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海珠半岛花园居住质素的评测(论文文献综述)
薛妍[1](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区域的破碎萎缩,进而引发了负面影响众多的“大城市病”,甚至导致了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火热趋势下,遂宁作为西南地区特色丘陵河谷型城市,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遂宁城市新区作为遂宁老城的拓展与延续,决定着未来遂宁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风貌格局,因此,为了实现遂宁的高品质环境营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支撑,寻求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对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在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归纳与提炼出具备普适性的规划策略及方法,最后以遂宁雁栖湖片区为例探索了该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一、解释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该选题的研究目的、内容、范围与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展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二、对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及主要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城市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三、分析了遂宁城市新区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的开发现状条件,解读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公园城市理念下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提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维度叠合的规划框架,梳理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规划原则,并进一步归纳了详细规划的方法步骤。五、以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为例,展示了本研究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未来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贾晓予[2](2019)在《凤凰国际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决策前,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发展规划要求,对与投资项目相关的社会、经济、市场等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判断项目是否合理,具不具备可行性。而房地产开发项目,特别是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因为开发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同时房地产项目开发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适应房地产市场的适时变化。所以为确保房地产项目策划定位的科学合理性,投资建设的规范有序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规避项目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率,就必然需要项目前期投资策划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通过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实现项目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保障项目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减少项目投资决策失误的概率,为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本文以凤凰国际广场这一商业地产项目为例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按照理论知识积累,基本情况调查,需求分析,财务分析,效益风险分析的步骤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同时又结合项目业主单位的管理决策体系,在每个工作环节中通过WBS和责任矩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进行分解,对责任和任务进行划分。本文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房地产市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结合对项目自身资源条件、区位情况、规划指标等因素,对项目“Shopping Park”这一体现生态休闲购物的先进商业地产理念作为本项目的开发定位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提出管控建议,保障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再结合项目的规划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认真仔细的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通过测算项目投资、销售收入、现金流量及财务分析后,由此得出该项目经济指标是否可行和如何筹资建设。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社会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凤凰国际广场项目全面系统地的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该项目资源区位优势突出,业态及规划定位合理,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项目预期风险可控,整个项目开发建设是完全可行的。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可以为项目建设单位及投资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肖磊[3](2018)在《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集体记忆发生的场所,也是人类记忆的“容器”,是一种被人类感知的文化现象。城市的记忆是由城市历时性的经验积累,与城市的各个发展阶段紧密联系;也是城市中各个个体的记忆,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价值。