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定量评估方法探索与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方法和质量排队指数的我的看法

广播电视大学定量评估方法探索与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方法和质量排队指数的我的看法

一、广播电视大学量化考核法探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及素质排队指数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汝琳[1](2021)在《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实行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县级单项体育协会作为最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每个个体的体育组织,是提升基层体育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单项体育协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要求单项体育协会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因此,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的发展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对自身运营水平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在发现协会发展中不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对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从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的组织使命和愿景出发,遵循评估指标设计原则,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完成指标初选。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形成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各个指标权重,在一级指标层面,权重排序依次为:客户(0.4649)、内部业务流程(0.2040)、财务(0.1715)、学习与成长(0.1596)。最后通过对云南省某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的评价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本研究从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的现状出发,结合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构建完善的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评价指标体系。希望对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实施全面有效的绩效评价管理提供参考和应用依据。

柳丽娜[2](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肖新平[3](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指出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宋杰磊[4](2018)在《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范围逐渐扩大,国内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客户购买能力增强的同时,对商品个性化与差异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足已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借鉴和学习其他成功企业的营销模式,提出适合西南天地煤机公司的营销模式。故本文以西南天地煤机公司的整合营销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实现过程,以期为煤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首先,本论文对整合营销理论方法基础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包括分析煤机行业竞争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产生影响的波特五力模型、对煤机行业和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所处宏观环境内影响的PEST分析以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后的综合评价分析;其次,通过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煤机产品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对其外部环境及公司本身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据此了解该公司实行整合营销模式的优势和机会;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行纵向的内、外部资源整合到发展横向的整合营销策略,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SWOT分析和营销策略定位,同时制定相应的目标,并指出整合营销策略设计的主要内容,即营销观念整合、营销资源整合以及组织模式整合等,通过市场定位整合、渠道目标的整合、4P整合以及品牌形象整合四个方面针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的整合营销策略进行了垂直整合和营销组合层面的水平整合,也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对销售模块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提高销售部门反应能力,体现企业内部体系的高效运作。之后,根据西南天地煤机公司实施整合营销策略的目标、营销内容以及营销效果几方面内容,构建和企业相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和计算指标权重,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实行整合营销策略后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对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策略实施提出保障措施。本论文中对于整合营销模式的设计及其实施的保证措施,对煤机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在整合营销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王华[5](2017)在《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文中提出交通与区域合作是近年来旅游经济管理和旅游地理研究的热点课题,但将二者系统化及交叉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深化和落地,尤其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仅停留在口号式宣传呼吁,政府组织洽谈会或签定协议(合同)的活动,或两地建立铁路、公路、直飞航班等交通路线等层面,这是一种并不深入的泛合作活动,缺乏定量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紧密关系程度以及其与交通通达性的关系。本研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三章从交通与旅游的关系,交通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交通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合作共时性分析,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等方面分析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总结出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第四章从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区域旅游合作度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分析,并采用德菲尔法对每一个合作因子加权赋分,形成一个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模型。第五章选择武陵山片区6个连通度不同的市(州、区)作为案例地,用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体系分两个层次定量测评它们之间旅游合作度的大小。第六章从武陵山片区交通与旅游的兴起、发展、演化历程始终交织在一起,相互推拉、共同发展过程,交通对武陵山片区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及影响类型等方面,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及弹性。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与区域合作中,交通互连互通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省政府出面帮助武陵源(当时分属三县的张家界林场、天子山、索峪溪)进行“三通”,张家界旅游业开始起步。1994年张家界飞机正式通航,特别是1995年底,张家界至长沙铁路连通,张家界旅游业迎来第一次腾飞。2003年张家界至吉首的二级公路开通,张家界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日渐紧密。2005年张家界至长沙高速公路贯通,2007年吉首至长沙高速贯通,张家界-凤凰旅游通道游客流量激增。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2013年张家界至重庆、吉首至铜仁高速公路全线开通,珠三角、成渝、武汉城市群大量游客流向张家界-凤凰-梵净山旅游黄金线,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出现“井喷”。历时性分析长三角、中三角和湖南省旅游发展及合作,交通互连互通也是关键性制约因素。2.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测评的指标体系从政府层面的政策相通、环境同治、责任协担,企业层面的资源共享、市场共拓、游客互送,协会和社区层面的氛围共营、分歧共商,落实到系统地分析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层次及因子指标,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的评价体系。首先,厘清区域旅游合作紧密程度(合作度)的目标和内涵。目标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内涵涉及对象结构和合作活动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的涉旅产业族群,中观层面的旅游业到微观层面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分析其对象系统、管理过程系统、支持系统,确定合作指标体系构建准则和思路。再次,从众多的合作指标中筛选出实用的指标因子。最后对筛选出的指标归并出评价体系并请专家给予因子赋予权重。3.