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江平原竖井垂直排水再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锦[1](2021)在《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北沧州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水土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华北滨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同时该地区拥有的大面积浅层地下咸水和盐渍化土地却处于闲置状态。如何经济有效地改良盐碱地以及开发利用浅层咸水资源,已经成为解决当地土水资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传统意义上的排水降盐方法有着工程量大,效率低下等诸多不足。随着非开挖定向钻进技术的日趋成熟,由其衍生而来的水平井技术为滨海地区排水降盐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和方法。但如何确定水平井排水降盐的工程参数,评价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是推广使用该方法,提高咸水开发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华北滨海平原为研究区,以土壤盐分及浅层咸水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和浅层地下水咸化成因基础上,利用野外水平井开采试验和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部咸水含水层水盐运移规律,分析不同人工调控措施下浅层地下咸水淡化效率,评估利用水平井技术进行盐渍化改良和咸水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浅层咸水开发利用区划。通过本次研究,具体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成果:1.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在空间上呈现明显分带特征。平面上距离海岸线越远盐渍化程度越轻,垂向上土壤盐分含量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从全区范围来看,土壤盐分与水位埋深和地下水中TDS关系密切。同时,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土壤盐渍化程度演变规律较一致。轻度盐渍化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硫酸-氯化物型为主,水质类型为微咸水;地下水盐分来源于当地海相沉积地层中矿物溶解;中-重度盐渍化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为主,水质类型为咸水,地下水中盐分主要受海水入侵影响。2.通过野外水平井抽水试验发现:单井抽水时其补给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水平井所排水量为井管内储水;过渡阶段:所排水量主要为上部潜水补给水量;稳定阶段:所排水量的70%为承压水补给,30%为潜水补给。此外,水平井抽水会形成“盆状”降落漏斗,最大降深位置位于滤水管中部且与抽水点位置有关,在长时间抽水下,试验区地下水流场有明显改变,潜水及承压水含水层水位明显下降,盐分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3.非饱和带水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补给量影响较大,两者呈现非线性关系。不同水文年型下潜水补给量由负转正的最小水位埋深在2-3m之间;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将水位埋深2.5m确定为当地水平井排水降盐的合理调控深度。除连续丰水年或抽水量极小情况外,连续排水和间隔排水均能有效降低试验区地下水位。当单位排水量在1.0m3/d·m时,单眼水平井控制距离为300-800m,三眼水平井控制距离为800-1800m。同时水平井控制距离与抽水强度、水平段埋深以及滤水管长度均有相关关系。除极端干旱气象条件外,其他情景下水平井排水均能降低地下水中溶质浓度,其中潜水盐分相对淡化效率为4.25%~18.17%,淡化程度取决于淋滤水的入渗量和入渗水溶质浓度;下部承压水盐分相对淡化效率为3.93%~8.13%,盐分去除效率与水平井排水量有关。4.通过对水平井开采地下咸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技术条件分析,水平井适宜在水位埋深在3-10m,含水层埋深在5-30m,岩性为粉土或含泥粉细砂等低渗透地层条件的区域内使用;与传统管井排水降盐相比,可节约经济成本约19.2%。同时,基于对研究区开采技术条件和咸水利用方式、适宜井型等条件的分析研判,对区内浅层咸水开发利用方式进行了区划,共划分了三类:(1)农业灌溉分散开采区;(2)农业灌溉、小型咸水淡化开采利用区;(3)工业用水、城市绿化和养殖等集中开采区。此项研究的成果对于丰富水平井渗流理论、完善排水降盐技术方法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咸水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迟碧璇[2](2021)在《河套灌区控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盐渍化和干旱缺水是制约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抬高暗管排水出口高度,控制排水可减少田间排水输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暗管自由排水基础上进行控制排水,对防治土壤盐渍化和缓解干旱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选取暗管排水试验区,进行为期两年的试验监测,探讨土壤水盐分布与空间变异状况受排水方式的影响;讨论控制排水的节水控盐效果;利用HYDRUS-2D模型对比不同出口控制高度和暗管间距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为今后干旱半干旱灌区实施暗管控制排水提供理论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制排水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下土壤剖面的相对含水率提高8.27%,灌水期土壤相对含水率增幅提高53.64%,间歇期土壤相对含水率降幅降低8.98%。控制排水具有较好的脱盐效果,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下土壤剖面的盐分含量降低36.73%,灌水期脱盐区域增加29.17%,间歇期积盐区域减少14.29%。控制排水减少暗管间距后保墒效果减弱,脱盐效果更明显。(2)控制排水在不同土层水平面上的盐分均质性较强,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土壤盐分水平面变异系数在灌水前后分别降低了29.47%和47.11%。