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城市社会中,只有城市有记忆,才有延续的城市历史,因此城市记忆在城市的历史环境更新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城市记忆研究中,会以东方视角结合广州西关地区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实际案例,对城市记忆的要素以及构建城市记忆的设计原则、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尝试为中国当代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提供借鉴和启示。文章首先先阐述了记忆和城市记忆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心理学范畴下的个人记忆和社会学范畴下的集体记忆,并梳理了城市记忆系统中构成。其次,说明城市记忆不仅是城市历史事件的集合,也受到城市中空间场所,情感要素,社会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与控制;因此城市记忆可以分类为符号记忆、场景记忆和实践记忆三种不同的记忆要素。再次,通过对现有城市历史环境保护和更新案例的研究,总结出构建城市记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并针在对实践中构建城市记忆需要采取的对策提出初步建议。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设计原则和策略并不是构建城市记忆的唯一原则和手法,而是为了研究方便与前部分的城市记忆要素相互对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最后,在城市记忆理论基础上对广州西关的城市记忆要素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记忆要素和设计原则、策略的基本理论对西关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提供指导,并基于既有的城市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案例对构建具有东方特色的西关城市记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综上所述,由于东方语境下的城市记忆不单是外化的物像特征,更是由物像引出的精神联想。因此需要把文脉的传承由具象转移到精神层面,注重对城市记忆的回溯,保留其精神的延续。把城市记忆中的历史文脉、信息源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与城市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联系起来,合理运用城市记忆元素可以让我们更加正确处理传统记忆和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城市记忆在特定语境下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更对当前历史环境保护更新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刘骁[4](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刘锐[5](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宋明星[6](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高武洲[7](2014)在《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门回归后开放赌权,随即经济获得迅猛的发展,而伴随着外地和本地资金大量涌入澳门、外地雇员和本地人口增加,住宅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由于澳门是陆地面积仅31.3平方公里的小城,无法象其它地区或城市一样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土地,以大量大量地增加住宅。住宅价格在供求失衡的状况下高速上升,工薪阶层难以购置房屋,居住和住宅问题逐渐严重。目前,建筑学研究领域对澳门住宅的研究、居住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研究。此时针对澳门特有的社会、经济情况,对澳门住宅进行一定深度、广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学术和实际意义。通过在澳门多年的工作、生活和研究,对澳门住宅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针对研究的内容对澳门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利用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料,深入每一个住宅区,对住宅楼宇进行实地研究和分析,得到了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最终获得客观的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澳门住宅发展的内在问题,认为澳门住宅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区特点,澳门住宅的研究需要由澳门的住宅价值研究开始。论文通过先了解事物的本质后推导出解决方法的思路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澳门住宅价值的研究,论文从建筑学的角度首次提出澳门住宅价值模型的概念,以此作为解读澳门住宅价值判定的方式;然后,论文提出了以高地积比的方式为澳门提供居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最后,论文提出实现高地积比的方法和建议。论文并不深入涉及澳门住宅具体设计层面的建筑细节研究,而是面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城市管理的政策取向、使用者的体验、开发者的行为目标等进行探讨。住宅价值模型则以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简练地归纳住宅价值的各因素和相互关系,尽管不是严格的数学方程式,但能为后继住宅价值量化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论证了澳门住宅发展走高地积比的道路是现实的选择。实行符合社会和居民需求的高地积比住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法律制度的修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专业的规范和指标、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和开发者的投入。论文谨希望为城市建筑领域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陈顽岩[8](2011)在《广州传统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后公共空间的景观改造设计》文中指出自从城市公园诞生以来,公园与城市的关系伴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着的提高,观念的更新以及“还绿于民”的思想使得各大城市的公园,尤其是综合性城市公园,纷纷走上免费开放的道路。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是城市公园与绿地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州正逐步对以前非开放式的城市公园进行改造设计,而公共空间的改造则是重点。为市民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问题,而与此相关的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十分欠缺,亟待补充。