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序设计、程序框图(论文文献综述)
熊美俊[1](2021)在《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宏动磁路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性能精密驱动装置在微电子、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发兼具大行程、高精度特性的精密驱动装置对于提升我国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制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设计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宏动结构的磁路及磁场特性;其次,建立了宏动音圈电机的多场耦合模型,并规划了其定位运动控制策略;然后,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控制系统搭建及程序调试;最后,搭建了宏动音圈电机的驱动电源和定位测试实验系统平台,并测试了输出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音圈电机的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宏动音圈电机轴、径向截面的磁通分布和内部的磁场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宏动音圈电机气隙处的磁通在整体上分布均匀,其输入电流和输出力呈线性关系。(2)建立了宏动音圈电机的磁-机-电多场耦合模型,分析了机电和电气时间常数对电机控制模型的影响;在建立电流源、电流PI控制器、前馈补偿器和PID控制器等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宏动音圈电机整体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采用T型速度曲线位移控制算法,规划了宏动音圈电机大行程定位的前馈-反馈闭环控制策略。(3)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DSP和FPGA的供电、通讯和下载电路、数模及模数转换电路、双向程控电流源的主电路、电流模式切换和采样电路;开发了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DSP和FPGA控制的主程序、串口通讯及解析程序、FPGA的数模及模数转换程序、T型速度曲线的位移规划程序、前馈补偿PID程序和电流补偿PI程序。(4)测试了双向程控电流源的电流输出性能,实验结果为:在仅正电流和正、负电流连续输出两种模式下分别输出0~5 A和-5A~5 A,其电流输出非线性度分别达到了 0.0032和0.0050,平均电流输出精度分别低于0.45%和0.55%;测试了宏动音圈电机的运动定位性能,实验结果为:该宏动音圈电机的最大定位行程为48 mm,定位误差小于2.5μm,实际位移曲线与设定位移曲线跟随度较高。图[108]表[4]参[73]。
张向向[2](2021)在《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大型设备的研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分布式机电系统的发展,但大型分布式机电设备为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多地域分布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管理、数据储存与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分布式机电设备存在分散性、监测节点多元化、设备管理复杂化等特点,在分布式网络化智能监控中,每个独立运行的机电设备即是一个边缘节点,位于边缘节点的设备数据信息是对分布式机电设备进行高效监测与管理的重点所在。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嵌入式边缘节点开发的融合虚拟仪器技术的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方案,开发了网络化的远程分布式机电设备监测及边缘节点管理平台,该系统可对处于不同地域的机电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设备信息的管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分布式机电系统的信号特点,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并采用嵌入式FPGA开发和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边缘节点信号的可靠、高速采集及传输等功能。(2)为提高边缘节点数据分析的效率,利用一阶差分法有效剔除原始采样信号的奇异点,随之对信号进行最优变分模态分解(OVMD),然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判定各模态与原始信号的相关程度,从而准确获取真实运行信号与噪声源信号,实现机电系统边缘节点的信号预处理功能,以提高分布式机电系统边缘节点对本地数据的过滤、分析的效率及其准确性。(3)结合System Link技术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完成在远程终端的信号监测,设计远程监测方案,在远程系统终端实现对边缘节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与高效管理,采用远程软件驱动等部署技术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统一管理与升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4)为了验证所设计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实验室三台机电设备作为平台监测与管理对象,使用本文技术验证设计结果。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监测平台能够可靠地采集到设备运行数据,经所开发的边缘节点预处理技术实现边缘节点信号的提取与重构,通过终端服务器能够良好地监测远程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设备软硬件管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具有可靠性及可扩展性,为分布式系统海量运行数据的存储、挖掘、云端计算与应用奠定基础,为故障诊断等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之后课题组平台设计的开发及健康监测、故障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吴浩[3](2021)在《面向铜矿浮选的无线软测量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选技术是当今铜矿选矿最主要的方法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浮选流程中,铜精矿品位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变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浮选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非线性,导致该参数的测量耗时较长,难以实时在线测量。