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MAH-AM-MA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辉[1](2017)在《适于丙烯酸甲酯流化床工艺的VPO/γ-Al2O3催化剂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醋酸甲酯与甲醛合成丙烯酸甲酯的技术路线,开发了 VPO/γ-Al2O3催化剂,通过载体筛选、活性组分负载方式、负载量及载体改性的研究获得了优化的催化剂,同时研究了催化剂的活性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筛选了六种载体y-Al2O3、Nb2O5、Sb2O3、ZrO2、TiO2,对六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了评价,获得了优化的载体γ-Al2O3。通过对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表征,获得了不同载体下催化剂结构、晶相、稳定性及酸碱性等信息,得出了载体影响VPO活性相性质的结论,其中酸碱性是影响催化剂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2)设计了两种前驱体负载方式,一种为原位生成,另一种为沉淀沉积,对两种方式所得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其中在γ-Al203表面原位生成的催化剂活性相晶粒较小,物相分散均匀且活性较高,从而确定了原位合成VPO相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活性组分负载量并对其进行活性评价,得到了优化的负载量为15 wt%,甲醛转化率为35%,目标产物收率为33%。借助BET、XRD、TPD等表征手段,获得了催化剂表面结构、结晶物相、晶粒大小及酸碱性等信息。(3)通过对载体作用的研究,设计了一种磷酸改性载体的方法来改善活性相性质。借助于表征分析,获得了改性后催化剂性质的信息,磷酸扩大了 y-Al203孔道,增加了活性相的实际负载量,载体改性增强了催化剂表面P-OH的吸收峰,改变了催化剂酸性分布,使中性酸占据主导地位。催化剂活性在磷酸浓度为2.0 mol/L时最高,甲醛转化率达到42%,丙烯酸甲酯收率为39%。(4)优化了醋酸甲酯与甲醛的反应温度及进料比,获得优化的反应温度为623 K,优化酯醛比5:1,对催化剂失活原因及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积碳使催化剂活性下降,使用寿命为60h,空气活化后可重复使用。考察了催化剂的耐磨性能,获得了可进行流化床应用的数据支撑。
赵彩霞[2](2017)在《氨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络合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给水的水源逐步被再生水替代,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紧缺状况,但再生水引起的循环冷却系统结垢问题,以及污水外排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需要合成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水处理药剂。本文在聚天冬氨酸改性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处理药剂,用于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以天冬氨酸和苹果酸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合成了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PAMA)。研究了原料配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对共聚物的络合性能及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以KH2PO4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有机溶剂,当n(Asp)/n(Asp+MA)=0.5,n(Cat)/n(Asp+MA)=0.10,V(DMF)=6mL,微波功率为1000W,微波时间3.5min时,合成的共聚物产率达到98.91%,络合量达到500mg/g。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的结构。其次,对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的可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MA是一种易生物降解的药剂;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小,苹果酸含量越高,PAMA可生物降解性越好;苹果酸和天冬氨酸的可生物降解性能接近,而PAMA的降解效果较其两个单体差一些;加入Al3+和Mn2+对PAMA的可生物降解性能没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在Mn2+的存在下,PAMA的可生物降解性能有所提升;而加入Zn2+和Cu2+对PAMA的可生物降解性能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Cu2+的负面影响最严重;PAMA的降解效果优于ATMP和HEDP,但是较PASP和PBTCA的效果要差一些。之后,对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的络合性能进行研究,针对CaCO3和CaSO4两种垢型,考察了阻垢剂投加量、pH值、金属离子浓度、恒温温度、恒温时间不同时,PAMA对二者Ca2+的络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适用于温度较高,水力停留时间较长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后,PAMA的络合性能降低,在金属离子超过一定浓度以后,络合性能几乎完全丧失。因此,在循环冷却系统中应严格控制金属离子的含量。最后,利用XRD和SEM对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的络合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加入PAMA后,晶体结构由方解石转变为球霰石,晶型由规则坚硬的六面体变为不规则结构松散的体形。
高伟伟[3](2016)在《醋酸甲酯法合成丙烯酸甲酯的钾系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醋酸甲酯作为聚乙烯醇合成等工业生产过程的副产物,副产量大,附加值低。本文以醋酸甲酯为原料,实现绿色合成丙烯酸甲酯。通过对催化剂活性组分、制备条件及助剂等因素的研究,以达到用钾取代铯作为催化剂活性中心,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利用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化学吸附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碱中心强度进行了表征。其具体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N2吸附-脱附法对催化剂载体孔结构参数进行了表征,获得了载体孔径分布,微孔结构孔径集中在0.8-1.2nm之间,介孔孔径集中在5-15nm之间;对载体最小有效孔径进行了理论估算,其理论估算值为1.4nm,为载体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2)对密置单层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活性组分的单层分散阀值进行了理论估算,SiO2载体上K的单层分散阀值为8.21%。对活性组分负载量进行的实验考察表明,负载量为15%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丙烯酸甲酯的收率达到6.8%。