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袁嘉琦[1](2021)在《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江淮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生产已进入了“双迟”模式,导致水稻季内与季节间的温光资源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并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穴栽苗数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No:0kgNhm-2;N240:240kgNhm-2;N300:300kgN hm-2;N360:360kgN hm-2)、3 个穴栽苗数(D3:3 苗、D4:4 苗、D5:5 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播种,6月15日移栽)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形成特征、光合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其中播种至拔节阶段反应最为敏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均下降,其中播种-拔节阶段日均温升高,拔节后日均温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抽穗期、成熟期均所有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加,从而使得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总辐射量提高。(2)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推迟播期,群体颖花量骤减,两年最高群体颖花量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迟播迟栽粳稻最高产量处理为N300D5其次为N360D4,增加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可以大幅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群体颖花量,而施氮量高达360 kgN hm-2时,结实率和千粒重又会大幅降低,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迟播迟栽条件下应先考虑增加基本苗数,再配合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以缓解产量损失。(3)推迟播期,粳稻生育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抽穗期高效叶面积占比较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快,最终导致生育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降低。随施氮量和穴栽苗数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高氮水平下,水稻生长过旺,群体大,荫蔽严重,群体竞争激烈,导致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下降。(4)推迟播期,粳稻顶三叶叶长缩短,比叶重下降,叶基角和披垂度增加,不利于形成理想受光姿态;一、二次枝梗数及着粒密度下降;茎秆减少一个节间,株高降低。增施氮肥并降低穴栽苗数能够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的株型性状。(5)迟播期,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施氮量和穴栽苗数,植株成熟期总吸氮量显着提高,茎叶穗各器官吸氮量呈上升趋势,但穗部吸氮比例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各施氮量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N240和N300施氮量下,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提高,而N360施氮量下每穴5苗处理较每穴3苗和4苗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有所下降。(6)推迟播期,粳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变优,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氮肥施用量过高,外观品质变劣,在N240处理下外观品质最优。提高施氮量,营养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随穴栽苗数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蛋白质含量上升,营养品质变优。中氮低密是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
王晓丹[2](2021)在《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生产过程存在肥料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过多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关键具有节省肥料施用、减少人工施肥次数及安全高效等优点,是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机插侧深施肥在我国快速发展,本论文探究明确施肥模式对不同类型、季节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发展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不会降低早稻产量。以早稻品种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缓释肥机械深施、缓释肥人工撒施、尿素人工撒施三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及颖花分化与退化等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比传统人工撒肥处理产量增加了3.4%,增产的途径是通过增加颖花分化数进而增加每穗粒数。其中缓释肥机械深施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比缓释肥人工撒施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2.3%。试验表明,缓释肥机插侧深施肥具有增产效果。2、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其中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足够满足双季稻高产所需的氮素。早稻品种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连作晚稻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研究传统施肥、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季稻来说,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产量最高,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氮素农学效率一次施肥处理高于其它处理。3、明确中穗型和大穗型单季杂交稻适宜的施肥模式存在差异。以大穗型甬优1540和中穗型天优华占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施肥为对照,比较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穗分化期追施氮肥,甬优1540通过增加穗数和颖花分化数达到最高产量;而天优华占穗期追施氮肥与一次施肥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无显着差异。甬优1540穗期追肥(7:3)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分别比传统施肥、一次施肥和分蘖期追肥(7:3)高12.7%、4.5%和32.2%;天优华占的氮素农学效率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说明在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生育期长的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穗分化期的氮肥追施效果最好,而普通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则可采用机械一次施肥模式。4、明确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研究传统施肥、机插侧深一次性施肥、机插侧深施肥:分蘖肥(7:3)、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施肥,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处理增加了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说明穗期追肥可以改善机插大穗型单季稻碾米品质、蒸煮品质。
刘畅[3](2021)在《移栽密度和氮肥对ERF2不同表达水平水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产量主要由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因素构成,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是影响这些因素的两个重要栽培措施,如何通过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合理密植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研究热点。在研究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研究与穗型相关基因的调控对于进一步激发生产潜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大穗型品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氮吸收能力、各时期生物积累量大等特点,是有利于产量提高的理想品种。