本文正是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调研了广州综合性城市公园在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针对性提出了通过景观空间重构、原有要素的有机更新等策略,促进公园与城市开放空间的融合。文章共分三大部分,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阐述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并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框架。第二章针对南方的气候、地域文化展开论述,侧重于由历史文脉传承的角度说明广州公园的历史积淀、广州城市公园的特征及公园免费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三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有机更新等相关理论明确了城市综合性公园免费开放后相应公园改造设计的策略。第四章通过晓港公园、文化公园等极有代表性的广州市城市公园公共空间景观改造的案例,进一步深化了广州城市公园公共空间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第五章承接上文的基本分析和案例研究,总结了广州市城市公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的指导性要点,希望为今后广州市城市公园公共空间的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刘赞玉[9](2010)在《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模式与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和需要,我国从1998年开始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停止实物分房,推进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并提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整体上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住宅市场和保障性住房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却一直不能满足需求,我国至今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建设计划不能落实、资金和土地无法保证、租售比例失调、保障性住房面积过大、选址偏远、销售对象失控、准入准出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分析了广州市二十多年来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建设经验和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保障范围覆盖面小、土地和资金供应不稳定、准入准出监督机制不完善、选址偏选、配套不全、建设标准过高、销售对象失控等问题。在分析香港和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的特点,对完善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的模式和制度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在模式上应确立“选择性保障”模式,构建无缝衔接的住房保障梯级供应体系,取消限价房,增加中小户型商口房供应,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标准和供应方式,实行以实物配租为主的廉租房供应方式;逐步取消户籍限制,保障外来常住人口住房需求;调整保障性住房租售比例,加大租赁型保障房的建设力度;采用微利型供给模式,鼓励开发商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在建设和管理制度方面应建立住房建设跟踪和评价机制,保证土地供给和计划实施;成立独立的保障房负责机构;成立全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严格准入准出制度;建立基于人口预测的长期规划机制划;科学选址,完善配套,避免大规模集中建设;建立保障性住房二级市场;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建设,加强监督管理等。
李亚晴[10](2010)在《市场主导下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住宅商品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居住区概念已经逐渐被内涵丰富的居住社区概念所取代。政府主导、层级清晰的居住区开发逐渐转向市场主导、不同规模的楼盘开发。同时,商品由政府按计划生产和分配转为市场供应和销售,传统概念中的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由计划配置逐步转向市场配置。为区别于传统概念,本研究将“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统称为“居住社区商业设施”。本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是:居住社区商业作为城市商业结构中最基本、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层次,在居住社区商业设施开发与经营市场主导的前提下,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干预?如何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干预?干预的依据是什么?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采用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建立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对深圳市南山区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现状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市场配置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的前提与目的;第四部分着重剖析香港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的方式和依据;第五部分以深圳为例,探讨适合我国居住社区商业发展特点与政府管理体制的政府干预模式。
二、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海珠半岛花园居住质素的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海珠半岛花园居住质素的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区建设量增多引发自然区域快速萎缩 |
1.1.2 “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区建设提供新模式 |
1.1.3 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时代要求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空间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公园城市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 |