(3)对催化剂的浸渍过程及焙烧过程等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SEM、CO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浸渍可以增加活性中心在催化剂载体表面分散均匀度;升高焙烧温度可以增加硝酸钾分解成亚硝酸钾的几率,增强催化剂碱性。(4)考察了不同助剂元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助剂元素负载量及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硝酸钾作为钾源,钾负载量为15%,超声浸渍1.5h,550℃温度下焙烧8h,镁负载量为1g/100molSiO2,钠负载量为0.5g/100molSiO2,先浸渍钠、镁元素后浸渍钾元素。制得的催化剂活性中心在载体表面负载均匀,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丙烯酸甲酯的收率达到10.65%。(5)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合成丙烯酸甲酯的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340℃,液时空速为0.9h-1,进料液醛酯摩尔比为1:3,原料液中甲醇含量为30%。(6)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评,发现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催化剂失活严重。通过ICP、BET和SEM等方法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中心流失及催化剂积炭孔结构堵塞是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
吴镇[4](2016)在《谷氨酸封端聚醚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匮乏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水资源消耗中,石化、化肥、电力等行业中的工业冷却水所占的比例较大。为了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工业冷却水不断提高浓缩倍数,但这却加快了一些难溶盐的沉淀趋势,使结垢问题日益严重。水处理领域普遍采用化学处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即通过添加阻垢剂防止结垢。本论文在研究国内外前沿绿色阻垢剂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开发新型聚醚类绿色阻垢剂为目的,制备了一种谷氨酸封端无磷环保型聚醚阻垢剂——丙烯酸/丙基聚氧乙烯谷氨酸盐共聚物阻垢剂(AA/APEU)。通过红外和核磁表征验证了AA/APEU的制备,同时模拟工业循环水水质和海水水质测试了AA/APEU的阻垢性能和分散性能,最后,通过对添加AA/APEU产生的钙垢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AA/APEU的阻垢机理。通过谷氨酸对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进行羧基封端酯化,合成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谷氨酸盐(APEU),然后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水相体系中以APEU与丙烯酸(AA)共聚制备无磷谷氨酸封端聚醚阻垢剂AA/APEU.通过红外(FT-IR)和核磁氢谱(’H-NMR)分析证明谷氨酸对APEG成功封端,同时AA/APEU共聚物结构证实。热重分析(TGA)表明聚醚大分子单体APEU和共聚物AA/APEU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分别研究了循环冷却水水质和海水水质中AA/APEU阻碳酸钙、硫酸钙垢以及分散氧化铁的性能,研究表明:在循环冷却水水质中,AA/APEU阻碳酸钙垢的临界值为10mg·L-1,此时能达到76.8%的碳酸钙阻垢率,阻硫酸钙垢的临界值为投加量为2mg·L-1,能达到近100%的硫酸钙阻垢率;投加量为4 mg·L-1使氧化铁溶液达到最低为16.8%的透光率,而在海水浓缩法实验中,AA/APEU的投加量为5mg·L-1达到临界值,此时钙垢阻垢率为77.7%,并且随浓缩倍数的提高略有提升。AA/APEU与市售阻垢剂的性能对比研究说明AA/APEU是一种优异的阻垢分散剂,能适用于冷却水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对有无AA/APEU添加产生的碳酸钙和硫酸钙垢的表面形貌和晶体变化进行了SEM. XRD研究,结果表明:AA/APEU的加入改变了钙垢的形貌和大小,使规整光滑的钙垢表面变得粗糙,进而使质地密实坚硬的水垢变得疏离松软,易于被水流冲走。AA/APEU的阻垢可能是通过晶格畸变和螯合分散两种机理来实现,在钙垢的成核阶段,AA/APEU主要通过晶格畸变作用使钙垢的晶核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晶体生长阶段,AA/APEU主要通过羧酸基团的螯合作用,螫合钙离子形成水溶性较高的螫合物,从而使钙垢易于分散在水中,最终达到良好的阻垢效果。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的AA/APEU聚合物具有一定降解性,同时其分子结构无磷,阻垢分散性能优异且适用范围广,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环保型阻垢剂。本研究为AA/APEU在循环冷却水及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工业水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曾建平[5](2013)在《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磷水处理剂在水处理中有重要应用,无磷化是未来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对一些常用无磷阻垢缓蚀剂与晶体相互作用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通过比较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的结合能、形变能和对关联函数等,研究了它们的阻垢和缓蚀作用机理,揭示了溶剂化效应对阻垢缓蚀作用影响的本质,为新型阻垢缓蚀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全文大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模拟研究常见无磷阻垢剂的阻垢作用机理。在无水(真空)条件下和水溶液中对四种常用聚合物阻垢剂,即聚丙烯酸(PAA)、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聚天冬氨酸(PASP),分别与方解石(CA)(104)与(110)面、硬石膏(AD)(001)与(020)面和羟基磷灰石(HA)(001)与(110)面所形成的48种阻垢作用模型采用COMPASS力场进行NVT系综MD模拟。发现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均能阻止钙垢的生长,但水溶液中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更一致。两种情况下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各钙垢晶面相互作用时均能发生明显的形变。分析对关联函数g(r)Total、g(r)Ca(Crystal)-O(-C=O)、 g(r)Ca(Crystal)-O(-OH)、g(r)Ca(Crystal)-O(Water)、g(r)H(Polymer)-O(Water)和g(r)H(Polymer)-O(Crystal)均表明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聚合物阻垢剂与成垢晶体在近程区域有成键(含氢键)作用,在远程区易形成非键作用。在模拟体系中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非键作用提供。