此外,现有浮选过程现场多采用有线传感网络,会带来通信线易老化、布线纵横交错等一系列问题,不但影响通讯系统的稳定性,而且给浮选过程控制增加了难度。针对以上问题,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网络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监测系统,实现了浮选过程铜精矿品位的实时软测量。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浮选过程机理复杂、变量间存在大量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绞杀—NNG(Nonnegative garrote)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相结合的软测量建模算法。LSSVM作为一种新型非线性建模工具,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NNG算法具有删选冗余变量和压缩相应变量系数的性能,能够减少变量间的相关性。将NNG与LSSVM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实现浮选过程铜精矿品位的精确软测量。其次,在软测量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将MATLAB开发的软测量模型导入IAR开发环境中,通过C语言程序编写得到性能良好的预测模型,并将其程序编译下载到基于ZigBee的嵌入式系统,在所设计的硬件系统上实现基于MATLAB的预测模型移植以及在线应用。再次,对下位机所使用的嵌入式系统的PCB电路板进行了设计,包括嵌入式系统核心板及各个功能模块电路,如485通信电路、串口电路、供电电路、电平转换电路、降压电路等,并进行了硬件的综合调试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硬件无论在布局、布线还是系统的稳定性方面都达到了PCB板厂生产标准。最后,为了进一步达到铜精矿品位值以及现场各参数的实时监测,本文还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控程序,并进行了整个软硬件系统的综合测试。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能够实现铜精矿品位值、现场温湿度等参数的实时测量及监测,达到了企业对关键参数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蔺雨露[4](2021)在《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作为人体运动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对于人体健康是极为重要的,肌肉力量状态的低下会引发神经性疾病,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肌肉的疲态甚至是病态常因生活节奏快而被忽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方便进行肌力状态自测的肌肉力量测量系统。测量人体肌肉力量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检测人体表面所产生的可检测的肌电信号。本文基于肌肉力量和肌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健康人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测量骨骼肌中的肱二头肌的肌肉力量状态作为研究目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硬件方面,设计并制作了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系统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微控制器和蓝牙发射电路。肌电信号由于信号微弱易受干扰,采用AD8226和OP07芯片实现信号放大、用隔离与滤波电路来保证人体安全及去噪。以STM32F103VET6微处理器内部A/D转换器完成信号模数转换,为了实现系统便捷通信,使用蓝牙模块完成下位机至上位机的通信。通过对硬件电路的仿真、制板以及实测表明,电路系统达到预期要求。2.软件方面,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针对用户信息与测试数据无法通过不同时期对比来反映阶段性肌力状态的问题,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编写G语言完成了用户重要信息的注册和保存,结合肌力与肌电信号时域特征参数的关系,实时监测肌力幅值以及参数变化,并即时保存数据。实验表明,该软件部分各参数值可靠,具有实时性及准确性。3.数据分析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特征值和肌力之间的关系的肌力分析方法,并对肌力等级标准探索性划分。在静态环境下,基于肌肉等长收缩至乏力的实验过程,针对11名实验对象的不同测试强度进行肌力状态实时分析。将人体主观意识和数字化结合,离线对肌力进行0级、Ⅰ级和Ⅱ级三类等级划分,并使用贝叶斯、K-近邻、Fisher、小波神经分类器对肌力状态进行分类比较,经验证,K-近邻分类准确率达98.5%,效果更佳。结合系统便捷测量的特点,在K-近邻算法的基础上设计GUI界面一键测试肌力等级,效果良好。
李茂泉[5](2021)在《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得益于嵌入式技术的成熟与创新,基于嵌入式平台的产品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则是嵌入式发展的其中一个前沿方向。数据采集系统常用在工业生产、科技研究等领域,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其采集信号类型与系统功能也略有差别。本文针对本校实验室环境设计了一款与实验室传感器平台相结合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对传感器平台或电子设备输出的直流电信号、室内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显示、数据存储等功能。本文总体设计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数据采集卡的设计,选择LQFP144封装的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基于该芯片设计信号衰减电路、缓冲电路、滤波电路完成对4路0~10V单端输入电压、4路0~15V差分输入电压、4路0~1.5A电流、两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并通过USB转串口和蓝牙方式将多路数据发送至上位机。(2)软件程序的设计,通过STM32Cube MX进行硬件配置并将生成的初始化代码通过Keil5平台对代码进行调试与任务函数编写,函数功能包括A/D转换、数据均值滤波、数据还原、数据拆分、数据发送等,确保上下位机通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3)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在Labview环境通过G语言实现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数据接受、数据处理、数据波形显示、数据存储等功能,将数据存放至Access数据库便于后续数据分析。(4)最后进行了综合测试,从硬件的设计,软件程序编写到上位机分析系统的设计进行核验,以此来证明系统的可靠性,采集数据无丢包,信号能够实时进行采集与测量并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误差小,能够实现预期的设计要求。