旅游地的外部通达度高,其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两个旅游地之间连通度高,那么旅游合作度高在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的6市(州、区)为案例,运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检验两地之间的旅游合作度与交通关系,开展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定量测评和实证研究。一是把同处湖南西部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作为一个整体(称为大湘西),分别检验大湘西与贵州铜仁、重庆黔江、湖北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最高,大湘西与恩施合作度最低(几乎没有合作),大湘西与黔江的合作度比大湘西与铜仁的合作度略低。研究发现,铜仁与大湘西共建共用铜仁·凤凰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与大湘西三个市(州)连通;黔江与大湘西国道、高速公路连通;恩施与大湘西截至2016年底还没有高等级公路连通。二是分别检验同处大湘西,市区地理位置呈等边三角形的张家界、吉首、怀化三者的两两旅游合作度,张家界与吉首的合作度最高,也有隶属渊源作用,吉首与怀化的合作度低,张家界与怀化的合作度更低。张家界与吉首有高等级旅游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相连;吉首与怀化有铁路相连,截至2012年,没有高等级公路相连;张家界与怀化之间没有直通道路,必须绕道湘西州(或常德桃源)才能连通。4.交通连通性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呈正相关性,促进区域旅游合作,龙头旅游地在合作中起引擎作用从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倒逼交通建设,交通发展对旅游线路的旅游流量历时性影响,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类型等方面分析交通的互连互通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合作。首先,分析张家界旅游发展倒逼交通网络的改善,交通每一质的提升反过来促进其旅游业实现一次大跨越,同时促进其与周边市(州)旅游合作加强。其次,以历史性数据分析张家界和湘西州之间的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与公路总里程(km)及高速公路(k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及0.904和0.952及0.932,双尾数检验为0,均小于1%,则旅游的两个指标与交通的两个指标是显着性相关的。再次,以张家界-凤凰-梵净山为例分析旅游通道演化对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最后,分析交通对不同地市合作效率及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5种主要类型,发现张家界对片区旅游合作有引擎作用。本研究拟在以下几点进行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本研究抛开广义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区域旅游泛合作,首选区域必须满足地缘相邻,资源互补或共享,道路连通等条件,而且旅游合作中必须有政策相同,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市场共拓,形象共推等实质性活动,把具有以上特征的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为反映狭义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程度,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度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一体化为满分标准(赋值100%),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功能指标层、分析指标等逐层加权赋分,构建了定量测评区域旅游合作度的体系。评价体系中用分值反映区域合作度的大小,完全一体化则合作度值为100%,完全没有合作则合作度值为0;其分值范围在0~100%,分值越大则表示合作度越高。这一点有3个创新分点:①界定狭义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②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概念;③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揭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从交通与旅游辩证关系,交通对长三角、湘鄂赣、湖南省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发现随着交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愈来愈紧密;交通对国家、省区、大都市圈等不同空间尺度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发现交通连通性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紧密,交通连通性不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关系松散;都凸出了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揭示了区域外部通达度好,则区域旅游业发展好,区域内部连通度好,则区域旅游合作度就高;旅游龙头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本研究选取山高谷深的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作为案例地,首先对其外部通达度和内部连通度进行分析,对武陵山片区分两个层次定量测度区域之间旅游合作度。第一层次,把大湘西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定量测评其与铜仁、黔江、恩施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与铜仁道路连通度最好,旅游合作度也最高;恩施外部与重庆、武汉等通达度高,旅游业发展好,但是恩施与大湘西之间道路连通度很低,旅游合作度很低,几乎没有开展合作。第二层次,定量测评大湘西中的张家界、湘西州、怀化之间旅游合作度,发现张家界与湘西州道路连通好,旅游合作度最高;张家界与怀化道路连通性差,合作度最低。张家界与湘西州和湘西州与怀化道路连通度几乎一样,但湘西州与怀化的合作度远低于张家界与湘西州的旅游合作度,发现大湘西旅游龙头在旅游合作中的引擎作用也很关键;另外张家界是从湘西州剥离出去的,行政隶属渊源对合作也有一定影响。

张钧[6](2016)在《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是所有教育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终极目标。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教师评价被认为是促进教师改变自身行为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的评价制度主要以奖惩性评价为主,主要以成果绩效作为考量标准,缺少内源动力的唤醒。多数教育研究者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则更合理、更人性化、效果更好,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与理想有很大差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改善教师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种方法。教师评价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也认为只有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更多的依赖于教师自身习得,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依赖于教师的内源动力。专业自觉成为内源动力的外在表现,教师评价制度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源动力。因此,如何将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结合,通过教师评价来呼唤主体性、唤醒专业自觉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教师评价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的教师评价制度和评价政策的实践分析,针对我国现行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利用教师评价唤醒专业自觉的可能性,总结了利用评价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前提假设,在兼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充分利用教师主体性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法、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阐释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最后进行了唤醒中学教师专业自觉的评价应用与实践。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一、二、三章)对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教师评价的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分析了国际上美、英、日、韩等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教师评价制度和政策的实践情况,并对国内教师评价制度的经验、问题进行了反思,为研究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建立了基础。第三部分(第四、五、六章)从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总体模型的研究背景出发,论述教师专业自觉的内涵、利用评价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前提假设、唤醒专业自觉对教师评价模型提出的要求,阐述了教师专业自觉的过程、状态及其转换,分析了影教师专业自觉的因素,并利用博弈论理论分析利用教师评价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模型,建立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并结合文献,分析了最终评价指标的内涵,最后进行了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应用与实践,基于参考模型的组合性,实现基于学校个性化内涵表达的教师评价。第四部分(第七章),总结了论文所做的工作,描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及论文进一步需要完善的内容。

