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河道崩岸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彭良泉[1](2022)在《长江中下游崩岸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崩岸产生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导致准确预测崩岸十分困难。为了提高崩岸预测的准确性,分别提出了基于稳定岸坡角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两种崩岸预测方法。前者基于土坡稳定原理,建立了充分考虑河床竖向冲深伴随着岸坡横向展宽这一动态机制的崩岸预测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当前绝大多数预测方法不能或没有考虑这一动态变化的缺陷,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后者在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基础上,将定性分析转变成定量评价,建立了不同水流动力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下的崩岸响应关系,该方法能够对崩岸进行预测的同时提供加固整治方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夏军强,邓珊珊[2](2021)在《冲积河流崩岸机理、数值模拟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冲积河流崩岸不仅影响河势稳定,而且威胁两岸堤防等重要涉水工程安全。近年来由于上游来水来沙变化及水库运用等影响,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下游河段河床冲刷,崩岸现象突出,增大了河道防洪压力。从崩岸机理、数值模拟及监测预警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冲积河流崩岸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仍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在崩岸机理方面,阐明了崩岸发生的力学条件及影响因素,但需深化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崩岸数值模拟方法的快速发展为崩岸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但需更为全面地考虑崩岸机理,并有效刻画河岸边界条件的沿程变化。在监测预警技术方面,通常以局部岸段的地形及水沙条件监测为主,崩岸预警等级划分指标及方法多以经验法为主,需建立统一的、完善的评估体系。
吕庆标,朱勇辉,谢亚光,岳红艳[3](2021)在《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基于河道崩岸现有研究成果,对崩岸类型的划分进行了梳理,进而将河道崩岸的影响因素概括为水流动力条件、河道边界条件,及其他因素3大类,并从数值模拟和概化模型试验2个方面总结了河道崩岸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当前河道崩岸机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未能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崩岸数值模拟技术不够完善、概化模型试验精度需进一步提高等。最后,对未来崩岸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需关注的重点与建议。
顾轩[4](2021)在《长江南京-江阴段崩岸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河流崩岸是河道演变的重要过程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对沿岸人民财产安全威胁极大。本文以长江南京-江阴段的崩岸为研究对象,在充分采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特征崩岸开展实地调查与监测,采用水陆一体化地形测量、高密度电法测量、浅地层剖面、光纤监测、钻探、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影响崩岸发生的各种因素,归纳总结崩岸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崩岸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1、基本查明长江南京-江阴段土体地质结构。研究区地层岩性总体以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砂、粉细砂为主,地层结构以均一结构和二元结构为主。崩岸地层多由亚砂土、粉砂、粉细砂构成。指南村崩岸和南京龙潭崩岸地层结构均为二元结构,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非粘性土。非粘性土抗冲刷能力差,导水性较好,易发生冲刷破坏和渗透变形,为崩岸发生的主要影响层。2、基本查明崩岸地形地貌。对定易洲、京杭运河口、和畅洲西北、和畅洲东北、和畅洲东南、嘶马港、扬中指南村崩岸开展水陆一体化地形测量,测量面积总计9385221m2。其中坡度30°-45°区域面积816901m2,占比约8.7%;坡度45°-90°区域面积402794m2占比为4.29%。测量结果表明崩岸地形起伏大,通常为高陡岸坡。3、基本查明沿江岸线类型。沿江岸线中侵蚀型岸线长约208.8 km,占比约25.5%;淤积型岸线长约159.5 km,占比约19.4%;稳定型岸线长约452 km,占比约55.1%。调查结果表明崩岸主要集中发生在侵蚀岸线。4、将光纤监测技术运用于崩岸监测,实现了对崩岸土体应力变化、渗流场变化和冲蚀状况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扬中指南村、南京龙潭和镇江征润州三处崩岸下部地层因地下水渗流产生微小变形,但整体处于稳定状态。