刘志伟[6](2021)在《MIMU自动测试标定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IMU(MEMS惯性测量单元)由于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大批量生产等优势,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器件本身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后期需要进行误差标定和算法补偿,来提高其测量精度。论文以减小标定操作复杂度和提高标定效率对标定方法进行改善为目的,设计了一种MIMU自动测试标定系统。首先,根据设计需求,进行了测试标定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分为结构设计、硬件控制系统设计、上位软件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整机结构由主要包含加固机箱、小型三轴转台、系统控制箱、系统电源模块等;硬件控制系统主要是完成对小型三轴转台的精确控制,由力矩电机、编码器、电机驱动器、PMAC运动控制卡四部分构成,实现位置、速度、电流三环控制系统,并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其次,根据MIMU的误差产生机理,建立其误差模型。分别介绍了基于三轴转台分立式标定法的具体标定流程和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系统级标定法。依据误差模型设计了卡尔曼滤波器模型,为减小运算量加快滤波收敛,采用降维的思想,将滤波模型进行拆分分别建立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滤波器模型来进行误差估计。接着,介绍了基于LABVIE W的系统上位软件设计开发。其中多串口通讯程序模块,用做MIMU数据读取和与PMAC运动控制卡通讯;转台控制模块,实现转台的多功能控制,可模拟一些动态环境来激励MIMU的各项误差;MIMU的姿态解算和导航解算模块,提供MIMU的姿态信息和导航信息;粗标定和系统级标定模块,实现了MIMU的数据在线处理和自动化标定功能。最后,对硬件控制系统的精度和上位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将标定出的误差参数对MIMU进行补偿后姿态解算精度有所提升。相对于传统标定系统其操作更为便捷,标定时间也更短。
惠志文[7](2021)在《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的研制》文中提出开发新型大容量、长寿命以及高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是现阶段发展镍氢电池的重点,研究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必须测试其本征储氢性能,本文根据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需求,基于容量法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等理论基础,研制了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一,在理解材料性能测试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气路管道结构,针对平台压不同的镍氢电池负极材料,通过不同量程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分段测试来保证测试的绝对精度。同时,搭建储氢量计算模型,对主要零部件的选型和功能进行介绍。此外,为了解决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吸放热导致恒温不稳定以及AI-518P温控器存在操作复杂、无法了解温度变化状态等问题,设计了温控模块。最后,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结构的设计和二维图纸的制作,并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和实体搭建。二,对程序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模块划分,确定程序的主体运行框架,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数据采集、压力传感器的自动调零等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主程序、电阻炉温度控制程序、手动测试程序、自动PCT测试程序、自动吸放氢动力学测试程序和自动吸放氢循环寿命测试程序的编写。针对平台压较低的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在PCT测试中实现了高/低压传感器的切换和低压扩容。同时,对吸放氢动力学测试程序中压力值的采集方式进行了改进。此外,为了方便装置的调试,编写了储氢量计算验证程序以及容积标定程序。三,对装置的泄露率进行了测试,测得的结果在10-8g/s以下。根据气体总量守恒原理,利用容积标定程序对气路系统各部分容积进行准确标定。为了验证装置的测试性能以及编写程序的正确性,利用AB5系镍氢电池负极材进行相应的测试。结果表明:温控程序较好的保持了对样品室温度的恒定,所测曲线精确反应了材料的吸放氢性能特征。最后,对装置的测试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从而评定测试质量的高低。
冯俊涛[8](2021)在《RV减速器性能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V减速器具有体积小、传动比大、传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制造生产线等高精密传动系统领域。RV减速器的运行性能影响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的工作性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对RV减速器传动性能进行实时监测。为此,通过搭建RV减速器监测现场设备的平台,并进行远程监测与预警,为远程工作人员提供RV减速器工作状态的传动误差曲线,从而实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的工作性能的实时监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分析RV减速器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状态监测。利用云服务器数据库的中转功能,通过Socket技术、Lab SQL数据库访问技术、SQL Toolkit数据库连接技术、Data Socket技术,用户在电脑联网的情况下获取RV减速器的运行数据,实现对RV减速器工作状态的监测。在信号采集端搭建RV减速器信号采集实验台,实现RV减速器的数据采集。