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用菌菌种的组织分离法(论文文献综述)
支彩艳,乔俊,赵建国,杜雅琴,张学忠[1](2021)在《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经济价值极高,深受大众欢迎,野生羊肚菌供不应求。羊肚菌人工栽培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羊肚菌室外栽培已趋于成熟,但室内栽培和液体发酵仍处于发展阶段,有待继续突破。该研究回顾了国内外研究人员有关羊肚菌人工栽培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到目前为止取得的进展,主要介绍了羊肚菌菌种制备技术、大田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化生产这3个部分内容,并提出了羊肚菌人工栽培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继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赵世明[2](2021)在《牡丹江周边野生大型真菌采集鉴定及抑稻瘟菌生防菌株筛查》文中认为野生大型真菌是自然界菌物中有大型子实体形成的一类真菌,其中不乏食用、药用价值的种类。目前,国内外关于野生大型真菌鉴定与分离等相关研究较多,但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却不理想。因此,本试验依仗牡丹江地区广泛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对牡丹江四个周边地区进行野生真菌的采集、分子鉴定及组织分离;基于水稻生产育苗期以浓硫酸对土壤调酸抑制病害的操作,以p H值为依据将采集的野生大型真菌中的产酸菌株筛选出来,测定野生产酸菌株对稻瘟菌的抑制效果,期望从中筛选出高效生防菌株,试验结果如下:1、共采集到128种大型真菌子实体,提取得到97个子实体DNA样本,真菌通识引物PCR后测序,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69个样本得到种属鉴定,分别隶属于14个科27个属48种,优势科为蘑菇科和口蘑科,所占比例为16.33%,次优势科为红菇科和多孔菌科,所占比例为14.29%;优势属为蘑菇属,占比为14.58%,次优势属为丝盖伞属和红菇属,占比为8.33%。2、样本采集后第一时间进行子实体组织分离纯化,最终获得15株分离培养物,提取菌丝DNA经真菌通识引物PCR后测序,与对应原始子实体PCR产物序列比对,最终鉴定获得14株野生大型真菌纯培养物。3、液体培养14株野生真菌纯培养测其代谢液p H值,其中3株菌株代谢液p H值<4.5,尤其A24菌株p H值低至2.5,选定这3株菌株为抑稻瘟菌试验的备用菌株。对峙共培养结果表明:3株产酸野生菌对稻瘟菌均有显着的拮抗和抑制作用,A24菌株拮抗作用极显着,且对稻瘟菌黑色素分泌有完全抑制作用,后续试验继续对A24菌株进行设计。4、固体培养抑菌试验结果表明:A24菌株代谢液能改变稻瘟菌较少产生气生菌丝的生长习性,即菌丝均以表面气生为主,很少扎入基质内;A24菌株代谢液对稻瘟菌黑色素分泌表现极显着抑制效果,大于60%添加量时稻瘟菌黑色素表现被阻断效果。液体培养抑菌试验结果表明:A24号菌株代谢液对稻瘟菌生长抑制效果极显着;代谢液添加浓度达50%时可抑制菌丝萌发及生长,添加浓度达到75%以上,培养液中的稻瘟菌几乎不生长;代谢液添加浓度超过50%时稻瘟菌没有可溶性黑色素分泌,证实一定浓度的A24代谢液能有效抑制稻瘟菌生长且可阻断其黑色素分泌。综上所述,产酸野生真菌对稻瘟菌的生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稻瘟菌的预防及治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类理想的植保产品用于生产中,为植物病虫害防治中高效生物药剂提供资源储备。
杨学英[3](2021)在《金耳液体制种及袋料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属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大型真菌,是目前最具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之一,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供不应求。金耳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菌种的制备,目前大多采用固体培养菌种的方式,直接接种金耳与毛韧革菌的混合培养物,两种菌的配比难以人为调控,菌种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栽培后不能出菇的现象时常发生,子实体产量不够稳定。此外,金耳目前的生产方式主要还是段木栽培,成本高,对环境不友好,不利于金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液体菌种的培养及袋料栽培技术,对金耳液体种的生产及规模化栽培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金耳子实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菌种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金耳和毛韧革菌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液体种生产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的接种方式、混合比例和混合时间与金耳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开展研究;对金耳的栽培料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获得两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 DNA ITS序列分析分子鉴定,鉴定菌株J-1为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菌株M-1为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2.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 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毛韧革菌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酵母粉6.7 g/L、可溶性淀粉36.6 g/L、磷酸氢二钾2.4 g/L、磷酸二氢钾2.0 g/L、VB1 20.0 mg/L、起始p H值6.0、培养温度24℃、装液量100 m L(250 m L三角瓶);金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蔗糖36.4g/L、蛋白胨2.0 g/L、磷酸二氢钾4.8 g/L、氯化钾2.9 g/L、硫酸镁2.0 g/L、VB6 10.0 mg/L、起始p H值6.7、培养温度24℃、接种量2%、装液量80 m L(250 m L三角瓶)。3.确定最佳的接种方式是同时接入金耳液体种和毛韧革菌液体种,金耳液体种和毛韧革菌液体种混合比例为1:1(v/v),混合时间为1 d时,效果最佳。此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为0.492 cm/d,菌丝较浓密、洁白,菌丝满袋时间和现耳基时间分别为24 d和17d,出耳率达100%,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29.7 g/袋和64.85%。4.确定最佳的栽培培养基配方是配方F,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18%、玉米粉2%、石膏1%、硫酸镁0.5%、磷酸二氢钾0.5%;金耳菌丝生长的最优栽培条件为栽培料含水量60%、p H值7、液体菌种接种量15 m L;金耳子实体形成时最佳培养温度为24℃。通过本研究,实现了液体菌种袋料栽培金耳,为金耳的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促进金耳产业科学发展。
