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几种红薯深加工机械(论文文献综述)
刘娅云[1](2021)在《“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物,不仅仅是维持人体机能最基础的保障,其饮食文化、餐桌礼仪、宗教禁忌、等级身份等更是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透过食物这扇窗,更能真切地了解当地人是如何就地取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食物,一步步发展成为人们的地域身份。在食用的过程中,人类又是如何将文化一层一层加诸在食物身上,赋予其更多的象征意义,甚至通过这个“物”来达到心理层面的身份认同。中华文明三千年,小米的驯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山西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地质地貌沟壑纵横,也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山西人不仅爱吃醋,也爱吃小米。本研究主要以沁县为田野点,以沁州黄小米为研究对象,从饮食人类学整体论的学科视角出发,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作为山西小米代表的沁州黄进行历史的追溯、文化的阐释以及最终所达到的地域认同。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饮食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回顾发现,食物作为一种中介来探析族群背后的文化性已成为常态。人类学中对于小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学者从人类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便从此研究角度出发,以小米作为媒介来探寻其背后的地方文化及身份认同。第一章主要是田野点概括。首先是对山西省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进而了解山西地区谷子的种植情况。其次是介绍田野之行到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山西沁县,介绍了沁县的历史沿革以及初到田野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最后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檀山村,介绍了檀山村的现况以及村名的来源和传说故事。第二章主要是梳理小米的历史。首先是中国小米的历史,包括小米最早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传播的过程。其次是山西小米的历史,从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踪迹到流传至今的神农教耕生谷到后期考古文物的出土,来追寻山西小米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是笔者最终的田野点——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小米的相关传说。第三章主要是从小米的种植、食用、加工三个方面来展现小米的社会生命史。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当地人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在社会变迁中小米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小米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于小米的不同认知。第四章主要是剖析沁县人如何通过小米这个媒介来达到一种身份认同。从日常的生活惯习着手,折射出漂泊在外的人通过想念家乡的小米粥来达到对于地方认同的阐释。通过本地人一日三餐离不开小米的饮食结构来体现小米对于当地人的重要性,以及外地人移民当地以后如何形成身体上对小米的依赖。通过身体适与不适以及心理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对地方文化以及沁县人身份的认同。
郑艺蕾[2](2020)在《基于高光谱和太赫兹光谱的甘薯品质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在我国粮食作物总产位居第四,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在我国的饮食与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甘薯的产地起源分类、产后在线分级、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受到消费者与食品加工厂商的密切关注。甘薯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加工产品的质量、等级及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甘薯加工产品的安全直接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技术方法对甘薯品质和安全进行检测。本文使用高光谱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主要对甘薯的产地鉴别、内部品质、有害添加物展开检测方法的研究。为甘薯产业品质及安全检测的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紫薯产地进行鉴别。以福建、广西、山东三个产地的紫薯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UVE)等降维及筛选变量方法,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极限学习机(ELM)定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PCA-LS-SVM与UVE-ELM模型对产地的分类效果最优,误判率均低为4.598%。实验表明,结合合适的波段筛选方法建立的LS-SVM与ELM模型可实现对紫薯产地的快速鉴别与分类。(2)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紫薯内部品质(SSC、干物质含量)的检测。以广西紫薯为研究对象,使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与原始光谱建立PLS模型。结果显示,分别为原始光谱、归一化预处理后光谱为最优光谱数据。再使用PCA、SPA、UVE等降维及筛选变量方法,分别建立对广西紫薯SSC和干物质含量的PLS、LS-SVM、ELM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使用筛选变量方法建立的定量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以20个主成分变量为输入变量的径向基核函数(RBF-Kernel)建立的LS-SVM模型对紫薯SSC和干物质含量的预测效果最优,该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439 oBrix、0.010g,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57、0.953。实验表明,采用PCA-LS-SVM模型提高模型建立的效率与预测效果,从而加快紫薯SSC和干物质含量分级检测的速度与精度。(3)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甘薯淀粉中有害添加物(明矾)含量的检测。采集甘薯淀粉、明矾及其混合物样品的THz光谱。分析光谱发现明矾在0.980、1.065、1.146THz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在混合样品中随着明矾含量的增加,其吸收峰更为明显。使用多种预处理方法,建立对明矾含量的LS-SVM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归一化预处理方法建立的LS-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其RMSEP为0.0047,Rp为0.9972。再将归一化光谱使用UVE、SPA、UVE-SPA等筛选特征变量方法后再建立LS-SVM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归一化-SPA-LSSVM模型对甘薯淀粉中明矾含量的预测能力最佳。其RMSEP为0.0046、Rp为0.9976。只需39个变量参与建模,既能有效的提高建模速度,模型的预测精度也有所提高。实验表明,THz-TDS技术可对有害添加物的快速检测。综上研究结果,采用高光谱和太赫兹光谱技术可实现对甘薯产地鉴别、内部品质、有害添加物的检测,达到较好的预测精度,为甘薯产业品质及安全实时快速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周勋章[3](2020)在《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家庭农场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其确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形式后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家庭农场达到60万家,经营土地面积近1.6亿亩,年销售农产品总价值达到1946.2亿。家庭农场逐渐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几年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很好,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仅为7809家,截止到2019年底达到41000家,每年平均增长6600多家。