信号采集端通过TCP协议建立与云服务器端的连接,信号采集端分别通过Lab SQL数据库访问技术、SQL Toolkit数据库连接技术、Data Socket技术,将采集的数据远程传输至云服务器数据库,信号采集端管理云服务器数据库。确定云服务器的具体选型,对不同数据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根据本系统的情况选择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信号采集端处理模块和远程监测端处理模块,利用Socket实现云服务器端同信号采集端和远程监测端的通信,并将信号采集端上传的数据存储到云服务器端。设计RV减速器远程监测端。远程监测端利用Socket实现与云服务器端的通信,采用Lab SQL数据库访问技术、SQL Toolkit数据库连接技术,分别将云服务器数据库存储的RV减速器数据进行下载,通过Lab VIEW软件编程对下载的数据存储、分析。设计基于Lab VIEW的振动信号分析与预警系统,包括时域的有量纲参数分析和无量纲参数分析,频域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和幅值谱分析。通过对生成仿真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以此验证基于Lab VIEW的振动信号分析与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朱露露[9](2021)在《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越来越高。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是保障我国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民用电力设备,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一款实时监测500KV变电站MOA的在线监测系统。本课题分析研究了MOA的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分析了目前常用的MOA在线监测方法及其优缺点。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由CT监测模块、PT监测模块、主控模块和上位机组成。CT监测模块主要完成泄漏电流信号的采集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同步上传至主控模块,其硬件主要包括:高精度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控制器STM32F407ZGT6、模数转换器AD7606、无线通信模块Smart Node N616等。PT监测模块主要完成电压信号的采集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同步上传至主控模块,其硬件电路与CT监测模块基本相同,仅前端信号采集电路不同。主控模块主要完成接收泄漏电流和电压信号并处理,其硬件主要包括:控制器STM32F407ZGT6、无线通信模块Smart Node N616、485通讯接口等。采用三模块结构设计,有效分开泄漏电流和电压信号,避免两者之间相互干扰。避雷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由CT监测模块、PT监测模块、主控模块和上位机软件设计组成。CT监测模块软件设计包括初始化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A/D采集与计算程序、时钟模块程序设计、温湿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和同步通讯模块程序设计。PT监测模块软件设计与CT监测模块基本相同。主控模块软件设计包括同步装置接收发送模块程序设计、数据处理模块程序设计和上位机通讯模块程序设计。采用谐波分析法处理泄漏电流和电压信号,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计算出泄漏电流和电压幅值和相位差,进行相位较正,计算出阻性电流和容性电流。上位机实现数据监测和历史数据查询,可以自主监测实时数据,并显示泄漏电流波形、电压波形、泄漏电流、相位差、容性电流和阻性电流等数据。搭建测试平台,采集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本课题的设计要求。
张志浩[10](2021)在《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目前,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产品在制造与装配时所使用的工具也变得种类繁多。而传统的对工具的人工检查与管理,难免会存在疏漏并且会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现代装备制造业尤其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的装备制造业更是对智能型的工具自动管理系统有着强烈的需求。基于此实际需求,为了解决工具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益。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RFID技术的工具管理系统。本设计结合了软硬件技术。论文阐述了智能工具管理系统的应用背景,技术原理,总体框架设计,软硬件部分的设计等。其中上位机负责监控,其监控软件用LabVIEW软件设计与搭建。下位机系统由STM32F103单片机和RFID系统组成,RFID系统负责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将信息处理好之后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充当下位机系统的控制系统,负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的交换,在接收到上位机监控系统发送相关指令后进行相应的反馈。通过上下位机软硬件的结合。最终使得系统实现了上位机系统对下位机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功能。同时工具管理系统实现了工具的在位监测,工具的遗失报警以及工具的使用次数统计等功能。
二、程序设计、程序框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序设计、程序框图(论文提纲范文)
(1)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宏动磁路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宏微复合驱动器研究现状 |
1.4 音圈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宏动音圈电机结构设计和磁路、磁场分析 |
2.1 引言 |
2.2 宏动音圈电机结构组成 |
2.3 宏动音圈电机结构设计 |
2.3.1 宏动音圈电机永磁体设计 |
2.3.2 宏动音圈电机线圈设计 |
2.3.3 宏动电机磁轭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
2.4 宏动音圈电机磁路分析 |
2.4.1 磁路原理 |
2.4.2 宏动电机轴向截面磁路分析 |
2.4.3 宏动电机径向截面磁路分析 |
2.5 宏动音圈电机磁场仿真分析 |
2.5.1 磁场数值分析理论 |
2.5.2 宏动音圈电机整体电磁场仿真 |
2.5.3 宏动音圈电机轴向截面电磁场仿真 |
2.5.4 宏动音圈电机径向截面电磁场仿真 |