挖掘水稻的优良基因来改良穗型和株型可为再次提高当前水稻产量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以获得不同穗型材料,有助于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穗型构成及营养元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以粳稻品种日本晴作为野生型和以日本晴为受体构建了OsERF2基因的两个过表达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研究移栽密度、施氮量、ERF2表达水平三因素互作条件下,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以期了解ERF2表达水平对于水稻穗型的调控机制和寻求最优栽培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穗型方面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野生型和过表达材料的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均有所提高;随着ERF2表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加野生型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颖花数及二次枝梗颖花数。2.物质生产方面施用氮肥和提高ERF2表达水平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野生型的粒叶比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ERF2表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着增加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施用氮肥和增加ERF2表达水平均能显着提高水稻成熟期和抽穗期地上部各个组织的生物积累量;增加移栽密度会显着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的生物积累量。3.产量及构成因素方面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增加,产量与施氮量呈现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关系;增加移栽密度会显着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水稻产量;ERF2表达水平提高显着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其中过表达材料增产幅度小,尤其在高密度处理下呈现产量下降,主要原因可能与其结实率偏低有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结实率呈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千粒重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对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及结实率的影响较大,每穗颖花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移栽密度增加,过表达材料每穗颖花数略有降低,野生型略有增加;随着ERF2表达水平的提高,每穗颖花数也显着增加。4.氮素吸收利用方面水稻抽穗期各组织的吸氮量基本上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各组织对氮肥的响应程度表现为叶>茎>穗;密度对水稻抽穗期叶及地上部的吸氮量的影响也达到了显着水平,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叶片的氮素积累量;提高ERF2表达水平则有利于促进抽穗期水稻茎秆对氮肥的吸收,从而增加氮素积累量。氮肥对于水稻成熟期各组织的吸氮量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随着施氮量提高,各组织吸氮量也不断提高;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成熟期水稻各组织的吸氮量;提高ERF2表达水平有利于提高水稻各组织的吸氮量,尤其在OX1材料中的增加趋势更为显着。施氮量显着影响了水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逐渐下降;过表达材料的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在多个氮肥处理下大于野生型;ERF2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都有所下降;增加移栽密度,过表达材料的氮素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大于野生型;低密度处理下,过表达材料的农学利用率低于野生型。5.磷、钾、钙、镁、硫素吸收利用方面施用氮肥和增加移栽密度均会显着提高水稻茎、穗、叶及地上部的吸磷量;移栽密度的增加也显着提高了水稻对磷素的吸收量;ERF2表达水平提高则有利于增加水稻成熟期不同部位的吸磷量,尤其是茎、穗吸磷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茎、鞘、叶的磷素转运量和穗部磷素增加量均呈现先增再降的趋势;在两个密度处理下,过表达材料的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和穗部磷元素增加量均大于野生型。施氮量的增加会降低水稻茎的吸钾量,但是会提高穗和叶的吸钾量;ERF2表达水平对叶吸钾量的影响受到密度的调控;过表达材料的茎、穗及地上部吸钾量均大于野生型。施用氮肥会降低部分处理的茎、鞘、叶钾素转运量,提高穗部钾素增加量、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密度对茎、鞘、叶钾素转运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ERF2表达水平提高有利于增加水稻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钾素稻谷生产效率。移栽密度和ERF2表达水平的改变会引起水稻各部位中磷、钾、钙、镁、硫元素的占比变化。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野生型和过表达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茎部的含氮率与含磷率的相关性均有所下降,两个密度处理下的叶部含氮率和含镁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成熟期野生型的各部位的含氮率和含钙率相关关系都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当移栽密度增加后,相关性都不显着,ERF2表达水平的增加会导致其相关性显着降低。由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三份材料的含氮率与含钙率的相关性有着显着的变化,ERF2对于抽穗期到成熟期这一段时间的钙元素的吸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付鹏浩[4](2020)在《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颖花分化、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水稻单产从而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水稻种植过程中往往会施用大量氮肥,从而导致过量。不合理的氮肥施用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能会加剧籽粒充实不良从而影响水稻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探究氮肥施用对水稻籽粒充实的影响以及不同施氮条件下籽粒充实与产量的关系,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氮肥的合理施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和常规稻绿稻Q7(LDQ7)两个大穗型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于2013年和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兰杰村进行中稻试验。根据氮肥作基蘖肥和幼穗分化肥用量的不同,共设置12个氮肥运筹处理,包括4个基肥-分蘖肥处理(0-0、90-0、90-40和90-80),氮肥用量分别为0、90、130和170 kg N hm-2,3个幼穗分化期追肥用量(0、40和80 kg hm-2),氮肥总用量变化范围为0-250 kg hm-2。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库容形成、穗不同部位籽粒充实状况和碳氮变化特点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在施氮量0-210 kg hm-2范围内,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LDQ7和YLY6的产量分别是在90-80-40和90-40-80的氮肥运筹处理下产量最高。当施氮量超过210 kg hm-2后,水稻产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库容(单位面积颖花数)不再增加和结实率的降低。从施氮时间对库容构成因子的影响来看,基蘖肥用量超过130 kg hm-2后,有效穗数不再增加,穗肥对每穗颖花数没有影响。因此,当总施氮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库容难以进一步增加。综合来看,总施氮量为210 kg hm-2,氮肥运筹分别为90-80-40和90-40-80最有利于LDQ7和YLY6的高产。2. 氮肥对水稻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在0-130 kg hm-2的施氮量范围内,LDQ7的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0-170 kg hm-2 的施氮量范围内,YLY6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分别超过130和170 kg hm-2后,LDQ7和YLY6的颖花存活数分别不再降低和升高。从施氮时间来看,当基蘖肥和穗肥用量分别超过130和40 kg hm-2后,LDQ7和YLY6颖花存活数不再变化,穗肥对颖花存活数没有影响。不施氮肥时LDQ7的每穗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最高,施氮量为170-250 kg hm-2时YLY6有较高的每穗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3. 成熟期穗下部籽粒的粒重和充实率显着低于穗上部是因为穗下部颖花面积较小、灌浆速率低和灌浆前期时长分配比例较高。相较于穗上部和穗中部,穗下部籽粒充实更容易受到氮肥的影响。穗下部籽粒的充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从0增加到250 kg hm-2时,LDQ7和YLY6穗下部籽粒的充实率分别下降了14和24个百分点。在基肥-分蘖肥或者基肥-穗肥用量较高的情况下(170 kg hm-2),穗肥或者分蘖肥用量增加会导致穗下部籽粒充实率的显着降低。施氮量增加导致的籽粒充实变差是因为不完全充实籽粒的比例增加。施氮量从0增加到250 kg hm-2时,LDQ7和YLY6穗下部不完全充实籽粒的百分数分别增加了15和28个百分点。总的来说,施氮量的增加会加剧穗下部籽粒充实不良。在籽粒充实率得到提高的情况下,LDQ7和YLY6产量可进一步分别提高30%和34%。4. 在灌浆初始阶段(抽穗后0-3 d),穗不同部位之间籽粒氮、碳浓度和碳氮比随时间的变化不同,穗上部和中部籽粒氮、碳浓度快速上升,碳氮比快速降低,而穗下部籽粒相反。在抽穗后3 d,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氮、碳浓度呈现依次降低,而碳氮比依次升高。籽粒氮、碳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呈“S”型生长曲线。相对于穗上部籽粒,穗下部籽粒碳、氮积累表现为启动晚、积累速率低的特点。以上结果表明,穗下部籽粒充实差可能与抽穗后3 d较低的籽粒氮、碳浓度和较高的碳氮比有关。在幼穗分化期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提高抽穗后3 d穗下部位籽粒氮浓度,降低碳氮比,但是穗下部籽粒的充实状况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可能是因为施氮并没有改变关键时期(抽穗后3 d)穗不同部位籽粒氮浓度的差异。消除穗不同部位之间关键时期(抽穗后3 d)籽粒氮浓度的差异和碳氮比的差异可能是解决穗下部籽粒充实不良的途径之一。