陈艳琦,吕艳聪,贾培松,张芳芳,田龙,宋冰,李玉[4](2021)在《4种抗生素用于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筛选出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用于木耳的干制条件。【方法】以野生及栽培木耳为供试材料,以干耳浸泡于抗生素75%酒精混合溶液消毒的方法进行组织分离。对比污染率、萌发率筛选4种抗生素的适宜使用方法和木耳干制方法,显微观察木耳不同部位的萌发能力。【结果】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分别为:青霉素6 mg/mL消毒3~5 min;链霉素15 mg/mL消毒1~3 min;头孢曲松钠15 mg/mL浸泡3~5 min;庆大霉素1.5 mg/mL浸泡1~3 min,经65℃烘干8 h的处理后均可萌发,可育层、菌肉以及不育层均可观察到菌丝萌发。【结论】4种抗生素均可用于干木耳菌种获得,65℃烘干木耳可用于组织分离,未经长时间高温处理的新鲜子实体干燥后,于室温下保存1年仍可分离成功,木耳具有周身萌发的能力。
苏强军[5](2021)在《光照对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是一种菌虫复合体形式的名贵中草药,对它的基础研究是实现其人工栽培的基础。光照与真菌生长的关系密切,就目前研究来看,并没有关于光照对冬虫夏草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光斑分离法得到了冬虫夏草单孢菌株TZ8-1,并经分子鉴定确定其为中国被毛孢后,通过试验设计培养得到了黑暗处理组(D)、光照3天处理组(L3)、光照10天处理组(L10)和光照30天处理组(L30)的中国被毛孢菌株。观察记录了光照对菌落形态、色素沉积、菌落鲜重、菌落干重、菌丝形态及分生孢子数量的影响;测定了光照对多糖、甘露醇、尿素、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了不同光照时期中国被毛孢基因表达的差异;并通过qRT-PCR对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旨在填补光照对冬虫夏草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空白,为中国被毛孢的培育提供初步的光照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得到了冬虫夏草单孢菌株,并经分子鉴定确定其为中国被毛孢。2.光照处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被毛孢生物学特征有显着差异,菌落表面布满绒毛状气生菌丝,并有黄褐色的环状气生菌丝带出现,色素沉积明显加深,菌落鲜重显着下降,菌丝明显变细,分生孢子数量显着增多;3.光照处理后中国被毛孢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无明显变化,多糖、尿素含量显着降低,腺苷与虫草素含量显着增加。4.转录组测序发现光照处理3天时中国被毛孢基因表达开始出现差异,光照10天时差异达到峰值,光照30天时差异趋于稳定。5.光照处理后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数约是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数的5倍之多。不同处理组间两两相比结果显示,L10-vs-D组间基因表达差异最大,共有3250条显着性差异表达基因,L30-vs-L3组间基因表达差异最小,共有647条显着性差异表达基因。6.通过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得出光照处理对中国被毛孢的细胞结构与催化代谢影响最大,并找到了影响多糖、尿素、腺苷和虫草素等合成代谢通路的关键基因。7.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并验证了感光基因CRYD、WC-1和FRQ的存在,证明了中国被毛孢具有感光系统。
解鸿青[6](2021)在《蝉花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以蚕蛹为替代寄主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蝉花(Cordyceps cicadae),又名金蝉花,是我国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是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s)感染寄生蝉科昆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蝉花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核苷类成分、多糖、虫草酸、多球壳菌素等,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护神经、改善肾功能、降血糖、抗菌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抗肿瘤功能是蝉花的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但其相关的作用机制缺乏系统研究。同时由于天然蝉花资源渐趋枯竭,远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对蝉花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以及用家蚕蛹作为替代寄主人工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蒸馏水和乙醇两种常见溶剂提取蝉花有效成分,分别得到蝉花水提物(WEC)和蝉花醇提物(Ethanolic extract of Cordyceps cicadae,EEC),再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噻唑蓝)法分别检测WEC和EEC对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发现WEC和EEC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细胞活力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EEC的体外抑制作用更强。在对EEC敏感的肿瘤细胞株筛选中,发现EEC对SGC-7901细胞、H1299细胞、HeLa细胞、HepG2细胞和A549细胞均具有细胞毒性,其中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毒性最强。2、通过细胞凋亡测定、细胞周期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测定、胞内Ca2+水平测定和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发现EEC处理可引起SGC-7901细胞凋亡、S期阻滞、MMP(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和Ca2+水平过载,这些都可能是EEC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的有效途径。此外,EEC能分别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内质网应激的相关蛋白在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揭示EEC主要是通过激活caspases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来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以及调节细胞周期、内质网应激相关调控因子表达,从而发挥其体外抗肿瘤作用。3、采用苯酚-硫酸法、BCA蛋白含量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EC中活性成分,发现EEC中总糖含量为211.6 μg/mg,蛋白含量为336.5 μg/mg,核苷类物质有腺嘌呤、尿苷、腺苷、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其含量分别为 1.841±0.007μg/mg、6.015±0.018 μg/mg、1.774±0.030μg/mg、5.388±0.019μg/mg。MTT法检测发现,腺嘌呤、尿苷、腺苷和HEA对SGC-7901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HEA的抑制作用最强。4、通过CCK-8实验、细胞凋亡测定、细胞周期测定、ROS(Reactiveoxygen species,活性氧)水平测定、MMP变化测定、Ca2+水平测定、细胞自噬水平测定和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发现HEA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AGS均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HEA能诱导SGC-7901细胞的ROS产生和MMP去极化,触发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过Ca2+调节诱导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自噬并产生S期细胞周期阻滞。