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尹宏伟[1](2020)在《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垂体瘤卒中是因垂体瘤发生出血或者梗塞后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基本类型。目前关于垂体瘤卒中的研究多局限于出血性卒中,而关于缺血性卒中的报道较少,仅仅见于一些个案报道和小样本量的研究。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临床病程进展多呈急性或亚急性,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受损、眼肌麻痹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以及垂体前叶功能受损的内分泌系统症状。由于垂体瘤缺血性卒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术前诊断标准,临床上极其容易误诊漏诊,多依靠术后病理才能确诊。而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急症,一旦误诊漏诊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术前能够作出准确的诊断极其重要。目的:探究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分泌学方面的临床特征,为垂体瘤缺血性卒中的术前诊断提供帮助。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26例垂体瘤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病例资料,同时纳入随机抽取的26例垂体瘤出血性卒中患者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共纳入52例垂体瘤卒中患者,其中垂体瘤缺血性卒中2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26例。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方面,垂体瘤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8例,女性8例,男女性别比为2.25:1;年龄23~74岁(56.50±12.42岁);病程1.5~30天(7.25±5.95天);主要表现为头痛25例(96%),视力视野受损17例(65%),眼睑下垂12例(46%),恶心呕吐12例(46%)等症状;卒中评分0-8分(1.92±1.78分),以上各方面与出血性卒中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影像学方面,缺血性卒中组肿瘤最大径16~47mm(23.87±7.09mm),大腺瘤24例(92%),巨腺瘤2例(8%),与出血性卒中组相比肿瘤大小无统计学差异;26例(100%)患者动态增强MRI均呈“环形强化”,16例(62%)患者伴有瘤内“点片样强化”,两种影像学特征均多于出血性卒中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蝶窦黏膜增厚8例,与出血性卒中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内分泌学方面,垂体瘤缺血性卒中25例患者(96%)存在腺垂体功能低下,其中全垂体功能受累13例(50%),二轴受累9例(35%),单轴受累3例(12%),性腺功能低下22例(85%),甲状腺功能低下14例(54%),肾上腺功能低下13例(50%),腺垂体功能受损情况与出血性卒中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各受累激素下降率由高到低依次泌乳素(100%)、睾酮(100%)、促黄体生成素(75%)、孕激素(75%)、促甲状腺激素(69%)、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65%)、雌二醇(54%)、游离甲状腺素(54%)、皮质醇(5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3%)、促卵泡生成素(38%)、生长激素(15%),其中泌乳素和睾酮下降率高于出血性卒中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方面,所有垂体瘤卒中患者均行经鼻碟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病理学方面,26例(100%)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理均发现片状凝固性坏死,其中能通过病理免疫组化分型的有19例,包括免疫组化激素标志物阴性腺瘤9例(47%),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4例(21%),多激素或双激素细胞腺瘤3例(16%),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例(11%),泌乳素细胞腺瘤1例(5%)。结论:1.动态增强或增强MRI垂体瘤病变周边出现“环形强化”特点具有极高的诊断敏感度,首次发现和提出了瘤内“点片状强化影”是垂体瘤缺血性卒中重要影像学特点;2.首次发现和提出了“血清泌乳素和睾酮水平的急剧降低是垂体瘤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内分泌学特征”这一结论;3.初步提出垂体瘤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依据:(1)动态增强或增强MRI示垂体瘤瘤周环形强化伴瘤内点片状强化;(2)PRL和T急剧下降。
秦宝娟[2](2020)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证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文中提出目的:我们团队曾基于对古代中风分类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这一新的框架下,探索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及TOAST分型之间的差异,为认识潜在的病因学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就诊并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456例,按照《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提出的中风诊断分类标准,将以歪斜偏废之候为核心症状的临床表型诊断为真中风,不以歪斜偏废之候为核心症状的临床表型诊断为类中风,观察不同诊断分类的构成情况。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定,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采集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上测量所有患者梗死灶直径并记录梗死灶数目、部位、DWI病灶分型。采用Fazekas评分在T2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FLAIR)上评价所有患者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程度,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及头颅核磁影像资料进行TOAST分型评定,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患者的病因学差异。结果:1.45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真中风组244例,类中风组212例。真中风组包括中经络233例和中脏腑11例。类中风组中单一亚型者120例,二种及以上亚型并见者92例。单一亚型患者中,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风眩58例,风痹23例,风癔19例,风痱18例,风呆2例。2.与真中风组患者相比,类中风组患者发病年龄较低、住院天数较短,入院Bathel指数、出院Bathel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危险因素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类中风组高脂血症者比例高于真中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1%vs49.18%,P=0.003)。3.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组患者的证候要素均以痰、火热、风等实证最为常见,类中风组气虚证患者比例低于真中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9%vs19.26%,P=0.029)。4.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组患者的梗死灶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中风组单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多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均小于真中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前循环梗死多见,但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前循环梗死患者比例较低(59.02%vs45.75%,P=0.005),后循环梗死患者比例较高(24.59%vs38.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梗死部位均以累及基底节和/或侧脑旁多见,但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累及基底节和/或侧脑旁者、额叶者比例较低(50.82%vs39.15%,P=0.013;31.97%vs23.11%,P=0.035),累及小脑者比例较高(2.05%vs8.0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伴WMLs者比例较低(91.16%vs83.96%,P=0.047),出现重度WMLs比例较低(37.29%vs28.30%,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DWI分型上,两组单部位病灶均以小的穿通支梗死多见,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小的穿通支梗死比例较高(39.75%vs49.06%,P=0.046),大的穿通支梗死比例较低(7.79%vs2.83%,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部位病灶中,类中风组后循环多发者比例高于真中风组(10.38%vs3.69%,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组患者TOAST分型均以小动脉闭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型为主。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SAO型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28%vs54.92%,P=0.001)。结论:1.本研究中真中风发病率稍高于类中风,真中风以中经络为主,类中风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眩、风痹、风癔、风痱、风呆。2.真中风和类中风急性期的证候要素均以痰、火热、风等实证为主,但真中风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气虚证。3.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前循环梗死、大的穿通支或大面积梗死、重度WMLs者多表现为真中风;后循环梗死、小的穿通支或腔隙性梗死、轻度WMLs者多表现为类中风。