王文琦[7](2016)在《法治视阈下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党内法规为主体的地方官员考评制度体系,对地方官员采取主要以辖区经济绩效指标为主的锦标赛式的考核。这种考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积累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基于宏观的法治国家建设和微观的权力规范运行相结合的视角,对如何建构一个真正有利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地方官员考评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为起点,阐述了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实现依法治国,官员依法用权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在考评价值和功能的丰富、完善、挖掘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文章因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对文献和有关理论的梳理,考察了学者在官员考评制度理论研究、问题研究、对策研究等各个研究领域的现状,归纳了当前研究存在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其次,考察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架构和总体特征。文中诠释了地方官员、官员考核评价、政府绩效评估、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等相关概念;阐介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方式方法、考评程序及其结果运用等基本架构;梳理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发展脉络,包括建立了适应革命需要的干部鉴定制度的开创期,干部考评迈向制度化、正常化的发展期,考核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完备期和考核制度的法治化转化的转型期;概括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特点,包括倡导以德为先与政治忠诚的价值特征,贯彻“党管干部”原则的组织特征和兼顾高度统一与灵活性适应性的制度特征。其三,从权力腐败现象入手,通过制度、制度化水平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文中阐释了制度内核、科层架构与制度理性科层架构与制度理性和权力腐败等理论问题;探究了现行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功能缺陷、程序缺陷、结构缺陷;深度省思了现行地方官员考评的制度化问题,一是理论成熟、规范制定和机构建立的制度化过程及其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四个衡量指标,二是以制度化四指标来观照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三是讨论了我国现行地方官员考评制度面临的制度失灵的效能困境。其四,反思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宗旨目的、历史渊源和模式创新。文章阐介了制度的宗旨与目的,阐述了包括国家治理与选贤与能、国家一元治理结构及向法治化转型、法治的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等问题;系统梳理了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历史沿革,先秦两汉时期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员考评,隋唐两宋时期依法察纠百官违法失职,明清以降政府不断加大巡察监控力度,总结了封建官员考评制度的教训;考察了地方官员考评制度模式创新与再制度化,包括“全人考评”与制度过载,人与自由是制度的目的,缺位的官员权力考评等,论证了以“人”为对象的考评模式向以“权力”为对象的考评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其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法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理论框架。将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置于法治视阈下,阐释了关于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有关基本理论。在梳理法治、权力和官员考评制度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以下观点:权力是法治的主要对象——国家——的核心所在,国家法治的中心就是权力法治;权力考评是实现权力法治的手段,它通过常态化的考核评价使得官员权力在微观运行层面始终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法定的职权,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具有合法性、正当性和可考评性;考评官员权力具有推动依法治国、预防权力腐败的时代价值。在阐述上述观点的过程中明确了权力考评的内涵:官员权力考评就是运用法律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对由具体官员负责的国家权力运行的内容、过程、程序和结果进行考核并作出评价的行为。其目的在于推动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理性化、程序化、合法化,确保国家权力的纯洁性,以及权力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其六,基于权力法治的视角提出了以权力考评重构我国现行官员考评制度的理论设想。官员考评的制度功能须籍由国家法治的制度力量得以实现,并基于这种正向功能的发挥而成为国家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阐明了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目标、原则与方法,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主体、客体,提出了人民是官员考评的主体的论断。指出了官员权力考评的客体是一种复合客体,即官员和官员权力。二是论证了我国官员考评制度的法治化建构思路。主要探讨在权力考评主题下,如何推进相关立法,实现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表达法治化、制度运行法治化。此外,探讨了现有制度法治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制度调适的问题,即现行的党的考核法规如何融入国家法体系的问题。三是对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法治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增强法治和权力法治观念,加强权力公开,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增强社会参与及推动第三方考评估等问题。

马力[8](2016)在《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社会生活日益呈现出信息化、数据化特点,大数据时代也应运而生,并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评价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环境、理论、方法和流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管理决策的作用更加重要,各国政府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及其活动进行专门扶持,充分认可了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带来的影响,致力于优化社会科学评价的环境。本文面向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先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的变化,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以及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揭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必要性。然后以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实践、评价制度等方面为切入点,围绕着大数据与社会科学评价深度契合的相互关系,探索大数据与社会科学评价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从而提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概念,分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社会科学评价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大数据环境出现的原因和特点。本章对全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论述,理清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和社会科学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归纳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思维、方法和研究范式都发生了变化。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方法、指标体系和结果反馈等方面均要发生变化。再次,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内涵,提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框架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理论创新研究。首先,从哲学、信息管理学、计量学等学科和比较和分类等思想这些不同维度来构建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点,详细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包括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和评价理念的变革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分类与主要形式,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出大数据环境带来的社会科学评价形式的变化和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凸显“数据”在社会科学评价中重要性不断增加以及评价主体角色分化的必然趋势,论证了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日益重要的作用。最后,根据分类评价将是大数据环境下唯一有效的评价形式的判断,分析了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标准的影响和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不同评价对象评价的分类标准,揭示了的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变革。第四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创新研究。首先,论述了社会科学评价的传统方法,然后结合大数据环境的特点,指出大数据采集方法、清洗方法和分析挖掘等方法对于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创新,可以起到扩展评价数据的来源、使评价数据类型更多样、增加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的选择更为合理、使指标权重的设置更为准确、使评价数据数值更准确、使评价指标的赋值更为精准、使评议专家的判断更为科学、推动评价结果更加可靠的作用。第五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实践创新研究。首先,通过对传统社会科学评价流程的阐述,对比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科学评价流程的结构、各环节设置以及各环节科学选择方面的创新优势,突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实践设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构建原则和要求,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大数据环境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科学评价发展的新要求。