5、长江下游河道崩岸总体上呈现不均衡分布,主要集中在南京河段上游和镇扬河段。崩岸的空间分布随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岸坡地形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均衡性;崩岸的空间分布随年份和季节呈现明显的非均匀性。6崩岸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叠加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土体组成及分布、地下水渗流)、河道地形因素(河势形态、岸坡局部地形)、水文气象因素(河道水流动力、河道水位、风浪、降雨),人为因素包括船舶航行、人为工程、人工挖沙及人为荷载。7、提出“水流冲刷”型、“水位变动+渗流”混合型、“水流冲刷+渗流+水厂取水”混合型3种形成机制。“水流冲刷”型崩岸主要是由水流对岸坡的冲刷侵蚀造成的;“水位变动+渗流”主要是由水位骤降,侧向水压力消失,渗透作用加大造成的;“水流冲刷+渗流+水厂取水”混合型崩岸主要是由水厂取水加强了渗透作用和水流冲刷作用造成的。
赖敬飞[5](2020)在《长江九江段河流崩岸模型试验与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河流大国,崩岸现象频发,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河流自然灾害,崩岸严重威胁河流防洪工程和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沿岸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河道水位变化是导致河流岸坡发生崩岸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岸坡土体因水位上升受水流浸泡后,其抗剪强度将大幅降低,而发生水位突降时,因孔隙水压不能及时消散,影响岸坡的稳定性。然而崩岸的发生机理复杂,研究尚未成熟,所以对河流崩岸机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并针对崩岸险情制定相应的护岸措施来缓解崩岸带来的影响,对我国河流的防洪减灾、岸坡防治及河流正常运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九江长江河流崩岸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在广泛研究收集和总结归纳了前人实践经验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崩岸实际发生河段进行现场调研,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等方式对河流崩岸机理进行探究,最后根据长江护岸工程经验,介绍了崩岸的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了河流崩岸的类型、特点,分析了崩岸的宏观影响因素和危害,以及时空分布规律;2.通过开展室内物理力学及模型试验,揭示了河流岸坡在水位升降条件下岸坡失稳及破坏的原因;3.分析了渗流与崩岸的关系,对河流岸坡在水位上升、高水位保持及水位下降全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水位变化与岸坡稳定性之间的影响关系。4.介绍了崩岸预测及护岸工程类型,对抛石、砌石护岸工程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指明了未来河流护岸工程的发展方向。
吕庆标[6](2020)在《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现象频发,严重威胁江河堤防安全、河势稳定、航运发展和沿岸基础设施安全等,并造成河道两岸土地大量丧失。2003年以来,受上游建库及水土保持等多因素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来沙大幅减少,河床冲刷加剧,同时受水库调度影响,坝下水流年内过程发生较大改变,退水速度明显加快,中下游河道面临新的崩岸情势。同时,河道崩岸也一直都是河床演变及治河工程学科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对崩岸治理和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室内概化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在概化模型试验中,通过对近岸地形冲淤变化、近岸流速分布、孔隙水压力及河岸崩塌过程等进行观测,分析了不同水位降落速率、水流作用和岸坡内外水位差等条件下的河岸崩塌过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位变化情况下的岸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就是否考虑水流冲刷作用及水位降落不同退水条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认识如下:(1)河道水位降落及渗流对崩岸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河道水位降落速率越快,河岸崩塌越明显;当水位降落速率较小时,河岸相对稳定,崩岸较少发生。随着河道水位降落岸坡内外水位差变大,渗透坡降变大,河岸稳定性降低。(2)水流动力条件是崩岸发生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崩岸强度和规模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枯水期,河道来水较小,河岸较稳定;在涨水期,随着流量的增大,近岸流速明显增大,河岸受到冲刷变陡直至发生崩岸,在洪水期崩岸强度达到最大;落水期由于水流冲刷减弱,崩岸强度减弱。(3)河道边界条件如河岸平面形态等影响着崩岸的发生。在弯道河段,由于水流贴岸顶冲,在相同流量及水位条件下,崩岸强度要比入弯前的顺直河道大,且崩塌主要发生在凹岸弯顶及下游段。(4)就本次概化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工况而言,河道水位降落速率会促进崩岸的发生发展,但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水流对近岸河床的冲刷所掩盖,相比较而言,近岸河床冲刷更容易导致岸坡失稳。因此,在河势控制工程中对岸坡特别是坡脚的守护至关重要。