耿春生[3](2020)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200万的青年卒中患者。据目前资料显示,青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15%~18%左右。相较老年患者而言,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更加复杂,而且,青年缺血性患者卒中后可伴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此外,卒中后高致残率及精神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并可加重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阐明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故此,我们对青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加以分析,为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连续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2月~2019年6月入院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并显示与临床症状相符的责任病灶。入组对象不包括TIA、医源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同期收集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 调查内容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包括:(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有无睡眠障碍;(2)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冠心病、卒中家族史;(3)个人史:吸烟、饮酒史、口服避孕药物史、特殊药物接触史、冶游史;(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血凝、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缔组织病抗体、肿瘤标志物、寄生虫抗体;(5)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心脏及颈部动脉彩超、心脏发泡实验、头颅CT及头颈联合CTA、头颅MRI及头颅MRA;(6)神经功能状态评估:入院时NIHSS评分。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及非方差齐性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一般资料共连续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2月~2019年6月入院的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其中男143例,女37例,男女比例3.86:1,年龄18~45(36.8±6.4)岁;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其中男114例,女36例,男女比例3.17:1,年龄18~45(35.4±7.1)岁。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血浆红细胞计数、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对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情况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和房颤的组间分布尚无差异(P>0.05)。3 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χ2检验的结果,将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同时加入性别因素进行校正,自变量筛选采用Enter法,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OR=6.93,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5.55,P<0.01)、吸烟(OR=4.46,P<0.01)、肥胖(OR=4.26,P<0.05)和高血压(OR=3.39,P<0.05)。4 病例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IPSS分类采用IPSS方法对病例组的180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类,结果显示122例(67.8%)青年卒中患者伴有一个(或以上)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75例(41.7%)患者伴有IPSS分类的一种危险因素,其中慢性全身性疾病(13.9%)和脑动脉病(12.2%)是最常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类。5 病例组患者的TOAST病因分型采用TOAST分型标准对病例组的180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103例(57.2%),心源性卒中2例(1.1%),小血管闭塞23例(12.7%),不明原因24例(13.3%),其他病因28例(15.6%),包括烟雾病16例、动脉炎5例、结缔组织病5例、动脉夹层1例、淀粉样变1例。6 病例组IPSS分类和TOAST病因分型的比较IPSS方法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类主要为: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1个)、慢性全身性疾病、脑动脉病和心源性疾病。TOAST病因分型结果主要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其他原因型、不明原因型、小血管闭塞型。7 IPSS分类和脑梗死影像学特征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7.1 IPSS分类和多发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IPSS分类和多发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源性疾病和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0.05)。7.2 IPSS分类和非轻型卒中相关性分析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PSS分类和非轻型卒中之间尚无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肥胖和高血压是青年缺血性卒中重要的传统血管危险因素。2、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nternational Pediatric Stroke Study,IPSS)分类可用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研究。
尹晓亮[4](2019)在《脑血运重建的相关研究 ——颈动脉闭塞再通的荟萃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与动脉吻合训练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目的 汇总已发表关于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NAICAO)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文章,系统性评价对NAICAO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获取关于NAICAO行血管内治疗的文献,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本次研究的报道,提取关于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随访的累积死亡率、再发卒中发生率等指标。对各效应量合并前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或meta回归,对产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单臂研究的各个效应量进行合并,对有两组比较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上述汇总结果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和校正,判别所合并的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结果 单臂研究汇总结果显示,总体手术再通成功率为76%,95%CI(0.66,0.8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3%,95%CI(3.8,10.3)。成功再通组和未获再通组累积再发卒中发生率和累积死亡率分别为3.6%比13.3%和13%比31%,校正后的RR值分别为 0.57,95%CI(0.343,0.945)和 0.95,95%CI(0.32,1.08)。结论 对症状性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在技术上安全可行且成功率较高。获得再通者较未获得再通者相比再发卒中的风险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的也存在降低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第二部分目的 评价血管内再通治疗非急性期颈动脉闭塞的技术成功率、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量化模型对再通成功率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经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非急性期颈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通过随访获取患者预后和生存信息。按手术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再通组和未获再通组,通过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事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索导致出现结局事件的风险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法对比二组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风险比例;通过Nomogram图预测手术再通的成功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9位患者,62例次手术,手术再通成功率为75.81%,围术期并发症6.45%,平均随访时间为36.53±3.92个月。