二)混合学习深层协作策略实施过程 |
三、实施效果分析 |
(一)量化分析——基于深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二)质性分析——基于SOLO评价工具 |
(三)学习活动观察——基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记录表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SOLO分类评价工具——以教学目标的修改为例(问题提出) |
附录 B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 C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记录(教师 J) |
附录 D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 E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层学习情况访谈记录(学生 D) |
附录 F 深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G SOLO分类法 |
附录 H SOLO评价工具(讨论活动) |
附录 I SOLO评价工具(分组协作) |
附录 J 模块核对单示例 |
附录 K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第2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3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节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教育 |
2.1.2 自主学习 |
第2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述评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述评 |
第3节 理论基础 |
2.3.1 终身学习理论 |
2.3.2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3.3 个性化学习理论 |
第3章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要素分析与模式构建 |
第1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构成要素 |
3.1.1 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 |
3.1.2 核心要素 |
第2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基础环境分析 |
3.2.1 基础设施与网络接入 |
3.2.2 在线教学的硬件环境 |
第3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教学支持分析 |
3.3.1 教学平台 |
3.3.2 教学工具 |
3.3.3 教学资源 |
第4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典型在线教学模式分析 |
3.4.1 同步在线教学模式 |
3.4.2 异步在线教学模式 |
3.4.3 智慧在线教学模式 |
3.4.4 混合在线教学模式 |
第5节 COVID-19 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构建 |
3.5.1 模式的内涵 |
3.5.2 模式应用原则 |
第4章 COVID-19 背景下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 |
第1节 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分析 |
4.1.1 K中学的基本情况 |
4.1.2 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基础环境 |
4.1.3 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支持 |
4.1.4 K中学“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 |
第2节 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学生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查实施 |
4.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节 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教师访谈 |
4.3.1 访谈目的及访谈对象 |
4.3.2 访谈过程 |
4.3.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节 K中学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困境及原因 |
4.4.1 基础设施方面:网络拥堵设备不均衡 |
4.4.2 教学支持方面:师生教育技术能力不足 |
4.4.3 教学模式方面:教学模式认识不清 |
第5章 “互联网+教育”在中学的发展策略探究 |
第1节 持续改善基础环境 |
5.1.1 提高网络资源有效性 |
5.1.2 尝试新技术教学终端 |
第2节 提高教学支持水平 |
5.2.1 建设统一教学平台 |
5.2.2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
5.2.3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
第3节 探索家校教学模式 |
5.3.1 调整校园教学模式 |
5.3.2 增加家校教学模式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节 研究结论 |
第2节 研究不足与改进 |
第3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教师首轮访谈提纲 |
附录C:教师二轮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答疑型直播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
1.1.2 直播教学已经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形式 |
1.1.3 直播技术环境更加成熟、直播平台互动功能更加完善 |
1.1.4 直播教学中缺乏互动成为主要缺陷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直播教学互动的研究现状 |
1.4.2 影响直播教学互动的因素 |
1.4.3 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直播教学 |
2.1.2 答疑型直播教学 |
2.1.3 互动策略 |
2.2 文献综述 |
2.2.1 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2 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3 直播教学互动不足的原因 |
2.2.4 影响直播教学互动的因素 |
第3章 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的提出 |
3.1 理论基础及依据 |
3.1.1 交互影响距离理论 |
3.1.2 等效交互原理 |
3.1.3 ARCS动机模型 |
3.2 直播平台互动功能的现状 |
3.3 直播教学互动现状及影响因素 |
3.3.1 课堂观察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访谈 |
3.3.4 总体分析 |
3.4 答疑型直播教学流程的梳理 |
3.5 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的提出 |
3.5.1 氛围营造策略 |
3.5.2 鼓励引导策略 |
3.5.3 提问反馈策略 |
3.5.4 助教辅助策略 |
3.5.5 资源共享策略 |
3.6 答疑型直播教学中的互动策略应用方案 |
3.6.1 课前预热阶段 |
3.6.2 导入阶段 |
3.6.3 分模块答疑阶段 |
3.6.4 总结答疑阶段 |
第4章 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行动研究 |
4.1 总体实施方案 |
4.1.1 实践情境 |
4.1.2 研究团队 |
4.1.3 时间安排 |
4.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1 计划 |
4.2.2 行动 |
4.2.3 观察 |
4.2.4 反思 |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3.1 计划 |
4.3.2 行动 |
4.3.3 观察 |
4.3.4 反思 |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4.1 计划 |
4.4.2 行动 |
4.4.3 观察 |
4.4.4 反思 |
4.5 优化后的答疑型直播教学互动策略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结论和建议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呼唤计算思维的培养 |
