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批评的修辞心理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包佳涵[1](2021)在《黑暗时代的权利曙光:阿伦特人权现象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凡[2](2021)在《校园青春剧个人乌托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卢星彤[3](2021)在《陆机《文赋》的创作观及其对高中写作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陆机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论述创作过程的专着,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设置为研究对象,试图将《文赋》之创作观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重在探究《文赋》的创作观对当下高中写作教学的价值。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对当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了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方面,主要有五个问题:缺少课标意识,教学目标含混不清;课程安排不规范;针对具体写作教学的环节的缺失;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建构的不完善;课程评价模式单一化。在学生方面,主要是写作动机与兴趣的缺失,写作主体素养的缺乏,思维能力的缺失,文体意识的淡化以及写作技巧知识的匮乏。第二章,陆机《文赋》的创作观及其对高中写作教学的理论价值。分别从写作主体修养、艺术想象构思、文章整体表达、文章文术文病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其对高中写作教学的指导价值与意义。第三章,《文赋》创作观指导下的高中写作教学策略及其实践启示。其一,通过组织课外写作活动、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心向。其二,通过各种思维活动训练学生写作构思能力,做到文句有意蕴而不空泛。其三,构建教授文体知识,加强学生文体意识,做到规范之下的“自由写作”。其四,通过学习写作技巧,力求达到“文质彬彬”。笔者从《文赋》的创作论出发,旨在探究其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致力于优化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张鹏[4](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李静[5](2021)在《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句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本文立足于构式语法理论,将小句宾语构式定义为一个句式类构式,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对各个构件的引申机制、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特征、构式中动词与构式义的互动关系以及小句宾语构式的产生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首先引进空语类理论对小句宾语句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小句宾语句的界定不仅要考虑其表层结构的完整性,还要结合其语义层面的特征。在以往研究仅对小句宾语句中空N2现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空语类位置的不同又补充出了小句宾语句中N1空位和没有空位这两种类型,从形式上完善了小句宾语句的界定。另外,本文发现当N1和N2在语义上同指时,小句宾语句中比较容易出现空语类的情况,这是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决定的,但是在一部分N1和V1结构较为凝固或是语义上需要明确N1和N2的小句宾语句中,N1和N2通常不满足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是强制出现的。在明确其表层形式的基础上,本文将小句宾语句定义为小句宾语构式,运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知识将小句宾语构式分为控制者角色、控制方式和外部事态三个语义角色,又辅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各个语义角色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小句宾语构式中各个语义角色的典型形式和非典型形式,运用引申机制的相关知识解释了各个语义角色的引申原理和拓展路径。其中,控制者角色的典型形式是指人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非典型的控制者角色通过转喻和隐喻引申机制获得典型形式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进入小句宾语构式成为控制者角色。控制方式的典型形式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使用频率最少的是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外部事态按结构类型分为SVO型、零角色主语和SVP型三种,从使用频率来看,外部事态的典型形式是SVO型的主谓小句,零角色主语和SVP型外部事态的使用频率明显少于SVO型。SVO型、SVP型和零角色主语的主谓结构在语义的动态性上呈现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本文运用统计图表对语料进行数据化整理,发现各类控制方式所引导的外部事态在语义的动态性特征上有不同的表现:心理活动类控制方式更倾向于引导静态的事件概念,言说类控制方式则更倾向于引导动态性特征较强的外部事态,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在事件的动态性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倾向,但总的来看,具有“动态性”的外部事态在使用频率上约为语料总数的四分之三,“动态性”依然是外部事态的主要特征。本文将小句宾语构式的中心意义概括为“控制者以某种方式控制一个外部事态”,论证了小句宾语构式所包含的“控制”义并不来自小句宾语构式中的每一个动词,而是由构式本身带来的。动词义对外部事态语义特征的限制不仅体现在动态性的强弱上,还体现在表示外部事态的主语和时体特征上: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和言说类控制方式所引导的外部事态在语义上大多情况下指向外部世界而不指向自己;心理活动类则既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又可以指向自己;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控制已然的外部事态。另外,意愿类控制方式控制未然的外部事态,认知类和情感类控制方式则不受已然和未然的限制。从动词义和构式义的关系来看,本文认为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动词类型就代表了小句宾语构式所述事件类型的方式。本文还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小句宾语构式形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句法特征上看,小句宾语构式并非汉语独有,其表现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类型保持一致。另外,小句宾语构式的外部事态由主谓句来充当,进入到小句宾语构式中,这一主谓句就只能降格成为小句充当该构式中的一个语义角色,所以小句宾语构式在句法层面上拥有两个层级。