5、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探究HEA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发现HEA诱导SGC-7901细胞产生差异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等。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HEA上调或下调基因主要参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多种信号通路。6、建立SGC-7901细胞实体瘤裸鼠模型,灌胃法给药,探究HEA的体内抗肿瘤功能,发现HEA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模型裸鼠肿瘤大小和重量的增长,诱导肿瘤组织坏死与细胞凋亡,从而实现体内抗肿瘤作用。7、用组织分离法从天然蝉花体中分离纯化出蝉拟青霉,采用体喷法将分生孢子接种于蚕蛹体,模拟天然蝉花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人工培育出“金蚕花”,并探明了其适宜的人工培育条件。本研究结果为扩大蝉花的药用和保健作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蝉花代用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张云龙[7](2020)在《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对丰富食用菌资源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采集于河南南阳地区的野生菌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ITS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营养生理动态比较研究和栽培出菇试验,为梭伦剥管孔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形态观察和ITS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菌株具有锁状联合,菌丝淡黄色,结合ITS克隆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Blast比对得登录号MF445223.1,表明该野生菌为梭伦剥管孔菌(Piptoporus soloniensis),属河南省新记载。2.梭伦剥管孔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梭伦剥管孔菌菌丝在15℃-35℃都能生长,在30℃左右时生长最好;适宜初始p H为7.0;菌丝生长阶段喜爱黑暗;甘露醇和葡萄糖是最适碳源;对有机氮有相对较好的利用,优选牛肉膏;最适宜的无机盐为硫酸镁;适宜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碳源-葡萄糖、氮源-牛肉膏、无机盐-硫酸镁和p H-8。3.以硫磺菌为对照,测定了该菌株在液体发酵液培养过程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及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梭伦剥管孔菌具有较完整的胞外酶体系,整体活性及营养物质含量均优于硫磺菌菌株。4.梭伦剥管孔菌栽培试验表明,梭伦剥管孔菌适宜在木屑培养料中生长,以及在瓶/袋中预留1/3空隙,促进菌丝凝结和原基形成。
努尔买买提[8](2020)在《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虫草”是广义虫草属(Cordyceps)真菌的总称。我国的虫草产业主要涉及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militaris)等真菌。其中,蛹虫草的成分、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尤其是CMPs-4多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于蛹虫草能够人工培育,是解决野生虫草资源严重不足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新疆丰富的水稻、小麦资源,为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菌种退化是制约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对蛹虫草的优质高产菌种选育和培养液配方优化开展了研究,旨在为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本文还对蛹虫草多糖CMPs-4对人工食道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Eca109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揭示CMPs-4的抗癌机制。本论文首先从野生蛹虫草子实体中筛选了亲本菌株,在此基础上,培育子实体;利用单孢子分离技术分离单子囊孢子,并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从不同交配型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产生的子实体中分离菌种,筛选出子实体产量较高的F1代杂交菌株。其次,结合新疆地区蛹虫草人工培育实际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养基质分别进行了处理,以分析不同培养基质处理对蛹虫草子实体长度、鲜干重、生物转化率以及产量、产值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筛选适宜本地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基质。最后,运用MTT法检测了蛹虫草多糖CMPs-4对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CMPs-4多糖对Eca109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凋亡细胞的形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Hoechst33258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了CMPs-4多糖对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Bcl-2、Bax、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从亲本子实体中共获得10个菌株。10菌株通过人工培育形成子实体后,进行单孢子分离获得60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其中37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可以成功扩增出鉴定交配型的目的产物。根据PCR分析结果显示,22株为MAT 1-1交配型,15株为MAT 1-2交配型。37单子囊孢子菌株只能扩增MAT1-2或MAT1-1中的一个,说明MAT1-1和MAT1-2不能共存,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二极异配体系。相同交配型组合培养,其原基生长发育较慢,但亲和性较高。而MAT1-2和MAT1-1不同交配型杂交组合培养,原基发育较好,但亲和比较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亲和良好的不同交配型蛹虫草菌株更容易形成子实体。(2)筛选出15个不同交配型(MAT1-1和MAT1-2单孢子菌株)组合的菌株,即A2×B4、A2×B1、A2×A9、A2×A1、A5×B1、A5×A1、B3×B8、B3×B4、B3×B1、B9×B4、B9×A9、B9×A1、B11×B8、B11×B4、B11×B1,可为后续人工栽培提供优良的菌株组合。(3)通过对培育于不同基质的蛹虫草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呈显着性差异(P<0.05),在100%大米培养基中的子实体产量更高(鲜重最高可达12.77g、干重可达2.05 g),生物转化率达到最高(可达60.54%),产投比最大(4.45),产值最高(2.05元/瓶),净利润最好(1.59元/瓶),其子实体生物产量比原来的栽培培养基所种植的提高33.7%。