单双吕[5](2020)在《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杂交稻大面积种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和作物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插栽培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采用常规机插栽培方法种植水稻存在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生育期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机插杂交稻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研创了杂交稻少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并在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和广东等地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表现出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其增产机理还并不明确。据此,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和每穴本数对双季杂交稻秧苗素质、产量与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分配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探明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少本杂交稻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与多本杂交稻秧苗相比,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平均分别高53%~58%、15%~21%和50%~78%。2、少本密植双季杂交稻产量较高,早、晚杂交稻产量平均分别为8.40 t ha-1和7.67t ha-1,较其他处理相比,早晚稻产量平均增幅均为12%。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减少20%~23%,但每穗粒数显着提高,其平均增幅为27%~38%。从穗下节间横切面来看,少本机插利于双季杂交稻大、小维管束数量的增加,较其他处理相比,少本密植平均增幅分别为12%~22%和9.4%~24%。从穗部性状来看,穗长平均增幅为3.1%~7.5%,着粒密度平均增幅为23%~25%,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平均增幅分别为8.6%~21%和22%~37%。3、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少,但后期冠层光合优势明显,齐穗期形成较高的高效叶面积率和比叶重,同时较大的剑叶SPAD值,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辐射利用率(早、晚稻分别平均高33%和26%),使群体生长速率增加,早、晚稻平均分别高16%和53%,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单茎干物重和地上部生物量(早、晚稻平均分别高14%和12%)。4、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齐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较大,平均分别为144 kg ha-1和210 kg ha-1,与其他处理相比平均分别增加23%和24%;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齐穗期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积累量增大;从氮素在器官中的分布来看,少本密植机插提高了分蘖中期和齐穗期叶片以及茎鞘的含氮量,但成熟期茎鞘(包含叶片)含氮量在少本机插条件下较低,籽粒中较高。此外,少本密植机插杂交稻氮素偏生产力较高。综上所述,少本密植机插杂交稻因秧苗素质高、每穗粒数多、后期氮素积累多和光合能力强而获得高产。
姜艺晖[6](2019)在《穗型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满足人们对口粮稻米的需要,长久以来高产超高产是我国水稻生产的第一目标,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有更高需求,保证产量水平提质已成首要任务。以直立穗型为代表的株型改良配以高氮栽培模式是我国北方粳稻成功实现高产;而以弯穗型为代表的日本优质水稻品种配以低氮的栽培方式实现了食味优的目标,但产量低。因此本试验以中国典型直立穗型粳稻品种辽粳5号(产量高)×日本典型弯曲穗型品种秋田小町(品质好)构建的8对重组近交系(分别代号为Z1Z8和对应的W1W8)为试材,以超高产施氮模式和日本优质施氮模式为参考,设置高氮(22.50g/m2)和低氮(11.25g/m2)两个处理。为研究穗部形态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齐穗期将弯穗型品系的穗固定吊起变成直立形态。研究不同穗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品质相关性状、物质积累和分配、灌浆动态和穗部性状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穗型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极显着影响,与弯穗型家系相比,直立穗型家系的产量、经济系数、总生物量、干物质积累、分蘖较高,而株高较低,分别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2.穗型对加工品质中糙米率有显着影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有极显着影响。穗型对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均有极显着影响。穗型对食味值有极显着影响,在同等肥力栽培条件下弯穗型水稻食味值高于直立穗型水稻食味值,且穗型间食味值均无差异。3.改变穗部形态后,弯穗型水稻千粒重,直穗型水稻千粒重减少,两种穗型水稻结实率、食味值有所增加,由此可见穗型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综上所述,直立穗型品系配以高氮栽培方式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但高氮施入显着降低了稻米的食味品质。氮肥对粳稻食味品质影响的贡献率最大,与之相比,穗型对食味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采用直立穗型品系,结合优化的氮素运筹模式具有实现较高产和较优质协调统一潜在可能。
武辉[7](2018)在《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一直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与其它类型水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具有灌浆期超长、花后光合生产优势明显、灌浆期氮素需求相对较大、增量潜力巨大等特点,已在多省广泛推广。然而,花后氮素在籼粳杂交稻维持叶片高效光合功能和超长灌浆期、碳氮物质转运和“流”的通畅、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机理还不明确,而作为关键增产手段的穗肥氮在穗分化—开花和开花—成熟两阶段的积累和转运特征还需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选用籼粳杂交稻代表品种甬优12(YY12)和籼型杂交稻代表品种中浙优1号(ZZY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不同施氮量、15N穗肥标记、花后土壤减氮等手段展开试验,旨在明确籼粳杂交稻花后氮素吸收特征及对叶氮输出、超长灌浆期和高效光合功能维持、碳氮物质生产及转运、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拟为籼粳杂交稻氮素栽培调控和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花后叶氮输出伴随光合功能的快速衰退、干物质及糖的过量转运,导致叶片衰老加剧。增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籼粳杂交稻YY12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花后氮吸收量,其对籽粒氮贡献率可达15.0%27.6%,显着高于ZZY1(8.5%14.8%)。籼粳杂交稻在维持花后叶片高氮水平的同时,也对高效光合功能和叶片长期持绿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进而提高花后碳氮物质积累及对籽粒贡献率,最终产量较ZZY1提高12.7%21.8%(P<0.05)。(2)两类型水稻的群体籽粒灌浆具有明显差异:ZZY群体籽粒增重主要依赖于前、中期,前期灌浆充实则依赖于较高的灌浆速率,籽粒N积累速率以及前期N积累量对前期灌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YY12群体籽粒增重主要依赖中、后期灌浆,中、后期籽粒充实则主要依赖于较长的灌浆天数,而籽粒N积累在调节各阶段灌浆天数和中、后期灌浆积累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籽粒氮积累量(x)和施氮量(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0.172+0.103 x-0.013 y-1.067×10-5x2+2.931×10-55 y2-5.524×10-55 xy描述;籽粒氮积累量(x)和灌浆天数(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0.679+0.062 x+0.688 y-9.917×10-6 x2-4.390×10-3y2-7.512×10-66 xy描述;施氮量(x)和灌浆天数(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2.272+0.074 x+2.003 y-2.145×10-4 x2-1.739×10-2 y2+7.526×10-44 xy描述。