2.1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与发展脉络 |
2.1.1 公园城市的定义解析 |
2.1.2 公园城市的理念缘起 |
2.1.3 公园城市的发展脉络 |
2.2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 |
2.2.2 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 |
2.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案例 |
2.3.1 新加坡 |
2.3.2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 |
2.3.3 深圳光明新区 |
2.3.4 成都科学城 |
2.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特征表现 |
2.4.1 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优先,网状联通 |
2.4.2 注重生活环境融合:公众参与,通用便利 |
2.4.3 注重生产环境叠合:营造场景,功能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3.1 遂宁市概况 |
3.2 遂宁市新区开发现状条件分析 |
3.2.1 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2 生活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3 生产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
3.3.1 绿色空间规划后置 |
3.3.2 缺乏三生维度联系 |
3.3.3 功能品质引导不足 |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
3.4.1 遂宁绿色空间总体发展结构规划 |
3.4.2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需求 |
3.4.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愿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
4.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
4.1.1 生态环境构建 |
4.1.2 生活环境融合 |
4.1.3 生产环境叠合 |
4.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 |
4.2.1 绿色核心 |
4.2.2 绿色斑块 |
4.2.3 绿色廊道 |
4.2.4 绿色踏脚石 |
4.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原则 |
4.3.1 生态整合原则 |
4.3.2 连通交融原则 |
4.3.3 平衡开发原则 |
4.3.4 功能复合原则 |
4.3.5 弹性发展原则 |
4.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步骤 |
4.4.1 第一阶段: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2 第二阶段:上位规划分析 |
4.4.3 第三阶段:发展空间耦合 |
4.4.4 第四阶段:要素定位布局 |
4.4.5 第五阶段:生活生产叠合 |
4.4.6 第六阶段:分区控制指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 |
5.1 雁栖湖片区概况 |
5.1.1 区域现状 |
5.1.2 上位规划 |
5.2 绿色空间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
5.2.1 注重联通交融 |
5.2.2 吻合生态肌理 |
5.2.3 构建多样空间 |
5.2.4 结合美丽乡村 |
5.3 绿色空间生活环境融合策略 |
5.3.1 面向多类人群 |
5.3.2 融合开放空间 |
5.3.3 契合历史文脉 |
5.3.4 策划多种活动 |
5.3.5 整合公共服务 |
5.4 绿色空间生产环境叠合策略 |
5.4.1 引入多元主体 |
5.4.2 关联产业功能 |
5.4.3 强化机制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凤凰国际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论文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 |
2.1.1 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1.3 工作分解结构 |
2.1.4 责任矩阵 |
2.2 可行性研究 |
2.2.1 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
2.2.2 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
2.2.3 国内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
2.2.4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
2.2.5 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
2.3 可行性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3.3 可行性研究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概况 |
3.1 项目基本情况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可行性研究目的 |
3.1.3 项目实施目的 |
3.1.4 项目执行部门 |
3.2 项目业主概况 |
3.3 项目区概况 |
3.3.1 广元市概况 |
3.3.2 项目区现状 |
3.4 项目设计方案 |
3.4.1 设计依据 |
3.4.2 规划设计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需求分析 |
4.1 任务概述 |
4.1.1 需求分析WBS分解 |
4.1.2 需求分析工作责任矩阵 |
4.2 项目总体分析 |
4.2.1 PEST分析 |
4.2.2 SWOT分析 |
4.3 房地产行业信息 |
4.3.1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情况 |
4.3.2 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4.4 广元市房地产市场调查 |
4.4.1 土地供应 |
4.4.2 住宅市场 |
4.4.3 商业市场 |
4.4.4 广元市城区商业广场情况 |
4.4.5 市场调查分析 |
4.5 地块分析 |
4.5.1 区位分析 |
4.5.2 交通关系 |
4.5.3 地块分析 |
4.6 项目发展定位分析 |
4.6.1 项目定位推导思路 |
4.6.2 项目发展定位方向思考 |
4.6.3 项目发展定位 |
4.7 项目商业业态定位分析 |
4.7.1 项目商业业态分析 |
4.7.2 项目商业业态定位 |
4.7.3 项目商业业态规划 |
4.8 项目建设计划与管理 |
4.8.1 项目建设计划 |
4.8.2 项目管理方案 |
4.9 项目营销策略 |
4.10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财务分析 |
5.1 任务分解 |
5.1.1 财务分析WBS分解 |
5.1.2 财务分析责任矩阵 |
5.2 项目投资与成本估算 |
5.2.1 投资估算依据及范围 |
5.2.2 项目投资估算 |
5.3 资金筹措与使用 |
5.4 项目收益预测 |