从语义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外部事态在我们的语言交际中无法用单个的词或短语进行表述,所以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外部事态只能以小句的形式出现,否则就无法满足该构式在语义上的要求。另外,本文还用人类中心说和语言的主观化对小句宾语构式义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小句宾语构式的认知以“人”为中心,完整表达了“人”通过某种方式控制外部事态的过程。而主观化扩大了小句宾语构式可以表达的范围,使小句宾语构式就拥有了主观性的特征,产生了思维和心理层面的控制义。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小句宾语构式的形成受到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两层句法结构合二为一,句子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句子容量得以扩大。在语言经济性原则和宾语焦点化的影响下,主谓小句成为了承载较为复杂的语义信息最佳宾语形式,也是表述外部事态的最佳形式。
李娜[6](2021)在《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犹如人们在使用“服装”这一概念之前已经穿着某种东西一样,哲学家们在创制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之前,也已经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个体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意识形态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在内涵上存在着相互重叠的部分,因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始终。尤其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西欧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物欲化风气渐为流行。与之相应,文化呈现出商品化、形象化、空间化的姿态和特征。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以福山为代表的“历史终结论”论调尘嚣日上,马克思主义有效性遭受质疑和挑战。正是基于透视、揭露这种文化的病症,詹姆逊主张对这样一个浸透着各种信息和“审美”体验的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从而达到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规律的“理解”。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己任,詹姆逊一方面主动迎接“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他澄清了福山对马克思历史终结的误读,驳斥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另一方面,詹姆逊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吸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以及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等,旨在为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奠定思想基础。为了真正构建基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詹姆逊重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从传统到现代——系统的梳理和评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的两阶段说。这两阶段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和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实际上,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诸意识形态分析模式各有不足和缺陷,并无本质性的优劣之分,每种不同分析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分析对象与主题的转换进行综合运用。由此,他主张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和“辩证”的文化分析,在这里,理论分析及其结论性观点得到了具体运用。当然,这同时也构成了他本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阐释和再阐释,并因此试图超越和克服传统理论的局限和当代理论的极端。围绕着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构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无论是文物研究直接否定历史主义困境,存在历史主义解决历史主义困境过程中又陷入到新的困境之中,还是尼采式以“历史主义”之名反历史主义,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结构单一性,在本质上都没有彻底解决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性困境。在廓清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之“迷雾”的基础上,詹姆逊指认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中可以找到解脱历史主义困境的办法。通过对生产方式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使生产方式概念升华为一种总体性结构系统。当生产方式本身转变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共时系统之时,存在于系统之内各个层面的半自主性表征着经济的这种最终决定作用实质为一种“不作用”。文化、意识形态、司法、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转化,在这个系统内文化与经济之间超乎一般的密切,这也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显而易见的事实。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发展史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七种具体分析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以及对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解释原则,在总体性、辩证性和历史性框架之内构建了“三重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视角。其理论的最终诉求,旨在晚期资本主义境域下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功能,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一致的。詹姆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从“理论建构”进一步走向理论的“自我运用”。首先把其构建的意识形态解释学用于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中,透视出资本主义每一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文化逻辑。