但是,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经营实力弱、产业链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家庭农场处于种养业的生产环节,受上下游产业双重影响,加之现阶段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家庭农场迫切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来拓展经营范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家庭农场产业链是探索式的前向和后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由此形成的产业链短且窄。国内外实践证明,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及其完善的产业链生成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弊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发展在实践环节已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未引起国内理论界重视,相应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急需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理论指导。本文借鉴分工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推拉理论等构建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124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梳理国内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对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从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等8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分为上游延伸、中游延伸和下游延伸以及横向拓展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在总结归纳现有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合作度”作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衡量指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作为合作度测度方法,以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为例构建合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水平、上游环节延伸水平、中游环节延伸水平和下游环节延伸水平;再次,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纳入到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中对产业链延伸水平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和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3种典型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优缺点和选择依据,并以纵向延伸为例研究了家庭农场产业链动态演进路径。通过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较低,有75.6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一般和较低水平,只有24.4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中级和高级水平;上、中、下游环节之间产业链延伸水平有一定差异,总体上看是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最低;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之间和河北省11个地市之间的差异化不是非常显着。(2)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以及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延伸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促进作用。(3)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经营年限;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品牌、是否获得绿色或有机认证、是否有完整财务记录等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影响。(4)河北省家庭农场主的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但提高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可以显着促进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5)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有显着影响。(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单一,其中纵向延伸占主体地位;另外,家庭农场自身实力、产品特征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政策建议:构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家庭农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优化政府财政补贴使用方向;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家庭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微观主体视角对产业链延伸进行研究拓展了产业链延伸研究视角。(2)通过设计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合作度”为衡量指标测算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分析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总结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典型模式和延伸路径等,构建了产业链延伸研究框架。(3)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产业链延伸整体延伸还是向上游、中游和下游延伸均可以显着提升家庭农场经济绩效;产业链延伸意识对产业链延伸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张蕊[4](2020)在《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果蔬大国,也是一个能源供应十分紧张的国家。果蔬的新鲜供应和贮藏是一个关系民生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普通机械制冷保鲜库具有耗能高的特点,一些价位较低数量较大的果蔬贮藏成本过高,大大影响了人们种植和贮藏的积极性,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将我国的地理位置、气温气候和果蔬的主要种植基地结合分析,发现在我国主要的果蔬生产基地,其冬春季节的室外空气温度低,拥有相当可观的自然冷源资源,结合自然冷源资源和不同果蔬的贮藏温度,研究开发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的节能型果蔬保鲜装备库迫在眉睫。本文以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匣村改造冷库为主体研究目标,以未改造普通窖藏库为对照实验,以西瓜红红薯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对于果蔬保鲜的可行性以及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的节能性。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库体的改造,包括自然冷源引入的方式、库体的设计、库内温湿度控制措施等;其次,基于Comsol模拟,模拟了自然冷源引入室内的最佳速度和进风口尺寸;最后以红薯的生理指标对比研究,测得含水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还原性糖以及多种酶等生理指标,对照了两个实验库内的红薯的外观、色泽以及内部和表皮的纹路情况,对照研究了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对于果蔬保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普通窖藏库,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对于红薯的保鲜起着显着作用,当贮藏至100d时,双向库内的红薯含水量比普通地窖内的红薯高出7.69%,硬度高出268.37 N/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出5.94%,MDA含量低于4.65%,淀粉含量高出3.89%。在贮藏至40-50d这段时间内,两组红薯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峰值,双向切换库内红薯为20.34%,对照组库内红薯为17.22%。切换库内的红薯外观、色泽均优于普通窖藏库的红薯;(2)通过对贮藏实验期间红薯库内库温湿度的实测观察,发现对比同时间内的普通窖藏库,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能给较好的维持库内的温湿度环境,避免因为温湿度波动太大而造成的红薯冷害或干耗等现象,对于红薯的保鲜作用显着;并且对比于同贮藏时长的单一机械制冷冷库,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节能效果显着,节能效率在76.34%;(3)利用Comsol软件进行库内物理场模拟发现,不同送风速度和送风尺寸对于库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稳定有很大影响,其中4m/s和5m/s送风速度的情况下库内速度场不均匀,存在一定的高温死角;6m/s时候速度场和温度场较均匀,但是所需时间过长,在现实中较难实现;7m/s的送风速度,速度场和温度场均匀,且用时较短,比较合理;又考虑到400mm尺寸达到稳态所需时间相对于300mm少,避免了因为尺寸过大而引起的库房露冷等情况的发生,因此400mm的开洞尺寸和7m/s的风速针对于此改造库为最佳。所得结论可为后续北方地方采用自然冷源引入贮藏果蔬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参考案例,促进西北、华北等地区荒废的窖藏库的改造以及与自然冷源引入技术的相结合,有利于因地制宜引入自然冷源、按果蔬最佳贮藏温度所配的果蔬产地保鲜的发展,促进自然冷源与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