根据各聚合物重复单元在B3LYP/6-31G*水平下的自然电荷,发现聚合物O原子易与成垢晶体中的Ca原子形成库仑作用。对碳酸钙垢,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CA(104)和(110)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均为:PESA> PASP> HPMA> PAA,同一聚合物阻垢剂与CA(110)面的结合能大于与(104)面的结合能。水分子的存在使聚合物阻垢剂与方解石晶体之间的结合能减小了。对硫酸钙垢,水溶液中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面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和(020)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均为:PESA> PASP> HPMA> PAA,同一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面的结合能小于与(020)面的结合能,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水分子的存在使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面之间的结合能大大减小了,而使其与AD(020)面的结合能增大了。水分子的存在削弱了HPMA和PAA的形变,而使PASP和PESA的形变加剧了。对磷酸钙垢,水溶液中聚合物阻垢剂与HA(001)面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聚合物阻垢剂与HA相互作用的温度或能量的波动比CaCO3剧烈,但与硬石膏相当。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HA(001)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HPMA> PASP>PESA>PAA;同一聚合物阻垢剂与HA两晶面的结合能相差不大,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无水条件下结合能的排序不符合实验结果,水分子的存在使HPMA和PESA的形变削弱,而使PASP和PAA的形变加剧。水分子的存在使得聚合物阻垢剂并不能直接与成垢晶体发生相互作用,而主要是通过水分子间接进行。用MD模拟研究水溶液中阻垢剂的阻垢机理时水分子的存在非常重要,即在构建相互作用的模型时水分子不能被忽略。二是模拟研究了无磷缓蚀剂对金属的缓蚀作用机理。对碳钢,在无水条件和水溶液中对聚合物缓蚀剂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聚天冬氨酸(PASP)与Fe(001)和(110)面的缓蚀作用进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对同一聚合物缓蚀剂来说,与Fe不同晶面的结合能均有Ebind(001)<ind(110)(PESA除外),且水溶液中和无水条件下聚合物缓蚀剂的结合能大小排列均为PASP>HPMA>PESA,同时,水溶液中聚合物与Fe晶体的结合能比无水时的结合能要小得多。聚合物缓蚀剂在克服自身的形变而与Fe晶面紧密结合,从而阻止腐蚀介质与碳钢的结合,起到了缓蚀的作用。聚合物缓蚀剂并不能完全突破水结构而吸附于铁表面,使得缓蚀效果不佳,即水分子的存在影响了聚合物缓蚀剂与Fe晶体的相互作用。水分子的存在影响了聚合物缓蚀剂分子的形变程度。从对关联函数的分析,可知聚合物缓蚀剂分子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分别与Fe晶体中的Fe原子之间形成了非键作用。溶剂化效应在模型构建中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对铜表面的缓蚀作用,围绕着苯并三氮唑母体(BTA)用羟基进行修饰,一共得到6种无磷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运用MD模拟方法对该6种缓蚀剂与Cu20(001)面的相互作用在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进行研究,发现后者与实验结果更吻合。同一温度下水溶液中6种BTA及其羟基衍生物与Cu20(001)晶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1-OH-BTA>4-OH-BTA>7-OH-BTA>BTA>5-OH-BTA>6-OH-BTA。水分子的存在对缓蚀剂分子与Cu20晶体相互作用的结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溶液中分子结构不同导致温度对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缓蚀作用不同。不同温度下1-OH-BTA与Cu20(001)晶面的结合能排序为343K>323K>333K,而BTA与Cu20(001)晶面的结合能强弱为323K>333K>343K。从非键作用能和对关联函数可知,缓蚀剂分子与Cu20晶体相互作用体系的结合能Ebind主要来自库仑能变(包括离子键)的贡献。发现呈负电性的功能团能与难溶铜盐表面上带正电的铜离子通过库仑相互作用而产生较强的吸附行为,从而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铜的进一步作用,即防止了金属的腐蚀。1-OH-BTA/200H2O/Cu2O(001)体系中部分水分子与Cu20晶体和1-OH-BTA均存在着化学键或氢键作用,即用分子动力学研究时水分子是不能被忽略的。总之,本文对无磷阻垢缓蚀剂的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解释了其作用机理,揭示了溶剂化效应对阻垢缓蚀性能影响的本质,做出了具有开拓和创新性的工作。
宋丽[6](2012)在《工业用水化学防垢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常见化学防垢剂的类型、性能及研究应用现状,针对现有化学防垢剂的防垢特点,作者特别指出了一种新型的防垢剂———纳米诱垢剂,该防垢剂可有效地应用于油田水处理中,特别对于油田水中的硫酸钡/锶垢具有很好的防垢效果,并指出了化学防垢剂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叶天旭,刘延卫,李孟,李鸿[7](2011)在《新型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阻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马来酸酐(MAH)与苯酚于室温下混合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简称CTC),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按摩尔比1∶1∶1,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为缓和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MAH/AM/MA)阻垢剂。结果表明,该阻垢剂对碳酸钙和磷酸钙均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阻垢剂浓度为13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阻垢剂浓度为7 mg/L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可达到100%。