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不仅“揭秘”了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实质为文化逻辑,还“解码”其隐蔽的资本的扩张逻辑、镜像化的统治逻辑以及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之意识形态帷幕。“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詹姆逊深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深受扭曲的、压抑的生存上的文化困境,然而他把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寄托于认知绘图这一策略,旨在“期待着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可见,文化层面遭遇的困境也要从文化政治层面来寻找到突破文化藩篱之力量。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策略本质上是“阶级意识”的符码,希望通过认知绘图来唤醒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压迫群体的觉醒,建立起反抗体制的联盟政治,从而朝着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总之,詹姆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当代阐释,认为马克思早已为我们确立了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恰当立场”,所以,詹姆逊可以直面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心的消解”、“基础的塌陷”以及“历史的终结”等惊世之叹。扞卫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兴趣、作为一种吁求,贯穿于詹姆逊思想体系的始终。可以说,詹姆逊重新阐释、重新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学分析模式,为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激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毫无疑问,詹姆逊也存在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存在的偏颇以及他提出认知绘图策略中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色彩等理论局限。无论如何,詹姆逊的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些可贵的理论参考和理论资源。
李金鸣[7](2021)在《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文学真实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莱昂内尔·特里林是美国纽约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通过文学批评反思文化、社会与生活,引导大众从智性的层面上直视社会与人性的真实层面,被誉为“美国社会的良心”。他继承新人文主义的传统,将文学的真实观建立在对社会与生活的伦理批评之上,在文学评论中展现出关于文学真实观的独特思考,包括文学应当呈现道德的丰富性与危险性,探讨道德在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多样性等;他从伦理层面关注细节、悖论、语调等风格要素,通过分析文学文本揭示社会表象之下的风俗意志,关注人在社会存在中的精神空乏,探寻自我意志与文化意志之间的对立,即原始的、内发的、自然的、野蛮的自我与职责的、角色的、文化的、秩序的自我之间的对抗。特里林不同于结构主义从技术层面上分析风格与范式的时代潮流,他通过文学批评与大众对话,引导人们看到人性与社会中隐秘而真实的层面,同时在文学中唤起古老的希伯来和英格兰精神传统,为在工业繁荣和资本膨胀下逐渐僵化的美国现代社会寻回精神的自由与存在的真实。
冀婷君[8](2021)在《失落的男性气概—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文中提出本文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张翎的8部长篇小说——《望月》(1998年)、《交错的彼岸》(1999年)、《邮购新娘》(2003年)、《金山》(2008年)、《睡吧,芙洛,睡吧》(2011年)、《阵痛》(2014年)、《流年物语》(2015年)、《劳燕》(2016年)为研究对象,以性别研究学者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和解读视角,试图分析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男性气概类型,得出21世纪女作家张翎笔下的男性气概走向失落的结论,以此探讨两性书写中的男女平等话题。第一章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指出“男性气概”一词的来源和定义,在分析张翎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探究张翎本人的两性意识。第二章以康奈尔男性气概理论为依据,分析张翎8部长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男性气概类型——即“霸权性男性”、“共谋性男性”、“从属性男性”、“边缘性男性”,以及其男性气概在小说文本中的指认和体现。第三章从缺席情节的设置、身体修辞的运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技巧三个方面探讨张翎小说中男性气概的建构方式,再次展现康奈尔性别理论运用的多元性和多可能性,笔者认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整体走向失落。最后一章反思男性气概缺席的代价,虽然失落的男性气概使得张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都缺乏崇高之美,但字里行间却依然浮现隐蔽的男权,基于女性作家的男性书写,思考文学写作中的两性平等话题。
赵欣欣[9](2021)在《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研究》文中指出小说对于人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小说文本的解读,能实现主体间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小说文本解读的核心在于对主体间心灵的“撬动”,引导主体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在解读中,主体形成自我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构建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与审美体验等认知结构。在主体间对话交流中,实现意义理解的重构。在研究力图对小说文本解读本原问题深入探索,实现对小说文本解读本体论价值的探析。进一步揭示小说文本解读与人的审美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人审美素养发展中的小说文本解读之可为。基于解读主体的角色差异,小说文本解读包括生活场域中的一般读者的解读行为,也包括教学场域中,以教师与学生为特定主体的解读行为。本研究观照的是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问题。从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实然状况来看,小说文本解读主体间因错位、断层等关系的存在无法形成主体间性地对话关系,对话与体验并未真正发生,导致“物”与“我”无法形成合一地审美状态。小说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亟待从“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关系中探明对话的本质,寻求有效对话的策略,实现小说文本解读的主体间对话的回归。