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农业基础产业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1](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傅佩佩[2](2020)在《A市产业绿色化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指出经济的绿色发展导向,面对节约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环境、生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压力,不少的地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尝试探索产业新模式。然而在实际的经济运作中,存在着一系列诸如法律制度不完善、经济利益与自然环境相矛盾、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互相冲突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A市的产业为主要实例,基于该市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产业绿色化的基本发展理论和其驱动机制,对于强化地方政府的引导、调控和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制定合理的规划,促进A市的产业绿色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以A市产业绿色化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分析方法,界定绿色产业和产业绿色化核心概念,分析A市产业绿色化现状,提炼驱动因素,并将驱动因素进行归类,然后根据驱动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产业绿色化驱动机制模型,最终基于A市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提出产业绿色化引导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1)首先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前人对产业绿色化的探索进行总结,产业绿色化涉及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定义,然后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政府的关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A市的具体情况,探讨政府和市场关系,为下文中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进行驱动机制的设计以及相关建议和对策的提出作奠定。(2)对A市产业绿色化生命周期的特征分析,产业绿色化生命周期是指从开始到衰亡这一漫长且复杂的演化过程。这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各自具有子发展阶段,下文将会联系实际情况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不同产业进行分析,本文会在不同阶段特征介绍之后,附上对A市相关产业的举例分析,以总结出A市不同产业在不同周期的具体特征,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然后在上文分析基础上,进行不同产业的SWOT分析,在了解了不同产业的绿色化发育程度之后,有针对性地分析这些产业在后续绿色化进程的优劣势、机会和挑战,这样才能寻找到制约点和突破点,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绿色化打基础。(3)对A市产业绿色化PSR模型分析,产业绿色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时空和尺度下,综合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上文对A市绿色化的周期特征、SWOT分析、归纳影响因素、提炼成驱动力之后,这一部分主要着力于分析驱动力的内外部作用关系:评价A市产业绿色化发展、分析绿色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分析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4)根据以上产业的成长周期分析、A市不同产业所处不同时期分析、不同产业优劣势和机遇挑战分析、PSR模型中压力-状态-相应分析,对更好地保证驱动力始终发挥正向作用、制定保障机制,作出合理解释和归纳,并提出因地制宜的优化对策。
陈丹[3](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年均GDP增速近10%、人均GDP增速约9%的高速增长“奇迹”。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工业发展进入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17年的44.9%,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的主力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加之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波动和中长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放缓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结束了10%的高速增长速度,转而进入增速换挡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首次将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判定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全文共八章,主要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第3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演进规律等,并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新路径、新方式和新方向,构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第4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和第5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全面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为后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计量分析部分,为第6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计量模型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进行了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和选择,即是对前文理论部分的论证,也是后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部分,为第7章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主要典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在金融危机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应对本国经济疲软所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目的是通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经验,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对策建议部分,为第8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结论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化为核心,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2)面对新环境、新发展理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新的目标,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产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目标,要有新路径和新方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4)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从经济学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并在现有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新方式、新方向。(2)基于新时代的研究背景,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国三次产业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出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新趋势。(3)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和方向进行分析,清晰的界定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市场应该扮演的角色,选择出现阶段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