张建霞[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章炯[6](2019)在《环保型可蓄热枸杞太阳能干燥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改善农作物烘干产业中能耗大、污染排放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由一种空气集热器、蓄热装置、绝热干燥箱、通风、排湿装置组成的可蓄热式太阳能干燥设备,研究了该太阳能干燥系统的集热性能、蓄热性能,并利用该设备对红薯、枸杞等农作物进行烘干试验以验证其干燥性能,并与自然晾晒的干燥实验作对比。针对太阳能干燥提出整体设计方案,研究蓄热系统的可行性,同时为了能够实现太阳能干燥过程的智能化,减轻人力负担,提高农作物产品的干燥质量,引入PLC温度控制系统。太阳能干燥平台主要包括集热器、蓄热箱、烘干箱以及控制系统,根据物料的热能衡算,集热器面板的采光面积为4 m2,固定倾角为30°,热转换效率为40%;为了改善供热不均,利用相变材料—石蜡以及蛇形紫铜管换热结构组成蓄热箱;引入以plc为核心的变频风机调速系统对干燥温度进行调节,实现太阳能干燥系统对温度参数控制的要求。在太阳能干燥平台搭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试验验证干燥平台的工作性能。首先通过干燥系统空载的温度测试,干燥箱内部温度可达40~45℃,满足低温烘干领域的工作条件;在土豆的干燥实验中,结果表明太阳能干燥箱的工作效率要优于日晒干燥;利用搭载有蓄热系统的太阳能烘干台对红薯进行烘干实验,试验证明,太阳能干燥设备干燥实验的周期(14h)较自然晾晒的干燥周期(23h)有明显缩短,同时配蓄热箱的太阳能干燥系统的工作时间延长了近2h,最大温升可达15℃。枸杞的太阳能干燥实验表明该太阳能烘干装置较自然晾晒枸杞的干燥速率有明显提升,证明了太阳能烘干枸杞的可行性及其实用性。
韩虹,韩星,郭晓伟,刘霞[7](2015)在《红薯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红薯及红薯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分别介绍了溶剂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等几种提取方法,并且对这些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这些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介绍了红薯及其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现状,展望了红薯及其茎叶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红薯及其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
张学会[8](2014)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合作社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多次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取得良好业绩。在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补充。自2007年7月1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迅猛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88.4万个,社员4776万户,带动非社员61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但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实力弱、产业链条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合作社原有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突破传统框架纵向一体化发展,通过扩大社员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延长产业链条,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合作社获利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更好发挥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实践亟需理论指导,但国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不多,更缺少系统研究。本选题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二,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在课题组对陕西省15个县市区72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05户社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19个指标对样本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包括产前环节、产中环节及产后环节的一体化水平测度。第三,分析纵向一体化对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纵向一体化指标引入合作社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构件两个计量模型利用二元Logitic方法,分析纵向一体化因素(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因素)及合作社治理特征、外部环境因素等对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在考察纵向一体化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合作社组织的角度,从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本身特征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选取14个指标考察影响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因素。利用Tobit计量方法,构建四个计量模型,对样本合作社的整体纵向一体化、产前环节一体化、产中环节一体化及产后环节一体化分别实证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情况。第五,考察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社员角度,从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社员信息化特征、社员生产特征、社员入社特征、社员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交易成本及村庄特征等方面选取18个指标,利用有序Probit计量模型考察各因素对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活动的影响情况。第六,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及边界讨论。基于调研情况,本文分不同产业总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六种纵向一体化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予以说明,从提高合作社绩效、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角度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给出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原则,并讨论了边界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不高,但提高合作社经济绩效作用明显。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利于纵向一体化发展。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立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体制机制。第四,理事长纵向拓展业务意识淡薄,合作社缺乏纵向一体化发展的长远规划。第五,社员对合作社的了解有助于其积极参与合作社开展的各项活动。第六,政府资金扶持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示范社的评定条件。第七,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监管有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但仍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监管。第八,农业加工企业带动合作社业务范围的快速拓展,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需要规范完善。第九,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合作社的自身条件等。