本研究以巴赫金对话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研究模型。形成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是什么——小说文本解读对话为什么——小说文本解读对话如何实施”的研究理路。采用文献、案例分析、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形成了对对话本质、对话发生机制、对话实施策略相融合的螺旋式研究线索。研究中,力求回应“对话理论何以促进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理论如何促进小说文本解读”、“小说文本解读有哪些实施策略”等困境问题,以实现对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本质的回归。探讨巴赫金对话理论与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内在联系,成为本篇论文的最大创新之处。前两章内容主要从学理视角切入,寻求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小说文本解读的适切点及必要性,揭示了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本质。以此,回应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应然表征”的问题,即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论文第一章,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概释入手,完成了主体间的“自我”与“他者”的哲学阐释。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审美都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主体间性关系中形成的意义构建。本章着意表达了“自我”与“他者”间不仅是对话关系,也具有对话性关系,对于自我内对话的基本样态也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话主体关系的把握中,必须回归到求解人的本质、追寻人的奥秘、解码人的特征上来,只有全面理解人,才能更好地展开对话。在体验、唤醒理解、审美经验及教学分析等维度的阐述中,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中的必要性得以澄明。研究中,实现了对小说文本解读“双声”与“复调”意蕴的阐释,“双声与复调”是对话理论的外显形式,也是其内涵的具体表征,无论是“微型对话”还是“大型对话”,都要通过揣摩与统觉这一共通性路径得以阐释。通过对小说文本解读者与小说解读对象审美关系的梳理,为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本质的澄明奠定基础。第二章,承接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研究成果的迁移,进入到了小说文本解读多重对话互动的应然表征分析。本章内容以“视域融合”理论为逻辑起点,从小说文本解读主体间性的表征描述到文本间性的阐释,再到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教学语言的深入分析,形成了对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理性探析。研究中,厘清了教师、学生、文本及教科书编者等视域融合要素的关系,为“复调”课程中视域融合的设计、实施、评价提供了理论分析。在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文本媒介及教学语言分析中,阐述了对话的生成点,凸显了对话的核心问题。如何发生对话,怎样推进对话,何种教学语言能完成对话,怎样能实现对话的“共情”,都需要在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研究中进行探究。“对话”是语言的真正生命,是与主体参与者共生的交往关系,小说文本解读的本质就在于其对话的本质。基于对对话理论的分析,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双声”对话的体验与“复调”课堂的唤醒理解又呈现怎样的意蕴?都需要深入阐述才能透视出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对话本质内涵。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应以审美经验的习得为旨归,并不断构建小说文本解读者与小说解读对象的审美链接,形成互文性的共识,最终实现主体间意义理解的视域融合。在主体间对话中形成各自的前理解,并迁移到新的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对话场域。接下来的两章内容,分别从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实然问题呈现,以及对话的原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澄明了对话的外部行为与内部机制表现。通过对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机制的阐述,回应了“小说文本解读与对话理论融合的原因表征”,即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第三章,基于以上对小说文本解读的应然描述,主要呈现了在实然状况中,主体间性出现“错位”、文本间性出现“断层”、小说文本解读对话出现“失语”等问题,都亟待小说文本解读寻求对话本质回归来解决。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形成割裂状态,使小说文本解读无法真正实现对话。在这样的交往状态下,对话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能促进小说文本解读者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小说文本解读的共时性对历史性的消解,只有通过时空对话才能实现消解的解除。第四章,主要从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两个视角,对小说文本解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语言学视角来看,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自生自发秩序”语言系统、语言与言语立体网络、体裁与语调体系等方面。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主要关涉到主体间的认知对话机制、先验联想推进对话机制、“身心同体”结构对话机制等。基于不同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文本解读的关系梳理,能清晰地把握主体内部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表征行为,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场域中对话真正发生。最后两章内容,主要基于对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小说文本解读的基本策略。在策略分析基础上,对该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状况进行了评述,澄明了该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中的“盲点”问题。以此,回应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如何实施”的问题,即回答了“怎么样做”的问题。第五章,基于前面关于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是什么”问题的呈现,以及对“为什么”问题的探析,创新性地提出了“视域融合”、“理解共生”、“‘双声与复调’构建”、“‘文化场域’构建”等实施策略。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小说文本解读教学构建了“自我”与“他者”的教育共同体,开发了小说文本对话单元,形成了对话的课堂文化。