成功再通组与未获再通组患者主要结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52%和23.08%,导致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颈动脉闭塞和糖尿病。二组患者在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上有显着性差异,RR=0.16,95%CI(0.03,0.84)。本研究提出的预测模型经验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成功的血管再通能显着降低再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相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AS治疗,颈动脉闭塞行血管内再通并未额外增加围手术期卒中风险。本预测模型可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特点进行量化以准确数据预测再通成功概率。第三部分目的 为掌握全面的脑血运重建技术,采用大鼠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建立适于神经外科医师进行显微血管吻合综合训练的动物模型。方法 取成年SD大鼠,全身麻醉后开腹,显露并充分游离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测量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长度及各节段管径。选择无分支动脉发出且较长节段的腹主动脉主干行端-端血管吻合术,一侧髂总动脉和骶正中动脉进行端-侧吻合,双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及侧-侧吻合术。术中采用“挤牛奶技术”检查各吻合口的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12只SD大鼠成功的进行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的解剖分离,每只大鼠可供完成4次血管吻合练习。在左肾动脉下方直至右侧髂腰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主干长度(15.6±2.50)mm,管径(1.6±0.26)mm,行端-端吻合;骶正中动脉平均管径(0.80±0.08)mm,做鱼嘴状切开后,与右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左侧髂总动脉长(9.0±1.52)mm,管径(1.0±0.16)mm,在其发出处切断,与右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双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后其远段并行排列有(5.1±0.36)mm的长度可行侧-侧吻合。结论 大鼠腹主动脉-髂总动脉模型可较为全面地用于模拟神经外科常用血管旁路移植术式,适于有一定显微外科技术基础的神经外科医师进行系统的血管吻合训练。
徐旭华[5](2019)在《自发性脑出血血肺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与肾功能不全及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仅次于缺血性卒中的脑卒中第二大常见病因,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目前脑出血治疗手段有限,采用何种途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的预后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脑出血后血肿远隔部位弥散加权成像(di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病灶(remote DWI lesions,R-DWILs)可存在于大约11.1-41%的患者中。这些病灶不一定引起即刻功能缺失,但却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然而,这些DWI病灶如何形成,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脑和肾在血管解剖和血流动力学上具有许多相似的特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s disease,cSVD)和肾小血管病被认为可能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已有研究表明肾功能不全与cSVD影像学特征如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及腔隙相关。R-DWILs 有时被认为是另一种潜在的cSVD影像特征,肾功能然而肾功能不全与R-DWILs的相关性尚无报道。此外,依赖单一影像学特征对cSVD进行评估容易产生偏倚,近来有学者提出结合CMBs,WMHs,EPVS和腔隙四种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评分可以更全面衡量cSVD总体负担情况,目前肾功能不全与cSVD总体负担的相关性也罕有研究探及。即往研究表明R-DWILs与CMBs,WMHs和半卵圆中心EPVS相关,提示了cSVD在R-DWILs形成中的潜在作用。然而,多数研究只聚焦于1个或2个cSVD影像学特征,罕有研究同时全面地分析CMBs、WMHs、EPVS和腔隙4种关键cSVD影像学特征,以及结合这4种影像学特征对cSVD总体负担进行评估。因此,在本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检测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情况,并探究了其与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和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的关联。第二部分,我们详细描述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与脑小血管病各影像学特征和总体负担情况,并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第一部分 肾功能不全与自发性脑出血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及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相关研究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是否与脑出血血肿远隔部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病灶(remote DWI lesions,R-DWILs)及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相关。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6例。应用磁共振DWI序列确定是否存在R-DWILs,并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2加权序列上分别评估腔隙,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及血管间隙扩大情况,综合以上四种影像学标志对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进行评分。应用被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蛋白尿及胱抑素C评定肾功能不全。研究结果126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9例(23.0%)存在R-DWILs,105例(83.3%)脑小血管病总评分≥1分。多变量Logistic分析表明:在脑出血患者中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脑出血病史、脑梗塞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抽烟,饮酒,发病前抗血小板治疗及发病前降压治疗后,被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比值比(oddsratio,OR)=6.0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3-20.78)的降低,蛋白尿(OR=3.07,95%CI:1.25-7.54)和胱抑素 C(OR=2.73,95%CI:1.11-6.72)的升高与存在R-DWILs显着相关。同时胱抑素C(OR=3.16,95%CI:1.39-7.19)和蛋白尿(OR=2.79,95%CI:1.34-5.83)的升高还与脑小血管病总评分增加显着相关。结论肾功能不全与R-DWILs及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具有相关关系,肾功能不全标志物,尤其胱抑素C有可能成为R-DWILs及较重的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的标志。第二部分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远隔部位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上显示的高信号病灶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s disease,cSVD)各影像学特征及总体负担的关联。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44例。应用磁共振DWI序列确定是否存在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remote DWI lesions,R-DWILs)。在T2 Flair,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2WI上分别评估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spaces,EPVS)情况,并综合以上四种影像学特征对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进行评分。研究结果57例(16.6%)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存在R-DWILs。76.2%的患者至少存在1个cSVD影像学特征,51.2%的患者至少存在2个cSVD影像学特征。多变量Logistic分析表明存在CMBs(比值比(odds ratio,OR)3.8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59-9.46),高级别 WMHs(OR 4.78,95%CI 2.24-10.20),存在腔隙(OR 2.55,95%CI 1.09-7.69),脑叶及深部混合 CMBs(OR 2.66,95%CI 1.34-5.28),脑叶及深部混合腔隙(OR2.90,95%CI 1.09-7.69),脑室周围WMHs(OR2.08,95%CI 1.39-3.10),深部 WMHs(OR 1.74,95%CI 1.19-2.54),和总 WMHs(OR 1.45,95%CI 1.18-1.79)和R-DWILs显着相关。