(3)增施氮素后,籼粳杂交稻YY12的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量、面积显着提高,穗颈节间伤流强度、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铵态氮、硝态氮等含氮化合物和蔗糖、可溶性糖的转运速率显着增加,加速了糖、氮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较慢的叶氮输出速率可维持高效光合功能,促使叶片蔗糖长期合成旺盛且转运量增加,不仅籽粒淀粉合成底物供应充足,而且促进了植株花后的N同化。(4)花后土壤供氮不足导致YY12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光合功能显着降低,花前积累干物质转运量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的同时也加速了叶衰老,缩短绿叶期,导致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籽粒充实不足,产量降低。YY12土壤速效氮含量在灌浆期显着降低,植株花后氮吸收量可达ZZY1的2.03.4倍,花后叶片氮同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灌浆期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ZZY1。(5)通过15N标记穗肥的方法,将花前、花后阶段吸收的穗肥N区分开来。结果表明,植株吸收的穗肥N中,ZZY1和YY12分别有75.3%75.8%和77.5%83.6%在花前吸收,不足25%在花后吸收。花前吸收的穗肥N主要贮存于叶片,其次为茎鞘,花后吸收的穗肥N则相反。穗肥N向籽粒的转运以花前吸收的穗肥为主,且以叶片N的输出为主,花后阶段则以茎鞘N输出为主。同时,穗肥15N有52.9%76.1%被植株吸收,10.1%18.5%残留于土壤中,13.8%28.6%的穗肥通过各种途径损失。籼粳杂交稻YY12穗肥N利用率、花后阶段吸收的15N穗肥量在叶片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均高于ZZY1,因此更应注意花后阶段氮素的供应。综上所述,以YY12为代表的籼粳杂交稻在花后较高的氮同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叶片高氮水平,促进超长灌浆期内高效光合功能、碳氮物质积累。增施氮素在提高穗颈节间维管束数量、面积等性状的同时,加速了茎叶碳氮物质的转运量。超长灌浆期、高效光合碳同化、通畅的碳氮物质转运共同满足较高群体颖花量和库容量对碳氮物质的巨大需求,更易发挥其增产潜力。穗肥氮在保证籼粳杂交稻花后高氮吸收、减缓叶氮输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减少穗肥损耗的基础上,更应加大对籼粳杂交稻花后阶段的氮素供应。
刘天生[8](2016)在《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与群体生理特性》文中认为水稻的高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籼粳亚种杂交或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利用复交聚合有利基因并进行优化性状组配,选育理想株型与有利优势相结合的超高产品种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本文以直立穗粳型品种沈农265(SN265)和弯曲穗籼型品种泸恢99(R99)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内容包括籼粳稻杂交后代维管束性状,籼粳遗传背景下直立穗基因DEP1对维管束性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以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LG5)和弯曲穗型品种晚轮422(WL422)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分别种植于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两个生态区,比较了两种生态环境条件下株型特性、产量构成、群体结构和光分布、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籼粳特异标记将SN265和R9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划分为偏粳型、中间型和偏籼型三种类型,研究穗部不同部位维管束性状,三种类型的大维管束数目和一次枝梗效率的倒数(V/R ratio)表现为偏籼型>中间型>偏粳型,同时它们在各自类型中的变异幅度较大。增加大维管束的数目和较大的V/R值并不能增加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却得到提高。随着籼型频率的增加,稻穗各部位籽粒的结实率及千粒重间的差异变得显着。通过籼粳杂交根据维管束相关性状和籼型血缘加以选择能够优化大维管束数目和籼型位点频率的组合,同时提高一次枝梗数和大维管束数目可以作为水稻高产的重要参考指标。2.同样以SN265和R9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研究DEP1基因型、籼粳属性对维管束性状影响及其相互关系,DEP1/dep1对维管束相关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要强于籼粳属性对其的作用。随着籼型位点频率的增加,直立穗型的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显着提高。在籼型株系中,直立穗型大部分的维管束相关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参数高于弯曲穗型。本研究表明,depl在籼型遗传背景下表现的更好。携有depl的等位基因同时具有高V/R值和适中籼型位点频率的材料将是育种者在籼粳稻杂交时追求的目标。本文所得结果将会对在籼型遗传背景下从粳稻中得到的高产相关基因而加以利用提供新的见解。3.以LG5号与WL42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试材,2014—2015年田间试验的结果,产量2015年显着高于2014年,沈阳显着高于京都。总的趋势是直立穗型产量与弯曲穗型无显着差异,直立穗型每穗粒数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弯曲穗型,千粒重显着低于弯曲穗型。直立穗型穗数有高于弯曲穗型的趋势,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结实率和千粒重穗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水平。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的籽粒长宽比,一、二次枝梗结实率和一、二次枝梗籽粒长宽比均无显着差异和明显规律。相对京都而言,直立穗型在沈阳既能保持较高的生物产量又能拥有更高的经济系数,既能保持较高的穗数和结实率又能拥有更高的每穗粒数,因此推测直立穗穗型更适合较高纬度的生态条件,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直立穗型产量潜力的重要方向。4.弯曲穗型的剑叶较长较窄,倒一节和各节间叶鞘较长,冠层高较高,直立穗型各叶位叶角较大,整个生长过程中直立穗型的消光系数始终较小,移栽至移栽后50天的生育前期直立穗型LAI较大,之后的生长阶段弯曲穗型叶面积指数较大;齐穗期直立穗型的上部各层次叶面积指数较大,消光系数较小,中下部各层LAI弯曲穗型较大,中部两穗型K值基本一致,下部直立穗型消光系数较大;齐穗后15天,各层次的LAI均是弯曲穗型较大,直立穗型的消光系数较大。直立穗型的穗干重分布更加靠上基本在0-30cm,弯曲穗型的主要分布在20-40cm。齐穗期直立穗型的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小于弯曲穗型,随着穗型间颈穗弯曲度等株型性状差异明显,齐穗后15天直立穗型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着提高。5.无论一次枝梗还是二次枝梗直立穗型各部位的籽粒终极生长量均大于弯曲穗型,两种穗型一次枝梗中上部籽粒增重曲线趋于平缓的时间较早,下部较晚;两种穗型二次枝梗籽粒增重曲线趋于平缓所需时间更长,尤其是直立穗型中下部籽粒甚至灌浆持续至成熟。一次枝梗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弯曲穗型上部<直立穗型上部<弯曲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下部<弯曲穗型下部,最大灌浆速率直立穗型上部>弯曲穗型上、中、下部>直立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下部;二次枝梗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与一次枝梗趋势类似,最大灌浆速率弯曲穗型上部>直立穗型上部>弯曲穗型中部>弯曲穗型下部>直立穗型中部>直立穗型下部。
杨志远[9](2015)在《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穗部作为水稻整个生育期大约一半光合产物的最终目的地,其性状特点直接体现了水稻群体质量的优劣及产量的高低。杂交籼稻品种改良及籽粒产量提高过程中,每穗粒数增多带来的群体总颖花量增加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今水稻高产育种及栽培理论技术研究亦将增加每穗粒数、提高单穗重量作为实现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大穗型杂交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在四川盆地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区水稻单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该地区生态条件特殊而面临增产潜力有限、氮肥利用率低等难题。2013-2014年度,选用单穗重量差异较大的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作为供试品种(四川盆地几乎无小穗型水稻品种种植),通过不同的氮肥运筹模式、栽植方式、生态区域、穗肥运筹方式及播期构建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群体,研究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群体的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以期为四川盆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协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穗型杂交稻产量均显着高于中穗型杂交稻,前者高产处理平均产量较后者提高17.02%,中穗型杂交稻虽然产量水平不及大穗型杂交稻,但其稳产性较好,而大穗型杂交稻产量优势的发挥则对各生育阶段水稻群体质量均有更高要求。稳定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是大穗型杂交稻取得高产的关键,拔节期较高的高峰苗虽然有利于有效穗数的提高,但会影响大穗型杂交稻大穗优势的发挥,最终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是中穗型杂交稻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成穗率不及大穗型杂交稻,所以中穗型杂交稻高产群体拔节期高峰苗显着高于大穗型杂交稻。