再次,在社会科学评价专家的遴选方面,大数据环境的发展深化了评价专家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为实现交叉学科的评价,突破学科限制和学术垄断提供了可能,也进一步推动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效结合,使评议程序更为公正,结果更为精准。大数据的运用,将提高评价专家库的时效性,实现专家的有效合理匹配,解决传统同行评价成本高、效率低等局限,拓展了同行评价和评价专家遴选的新途径。最后,用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创新探索对本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创新研究。首先,阐述了传统社会科学评价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实施主体欠科学、评价标准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以及当前我国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评价主体学术性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其次,指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评价要求数据公开和合法化利用的需求不断提高和社会评价数据缺乏有效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这要求我们务必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科学评价保障机制,适应大数据环境带来的社会科学评价环境的变革,充分发挥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实现推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构建社会科学评价新环境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体系、推动建立分领域的权威的第三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和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评价大数据平台等措施。

张帆[9](2016)在《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竞技体育试图通过自身“微调”来优化备受诟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也逐渐遭遇瓶颈,尽管国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归根结底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一元化强烈追求,使运动员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尤其是淡化主体精神、人生价值等人文素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根本改变。鉴于此,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未来趋势。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证、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培养出来什么”、“什么影响培养”、“如何进行培养”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指引,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并采用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折衷排序法进行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达到理想绩效的优劣比较;研究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以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三则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良性发展的教育路径。获致结论如下:1、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方面(1)指标体系结构上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111项观测点。4个一级指标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及“人文精神”等。其中以“人文精神”指标权重比率(30%,30%)为最高;“人文精神”指标中心度(8.59)与原因度(0.09)为最高;“人文知识”指标绩效排序(7.85)最佳与差距值(0.21)最小。(2)各一级指标及各次指标之间亦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但评定委员、竞技体校成员及兼具两者身份的人员对整体指标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一级指标的评价有显着性差异存在。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方面(1)“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2)“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但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3)“学训因素”不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是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4)“表现因素”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5)“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1)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竞技理想模糊、人生价值取向扭曲、奥林匹克精神薄弱、运动协作精神不强、竞赛心理素质欠佳、道德人格不够高尚、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修养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消极现象。(2)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助推器、人性回归的指南针、专业素质的耦合剂、体育发展的矫正器。(3)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人文性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4)实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夺标”竞技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激活文化教学与专项训练、文化教师与专项教练之间的2种联动;要重塑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等3类体系;要处理好师资队伍、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评价体系等4项建设。

张磊[10](2015)在《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施》文中提出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是我党执政水平执政能力的直接保障,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而区党政领导班子作为基层的决策者与政策贯彻者,是自上而下联系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增强对其绩效的考核评估对从严治党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出发,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实证分析法等对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完善绩效考核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绩效考核等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对比分析,介绍了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和常用考核方法。然后,在以上基础上,依据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原则、根据等构建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第三,针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我国某市D区为例,进行案例实证分析,对D区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作出评价分析,提出建议对策。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得出文章的研究不足和展望:考核指标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从人民百姓的需要出发:建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要具有全面性,既包含主观的评价,又要有客观的数据;指标体系要具有针对性。

二、广播电视大学量化考核法探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及素质排队指数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播电视大学量化考核法探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及素质排队指数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1.1.2 体育组织改革发展的需要
        1.1.3 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需要基层单项体育协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2 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单项体育协会
        2.1.2 绩效评价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单项体育协会的研究
        2.2.2 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2.3 关于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德尔菲法
        3.2.3 层次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 章 结果与分析
    4.1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目标导向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全面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1.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4.2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4.3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4.3.1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主体和客体的选择