(4)蛹虫草多糖CMPs-4能够抑制人食道癌Eca 109细胞的增殖,诱导人食道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抑瘤效果对剂量和作用时间存在显着依赖。CMPs-4显着抑制了Eca-109细胞的生长增殖,当药物浓度从100μg/m L增加至1000μg/m L时,其生长抑制率从11.70%增加到66.54%,培养24 h的IC50值为532.9μg/m L。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位于S期的Eca109细胞的比例逐渐从32.23%增加到49.27%(P<0.05),即Eca109细胞在经过CMPs-4处理,被阻滞在S期,不能转化至G2/M期的细胞增多;同时,G0/G1期的细胞也无法进入到S期。受CMPs-4的抑制作用影响,Eca109的细胞凋亡率从3.12%上升到14.44%(P<0.05),电子显微镜下也能明显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CMPs-4处理Eca109细胞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明显下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量上调。本研究筛选了优质蛹虫草菌株和适宜新疆地区的人工栽培基质,优化了蛹虫草培养体系,为在日光温室和现代化温室条件下、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小麦和水稻资源,规模化发展蛹虫草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还对蛹虫草CMPs-4多糖的抗肿瘤机制开展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蛹虫草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曹莉[9](2020)在《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2种菌种分离方式进行蛹虫草菌种制备,采用甘油-琼脂半凝胶法、甘油-营养琼脂半凝胶法、斜面低温保藏法、鲜牛奶法共4种保藏方法进行菌种保藏。通过观察蛹虫草液体菌种、子实体形态,测定子实体产量及其生物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研究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均可成功制备蛹虫草菌种,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性状更稳定、品质更好。(2)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d(天)时为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蛹虫草菌种品质的下降。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出菌快、菌球匀实、数量多,液体菌培养的子实体转色快且深、长势健壮,出草率高,产量达20.71-21.86g/盒。(3)蛹虫草子实体生长40d时为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对蛹虫草菌种品质下降的延缓作用不明显。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较为理想,液体菌培养的蛹虫草较其它时期出草率高、畸形少、产量达20.44-20.64g/盒。(4)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变化小,分别为4.54-6.18%、0.203-0.381%,菌种保藏方法及分离时期对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的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无显着影响。(5)多孢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为3.54%-7.83%、0.066-0.448%,斜面低温保藏法保藏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方法对多孢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的虫草多糖含量影响显着。
宁宝云,薛姗姗,刘慧,刘康,郝继伟[10](2020)在《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蛹虫草生产中菌种退化问题,研究了转接次数对蛹虫草菌种退化的影响;比较组织分离法与活蚕蛹回接法在保持菌种优良性状、延缓菌种退化、退化菌种复壮效果。结果表明,转接3次或更多蛹虫草菌种会逐步表现出退化性状;活蚕蛹回接复壮法对退化菌种的复壮效果明显好于组织分离法;选用出菇后20 d内的子座组织分离,可有效延缓菌种退化,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菌种优良性状;提出了活蚕蛹回接法与组织分离法相结合的蛹虫草菌种综合复壮生产模式。
二、食用菌菌种的组织分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菌菌种的组织分离法(论文提纲范文)
(1)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菌种制备 |
1.1 菌种分离 |
1.2 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制作 |
1.3 培养基的选择 |
1.3.1 母种培养基 |
1.3.2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 |
2 人工大田栽培 |
2.1 栽培流程 |
2.2 外源营养袋补料 |
2.3 发展现状 |
3 工厂化生产 |
3.1 液体发酵 |
3.2 室内人工栽培 |
4 问题及展望 |
(2)牡丹江周边野生大型真菌采集鉴定及抑稻瘟菌生防菌株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野生大型真菌概况 |
1.1.1 食用菌 |
1.1.2 药用菌 |
1.1.3 外生菌根菌 |
1.2 国内外大型真菌种属鉴定研究现状 |
1.3 大型真菌在植物栽培及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
1.3.1 食用菌生产废料对植物栽培土壤的改良作用 |
1.3.2 食用真菌代谢物质在提高植物抗逆能力促壮苗中的应用 |
1.3.3 菌物及其代谢物在水稻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4 牡丹江地区环境资源基本概况 |
1.4.1 牡丹江地区地理位置 |
1.4.2 牡丹江地区气候特征及森林资源优势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型真菌子实体野外采集及分子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牡丹江周边野生真菌(采集到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
2.2.2 采集的野生真菌PCR序列BLAST比对的种属鉴定 |
2.2.3 采集到的野生真菌主要科属分析 |
2.2.4 采集的野生真菌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应用价值简述 |
2.2.5 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野生真菌子实体组织分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与内容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丝体分离纯化 |
3.2.2 菌丝体DNA提取及通识引物PCR测定 |
3.2.3 菌丝体代谢液低p H值筛选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野生真菌产酸菌株抑稻瘟菌效果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与内容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酸野生真菌对稻瘟菌拮抗及抑制效果 |
4.2.2 固体培养条件下产酸野生真菌代谢液抑稻瘟菌效果 |
4.2.3 液体培养条件下产酸野生真菌代谢液抑稻瘟菌效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金耳液体制种及袋料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金耳概述 |
1.1.1 金耳学名及分类地位 |