2.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每穗粒数的差异主要由二次枝梗颖花分化决定。当大穗型杂交稻拔节期高峰苗偏高时,其一、二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及存数均与中穗型杂交稻差异不大,当高峰苗处于合理区间时(240×104hm-2左右),大穗型杂交稻二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及存数较中穗型杂交稻明显增加,大穗优势显着。当处于生态条件比较优越的三台生态点时,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均有三次枝梗颖花出现,但其品种间的特异性差异小于二次枝梗颖花。3.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抽穗期每朵颖花所占有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数量不存在稳定的品种间特异性差异。但大穗型杂交稻灌浆期每朵颖花获得的茎鞘NSC数量要显着高于中穗型杂交稻,茎鞘物质输出顺畅,而其成熟期每朵颖花所占有的茎鞘NSC数量则要显着低于中穗型杂交稻,这可能是大穗型杂交稻“流”畅的生理基础之一。4.对大穗型杂交稻而言,拔节期高峰苗偏高导致的水稻群体质量下降会削弱其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但大穗型杂交稻依然能够依靠花前物质积累输出展现较好的籽粒灌浆能力,在群体库容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保持对中穗型杂交稻的产量优势。而当高峰苗处于合理区间(240×104hm-2左右),大穗优势充分发挥时,大穗型杂交稻灌浆期的颖花根活量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其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使其能够在总颖花量远超中穗型杂交稻的前提下,千粒重与后者相近甚至高于后者。5.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需肥规律有异,15N示踪显示大穗型杂交稻对穗肥需求较高,而中穗型杂交稻则对蘖肥吸收效率更高,因此大穗型杂交稻最佳穗肥比例要高于中穗型杂交稻,前者穗肥的适宜比例为32.46%,而后者最佳的穗肥比例则为26.26%。三角形栽植条件下,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群体成穗率高,有效穗数显着高于其余栽植方式,且一次枝梗颖花分化量大,每穗粒数较多,群体库容量优势显着,而其花后籽粒灌浆亦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在宽窄行、抛秧和三角形三种栽植方式中产量最高。水稻双苗移栽有效穗数较单苗移栽略有提高,但每穗粒数的减少抵消了其有效穗数的优势,使得二者群体库容量相近,最终二者产量相当。对大穗型杂交稻而言,保花肥和促花肥等量施用有利于发挥其大“库”的优势,而对中穗型杂交稻而言,较低的促花肥比例显然更符合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就本试验来说,若中穗型杂交稻维持30%的穗肥比例则应将部分促花肥后移作保花肥或者粒肥施用。播期延迟导致的大穗型杂交稻营养生长期缩短,拔节期群体过小‘,进入孕穗期后光合生产性能不足,不能为大穗优势的发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总颖花量偏低;而中穗型杂交稻则几乎不受播期延迟的影响,库容量变化不大,而小秧龄移栽带来的花后光合生产性能优势甚至会使迟播小秧龄中穗型杂交稻产量有所提高。6.本研究中当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产量分别高于11300kg hm-2和9800kg hm-2时确定为高产(较当地平均水稻产量分别增产45%和25%)。大穗型杂交稻高产处理的产量范围为11348-12152kg hm-2,高峰苗数、成穗率和抽穗整齐度分别为222.69-253.88×104hm-2、73.19%-90.61%和81.27%-94.73%,有效穗数、单穗重、总颖花量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为177.00-202.20×104hm-2、5.86-6.66g、421.06-480.78×106 hm-2和18320-19660kg hm-2。而中穗型杂交稻高产处理的产量范围则为9802-10362kghm-2,高峰苗数、成穗率和抽穗整齐度分别为250.73-289.18×104hm-2、68.29%-81.94%和69.02%-88.70%,有效穗数、单穗重、总颖花量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为177.95-211.92×104m-2、4.75-5.51g和347.58-418.77×106hm-2和16880-17829kg hm-2。从本研究获得高产的相应处理的有关指标来看,穗数和粒数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高峰苗、成穗率、有效穗数、总颖花量、抽穗整齐度以及单穗重等指标的变化范围都比较大,表明要取得本研究所确定的高产,穗数和粒数所发挥的作用是可以适度变化的,即有效穗数的减少可以由单穗重量的增加进行补偿,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本研究高产处理的单穗重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继续依靠穗粒数的增长带来的单穗重量增加能否实现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7.高峰苗与抽穗整齐度存在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大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0317*X2+1.20052*X-18.63679 (R2=0.91922**),中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 0314*X2+1.20883*X-20.39413 (R2=0.89107**)。单穗重与抽穗整齐度亦存在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大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0126*X2+0.26245*X-7.42407 (R2=0.565 02**),中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00443796*X2+0.10275*X-0.51896 (R2=0.6482 **)。依据本研究获得的高产群体抽穗整齐度(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分别为87%和81%)和成穗率指标(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分别为80%和75%)能够比较准确的预估高产群体的产量,因此可以将抽穗整齐度作为群体质量优化控制的指标。8.拔节期较高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是维持大穗型杂交稻合理的群体生物量,防止其进入孕穗期后光合生产性能不足、大穗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的关键。抽穗期植株含氮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倒数)与水稻群体颖花量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在抽穗前维持较低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有利于群体库容量的扩大。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产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大穗型杂交稻关系式为y=88.2021*X+1958.00532(R2=0.74522**),中穗型杂交稻关系式为y=54.95833*X+4190.33439(R2=0.53509**),说明提高成熟期水稻群体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姜元华[10](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二、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江苏苏中地区温光资源及水稻播栽期现状 |
1.2.2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2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3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1 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4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1 播期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5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5.1 播期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5.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6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特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1 生育期进程 |
2.1.3.2 气象数据 |
2.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
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2.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积温资源的影响 |
2.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辐射资源的影响 |
2.2.2.2 各处理粳稻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的全年占比 |
2.2.3 施氮量和穴栽密度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迟播迟栽和氮肥水平对粳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
2.3.2 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途径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施氮量及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1 茎蘖动态 |
3.1.3.2 干物质及叶面积 |
3.1.3.3 叶形与叶姿 |
3.1.3.4 茎秆物理性状 |