2.5.5 宏动音圈电机线圈推力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3 宏动音圈电机磁-机-电模型建立和运动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宏动音圈电机磁-机-电学模型 |
3.2.1 宏动音圈电机磁-机模型 |
3.2.2 宏动音圈电机力-电模型 |
3.3 宏动音圈电机动态特征参数分析 |
3.4 宏动音圈电机闭环控制设计 |
3.4.1 控制系统组成 |
3.4.2 双向程控电流源控制模型 |
3.4.3 电流及位移闭环控制器模型 |
3.5 宏动音圈电机定位过程运动学规划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4.3 DSP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4.3.1 DSP功能介绍和型号选择 |
4.3.2 DSP供电电路及晶振电路原理图设计 |
4.3.3 JTAG下载调试电路原理图设计 |
4.3.4 串行通讯端口设计 |
4.4 双向程控电流源硬件电路设计 |
4.4.1 双向程控电流源整体方案设计 |
4.4.2 FPGA工作原理介绍 |
4.4.3 FPGA外围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 |
4.4.4 电压转电流功率增大运放调整电路设计 |
4.4.5 电流采样电路和电流模式切换电路设计 |
4.5 本章总结 |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DSP与FPGA开发软件环境 |
5.3 总体系统主要程序组成 |
5.4 DSP程序设计 |
5.4.1 DSP主程序设计 |
5.4.2 串口接收与发送程序设计 |
5.4.3 T型速度曲线位移规划程序设计 |
5.4.4 前馈补偿PID位置控制程序设计 |
5.4.5 位移反馈程序设计 |
5.5 FPGA程序设计 |
5.5.1 FPGA主程序设计 |
5.5.2 FPGA功能模块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实验系统构建与实验结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备组成 |
6.3 电流源输出电流性能实验 |
6.4 宏动音圈电机定位性能实验测试 |
6.4.1 有无前馈补偿位置闭环测试实验 |
6.4.2 宏动音圈电机大行程和不同加速时间定位性能测试实验 |
6.4.3 宏动音圈电机最大定位行程试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分布式机电系统概述 |
1.3 分布式机电系统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现状 |
1.3.1 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介绍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章节安排 |
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技术及方法 |
2.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与管理结构 |
2.1.1 分布式机电系统监测功能需求 |
2.1.2 关键技术分析 |
2.2 虚拟仪器应用 |
2.2.1 Lab VIEW开发工具 |
2.2.2 Compact RIO控制器 |
2.2.3 System Link技术 |
2.3 总体框架设计及功能介绍 |
2.3.1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硬件架构 |
2.3.2 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软件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边缘节点在线监测功能开发 |
3.1 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研究 |
3.1.1 基于c RIO的数据采集平台的实现 |
3.1.2 机电系统信号特点及采集设计 |
3.2 数据采集软件开发架构 |
3.3 系统配置模块 |
3.3.1 登录模块 |
3.3.2 硬件参数配置 |
3.3.3 采集参数设计 |
3.4 边缘节点采集系统功能实现 |
3.4.1 嵌入式FPGA开发 |
3.4.2 RT程序设计 |
3.4.3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转换 |
3.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
3.4.5 数据通信 |
3.4.6 数据存储与回放 |
3.5 本章小结 |
4 边缘节点数据预处理方法 |
4.1 基本理论 |
4.1.1 一阶差分法 |
4.1.2 变分模态分解 |
4.1.3 相关性分析 |
4.2 基于最优VMD的预处理方法 |
4.2.1 最优K值确定 |
4.2.2 预处理流程 |
4.2.3 预处理性能指标 |
4.3 预处理方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 |
5.1 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搭建 |
5.1.1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平台的实现 |
5.1.2 远程系统通信 |
5.2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监测设计 |
5.2.1 Lab VIEW程序设计 |
5.2.2 网页化数据显示设计 |
5.3 基于System Link的远程管理设计 |
5.3.1 设备管理 |
5.3.2 软件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实验室机电设备的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6.1.1 实验环境搭建 |
6.1.2 机电设备概况 |
6.2 数据采集与传输验证 |
6.3 边缘节点信号预处理 |
6.4 远程监测功能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面向铜矿浮选的无线软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铜矿自动化的发展动态 |
1.2.2 软测量技术在铜矿浮选中的应用 |
1.2.3 无线测控网络的发展现状 |
1.3 无线采集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内容安排 |
第2章 软测量算法设计 |
2.1 基于NNG算法的关键变量选择 |
2.1.1 NNG算法理论 |
2.1.2 NNG算法在浮选过程中的应用 |
2.2 基于LSSVM的软测量建模 |
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3.1 数据预处理 |
2.3.2 软测量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ZigBee技术简介 |
3.1.1 ZigBee无线网络拓扑结构 |
3.1.2 ZigBee无线网络的构成 |
3.1.3 ZigBee协议栈的工作流程 |
3.1.4 ADC简介 |
3.2 核心板硬件资源 |
3.2.1 天线及巴伦匹配电路设计 |
3.2.2 晶振电路设计 |
3.2.3 核心板PCB设计 |
3.3 底板硬件资源 |