春灌使耕层的土壤盐分得到淋洗,自由排水的土壤脱盐率为10.11%;控制排水的土壤脱盐率为14.80%。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下耕层的土壤脱盐率更高,水盐分布更为均匀,这有利于作物生长,保证产量稳定。(3)控制排水节水控盐效果较好。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的土壤储水量高出15.19%。控制排水各层土壤电导率均较低,土壤电导率层间差异较小,经过两年的排水试验,田间土壤电导率持续降低,控制排水下剖面平均土壤脱盐率较高。与自由排水相比,控制排水地下水埋深较小,地下水中盐分较高。控制排水下玉米产量较自由排水提高7.17%,葵花产量较自由排水提高9.94%。(4)HYDRUS-2D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的运移特征。暗管间距越小,土壤含水率越低,土壤电导率越小,累计排水量也越大。与暗管水平距离越近,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变幅越大。暗管出口控制高度越高,土壤含水率越高,土壤电导率越大,累计排水量越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质情况,通过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同时根据作物的耐盐极限,结合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水要求,探寻适合的控制排水间距和出口调控高度。综合不同暗管间距和排水出口高度下的土壤水盐和排水量,暗管间距为50m、暗管排水出口高度为40cm为最优组合。
罗浩[3](2020)在《暗管排水及种植高粱属作物修复盐碱土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南疆农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本研究以南疆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次生盐碱化弃耕地为对象,布设30 m、40 m、50 m、60 m不同暗管间距,埋深2 m,进行漫灌排水洗盐后,在4种不同暗管间距分别种植甜高粱及苏丹草,研究不同间距暗管排水及种植高粱属作物修复盐碱土效果及盐分离子脱除效果。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暗管排水淋洗土壤盐分次数的增加,土壤含盐量逐渐降低,同时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由起始的明显表聚变化到上下较均一且含盐量较低的垂线分布,四种不同暗管间距处理表现一致。2.暗管排水脱盐效果显着。脱盐效果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变差。第一次漫灌后,020 cm土层平均盐分含量由26.92 g/kg降到11.03 g/kg,脱盐率58.13%;0100 cm土层12.53 g/kg下降到8.26 g/kg,脱盐率34.1%;0180 cm土层9.25 g/kg下降到7.02 g/kg脱盐率24.1%。作物收获后,020 cm土层平均盐分含量降到0.89 g/kg,脱盐率96.7%;0100 cm土层下降到3.15 g/kg,脱盐率74.9%;0180 cm土层下降到3.62 g/kg,脱盐率74.9%。3.不同暗管间距脱盐效果为60 m>30 m>50 m>40 m,种植不同作物脱盐效果存在差异。从不同暗管间距分析,30 m、40 m、50 m、60 m间距第一次漫灌后,02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66.7%、37.22%、57.4%、71.44%;010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48.3%、13.2%、22.6%、44.3%;0180 cm土层脱盐率为26.7%,12.8%、6.7%、32%。苏丹草收获后02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95.4%、96.7%、87.4%、92.6%;010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80.8%、74.9%、81.8%、83.9%;0180 cm脱盐率为64.8%、60.7%、70.6%、72.7%。甜高粱收获后020 cm土层,脱盐率为87.9%、78.3%、84.9%、91.9%;0100 cm土层脱盐率为75.8%、46.9%、65.4%、79.4%;018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60.4%、32.8%、42.2%、63.7%。综上所述,从经济角度分析,以60 m暗管间距为宜。4.不同盐分离子溶脱效果不一,Cl->Na++K+>Ca2++Mg2+>SO42-,020 cm平均脱除率94.0%、92.2%、82.2%、82.7%,0180 cm土层平均脱除率分别为68.2%、59.5%、55.8%、47.5%。
李全新[4](2020)在《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与排盐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土地盐碱化的日益严重,大量耕地因为盐碱化问题丧失了种植能力,使粮食问题愈发尖锐。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区域典型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对原状盐碱土和在不同条件(温度和含水率)下冻结的盐碱土的细观结构进行定性观测和定量分析,得到其在不同冻结条件下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冻结盐碱土的力学特性,得到不同冻结条件下冻结盐碱土应力-应变特性变化规律、强度变化规律及破坏形态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土细观结构和排盐机理的联系以及其力学特性和排盐工程的关系,进一步对该区域盐碱地的排盐工作给出具体建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天然状态下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孔隙率最大值为28.52%,最小值为19.5%,大部分数据集中在20%25%之间,内部孔隙较少且连通性差,结构比较致密,这是该区域盐碱土排盐困难的重要原因。(2)含水率的增加和冻结温度的降低,都会导致孔隙率增量增大,改变含水率相较于改变冻结温度对孔隙率增量的影响程度更大。(3)含水率一定时,在-10℃-20℃温度区间内,冻结温度改变引起的孔隙率增幅最大。当冻结温度一定时,含水率在20%24%区间内,含水率改变引起的孔隙率增幅最大。在这两个区间内改变冻结条件会使得孔隙率最大幅度增加。(4)冻结温度在-10℃-20℃温度区间内选取,含水率在20%24%区间内选取,经冻胀后孔隙率增量的增幅大,是利用冻胀作用改变其孔隙率的最优条件。(5)冻结温度一定时,随含水率增大,峰值强度和极限应变都呈增大趋势。含水率一定时,峰值强度随冻结温度降低而提高,极限应变随温度降低无明显规律。当冻结温度低于-15℃时,冻结程度较高。盐碱土冻结后脆性明显增强。(6)黄河三角洲区域冬季最低气温低于-10℃,天然含水率约为22%,经过冻胀作用孔隙率超过31.36%。