1.1.2 高等教育的计算思维培养处于探索阶段 |
1.1.3 可视化编程工具为计算思维培养提供新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计算思维 |
2.1.2 可视化编程 |
2.1.3 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
2.2 研究现状 |
2.2.1 计算思维相关研究 |
2.2.2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
2.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混合式学习理论 |
3.2 “做中学”理论 |
3.3 体验式游戏学习理论 |
3.4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
3.5 情境学习理论 |
第四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 |
4.1 模式构建概述 |
4.2 相关理论对模式构建的指导 |
4.3 已有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和模型的启发 |
4.3.1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 |
4.3.2 技术促进思维发展的计算思维教学程序 |
4.3.3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型 |
4.4 模式构建 |
4.4.1 课程培养目标 |
4.4.2 课程培养内容 |
4.4.3 教学培养实施 |
4.4.4 课程培养评价 |
第五章 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应用 |
5.1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目标 |
5.2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内容 |
5.2.1 课程大纲 |
5.2.2 课程内容 |
5.2.3 课程考核 |
5.3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教学培养实施 |
5.3.1 教学模型和学习流程 |
5.3.2 实现条件 |
5.4 “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培养评价 |
5.4.1 评价内容及方法 |
5.4.2 计算思维能力变化分析 |
5.4.3 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 |
5.4.4 课程期末成绩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凸显:在线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现实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三)理论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研究不够突出 |
(四)他者参照: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具有较强借鉴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 |
(二)在线培训 |
(三)在线培训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成人教育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进程 |
一、萌芽期(20世纪40-60年代) |
(一)时代背景:“八年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转向 |
(二)培训目标:“得到一个教师”转向“得到一个合格的教师” |
(三)模式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视听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肯普的非线性模式主导 |
二、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提高 |
(二)培训目标: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 |
(三)模式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史密斯-雷根的线性模式主导 |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对教师多样化要求 |
(二)模式目标:教师个性化发展 |
(三)模式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尼文混合与肯普、史密斯-雷根模式并行 |
第二章 肯普的非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并行 |
(二)建构条件:循环设计法保障内容针对性 |
(三)建构形态:四要素、双椭圆结构、三目标、九环节 |
二、实践运作:eMSS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
(一)运作准备:项目设计呈周期性 |
(二)运作流程:双椭圆式运行结构 |
(三)成效影响:因材施训成效显现 |
第三章 史密斯-雷根的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
(二)建构条件:形成性评价从教师需求分析起贯穿始终 |
(三)建构形态:分析、策略、评价三大版块 |
二、实践运作:美国教育硕士计划(美国人民大学) |
(一)运作准备:详细设计三大类培训策略 |
(二)运作流程:注重以传递教学策略为培训内容及培训策略的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成效显现 |
第四章 尼文的混合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行 |
(二)建构条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每个阶段质量 |
(三)建构形态:前研究、设计(再设计)、终结性评价三大板块 |
二、实践运作: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 |
(一)运作准备:注重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与学习理论的融合 |
(二)运作流程:注重计算机设备提供支持并保障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育技术与培训融合的成效显现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特性分析 |
一、对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
(一)目标:基于大数据技术 |
(二)内容:注重教师为中心 |
(三)实施:关注在线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
(四)保障:聚焦多维度 |
二、对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的普适性分析:教育技术对教师内生需求的支持度 |
(二)外部保障的普适性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保障机构聚合互动 |
三、对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可借鉴分析:关注教师完整生命成长 |
(二)外部保障可借鉴分析:兼顾教育技术与资源的统筹和整合 |
第六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启示 |
一、目标:创新教师需求分析方法 |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多渠道集成数据 |
(二)“全息化”技术为教师精准画像 |
二、内容: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本原 |
(一)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发展 |
(二)体现教师实践性工作逻辑 |
三、实施: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
(一)优化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的交互方式 |
(二)建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 |
四、保障:建立多维在线培训保障体系 |
(一)多元整合质量保障团体 |
(二)互联整合质量保障技术 |
结束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B网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网校远程教育的发展及有关概念 |
一、网校远程教育的概念 |
二、网校发展基本情况介绍 |
三、网校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 |
第二节 相关营销理论 |
一、营销策略的概念 |
二、营销策略的影响因素 |