殷俊[4](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提出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方超平[5](2018)在《连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新时代的农业产业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推动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延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环境的内外部特征发生了新变化,但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以往简单、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维续,农村发展活力仍有待提升,亟需探索新路径,总结经验。研究一二三业融合发展路径,为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新时期农村发展面貌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连江县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的典型区,在深入分析连江县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县域产业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基于产业优势最佳原则、乘数效应显着原则、社会经济效应最佳原则、增长后劲最强原则的四大主导产业选择原则,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与综合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连江县今后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产业;再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结果,依托连江实际产业发展情况探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偏离份额指数和综合指标得分显示,农林牧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旅游业的分值均较高,表明这三大产业部门是连江县的优势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良好的发展基础、较好的发展潜力,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适合将其作为连江县的主导产业。2)基于产业链构建的视角和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连江县应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与第二、三次产业间的渗透融合和延伸重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复合式农业,打造产业融合链条,构建农业新型业态。3)根据连江县产业链条构建结果和产业集聚状况,以连江县的地形特点、产业发展状况,构建沿海、山区、中部平原三个产业融合区,以河海岸线、交通干道为骨架,构建沿江、沿海、沿路三条产业集聚带,最终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张磊[6](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魏红江[7](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孙敏[8](2015)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新疆图书出版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其中,图书出版业体制改革先行试点并迅速在全国范围正式展开。十余年来,随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图书出版业快速发展,行业生态已经发生较大改变:集团化建设初具规模,出版社企业化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媒介技术发展推动传统图书出版转型升级,以数字出版为主体的图书出版新业态迅速发展,图书出版业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状况相比,新疆图书出版业目前体制单一,机制不活,传播效益不高,生态活力不足,生存瓶颈凸显。面对行业快速发展态势和新疆社会发展要求,新疆图书出版业迫切需要正视危机,解决问题,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满足新疆各民族文字受众群体多样化需求,提高自我生存发展能力。本文以媒介生态学理论关照新疆图书出版业生存发展状况。将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社会条件作为外环境,解读外环境各要素以资源供给的方式对新疆图书出版种群生存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图书出版社的组织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经营战略作为内环境,探讨内环境各要素对新疆图书出版有机体和种群建构生态系统食物链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内、外两个环境的考察,厘清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按照媒介生态系统生存发展规律,寻找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外环境资源供给优化策略、内环境生态位建构发展策略,以推动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为新疆图书出版业转型发展探索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分六个部分,导论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五章,通过概述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外环境、内环境资源状况,分析存在的危机,提出发展对策。第一章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种群生存特征。对应于我国图书出版业生态发展变化,与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相适应,本文将新疆图书出版业发展界定为1010-1077年组织建构阶段、1078-2000年内部机制改革阶段、200-年至今转型发展阶段共三个阶段。总结新疆图书出版种群的生存特征表现为:传播符号多元化、小众化,种群分布“大杂居小聚集”,生存方式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种群内向化、汉文图书出版种群外向化。第二章厘清外环境资源状况。影响新疆图书出版业生存的关键资源存在于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个环境中,本论文通过探寻外环境在资金、受众、内容等关键资源供给方面与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所形成的密切关系,揭示新疆政治生态严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不均衡、技术生态落后的状况,以及这些外环境生态与新疆图书出版种群获取食物链资源之间的互动、共存关系。第三章厘清内环境资源条件。从新疆图书出版社体制机制、人力资源、经营特点、战略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新疆图书出版业内生态环境特点主要表现为:体制一元化,对政策资源依存度高,出版社内部资源配置从大众图书市场流向教材教辅和公益性采购项目两大主导性业务。第四章具体考察生态危机。由于关键资源中的政策因子激增,文化和科技等生态因子难以发挥效能,导致生态系统资源供给失衡,这种状况制约新疆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一元体制下食物链资源单一导致食物链闭环错位,民文图书出版受众生态位建构不足,汉文图书出版受众生态位被置换,公益性出版受众心理生态位建构失效,这些因素降低了新疆图书出版业自我生存能力和图书市场竞争能力。第五章提出内外环境优化策略。运用媒介生态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外环境优化策略:建立动态平衡、“政事分开”的政策资源供给机制,对公益性出版项目的实施实行监督考核;图书出版社分类实施转企改制,重构公益性和经营性出版种群结构;加大市场配置资源力度,培育民文出版产业集群。提出内环境优化策略:实施内容生态位差异化,建立新疆品牌;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互联网思维搭建平台,精准化满足各民族受众需求,建构受众生态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媒介技术推动下,图书出版业生态充满活力,内容生产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市场边界逐步扩大,媒介竞争愈演愈烈。通过进入图书市场建构受众生态位,探索一条符合图书出版业发展规律、适应新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状况的发展道路,才能使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在转型过程中,始终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和谐的物质、能量转换关系,成为特色鲜明、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图书出版种群。