四个策略之间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实现了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构建起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立体式网络。第六章,主要对于巴赫金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任何理论的使用都存在“盲点”,对话理论本身具有结构消解性,而教学场域中的小说文本解读需要有相对的结构性。二者之间关系如何处理,只有通过小说文本主体间“和而不同”的解读关系才能实现。对于小说文本的阐释要规避“过度阐释”的越位问题,同时关注小说文本解读“最近发展区”的空位问题。对话理论强调“狂欢化”思维,而对于小说文本的现实对话,又要做到“狂欢”有度。总之,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本质的回归,需在“张弛有度”的理论把握中实现小说文本解读对人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沈继荣[10](2020)在《进化心理学: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批评话语分析重点关注的是语言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的关系,但语言和社会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两者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介体。批评话语分析的客观性解读需要与认知科学进行系统的对话。本文首先简单梳理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思想及研究方法,重点关注其理论来源的折衷性;接着介绍进化心理学的核心假设,重点关注其核心假设的关键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可以作为借鉴基础的进化心理学语言观和作为借鉴途径的心理模块。本文认为,进化心理学可以为批评话语分析对语言和社会之间认知中介的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系统的解释框架。
二、教师批评的修辞心理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批评的修辞心理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3)陆机《文赋》的创作观及其对高中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一、高中学生写作现状及分析 |
二、高中教师写作教学现状及分析 |
第二节 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教授的问题 |
二、学生写作的问题 |
第二章 陆机《文赋》的创作观 |
第一节 《文赋》之写作主体修养 |
一、“玄览”:察览万物 |
二、“典坟”:阅读经典 |
第二节 《文赋》之艺术想象构思 |
一、“收视反听”:审视态度,专心致志 |
二、“精骛八极”:驰骋想象,心游万仞 |
三、“游鱼翰鸟”:抓准时机,倾漱言辞 |
四、“应感通塞”:回溯思路,重视灵感 |
第三节 《文赋》之文章整体表达 |
一、“选义考辞”:谋篇布局,注重本末 |
二、“体有万殊”:文体风格,认识周详 |
第四节 《文赋》之文章文术文病 |
一、“定立戒济”:掌握写作技巧,修饰文本作品 |
二、“应和悲雅艳”:学习语言表达,体会文章之美 |
第三章 《文赋》创作观指导下的高中写作教学策略及实践启示 |
第一节 重视写作主体素养生成 |
一、组织课外写作活动,激发写作动机 |
二、开展经典阅读活动,采取以读促写 |
附:教学案例(全部数据信息源于实际教学) |
第二节 重视训练写作构思能力 |
一、写作之前,心静神凝 |
二、构思之中,思维发散 |
三、写作过程,灵感激发 |
附:教学案例(全部数据信息源于实际教学) |
第三节 加强文体意识,重视文体训练 |
一、构建教授文体知识 |
二、进行文体写作训练 |
附:教学案例(全部数据信息源于教学实际) |
第四节 重视训练写作技巧 |
一、剪裁:锱铢必较,删减得当 |
二、警策:忌文繁理富,要突出中心 |
三、秀句:蕴玉山辉,怀珠川媚 |
附:导学案(全部数据信息源于实际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表(学生版) |
附录二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表(教师版) |
致谢 |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
一、形象的价值 |
二、形象的政治 |
三、虚假的面孔 |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小句宾语句的研究现状 |
二、构式语法理论研究现状 |
三、构式语法在汉语句式研究领域的运用现状 |
四、修辞构式以及构式压制现象的探讨 |
五、基于研究现状发现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空语类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的类型 |
第一节 空语类 |
一、空语类的定义及类型 |
二、汉语中的空语类 |
三、用空语类理论对小句宾语进行分类的意义 |
第二节 空语类视角下小句宾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
一、学界对小句宾语句的界定 |
二、空语类视角下的小句宾语句分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句宾语构式的语义角色及其扩展形式 |
第一节 控制者角色 |
一、通过隐喻方式引申的控制者角色 |
二、通过转喻方式引申的控制者角色 |
第二节 控制方式 |
一、身体感官类 |
二、心理活动类 |
三、言说类 |
四、其他类型 |
第三节 外部事态 |
一、主谓句的研究成果 |
二、小句宾语构式中的外部事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特征 |
第一节 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 |
一、关于构式义性质的讨论 |
二、小句宾语构式的构式义 |
第二节 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 |
一、身体感官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二、心理活动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三、言说类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四、其他类型的控制方式与构式义的关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句宾语构式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句法动因 |
一、语序类型学特征 |
二、语言的层级性 |
第二节 语义动因 |
一、人类中心说 |
二、语言的主观化 |
第三节 语用动因 |
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
二、宾语的焦点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和思想渊源 |
2.1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生成背景 |
2.1.1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巨变 |
2.1.2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变化 |
2.1.3 马克思主义有效性受到质疑 |
2.1.4 历史终结论提出的思想挑战 |
2.1.5 晚期资本主义扩张困境的折射 |
2.2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
2.2.3 存在主义萨特的总体化理论 |