三、营销环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B网校营销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B网校经营概况及营销现状 |
一、网校规模与发展历程 |
二、客户与成本现状 |
三、便利性与沟通现状 |
第二节 B网校营销的主要问题 |
一、产品竞争力偏弱 |
二、市场占有率较低 |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 |
第三节 B网校营销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营销指导思想模糊 |
二、产品创新性不强 |
三、营销手段单一 |
四、运营成本过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网校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文化 |
四、技术环境 |
第二节 波特五力分析 |
一、供应商议价能力 |
二、客户议价能力 |
三、潜在进入者威胁 |
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
五、同业竞争程度 |
第三节 市场定位 |
一、市场总量分析 |
二、目标市场细分 |
三、目标市场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WOT分析 |
第一节 B网校的优势和劣势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第二节 B网校的机遇与威胁 |
一、机遇分析 |
二、威胁分析 |
第三节 SWOT分析矩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网校营销策略制定 |
第一节 B网校营销策略的目标 |
第二节 B网校营销策略制定 |
一、消费者策略 |
二、服务策略 |
三、成本策略 |
四、便利性策略 |
五、沟通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网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营销策略实施的重点与步骤 |
一、营销策略实施的重点 |
二、营销策略实施的步骤 |
第二节 营销策略实施的措施保障 |
一、基础设施保障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三、组织结构保障 |
四、考核机制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历史缘起与现实所需:“智能”成为新时代特征 |
1.1.2 政策支持与国家计划:“智能教育”影响凸显 |
1.1.3 时代呼唤与机械革命:“智慧学习”诞生与变革 |
1.2 研究综述 |
1.2.1 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变革缘起 |
2.1 “人工智能+教育”构想 |
2.1.1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简述 |
2.1.2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 |
2.2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理论基础 |
2.2.1 数据科学理论 |
2.2.2 教育变革理论 |
2.2.3 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
2.3 “智慧教育”形成过程解读 |
第三章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现状调查 |
3.1 研究设计陈述 |
3.1.1 研究背景交代 |
3.1.2 研究方法说明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2.1 智能教学设备 |
3.2.2 智慧教育产品 |
3.2.3 利用人工智能变革高等教育的期望 |
3.3 研究讨论思辨 |
3.3.1 归因分析 |
3.3.2 效度与伦理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促进高等教育变革 |
4.1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的基本组织变革:学校与班级 |
4.1.1 未来学校的基本特点之变 |
4.1.2 未来学校的组织形态之变 |
4.1.3 未来学校的教育环境之变 |
4.1.4 未来学校的常态管理之变 |
4.1.5 未来班级的结构要素之变 |
4.1.6 未来班级的形态模式之变 |
4.2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的基本角色变革:教师与学生 |
4.2.1 智能时代的教师类型之变 |
4.2.2 智能时代的教师发展之变 |
4.2.3 智能时代的教师素养之变 |
4.2.4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之变 |
4.2.5 智能时代的学生思维之变 |
4.2.6 智能时代的学生能力之变 |
4.2.7 智能时代的学生素质之变 |
4.2.8 智能时代的学习模式之变 |
4.3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的基本活动变革:课程与课堂 |
4.3.1 人工智能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影响 |
4.3.2 智能时代对课程体系的新要求 |
4.3.3 人工智能促进课堂教学空间组合自由化 |
4.3.4 智慧云课堂的实践前景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创新 |
5.3 研究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高校教学中的浅表互动问题 |
1.1.2 高等教育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1.3 同伴对话反馈作为高校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单组前后测实验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深度学习 |
1.5.2 同伴对话反馈 |
1.5.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 |
1.5.4 基础在线讨论工具 |
1.5.5 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
1.5.6 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实验设计及策略干预教学方案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评价研究 |
2.1.1 深度学习的内涵辨析 |
2.1.2 面向过程的深度学习评价 |
2.1.3 面向结果的深度学习评价 |
2.1.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2 深度学习的促进机制、策略及效果研究 |
2.2.1 深度学习常见的促进机制 |
2.2.2 关注个体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3 关注个体深化理解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4 关注同伴合作学习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5 关注同伴交互反馈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6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3 同伴对话反馈的策略、效果及分析框架研究 |
2.3.1 基于面对面口头讨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
2.3.2 基于在线讨论工具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
2.3.3 同伴对话反馈的典型分析框架 |
2.3.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3.1.1 社会建构主义 |
3.1.2 联通主义 |
3.1.3 ICAP深度学习框架 |
3.2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依据 |
3.2.1 基于SAL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3P模型 |
3.2.2 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 |
3.2.3 DELC深度学习环路 |
3.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1.1 课程的介绍 |
4.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4.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4.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4.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2 认知层次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3 学生Moodle讨论区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4.3.1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整体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