刘昌盛[8](2010)在《电化学方法在聚丙烯酰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聚丙烯酰胺(PAM)广泛应用于采油、水处理、造纸、矿山冶金等领域。国内外对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基于不同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发展出多种聚合方法,所制备的PAM分子量最高可达千万数量级。电化学聚合一般用于制备聚合物薄膜材料,涉及电分析领域的电极表面修饰和材料领域的导电高分子膜的制备等,而国内外针对氧化还原引发聚合物合成反应的电化学研究很少。鉴于电化学氧化还原能减小引发剂组分的种类及用量,减少原料的消耗和废液排放,特别是可望通过电势的控制来调节引发及聚合过程,因而有必要了解电解在氧化还原引发聚合物合成中的潜在应用。本文考察了电解对铈(IV)-草酸和过硫酸钾这两种引发体系下PAM聚合产率和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化学聚合进行对比。实验中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电解电势、电解时间、电极面积、电解池结构、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搅拌等。对于铈(IV)-草酸引发体系,实验优化了电解聚合工艺,合成了300万分子量的PAM,利用红外光谱对所得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非电解聚合相比,采用电化学聚合不仅能缩短反应时间,而且能提高聚合产物的分子量,通过采用大面积丝状Pt电极(改善溶液对流)、选用较低的聚合电势和控制较短的聚合时间,使电解在提高产率和产物分子量两方面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拓展了电化方法在溶液相聚合反应中的潜在应用。对于过硫酸钾引发体系,外加电势聚合对聚合产物分子量有一定的增大效应,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产物分子量与电势的关系也不具有简单的规律性,但实验结果为提高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指出了一个可能的途径,通过电解条件的优化可望得到更明显的效果。
吴建林[9](2008)在《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检测及其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上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即在常温常压下,通过非法拉第电解可以产生大量活性粒子,如羟基自由基(·OH)(标准氧化电位为2.80V),以及紫外线和冲击波,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该类报道甚多,相对而言,对于活性粒子的测定研究较少。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中羟基自由基的测定方法;同时研究了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阻垢剂。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合成方法均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羟基自由基的检测方法和应用范围、自由基引发阻垢剂合成的现状,最后,简要介绍了实验中用到的正交实验方法。第二章以水杨酸为捕获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接触辉光放电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体系pH值为3.2的条件下,考察了放电电压和溶液电导率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影响,并半定量地计算了辉光放电电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的产量与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引发合成高分子聚合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阻垢剂进行了研究,借助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原料浓度、电压、后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量、阻垢率的影响。第四章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引发合成高分子聚合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阻垢剂进行了研究,借助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原料浓度、电压、后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量、阻垢率的影响。第五章对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引发合成高分子聚合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阻垢剂进行了研究,借助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原料浓度、电压、后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分子量、阻垢率的影响。
梅平,刘华荣,陈武[10](2007)在《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阐述了聚合物阻垢剂的种类、性能和研究现状;详述了绿色聚合物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其性能;并对聚合物阻垢剂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二、PMAH-AM-MA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MAH-AM-MA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适于丙烯酸甲酯流化床工艺的VPO/γ-Al2O3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丙烯酸甲酯的研究进展 |
1.1.1 丙烯酸甲酯概述 |
1.1.2 丙烯酸甲酯用途 |
1.1.3 丙烯酸甲酯合成工艺 |
1.2 醋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反应研究进展 |
1.2.1 醋酸甲酯与甲醛反应机理 |
1.2.2 醋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反应催化剂 |
1.3 负载型VP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 VPO催化剂概述 |
1.3.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 |
1.3.3 载体与活性组分间相互作用 |
1.3.4 负载型VPO催化剂的性质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试剂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催化剂表面及孔结构参数的测定 |
2.3.2 催化剂表面形貌表征 |
2.3.3 催化剂晶体结构分析 |
2.3.4 活性组分稳定性分析 |
2.3.5 催化剂表面酸碱性分析 |
2.3.6 催化剂表面官能团分布分析 |
2.3.7 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及含量分析 |
2.3.8 失活催化剂热重分析 |
2.4 催化剂评价 |
2.5 产品分析 |
2.5.1 分析设备及条件 |
2.5.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5.3 数据处理 |
3 VPO/γ-Al_2O_3催化剂开发 |
3.1 引言 |
3.2 负载型VPO催化剂的制备 |
3.3 载体对负载型VPO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
3.3.1 不同载体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分析 |
3.3.2 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组分晶体形态的影响 |
3.3.3 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
3.3.4 载体对催化剂酸碱性的影响 |