建议采用灌溉增加含水率的方法提升盐碱土孔隙率。在该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冻结盐碱土强度超过477.3157kPa,所以建议在冬季盐碱土冻结的情况下进行明沟、暗管或者竖井的建设。本文对冻胀作用下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工况,对处理黄河三角洲盐碱土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静慈[5](2017)在《基于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的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北黄骅市新石碑河、南排河两河景观带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盐碱土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大片国土中。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与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盐碱土所占据的城市空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破坏了地区的生态格局,而且造成粮食减产、耕地的不断减少,因此,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盐碱地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潜在耕地资源,也具有开发为绿地空间的潜力,可以发挥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在研究滨海盐碱地区河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将盐碱地改良技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探索滨海盐碱地区河道的景观设计策略,以实现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创造多元价值。本文通过对盐碱地相关概念、盐碱地改良概况与研究进展的介绍,对城市河道景观相关理论的叙述与滨海河道景观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与河道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理论基础,两者相结合的潜力、原则以及形态和功能上的构建体系,进而从生态修复、可持续性、改良设施的景观化、建设成本与科普宣教系统五个角度提出两者相结合的景观设计策略,并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分析借鉴,对前文的理论部分并加以支撑和补充。本文通过对盐碱土改良技术的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对这些改良技术与景观设计结合方式的探讨,取得了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1、比较全面系统地归纳了盐碱土形成的原因、分布特点、存在的形态以及盐碱土改良概况。2、从园林建设的角度对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河道景观设计结合的契合点进行了分类与总结。3、总结出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河道景观设计结合的若干策略。
刘文志,尹效辉,隋文志[6](2012)在《三江平原地区农田渍涝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及展望》文中指出农田渍涝灾害是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目前三江平原农田渍涝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并对今后治理三江平原农田渍涝灾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王林楠[7](2010)在《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所处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环境的影响,东北煤炭资源开发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以1931年以前的东北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线,通过分析当时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特别是当时区内日本殖民者对区内煤炭资源的抢占和开发等特殊的情况,对区内煤炭资源开发格局的变迁和整体发展态势加以评估和讨论。论文的主体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东北煤炭资源存在情况的总体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储藏情况以及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总体评述。作为文章的整体基础,该部分在论述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水系分布等相关情况的同时,着重讨论了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藏情况和空间分布特点。在资源的区划问题上,本章打破以往单一的以行政区划作为依据的做法,采引地质矿产学科中含煤区的概念,依照煤炭所属地质年代进行分类,并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对煤炭的地理分布情形进行重新的区划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东北煤炭的储量、品质以及空间区位特征进行细致的论述。在论述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同时,本章将历经弛禁之变后的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作为煤炭资源开发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加以讨论,分析区域政治环境、经济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一时期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测活动及储量的估算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煤炭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以第一章对东北煤炭资源分布的情况为基础,讨论近代区内煤炭资源开发空间布局特点及形成过程,分析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在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虽然在资源分布上并不存在关内那种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同样受到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开发的水平在总体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失衡的态势。