3.1.3.5 穗部性状 |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高峰苗及成穗率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影响 |
3.2.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
3.2.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比的影响 |
3.2.7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2.8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8.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茎部物理特征的影响 |
3.2.8.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形与叶姿势的影响 |
3.2.8.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穗部特征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迟播迟栽粳稻群体动态特征 |
3.3.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施氮量与穴栽苗数对迟播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1 稻米品质 |
5.1.3.2 米粉RVA谱特征测定 |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加工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
5.2.4 淀粉RVA谱特征 |
5.3 讨论 |
5.3.1 推迟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2 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密肥调控效应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迟播迟栽和施氮量对粳稻生育期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
6.1.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1.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6.1.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6.1.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1.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
1.1.1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及问题 |
1.1.2 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 |
1.2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特点及优势 |
1.2.1 机插侧深施肥的技术特点 |
1.2.2 肥料利用率 |
1.2.3 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生产应用 |
1.3.1 机械施肥装置 |
1.3.2 肥料类型及特性 |
1.3.3 施肥模式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机插侧深施肥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2.3 干物质积累 |
2.2.4 成熟期叶片含氮量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2.2 干物质积累 |
3.2.3 氮素利用率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4.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4.2.3 干物质积累 |
4.2.4 氮素利用率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碾米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品质 |
5.2.4 穗部氮比例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移栽密度和氮肥对ERF2不同表达水平水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栽培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1.1 氮肥对水稻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1.2 移栽密度对水稻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 栽培措施对水稻元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水稻穗型对产量的影响 |
1.4 水稻穗型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水稻穗的基本结构及发育过程 |
1.4.2 参与调控侧生分生组织活性的基因 |
1.4.3 参与调控水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基因 |
1.4.4 参与调控花序分生组织向小穗分生组织转变的基因 |
1.4.5 参与调控小穗分生组织向小花分生组织转变的基因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2.2.1 茎蘖动态 |
2.2.2 株髙、地上部干重测量 |
2.2.3 SPAD值及叶面积测定 |
2.2.4 产量及构成因子的测定 |
2.2.5 植物养分吸收的测定 |
2.2.6 RT-qPCR |
2.3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ERF2的表达模式 |
3.2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4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对水稻叶长、叶宽及SPAD值的影响 |
3.4.2 对水稻叶面积系数及粒叶比的影响 |
3.5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5.1 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经济系数的影响 |
3.5.2 对水稻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6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穗型结构的影响 |
3.6.1 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6.2 对穗长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
3.6.3 对一、二次枝梗籽粒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 |
3.6.4 对一、二次枝梗颖花数及籽粒产量构成的影响 |
3.7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对水稻抽穗期含氮率、吸氮量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
3.7.2 对水稻成熟期含氮率、吸氮量的影响 |
3.7.3 对水稻成熟期氮素分配及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
3.7.4 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3.8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8.1 对磷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3.8.2 对磷素转运及生产效率影响 |
3.9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钾素吸收的影响 |
3.9.1 对钾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3.9.2 对钾素转运及生产效率影响 |
3.10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成熟期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1 对水稻成熟期茎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2 对水稻成熟期穗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3 对水稻成熟期叶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0.4 对水稻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关系的影响 |
3.11 移栽密度和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各部位氮与磷、钾、钙、镁、硫含量关系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穗型的影响 |
4.3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4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5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6 移栽密度、施氮量与ERF2表达水平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颖花分化、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提高水稻单产的两个途径 |
1.1 增加每穗颖花数 |
1.2 改善籽粒充实状况 |
2 影响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因素 |
2.1 颖花的分化和退化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2.3 干物质积累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3 影响水稻籽粒充实的因素 |
3.1 氮肥施用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2 颖花大小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3 籽粒着生部位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4 同化物供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5 评价指标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4 稻田氮肥的施用及施氮过程中需要探究的问题 |