1.1.2 金耳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1.1.3 金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液体菌种的研究 |
1.2.2 金耳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 章 菌种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试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菌种分离和纯化 |
2.2.2 菌种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分离培养和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 章 毛韧革菌液体种营养及培养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验试剂 |
3.1.4 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菌种活化及发酵培养 |
3.2.2 菌丝体干重测定方法 |
3.2.3 单因素试验 |
3.2.4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 |
3.2.5 最陡爬坡试验 |
3.2.6 Box-Behnken设计试验 |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结果 |
3.3.3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
3.3.4 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分析 |
3.3.5 三维响应面图及等高线图分析 |
3.3.6 验证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耳液体种营养及培养条件优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试验试剂 |
4.1.4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菌种活化及发酵培养 |
4.2.2 生物量测定方法 |
4.2.3 单因素试验 |
4.2.4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 |
4.2.5 最陡爬坡试验 |
4.2.6 Box-Behnken设计试验 |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2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结果 |
4.3.3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
4.3.4 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分析 |
4.3.5 三维响应面图及等高线图分析 |
4.3.6 验证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体菌种袋料栽培金耳的初步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验试剂 |
5.1.4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液体菌种制备 |
5.2.2 液体菌种栽培试验 |
5.2.3 项目测定和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栽培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4种抗生素用于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1.1 木耳 |
1.1.2 试剂和仪器 |
1.2 方 法 |
1.2.1 消毒剂配制 |
1.2.2 组织分离 |
1.2.3 污染率、萌发率统计 |
1.2.4 烘干温度筛选 |
1.2.5 烘干时间筛选 |
1.2.6 不同抗生素适用性验证 |
1.2.7 组织分离的萌发面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种抗生素适宜处理使用方法 |
2.1.1 消毒剂1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
2.1.2 消毒剂2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
2.1.3 消毒剂3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
2.1.4 消毒剂4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
2.2 组织分离最适烘干条件 |
2.3 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验证 |
2.4 组织分离的萌发面 |
3 讨 论 |
4 结 论 |
(5)光照对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冬虫夏草的生长发育过程 |
1.2 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 |
1.3 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 |
1.3.1 冬虫夏草人工子实体的培育 |
1.3.2 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制备 |
1.3.3 蝙蝠蛾幼虫的人工饲养 |
1.4 冬虫夏草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1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研究 |
1.4.2 冬虫夏草基因组的研究 |
1.5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功能基因 |
1.5.2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合成代谢途径 |
1.6 光照对丝状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6.1 光照对丝状真菌生物学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2 丝状真菌感光基因的研究进展 |
1.6.3 光照对虫草属真菌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药品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相关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2.1.4 实验试剂 |
2.2 单孢菌株的分离与验证 |
2.2.1 单孢菌株的分离 |
2.2.2 单孢菌株的验证 |
2.3 光照处理 |
2.4 菌落与菌丝形态的观察 |
2.5 分生孢子数量的统计 |
2.6 菌落鲜重与干重的秤量 |
2.7 多糖、甘露醇、尿素、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测量 |
2.8 转录组测序流程 |
2.8.1 总RNA提取及质检 |
2.8.2 文库构建与测序 |
2.9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9.1 数据预处理、质量控制与组装 |
2.9.2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2.9.3 Unigene定量、差异Unigene筛选、功能富集及聚类分析 |
2.10 差异基因的Real-time PCR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孢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3.1.1 单孢菌株的分离 |
3.1.2 单孢菌株的鉴定 |
3.2 光照处理对中国被毛孢菌落形态和菌丝形态的影响 |
3.2.1 光照处理后中国被毛孢菌落形态的变化 |
3.2.2 光照处理对中国被毛孢色素沉积的影响 |
3.2.3 光照处理后中国被毛孢菌丝形态的变化 |
3.2.4 光照处理后菌落干重、鲜重、菌落直径及分生孢子数的测量结果 |
3.3 代谢物含量的测定结果 |
3.3.1 甘露醇、多糖和尿素含量的测定 |
3.3.2 腺苷与虫草素含量的变化 |
3.4 总RNA检测 |
3.5 下机数据质量控制 |
3.6 转录本拼接组装及长度分布 |
3.7 常见功能数据库注释 |
3.7.1 NR注释结果 |