与关内华北地区的开滦煤矿相似,由日系满铁抢占开发的抚顺煤矿,由于其背后日本帝国主义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该矿的开采规模和技术条件远远超越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加速资源掠夺的同时,依靠铁路和日渐膨胀的殖民工商业体系所形成的市场垄断体系严重的抑制了东北其他地方煤矿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在区内形成了一支独大的局面。而同期北部,如松花江流域丰富的煤炭资源却受到包括日系抚顺煤矿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干扰,发展缓慢。1920年代中后期,华营铁路体系的延伸带动了沿线煤炭采掘业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开发局面,为日后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格局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资源、资本、劳动力是近代工业生产环节的三大要素,这三种要素在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作用各不相同,并充分的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东北地区的煤炭并未体现出如关内一般鲜明的南北失衡的特点,因此资源及储量的分布状态同当时煤炭开发格局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应关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品质或埋藏条件对局部区域的开采经营的影响;劳动力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是否充足方面,多集中于有条件从事大规模开采活动的新式煤矿之中,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东北地区仍属于个别现象,大多数煤矿大都实行所谓的包采制度,劳工数量并不固定,且矿方与劳工之间尚未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稳定的直辖管理关系。相比较而言,资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本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具备有效稳妥的积聚方式,民营资本的羸弱向来被视为近代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但背后更重要的则是缺少成熟有效的融资和积聚方式来实现社会财富向资本的转化。相比之下,日系满铁则通过融资渠道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充足的资本得以开展大规模的开采掠夺活动,而以奉系军阀为首的官僚体系则可以凭借手中的政治经济权利满足煤矿开采对资本的需求。于是,不同属性的资本在特定的时代中对东北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第四部分: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败笔—阜新煤矿。不同于区内其他煤矿的发展,阜新煤矿是东北地区储量最为丰富,也是受到时局变迁和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开发最为缓慢、曲折和失败的大型煤田。由于在1931年前当地交通条件和区内北票等煤矿竞争的影响,阜新煤矿的开发是极为有限和缓慢的,日系满铁和奉系地方当局在区内针对矿权的斗争进一步迟滞了铁路运输等相关条件的改善,煤炭资源开采一度陷入僵局,对资源的控制一度超越开发成为主要目标。而在东北地区沦陷后,因应战争的需求,日本殖民者对该矿开展了区内最为野蛮的掠夺式开采,在产量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的同时,该矿原有的矿床结构和周边地质、自然环境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大减损了阜新煤矿的开采寿命,成为近代区内煤炭资源开发最为失败的个案。第五部分:抚顺煤矿—现代因素的集大成者。作为区内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矿,抚顺煤矿在日本殖民侵略者的控制下,成为长期影响和左右东北煤炭整体开发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章以抚顺煤矿产量增长的构成为切入点,将整个过程分为生产导向期和市场导向期两个部分,通过讨论抚顺煤矿在1931年之前殖民开发的发展情况,包括开采规模的迅速膨胀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其利用日系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在区内外煤炭市场的垄断扩张过程,分析抚顺煤矿在区内形成一支独大局面的成因。第六部分,在前五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梳理近代东北煤炭开发的历史轨迹,分析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时间脉络和整体状况,并重点讨论诸如铁路、技术设备等新式因素的相继出现,以及日、俄等殖民者对东北煤炭资源掠夺的日渐深入,对区内原有的煤炭开发体系的发展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受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区内原有的开发体系加速了转型和分化速度,而失衡的开发态势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固定下来的。第七部分:近代东北煤炭资源的开发从整体上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过程,既有以日系满铁为代表的外来殖民开发体系的开采掠夺,也有本国的开发体系按照历史和社会经济前进的轨迹逐步发展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开发体系共存于同一个空间之下,造就了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特殊形态,特别是殖民者的开发掠夺体系的膨胀和扩张,不但打乱了区内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发展步伐,加速了区内原有的传统开发体系的分化和转型,同时也以自身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绝对优势造就了东北区域畸形的煤炭资源开发优势和南北失衡的开发格局。