刘昭希[7](2020)在《干湿交替对荆江河岸土体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崩岸是长江沿岸普遍存在的问题,自然河流岸滩普遍会受到水流的冲刷,且河流受季节变换影响,河道内水位总是动态变化的,这使得河岸土体一直处于干、湿不断交替的状态,不利于河岸土体的稳定。近岸水流动力的作用、河岸土体垂向组成和土体力学特性都是影响河流崩岸过程的重要因素,并且干湿交替会一定程度改变黏性岸滩土体的力学性能,进而影响岸滩土体的抗冲性能及河岸稳定性。本文以长江荆江段河岸土体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对上、下荆江河段共8个典型崩岸断面的河岸进行实地查勘、取样。引入干湿交替条件,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室内土工实验、概化水槽试验、BSTEM模型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干湿交替对荆江河岸土体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段的来水来沙量大幅减少,在2004-2014年的多年平均水位较蓄水前有所下降,河段减少的来沙量高达87%。荆江全年径流量的75%80%都来源于汛期,且主要集中分布在7-9这三个月。根据长江中下游年内径流月分布情况,可以将一个水文年划分为四大阶段:枯水期(12月中-3月底);涨水期(4月-5月底);洪水期(6月-10月底);退水期(11月-12月中)。荆江河段河道演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枯水河槽冲刷较为严重,弯道近岸深槽向下游冲刷发展。荆江段河岸的干湿交替特征在沿程上具有连续性;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较小的时间尺度或空间尺度内具有复杂性。通过河岸高程带分区,来定量的分析其干湿交替特征:河岸高程带从下至上的淹没频率依次减小,出露频率增大;高程带Ⅰ通常全年处于淹没状态,而高程带Ⅶ的淹没频率极小,无漫顶情况时的淹没频率为0;通常在高程带Ⅲ-高程带Ⅳ区域内出现淹没频率中值等。(2)上、下荆江河段河岸均是上部为黏性土层及下部为非黏性土层组成的典型的二元结构。其中上荆江段河岸上部的黏性土层厚度普遍大于下部的非黏性土层厚度;而下荆江段河岸上部的黏性土层厚度则通常小于下部的非黏性土层厚度。黏性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率变化非常明显。随着含水率的逐渐增加,黏聚力值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则呈现出指数关系减小的趋势。通过结合三次土工试验结果,给出长江荆江段黏性土的力学特性定量关系式。即分别得出土体含水率与黏聚力的定量关系式和土体含水率与内摩擦角的定量关系式。(3)通过水槽试验对二元结构河岸在一个水文年内的崩岸情况进行概化模拟,分析了荆江河岸土体的起动条件,及其崩岸特点及机理;并且通过设置不同工况和不同河岸组成的对比试验,对各条件下河岸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主要结论如下:二元结构河岸崩塌可划分为5个阶段:首先河岸坡脚受冲刷变陡;然后岸顶裂缝形成发育;岸坡渐进侵蚀;河岸失稳导致崩塌;最后,岸坡形态趋于稳定,进入下一次河岸崩塌循环。本次试验条件下的砂土层普遍动时的起动流速约为0.28 m/s,黏性土层普遍动时的起动流速约为0.37 m/s,对应的起动切应力τc分别为0.304 N/m2和0.531 N/m2。在干湿交替情况下,河岸上部土体含水率主要受河道内水位变化的影响。两种河岸组成下,二元结构河岸岸顶下沉程度大于黏性土河岸,且在坡脚呈淤积趋势,上部黏土层崩退宽度大于黏性土河岸。对于两种工况,干湿交替工况对岸坡的破坏程度更大。总体来说,崩岸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二元结构河岸-干湿交替工况、二元结构河岸-恒水位工况、黏性土河岸-干湿交替工况、黏性土河岸-恒水位工况。(4)使用BSTEM模型模拟了荆江典型断面的崩岸情况,并计算了河岸稳定性,定量分析了干湿交替条件与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显示,荆61断面左岸和北门口断面右岸在2013年的模拟崩退程度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无论是上荆江还是下荆江,在枯水期,河岸的安全系数较大、稳定性较高,属于崩岸较弱的阶段;在涨水期河岸较为稳定,但仍有崩岸发生;而河岸在洪水期和退水期时的安全系数较小,河岸稳定性较低,伴随持续崩塌,属于崩岸强烈阶段。干湿交替情况下,安全系数Fs值随含水率ω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与黏聚力值随含水率变化关系相契合,并且与黏聚力值成一次函数正相关。因此,河岸安全系数值的大小主要受土体黏聚力值的影响。并提出荆61断面的黏聚力c与安全系数Fs关系式和北门口断面的黏聚力c与安全系数Fs关系式。因此,当测得土体含水率时,可以通过以上定量关系式,计算该断面河岸的安全系数,进而判断河岸稳定情况。