R-DWILs还与较重的cSVD总体负担相关(OR 2.13,95%CI 1.53-2.99)。此外,根据年龄是否≥60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在每个小组内cSVD总分和R-DWILs仍然独立相关。结论R-DWILs与cSVD各影像学特征及总体负担相关。cSVD可能对R-DWILs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许丽,王春华[6](2018)在《出血性脑梗塞影像学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对本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其影像学特征均表现为不规则形状或者扇形的大片低密度病灶影,并且病灶的边缘比较清晰;而在高密度灶上呈现出了小斑片状或者点状,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占位病变;本组患者进MRI检查,其影像学结果显示为患者梗塞区域内存在斑片状的混杂信号。结论:对本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临床上诊断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时,CT和MRI都是极其重要的诊断方法,其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王健[7](2018)在《颅外颈内动脉病变与出血型烟雾病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烟雾病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香槟征与同侧颅内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背景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病(1)。近年来烟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出血型烟雾病是重要的临床类型,约占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一半左右,其致死、致残率高,临床预后差(2,3)。在既往的研究中,与出血型烟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颈内动脉Willis环及侧枝动脉的动脉瘤(4,5),延长/扩张的后交通动脉及脉络膜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的病变累及(6-9)。但是以上研究多集中于颅内的血管特点,很少有研究关注颅外段颈内动脉的特点与颅内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颅外段颈内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分叉以上1.52cm)管径突然变细: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ICA)/颈总动脉末端管径(CCA)≤0.5,表现为颅外段颈内动脉“香槟征”样(champagne bottle neck sign,CBNS)特点,是一个简单而又新颖的评估烟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10-11)。既往文献证明伴有CBNS的颈内动脉其同侧大脑半球较无CBNS侧脑血流储备差,并且与同侧颅内缺血性事件相关(12)。然而,颈内动脉CBNS和同侧颅内出血性事件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研究目的评估在烟雾病患者中颅外段颈内动脉香槟征与同侧颅内出血性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明确诊断并连续入组了76例没有明确原因可以直接导致出血的烟雾病患者,烟雾病诊断按照日本健康、劳动和福利部提出的指南为依据,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全脑血管造影,CBNS定义为脑血管造影侧位图像中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颈总动脉末端管径≤0.5,每个患者的左右半球分别被定义为出血半球与非出血半球。观察CBNS与同侧半球颅内出血性事件的关系。结果76名患者(39名出血型)的152侧大脑半球中有44侧半球(28.9%)表现为颅内出血性事件,其中3侧(6.8%)为多发性出血。44侧出血半球中,3个多次出血的大脑半球因不能准确识别出血位置被排除在外。剩下的41个有颅内出血的大脑半球,其中20个出血位置(48.8%)在前部,21(51.2%)个在后部。152侧颈动脉ICA/CCA的比值平均为0.53±0.12,其中49人(64.5%)表现为至少一侧颈内动脉CBNS,21人(27.6%)表现双侧CBNS,28人(36.8%)表现为单侧CBNS。对比没有颅内出血事件的半球,伴有出血事件的半球有明显同侧更小的ICA/CCA比值(0.49±0.11 vs.0.55±0.12,p<0.01)以及更多的颈内动脉CBNS发生率(63.7%vs.41.7%,p=0.01)。伴有同侧CBNS的出血半球,其出血位置较没有CBNS的半球表现为更多的后部出血(57.1%vs.23.1%,p=0.05)。通过单因素(OR,2.45;95%CI,1.19-5.05;p=0.02)和多因素(OR,3.23;95%CI,1.48-7.06;p<0.01)逻辑回归发现颈动脉CBNS与颅内同侧出血明显相关,且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香槟征与同侧颅内的出血性事件明显相关,特别是表现为后部出血的烟雾病患者。第二部分颅外段颈内动脉结构破坏的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特点及相关性研究背景既往有病理或尸检证据表明,烟雾病不仅累及颅内段颈内动脉主干及分支,同时也可以累及颅外段颈内动脉(13,14),但是累及颅外段颈内动脉患者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意义却并不十分清楚。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揭示了颈动脉香槟征与同侧颅内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但是颈动脉香槟征是否意味着颅外段颈内动脉的疾病累及,这一点并没有被证实。高分辨颈动脉超声是分析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结构的最简洁快速的方法,既往文献发现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管壁结构是否完整可以通过高分辨超声探头给予评估(15,16)。由于烟雾病颅内血管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以内膜增厚,内弹力层的结构破坏及中膜的菲薄为主(13,14,17,18),我们假设颅外段颈内动脉起始部存在疾病累及并且与颅内表现一致,其内弹力层、中膜结构破坏就有可能被高分辨颈动脉超声所发现。研究目的本章节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无创高分辨颈动脉超声来评估是否存在颅外段颈动脉起始部管壁结构破坏(disruption of carotid arterial wall structure,DCAWS),并且评估分析伴有DCAWS侧的颈内动脉管径改变特点,同时探讨与颅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了60例(120侧)术前诊断为烟雾病的患者,每个患者术前行高分辨颈动脉超声及全脑血管造影。每个患者的左右颈动脉被分别评估。DCAWS定义为:颅外段颈内动脉起始部(低于下颌骨,高于颈动脉分叉1.52cm)内膜、中膜结构不完整。每一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颈膨大以及颈总动脉末端的管径被分别测量。造影评估每一侧颈内动脉颅内疾病的严重性,包括:铃木分期,颅内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的节段,颈内动脉末端是否闭塞,大脑后动脉是否狭窄-闭塞。统计学分析DCAWS侧与非DCAWS侧的颈动脉的管径、颅内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并且通过多因素分析与DCAWS相关的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35%)患者表现为DCAWS,其中双侧DCAWS的患者14例(23.3%)。对比没有DCAWS侧的颈内动脉,DCAWS侧表现为更多的铃木分期V-VI期(77.8%vs.56.0%,p=0.077),更细的颈内动脉起始部(0.22±0.05 cm vs.0.29±0.07 cm,p<0.001)与颈总动脉末端管径(0.48±0.07 cm vs.0.53±0.06 cm,p=0.001),更多的香槟征(72.2%vs.44.0%,p=0.005),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节段位于后交通动脉段以下(75.0%vs.17.9%,p<0.001),以及大脑后动脉累及(66.7%vs.23.1%,p<0.001)的发生率。最小二分位法计算,区分是否伴有DCAWS的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为0.24cm,颈总动脉末端管径为0.50cm,ICA/CCA比值为0.5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狭窄-闭塞节段位于后交通动脉段以下(OR,5.776;95%CI,1.557-21.423;p=0.009),颈内动脉管径<0.24 cm(OR,5.782;95%CI,1.536-21.760;p=0.009),大脑后动脉累及(OR,4.631;95%CI,1.400-15.321;p=0.012)与同侧DCAWS明显统计学相关。结论颅外段颈内动脉管壁结构破坏与其起始部血管管径,狭窄闭塞累及大脑后动脉,以及更近心端的颈内动脉狭窄-闭塞节段(后交通动脉段以下)相关,预示着表现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管壁结构破坏的烟雾病患者有多节段系统性疾病累及的可能。第三部分烟雾病患者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改变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管壁增厚的相关性研究背景既往文献及本研究第一部分已经证明了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快速变细(颈动脉香槟征)在烟雾病人群中较为常见。之前有文献报道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与同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弥漫性管壁增厚密切相关(19),同时可以加重脑缺血症状并且影响血管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血管壁的弥漫性管壁增厚可能是缺血损伤所继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19-21)。