        4.3.2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的选择
        4.3.3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的初选
    4.4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专家团队的选择
        4.4.2 专家积极系数
        4.4.3 专家权威程度
        4.4.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4.4.5 专家咨询结果
    4.5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5.1 确定权重的步骤
        4.5.2 建立层次模型结构
        4.5.3 指标单层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4.5.4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6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第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第一轮)
附录B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C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附录D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调查问卷(工作人员问卷)
附录E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会员问卷)
附录F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政府问卷)
附录G 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捐赠者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 乡村教育
        (二) 乡村小学校
        (三) 现代教育
        (四) 教育现代转型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四、X市的其他考核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六、小结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四、结论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2 理论方法基础
    2.1 整合营销理论
    2.2 波特五力模型
    2.3 PEST分析
    2.4 评价模型
3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3.1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概况
    3.2 我国煤机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
    3.3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3.5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竞争环境的五力模型分析
4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设计
    4.1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SWOT分析
    4.2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营销定位与目标
    4.3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策略内容
    4.4 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
    4.5 内部资源整合
5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实施效果评价
    5.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5.4 指标权重的计算
    5.5 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6 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实施保障
    6.1 完善市场营销网络
    6.2 培养高素质营销队伍
    6.3 改进营销绩效考核体系
    6.4 加强营销风险控制
    6.5 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6.6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营销分属部门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样本选取
        1.3.4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交通与区域交通网络
        2.1.2 旅游与旅游业
        2.1.3 区域旅游合作
        2.1.4 交通通达性
        2.1.5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2.1.6 区域旅游合作度
    2.2 理论基础
        2.2.1 交通区位理论与点轴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与旅游O-D理论
        2.2.3 区域旅游辐射理论与发展梯度理论
        2.2.4 区域旅游一体化与旅游圈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交通运输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理论构架
    3.1 交通与旅游的辩证关系
        3.1.1 交通与旅游密不可分
        3.1.2 旅游者对交通的要求
    3.2 交通网络对3个典型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历时性分析
        3.2.1 长三角旅游合作
        3.2.2 湘鄂赣旅游合作
        3.2.3 湖南省域旅游合作
    3.3 交通网络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共时性分析
        3.3.1 不同国家层面旅游合作
        3.3.2 不同省区层面旅游合作
        3.3.3 大都市圈旅游合作
    3.4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归纳
        3.4.1 政府主导或推动型
        3.4.2 企业主导或行业引导型
        3.4.3 空间引致合作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目标和内涵
        4.1.1 评估的目标
        4.1.2 评估的内涵
        4.1.3 影响区域旅游合作行为的要素
    4.2 合作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和思路
        4.2.1 区域旅游合作度评估的整体性设计
        4.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3 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4.3.1 预选指标集的建立(初选)
        4.3.2 指标的筛选
        4.3.3 指标的确立和归并
    4.4 指标测度方法选择
        4.4.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4.4.3 评价指标的计量
        4.4.4 区域旅游合作度的评价模型
        4.4.5 指标筛选过程
        4.4.6 指标取舍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度的实证分析
    5.1 武陵山片区景区及其可达性
        5.1.1 武陵山片区地市交通的可达性
        5.1.2 片区景点可达性评价方法
        5.1.3 旅游景点分布和可达性分析
    5.2 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区域
    5.3 武陵山片区各城市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分析
        5.3.1 公路通达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公路通达性的测度
        5.3.3 铁路交通和航空通达性分析
        5.3.4 片区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格局分析
    5.4 测算大湘西与周边各地市的旅游合作度
        5.4.1 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状况分析
        5.4.2 合作度测算依据
        5.4.3 筛选测算对象及测算
        5.4.4 测算结果及分析
    5.5 大湘西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分析
        5.5.1 大湘西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历程
        5.5.2 三市州间旅游合作完整度
        5.5.3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组织度
        5.5.4 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直观度
        5.5.5 测算三市州之间旅游合作度
        5.5.6 测算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交通的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及弹性分析
    6.1 旅游倒逼交通发展
        6.1.1 武陵山片区旅游龙头呈现
        6.1.2 武陵山片区第一个旅游地的形成
        6.1.3 旅游地的发展倒逼交通改善
    6.2 武陵山区交通网络化建设
        6.2.1 大湘西互连互通的交通基础建设
        6.2.2 大湘西交通网络推动旅游合作
        6.2.3 交通发展与旅游合作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6.3 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历时性影响
        6.3.1 旅游运输通道类型及演化机制
        6.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6.3.3 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合作的影响
    6.4 交通网络对不同市州区旅游合作效率的影响
        6.4.1 交通网络密度对合作效率影响
        6.4.2 交通网络优势度对旅游合作效率影响
    6.5 武陵山片区旅游交通通达性计算
        6.5.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6.5.2 研究方法
        6.5.3 旅游节点交通通达性评价
        6.5.4 通达性与旅游合作的关系
    6.6 交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影响的类型
        6.6.1 旅游资源禀赋的牵引
        6.6.2 地理区位与地理环境的优势
        6.6.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助推