闫宝宏,杨玉春,姚章村[8](2008)在《论“灌降排蓄”是黑龙江省理想的生态水利模式》文中认为论述"灌降排蓄"水利集抗灾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于一体,是生态水利;论述本水利模式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比"排降蓄灌"水利模式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尤其可兴利除害结合,可民办水利,见效快,功省效宏,是理想的生态水利模式。值得我省关注,凡在有条件地区应作为我省生态水利建设首选。
杨玉春,于雪峰,夏广亮,赵玉祥,胡茂民,姚章村[9](2007)在《“排降蓄灌”生态水利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排降蓄灌"是生态水利,有多种组合形式。黑龙江随着打井种稻的兴起,形成"灌降排蓄"形式水利,使黑龙江省"排降蓄灌"生态水利建设产生重大突破。但受黑龙江自然条件,尤其地处高寒地区特殊性影响,使"灌降排蓄"水利受到限制,还必需发展"排降蓄灌"形式生态水利,才能实现黑龙江全面的"排降蓄灌"生态水利,从而支持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机械现代化。应尽早把以"降"为目标的地下排水提到黑龙江水利建设的日程,加强这方面研究,才能全面建成黑龙江"排降蓄灌"生态水利,实现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章宏亮,汪志荣,张建丰[10](2005)在《城市雨水回灌技术研究与进展》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城市雨水回灌技术成为补给地下水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雨水回灌的研究发展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雨水回灌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二、三江平原竖井垂直排水再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江平原竖井垂直排水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北沧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象与水文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区域地质构造与第四系地质 |
2.5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6 浅层咸水利用程度 |
第三章 土壤-浅层地下水水盐分布特征与咸水成因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 土壤盐渍化特征 |
3.3 浅层咸水水化学特征 |
3.4 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 |
3.5 浅层咸水成因分析 |
3.6 土壤盐渍化与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盐分运移研究 |
4.1 浅层水平井技术 |
4.2 水平井开采试验场概况 |
4.3 水平井开采下的浅层咸水水盐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排盐效果预测 |
5.1 非饱和带水盐运移模拟及控制水位的确定 |
5.2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咸水水分运移预测 |
5.3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咸水盐分运移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平井技术的浅层地下咸水开发可行性分析及开发利用区划 |
6.1 水平井开采浅层地下咸水的可行性分析 |
6.2 浅层地下咸水开发利用区划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河套灌区控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暗管排水下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1.2.2 控制排水下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
1.2.3 水盐空间变异研究 |
1.2.4 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区气象资料 |
2.3 试验区土壤性质 |
2.4 试验设计 |
2.5 试验监测内容与测定方法 |
2.6 试验期间种植和灌水情况 |
2.7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3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
3.1 土壤剖面水盐静态分布及分层变化 |
3.1.1 土壤剖面相对含水率分布 |
3.1.2 土壤含水率分层变化 |
3.1.3 土壤剖面盐分分布 |
3.1.4 土壤电导率分层变化 |
3.2 土壤剖面水盐动态变化及分层变化 |
3.2.1 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 |
3.2.2 含水率变幅分层变化 |
3.2.3 土壤剖面盐分变化 |
3.2.4 脱盐率分层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4.1 土壤水盐的空间分布 |
4.1.1 土壤剖面水盐空间分布 |
4.1.2 土壤耕层水盐空间分布 |
4.2 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 |
4.2.1 土壤水盐在不同土层的水平面变异性 |
4.2.2 土壤水盐在两方向的水平变异性 |
4.2.3 土壤水盐垂向变异性 |
4.3 土壤水盐的空间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控制暗管排水的节水控盐效果 |
5.1 控制暗管排水的节水效果 |
5.1.1 不同排水方式对土壤储水量影响 |
5.1.2 不同排水方式对地下水埋深影响 |
5.2 控制暗管排水的控盐效果 |
5.2.1 不同排水方式对土壤盐分影响 |
5.2.2 不同排水方式对地下水盐分影响 |
5.3 控制暗管排水对作物产量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应用 |
6.1 HYDRUS模型介绍 |
6.2 HYDRUS模型建立 |
6.2.1 土壤水盐运移基本方程 |
6.2.2 初始条件的确定 |
6.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6.2.4 时空离散 |
6.3 HYDRUS模型率定验证 |
6.3.1 模型参数 |
6.3.2 模型验证 |
6.4 HYDRUS模型情景分析 |
6.4.1 模拟情景设置 |