李圣伟[8](2019)在《长江荆江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设计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荆江河段崩岸频繁,给长江保护与治理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开展荆江河段河道崩岸预警十分必要和迫切。结合河道及水文泥沙信息系统开发实践,研究了河道崩岸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结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分析处理及入库和功能设计,探讨建立荆江河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以提供崩岸数据采集、管理、分析、预警、表现、发布等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崩岸预警和应急抢险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荆江河段的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杨涵苑[9](2019)在《不同河岸物质组成的弯曲河流崩岸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岸坡侵蚀与岸滩崩塌对弯曲河流的泥沙输移、横向迁移和蜿蜒蠕动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河岸物质组成的弯曲河流,其崩岸过程和机理有所不同。本研究采用野外测量、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黄河源若尔盖黑河流域泥炭型和草甸型二元结构河岸发生悬臂式崩塌的岸坡稳定性模型,提出了基于水文过程线的有效平均流量概念,采用BSTEM模拟了黑河下游岸坡侵蚀过程并揭示了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了塔里木河中下游粉砂质河岸滨河植被对岸坡稳定性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推导了若尔盖泥炭型弯道上、下层土体发生悬臂式张拉破坏和剪切破坏的静力平衡方程,及泥炭层临界崩塌宽度和坡脚临界冲刷深度计算方法。采用BSTEM模拟了 5个实测断面粉沙层的崩岸过程,得到河岸整体处于临界崩塌状态下的稳定性系数Ks=0.17,预测了 5个实测断面发生3次连续崩岸后的岸坡形态。(2)岸坡在水文过程线作用下,恒定流量时,坡脚冲刷速率及河岸崩塌宽度随流量增大而递增,岸坡崩塌时间随流量增大而递减。非恒定流量时,改变流量过程线的变化趋势、峰值流量和离散度,相同平均流量下3组工况单位时间冲刷量及崩塌宽度基本接近,且与平均流量的增长成正相关。这表明黄河源黑河中下游的河岸侵蚀受平均流量控制,峰值流量大小和流量过程线形状影响较小。(3)采用BSTEM模型计算了塔里木河中下游河段3种植被根系(芦苇、红柳和胡杨)对岸坡提供的附加粘聚力,统计了一个水文年内岸坡侵蚀量和河岸稳定性系数变化,量化了植被根系对提升岸坡稳定性的力学效应。滨河植被根系减缓了岸坡侵蚀速率,根土复合体为岸坡提供了较大的附加粘聚力,增大了河岸稳定性系数,减少了崩岸发生次数及崩塌量,对塔里木河弯道崩岸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杨斌[10](2018)在《水位骤变条件下河流崩岸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河流大国,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由于水流和岸坡长期相互作用,在降雨、水位骤变及地震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易触发较大的河岸崩塌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中下游约1900km的干流河段内,河岸崩塌长度约1582km,占岸线总长度的41%,每年岸线崩退的宽度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良田平均损失7500余亩。河流崩岸不仅会影响堤防工程的防洪安全,还会影响航道运行以及码头、桥梁等沿江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目前,河流崩岸问题已发展为制约河流安全运行、困扰水利建设管理者和沿岸居民的重要问题。河流崩岸具有短时性、突发性、剧烈性等特点,其机理相对复杂,涉及多个学科,至今没有较统一的观点,故针对河流崩岸机理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本文以河流崩岸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概化模型试验以及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崩岸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总结归纳了河流崩岸的研究现状、分类及其特点;2.构建了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折线型岸坡的稳定性计算模型,推导了不同工况下岸坡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探明了各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3.开展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水位骤变条件下岸坡失稳模式、破坏判据以及发生条件;4.结合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提出了水位骤变条件下的河流崩岸机理。
二、长江河道崩岸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河道崩岸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崩岸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稳定岸坡角的崩岸预测方法 |
1.1 基本假定 |
1.2 水上、水下稳定岸坡角 |
1.2.1 工程地质调查法 |
1.2.2 综合计算法 |
1.3 毛细水上升高度 |
1.4 基于稳定岸坡角的崩岸预测模型 |
1.5 计算案例 |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崩岸预测方法 |
2.1 评价指标确定 |
2.1.1 造床值 |
2.1.2 河弯曲率半径与平均河宽比 |