5.5 现金流分析 |
5.5.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5.5.2 项目净现值 |
5.5.3 项目内部收益率 |
5.5.4 项目投资回收期 |
5.6 项目敏感性分析 |
5.6.1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5.6.2 销售均价变动的不确定性分析 |
5.6.3 总体成本变化的不确定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效益及风险分析 |
6.1 任务分解 |
6.1.1 社会效益及风险分析WBS分解 |
6.1.2 责任矩阵 |
6.2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
6.2.1 社会效益分析 |
6.2.2 负面影响与对策 |
6.2.3 社会评价结论 |
6.3 项目风险分析 |
6.3.1 政策风险分析 |
6.3.2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6.3.3 市场风险分析 |
6.3.4 财务风险分析 |
6.3.5 自然环境风险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
1.1.1 城市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趋同性 |
1.1.2 城市记忆在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历史环境研究 |
1.2.2 广州西关相关研究 |
1.2.3 城市记忆研究 |
1.2.4 相关法律文书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主要创新点 |
1.6.1 系统梳理城市记忆要素及其在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作用 |
1.6.2 详细归纳基于城市记忆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
1.6.3 从具体实践中探讨城市记忆在历史环境保护更新的运用 |
第二章 城市记忆研究 |
2.1 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研究 |
2.1.1 心理学范畴下的个体记忆 |
2.1.2 社会学范畴下的集体记忆 |
2.2 城市记忆 |
2.2.1 城市记忆的概念 |
2.2.2 东方思维下的城市记忆 |
2.3 城市记忆系统的构成 |
2.3.1 城市记忆主体 |
2.3.2 城市记忆客体 |
2.3.3 城市记忆载体 |
2.4 城市记忆要素 |
2.4.1 符号记忆 |
2.4.2 场景记忆 |
2.4.3 实践记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构建城市记忆的原则和策略 |
3.1 构建城市记忆在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意义 |
3.2 符号记忆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
3.2.1 符号记忆的原生性 |
3.2.2 符号记忆的多元性 |
3.3 场景记忆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
3.3.1 完整性 |
3.3.2 原真性 |
3.4 实践记忆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
3.4.1 可参与性 |
3.4.2 延续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西关地区的城市记忆要素 |
4.1 西关的历史及范围 |
4.2 西关的符号记忆要素 |
4.2.1 物质符号记忆要素 |
4.2.2 非物质符号记忆要素 |
4.3 西关的场景记忆要素 |
4.3.1 空间特性 |
4.3.2 图景记忆 |
4.4 西关的实践记忆要素 |
4.4.1 实践活动 |
4.4.2 民俗文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记忆在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运用 |
5.1 符号记忆在西关实践项目中的运用 |
5.1.1 千年西关——符号记忆的原生性 |
5.1.2 百年商埠——符号记忆的多元性 |
5.1.3 骑楼风采——符号记忆的原生性和展示形式的多元性 |
5.1.4 粤海鸣钟——符号记忆的原生性 |
5.2 场景记忆在西关实践项目中的运用 |
5.2.1 西关街巷——场景记忆的完整性 |
5.2.2 粤音绵长——场景记忆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
5.2.3 南方旺海——场景记忆的完整性 |
5.2.4 荔园回响——场景记忆的原真性 |
5.3 实践记忆在西关实践项目中的运用 |
5.3.1 社区共建——实践记忆的可参与性 |
5.3.2 非遗传习——实践记忆的可参与性 |
5.3.3 匠心汇聚——实践记忆的延续性 |
5.3.4 华光神诞——实践记忆的延续性 |
5.4 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营造建议 |
5.4.1 以重塑城市记忆为目标构建大西关历史文化圈 |
5.4.2 进一步挖掘具有东方特色的城市记忆要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7)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澳门地少人多经济发展迅猛 |
1.1.2 经济发展使澳门住宅价格急速上升 |
1.1.3 澳门特有的城市管理模式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住宅价值的重要性 |
1.2.2 需要确立住宅价值模型为研究基础 |
1.2.3 研究澳门高地积比住宅的重要性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住宅价值和高地积比的定义尚没有统一 |
1.4.2 缺乏澳门住宅价值和地积比方面的专着 |
1.4.3 国内外曾出现少量关于澳门住宅的文章 |
1.4.4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
1.5 研究途径与方法 |
1.5.1 综合性理论的研究 |
1.5.2 数据收集、统计和评估 |
1.5.3 调查法 |
1.5.4 人物专访 |
1.6 研究框架 |
1.7 主要创新点 |
1.7.1 论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首创性 |
1.7.2 建立新的研究基础—住宅价值模型 |
1.7.3 以多角度的分析方法进行论证 |
1.7.4 完整的覆盖面和独到的观点 |
1.8 相关概念以及辨析 |
1.8.1 澳门住宅的划分 |
1.8.2 地积比及相关内容的内涵 |
1.8.3 本文研究的高地积比住宅类型分级 |
1.8.4 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
1.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与居住问题 |
2.1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 |
2.1.1 明清时期华人住宅 |
2.1.2 明清时期葡萄牙人住宅 |
2.1.3 工业港口经济时期住宅 |
2.1.4 旅游博彩经济时期住宅 |
2.2 澳门住宅类型及高地积比住宅的现状 |
2.2.1 私人住宅 |
2.2.2 公共房屋 |
2.2.3 高地积比住宅的分布 |
2.3 澳门的居住问题 |
2.3.1 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经济总量增大 |
2.3.2 经济总量和购买力的增加影响住宅价格 |
2.3.3 澳门住宅土地十分有限 |
2.3.4 澳门人口不断增长 |
2.3.5 澳门新建住宅量少 |
2.3.6 对住宅价值的判定持续增高 |