3.3.5 不同载体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 VPO/γ-Al_2O_3催化剂表征 |
3.4.1 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3.4.2 催化剂活性组分晶体形态分析 |
3.4.3 催化剂活性组分稳定性分析 |
3.4.4 催化剂表面官能团分析 |
3.4.5 催化剂酸碱性分析 |
3.5 VPO/γ-Al_2O_3催化剂活性评价 |
3.5.1 负载方式的影响 |
3.5.2 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4 VPO/γ-Al_2O_3催化剂载体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磷酸改性γ-Al_2O_3对负载型VPO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
4.2.1 γ-Al_2O_3改性介绍 |
4.2.2 改性催化剂的制备 |
4.3 磷酸改性对VPO/γ-Al_2O_3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1 磷酸改性对γ-Al_2O_3及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 |
4.3.2 磷酸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及元素价态的影响 |
4.3.3 磷酸改性对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4 磷酸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组分晶体形态的影响 |
4.3.5 磷酸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稳定性的影响 |
4.3.6 磷酸改性对催化剂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3.7 磷酸改性对催化剂酸碱性的影响 |
4.4 磷酸改性VPO/γ-Al_2O_3催化剂活性评价 |
4.4.1 磷酸浓度对改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4.4.2 AlPO_4催化效果验证 |
4.5 本章结论 |
5 反应工艺、催化剂寿命及耐磨性评价 |
5.1 反应温度的优化 |
5.2 进料酯醛比的优化 |
5.3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5.4 催化剂耐磨性测试 |
5.5 本章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氨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络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循环冷却系统的结垢及危害 |
1.2.1 水垢的形成 |
1.2.2 水垢的种类及主要成分 |
1.2.3 结垢的危害 |
1.3 阻垢剂的发展 |
1.3.1 天然聚合物阻垢剂 |
1.4 聚天冬氨酸合成及其改性研究 |
1.4.1 聚天冬氨酸合成 |
1.4.2 聚天冬氨酸的改性研究 |
1.5 阻垢剂机理研究 |
1.5.1 络合增溶作用 |
1.5.2 晶格畸变作用 |
1.5.3 凝聚与分散作用 |
1.5.4 阈值效应 |
1.5.5 双电层作用 |
1.5.6 在生-自解脱膜假说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改性方案的确定 |
2.1.1 共聚反应的可行性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研究方法 |
2.3 产物的表征 |
2.3.1 红外谱图分析 |
2.3.2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2.4 PAMA的合成条件优化 |
2.4.1 反应体系的确定 |
2.4.2 加热方式的确定 |
2.4.3 Asp/(Asp+MA)化学计量数的影响 |
2.4.4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
2.4.5 催化剂的量的影响 |
2.4.6 有机溶剂种类的影响 |
2.4.7 有机溶剂的量的影响 |
2.4.8 微波功率的影响 |
2.4.9 微波时间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的可生物降解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2.1 PAMA可生物降解性 |
3.2.2 PAMA与其单体可生物降解性的比较 |
3.2.3 PAMA可生物降解性与苹果酸含量的关系 |
3.2.4 PAMA的分子量对其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
3.2.5 金属离子对PAMA可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
3.2.6 PAMA与市售水处理剂的可生物降解性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MA的络合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研究方法 |
4.2 碳酸钙过饱和溶液中金属离子对PAMA络合性能的影响 |
4.2.1 药剂浓度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2.2 离子浓度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2.3 pH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2.4 恒温温度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2.5 恒温时间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3 硫酸钙过饱和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对PAMA络合性能的影响 |
4.3.1 阻垢剂投加量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3.2 离子浓度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3.3 pH对PAMA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3.4 恒温时间对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3.5 温度对络合量及阻垢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络合机理初探 |
5.1 碳酸钙成垢过程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结晶实验研究方法 |
5.2.3 PAMA的抑垢机理表征 |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1 单一Ca~(2+)条件下阻垢剂浓度对碳酸钙成垢的影响 |
5.3.2 Ca~(2+)/Fe~(3+)/Zn~(2+)/Cu~(2+)条件下阻垢剂浓度对碳酸钙成垢的影响 |
5.4 PAMA抑制碳酸钙结垢的机理研究 |
5.4.1 CaCO_3晶体的XRD分析 |
5.4.2 CaCO_3晶体的SEM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醋酸甲酯法合成丙烯酸甲酯的钾系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丙烯酸甲酯概述 |
1.2 丙烯酸甲酯的用途 |
1.2.1 作为单体合成聚丙烯腈 |
1.2.2 酯交换合成高级丙烯酸酯 |
1.2.3 用于阻垢剂的合成 |
1.2.4 皮革生产中的应用 |
1.2.5 水性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 |
1.2.6 热塑性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改性中的应用 |
1.2.7 胶粘剂合成中的应用 |