但岩骨段弥漫性管壁增厚现象是否同样发生于烟雾病合并颅外颈动脉香槟征样改变的患者中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目前,3D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血管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由于该技术很好的血流抑制效应以及大范围的纵向扫描节段,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22-24)、夹层(25)以及烟雾病(26)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3D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中,T1成像的改进的运动敏化驱动平衡体积各向同性涡轮序列(T1-volumetric isotropic turbo spin-echo acquisition sequence,T1-VISTA)可以在相对较少的时间窗内通过增强对比显影来观察血管内及管壁的强化情况(27)。通过该技术可以很好的研究血管的形态以及管壁结构特点。研究目的通过3D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探究烟雾病患者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改变与同侧颈内动脉岩骨段管壁厚度的相关性,以及该血管节段弥漫性管壁增厚的发生率。方法41个烟雾病患者(平均年龄42.8±11.0岁,19位女性)被入组,所有患者都完成颈动脉MR管壁成像。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管径均在血管造影图像中准确测量。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改变通过颈内动脉起始部与颈总动脉末段的管径比值(diameter ratio of ICA to CCA,DR ICA/CCA)来评估。岩骨段的颈内动脉管壁厚度通过MR中T1-VISTA图像分析。岩骨段的强化在CE-T1-VISTA图像中被分别记录,并被分为四个等级(无、轻度、中度、重度)。岩骨段的管壁厚度与颈内动脉起始段与颈总动脉末段的管径比值的关系进行仔细分析。结果最终41名患者中81根颅外段颈动脉被入组分析,其中19根颈动脉表现为弥漫性的管壁增厚,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改变明显与岩骨段的管壁厚度相关(r=-0.434,P<.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逻辑回归分析发现颈内动脉起始部与颈总动脉末段的管径比值每减少0.1,岩骨段出现弥漫性管壁增厚的风险分别增加3.731(95%CI 1.725-6.585,P<.001)和4.433(95%CI 1.980-9.925,P<.001)。同时我们发现岩骨段的弥漫性管壁增厚(P=.02),管壁的厚度(P=.01)分别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管壁强化的等级相关。结论烟雾病患者中伴有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改变与同侧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厚度及弥漫性管壁增厚明显相关。
樊春凯,马明娟[8](2017)在《出血性脑梗死36例头颅CT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3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颅CT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36例经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颅CT特征。结果:36例患者的出血性脑梗死CT表现主要有:原有闭塞血管供血区呈现出一致的楔形、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低密度梗塞区,存在不均匀条索状、点状、斑片状或者团块状的高密度出血影,可将36患者分为血肿型以及非血肿型,以非血肿型为主,占比75.0%。结论:将CT检查应用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明确出血部位以及出血范围,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可以显着减少患者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
孙文[9](2014)在《成年烟雾病患者的磁敏感成像单中心长随访时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成年烟雾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颅内血管形态学的联系。并观察CMBs及其分布模式对再发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间首次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成年烟雾病患者13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3.0 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检查并依照CMBs病灶的分布区域分组。比较各组间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症状、起病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内的基线危险因素;颅底烟雾血管Suzuki分期,后循环受累情况以及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AChA-PComA)分级等颅内血管形态学特点的关系。另进行总时长至5年的随访研究,观察CMBs及其分布模式对再发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管形态学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非参数检验或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取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再发出血或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由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假设检验。其后,由于目前文献对再发出血事件风险的影响因素缺乏认识,我们进行了以Cox比例风险模型为基础的单因素分析,以其中P<0.10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计算危险比(HR)。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于34例患者的44侧半球中检出51处CMBs病灶,其分布以深部侧脑室旁白质为主,占62.7%(32/51)。根据CMBs解剖定位标准将所有135例患者分为无CMBs组、侧脑室旁深部白质CMBs组及其他部位CMBs组。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F=2.381,P=0.096)及AChA-PComA极度延长扩张的比例(x2=8.251,P=0.016)有可能与CMBs病灶分布模式有关。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对无CMBs患者,AChA-PComA的极度延长扩张是深部侧脑室旁白质区域脑微出血病灶的影响因素(OR=3.45,95%CI 1.31~9.10,P=0.012),而与其他部位的脑微出血病灶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联系(OR=1.68,95%CI 0.48~5.85,P=0.416)。在随后进行的总长5年的随访研究中,患者是否存在CMBs病灶与再发出血,缺血事件均无明显相关,CMBs的数量,分布位置亦与再发事件无关。侧脑室旁CMBs病灶组再发脑室出血风险较CMBs阴性组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5,Log-Rank P=0.007),进一步Cox回归结果指出,侧脑室旁微出血病灶是再发脑室出血的危险因素(HR=4.12,95%CI 1.24-13.71,P=0.021)。结论成年型烟雾病患者CMBs病灶主要分布于深部侧脑室旁白质。这种特征性的分布模式可能与AChA-PComA的形态学变化有关。深部侧脑室旁白质的微出血病灶是再发脑室内出血的影像学预测因素。目的探讨成年烟雾病患者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皮层及侧脑室旁静脉血管征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颅内血管形态学的联系。并探讨其与患者再发出血、缺血事件的联系。方法根据1997年日本厚生省烟雾病诊断标准,连续入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首次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成年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明确颅底血管情况,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以及后循环受累情况等。此外,所有患者接受3.0 T磁共振SWI检查。以MRI影像中不同层面的皮层静脉,深部髓质静脉的显影情况并进一步结合血管的数量及覆盖范围进行2分类,分析皮层静脉征(CVS),深部髓质静脉征(PVS)与动脉血管形态学变化的联系。另外,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最长5年的临床随访,观察上述静脉征象对再发脑血管事件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者间一致性采用kappa值表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及等级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区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比率)表示。在对不同皮层静脉分级及深部髓质静脉分级的患者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取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及理论上可能影响静脉征的变量纳入多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继发出血或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由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假设检验。由于本研究中手术治疗对再发缺血风险存在极大影响,因此,缺血事件的生存分析以非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矫正与血流动力学可能存在关联的Suzuki分级及PCA分级,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其后,以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矫正理论上对患者再发缺血事件存在影响的危险因素(包括颅底血管Suzuki分级以及大脑后动脉受累情况),并计算危险比(hazard ratio,HR)及相应的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连续患者121例,SWI检查结果显示CVS阳性患者45例(37.2%),PVS阳性患者23例(19.0%)。单因素分析显示在CVS及PVS不同等级的患者中,所有基线人口学,既往病史等相关因素无统计学差异。