6.4.2 暗管间距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的影响 |
6.4.3 暗管间距对排水量的影响 |
6.4.4 暗管出口调控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的影响 |
6.4.5 暗管出口调控对排水量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
7.1.2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
7.1.3 控制暗管排水的节水控盐效果 |
7.1.4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应用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暗管排水及种植高粱属作物修复盐碱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危害 |
1.2.2 盐碱地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
1.2.3 暗管排水对土壤脱盐效果的研究 |
1.2.4 暗管排水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5 种植高粱属作物改良盐碱土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2.1 暗管布设试验设计 |
2.2.2 作物种植试验设计 |
2.2.3 灌水洗盐水量分配表 |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3.1 土壤样品采集 |
2.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暗管排水对土壤盐分分布及脱盐效果的影响 |
3.1.1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
3.1.2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盐分分布影响 |
3.1.3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
3.1.4 不同暗管间距对不同土层脱盐率的影响 |
3.1.5 水平距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
3.1.6 种植苏丹草、甜高粱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
3.2 暗管排水对土壤Cl~-分布及脱除效果的影响 |
3.2.1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Cl~-分布的影响 |
3.2.2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Cl~-分布的影响 |
3.2.3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Cl~-溶脱率的影响 |
3.2.4 不同暗管间距对不同土层土壤Cl~-溶脱率的影响 |
3.2.5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Cl~-溶脱率的影响 |
3.2.6 种植苏丹草、甜高粱对土壤Cl~-溶脱率的影响 |
3.3 暗管排水对土壤SO_4~(2-)分布及脱除效果的影响 |
3.3.1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SO_4~(2-)分布的影响 |
3.3.2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SO_4~(2-)分布的影响 |
3.3.3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SO_4~(2-)溶脱率的影响 |
3.3.4 不同暗管间距不同土层土壤SO_4~(2-)溶脱率的影响 |
3.3.5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SO_4~(2-)溶脱率的影响 |
3.3.6 种植苏丹草、甜高粱对土壤SO_4~(2-)溶脱率的影响 |
3.4 暗管排水对土壤Na~+、K~+分布及脱除效果的影响 |
3.4.1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Na~+、K~+分布的影响 |
3.4.2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Na~+、K~+分布的影响 |
3.4.3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Na~+、K~+溶脱率的影响 |
3.4.4 不同暗管间距对不同土层土壤Na~+、K~+溶脱率的影响 |
3.4.5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Na~+、K~+溶脱率的影响 |
3.4.6 种植不同作物对Na~+、K~+溶脱率的影响 |
3.5 暗管排水对土壤Ca~(2+)、Mg~(2+)分布及脱除效果的影响 |
3.5.1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Ca~(2+)、Mg~(2+)分布的影响 |
3.5.2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Ca~(2+)、Mg~(2+)分布的影响 |
3.5.3 不同暗管间距对土壤Ca~(2+)、Mg~(2+)溶脱率的影响 |
3.5.4 不同暗管间距对不同土层土壤Ca~(2+)、Mg~(2+)脱除率的影响 |
3.5.5 水平距离暗管不同位置对土壤Ca~(2+)、Mg~(2+)溶脱率的影响 |
3.5.6 种植不同作物对Ca~(2+)、Mg~(2+)溶脱效果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暗管排水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
4.2.2 暗管排水对土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 |
4.2.3 暗管排水对土壤离子分布及脱除效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与排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细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2 冻土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盐碱地排盐工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 |
2.1.1 试样制备 |
2.1.2 不同含水率试块配制 |
2.1.3 试样分组 |
2.1.4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状土物理性质测试试验 |
2.2.2 未冻结原状土细观结构观测试验 |
2.2.3 盐碱土的冻结试验 |
2.2.4 Image-J图像处理方法 |
2.2.5 冻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河三角洲原状盐碱土细观结构 |