吴娜琳[9](2014)在《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产业区是指以生产区域内主要农产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业户为基础主体,以加工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企业为龙头,以银行、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为服务主体,联合农业流通企业、农业中介组织、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基于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其他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所形成的空间上专业化特征显着且具有范围经济和持续竞争优势、地理边界明显的农业生产地域空间系统。农业产业区是产业区理论在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性应用,与其他产业区一样,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是农业产业化的网络化形式,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并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重点路径,实现“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重要战略。实践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有关农业产业区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了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后,界定了农业产业区的概念,提出了其辨识方法。从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形成机制及形成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就业人数”及空间规模的变化,将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农户的参与阶段、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结合企业家精神理论、农户生产行为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分阶段阐述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机制。最后,鉴于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区形成与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利用实践调查获取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河南省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项目选取、农户的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业分工网络形成等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始于优势农业专业项目的选取,在此阶段,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均具备敏锐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相当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组织能力,是不同区域背景条件下成功引进具有比较优势农业项目的关键所在。(2)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在于区域内部分农户的参与。农户在选择是否参与新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并非盲目跟风与模仿,而是受其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深刻影响。当农业项目比较优势下降时,农户会决然选择放弃继续参与。农户参与专业项目之前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3)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是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的形成受专业项目的扩散方式、接收地与扩散源的空间距离及区域内交通道路的深刻影响。农户生产信息及技术的来源方式与专业项目推广模式中信息及技术的传播途径较一致的情况下,易于实现专业项目的区域化扩散。以针对当地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特点的科研机构为首的技术传输网络的构建,对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距离扩散源的远近深刻影响着不同村域的参与程度,距离扩散源越远的村庄,参与种植的时间越晚,种植的规模也越小,符合“距离衰减”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不同的农业项目受不同级别道路的影响不同。(4)就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地形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习惯相似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相当。(5)农业产业区成型的标志在于从事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各类经济主体间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各类网络联系。产品属性深刻影响着自身销售网络的范围及相应产业的民间经济组织运行方式。作物比较优势不足或下滑,是农业产业区形成缓慢或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此外,政府对传统农区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1)能人类型多样,并非所有类型的能人均能够促进专业村的形成。在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过程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拥有相当的资源组织能力的农业企业家的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就村内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致富能人而言,其对农业专业项目的扩散则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此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2)农户是一个效用最大化追求者,农户的生产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策本质是一个规划求解的问题。农户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专业项目或退出专业项目,是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权衡的表现,是其追求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并受自身风险偏好的影响。此结论与以往认为农户盲目跟风、模仿的发现不同。(3)除了农民个体因素外,深刻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因素是反映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礼金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水平、社会活动情况(资金、信息、技术等的来源网络,日常来往频繁的群体类型等)等。这与以往仅停留在农民年龄、性别、风险偏好等个体因素及农户家庭特征上的研究不同。(4)提出将“相似相溶”化学经验理论用于解释区域内不同村庄参与专业项目的现象。实证研究证实,同质性越强的村域,参与同一专业项目的程度越相似,符合“相似相溶”的理念。结合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政策性建议,(1)积极培育本地型农业企业家;(2)重视具有地域特色、价值含量高的农产品开发;(3)创造良好的竞争合作制度环境,促进内部行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4)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建立技术创新与传输网络,促进产学研结合;(5)注重农民经济组织和地方专业市场的建设。此外,政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不能只扶持某一个或一类行为主体;(2)不能忽视农户的主体地位;(3)不能越俎代庖;(4)不能盲目借鉴;(5)不能忽视环境问题。