而血管学检查提示Suzuki分级在CVS和PVS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Suzuki分级Z=-2.351,PCVS=0.015,Z=-2.134,PPVS=0.033)。Logistic 回归模型在矫正 PVS分型后结果显示 Suzuki 分级可对 CVS(OR 1.50,95%CI 1.07-2.10,P=0.019)及PVS(OR 1.52,95%CI 1.02-2.27,P=0.039)产生影响。随访期间,复发梗死13例(10.7%)。在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中,无一人出现再发梗死,而未手术患者再发梗死的频率为14.2%。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间发生再发梗死的概率有统计学差异(x2=6.342,Log Rank P=0.012)。2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17.4%)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不存在显着差异(x 2=1.875,Log Rank P=0.171)。在所有121例患者中,CVS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再发出血事件概率无统计学差异(x2=0.104,Log-Rank P=0.752)。PVS 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再发出血事件概率无统计学差异(x2=0.312,Log Rank P=0.576)。在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与阴性患者相比,CVS阳性患者的再发梗死概率显着较高(x2=11.579,Log Rank P=0.001)。同样,PVS阳性患者的再发梗死概率较高(x2=10.901,Log Rank P=0.001)。在未手术患者中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矫正了大脑后动脉和颅底烟雾动脉形态学(Suzuki 分级)数据后,CVS(HR 4.26,95%CI 1.29-14.10)及 PVS(HR 3.50,95%CI 1.28-9.54)均可有效预测再发缺血事件。结论成年MMD患者的皮层静脉或深部髓质静脉结合数量和长度的二分类信息与颅底的动脉血管病变分级相关。这种静脉影像在未接受手术治疗的MMD患者中与再发缺血事件存在显着联系,是再发脑梗死的预测因素。目的探讨稳定期成年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模式及其与磁敏感序列(SWI)影像学特点间的联系。方法根据1997年日本厚生省烟雾病诊断标准,连续入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首次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成年型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之前研究部分所述的方案进行随访。要求所有患者在发病24月后与我院进行包括SWI在内的影像学复查。以未出现再发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5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以及35名稳定期(发病24个月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青年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包括动物名称测验(ANT),韦氏成人智力量(WAIS),轨迹实验(TMT),波士顿名称学习测试(BNT),奥斯特里特复杂图形测验(RCFT),霍普金斯言语学测试(HVLT)在内的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加拿大卒中网络推荐的60分钟认知功能检查。观察成年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损害模式。另外结合SWI复查,探讨认知损害程度与SWI中微出血病灶(CMBs)以及皮层静脉征(CVS)/深部髓质静脉征(PVS)之间的联系。各项认知功能检查结果以加权z分计入统计。组间认知功能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判断脑CMBs等磁敏感序列影像学特征与成年MMD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时,分别以功能受损的认知功能组按z分顺序等分为两组,以两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的差异。以双变量logistic回归法矫正P<0.1及其他可能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混杂因素,最终P值<0.05视为具备统计学意义。结果最终入组成年烟雾病患者35例,平均年龄41.51岁,女性21例,占60.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5人,占71.4%。MRS评分1(0)分。24月前入院治疗时及24月随访期间内接受手术治疗的共12例患者,占34.3%。磁共振成像显示7例患者检出CMBs病灶,CVS阳性患者15例,PVS征5例。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果提示MRA评分为中位数(四分位数区间)为5(3)分。与24月前的Suzuki分期存在高度相关性(P=0.001 Pearson相关系数=0.82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成年烟雾病患者所有八项认知功能检测项目中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与脑血管病对照组比较,仅在执行功能及语言功能两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检测未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将所有35例患者按照执行功能及语言功能的个体z分分别排序,取中位数为分界划分为等分为认知损害组及认知保留组。分别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是执行功能及语言功能的唯一保护因素(执行功能受损组11.8%vs保留组55.6%,x2=7.441,P=0.012;语言功能受损组 11.8%vs 保留组 55.6%,x 2=7.441,P=0.012)。CMBs,CVS,PVS在执行功能及语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进一步矫正了手术治疗后,CMBs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执行功能(OR 0.61,95%CI 0.10~3.79,P=0.592)及语言功能(OR 1.50,95%CI 0.22~10.30,P=0.680)均无统计学差异。CVS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执行功能(OR 2.01,95%CI0.40~10.30,P=0.402)及语言功能(OR2.01,95%CI 0.40~10.30,P=0.402)无统计学差异。同样的,在PVS的比较中,与与患者的执行功能(OR2.55,95%CI 0.23~27.71,P=0.443)及语言功能(OR 2.55,95%CI 0.23~27.71,P=0.44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年烟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显着下降。而与其他血管病对照组相比,其也存在以执行功能及语言功能下降为主的典型特征。手术治疗是成年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唯一保护因素。CMBs,CVS及PVS与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及执行功能下降均无显着关联。
陈少婷(Chan Siu Ting)[10](2014)在《中医中风渊源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中风病是在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气候变化、嗜食烟酒或病久失治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泳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病,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神志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该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易损害神志的特点,多见于体衰的中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事件,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围。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我国虽已投入巨额资金预防及推广中风病,但脑卒中之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据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所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多数地区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每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16~219)/10万、(58~142)/10万。我国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9岁,脑卒中存活患者中有70~85%具不同程度地丧失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脑血管病已成为城乡居民疾病致死原因的前列,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故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已成为国内外医家的研究热点、大趋势,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干预、早期诊断、溶栓治疗、神经保护、介入治疗、综合康复等多方面取得进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病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具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及诊疗方法使广大患者受益。中医药学治疗疾病已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的更发展得相当完善,中风病自古以来为中医四大难治疾病“风、痨、臌、膈”之首,宋朝时期政府于太医院更设有“风科”专科,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对中风病何等重视。从《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对中风病从症状、病因病机、证候规律都各有论治,直到清末时期,西方医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及影响,经过早期中医家结合西医理论发展,逐渐形成现代的中医中风病治疗内容。