3.7.2 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 |
3.7.3 GO注释结果 |
3.7.4 eggNOG数据库注释 |
3.8 Unigene表达水平分析 |
3.8.1 Reads与 Unigene的比对率 |
3.8.2 基因表达水平箱线图和密度分布图 |
3.8.3 样本间相关性检验 |
3.9 差异表达分析 |
3.10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3.10.1 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与功能分析 |
3.10.2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3.11 代谢通路差异表达分析 |
3.11.1 糖酵解途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
3.11.2 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
3.11.3 嘌呤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
3.12 通过qRT-PCR进行感光基因及转录组测序表达模式的验证 |
4 讨论 |
4.1 光照处理后菌落鲜重下降问题 |
4.2 不同光质与光强对中国被毛孢生长代谢影响的不确定性 |
4.3 单孢菌株扩繁中出现多种形态的现象 |
4.4 对于中国被毛孢是否能产生虫草素的探讨 |
4.5 转录组测序分析光照处理后所生成的色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上调差异基因和下调差异基因在GO Level2 水平分布比较图 |
附录2 KEGG富集top20气泡图 |
附录3 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及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 Level2 水平分布图 |
附录4 GO Level2 水平差异基因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蝉花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以蚕蛹为替代寄主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蝉花的概述 |
1.1.1 蝉花的形成 |
1.1.2 蝉花的生态分布 |
1.2 蝉花的化学成分 |
1.2.1 核苷类物质 |
1.2.2 麦角甾醇及其过氧化物 |
1.2.3 多糖 |
1.2.4 多球壳菌素 |
1.2.5 虫草酸 |
1.3 蝉花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功能 |
1.3.1 蝉花的实用方法 |
1.3.2 蝉花的安全性 |
1.3.3 蝉花的抗肿瘤活性 |
1.3.4 蝉花的免疫调节活性 |
1.3.5 蝉花的神经保护功能 |
1.3.6 蝉花的肾脏保护功能 |
1.3.7 蝉花的降血糖能力 |
1.3.8 蝉花的抗菌功能 |
1.4 虫草的人工培育 |
1.4.1 虫草菌的液体发酵 |
1.4.2 虫草菌的固体发酵 |
1.4.3 用替代寄主昆虫人工培育虫草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蝉花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体外肿瘤细胞活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蝉花粉的制备 |
2.3.2 蝉花水提物的制备 |
2.3.3 蝉花醇提物的制备 |
2.3.4 细胞培养 |
2.3.5 MTT实验 |
2.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3.7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蝉花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比较 |
2.4.2 蝉花醇提物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活力的影响 |
2.4.3 蝉花醇提物不同作用时间对SGC-7901细胞活力的影响 |
2.4.4 蝉花醇提物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蝉花醇提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蝉花醇提物的制备 |
3.3.2 细胞凋亡实验 |
3.3.3 细胞周期实验 |
3.3.4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测定 |
3.3.5 细胞内Ca~(2+)浓度测定 |
3.3.6 蛋白表达量检测 |
3.3.7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蝉花醇提物EEC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2 蝉花醇提物EEC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 |
3.4.3 蝉花醇提物EEC对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4.4 蝉花醇提物EEC对SGC-7901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
3.4.5 蝉花醇提物EEC对SGC-7901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蝉花醇提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多糖含量测定 |
4.3.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4.3.3 核苷类物质鉴定及其含量测定 |
4.3.4 EEC中几种核苷类物质的抗肿瘤活性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蝉花醇提物中的多糖含量 |
4.4.2 蝉花醇提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
4.4.3 蝉花醇提物中的核苷类物质鉴定及其含量分析 |
4.4.4 蝉花醇提物中核苷类物质抗肿瘤效果的比较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N6-(2-羟乙基)-腺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CCK-8实验 |
5.3.2 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
5.3.3 细胞凋亡实验 |
5.3.4 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凋亡 |
5.3.5 细胞周期实验 |
5.3.6 细胞活性氧水平检测 |
5.3.7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测定 |
5.3.8 细胞内Ca~(2+)浓度测定 |
5.3.9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观察细胞自噬 |
5.3.10 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
5.3.11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N6-(2-羟乙基)-腺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AGS以及人正常细胞HEK293活力的影响 |
5.4.2 N6-(2-羟乙基)-腺苷处理时间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活力的影响 |
5.4.3 N6-(2-羟乙基)-腺苷处理时间对人胃癌细胞AGS活力的影响 |
5.4.4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 |
5.4.5 N6-(2-羟乙基)-腺苷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6 N6-(2-羟乙基)-腺苷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5.4.7 Caspase抑制剂与N6-(2-羟乙基)-腺苷联合给药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8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 |