吴珍[10](2014)在《红薯切制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红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红薯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红薯切制机械工作的要求也更高。当前国内现有红薯切丁、切砣机结构较复杂,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应加强红薯切制机械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红薯生产和加工的机械化水平。红薯切制机主要由传动系统、横向切割系统、纵向切割系统、送料系统、推料系统和定位系统构成。本研究详细讨论了红薯切割机的结构设计过程及各系统具体的功能和动作原理。该切制机对红薯的切制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完成红薯的纵向切割,切削出上下左右四个平面;第二步,完成红薯的横向切割,切削出红薯的前后两个平面;然后再由推料机构将切制好的红薯块推出切块机完成全部切削过程。该机器的特点在于,在传动轴两侧对称布置纵向和横向切割系统,使切割动力经过两曲柄摇杆机构分流和转变运动形式,合理利用电动机动力,机械机构紧凑,切割效率高。红薯切制机械的关键机构部件为曲柄滑块机构和凸轮机构,针对两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两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运动和受力情况,分析了纵刀切割和横刀切割的配合工作,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且满足正常的工作要求。
二、介绍几种红薯深加工机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种红薯深加工机械(论文提纲范文)
(1)“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起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三晋大地上的沁州黄 |
第一节 了望三晋:黄土高原上的金珠粟 |
第二节 初探沁州:五谷中的金珠子 |
第三节 细访檀山:金珠子中的金珠王 |
第二章 发展脉络:沁州黄的历史长河 |
第一节 中国小米的起源与传播 |
第二节 山西小米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三节 檀山村的历史和沁州黄的传说 |
第三章 文化隐喻:沁州黄的社会生命 |
第一节 种之有道:沁州黄的种植传统 |
第二节 食之有方:沁州黄的饮食风俗 |
第三节 延之有路:沁州黄的加工途径 |
第四章 地方认同:沁州黄的人文空间 |
第一节 乡愁是一碗米汤 |
第二节 流淌在血液中的生活习惯 |
第三节 “小米加步枪”的红色记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高光谱和太赫兹光谱的甘薯品质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甘薯品质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光谱和太赫兹光谱品质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光谱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太赫兹光谱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光谱与太赫兹光谱技术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高光谱成像检测的基本原理 |
2.2 太赫兹光谱检测的基本原理 |
2.3 数据分析方法及模型评价 |
2.3.1 光谱预处理方法 |
2.3.2 光谱变量降维及特征变量提取方法 |
2.3.3 光谱数据建模方法 |
2.3.4 模型的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高光谱的紫薯产地鉴别方法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样品与仪器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紫薯高光谱图像的采集与光谱分析 |
3.2.1 紫薯高光谱图像的采集 |
3.2.2 紫薯高光谱数据的提取 |
3.2.3 不同产地紫薯的光谱分析 |
3.3 紫薯高光谱变量降维及特征筛选 |
3.3.1 光谱变量降维 |
3.3.2 连续投影算法 |
3.3.3 无信息变量消除 |
3.4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产地定性判别模型建立与预测 |
3.4.1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产地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研究 |
3.4.2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产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研究 |
3.4.3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产地极限学习机判别模型研究 |
3.5 定性判别模型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光谱的紫薯SSC、干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样品及其理化指标测定 |
4.1.1 实验样品 |
4.1.2 紫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1.3 紫薯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
4.2 紫薯光谱分析与预处理 |
4.2.1 紫薯光谱分析 |
4.2.2 光谱预处理 |
4.3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可溶性固形物定量模型建立与预测 |
4.3.1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可溶性固形物偏最小二乘定量模型研究 |
4.3.2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可溶性固形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定量模型研究 |
4.3.3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可溶性固形物限学习机定量模型研究 |
4.3.4 定量模型的对比分析 |
4.4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干物质定量模型建立与预测 |
4.4.1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干物质偏最小二乘定量模型研究 |
4.4.2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干物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定量模型研究 |
4.4.3 基于光谱特征的紫薯干物质极限学习机定量模型研究 |
4.4.4 定量模型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Hz-TDS技术的甘薯淀粉中明矾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
引言 |
5.1 实验样品与仪器及光学参数的提取 |
5.1.1 实验样品与制备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光学参数的提取 |
5.2 太赫兹光谱分析与预处理 |
5.2.1 甘薯淀粉和明矾的THz光谱分析 |
5.2.2 甘薯淀粉和明矾混合物的THz光谱分析 |
5.2.3 光谱预处理 |
5.3 甘薯淀粉中明矾含量定量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
5.3.1 甘薯淀粉中明矾含量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定量模型研究 |
5.3.2 太赫兹光谱的特征变量筛选 |
5.3.3 基于不同筛选变量方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家庭农场研究现状 |
1.2.3 家庭农场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数据来源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产业链延伸 |
2.1.3 家庭农场产业链 |
2.1.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 |
2.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分工理论 |
2.2.2 有限理性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推拉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借鉴 |
2.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理论图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家庭农场及其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 |
3.1.2 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 |
3.1.3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情况 |
3.1.4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情况 |
3.1.5 家庭农场硬件设施和产品品牌及认证 |
3.1.6 家庭农场获得政府补贴和金融服务情况 |
3.1.7 家庭农场的产品经营特征 |
3.1.8 家庭农场经营的制约因素和政策诉求 |
3.2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2.1 家庭农场产业链上游延伸分析 |
3.2.2 家庭农场产业链中游延伸分析 |
3.2.3 家庭农场产业链下游延伸分析 |
3.2.4 家庭农场产业链横向拓展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分析 |
4.1 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里昂惕夫指数法 |
4.1.4 Davies-Morries指数法 |
4.1.5 定性评价法 |
4.1.6 现有测度方法评价 |
4.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方法 |
4.2.1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4.2.2 合作度分析 |