郑宇[9](2015)在《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 ——《人民日报》海洋新闻报道分析(1950-2014)》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是国家实现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不仅包括海洋经济等硬件建设,而且包括海洋文化等软件建设,海洋意识正是海洋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海洋意识的强弱甚至决定着海洋开发的成败,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未来。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海洋意识的孕育、发展和形成,就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被建构新意义,不断被赋予新内涵的过程。同理,大众媒介是更大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的一种诠释和建构,大众媒介通过符号体系生产,进行社会话语建构,是“意义”生产、交换、分享和消费的过程,建构了人们关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是民族心理意识的一种表达和演化。因此,当代中国海洋意识的形成过程、特征状况、发展规律,就能够通过大众媒介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海洋报道和新闻传播,较为直观而形象地反映出来。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国民的海洋意识仍然非常薄弱,还无法适应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需要,这既有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有当前在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超越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号召和呼吁,真正有效地构建中国当代海洋意识,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大众传媒这一重要平台,更好地发挥在国民海洋意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本研究重点想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利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社会情景特征,指出了主流媒体海洋意识建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炼出主流媒体努力建构的八种海洋意识内涵。利用实证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建国65年以来《人民日报》的902个海洋报道样本进行了统计考察,通过对主题、版面、篇幅、体裁、对象、国家、配图、风格、视角等变量的综合分析,直观地反映出在历时性的社会情景变化中,当代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情况、特点和规律,并就如何提升提出了优化策略。本研究还对海洋报道主题诠释框架演变及竞争、海洋报道话语权争夺及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海洋意识建构的六种思维创新视角。最后,本研究提出:面向“海洋世纪”的海洋新闻报道与海洋意识建构,要从立身定位、思维逻辑、报道视角上进行转换和重构,实现以陆地为本位传媒向以海陆兼备为本位传媒的转换,才能在提升海洋国民海洋意识,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龙锦[10](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二、海洋农业基础产业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农业基础产业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A市产业绿色化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域外关于绿色产业的研究 |
(二)域内关于绿色产业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绿色产业 |
(二)产业绿色化 |
(三)PSR模型 |
(四)驱动力 |
二、产业绿色化驱动机制的相关理论 |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循环经济理论 |
(四)市场与政府关系理论 |
第二章 A市产业绿色化现状分析 |
一、A市产业绿色化生命周期的特征分析 |
(一)培育期 |
(二)成长期 |
(三)成熟期 |
(四)衰退期 |
二、A市产业绿色化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挑战分析 |
三、A市产业绿色化战略 |
(一)内外部因素组合 |
(二)因素组合战略 |
第三章 产业绿色化驱动机制的框架模型 |
一、产业绿色化PSR模型分析 |
(一)A市产业绿色化压力分析 |
(二)A市产业绿色化状态分析 |
(三)A市产业绿色化响应分析 |
二、基于PSR模型的A市产业绿色化评价 |
(一)构建评价体系 |
(二)确立指标权重 |
(三)A市产业绿色化评价 |
三、A市产业绿色化驱动因素作用分析 |
(一)政府因素 |
(二)市场因素 |
(三)创新因素 |
第四章 基于驱动机制的A市产业绿色化引导策略 |
一、引导策略基本原则:双引擎驱动原则 |
(一)政府引擎 |
(二)市场引擎 |
二、“新进+转型”策略 |
(一)“新进”内涵 |
(二)“转型”内涵 |
三、实施方法 |
(一)供给侧拉动绿色产业新进 |
(二)准入倒逼产业退出或转型 |
四、机制构建 |
(一)政府:激励-监督-惩处机制 |
(二)市场:准入-退出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实证分析法 |
1.3.3 投入产出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产业结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1.3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2.1.4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测度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
2.2.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2.3 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 |
2.2.4 最优产业结构测算 |
2.2.5 主导产业选择 |
2.2.6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
2.2.7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3.1 研究文献评价 |
2.3.2 本文拓展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概念 |
3.1.2 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 |
3.2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模式 |
3.2.3 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 |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3.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 |
3.3.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
3.3.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目标 |
3.3.4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 |
3.3.5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式 |