虽然目前中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及病因病机趋于一致,但基于有着悠久的中医治疗历史,历代医家对“中风”一词命名混乱,其辨症论治内容繁多、杂乱不一,有部分的古代中风理论与脑卒中脱节,在临床诊断及中医教材上都只能达到中西医部分互通,直至现今中医对中风病的诊断、定义、分型等仍未完全统一,给规范治疗、疗效评定和学术交流带来了困难。而现今教学使用的教材就是以古代医家的中风内容作为基础,但这个教材已经使用多年,一直未有太大的更新。中医临床标准亦是由1995年没有进一步的更新,而近代医学发展迅速,西医在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迅速,现今使用的中医教材与临床诊断内容跟不上发展步伐,与实际临床脱节。为着持续中医治疗中风的发展,对现今使用的教材内容及临床诊断有必要进行探讨及改善,故本课题以研究中医中风渊源,如何发展至现今中医治疗中风的内容,再结合现今西医治疗脑卒中的内容,与之进行比牧,提出甲风教材及诊断标准目前不足的地方及改善方案,以得出更符合现今中医教学及临床使用的中风内容。此外,自古中风是古代的大病,历代医家对中风认识各有不同,加上古代的诊断技术的历史条件限制,故但凡出现类似中风的症状如突然昏迷、肢体侧偏都称为“中风”,除了现今的脑卒中外,亦包括其它疾病。这是基于各医家其中风理论欠缺统一,错误引用前人理论亦经常出现,使中风内容比较混乱,故本课题亦将过去“中风病”内容与现今其它病症比较,给“中风”病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及认识。故此,本文以“中医中风渊源”为题目,从两方向去研究中医中风,首先研究古代医书中凡冠上“中风”的内容,即广义的“中风”,另一方面就是以现今狭义中风(即脑卒中)的角度搜寻过往医书中类相似的内容的比较,得出更全面的中医“中风”内容。目的本文透过对古代医籍中凡与中风病有关的部分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出中风病辨证的学术渊源和发展,结合现今医学脑卒中的内容,两者进行系统比较,以得出更适用现今临床应用之中医中风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阐述我们的见解,力求有利于中风病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近50部医学史、古典医籍文献中有关中风病的症状、分类、命名、辨证、病因病机内容,以及搜集现代医学之脑卒中的发病症状、病因、分类及治疗等内容与古代中医中风病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比较,提出最符合现今中医中风的内容。本文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简要地讨论中西对中风病认识之渊源;第二部分主要收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第三部分为现今脑卒中的内容包括临床及教材的内容;第四部分讨论近年发病率高的无症状性脑卒中;第五部分主要将中医中风病的内容与现今脑卒中进行比较,讨论脑部分损位置与中风的关系;第六部分是中风于古代所指的疾病种类繁多,除脑卒中外仍代表何种疾病;第七部分及第八部分是探讨近代中医中风内容可改善之处及以为中医中风病提出新的建议;最后为小结。通过本文研究,可知道:1.中风病的认识中风学说最早沿于《黄帝内经》,从《内经》记载来看,““中风”一词所指的具体内容与现今差异很大,一般所指“中风”为病因,即外感重病,不包括现今所指的偏瘫、失语等症状;而与现今中风相似的称谓有多种,如“偏枯”、“风痱”、“薄厥”等等。直到隋代,人们对“中风”的理解仍停留在“风邪外中”的外感病。唐朝起,人们对中风的认识逐渐改变,其概念也由外感病转变成主要指肢体偏痪、失语之类的疾病转变;直到明清时期,逐渐将具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的称为中风,清代末期“西学东渐”,大量西方医学涌入,中西医逐渐融汇,加上人称“三张”的医家们使用西医学的知识解释中医中风的机制,使中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2.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转变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都有颇大争议,中风病之病因经历过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过程。唐宋之前,“中风”的病因主要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则多从“内风”立论,历代医家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偏重,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认识。3.中风病与其它病的关系由于“中风”一词在古代医籍中具有多个含义,而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起初是从症状发现开始,故从《黄帝内经》起已对一系列“中风”症状有不同的描写,加上历代中医对中风病欠缺统一的认识,故纳入“中风”症状的内容非常多,但凡出现神志、头首、肢体、语言障碍者都属于“中风”的内容。以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在古代医籍中类似中风的内容事实上不属于脑卒中的范围,乃是其它疾病。故“中风”于古代时期是一个广义的疾病,与现今专指脑卒中的狭义“中风”不同。4.中医中风病与现今脑卒中的关系现时脑卒中的主要分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栓塞、血栓性脑梗塞及无症状脑卒中,与传统中医中风的分型不同,大部分的内容未能完全互通,不论中医教材或临床诊断上,中医中风的内容只能部分反映现今脑卒中的情况,要融合两者的内容,以提出具中医特色又符合现代医学临床应用的中医中风内容值得探讨。通过这课题的研究,从新对中医中风发展有意义的经典医书古籍进行整理与学习,对中风的历史渊源发展,其症状、病因、病机、辨证、分类都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别于一般对历代中风内容的阐述,本文将古代的中风文献容与现今脑卒中的内容分析比较,以得出与有别于以往的中医中风内容,对中医中风的内容有新的认识,例如中风除了脑卒中外亦可包括其它疾病,中风分型与脑部受损的情况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中医治疗中风的诊疗水平及辨证治则,有助中医药的发展。
二、5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影像学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治疗 |
1.5 病理 |
1.6 卒中评分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影像学 |
2.3 内分泌 |
2.4 术中所见 |
2.5 病理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证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 |
综述一 中风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中风病名的确立及分型方法 |
2 真中风、类中风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3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
4 现代医家对中风治法的创新与发展 |
5 现代医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候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
2 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要素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 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影像学特征、TOAST分型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2 引言 |
3 资料与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综述 青年卒中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脑血运重建的相关研究 ——颈动脉闭塞再通的荟萃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与动脉吻合训练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荟萃分析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系统评价技术路线 |
2.2 检索策略 |
2.3 检索途径 |
2.4 文献筛选 |
2.5 入选标准 |
2.6 排除标准 |
2.7 纳入Meta分析研究的质量评价 |
2.8 数据提取 |
2.9 统计分析 |
2.9.1 效应量的选择及合并 |
2.9.2 异质性检验 |
2.9.3 对存在明显异质性的研究进行处理 |
2.9.4 敏感性分析 |
2.9.5 发表偏倚 |
2.9.6 统计及作图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研究的基线特征和质量评价 |
3.3 手术再通成功率 |
3.4 累积全因死亡率 |
3.5 累积再发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
3.6 含对照组研究的meta分析 |
3.7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再闭塞率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急性期颈动脉闭塞行血管内再通治疗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队列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流程图 |
2.2 研究对象 |
2.2.1 入选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临床资料及数据获取 |
2.4 治疗经过 |
2.4.1 术前准备 |
2.4.2 手术操作过程 |
2.4.3 基于DSA的颈动脉闭塞影像学特点及分型 |
2.5 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 |
2.6 随访 |
2.6.1 门诊随访 |
2.6.2 电话随访 |
2.7 结局事件 |
2.7.1 主要结局事件 |
2.7.2 次要结局事件 |
2.8 统计分析及作图 |
2.8.1 计量资料 |
2.8.2 计数资料 |
2.8.3 多因素分析 |
3. 结果 |
3.1 成功再通组与未获再通组基线情况 |
3.2 手术结果 |
3.3 结局事件 |
3.3.1 主要结局事件 |
3.3.2 次要结局事件 |
3.3.3 全部结局事件 |
3.4 主要结局事件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3.5 颈内动脉颈段(C1段)闭塞再通成功率的多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3.5.1 多因素分析及建模 |
3.5.2 预测模型的量化评分 |
3.5.3 对预测模型进行校正 |
3.5.4 预测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3.5.5 内部验证 |