1.2.8 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的应用 |
1.2.9 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 |
1.2.10 在造纸中的应用 |
1.3 丙烯酸及其酯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
1.3.1 世界丙烯酸及其酯的需求 |
1.3.2 世界丙烯酸及其酯类的产能 |
1.3.3 我国丙烯酸及其酯的需求 |
1.4 丙烯酸甲酯合成工艺概述 |
1.4.0 乙炔法 |
1.4.1 氰乙醇法 |
1.4.2 丙烯腈水解法 |
1.4.3 丙烯直接氧化法 |
1.4.4 丙烷氧化法 |
1.4.5 雷珀(Reppe)法 |
1.4.6 乙烯酮法 |
1.4.7 甲酸甲酯法 |
1.5 醋酸甲酯羟醛缩合制丙烯酸甲酯的反应机理 |
1.5.1 羟醛缩合反应机理 |
1.5.2 醋酸甲酯与甲醛合成丙烯酸甲酯的反应机理 |
1.6 催化剂研究进展 |
1.6.1 酸性催化剂 |
1.6.2 碱性催化剂 |
1.6.3 酸碱双功能催化剂 |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课题的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热重分析(TD-TDG) |
2.3.3 物理吸附分析(BET) |
2.3.4 化学吸附(NH3-TPD,CO_2-TPD) |
2.3.5 扫描电镜(SEM) |
2.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4.1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 |
2.5 分析和计算方法 |
2.5.1 产物分析 |
2.5.2 数据处理 |
2.6 甲醛浓度的标定 |
2.6.1 配制溶液 |
2.6.2 滴定 |
2.6.3 滴定结果 |
2.7 绘制色谱标准曲线 |
2.7.1 丙烯酸甲酯的标准曲线 |
2.7.2 醋酸甲酯的内标曲线 |
2.8 蠕动泵转速与流量的校准 |
3 活性组分K对催化剂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载体的表征 |
3.2.1 N_2吸附-脱附曲线 |
3.2.2 孔径分布 |
3.3 活性组分钾来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4 硝酸钾理论负载量的估算 |
3.4.1 最小孔径估算 |
3.4.1.1 分子直径估算 |
3.4.1.2 最小有效孔径估算 |
3.4.2 单层理论负载量估算 |
3.5 钾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浸渍过程对催化剂的影响 |
4.2.1 浸渍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4.2.3 超声时间对催化剂的影响 |
4.3 焙烧过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4.3.1 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4.3.2 焙烧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助剂元素及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不同助剂元素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5.3 助剂元素镁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5.4 助剂元素钠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5.5 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5.6 工艺条件的优化 |
5.6.1 引言 |
5.6.2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6.3 液时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6.4 原料醛酯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6.5 原料中水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6.6 原料中甲醇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7 K/SiO_2催化剂可行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催化剂失活研究 |
6.1 引言 |
6.2 催化剂的稳定性 |
6.3 失活催化剂的表征 |
6.3.1 失活催化剂活性组分测定 |
6.3.2 失活催化剂的BET表征 |
6.3.3 失活催化剂的SEM表征 |
6.3.4 失活催化剂的DTA-TG表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谷氨酸封端聚醚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常用阻垢剂的分类 |
1.2.1 天然高分子类阻垢剂 |
1.2.2 聚磷酸盐和有机膦酸盐阻垢剂 |
1.2.3 羧酸类均聚物和共聚物阻垢剂 |
1.2.4 磺酸类共聚物阻垢剂 |
1.3 阻垢分散机理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氨基酸封端聚醚阻垢分散剂AA/APEU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 |
2.1.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聚醚大单体APEU的合成 |
2.1.3 氨基酸封端聚醚共聚物阻垢分散剂的合成 |
2.1.4 氨基酸封端聚醚大分子及其共聚物阻垢分散剂的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FT-IR表征 |
2.2.2 核磁共振(1H-NMR) |
2.2.3 热重分析(TGA) |
2.3 小结 |
第三章 循环冷却水水质中AA/APEU阻垢分散性能的研究 |
3.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性能测试方法 |
3.2.1 碳酸钙阻垢率的测定 |
3.2.2 硫酸钙阻垢率的测定 |
3.2.3 分散性能测试方法 |
3.3 阻碳酸钙垢性能测试 |
3.3.1 聚合工艺对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2 AA/APEU与市售阻垢剂阻碳酸钙垢性能的比较 |
3.3.3 循环水质对AA/APEU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 阻硫酸钙垢性能的研究 |
3.4.1 AA/APEU用量对阻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2 AA/APEU与市售阻垢剂阻硫酸钙垢性能的比较 |
3.4.3 循环水水质对阻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5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试 |
3.5.1 聚合条件对AA/APEU分散氧化铁性能的影响 |
3.5.2 AA/APEU与市售阻垢剂分散氧化铁性能的比较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海水水质中AA/APEU阻垢性能评价 |
4.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性能测试方法 |
4.3 海水浓缩法阻钙垢性能测试 |
4.3.1 投加量对阻钙钙性能的影响 |
4.3.2 AA/APEU与市售阻垢剂阻钙垢性能的比较 |
4.3.3 海水水质对阻钙垢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钙垢表征及阻垢机理 |
5.1 实验仪器 |
5.2 碳酸钙垢表征 |
5.3 硫酸钙垢表征 |
5.4 AA/APEU阻垢机理的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无磷阻垢缓蚀剂的性能及其机理研究概况 |