2.1.3 岸坡组成 |
2.1.4 深泓离岸距离与平均河宽比 |
2.1.5 滩槽高差 |
2.1.6 岸坡平均坡角 |
2.1.7 岸坡内外水位差 |
2.1.8 岸坡防护 |
2.2 崩岸风险评价 |
2.2.1 评价公式 |
2.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2.2.3 评价结果 |
2.3 计算案例 |
3 结论与展望 |
(2)冲积河流崩岸机理、数值模拟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崩岸机理研究现状 |
2.1 崩岸类型 |
2.2 崩岸发生的力学机理 |
2.3 崩岸影响因素 |
2.3.1 河岸边界条件 |
2.3.2 动力条件 |
3 崩岸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3.1 基于经验方法的崩岸模拟 |
3.2 基于动力学过程的崩岸模拟 |
3.2.1 水沙数学模型 |
3.2.2 崩岸模型 |
4 崩岸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现状 |
4.1 崩岸监测技术 |
4.2 崩岸预警指标及等级划分方法 |
5 结论与展望 |
(3)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河道崩岸类型的划分 |
3 河道崩岸的影响因素 |
3.1 水流动力条件 |
3.2 河道边界条件 |
3.3 其他因素 |
4 河道崩岸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
4.1 数值模拟 |
4.2 概化模型试验 |
5 河道崩岸机理研究中的不足 |
6 结 语 |
(4)长江南京-江阴段崩岸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崩岸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崩岸监测研究现状 |
1.2.3 崩岸模拟研究现状 |
1.2.4 崩岸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课题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特点与创新之处 |
1.7 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2.1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 |
2.2.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崩岸调查与监测 |
3.1 水陆一体化地形测量 |
3.1.1 测量结果分析 |
3.2 高密度电法测量 |
3.2.1 装置及工作参数选择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成果解释 |
3.3 光纤监测 |
3.3.1 指南村崩岸监测结果 |
3.3.2 镇江征润州崩岸和南京龙潭崩岸监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崩岸时空分布特征 |
4.1 研究区岸线稳定性情况 |
4.2 崩岸现象空间分布特征 |
4.3 崩岸现象时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崩岸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5.1 崩岸的影响因素 |
5.1.1 自然因素 |
5.1.2 人为因素 |
5.2 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
5.2.1 计算理论 |
5.2.2 计算模型 |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4 水位波动速度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
5.3 崩岸形成机制 |
5.3.1 洗崩的形成机制 |
5.3.2 条崩的形成机制 |
5.3.3 窝崩的形成机制 |
5.3.4 形成机制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长江九江段河流崩岸模型试验与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长江中下游崩岸特点及时空分布 |
2.1 崩岸的形态分类及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崩岸的形式及特点 |
2.1.2 崩岸影响因素宏观分析 |
2.1.3 崩岸的危害 |
2.2 崩岸时空分布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崩岸模型试验 |
3.1 现场调研 |
3.2 模型设计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土样力学性质测定 |
3.2.4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现象 |
3.3.1 崩岸过程 |
3.3.2 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分析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位升降过程崩岸机理研究 |
4.1 水位变化过程的崩岸问题 |
4.1.1 水位变化对岸坡土体剪应力的影响 |
4.1.2 河流岸坡土体整体受力情况分析 |
4.1.3 河岸渗流与水位变化 |
4.1.4 崩岸与渗流的关系 |
4.2 水位上升过程河流崩岸分析 |
4.3 高水位浸泡条件下河流崩岸分析 |
4.4 水位下降过程河流崩岸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道崩岸综合治理 |
5.1 崩岸的预测 |
5.2 护岸工程类型 |
5.3 崩岸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
5.3.1 水上护坡工程 |
5.3.2 水下护坡工程 |