3.6 颈内动脉C1段闭塞成功再通后应用不同血管重建方式的对比分析 |
3.7 典型病例 |
3.7.1 病例1:单纯球囊管腔重建 |
3.7.2 病例2:颈动脉分叉部单支架管腔重建 |
3.7.3 病例3:颈动脉闭塞全颈段管腔重建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脑血运重建手术训练模型的建立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手术器械 |
2.3 手术方法 |
3. 结果 |
3.1 端-端吻合 |
3.2 端-侧吻合 |
3.3 侧-侧吻合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自发性脑出血血肺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与肾功能不全及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肾功能不全与自发性脑出血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及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相关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伦理声明 |
1.2 病例收集 |
1.3 临床资料的收集 |
1.4 eGFR,蛋白尿和胱抑素C的检测 |
1.5 影像资料采集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eGFR及蛋白尿和R-DWILs及cSVD总体负担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
2.3 胱抑素C和eGFR及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 |
2.4 胱抑素C和R-DWILs及cSVD总体负担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
2.5 eGFR、蛋白尿及胱抑素C和R-DWILs及cSVD总体负担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自发性脑出血血肿远隔部位DWI高信号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伦理声明 |
1.2 病例收集 |
1.3 临床资料的收集 |
1.4 影像资料采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脑出血患者R-DWILs临床特征 |
2.2 脑出血患者脑小血管病临床特征 |
2.3 R-DWILs和cSVD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 |
2.4 R-DWILs和cSVD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 |
2.5 R-DWILs和cSVD相关性的年龄分层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出血性脑梗塞影像学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7)颅外颈内动脉病变与出血型烟雾病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烟雾病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香槟征与同侧颅内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
一、背景和目的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和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外段颈内动脉起始部结构破坏的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
一、背景和目的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和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烟雾病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起始部管径改变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管壁增厚的相关性研究 |
一、背景和目的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和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本文创新点与展望 |
文献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致谢 |
(8)出血性脑梗死36例头颅C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分析HI的发病机制 |
3.2 分析HI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
(9)成年烟雾病患者的磁敏感成像单中心长随访时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成年烟雾病患者135例磁敏感成像脑微出血基线特征分析及对再发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
1.1 引言 |
1.2 资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成年烟雾病患者121例磁敏感序列静脉血管征的基线特征分析及对再发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
1.1 引言 |
1.2 资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稳定期成年烟雾病患者35例认知功能的损害模式及其与磁敏感序列影像学特征的联系 |
1.1 引言 |
1.2 资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图表 |
附录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中医中风渊源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现今中风病的历史 |
1.1 中医中风病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的渊源 |
1.1.1 中医中风病名的起源 |
1.1.2 西医脑卒中病名的起源 |
1.2. 脑卒中的概况 |
1.2.1 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1.2.2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优势 |
第二部分 中医中风病的历史 |
2.1. 中风的含义 |
2.1.1 “风”的含义 |
2.1.2 风邪如何引致“中风”? |
2.2 历代中医文献中的中风内容 |
2.2.1 中风症状的认识(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 |
2.2.2 中风病名的确立(宋朝) |
2.2.3 中风证型的分类(金元明清时期) |
2.2.4 近代病名的确立(清末至民初时期) |
2.3 小结 |
2.4 现今中医中风病的内容 |
2.4.1 中医教材的中风内容 |
2.4.2 中医临床标准 |
第三部分 现今脑卒中的内容 |
3.1 西医脑卒中的定义 |
3.2 国内西医教材定义 |
3.3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
3.3.1 蛛网膜下腔出血 |
3.3.2 脑出血 |
3.3.3 脑梗塞 |
第四部分 无症状性脑卒中 |
4.1 发生率 |
4.2 影像学特点 |
4.3 临床类型 |
4.3.1 无症状性脑梗死 |
4.3.2 无症状性脑出血 |
4.3.3 无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4.4 临床意义 |
4.5 预防与治疗 |
4.6 无症状性脑卒中与中风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4.7 无症状性脑卒中与中医辨证论治 |
4.8 中医诊断无症状性脑卒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部分 中医中风病与脑卒中的异同 |
5.1 中医中风病的标准定义 |
5.2 与各类脑卒中的主症比较 |
5.2.1 蛛网膜下腔出血 |
5.2.2 脑出血 |
5.2.3 脑栓塞 |
5.2.4 血栓性脑梗塞 |
5.3 中医中风分型与脑功能区受损的关系 |
5.3.1 中经络 |
5.3.2 中脏腑 |
第六部分 中风病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
6.1 《黄帝内经》至《外台秘要》中对中风的描述 |
6.1.1 神志类 |
6.1.2 头首类 |
6.1.3 肢体类 |
6.1.4 语言类 |
6.2 症状与其它疾病 |
6.2.1 神志类:主要指突然昏迷的情况 |
6.2.2 头首类 |
6.2.3 肢体类 |
6.2.4 语言类 |
第七部分 中医中风病之病名、定义及症状的反思 |
7.1. 中医中风病完全等同于西医脑卒中的问题 |
7.2. 中医中风病标准化的问题 |
第八部分 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5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垂体瘤缺血性卒中临床特征初步研究[D]. 尹宏伟. 青岛大学, 2020(01)
- [2]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证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D]. 秦宝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分析[D]. 耿春生. 郑州大学, 2020(02)
- [4]脑血运重建的相关研究 ——颈动脉闭塞再通的荟萃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与动脉吻合训练模型的建立[D]. 尹晓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5]自发性脑出血血肺远隔部位DWI高信号病灶与肾功能不全及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 徐旭华. 浙江大学, 2019(03)
- [6]出血性脑梗塞影像学诊断研究[J]. 许丽,王春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1)
- [7]颅外颈内动脉病变与出血型烟雾病的相关研究[D]. 王健.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8]出血性脑梗死36例头颅CT分析[J]. 樊春凯,马明娟. 西藏医药, 2017(03)
- [9]成年烟雾病患者的磁敏感成像单中心长随访时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 孙文.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5)
- [10]中医中风渊源刍议[D]. 陈少婷(Chan Siu T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标签:影像学论文; 中风论文; 烟雾病论文; 脑梗塞的症状及治疗论文; 缺血性脑卒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