2.4 城市发展面对的矛盾 |
2.4.1 法律制度与发展的矛盾 |
2.4.2 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
2.4.3 澳门住宅市场泡沫严重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澳门住宅价值研究 |
3.1 住宅价值的内涵 |
3.1.1 价值与住宅价值 |
3.1.2 广义的住宅价值--人的需要 |
3.1.3 包含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
3.1.4 包含主观价值理论的内容 |
3.1.5 住宅价值具有多元性 |
3.1.6 成交价格反映住宅价值 |
3.2 使用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
3.2.1 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使用价值 |
3.2.2 促进资产增值的投资价值 |
3.2.3 受文化影响的居住价值 |
3.2.4 使用者的高层次居住体验 |
3.3 开发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
3.3.1 实现经济收益的工具 |
3.3.2 通过满足使用者需求来实现目标 |
3.3.3 实现最小的消费者剩余和最大的生产者剩余 |
3.4 城市公共管理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
3.4.1 能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财产 |
3.4.2 实现财政收入和调控投资的功能 |
3.4.3 实现城市管理的手段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
4.1 住宅成本 C-COST |
4.1.1 土地成本(C1) |
4.1.2 设计与工程顾问费用(C2) |
4.1.3 建造成本(C3) |
4.1.4 交易成本(C4) |
4.1.5 维护成本(C5) |
4.2 需求的满足 R –REQUIREMENT FULFILMENT |
4.2.1 建筑密度与容量越高(r1)满足程度越低 |
4.2.2 城市管理的法律制度(r2)影响着需求的满足 |
4.2.3 使用者的居住需求(r3) |
4.2.4 满足基本舒适度(r4)的需求 |
4.3 投资价值 I - INVESTMENT VALUE |
4.3.1 法律制度与政策(i1)确保了住宅投资价值的地位 |
4.3.2 经济环境(i2)强化了住宅投资价值持续增长的预期 |
4.3.3 投资意欲(i3)支撑住宅投资价值的实现 |
4.3.4 套型设计的配合(i4)有利于增加住宅投资价值 |
4.4 文化价值 C – CULTURE VALUE |
4.4.1 特有的城市形象(c1)产生独特文化价值 |
4.4.2 不同的建筑形式(c2)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 |
4.4.3 文化认同(c3)决定住宅文化价值的形成 |
4.4.4 文化保护(c4)保护了文化价值抑制了土地价值 |
4.5 愉悦价值 H – HAPPINESS VALUE |
4.5.1 居住环境品质主导着愉悦价值 |
4.5.2 基本品质因素(h1)满足基本的生理感受 |
4.5.3 中层次品质因素(h2)注重住宅的良性延续 |
4.5.4 高层次品质因素(h3)把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 |
4.5.5 劣品质(h4)带来负面价值 |
4.6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V = RICH * C |
4.6.1 住宅价值的数学模型的组成 |
4.6.2 住宅价值模型的运用 |
4.6.3 住宅价值模型中的系数比 |
4.6.4 从住宅价值系数获得的资讯 |
4.6.5 住宅价值模型的应用范例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以住宅价值解读高地积比住宅的必要性 |
5.1 高地积比提高成本(C)效益 |
5.1.1 整体成本上需要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
5.1.2 利用高地积比改良城市空间的效益 |
5.1.3 扩充街道(小投入)能有效提高地积比(大产出) |
5.1.4 资源共享驱使选择高地积比 |
5.2 高地积比促进需求获得满足(R) |
5.2.1 满足住宅数量需求最直接的选择 |
5.2.2 高地积比与离岛都市化的轨迹相吻合 |
5.2.3 高地积比住宅能与服务设施相协调 |
5.3 高地积比抑制投资价值(I)的增加 |
5.3.1 新法律提高土地价值降低投资价值 |
5.3.2 高地积比使单位住宅投资价值降低 |
5.3.3 高地积比有利于抑制投机 |
5.4 高地积比推动文化价值(C)的演进 |
5.4.1 有利于维持 15~45 分钟生活圈的文化 |
5.4.2 促进新现代文化价值的产生 |
5.4.3 推动法律建设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育 |
5.5 高地积比以提高生活品质增加愉悦价值(H) |
5.5.1 交通疏导能力达到便利性要求 |
5.5.2 高地积比令更多的住户获得中层次环境品质 |
5.5.3 参与住宅管理获得高层次环境品质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如何通过适度高地积比实现住宅价值最优化 |
6.1 适度高地积比降低各项资源利用的成本 |
6.1.1 以城市规划管控土地成本 |
6.1.2 适度规划高地积比区提高土地效益 |
6.1.3 调控土地价格避免堕入高地价怪圈 |
6.1.4 发挥新填海区的作用 |
6.1.5 以高地积比优化住宅建造成本 |
6.1.6 以“住宅发展密度区”均衡社会设施和资源 |
6.2 满足各方面需求达到更高的价值 |
6.2.1 高地积比的选址 |
6.2.2 综合配置区域设施 |
6.2.3 保证使用功能达到舒适度标准 |
6.2.4 优化道路宽度 |
6.2.5 更新航空设施规划 |
6.2.6 以公共房屋满足基层需求 |
6.3 维持稳定的投资价值 |
6.3.1 增加住宅数量抑制投资价值增长 |
6.3.2 高地积比率与低覆盖率相配合 |
6.3.3 大幅提高公共房屋数量平抑投资价值 |
6.3.4 加重交易成本抑制投机行为 |
6.3.5 延续以税务调节私人住宅交易 |
6.4 保证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发展 |
6.4.1 以法律保护文化价值 |
6.4.2 维持原有人文文化的住宅分布模式 |
6.4.3 为文化保护区域注入生命力 |
6.4.4 平衡文物保育和私产发展 |
6.5 提高品质获得更大的愉悦价值 |
6.5.1 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有效管理 |
6.5.2 以专业标准提高住宅品质 |
6.5.3 制定综合措施控制高地积比区域的空气污染 |
6.5.4 城市空间与空气流通 |
6.5.5 高地积比住宅区的环境保护规划 |
6.5.6 制定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
6.6 适度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的制度化与指标化 |
6.6.1 推动建筑法理发展 |
6.6.2 从亚洲城市地积比指标中获取经验 |
6.6.3 建立符合住宅环境品质的区域管理 |
6.6.4 以宜居为住宅环境的宗旨 |
6.6.5 建立指标化管理的执行、监督和保障机制 |
6.7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广州传统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后公共空间的景观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题的缘起 |
1.2 研究产生的背景 |
1.2.1 岭南园林悠久的历史背景 |
1.2.2 广州城市公园逐步免费开放的社会背景 |
1.2.3 “以人为本”的人文背景 |