2.2.4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美学理论 |
2.2.5 结构主义阿尔图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3章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两阶段说的评判 |
3.1 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三种分析模式还原论的理论分析 |
3.1.1 “科学—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还原为“理性—谬误”对立论 |
3.1.2 “领导权和阶级合法化”分析模式还原为“实践功能” |
3.1.3 “物化”分析模式还原为“科学与知识”维度 |
3.2 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四种类型历史性分裂的批判 |
3.2.1 精英与公众的历史性分裂 |
3.2.2 精神状态与社会历史性制度的功能之间脱节 |
3.2.3 个人主观意识形态与外部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对抗 |
3.2.4 主体真实表达与语言异化产生的压抑性对立 |
第4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 |
4.1 反思传统解决历史解释的意识形态性困境 |
4.1.1 文物研究的经验主义 |
4.1.2 存在历史主义主客体的无限相对化 |
4.1.3 结构类型学的主客体内在矛盾 |
4.1.4 尼采式反历史主义的“历史之名” |
4.2 论证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解决困境的可行性 |
4.2.1 生产方式概念的重构 |
4.2.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重新释义 |
4.2.3 文化与经济的联结 |
4.3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构建原则 |
4.3.1 总体性原则 |
4.3.2 辩证性原则 |
4.3.3 历史性原则 |
4.4 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三重视域” |
4.4.1 政治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
4.4.2 社会观的分析模式 |
4.4.3 历史观的分析模式 |
第5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自我运用 |
5.1 文化历史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解释学 |
5.1.1 资本主义文化历史分期的符码转换 |
5.1.2 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三阶段论 |
5.1.3 资本主义文化分期内容 |
5.2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批判 |
5.2.1 资本的扩张逻辑 |
5.2.2 镜像化的统治逻辑 |
5.2.3 文化殖民的霸权逻辑 |
5.3 认知绘图策略:超越“超空间”的文化政治使命 |
5.3.1 认知绘图的范围界定 |
5.3.2 认知绘图的功能 |
5.3.3 认知绘图与文化政治的关系 |
第6章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1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 |
6.1.1 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
6.1.2 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生命力 |
6.1.3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野 |
6.2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局限 |
6.2.1 重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缺陷 |
6.2.2 “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失偏颇 |
6.2.3 认知绘图策略构想政治联盟的乌托邦性 |
6.3 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示 |
6.3.1 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
6.3.2 有助于严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渗透 |
6.3.3 有助于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文学真实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二、关键词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特里林文学真实观的形成土壤 |
第一节 社会:真实性缺位的繁荣表象 |
一、现代社会的创伤 |
二、抽空的自由主义 |
三、移民而来的犹太群体 |
第二节 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
一、诗歌与小说中的叙事降格 |
二、剑桥批评中的实践性研究 |
三、英美新批评中的形式审美 |
第三节 谱系:特里林文学理论的学术根源 |
一、新人文主义中的智性诉求 |
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二元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里林文学真实观的内涵 |
第一节 真实的社会 |
一、细节构成的风俗意志 |
二、反讽与悖论的力度 |
第二节 真诚的自我 |
一、文学作品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
二、文学传统与私人表达的张力 |
第三节 接纳真实性的道德 |
一、道德的丰富性 |
二、道德的体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里林基于真实观的批评实例 |
第一节 简·奥斯汀的风俗真实 |
一、回溯古老的伦理认知 |
二、发掘细节和寓言的力量 |
第二节 康拉德的意志真实 |
一、两种意志:原始与文明 |
二、文化压抑:理性与疾病 |
第三节 纳博科夫的道德真实 |
一、省察社会情感的僵化 |
二、反讽道德主体的惰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失落的男性气概—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男性气概——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解读 |
第一节 瑞文·康奈尔男性气质研究及其他 |
第二节 张翎其人对男性气概的理解及其两性意识 |
第二章 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
第一节 康奈尔男性气概理论下的男性群像 |
第二节 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气概建构中的女性参与 |
第三章 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气概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缺席的情节设置对男性气概的塑造 |
第二节 身体修辞对男性气概的塑造 |
第三节 叙述视角对男性气概的塑造 |
第四章 对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气概的思考 |
第一节 失落的男性气概 |
第二节 和谐两性关系的美好愿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对话理论的基本概释 |
一、对话理论的历史脉络梳理 |