3.3.1 底板供电电路设计 |
3.3.2 LCD与 Debug电路设计 |
3.3.3 LED与 Key电路设计 |
3.3.4 I/O接口电路设计 |
3.3.5 FT232 串口电路设计 |
3.3.6 底板PCB设计 |
3.4 网关板硬件资源 |
3.4.1 网关板供电电路设计 |
3.4.2 485 电路设计 |
3.4.3 CH341A串口电路设计 |
3.4.4 网关板PCB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 ZigBee协议栈之操作系统抽象层(OSAL) |
4.1.1 OSAL运行机理 |
4.1.2 OSAL消息队列 |
4.2 数据无线传输的实现过程 |
4.2.1 ZigBee协调器工作流程 |
4.2.2 ZigBee终端设备工作流程 |
4.3 数据无线传输的程序设计 |
4.3.1 应用层(APP)程序初始化 |
4.3.2 ZigBee终端节点程序设计 |
4.3.3 ZigBee协调器节点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上位机装置界面设计与性能测试 |
5.1 LabVIEW串口通信 |
5.1.1 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SA) |
5.1.2 VISA函数节点引用说明 |
5.2 基于上位机程序框图设计 |
5.2.1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5.2.2 浮选现场温湿度数据串口读取程序设计 |
5.3 基于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5.3.1 铜精矿品位值无线软测量监控系统设计 |
5.3.2 浮选现场温湿度无线采集监测系统设计 |
5.4 系统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之处 |
6.3 系统改进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4)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性原理与系统概述 |
2.1 测量肌肉力量的信号特征 |
2.1.1 肌电信号的产生 |
2.1.2 肌电信号的特点 |
2.1.3 信号噪声来源 |
2.2 信号分析方法 |
2.2.1 时域分析方法 |
2.2.2 频域分析方法 |
2.2.3 时频域分析方法 |
2.3 分类器设计基础理论 |
2.3.1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分类器 |
2.3.2 K-近邻法数据分类器 |
2.3.3 基于Fisher的分类器 |
2.3.4 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 |
2.4 系统整体设计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综合搭建 |
3.1 元器件选型 |
3.1.1 传感器选型 |
3.1.2 调理电路芯片选型 |
3.1.3 主控芯片选型 |
3.2 调理电路设计 |
3.2.1 电源隔离电路 |
3.2.2 前置放大电路 |
3.2.3 信号隔离电路 |
3.2.4 高、低通滤波电路 |
3.2.5 带阻滤波电路 |
3.2.6 增益放大电路 |
3.3 微控制器设计 |
3.3.1 微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2 微控制器程序设计 |
3.4 硬件电路PCB设计 |
3.5 硬件电路综合搭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与测试 |
4.1 开发环境及总体结构 |
4.1.1 开发环境 |
4.1.2 总体结构 |
4.2 LabVIEW程序设计 |
4.2.1 用户注册、登录模块 |
4.2.2 管理员修改模块 |
4.2.3 数据传输模块 |
4.2.4 波形显示、滤波模块 |
4.2.5 数据存储模块 |
4.3 软件测试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肌力分析及测试结果 |
5.1 实时在线分析 |
5.2 肌力识别分类器测试 |
5.2.1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 |
5.2.2 K-近邻法数据分类器 |
5.2.3 Fisher分类器 |
5.2.4 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 |
5.3 GUI界面显示测试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课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5)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数据采集原理 |
2.2 数据采集卡技术指标 |
2.3 系统总体框架 |
2.4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4.1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方案 |
2.4.2 控制器芯片选型 |
2.5 通讯接口设计方案 |
2.5.1 USB转串口通信 |
2.5.2 无线蓝牙模块通信 |
2.6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2.6.1 Labview软件介绍 |
2.6.2 上位机软件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数据数据采集卡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框架 |
3.2 传感器选型 |
3.2.1 温度测量传感器选型 |
3.2.2 空气检测传感器选型 |
3.3 微控制器与通讯电路设计 |
3.3.1 主控电路设计 |
3.3.2 通讯电路设计 |
3.4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1 单端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
3.4.2 差分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
3.4.3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4.4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4.5 气体浓度采集电路设计 |
3.5 多通道数据采集板PCB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件程序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总体软件设计框架 |
4.2 下位机固件程序设计 |
4.2.1 STM32CubeMX软件配置 |
4.2.2 HAL库函数程序框架 |
4.2.3 DMA+ADC多通道采集程序设计 |
4.2.4 数据处理及通讯程序设计 |
4.3 Labview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1 用户登录模块 |
4.3.2 NI-VISA串口程序配置 |
4.3.3 数据处理模块 |
4.3.4 波形测量模块 |
4.3.5 Access数据库数据存储 |
4.3.6 系统主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1.1 下位机硬件搭建和测试 |