3.3.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进入新时代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特殊的“工业化”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从纠正失衡到均衡发展阶段 |
4.1.3 本世纪以来重工业化阶段 |
4.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新趋势 |
4.2.1 产业产值结构逐渐实现高度化 |
4.2.2 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日趋合理化 |
4.2.3 产业发展动力结构以技术创新为主 |
4.2.4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
4.2.5 产业区域布局结构日渐协同化 |
4.3 当前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2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1.1 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
5.1.2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1.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2.1 第二产业结构现状 |
5.2.2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3.1 第三产业结构现状 |
5.3.2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3.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 |
6.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6.1.1 变量的选取 |
6.1.2 模型的建立 |
6.1.3 实证分析 |
6.1.4 实证分析结论 |
6.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择 |
6.2.1 模型的设定 |
6.2.2 数据的选取 |
6.2.3 影响力系数分析 |
6.2.4 感应度系数分析 |
6.2.5 赫希曼判别基准分析 |
6.2.6 实证分析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7.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1.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1.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2.1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2.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3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3.1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3.2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4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4.1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4.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8.1 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1.1 高度重视市场决定性作用 |
8.1.2 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 |
8.1.3 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8.2.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2.3 加快农业创新驱动速度 |
8.2.4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
8.3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机遇,推动工业向4.0 迈进 |
8.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8.3.2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
8.3.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8.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8.4 以中国制造2025 为指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
8.4.1 政府全面统筹规划 |
8.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8.4.3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
8.4.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8.5 统筹协调,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
8.5.1 健全发展机制体制 |
8.5.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8.5.3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 |
8.5.4 实施一地一策方案 |
8.5.5 加大宣传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动画 |
(二)艺术创作风格 |
(三)时间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
第一节 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
第四节 教育因素 |
一、中国:学科教育 |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5)连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第3章 连江县产业发展现状 |
3.1 区域资源概况 |
3.2 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
3.3 产业发展现状 |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主导产业的选择 |
4.1 研究方法 |
4.1.1 偏离-份额分析法 |
4.1.2 综合指标分析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总效果指数及偏离份额指数分析 |
4.2.2 部门优势及偏离分量分析 |
4.2.3 综合指标分析 |
第5章 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及其空间布局 |
5.1 探索复合式农业 |
5.2 产业融合链条构建 |
5.2.1 渔业产业链 |
5.2.2 种植业产业链 |
5.2.3 农旅产业链 |
5.3 发展新型业态农业 |
5.4 产业融合空间布局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实证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旅游业概念 |
2.1.2 现代旅游业 |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
4.1 制定总体战略 |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
4.2 完善法律保障 |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
4.3 实施政策激励 |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
4.4 推进协同发展 |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
5.1.1 指标数据选取 |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效应分析 |
5.3.2 社会效应分析 |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新疆图书出版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媒介生态学研究概述 |
1.2.2 图书出版业发展研究综述 |
1.2.3 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图书出版业发展研究概述 |
1.2.4 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和新疆图书出版业研究概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媒介生态系统及媒介环境 |
1.4.2 媒介生态因子和媒介的环境适应性 |
1.4.3 媒介生态位 |