5.4 崩岸治理技术的未来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河道崩岸问题研究综述 |
1.2.1 河道崩岸类型的划分 |
1.2.2 河道崩岸的影响因素 |
1.2.3 河道崩岸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河道冲淤、水位及崩岸情势变化 |
2.1 坝下游河道冲淤变化 |
2.2 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水位变化 |
2.3 坝下游河道崩岸情势变化 |
2.3.1 崩岸情势 |
2.3.2 近期典型崩岸实例 |
第3章 河道崩岸概化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1 试验装置 |
3.2 试验量测系统 |
3.3 试验选材 |
3.3.1 原型参考 |
3.3.2 模型选沙 |
3.4 试验方案 |
3.4.1 试验工况 |
3.4.2 岸坡制作及仪器埋设 |
3.4.3 试验步骤 |
第4章 试验成果分析 |
4.1 崩岸试验现象观测 |
4.1.1 无水流冲刷崩塌破坏过程 |
4.1.2 冲刷条件下崩塌破坏过程 |
4.1.3 渗流作用下崩塌破坏过程 |
4.2 水位降落速率对崩岸的影响分析 |
4.3 近岸垂线平均流速对崩岸影响分析 |
4.4 渗流对崩岸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位变化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5.1 渗流-岸坡稳定耦合分析模型 |
5.1.1 渗流分析计算 |
5.1.2 岸坡稳定性分析 |
5.2 计算模型建立 |
5.2.1 典型工程概况 |
5.2.2 边界条件 |
5.3 水位变化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5.3.1 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渗流计算 |
5.3.2 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
5.4 冲刷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
5.4.1 河床变形基本原理及控制方程 |
5.4.2 河床冲淤及岸坡稳定性分析 |
5.5 不同水位降落速率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干湿交替对荆江河岸土体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岸滩冲刷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荆江段黏性岸滩干湿交替特征分析 |
2.1 基本概况 |
2.2 水沙特征 |
2.2.1 水位特征 |
2.2.2 流量特征 |
2.2.3 来沙特征 |
2.3 岸滩边界条件 |
2.4 荆江河段崩岸特点 |
2.5 岸滩干湿交替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交替对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现场调查及取样 |
3.1.1 现场调查 |
3.1.2 取样 |
3.2 河岸土体组成 |
3.2.1 室内土工试验 |
3.2.2 土体垂向组成及沿程变化 |
3.3 干湿交替对河岸黏性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
3.3.1 黏性土体力学特性 |
3.3.2 干湿交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交替对河岸稳定性影响的概化水槽试验 |
4.1 水位变化对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影响试验 |
4.1.1 试验概况 |
4.1.2 试验方案 |
4.1.3 河岸冲刷过程及特点 |
4.1.4 流速分布对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的影响 |
4.1.5 典型断面岸坡稳定性变化 |
4.2 干湿交替对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影响试验 |
4.2.1 试验概况及方案 |
4.2.2 两种工况下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及特点 |
4.2.3 垂向流场分布 |
4.2.4 两种工况下二元结构河岸的稳定性变化 |
4.3 干湿交替对黏性土河岸稳定性影响试验 |
4.3.1 试验布置及方案 |
4.3.2 试验过程及分析 |
4.3.3 黏性土河岸典型断面的稳定性变化 |
4.4 不同条件下河岸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湿交替对河岸稳定性影响的概化模拟 |
5.1 BSTEM模型概况 |
5.1.1 BSM模块 |
5.1.2 TEM模块 |
5.1.3 模型运行步骤 |
5.2 干湿条件下坡脚冲刷及河岸稳定性计算 |
5.3 干湿条件下河岸安全系数Fs的变化情况 |
5.3.1 含水率与Fs的关系 |
5.3.2 抗剪强度指标与Fs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长江荆江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总体设计 |
2 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处理 |
2.1 数据库设计 |
2.2 数据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2.4 数据入库 |
3 系统功能设计 |
3.1 功能概述 |
3.2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
3.3 信息查询子系统 |
3.4 崩岸预警子系统 |
3.5 三维可视化子系统 |
3.6 崩岸信息服务子系统 |
4 结语 |