5.1.2 测试平台搭建 |
5.2 上位机模块功能测试分析 |
5.2.1 通讯功能测试 |
5.2.2 Labview采集界面 |
5.2.3 Access数据库界面 |
5.3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5.3.1 传感器信号采集测试 |
5.3.2 直流信号精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MIMU自动测试标定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MEMS惯性测量单元 |
1.3.2 测试标定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2 MIMU标定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
2.2 测试标定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2.2.1 MIMU标定系统的结构设计 |
2.2.2 MIMU标定系统的伺服系统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MIMU的误差模型及标定方法 |
3.1 MIMU误差建模 |
3.2 分立式标定方法 |
3.3 系统级标定方法 |
3.3.1 姿态误差方程 |
3.3.2 速度误差方程 |
3.3.3 卡尔曼滤波器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测试标定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MEMS测试标定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
4.2 多路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4.3 转台控制模块 |
4.4 姿态解算和导航解算程序设计 |
4.4.1 姿态解算 |
4.4.2 导航解算 |
4.5 系统级标定程序设计 |
4.5.1 粗标定 |
4.5.2 系统级标定 |
4.6 本章小结 |
5 MIMU测试标定系统测试以及标定实验 |
5.1 控制系统精度测试 |
5.2 软件功能测试 |
5.2.1 MIMU串口通讯测试 |
5.2.2 转台控制功能的测试 |
5.3 MIMU测试标定实验 |
5.3.1 粗标定实验 |
5.3.2 系统级标定实验 |
5.4 误差补偿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镍氢电池的现状及发展 |
1.1.2 镍氢电池的反应原理 |
1.2 镍氢电池负极材料 |
1.2.1 储氢合金的发展 |
1.2.2 PCT性能表征 |
1.2.3 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
1.3 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检测装置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检测装置的研究现状 |
1.4 LabVIEW概述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硬件设计 |
2.1 测试方法的选择 |
2.2 测试装置的气路设计 |
2.3 测试装置的储氢量计算 |
2.4 装置的框架结构及零部件选择 |
2.4.1 装置的框架结构 |
2.4.2 装置的零部件选择 |
2.5 温控模块设计 |
2.5.1 温控模块的工作原理 |
2.5.2 测温元件的位置关系 |
2.6 测试装置的搭建 |
2.6.1 装置型号定义 |
2.6.2 装置的建模 |
2.6.3 实体展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装置的程序设计 |
3.1 软件的总体设计 |
3.2 主体程序的框架结构 |
3.3 模块设计 |
3.3.1 数据采集模块 |
3.3.2 阀门控制模块 |
3.3.3 压力传感器的自动调零 |
3.4 程序设计 |
3.4.1 主程序 |
3.4.2 电阻炉温度控制程序 |
3.4.3 手动测试程序 |
3.4.4 自动PCT测试程序 |
3.4.5 自动吸放氢动力学测试程序 |
3.4.6 自动吸放氢循环寿命测试程序 |
3.5 调试程序的设计 |
3.5.1 储氢量计算验证程序 |
3.5.2 容积标定程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4.1 测试装置使用流程 |
4.2 泄露率测试 |
4.3 腔体的容积标定 |
4.4 电阻炉温度控制程序的验证 |
4.5 PCT曲线的验证 |
4.5.1 高压测试 |
4.5.2 低压测试 |
4.6 动力学曲线的验证 |
4.6.1 吸氢动力学不同方式结果对比 |
4.6.2 采集压力值不同方式结果对比 |
4.7 吸放氢循环寿命曲线的验证 |
4.8 测试装置的不确定度评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总结 |
5.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RV减速器性能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RV减速器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监测与预警系统 |
1.2.2 远程监测系统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RV减速器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2.2 系统设计原则 |
2.3 系统结构模式的设计 |
2.4 关键技术研究 |
2.5 系统各部分主要的任务 |
2.5.1 数据传输 |
2.5.2 数据存储系统 |
2.5.3 远程监测端 |
2.5.4 振动信号分析与预警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V减速器远程监测系统信号采集端设计 |
3.1 RV减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 |
3.1.1 信号采集实验方案 |
3.1.2 数据采集硬件设备 |
3.2 RV减速器信号采集过程 |
3.3 网络通信模块 |
3.4 信号采集端与服务器端通讯 |
3.4.1 LabSQL远程传输数据至云数据库 |
3.4.2 SQL Toolkit远程传输数据至云数据库 |
3.4.3 DataSocket远程传输数据至云服务器 |
3.4.4 信号采集端管理云数据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RV减速器远程监测系统云服务器端设计 |
4.1 云服务器总体设计 |
4.1.1 云服务器优势分析 |
4.1.2 云服务器选型 |
4.2 云服务器数据库的设计 |
4.2.1 数据库分析与选取 |
4.2.2 信号采集端与云数据库的配置设计 |
4.2.3 云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
4.3 云服务器Socket通信 |
4.3.1 Socket传输协议 |
4.3.2 Socket通信过程 |
4.3.3 TCP连接过程 |
4.4 程序设计 |
4.4.1 设计思路 |
4.4.2 设计流程 |
4.5 云服务器端测试 |
4.5.1 LabSQL远程传输数据至云数据库测试 |
4.5.2 SQL Toolkit远程传输数据至云数据库测试 |