4.3.2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
4.3.3 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同伴对话反馈参与度差异分析 |
4.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4.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4.4.1 主要结果讨论 |
4.4.2 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5.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5.1.1 课程的介绍 |
5.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5.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5.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2 学生的提问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3 学生Padlet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5.3.1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
5.3.2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提问认知层次的影响 |
5.3.3 学生班级同伴对话反馈行为与其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关联 |
5.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5.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5.4.1 主要结果讨论 |
5.4.2 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6.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6.1.1 课程的介绍 |
6.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6.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6.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2 学生Tronclass讨论区与会议桌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3 小组协作成果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4 学生反思报告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6.3.1 混合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
6.3.2 学生个体在不同层面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表现 |
6.3.3 小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对其协作成果认知层次的影响 |
6.3.4 学生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情况 |
6.3.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6.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6.4.1 主要结果讨论 |
6.4.2 结论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2 启示与建议 |
7.3 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件1 ASSIST学习方法倾向测量问卷(缩减版) |
附件2 ASSIST(缩减版)评分规则 |
附件3 研究一的学生主观题测试 |
附件4 研究三的学生反思提纲 |
附件5 研究三的小组协作作品 |
附件6 研究三的学生同伴对话反馈内容实例 |
作者简历 |
(10)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MOOC |
1.4.2 混合式学习 |
1.4.3 学习适应性 |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
第2章 研究现状 |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
2.3 总结与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2 社会学习理论 |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4.4.1 研究思路 |
4.4.2 研究方法 |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
4.5.1 研究对象 |
4.5.2 研究环境 |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
5.2.1 实施基础 |
5.2.2 访谈具体设计 |
5.2.3 资料具体分析 |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
5.4 专家咨询 |
5.4.1 专家团队 |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7.1 调查研究设计 |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
8.1 理论探索 |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
9.1 基本情况 |
9.1.1 参与者 |
9.1.2 实施课程 |
9.1.3 实施环境 |
9.2 行动研究设计 |
9.2.1 设计思路 |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
9.3.2 课程资源建设 |
9.3.3 学习活动设计 |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9.4.1 数据的收集 |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
9.5 行动研究实践 |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
9.6.1 理论探索 |
9.6.2 实践效果 |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
10.2 研究的不足 |
10.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远程教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唐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混合学习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 安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COVID-19背景下K中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案例研究[D]. 杜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答疑型直播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行动研究[D]. 格日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以“Blockly创意趣味编程”课程为例[D]. 黄肖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6]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D]. 仇淼. 西南大学, 2021(01)
- [7]B网校营销策略研究[D]. 王振南.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D]. 丁紫钺.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9]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姚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4)
- [10]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