1.2.1 常见无磷阻垢缓蚀剂的性能研究 |
1.2.1.1 聚天冬氨酸的阻垢缓蚀性能 |
1.2.1.2 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缓蚀性能 |
1.2.1.3 聚丙烯酸的阻垢性能 |
1.2.1.4 水解聚马来酸酐阻垢缓蚀性能 |
1.2.1.5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
1.2.2 阻垢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1.2.2.1 聚合物阻垢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2.2.2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缓蚀作用机理 |
1.3 理论方法简介 |
1.3.1 分子力学方法 |
1.3.2 分子动力学方法 |
1.3.3 密度泛函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物阻垢剂阻碳酸钙垢机理的MD模拟 |
2.1 引言 |
2.2 模型构建和MD模拟细节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平衡的判别 |
2.3.2 聚合物阻垢剂与碳酸钙晶体的的结合能 |
2.3.3 溶剂化效应 |
2.3.4 聚合物阻垢剂在碳酸钙表面的形变 |
2.3.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 |
2.3.5.1 g(r)_(Total)分析 |
2.3.5.2 g(r)_(Ca(Crystal)-O(-OH))和g(r)_(Ca(Crystal)-O(-C=O))分析 |
2.3.5.3 g(r)_(H(Polymer)-O(Crystal))分析 |
2.3.5.4 g(r)_(Ca(Crystal)-O(Water))和g(r)_(H(Polymer-O(Water))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合物阻垢剂阻硫酸钙垢机理的MD模拟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和MD模拟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平衡判别 |
3.3.2 聚合物阻垢剂与硬石膏晶面的结合能 |
3.3.3 溶剂化效应 |
3.3.4 聚合物阻垢剂在硬石膏表面的形变 |
3.3.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 |
3.3.5.1 g(r)_(Total)分析 |
3.3.5.2 g(r)_(Ca(Crystal)-O(-OH))和g(r)_(Ca(Crystal)-O(-C=O))分析 |
3.3.5.3 g(r)_(H(Polymer)-O(Crystal))分析 |
3.3.5.4 g(r)_(Ca(Cystal)-O(Water))和g(r)_(H(Polymer)-O(Wate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合物阻垢剂阻磷酸钙垢机理的MD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和MD模拟细节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平衡判别 |
4.3.2 聚合物阻垢剂与HA晶面的结合能 |
4.3.3 溶剂化效应 |
4.3.4 聚合物阻垢剂在HA晶面的形变 |
4.3.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 |
4.3.5.1 g(r)_(Total)分析 |
4.3.5.2 g(r)_(Ca(Crystal)-O(-OH))和g(r)_(Ca(Crystal)-O(-C=O))分析 |
4.3.5.3 g(r)_(H(Polymer)-O(Crystal))分析 |
4.3.5.4 g(r)_(Ca(Crystal)-O(Water))和g(r)_(H(Polymer)-O(Wate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聚合物缓蚀剂对碳钢缓蚀作用机理的MD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平衡判别 |
5.3.2 缓蚀剂分子与铁晶面的结合能 |
5.3.3 溶剂化效应 |
5.3.4 聚合物在Fe晶面上的形变 |
5.3.5 对关联函数分析 |
5.3.5.1 不同条件下g(r)_(Fe-O(polymer))分析 |
5.3.5.2 不同聚合物缓蚀剂的g(r)_(Fe-O(polymer))分析 |
5.3.5.3 g(r)_(Fe-O(water))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分子修饰和MD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缓蚀剂分子在Cu_2O晶面上的结合能 |
6.3.2 缓蚀剂分子的形变 |
6.3.3 相互作用体系的对关联函数 |
6.3.3.1 g(r)_(Total)分析 |
6.3.3.2 g(r)_(O(OH-BTA)-Cu)分析 |
6.3.3.3 g(r)_(O(W)-Cu)和g(r)_(O(1-OH-BTA)_-H(W))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完成项目情况 |
(6)工业用水化学防垢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含磷防垢剂 |
1.1 聚磷酸盐 |
1.2 有机膦酸和有机膦酸酯 |
2 共聚物防垢剂 |
2.1 丙烯酸类共聚物 |
2.2 马来酸类共聚物 |
3 可生物降解的化学防垢剂 |
4 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类化学防垢剂 |
5 结论 |
(7)新型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阻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合成实验 |
1.2.1 顺酐-苯酚电荷转移配合物 (CTC) 的合成 |
1.2.2 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MAH/AM/MA) 阻垢剂的合成 |
1.3 聚合产率的测定 |
1.4 阻垢性能的测定 |
1.4.1 碳酸钙阻垢率的测定 |
1.4.2 磷酸钙阻垢率的测定[3]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体配比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2.2 反应温度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2.3 引发剂用量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2.4 反应时间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2.5 阻垢剂用量与阻垢性能的关系 |
2.6 合成聚合物对磷酸钙的阻垢效果 |
3 结论 |
(8)电化学方法在聚丙烯酰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前言 |
1 聚丙烯酰胺简介 |
1.1 概述 |
1.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3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4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
1.5 聚丙烯酰合成的引发剂选择 |
2 聚丙烯酰胺的电化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
2.1 国内外聚丙烯酰胺的电化学研究 |
2.2 聚丙烯酰胺电化学研究展望 |
3 现场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简介 |
3.1 光谱电化学方法分类 |
3.2 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的优点 |