1.2.4 生活水平提高的经济背景 |
1.2.5 城市生活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公共性 |
1.2.6 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公共绿地数及量上提出更高要求 |
1.2.7 改革开放的深入引发城市设计更深层次的变革 |
1.3 论题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公园 |
1.3.2 城市公园 |
1.3.3 公共空间 |
1.3.4 公园开放式管理 |
1.4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系统论 |
1.4.2 城市设计 |
1.4.3 有机更新理论 |
1.4.4 可持续发展 |
1.4.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4.6 人本主义与行为理论 |
1.4.7 文脉主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计划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范围 |
1.7.3 研究方法 |
1.7.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开放后的广州综合城市公园 |
2.1 城市公园公共景观空间改造的特殊性 |
2.1.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
2.1.2 已建成传统公园自身存在限制性 |
2.1.3 管理的封闭与活动空间的“开放”的平衡 |
2.1.4 公园使用者与公园改造之间的相互影响 |
2.2 广州城市综合公园公共空间的特点 |
2.2.1 南方气候制约下的城市公共空间 |
2.2.2 岭南地域特色下的传统城市公共空间 |
2.2.3 中西文化混合的园林建筑及设施 |
2.2.4 形式丰富的植物配置 |
2.3 广州城市公园存在问题及不足 |
2.3.1 城市公园的开放性 |
2.3.2 城市公园的功能内涵 |
2.3.3 城市公园的风格特征 |
2.3.4 城市公园的设计 |
2.3.5 与管理的结合的不成熟 |
2.4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的封闭与开放 |
2.4.1 旧有综合公园的封闭管理 |
2.4.2 开放型综合公园 |
2.4.3 外围开放型综合公园 |
2.5 城市公园开放后综合效益的评估 |
2.5.1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的局限性 |
2.5.2 局部经济利益与整体利益统筹平衡 |
2.5.3 免费开放后城市公园的经济效益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开放后城市公园公共空间景观革新 |
3.1 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人性化原则 |
3.1.3 文化性原则 |
3.1.4 生态性原则 |
3.1.5 互动性原则 |
3.2 协调功能设施与使用要求 |
3.2.1 适当增加硬地铺装 |
3.2.2 开拓活动场地 |
3.2.3 城市公园入口区 |
3.2.4 增加配套设施 |
3.2.5 完善无障碍设计 |
3.2.6 安全性设计 |
3.3 细化边界空间设计 |
3.3.1 绿化设计“拆围透绿” |
3.3.2 边界灰化——促进公园与城市融合 |
3.3.3 边界利用——提高公园空间利用率 |
3.4 提高生态效益 |
3.4.1 调节游人量 |
3.4.2 注重生态型种植 |
3.4.3 增强水景观互动性 |
3.5 景观设计要素 |
3.5.1 道路系统 |
3.5.2 水体系统 |
3.5.3 活动空间 |
3.5.4 设施设置 |
3.5.5 植物配置 |
3.6 完备防灾公园 |
3.7 科学化管理维护 |
3.7.1 广州已开放城市公园的财政综合平衡 |
3.7.2 商业设施运营 |
3.8 总结 |
第四章 广州城市综合公园公共空间改造综合案例 |
4.1 晓港公园 |
4.1.1 项目节点改造 |
4.1.2 亲水空间的营造 |
4.1.3 配套设施建筑改扩建 |
4.1.4 晓港公园改造工程造价 |
4.2 文化公园 |
4.2.1 概述 |
4.2.2 项目节点改造 |
4.2.3 道路铺装 |
4.2.4 设施改造 |
4.2.5 植物选择及立地条件改善 |
4.2.6 工程投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论文的时效性 |
5.1.2 论文的创新和发展 |
5.1.3 研究的局限性 |
5.2 研究展望 |
5.2.1 开放后景观改造是“互动”、“连续”、“渐进”、“复杂”的过程 |
5.2.2 封闭型公园与周边区域城市公共空间需加强有机联系 |
5.2.3 重视滨河区设计,利用城市设计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模式与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保障性住房的类别及特点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历程及问题 |
2.1 广州市概况 |
2.2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 |
2.2.1 解困房建设阶段(1986 年~1994 年) |
2.2.2 安居房建设阶段(1995 年~1998 年) |
2.2.3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阶段(1998 年至今) |
2.3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负责机构 |
2.4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果 |
2.5 广州保障性住房的管理 |
2.5.1 经济适用房的管理 |
2.5.2 廉租房的管理 |
2.5.3 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 |
2.6 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
2.6.1 廉租房存在的问题 |
2.6.2 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港公屋发展经验分析 |
3.1 香港公营房屋现状 |
3.1.1 概况 |
3.1.2 管理机构 |
3.2 香港公营房屋的发展 |
3.2.1 起因 |
3.2.2 发展阶段 |
3.3 香港公营房屋的设计分析 |
3.3.1 模块式平面布置 |
3.3.2 人口,比例,人均面积 |
3.4 香港公营房屋的管理分析 |
3.4.1 公屋租金的确定 |
3.4.2 租住公屋的资格 |
3.4.3 公屋轮候制度 |
3.4.4 公屋管理 |
3.4.5 居屋的出售和转售 |
3.4.6 公屋的运营 |
3.5 香港公屋建设经验总结 |
3.5.1 成功经验 |
3.5.2 不足之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 |
4.1 新加坡概况 |
4.2 新加坡的住宅市场分析 |
4.2.1 住宅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
4.2.2 住宅类型 |
4.2.3 组屋的类型 |
4.2.4 私人住宅 |
4.2.5 组屋市场及私人住宅市场 |
4.3 新加坡组屋的建设发展历程 |
4.4 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 |
4.4.1 政府管理方面 |
4.4.2 规划和设计方面 |
4.4.3 管理制度方面 |
4.5 不足之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模式与制度分析 |
5.1 广州市、香港、新加坡三地比较 |
5.2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的模式分析 |