4.5.3 DataSocket远程传输数据至云服务器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RV减速器远程监测系统远程监测端设计 |
5.1 远程监测端总体设计 |
5.1.1 主体界面设计 |
5.1.2 LabSQL数据读取、存储与分析模块的设计 |
5.1.3 SQL Toolkit数据读取、存储与分析模块的设计 |
5.2 远程监测端测试 |
5.2.1 LabSQL数据读取、存储与分析模块的测试 |
5.2.2 SQL Toolkit数据读取、存储与分析模块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LabVIEW的振动信号分析与预警系统的设计 |
6.1 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 |
6.1.1 时域分析模块中的特征参数 |
6.1.2 信号预处理 |
6.1.3 频域分析 |
6.2 振动信号分析模块的设计 |
6.2.1 振动信号分析模块的介绍 |
6.2.2 时域分析模块的设计 |
6.2.3 频域分析模块的设计 |
6.3 仿真振动信号的生成与波形调理 |
6.3.1 仿真振动信号的生成 |
6.3.2 仿真振动信号的波形调理 |
6.4 振动信号分析与预警系统测试 |
6.4.1 仿真振动信号时域分析结果 |
6.4.2 仿真振动信号频域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性能指标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避雷器在线监测原理及方法 |
2.1 MOA工作原理 |
2.1.1 MOA等效电路 |
2.1.2 MOA伏安特性 |
2.2 MOA在线监测方法 |
2.2.1 谐波分析法 |
2.2.2 补偿法 |
2.2.3 其他方法 |
2.3 谐波分析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相间干扰 |
2.3.2 电网谐波干扰 |
2.3.3 电压分布不均干扰 |
2.3.4 环境因素干扰 |
2.3.5 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
3.2 CT监测模块硬件设计 |
3.2.1 CT监测模块硬件框图 |
3.2.2 控制器STM32F407ZGT6 |
3.2.3 电源电路设计 |
3.2.4 电流信号采集及A/D调理电路设计 |
3.2.5 其他外围电路 |
3.3 PT监测模块硬件设计 |
3.3.1 PT监测模块硬件设计框图 |
3.3.2 电压信号采集电路 |
3.4 主控模块硬件设计 |
3.4.1 主控模块硬件组成 |
3.4.2 485 通信接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CT监测模块软件设计 |
4.1.1 CT监测模块的软件框图 |
4.1.2 初始化程序设计 |
4.1.3 中断程序设计 |
4.1.4 A/D采集与计算程序设计 |
4.1.5 时钟模块程序设计 |
4.1.6 温湿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1.7 同步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
4.2 PT监测模块软件设计 |
4.3 主控模块软件设计 |
4.3.1 主控模块的软件设计的框架 |
4.3.2 同步装置接收发送模块程序设计 |
4.3.3 数据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
4.3.4 上位机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1 登录界面 |
4.4.2 数据监测界面 |
4.4.3 历史数据查询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数据分析 |
5.1 系统测试平台 |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系统概述 |
2.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3 系统非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2.3 工具柜体设计 |
2.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框架设计 |
3.2 下位机控制系统 |
3.2.1 STM32F103单片机介绍 |
3.2.2 STM32F103VET6 最小系统设计原理图 |
3.2.3 JTAG接口电路原理图 |
3.2.4 STM32单片机电源电路原理图 |
3.2.5 W5500以太网模块原理图 |
3.2.6 RS232通信接口标准 |
3.3 RFID系统 |
3.3.1 RFID概述 |
3.3.2 RFID读写器 |
3.3.3 RFID天线 |
3.3.4 RFID标签 |
3.3.5 RFID工作原理 |
3.3.6 RFID防碰撞机制 |
3.4 下位机系统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软件设计 |
4.1 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
4.2 上位机监控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3 系统功能核心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程序设计、程序框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宏动磁路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D]. 熊美俊.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2]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与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D]. 张向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面向铜矿浮选的无线软测量系统设计[D]. 吴浩.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4]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的设计[D]. 蔺雨露.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李茂泉.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MIMU自动测试标定系统的研究[D]. 刘志伟. 中北大学, 2021(09)
- [7]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的研制[D]. 惠志文. 扬州大学, 2021(08)
- [8]RV减速器性能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 冯俊涛.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9]避雷器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朱露露.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基于RFID的工具管理系统设计[D]. 张志浩.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