3.3 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应用 |
4 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铈(IV)-草酸引发体系的电化学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2.5 实验仪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高氯酸钠乙腈溶液的大范围扫描CV 曲线 |
3.2 CAN 和草酸在Pt 电极上大范围扫描的CV 曲线 |
3.3 铈离子的薄层UV/Vis 测试 |
3.4 恒电势还原下不同电极上铈离子的薄层UV-Vis 测试 |
3.5 Pt 电极上铈离子在负电势范围的电化学行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解在PAM 铈离子引发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聚合电势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 |
3.2 不同电极面积/电解液体积比及电解池结构的对电聚合产率及产物转化率影响 |
3.3 单体浓度、温度和搅拌的影响 |
3.4 聚合时间对化学聚合与电聚合产率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
3.5 聚合物结构的表征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解在PAM 过硫酸钾引发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装置图 |
2.3 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学聚合下的产物分子量 |
3.2 引发体系中两种离子的循环伏安测试 |
3.3 不同电势下聚合产物的分子量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检测及其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机理 |
1.2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1.2.1 电子自旋共振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分光光度计法 |
1.2.3.1 溴邻苯三酚红-分光光度法 |
1.2.3.2 茜素紫-分光光度法 |
1.2.3.3 邻二氮菲-Fe~(2+) 分光光度法 |
1.2.3.4 Fe~(2+)菲咯啉络合物-分光光度法 |
1.2.4 化学发光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多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现状 |
1.3.1 天然聚合物阻垢剂 |
1.3.2 合成聚合物阻垢剂 |
1.3.2.1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2.2 丙烯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2.3 马来酸酐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2.4 磺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2.5 膦基- 羧酸基共聚物 |
1.3.3 环境友好型聚合物阻垢剂 |
1.4 正交设计法简介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用水杨酸为捕获剂测定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试剂 |
2.2.2 羟基自由基的捕获与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压和溶液电导率对羟基自由基产量的影响 |
2.3.2 羟基化产物的分离 |
2.3.3 羟基自由基的半定量检测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合成阻垢剂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2.3 共聚合机理 |
3.2.4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3.2.5 静态阻垢率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影响因素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合成阻垢剂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装置及方法 |
4.2.3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4.2.4 静态阻垢率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引发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合成阻垢剂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装置及方法 |
5.2.3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5.2.4 静态阻垢率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影响因素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PMAH-AM-MA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适于丙烯酸甲酯流化床工艺的VPO/γ-Al2O3催化剂研究[D]. 赵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7(01)
- [2]氨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络合性能的研究[D]. 赵彩霞.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3]醋酸甲酯法合成丙烯酸甲酯的钾系催化剂研究[D]. 高伟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4]谷氨酸封端聚醚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吴镇. 东南大学, 2016(02)
- [5]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 曾建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2)
- [6]工业用水化学防垢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宋丽.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7]新型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阻垢特性研究[J]. 叶天旭,刘延卫,李孟,李鸿. 应用化工, 2011(12)
- [8]电化学方法在聚丙烯酰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刘昌盛.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9]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检测及其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D]. 吴建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10]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J]. 梅平,刘华荣,陈武. 化学工程师,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