4.1 中国稻田施氮现状 |
4.2 探究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4.3 探究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田间气象因子 |
2.2 氮肥运筹对株高和叶片生长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分蘖及成穗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5 氮肥运筹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氮肥运筹对颖花分化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大田条件下穗部特征的变化 |
2.2 颖花分化、退化和存活之间的关系 |
2.3 氮肥对分化、退化和存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大田条件下穗部性状的变化 |
3.2 氮肥运筹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第三章 氮肥运筹对穗不同部位籽粒充实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点 |
2.2 氮肥运筹对成熟期受精籽粒粒重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对颖花大小的影响 |
2.5 氮肥运筹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
2.6 氮肥运筹对不同比重籽粒粒重和百分数的影响 |
2.7 不同氮肥运筹的水稻增产潜力 |
3 讨论 |
3.1 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点 |
3.2 氮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3 两个籽粒充实度指标之间的比较 |
第四章 不同氮肥运筹下籽粒氮、碳变化特征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碳变化特点 |
2.2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籽粒氮、碳变化特点 |
3 讨论 |
3.1 灌浆期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碳变化特点 |
3.2 施氮对灌浆期籽粒氮、碳变化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1 结论 |
1.1 氮肥运筹对产量的影响 |
1.2 氮肥运筹对颖花分化的影响 |
1.3 氮肥运筹对库充实的影响 |
1.4 氮肥运筹对籽粒氮、碳变化的影响 |
2 创新点 |
2.1 量化了籽粒充实对产量的影响 |
2.2 从籽粒氮、碳变化方面揭示了穗不同部位籽粒充实差异的机理 |
2.3 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映籽粒充实度的指标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机插稻产量形成特点的研究 |
1.2 机插稻与其他移栽稻产量形成差异的研究 |
1.3 影响机插稻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
1.3.1 育秧技术 |
1.3.2 播种量 |
1.3.3 秧龄 |
1.3.4 机插密度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2.1.2 试验方案 |
2.1.3 测定项目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少本与多本机插双季稻的秧苗素质 |
2.2.2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2.2.3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4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2.2.5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穗下茎节间维管束数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3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分配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地点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影响 |
3.2.2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
3.2.3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及供试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内容 |
4.1.4 计算公式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穗型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水稻发展现状 |
1.1.2 水稻穗型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研究 |
1.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
1.3 品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穗型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差分析 |
3.1.2 产量 |
3.1.3 经济系数和总生物量 |
3.1.4 产量构成因素 |
3.1.5 分蘖株高动态 |
3.1.6 干物质积累 |
3.1.7 不同穗位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穗型对品质的影响 |
3.2.1 穗型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2 穗型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3 穗型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3.3 改变穗型后产量和品质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穗型对产量的影响 |
4.1.2 穗型对品质的影响 |
4.1.3 改变穗型后产量和品质变化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7)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超高产水稻籽粒灌浆特性 |
1.1.1 籽粒灌浆特性及问题 |
1.1.2 弱势粒灌浆障碍 |
1.2 水稻维管束特性与籽粒灌浆 |
1.2.1 维管束功能及限制 |
1.2.2 维管束性状与穗部发育 |
1.2.3 维管束与籽粒灌浆 |
1.3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转运 |
1.3.1 花后光合物质生产 |
1.3.2 花后干物质积累 |
1.3.3 花后干物质转运 |
1.3.4 茎鞘花后干物质输出 |
1.4 花后氮同化物代谢及转运 |
1.4.1 花后氮同化物积累 |
1.4.2 花后氮同化物转运 |
1.5 小结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叶氮输出、碳氮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3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2 叶片氮素输出 |
2.3.3 叶片SPAD值 |
2.3.4 叶片光合功能 |
2.3.5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 |
2.3.6 单丛叶片糖转运 |
2.3.7 水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8 水稻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 |
2.4 讨论 |
2.4.1 叶氮输出与碳氮转运 |
2.4.2 叶氮输出与水稻产量 |
2.5 小结 |
3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群体籽粒灌浆及氮积累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籽粒灌浆动态 |
3.3.2 籽粒灌浆阶段特征分析 |
3.3.3 籽粒N积累动态 |
3.3.4 籽粒氮积累阶段特征分析 |
3.3.5 籽粒灌浆及氮积累相关性分析 |
3.3.6 籽粒灌浆与氮积累关系 |
3.4 讨论 |
3.4.1 群体籽粒灌浆代表性 |
3.4.2 不同类型水稻群体灌浆差异 |
3.4.3 籽粒氮积累与群体粒重增长 |
3.5 小结 |
4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糖、氮代谢及维管束特征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3 数据统计 |
4.3 结果 |
4.3.1 穗颈节维管束性状 |
4.3.2 穗颈节间伤流强度 |
4.3.3 伤流液糖氮物质转运 |
4.3.4 籽粒含氮化合物浓度及氮代谢酶活性 |
4.3.5 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
4.4 讨论 |
4.4.1 施氮量对穗颈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影响 |
4.4.2 水稻花后糖、氮代谢与“流” |
4.4.3 花后氮同化差异与“流” |
4.5 小结 |
5 水稻花后氮吸收和转运对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培养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土壤和植株氮素含量动态变化 |
5.3.2 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 |
5.3.3 叶片氮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 |
5.3.4 剑叶光合功能差异 |
5.3.5 花后碳氮积累和转运特征 |
5.4 讨论 |
5.4.1 花后氮吸收差异 |
5.4.2 花后氮吸收与叶片持绿期 |
5.4.3 花后氮吸收与碳氮转运 |
5.5 小结 |
6 水稻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吸收、分配及利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3 数据统计 |
6.3 结果 |
6.3.1 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 |
6.3.2 ~(15)N穗肥在植株花前、花后的积累及分配 |
6.3.3 植株N分别来自花前、花后吸收的 ~(15)N穗肥的比例(Ndff) |
6.3.4 植株花前、花后吸收的 ~(15)N穗肥在灌浆不同阶段的转运及贡献 |
6.3.5 水稻对 ~(15)N穗肥的利用、土壤残留及损失 |