3.2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的细观结构 |
3.2.1 相同含水率条件下不同冻结温度对盐碱土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3.2.2 相同冻结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率对盐碱土细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3.2.3 温度条件和含水率对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影响程度分析 |
3.3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特征与排盐机理关系 |
3.4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力学特性分析 |
3.4.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 |
3.4.2 峰值强度和破坏时应变分析 |
3.4.3 试样破坏形态分析 |
3.5 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的力学特性与排盐工程关系 |
4 讨论 |
4.1 本文研究方法 |
4.2 关于含水率和冻结温度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影响的讨论 |
4.3 关于含水率和冻结温度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讨论 |
4.4 关于利用冻胀作用对盐碱土排盐影响的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的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北黄骅市新石碑河、南排河两河景观带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盐碱地利用率低下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
1.1.2. 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耕地面积日益紧缩 |
1.1.3. 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合 |
1.3.2. 案例分析 |
1.3.3. 比较分析 |
1.3.4. 归纳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盐碱地相关概述 |
2.1. 盐碱土概念 |
2.2. 盐碱土的盐分积累特征 |
2.2.1. 盐分的表聚性 |
2.2.2. 盐分分布的不均匀性 |
2.2.3. 盐分的易变性 |
2.2.4. 盐分的毒害性 |
2.3. 盐碱土形成原因 |
2.3.1. 气候因素 |
2.3.2. 地理因素 |
2.3.3. 地质因素 |
2.3.4. 水文因素 |
2.3.5. 人为因素 |
2.4. 盐碱土类型 |
2.5. 盐碱土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 |
2.5.1. 世界盐碱土资源及分布 |
2.5.2. 我国盐碱土资源及分布 |
2.5.3. 盐碱土存在形态 |
2.5.4. 易于发生盐碱化的几种地形部位 |
2.6. 盐碱土的改良概况 |
2.6.1. 盐碱土改良措施 |
2.6.2. 盐碱土的养护管理 |
2.6.3. 盐碱土改良设施 |
2.7. 盐生植物 |
2.7.1. 盐生植物概念 |
2.7.2. 盐生植物分类 |
2.8. 国内外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 |
2.8.1. 国外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 |
2.8.2. 国内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 |
2.9. 盐碱地改良工程景观化的必要性 |
2.9.1 现阶段我国盐碱地治理情况 |
2.9.2 景观视野下盐碱地改良工程 |
2.10. 本章小结 |
3. 城市河道景观相关概述 |
3.1. 城市河道概念 |
3.2. 城市河道特征 |
3.2.1. 功能特征 |
3.2.2. 形态特征 |
3.2.3. 空间特征 |
3.3. 城市河道景观 |
3.3.1. 城市河道景观定义 |
3.3.2. 城市河道景观构成要素 |
3.3.3.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基本模式 |
3.4. 滨海河道景观特征 |
3.4.1. 河道景观受潮汐现象影响 |
3.4.2. 土壤盐碱化,植被类型单一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的河道景观设计核心理念 |
4.1 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河道景观结合的理论基础 |
4.1.1. 水工美学 |
4.1.2. 景观基础设施 |
4.1.3. 生态水利工程学 |
4.1.4. 景观生态学 |
4.1.5. 理论对盐碱地修复改良工程与景观融合的指导应用 |
4.2 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河道景观结合的潜力 |
4.2.1. 将生态性融入排盐设施设计 |
4.2.2. 排盐设施的景观化设计 |
4.2.3. 游憩需求与排盐设施的结合 |
4.2.4. 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与河道景观设计的结合 |
4.3 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景观设计结合的原则 |
4.3.1. 将可持续思想融入工程设计 |
4.3.2. 工程设施景观化原则 |
4.3.3. 建设低成本的节约园林景观 |
4.3.4. 体现地域文化性 |
4.3.5. 发挥科普教育功能 |
4.4 盐碱土改良技术与河道景观结合的体系构建 |
4.4.1. 形态 |
4.4.2. 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的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
5.1. 基于盐碱地生态修复的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
5.1.1. 耕种措施 |
5.1.2. 重塑耐盐植物环境 |
5.1.3. 竖向工程设计 |
5.2. 基于可持续性的盐碱地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
5.2.1. 水循环系统 |
5.2.2. 台田景观模式 |
5.3. 基于盐碱土改良设施的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
5.3.1. 排水明沟 |
5.3.2. 排盐暗管、盲沟 |
5.3.3. 水闸 |
5.4. 基于节约园林思想的盐碱地河道景观设计策略 |
5.4.1. 节水策略 |
5.4.2. 节材策略 |
5.4.3. 节能策略 |
5.5. 基于盐碱地改良的科普宣教设计策略 |
5.5.1. 科普宣教展示内容 |