5.2.1 保障性住房的梯级供应模式 |
5.2.2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模式问题分析 |
5.3 解决现行供应模式问题的方案 |
5.3.1 解决思路 |
5.3.2 确立“选择性保障”模式 |
5.3.3 实行无户籍限制保障模式,加大租赁型保障房比例 |
5.3.4 采用微利型供给模式,鼓励开发商参与保障房建设 |
5.4 完善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议 |
5.4.1 成立财政独立的保障房建设负责机构 |
5.4.2 建立住房建设跟踪和评价机制 |
5.4.3 成立全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
5.4.4 建立基于人口预测的长期规划机制 |
5.4.5 合理选址,科学规划 |
5.4.6 多渠道开拓房源,逐步建立保障房二级市场 |
5.4.7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准入准出机制 |
5.4.8 规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引导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 |
5.4.9 加强监督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实例分析 |
6.1 万汇楼——经济租赁房新模式分析 |
6.1.1 项目简介 |
6.1.2 启示 |
6.1.3 局限性 |
6.2 芳和花园——最受欢迎的经济适用房分析 |
6.2.1 项目简介 |
6.2.2 选址及配套分析 |
6.2.3 户型、装修及售价分析 |
6.2.4 节能环保分析 |
6.2.5 启示 |
6.2.6 不足之处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市场主导下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居民日常购物消费需求与行为的基本特征 |
2.2 市场配置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基础理论 |
2.2.2 配置方法与配置程序 |
2.2.3 相关实证研究 |
2.2.4 小结 |
2.3 市场主导下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理论与实践 |
2.3.1 基础理论 |
2.3.2 对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的讨论 |
2.3.3 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对商业的规划和管理 |
2.3.4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深圳市南山区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与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内容与调查过程 |
3.2.1 对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调查 |
3.2.2 对居民日常购物消费习惯与方便程度的调查 |
3.3 深圳市南山区居民日常购物消费需求与行为的主要特征 |
3.3.1 居民日常购物消费活动的总体特征 |
3.3.2 居民日常购物消费需求与行为的差异性特征 |
3.4 深圳市南山区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的主要特征 |
3.4.1 中高等级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区位特征 |
3.4.2 低等级居住社区商业设施的区位特征 |
3.4.3 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内容和形态的差异性特征 |
3.5 对深圳市南山区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情况的评价与分析 |
3.5.1 居民对日常购物消费方便程度的总体评价 |
3.5.2 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的干预模式——以香港为例 |
4.1 选取香港作为分析对象的理由 |
4.1.1 香港技术标准的科学性 |
4.1.2 两地土地管理制度的相似性 |
4.1.3 资料的可获得性 |
4.2 香港居住社区商业设施发展基本情况 |
4.3 香港政府的干预方式与干预依据分析 |
4.3.1 技术标准的内容和制定依据 |
4.3.2 开发审批制度的内容和依据 |
4.3.3 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
4.3.4 承担低利润便民商业设施的供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我国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模式的探讨 |
5.1 对我国政府现行干预模式的讨论 |
5.2 对我国政府干预模式的建议——以深圳为例 |
5.2.1 对技术标准的讨论 |
5.2.2 对调整开发审批制度的建议 |
5.2.3 对改善政府服务水平的建议 |
5.2.4 对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求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深圳市南山区居民家庭用品及服务消费习惯访谈大纲 |
附录2: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个人用品及服务消费习惯访谈大纲 |
附录3:深圳市南山区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超市/超市/市场编号图 |
附录4:深圳市南山区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超市/超市/市场一览表 |
附录5:南山区各社区居委会边界示意图 |
附录6:南山区各社区居委会人口密度一览表 |
附录7:深圳市南山区城中村人口统计表 |
附录8:深圳市南山区楼盘用地面积和交易均价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海珠半岛花园居住质素的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薛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凤凰国际广场项目可行性研究[D]. 贾晓予.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研究[D]. 肖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7]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D]. 高武洲.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广州传统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后公共空间的景观改造设计[D]. 陈顽岩.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9]广州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模式与制度分析[D]. 刘赞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2)
- [10]市场主导下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研究[D]. 李亚晴. 深圳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