4.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以纵向延伸为例 |
4.3.1 合作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2 合作度衡量指标体系设计 |
4.3.3 合作度测度模型分析 |
4.4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水平测度 |
4.4.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2 整体纵向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3 上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4 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5 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6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产业链延伸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5.1.1 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2 家庭农场外部支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4 本文的研究假设 |
5.2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5.2.1 研究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模型选择 |
5.3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模型估计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家庭农场视角的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
6.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6.1.1 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2 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4 外部环境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5 本文的研究假设 |
6.2 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6.2.1 研究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模型选择 |
6.3 变量统计性描述、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6.3.2 实证模型估计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与演进路径分析 |
7.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 |
7.1.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原则 |
7.1.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及案例分析 |
7.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结论 |
7.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的依据 |
7.2.1 家庭农场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征 |
7.2.2 农场主自身实力 |
7.2.3 自然和社会环境 |
7.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动态演进路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主持课题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然冷源间接利用方式研究现状 |
1.3.2 自然冷源对果蔬保鲜的实验研究现状 |
1.4 提出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然冷源与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流场的数值模拟 |
2.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介绍 |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的确定 |
2.3 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物理模型 |
2.3.1 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材料及结构形式 |
2.3.2 物理建模与网格划分 |
2.3.3 假设条件 |
2.4 域及边界条件设定 |
2.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5.1 300mm时不同送风速度对库内流场的影响 |
2.5.1.1 送风速度为4 m/s时模拟结果 |
2.5.1.2 送风速度为5 m/s时模拟结果 |
2.5.1.3 送风速度为6 m/s时模拟结果 |
2.5.1.4 送风速度为7 m/s时模拟结果 |
2.5.2 400mm时不同送风速度对库内流场的影响 |
2.5.2.1 送风速度为4 m/s时模拟结果 |
2.5.2.2 送风速度为5 m/s时模拟结果 |
2.5.2.3 送风速度为6 m/s时模拟结果 |
2.5.2.4 送风速度为7 m/s时模拟结果 |
2.6 结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库的改造 |
3.1 改造方案设计 |
3.2 改造材料、设备设计 |
3.3 自控系统的设计 |
3.4 库内温湿度的结果比对 |
3.4.1 库内温度的结果比对 |
3.4.2 库内湿度的结果比对 |
3.5 能耗比较 |
3.6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造库与对照库贮藏红薯生理指标试验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4.2 试验材料、设备与测试指标 |
4.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安排 |
4.2.2 主要试验设备 |
4.2.3 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贮藏期间红薯含水量变化分析 |
4.3.2 贮藏期间红薯硬度的变化与分析 |
4.3.3 贮藏期间红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
4.3.4 贮藏期间红薯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
4.3.5 贮藏期间红薯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分析 |
4.3.6 贮藏期间红薯外观及内部变化 |
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5)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背景 |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
2.1.1 城镇体系内涵 |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
2.4 实践经验借鉴 |
2.4.1 国外城镇体系 |
2.4.2 国内城镇体系 |
2.5 发展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 发展历史演变 |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
3.2.1 基础概况 |
3.2.2 基础现状分析 |
3.2.3 优势及挑战 |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
4.1 动力因子选取 |
4.2 动力因子 |
4.2.1 人口要素 |
4.2.2 土地要素 |
4.2.3 产业要素 |
4.2.4 设施网络 |
4.2.5 科学技术 |
4.2.6 发展理念 |
4.3 动力机制 |
4.3.1 主要动力 |
4.3.2 基础动力 |
4.3.3 间接动力 |
4.3.4 潜在动力 |
4.4 目标构建 |
4.4.1 职能结构目标 |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
4.4.3 空间结构目标 |
4.5 本章小结 |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
5.1 城镇职能结构 |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5.3 城镇空间结构 |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
5.4 规划管理实施 |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 |
6.2.2 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6)环保型可蓄热枸杞太阳能干燥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阳能干燥的研究背景 |
1.1.1 干燥作业 |
1.1.2 太阳能干燥作业 |
1.2 太阳能干燥利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的目的 |
1.3.2 选题的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环保型太阳能烘干装置设计方案及要求 |
2.1 太阳能烘干装置的选型 |
2.1.1 太阳能烘干机理 |
2.1.2 太阳能烘干的影响因素 |
2.1.3 太阳能烘干装置的分类 |
2.2 太阳能烘干的可蓄热性研究 |
2.2.1 蓄热技术 |
2.2.2 相变材料的选取 |
2.2.3 太阳能烘干蓄热系统的基本要求 |