1.4.4 媒介生态系统食物链 |
2 新疆图书出版业概况 |
2.1 新疆图书出版业发展历程 |
2.1.1 组织建构阶段:1950年——1977年 |
2.1.2 机制改革阶段:1978年——2005年 |
2.1.3 转型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
2.2 新疆图书出版种群特征 |
2.2.1 传播符号多元化、小众化 |
2.2.2 个体分布“大杂居小聚集” |
2.2.3 种群生长的内向化与外向化 |
3 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外环境分析 |
3.1 新疆图书出版业的政治生态环境 |
3.1.1 新疆的政治环境与图书出版业生态 |
3.1.2 政治生态影响新疆图书出版业价值定位 |
3.2 新疆图书出版业的经济生态环境 |
3.2.1 新疆区域经济生态对图书受众资源的限定 |
3.2.2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制约图书市场要素的形成 |
3.3 新疆图书出版业的文化生态环境 |
3.3.1 多元文化并存的新疆文化传播生态 |
3.3.2 文化生态平衡语境下的图书内容资源积累 |
3.4 新疆图书出版业的技术生态环境 |
3.4.1 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技术生态 |
3.4.2 新疆多民族文字出版技术生态 |
4 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内环境分析 |
4.1 新疆图书出版业经营特点 |
4.1.1 政府主导项目的公益性出版管理机制 |
4.1.2 各文种图书市场的事业部制管理机制 |
4.1.3 教材教辅图书出版的自办发行机制 |
4.2 新疆图书出版业内容生产特点 |
4.2.1 公益性项目对内容生产发挥示范效应 |
4.2.2 区内业态变化推动品牌生产两极分化 |
5 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危机考察 |
5.1 生态因子获取失衡 |
5.1.1 偏重政策资源延缓市场化进程 |
5.1.2 忽视受众分析缺乏精准定位 |
5.1.3 公益性图书的受众到达率低 |
5.1.4 图书出版创新能力不足 |
5.2 一元体制下图书出版系统食物链闭环错位 |
5.2.1 事业体制下食物链资源单一化 |
5.2.2 脱离大众市场导致食物链闭环错位 |
5.2.3 食物链形态影响图书出版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
5.3 图书出版种群生态位建构失效 |
5.3.1 民文图书出版种群受众生态位宽度狭窄 |
5.3.2 文图书出版种群生态位被置换 |
5.3.3 新兴出版种群生态位建构滞后 |
6 新疆图书出版业发展策略 |
6.1 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外环境改善策略 |
6.1.1 建立绿色平衡的政策资源供给机制 |
6.1.2 完善公益性出版传播机制 |
6.1.3 推动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
6.2 新疆图书出版业生态系统内环境优化策略 |
6.2.1 民文图书受众心理生态位建构策略 |
6.2.2 民文图书出版集群策略 |
6.2.3 汉文图书内容生态位差异化策略 |
6.2.4 汉文图书出版的品牌竞争策略 |
6.3 媒介融合环境下食物链资源扩展策略 |
6.3.1 数字出版新业态的食物链资源结构 |
6.3.2 新疆图书出版业数字化资源聚合策略 |
6.3.3 新业态培育民文图书出版成为广适性种群 |
结语:新疆图书出版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 ——《人民日报》海洋新闻报道分析(195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海洋新闻 |
1.2.2 主流媒体 |
1.2.3 海洋意识 |
1.2.4 海洋强国 |
1.2.5 传播策略 |
1.3 文献综述 |
1.3.1 海洋新闻报道综述 |
1.3.2 海洋意识建构综述 |
1.4 理论框架 |
1.4.1 社会建构主义 |
1.4.2 新闻建构主义及应用 |
1.4.3 框架理论 |
1.4.4 新闻框架理论及应用 |
1.5 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分析步骤及流程 |
1.6 研究假设及问题 |
2. 海洋新闻传播的社会情景框架 |
2.1 新闻传播的社会情景框架 |
2.2 海洋传播的社会情景要素分析 |
2.2.1 海洋传播的历史记忆框架及其演变 |
2.2.2 海洋传播的政治战略框架及其演变 |
2.2.3 海洋传播的经济发展框架及其演变 |
2.2.4 海洋传播的文化精神框架及其演变 |
2.2.5 海洋报道的认知思维框架及其演变 |
3. 主流媒体海洋意识建构的问题分析框架 |
3.1 刻板印象与海洋意识建构 |
3.2 大众媒体实践中的思维定势 |
3.3 海洋报道中的刻板印象 |
3.3.1 视海洋与大陆为二元对立的存在 |
3.3.2 视海洋为动荡不安霸权争夺场所 |
3.3.3 视海洋为源源不断的资源获取地 |
3.3.4 视海洋为充满未知危险性的地方 |
3.3.5 视海洋为被能够征服战胜的对象 |
4. 《人民日报》海洋意识建构的内容分析框架 |
4.1 主流媒体建构的八种海洋意识 |
4.1.1 坚决保卫海疆的安全意识 |
4.1.2 港口飞速发展的经济意识 |
4.1.3 海洋科考探险的科技意识 |
4.1.4 合理利用资源的开发意识 |
4.1.5 环保亟待推进的生态意识 |
4.1.6 全力扞卫争取的权益意识 |
4.1.7 “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国意识 |
4.1.8 海洋经济文化的蓝色意识 |
4.2 海洋意识建构的报道形态变化 |
4.2.1 报道数量比重增加 |
4.2.2 报道版面保持平稳 |
4.2.3 报道篇幅有所加长 |
4.2.4 报道体裁相对单一 |
4.2.5 报道对象有待平衡 |
4.2.6 报道海域轻重有别 |
4.2.7 报道国家倾向鲜明 |
4.3 海洋意识建构中新闻来源的变化 |
4.3.1 记者新闻来源选择机制 |
4.3.2 海洋报道新闻来源演变及规律 |
4.3.3 海洋报道新闻来源选择策略 |
4.4 海洋意识建构中海洋主题的变化 |
4.4.1 报道主题演变及规律 |
4.4.2 海洋新闻报道主题交叉分析及策略 |
5. 《人民日报》海洋意识建构的诠释框架 |
5.1 海洋报道的意识形态框架 |
5.2 海洋报道诠释框架演变及竞争 |
5.2.1 政治战略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2 经济发展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3 文化娱乐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4 科技进步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5 管理服务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6 军事安全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7 渔业农业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8 生态环境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9 灾难事故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10 交流合作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11 资源开发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2.12 权益争端诠释框架演变及策略 |
5.3 海洋报道话语权争夺及策略 |
5.3.1 媒介话语权 |
5.3.2 海洋新闻话语权 |
5.3.3 争夺海洋新闻话语权 |
5.3.4 海洋新闻话语策略 |
6. 《人民日报》海洋意识建构的思维分析框架 |
6.1 海洋报道思维重构 |
6.2 海洋报道视角创新 |
6.2.1 战略思维视角及策略 |
6.2.2 全球思维视角及策略 |
6.2.3 关联思维视角及策略 |
6.2.4 特色思维视角及策略 |
6.2.5 热点思维视角及策略 |
6.2.6 情感思维视角及策略 |
7. 结语:面向“海洋世纪”的海洋报道与海洋意识建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海洋农业基础产业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2]A市产业绿色化驱动机制研究[D]. 傅佩佩. 中国政法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丹. 辽宁大学, 2019(10)
- [4]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连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D]. 方超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7]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8]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新疆图书出版业发展研究[D]. 孙敏. 武汉大学, 2015(03)
- [9]中国海洋意识建构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 ——《人民日报》海洋新闻报道分析(1950-2014)[D]. 郑宇. 浙江大学, 2015(01)
- [10]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