        6.6.4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6.6.5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交通规划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
        (一) 教师评价的相关研究
        (二) 专业自觉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组织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 教师评价
        (二) 专业自觉
    二、教师评价理论基础
        (一) 教育哲学
        (二) 社会学
        (三) 管理学
        (四) 心理学
    三、小结
第二章 国际教师评价发展与启示
    一、美国教师评价的发展
        (一) 20 世纪中叶以前美国教师评价
        (二) 20 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美国教师评价
        (三) 20 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教师评价
    二、英国教师评价发展
        (一) 20 世纪80年代早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
        (二) 20 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三) 20 世纪90年代末期的PRP教师评价制度
        (四) 21 世纪以来的绩效管理教师评价制度
    三、日本教师评价发展
        (一) 20 世纪50年代~80 年代末的勤务评价制度
        (二) 20 世纪90年代的业绩评价制度
        (三) 21 世纪以来的绩效评价制度
    四、韩国教师评价的发展
        (一) 1964 年~2000 年的工作成绩评价制度
        (二) 2000 年至今的教师评价新制度
    五、教师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 教师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
        (二) 对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启示
    六、小结
第三章 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分析
    一、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历史变革
        (一)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制度的建立
        (二) 中小学教师考核制度的确立及实施
        (三) 教师奖励制度的雏形
        (四) 教师奖励制度的初步健全
        (五) 教师奖励制度的再修订
    二、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及其主要特征
    三、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问题与反思
    四、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方向
    五、小结
第四章 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模型探索
    一、研究背景
    二、教师专业自觉分析
        (一) 教师专业自觉的内涵分析
        (二) 教师专业自觉的过程与层次分析
        (三) 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自觉
    三、影中学教师专业自觉的因素分析
        (一) 外在社会环境因素
        (二) 个人因素
        (三) 促成教师专业自觉的条件分析
    四、利用评价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前提假设
        (一) 教师专业发展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假设
        (二) 人性假设
        (三) 职业发展动机假设
        (四) 理性人假设
    五、唤醒专业自觉对教师评价模型提出的要求
        (一) 唤醒专业自觉为目标的教师评价新作用
        (二) 唤醒专业自觉引发的教师评价新取向
        (三)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目的
        (四)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原则
        (五)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特征
    六、博弈论视角利用教师评价唤醒专业自觉的可能性分析
        (一) 博弈的局中人分析
        (二)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分析
        (三) 博弈中的支付函数分析
        (四) 博弈论视角唤醒专业自觉的机制设计
    七、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模型
        (一) 唤醒专业自觉教师评价的总体模式理想模型
        (二) 唤醒专业自觉教师评价的单次评价模型
        (三) 唤醒专业自觉的评价模型分析
    八、小结
第五章 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方法及技术概述
        (一)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综合评价模型选择
        (二) 唤醒教师专业自觉的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建立与应用过程
        (三) 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的建立方法
        (四)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二、唤醒专业自觉对教师评价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三、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的建立
        (一) 唤醒教师专业自觉评价指标理想参考模型建立所遵守的理念
        (二)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三)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体系理想参考模型的功能
        (四) 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的初步建立
        (五) 评价指标理想参考模型的第一次修正
        (六) 基于重要性分析的评价指标理想参考模型的第二次修正
    四、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一) 指标权重计算来源数据的规范
        (二) 指标计算样本数据的采集方法介绍
        (三) 指标权重的数学计算模型
        (四)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的程序支持
        (五)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五、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合理性分析
        (一)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维度与作用分析
        (二) 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内涵与合理性分析
        (三) 教学行为评价体系内涵与合理性分析
        (四) 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内涵与合理性分析
    六、小结
第六章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应用与实践
    一、唤醒专业自觉的评价指标体系理想参考模型的应用实践
        (一) 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实例
        (二) 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实例
        (三) 教师成果绩效评价体系与标准实例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 信度分析方法的选择
        (二) 效度分析方法的选择
        (三) 教师专业素质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四)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五) 教师成果绩效的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三、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结果应用
        (一) 单项统计分析的利用
        (二) 总体评价结果的利用
    四、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模型实践
        (一) 评价模型的应用描述
        (二) 唤醒专业自觉的教师评价模型实践分析
    五、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本文结论
    二、本文创新点
    三、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7)法治视阈下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存在的难题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概述
    一、基本概念
        (一)地方官员释义
        (二)官员考核评价
        (三)政府绩效评估
        (四)地方官员考评制度
    二、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基本架构
        (一)考评主体
        (二)考评内容
        (三)考评方式方法
        (四)考评程序与结果运用
    三、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形成脉络
        (一)开创期:建立适应革命需要的干部鉴定制度
        (二)发展期:干部考评迈向制度化、正常化
        (三)完备期:考核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转型期:考核制度的法治化转型
    四、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的特点
        (一)价值特征:倡导以德为先与政治忠诚
        (二)组织特征: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三)规范特征:兼顾高度统一与灵活性适应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问题
    一、制度、科层架构与权力腐败
        (一)制度及其释义
        (二)科层架构与制度理性
        (三)权力腐败问题
    二、现行地方官员考评的制度缺陷
        (一)功能缺陷
        (二)程序缺陷
        (三)结构缺陷
    三、现行地方官员考评的制度化问题
        (一)制度化及其衡量标准
        (二)考评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分析