2.3 太阳能烘干设备的总体设计 |
2.3.1 太阳能烘干方案 |
2.3.2 烘干设备的设计要求 |
2.3.3 含有蓄热相变材料的太阳能烘干装置工作机理 |
2.3.4 太阳能烘干的预期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型太阳能烘干系统的结构设计 |
3.1 设计目标 |
3.2 太阳能烘干系统的物料、热能衡算 |
3.2.1 干燥除湿的水分 |
3.2.2 干燥介质的计算 |
3.2.3 平板空气集热器的采光面积 |
3.3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设计 |
3.3.1 平板集热器的结构 |
3.3.2 集热器方向及倾角的设置 |
3.3.3 集热器的连接方式 |
3.3.4 集热器的热能效应及效率计算 |
3.4 相变蓄热装置的设计 |
3.4.1 相变蓄热箱的结构 |
3.4.2 蓄热系统的相关计算 |
3.5 烘干箱的设计 |
3.5.1 烘干箱的结构 |
3.5.2 物料干燥的热负荷 |
3.6 总体系统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原理 |
4.2 系统的硬件构成 |
4.3 系统接线图 |
4.4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4.5 PID控制建模及其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烘干设备的相关试验 |
5.1 试验方案及相关测量设备 |
5.2 太阳能干燥实验 |
5.2.1 干燥设备的空载试验 |
5.2.2 土豆烘干实验 |
5.2.3 红薯的烘干实验 |
5.2.4 枸杞的太阳能干燥实验 |
5.2.5 太阳能干燥的环保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论文工作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红薯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薯及红薯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
1.1溶剂提取法 |
1.2超声辅助提取法 |
1.3超临界萃取法 |
1.4微波提取法 |
1.5酶辅助提取法 |
1.6红薯及红薯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分析对比 |
2红薯及红薯茎叶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现状 |
3红薯及红薯茎叶今后的研究方向 |
(8)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
1.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
1.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
1.1.4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
1.1.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获得 |
1.5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
2.1 纵向一体化理论 |
2.1.1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
2.1.2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
2.1.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
2.1.4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
2.2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
2.2.1 农业的基本特性 |
2.2.2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
2.2.3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
2.2.4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
3.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
3.2.2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
4.1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投入产出法 |
4.1.4 里昂惕夫指数 |
4.1.5 Davies-Morris 指数法 |
4.1.6 定性评价法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2.3 测度模型 |
4.3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整理 |
4.3.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
5.1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5.1.1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2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3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4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2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
5.2.1 理论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
5.3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
6.1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2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2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
6.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6.3.1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
6.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
7.1 研究假设 |
7.1.1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
7.1.2 社员信息化特征 |
7.1.3 社员生产特征 |
7.1.4 社员入社特征 |
7.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
7.1.6 交易成本 |
7.1.7 村庄特征 |
7.2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
7.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
7.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7.3.2 估计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
8.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
8.1.1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
8.1.2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
8.1.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
8.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
8.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
8.3.1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
8.3.2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
8.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
9.2.2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
9.2.3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
9.2.4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
9.2.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 |
9.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问题 |
1.1.2 理论背景与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假设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设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 |
2.1.2 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 |
2.1.3 本文概念——农业产业区 |
2.1.4 农业产业区的特征 |
2.2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理论综述 |
2.2.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
2.2.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 |
2.2.3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阶段划分 |
2.2.4 评述 |