5.5.2. 科普宣教展示媒介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水系统设计—天津泰达河绿化带景观规划设计 |
6.1.1. 项目概况 |
6.1.2. 规划策略 |
6.1.3. 案例总结 |
6.2. 适应性植物景观—天津桥园 |
6.2.1. 项目概述 |
6.2.2. 规划策略 |
6.2.3. 案例总结 |
6.3. 种植设计—宁波象山大目湾新城内湾盐碱种植设计 |
6.3.1. 项目概述 |
6.3.2. 规划策略 |
6.3.3. 案例总结 |
6.4. 循环经济体系—天津开发区生态园林建设 |
6.4.1. 项目概述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案例总结 |
6.5. 泄洪河道的生态设计—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和绿色廊道 |
6.5.1. 项目概述 |
6.5.2. 规划策略 |
6.5.3. 案例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黄骅市石碑河、南排河两河景观带设计 |
7.1. 前期研究 |
7.1.1. 区位与规划范围 |
7.1.2. 项目背景 |
7.1.3. 上位规划 |
7.1.4. 周边环境分析 |
7.1.5. 现状分析 |
7.2. 规划理念 |
7.2.1. 规划原则 |
7.2.2. 规划定位 |
7.2.3. 规划目标 |
7.2.4. 规划策略 |
7.3. 盐碱土改良策略 |
7.3.1. 物理改良策略 |
7.3.2. 竖向工程设计 |
7.3.3. 生物改良策略 |
7.3.4. 化学改良策略 |
7.3.5. 水循环利用模式 |
7.4. 总体设计 |
7.4.1. 景观结构 |
7.4.2. 功能分区 |
7.4.3. 盐碱土改良工程设计 |
7.4.4. 水循环系统设计 |
7.4.5. 种植设计 |
7.4.6. 科普宣教展示系统 |
7.4.7. 竖向设计 |
7.4.8. 水系设计 |
7.4.9. 驳岸设计 |
7.4.10. 道路分析 |
7.5. 分区设计 |
7.5.1. 化学改良段 |
7.5.2. 物理改良段 |
7.5.3. 生物改良段 |
7.6. 专项设计 |
7.6.1. 节约型园林建设策略 |
7.6.2. 智慧河道设计策略 |
7.6.3. 建筑规划 |
7.7. 用地平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设计图册 |
(7)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资料的运用和搜集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煤炭资源的存在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地质条件及煤炭品质、分布 |
第三节 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 |
第四节 勘测及储量估算 |
第二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产量增长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开发水平的南北失衡 |
第三节 铁路延伸下的格局变迁 |
第四节 辽东地区的煤铁结合 |
第三章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三大要素 |
第一节 煤炭资源的储量分布 |
第二节 资本属性的复杂影响 |
第三节 劳动力的构成与管理 |
第四章 阜新煤矿——殖民扩张的牺牲品 |
第一节 “大日方事件”——初期的缓慢发展与蚕食 |
第二节 “路权与矿权”——中日折冲博弈中的停滞 |
第三节 统制体系下开采规模的膨胀和破坏性掠夺 |
第五章 抚顺煤矿——新式因素的集成者 |
第一节 攫取矿权背后的真实意图 |
第二节 生产导向期开采规模的膨胀 |
第三节 市场导向期的扩张与垄断态势 |
第四节 战时统制下的衰退 |
第六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两重性——传统的分化与延续 |
第一节 时代的烙印——传统煤矿业的再生与延续 |
第二节 现代因素的出现及传统煤矿业的发展与分化 |
第三节 传统因素的延续和残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后记 |
(8)论“灌降排蓄”是黑龙江省理想的生态水利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生态水利的内涵与“灌降排蓄”生态水利功能 |
1.1 生态水利的内涵 |
1.2 “灌降排蓄”生态水利功能 |
2 “灌降排蓄”是理想的生态水利模式 |
2.1 “灌降排蓄”水利符合发展循环经济 |
2.2 “灌降排蓄”除害兴利结合 |
2.3 “灌降排蓄”水利促进粮食生产 |
2.4 “灌降排蓄”比“排降蓄灌”水利有很大优越性 |
3 受自然社会条件限制, 建设“灌降排蓄”生态水利有很大局限性 |
(9)“排降蓄灌”生态水利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排降蓄灌”水利发展在黑龙江省的沿革 |
3 “灌降排蓄”是“排降蓄灌”生态水利的重大突破 |
4 “排降蓄灌”水利仍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 |
5 结 语 |
四、三江平原竖井垂直排水再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北沧州地区为例[D]. 何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2]河套灌区控制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模拟研究[D]. 迟碧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暗管排水及种植高粱属作物修复盐碱土效果研究[D]. 罗浩.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4]黄河三角洲冻胀盐碱土细观结构和力学特性与排盐关系研究[D]. 李全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5]基于滨海盐碱土改良技术的河道景观设计研究 ——以河北黄骅市新石碑河、南排河两河景观带设计为例[D]. 王静慈.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三江平原地区农田渍涝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及展望[J]. 刘文志,尹效辉,隋文志. 现代化农业, 2012(02)
- [7]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D]. 王林楠. 吉林大学, 2010(05)
- [8]论“灌降排蓄”是黑龙江省理想的生态水利模式[J]. 闫宝宏,杨玉春,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03)
- [9]“排降蓄灌”生态水利研究综述[J]. 杨玉春,于雪峰,夏广亮,赵玉祥,胡茂民,姚章村.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7(04)
- [10]城市雨水回灌技术研究与进展[A]. 章宏亮,汪志荣,张建丰. 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