6.4 讨论 |
6.4.1 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积累和转运 |
6.4.2 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利用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与群体生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
1.1.1 籼粳地理分布及属性辨别 |
1.1.2 籼粳亚种间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差异 |
1.2 维管束性状的研究 |
1.3 直立穗型基因DEP1的研究 |
1.4 水稻的形态和生理性状研究 |
1.4.1 株型模式的基础研究 |
1.4.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
1.4.3 籽粒灌浆充实性 |
1.4.4 光合生产能力相关性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属性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和品种间维管束及其相关性状的比较 |
2.2.2 杂交后代枝梗数和维管束性状的差异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遗传背景下DEP1对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维管束性状 |
3.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3 籼型位点频率与各性状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两种穗型群体结构和物质生产关系的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光合生产能力特性 |
4.2.3 籽粒灌浆特性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 |
2.1 水稻育种中株型变化趋势 |
2.2 穗型划分标准 |
2.3 水稻群体质量及相关指标 |
2.4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 |
2.4.1 温光条件对群体质量影响 |
2.4.2 田间配置对群体质量影响 |
2.4.3 精确定量施氮研究进展 |
2.4.4 稳定性核素~(15)N在水稻氮素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
2.5 水稻群体整齐度研究进展 |
2.6 水稻群体生长动态研究 |
2.6.1 幼穗生长及颖花分化及退化 |
2.6.2 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
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设想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输出的影响 |
2.5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2.6 氮肥运筹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7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肥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三章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
2.3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
2.4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5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2.6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2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四章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
2.3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
2.4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5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
2.6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7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肥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2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
2.3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
2.4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5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
2.6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7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2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语 |
1 综合讨论 |
1.1 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高产农艺措施 |
1.2 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高产群体特征 |
1.3 抽穗整齐度作为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1.3.1 抽穗整齐度与高峰苗的关系 |
1.3.2 抽穗整齐度与单穗重的关系 |
1.3.3 抽穗整齐度与水稻群体质量控制策略 |
1.4 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作为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1.4.1 拔节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群体质量关系 |
1.4.2 抽穗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群体颖花量的关系 |
1.4.3 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产量的关系 |
2 结语 |
2.1 主要创新点 |
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籽粒灌浆动态 |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
2.2.1 茎蘖组成特征 |
2.2.2 穗部性状特征 |
2.2.3 籽粒灌浆特征 |
3 讨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3 产量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3 讨论 |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灌浆特性 |
2.2.1 群体灌浆特性 |
2.2.2 籽粒充实特征 |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株型指标 |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
2.2.1 叶片大小 |
2.2.2 受光姿态 |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
2.3.2 颖花/叶、实粒/叶 |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系形态特征 |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
2.2 根系生理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
2.2.1 载荷特性 |
2.2.2 穿刺特性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
2.3.1 茎秆形态特征 |
2.3.2 茎秆解剖结构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
2.2.1 食味计指标 |
2.2.2 质构仪指标 |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分积累特征 |
2.2 养分分配特征 |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大穗型杂交水稻穗部性状及其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 袁嘉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2]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王晓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移栽密度和氮肥对ERF2不同表达水平水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D]. 刘畅. 扬州大学, 2021
- [4]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颖花分化、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D]. 付鹏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D]. 单双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6]穗型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姜艺晖.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7]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D]. 武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8]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与群体生理特性[D]. 刘天生.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
- [9]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D]. 杨志远. 四川农业大学, 2015(12)
- [10]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