2.3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与评述 |
2.3.1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 |
2.3.2 评述 |
2.4 以往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3 理论架构与数据来源 |
3.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
3.1.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机制 |
3.1.3 农业产业区形成阶段的划分 |
3.2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3.2.2 研究案例的选择 |
3.2.3 数据来源 |
4 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 |
4.1 理论机制分析 |
4.2 区域环境 |
4.2.1 平原区封丘县 |
4.2.2 深山区西峡县 |
4.2.3 深山平原过度区郏县 |
4.2.4 特征对比及小结 |
4.3 项目自身的属性特征 |
4.3.1 树莓产业 |
4.3.2 香菇产业 |
4.3.3 大根萝卜产业 |
4.3.4 特征对比与小结 |
4.4 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模式 |
4.4.1 封丘县树莓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
4.4.2 西峡县香菇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
4.4.3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的参与阶段 |
5.1 理论机制分析 |
5.1.1 农户的概念 |
5.1.2 农户模型 |
5.1.3 农户参与农业专业项目的决策行为 |
5.1.4 小结 |
5.2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决策 |
5.2.1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 |
5.2.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3 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小结与讨论 |
5.3 农户退出专业项目的决策 |
5.3.1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发展现状 |
5.3.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5.3.4 小结与讨论 |
5.4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 |
5.4.1 西峡县香菇产业发展概况 |
5.4.2 概念定义及指标选取说明 |
5.4.3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4.4 农户初始参与专业项目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4.5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 |
6.1 理论机制分析 |
6.1.1 生产基地形成的条件及相应理论 |
6.1.2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机理 |
6.1.3 小结 |
6.2 专业项目的扩散 |
6.2.1 农户生产条件的获取网络 |
6.2.2 专业项目的村际扩散 |
6.2.3 小结 |
6.3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变化 |
6.3.1 农户专业项目生产活动的变化 |
6.3.2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现象 |
6.3.3 小结 |
6.4 影响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的因素分析 |
6.4.1 样本点选择及数据获取 |
6.4.2 地形的影响 |
6.4.3 交通的影响 |
6.4.4 与扩散源距离的影响 |
6.4.5 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
6.4.6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 |
7.1 理论机制分析 |
7.2 产业分工网络 |
7.2.1 农业产业区的分工状况 |
7.2.2 对比分析 |
7.3 技术传输网络 |
7.3.1 农业产业区的技术传输网络 |
7.3.2 对比分析 |
7.4 产品销售网络 |
7.4.1 农业产业区的产品销售网络 |
7.4.2 对比分析 |
7.5 服务监管网络 |
7.5.1 农户经济组织的作用 |
7.5.2 政府部门的监管 |
7.6 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归纳 |
8.2 研究结论 |
8.3 政策建议 |
8.3.1 政府可行性措施建议 |
8.3.2 政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
8.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西峡县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B 西峡县各村菌菇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与成果 |
(10)红薯切制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2 红薯切块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发展趋势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创新点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红薯切制机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1 设计依据 |
2 设计试验 |
2.1 红薯形状测试 |
2.2 切削扭矩试验 |
2.2.1 试验系统和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步骤 |
2.2.3 因素水平的选取 |
2.2.4 正交试验设计 |
2.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6 最优水平组合的选取 |
2.2.7 验证性试验 |
3 红薯切制机构整体方案设计 |
3.1 切削基本原理分析 |
3.2 红薯切制机整体方案设计 |
3.3 传动原理图设计 |
4 红薯切制机的结构设计 |
4.1 传动系统设计 |
4.1.1 传动方案的选择 |
4.1.2 传动系统关键部件的设计与传动原理图 |
4.2 切割系统设计 |
4.2.1 纵向切割系统设计 |
4.2.2 横向切割系统设计 |
4.3 送料系统设计 |
4.4 切割定位系统设计 |
5 红薯切制机的特点 |
6 红薯切制机工作原理 |
6.1 动力形式的传递和转换原理 |
6.2 纵切过程的切削原理 |
6.3 送料系统工作原理 |
6.4 横切过程的切削原理 |
7 整机装配 |
7.1 纵向切割系统总成 |
7.2 横切机构总成 |
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切块机构运动学分析 |
1 机构运动学分析 |
1.1 曲柄滑块机构 |
1.1.1 工作原理 |
1.1.2 分类及优缺点 |
1.1.3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分析 |
1.2 滑块连杆机构 |
1.2.1 工作原理 |
1.2.2 滑块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
1.3 凸轮机构 |
1.3.1 工作原理 |
1.3.2 凸轮的运动分析 |
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切块机构动力学分析 |
1 曲柄滑块机构 |
1.1 回退过程受力分析 |
1.2 推进过程受力分析 |
2 凸轮机构 |
2.1 推程运动受力分析 |
2.2 回程运动受力分析 |
3 样机切削效果试验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介绍几种红薯深加工机械(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珠子”:山西小米的饮食人类学研究[D]. 刘娅云.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基于高光谱和太赫兹光谱的甘薯品质检测方法研究[D]. 郑艺蕾.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3]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D]. 周勋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自然冷源和机械制冷双向切换节能型制冷装置的研究[D]. 张蕊.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0)
- [5]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6]环保型可蓄热枸杞太阳能干燥系统[D]. 章炯.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
- [7]红薯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韩虹,韩星,郭晓伟,刘霞. 广州化工, 2015(18)
- [8]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D]. 张学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9]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D]. 吴娜琳. 河南大学, 2014(01)
- [10]红薯切制机的研究与设计[D]. 吴珍.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