5.4.9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5.4.10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5.4.11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Ca~(2+)浓度的影响 |
5.4.12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对N6-(2-羟乙基)-腺苷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13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 |
5.4.14 自噬抑制剂3-MA对N6-(2-羟乙基)-腺苷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
5.4.15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内质网应激以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基因表达谱的N6-(2-羟乙基)-腺苷体外抗肿瘤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细胞培养 |
6.3.2 表达谱样品RNA提取 |
6.3.3 样品文库构建及测序 |
6.3.4 测序数据分析 |
6.3.5 差异基因正确性验证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基因测序数据过滤 |
6.4.2 差异基因检测 |
6.4.3 差异基因GO功能分析 |
6.4.4 差异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
6.4.5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N6-(2-羟乙基)-腺苷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动物 |
7.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7.3.2 试验分区与处理 |
7.3.3 一般情况观察 |
7.3.4 肿瘤重量测定以及抑瘤率计算 |
7.3.5 肿瘤组织标本制备 |
7.3.6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 |
7.3.7 TUNEL染色 |
7.3.8 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体积的影响 |
7.4.2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重量的影响 |
7.4.3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
7.4.4 N6-(2-羟乙基)-腺苷对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裸鼠体重的影响 |
7.4.5 N6-(2-羟乙基)-腺苷灌胃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组织的H&E染色情况 |
7.4.6 N6-(2-羟乙基)-腺苷灌胃SGC-7901细胞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组织的TUNEL染色情况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8章 以家蚕蛹为替代寄主人工培育“金蚕花”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8.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8.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8.3 实验方法 |
8.3.1 培养基制作 |
8.3.2 菌种分离 |
8.3.3 菌种纯化 |
8.3.4 菌种鉴定 |
8.3.5 接种感染蚕蛹 |
8.3.6 人工培育 |
8.3.7 数据处理和分析 |
8.4 结果与分析 |
8.4.1 蝉花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8.4.2 蝉花菌株的鉴定 |
8.4.3 以家蚕蛹为替代宿主人工培育“金蚕花” |
8.4.4 接菌时期对“金蚕花”培育的影响 |
8.4.5 温度对“金蚕花”培育的影响 |
8.4.6 湿度对“金蚕花”培育的影响 |
8.5 讨论 |
8.6 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特色与创新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及野生菌驯化 |
1.1.1 食用菌种质资源概述 |
1.1.2 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驯化 |
1.2 野生食用菌鉴定方法 |
1.2.1 形态学鉴定方法 |
1.2.2 分子学鉴定方法 |
1.2.3 ITS在野生食用菌中的应用 |
1.3 野生食用菌的生物活性开发研究进展 |
1.3.1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3.2 野生食用菌胞外酶活性研究 |
1.3.3 野生食用菌主要营养物质研究 |
1.4 梭伦剥管孔菌及其研究进展 |
1.4.1 梭伦剥管孔菌概述 |
1.4.2 梭伦剥管孔菌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野生食用菌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学鉴定结果与分析 |
2.2.2 ITS鉴定结果和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菌丝生长影响结果与分析 |
3.2.2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4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5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6 不同无机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7 不同生长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8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营养成分及胞外酶活性动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液体发酵培养观察结果 |
4.2.2 胞外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3 胞外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4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5 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6 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7 漆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适宜培养料筛选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栽培种培养料与出菇试验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蛹虫草概况 |
1.1.1 蛹虫草的分类地位 |
1.1.2 蛹虫草的分布 |
1.1.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
1.2 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2.1 蛹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2 蛹虫草的药理活性应用 |
1.3 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结构与抗肿瘤活性 |
1.3.2 蛹虫草多糖提取工艺 |
1.3.3 蛹虫草多糖的结构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蛹虫草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分离及培养 |
2.2.2 单子囊孢子的分离与菌株培养 |