        (三)制度化水平与制度失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反思
    一、宗旨与目的的再思考
        (一)国家治理与选贤与能
        (二)一元治理结构及其转型
        (三)法治:手段与目标的辩证
    二、历史借鉴:经验与教训
        (一)先秦两汉: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员考评
        (二)隋唐两宋:依法察纠百官违法失职
        (三)明清以降:不断加大巡察监控力度
        (四)封建官员考评制度的教训
    三、模式创新与再制度化
        (一)“全人考评”与制度过载
        (二)人与自由是制度的目的
        (三)缺位的官员权力考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治、权力与官员考评制度
    一、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权力法治
        (一)权力的相关理论释义
        (二)权力法治的思想渊源
        (三)权力法治是法治国家题中之义
        (四)权力考评是权力法治的实现手段
    二、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应然逻辑
        (一)官员职权的法定性
        (二)官员权力考评的正当性
        (三)官员权力的可考评性
    三、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价值归属
        (一)考评官员权力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二)考评官员权力是预防权力腐败的迫切要求
        (三)考评官员权力是官员考评制度完善的内在要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权力考评: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重构
    一、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基本框架
        (一)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主客体
        (二)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目标
        (三)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原则
        (四)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具体方法
    二、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法治化
        (一)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表达法治化
        (二)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运行法治化
        (三)地方官员权力考评的制度调适法治化
    三、我国地方官员权力考评制度的建构路径
        (一)消除“权大于法”思想,树立权力法治观念
        (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建构“制度之笼”
        (三)推进权力公开,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加强地方法制建设,总结提升地方经验
        (五)建立和完善权力考评的公众(社会)参与机制
    本章小结
讨论与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1 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现状
        0.2.2 国内外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现状
        0.2.3 国内外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现状
    0.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思路
        0.3.3 研究方法
        0.3.4 研究创新点
1 大数据环境与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概念
    1.1 社会科学评价
        1.1.1 科学及科学评价
        1.1.2 科学的分类
        1.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1.1.4 社会科学评价及其作用
    1.2 大数据环境
        1.2.1 大数据环境的含义
        1.2.2 大数据环境的特点
    1.3 创新
    1.4 本章小结
2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影响
    2.1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及社会科学的影响
        2.1.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的变化
        2.1.2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2.1.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
    2.2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
        2.2.1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冲击
        2.2.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变化
        2.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特点
    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需求
        2.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内涵
        2.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创新
    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3.1.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变革
    3.2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分类与主要形式
        3.2.1 社会科学评价分类
        3.2.2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形式的变化
    3.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变化
        3.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变化
        3.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客体的变化
    3.4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标准
        3.4.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标准
        3.4.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分类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方法创新
    4.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传统方法
        4.1.1 社会科学评价的定性方法
        4.1.2 社会科学评价的定量方法
        4.1.3 社会科学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4.2 大数据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2.1 大数据采集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2.2 大数据清洗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2.3 大数据挖掘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创新
    5.1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程序
        5.1.1 社会科学评价的一般程序
        5.1.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程序创新
    5.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
        5.2.2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5.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创新
    5.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遴选
        5.3.1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专家的遴选
        5.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遴选的创新
    5.4 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5.4.1 评价过程的创新
        5.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
        5.4.3 评价结果的改进
    5.5 本章小结
6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创新
    6.1 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6.1.1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6.1.2 我国目前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6.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创新的新需求
        6.2.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环境需要变革
        6.2.2 大数据环境下要重视社会科学评价对管理决策的作用
        6.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6.3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新环境
        6.3.1 建立健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体系
        6.3.2 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体系
        6.3.3 推动建立分领域的第三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
        6.3.4 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评价大数据平台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9)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文素质相关研究