(9)不同河岸物质组成的弯曲河流崩岸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崩岸问题研究 |
1.2.2 滨河植被作用研究 |
1.2.3 BSTEM模型原理与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黄河源泥炭型弯道悬臂式崩岸模型研究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测量方法 |
2.2.2 临界崩塌宽度与冲刷宽度计算方法 |
2.2.3 数值模拟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泥炭层厚度H对b的影响 |
2.3.2 张拉裂缝深度H'对b的影响 |
2.3.3 河岸稳定性分析 |
2.3.4 河岸崩塌形态预测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流量过程的若尔盖黑河下游崩岸规律研究 |
3.1 研究区域 |
3.2 研究方法 |
3.2.1 水文数据 |
3.2.2 野外测量方法 |
3.2.3 数值模拟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恒定流量计算结果 |
3.3.2 非恒定流量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河植被对塔里木河弯道崩岸过程影响 |
4.1 研究区域 |
4.2 研究方法 |
4.2.1 野外测量方法 |
4.2.2 数值模拟方法 |
4.2.3 根系附加粘聚力计算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不同植被对初始岸坡稳定性影响 |
4.3.2 不同植被对崩岸过程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水位骤变条件下河流崩岸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点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河流崩岸的分类及特点 |
2.1 河流崩岸定义及特点 |
2.2 河流崩岸分类 |
2.2.1 按崩岸的平面形态分类 |
2.2.2 按崩岸形成的原因分类 |
2.2.3 按崩塌模式分类 |
2.3 河流崩岸分布规律 |
2.4 河流崩岸危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位骤变条件下临水岸坡稳定性分析 |
3.1 临水岸坡稳定性计算假设及计算模型 |
3.1.1 基本假设 |
3.1.2 临水岸坡稳定性计算模型 |
3.1.3 作用在临水岸坡上的荷载 |
3.2 临水岸坡的稳定性分析 |
3.2.1 原状临水岸坡的稳定性分析 |
3.2.2 水流作用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
3.3 算例分析 |
3.3.1 坡表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原状岸坡稳定性影响 |
3.3.2 坡表水位与地下水位之差对原状岸坡稳定性影响 |
3.3.3 坡表水位升降与淘刷切入角对岸坡稳定性影响 |
3.3.4 坡表水位升降与淘刷高度对岸坡稳定性影响 |
3.3.5 坡表水位与地下水位之差对水流作用下岸坡稳定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位骤变条件下河岸崩塌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布置 |
4.1.1 模型箱制作 |
4.1.2 边坡制作与测量仪器布设 |
4.2 试验参数 |
4.3 试验步骤 |
4.4 试验现象与结果 |
4.4.1 试验现象 |
4.4.2 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位骤变条件下河流崩岸机理分析 |
5.1 河流崩岸规律分析 |
5.2 河流崩岸参数影响分析 |
5.3 水位骤变河流崩岸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长江河道崩岸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崩岸预测方法研究[J]. 彭良泉. 水利水电快报, 2022(02)
- [2]冲积河流崩岸机理、数值模拟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 夏军强,邓珊珊.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1)
- [3]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J]. 吕庆标,朱勇辉,谢亚光,岳红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09)
- [4]长江南京-江阴段崩岸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制[D]. 顾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5]长江九江段河流崩岸模型试验与综合防治技术[D]. 赖敬飞. 南昌大学, 2020(01)
- [6]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D]. 吕庆标. 长江科学院, 2020
- [7]干湿交替对荆江河岸土体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刘昭希.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长江荆江段河道崩岸预警系统设计初探[J]. 李圣伟. 水利水电快报, 2019(08)
- [9]不同河岸物质组成的弯曲河流崩岸过程与机理研究[D]. 杨涵苑.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10]水位骤变条件下河流崩岸机理研究[D]. 杨斌. 南昌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