2.2.3 单子囊孢子交配型鉴定 |
2.2.4 交配型分离 |
2.2.5 营养亲和性试验 |
2.2.6 单子囊孢子菌株菌落特征和实体产生情况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分离及培养结果 |
2.3.2 单子囊孢子菌株分离结果及交配型鉴定 |
2.3.3 蛹虫草单孢子菌株交配型分离 |
2.3.4 营养亲和性 |
2.3.5 单孢子菌株群落特征 |
2.3.6 单孢子菌株产生子实体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人工栽培培养基对新疆蛹虫草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蛹虫草菌丝生长分析 |
3.2.2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分析 |
3.2.3 蛹虫草子实体经济效益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多糖提取、纯化和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
4.2.2 多糖含量测定 |
4.2.3 多糖分子量分布 |
4.2.4 比旋光度测定 |
4.2.5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7 刚果红实验 |
4.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 |
4.3.2 粗多糖分子量分布 |
4.3.3 比旋光度测定 |
4.3.4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3.5 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
4.3.6 FT-IR结果分析 |
4.3.7 SEM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蛹虫草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MTT法检测CMPs-4和CMPs-80对Eca109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5.2.2 CMPs-4对Eca109 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2.3 CMPs-4对Eca10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4 CMPs-4对Eca109 细胞的周期的影响 |
5.2.5 CMPs-4对Eca109 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5.2.6 Western blot 法检测 CMPs-4 对 Eca109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MTT法检测CMPs-4和CMPs-80对Eca109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5.3.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MPs-4对Eca109 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3.3 CMPs-4对Eca109 细胞的凋亡作用 |
5.3.4 流式细胞仪检测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周期的变化 |
5.3.5 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 |
5.3.6 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蛹虫草概述 |
1.1.1 野生蛹虫草概述 |
1.1.2 人工培育蛹虫草概述 |
1.2 菌种保藏 |
1.2.1 菌种保藏方法 |
1.2.2 菌种保藏条件及保藏效果 |
1.2.3 蛹虫草菌种分离 |
1.3 蛹虫草人工培育 |
1.3.1 谷物培养基 |
1.3.2 蚕蛹培养基 |
1.4 蛹虫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
1.4.1 虫草多糖 |
1.4.2 虫草酸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蛹虫草菌种分离 |
2.2.2 培养基制备 |
2.2.3 菌种保藏法 |
2.2.4 蛹虫草菌种活化及接菌、培养 |
2.2.5 蛹虫草子实体鲜重测量 |
2.2.6 蛹虫草子实体多糖提取、测定 |
2.2.7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提取、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变化的影响 |
3.1.2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1.4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 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变化的影响 |
3.2.2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4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蛹虫草菌种分离方式及分离部位 |
4.2 蛹虫草液体菌种形态与培养基营养配比 |
4.3 蛹虫草菌种保藏 |
4.3.1 蛹虫草菌种保藏方法 |
4.3.2 蛹虫草菌种保藏效果 |
4.4 蛹虫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 |
4.5 蛹虫草子实体形态及产量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配方及制备 |
1.2.1 母种培养基 |
1.2.2 液体培养基 |
1.2.3 出草培养基 |
1.3 试验方法 |
1.3.1 转接次数试验 |
1.3.2 复壮方法比较试验 |
1.3.2. 1 组织分离复壮法 |
1.3.2. 2 活蚕蛹复壮法 |
1.3.3分离组织试验 |
1.4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回声接次数试验结果 |
2.2 不同复壮方法效果 |
2.3 分离组织试验结果 |
3 小结及复壮方法综合应用探讨 |
四、食用菌菌种的组织分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支彩艳,乔俊,赵建国,杜雅琴,张学忠. 北方园艺, 2021
- [2]牡丹江周边野生大型真菌采集鉴定及抑稻瘟菌生防菌株筛查[D]. 赵世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金耳液体制种及袋料栽培技术研究[D]. 杨学英.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4种抗生素用于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的评价[J]. 陈艳琦,吕艳聪,贾培松,张芳芳,田龙,宋冰,李玉. 新疆农业科学, 2021(04)
- [5]光照对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D]. 苏强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蝉花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以蚕蛹为替代寄主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D]. 解鸿青. 浙江大学, 2021(01)
- [7]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云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8]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D]. 努尔买买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3)
- [9]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D]. 曹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蛹虫草菌种复壮方法探讨[J]. 宁宝云,薛姗姗,刘慧,刘康,郝继伟. 食用菌,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