        1.2.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1.3 研究应用价值
        1.3.1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3.2 为培养主体学校提供借鉴素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人文素质
        2.1.2 人文素质教育
        2.1.3 指标体系
        2.1.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2.1.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2 理论基础
        2.2.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2.2.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观点
        2.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观点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思路
        3.1.1 掣肘的根源
        3.1.2 转轨的捩点
        3.1.3 困境的消弭
    3.2 技术路线
        3.2.1 准备阶段
        3.2.2 执行阶段
        3.2.3 完成阶段
4 研究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研究架构
        4.3.1 建构指标体系
        4.3.2 指标体系调查
    4.4 研究工具
        4.4.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初步建构
        4.4.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初稿审查与修改
        4.4.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实施程序
    4.5 资料处理
        4.5.1 数据处理
        4.5.2 数据分析
    4.6 结果与分析
        4.6.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整合分析
        4.6.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分析
        4.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影响关系分析
        4.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绩效排序分析
        4.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调查分析
    4.7 讨论
        4.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结果
        4.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相对权重关系结果
        4.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指标绩效及影响关系
        4.7.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5 研究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5.1.1 研究目标
        5.1.2 研究内容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3 研究架构
        5.3.1 自变量
        5.3.2 中介变量
        5.3.3 因变量
    5.4 研究假设
    5.5 研究工具
        5.5.1 研究工具撰拟说明
        5.5.2 研究工具内容说明
        5.5.3 研究工具检验
    5.6 资料处理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6.2 卡方检验
        5.6.3 t检验
        5.6.4 单因子方差分析
        5.6.5 探索性因子分析
        5.6.6 信度分析
        5.6.7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5.7 结果与分析
        5.7.1 研究样本暨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5.7.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8 讨论
        5.8.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5.8.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6 研究三: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
    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6.1.1 研究目标
        6.1.2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方法
    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把握的关系
        6.3.1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6.3.2 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
        6.3.3 人文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
    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做出的选择
        6.4.1 从根本上转变竞技运动功利主义的偏颇价值观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呼唤人文素质的教育
        6.4.3 建构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1234”教育路径
        6.5.1 一个理念
        6.5.2 二种联动
        6.5.3 三类体系
        6.5.4 四项建设
7 综合讨论
    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价值判断
        7.1.1 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人文知识)
        7.1.2 掌握为人的基本道理(人文思想)
        7.1.3 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人文方法)
        7.1.4 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
    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的理性认识
        7.2.1 人文素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2.2 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主要成因
    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现实选择
        7.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夺标育人的助推器
        7.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指南针
        7.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耦合剂
        7.3.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发展的矫正器
    7.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4.1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方面
        7.4.2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方面
        7.4.3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
8 研究结论
    8.1 本研究指标体系可概括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指标要素
    8.2本研究影响模型可勘查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影响机制
    8.3 本研究教育路径可提供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 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综述
    2.3 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3.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3.2 绩效考核的运用实施
    3.3 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与反馈
第四章 区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实证分析——以D区为例
    4.1 D区区管领导班子考核综述
    4.2 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广播电视大学量化考核法探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及素质排队指数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县级单项体育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汝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西南天地煤机公司整合营销策略研究[D]. 宋杰磊.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交通互连互通对区域旅游合作度的影响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6市(州、区)为例[D]. 王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唤醒专业自觉的中学教师评价研究[D]. 张钧.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7]法治视阈下我国地方官员考评制度研究[D]. 王文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6)
  • [8]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D]. 马力. 武汉大学, 2016(12)
  • [9]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区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施[D]. 张磊. 天津工业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广播电视大学定量评估方法探索与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方法和质量排队指数的我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