二、自我与他者:主体间性阐发 |
三、双声与复调:对话性阐扬 |
四、揣摩与统觉:共通性阐证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理论解读小说文本的必要性阐释 |
一、体验:小说文本解读的“双声”对话意蕴阐释 |
二、唤醒理解:小说文本解读的“复调对话” |
三、审美经验:小说解读者与小说解读对象间审美对话 |
四、对话理论视域中的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分析 |
第二章 小说文本解读多重对话互动的应然表征 |
第一节 主体间性表征: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视域融合 |
一、视域融合的要素: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 |
二、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视域融合设计 |
三、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视域融合实施 |
四、文学阅读教学对话视域融合评价 |
第二节 文本间性表征: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文本媒介特征 |
一、小说文本解读中召唤结构的透视 |
二、小说文本解读的互文性共识 |
第三节 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教学语言分析 |
一、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师生对话点生成 |
二、对话共情:价值主体意义构建的应有之义 |
三、激活对话的教学语言氛围营造 |
第三章 小说文本解读中对话的实然问题呈现 |
第一节 主体间性错位:各主体间对话冲突缺失 |
一、小说文本解读中,对作者原意的追求倾向 |
二、小说文本解读主体性角色的缺位与异化 |
第二节 文本间性断层:文本间的剥离状态 |
一、小说文本的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的割裂 |
二、小说文本解读的共时性对历时性的消解 |
三、小说文本解读中的“类文学”现象 |
第三节 教育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失语”描述 |
一、小说文本解读中师生对话生成点的走偏 |
二、小说文本解读中的师生“假对话”现象 |
第四章 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语言学视域下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机制 |
一、体系保障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自生自发秩序”语言系统 |
二、动力协调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话语立体网络 |
三、载体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体裁与语调体系 |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机制 |
一、主体间的认知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认知语境系统 |
二、先验联想推进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图式“理解推理”系统 |
三、“身心同体”结构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具身认知系统 |
第五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策略 |
第一节 视域融合策略:构建自我与他者教育共同体 |
一、自我与他者教育共同体的个性化学习系统 |
二、“T-S”理解型共同体构建 |
三、“S-S”质疑型共同体构建 |
第二节 理解共生策略:创设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情境 |
一、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情境的特征描述 |
二、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情境构建策略 |
第三节 “双声与复调”构建策略:开发小说文本主题对话单元 |
一、“四能统整”式小说文本解读对话体系 |
二、“三位一体”式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系统 |
第四节 “文化场域”构建策略: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课堂文化 |
一、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文化品格构建 |
二、理解与意义:实现理解共融,生成对话意义 |
三、意象与意境:主体间审美与情感的对话 |
四、倾听与交流:构建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场域 |
第六章 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的局限性 |
第一节 对话理论的结构消解与小说文本解读的相对结构性关系处理 |
一、主体间实现“和而不同”的文本解读关系 |
二、实现小说文本的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的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共通性”把握 |
一、规避小说文本解读“过度阐释”的越位问题 |
二、回应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最近发展区”空位问题 |
第三节 小说文本解读中理想的“狂欢”与现实的“对话” |
一、理想的狂欢化情境 |
二、小说文本解读中现实的对话样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进化心理学: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批评话语分析 |
三、进化心理学 |
四、语言观:借鉴的基础 |
五、认知模块:借鉴的途径 |
六、结语 |
四、教师批评的修辞心理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暗时代的权利曙光:阿伦特人权现象学研究[D]. 包佳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2]校园青春剧个人乌托邦研究[D]. 罗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陆机《文赋》的创作观及其对高中写作教学的启示[D]. 卢星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5]现代汉语小句宾语构式研究[D]. 李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詹姆逊文化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李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7]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文学真实观研究[D]. 李金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失落的男性气概—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 冀婷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研究[D]. 赵欣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10]进化心理学: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视角[J]. 沈继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