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氧水与痔疮膏合用治疗术后伤口感染17例(论文文献综述)
朱立寒[1](2021)在《加味苦参汤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因肛周脓肿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两组患者接受同样的入院检查、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治疗组术后予加味苦参汤坐浴,对照组予1:5000的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术后伤口疼痛等症状。术后第1天时记录患者的初始创面面积和创面初始疼痛评分,在术后第3、7、14天时记录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创面疼痛评分,创面面积等指标,并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最后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开始后,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始创面大小、术后第1日疼痛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数据具有可比性。(2)肉芽生长情况: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时,治疗组的肉芽生长评分别为2.50±0.506、1.40±0.496,优于对照组的2.75±0.439、1.87±0.48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肉芽生长评分都为1,无明显差异。(3)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治疗组平均腐肉脱落时间为3.65±0.700天,对照组平均腐脱落时间为4.28±0.987天,治疗组平均腐肉脱落时间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创面面积缩小率:术后第3天时,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率为5.59±1.41%,优于对照组的5.11±1.66%,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4天时,治疗组创面面积缩小率分别为16.42±3.42%、33.54±3.94%,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4.75±3.855天,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5.83±4.89天,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疼痛评分: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创面疼痛评分分别为1.03±0.158、0.68±0.474,对照组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创面疼痛评分分别为1.18±0.385、0.93±0.474,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时两组创面疼痛评分分别为0.45±0.504、0.65±0.483,两组间创面疼痛评分相近,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第14天时治疗有效率:加味苦参汤组的有效率为100%,高锰酸钾组的有效率为85%,加味苦参汤组的有效率优于高锰酸钾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术后3个月,两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均为100%,复发率均为0%。结论:加味苦参汤可以显着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加速创面腐肉的脱落,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减少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等症状,且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孙春元[2](2021)在《康复新液对马蹄形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使用康复新液冲洗及蘸有康复新液的无菌纱条填塞治疗低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创面的愈合质量及检测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Th1/Th2平衡指数等指标,从而对康复新液在促进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做进一步探讨。方法:纳入60例2019年11月至2021年01月住院于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的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康复新液组30例,两组患者于术后1d开始换药,换药前两组患者均用痔瘘洗剂坐浴熏洗10min,每天2次换药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创面后用凡士林纱条引流,康复新液组使用康复新液彻底冲洗后用蘸有康复新液的无菌纱条引流,对比术后1月的治疗有效率,术后3d、7d、14d、21d创面愈合质量评分,术前1d、术后1d、术后7d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平衡指数。结果:(1)术后1月,康复新液组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显着升高(P<0.05)。(2)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术后7d、14d及21d,康复新液组患者创面愈合质量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d与对照组比,康复新液组患者创面愈合质量评分无显着差异(P均>0.05)。(3)对创面VA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术后3d、7d、14d及21d,对照组患者创面VAS评分在依次显着降低,组内差异均有意义(P均<0.05)。术后3d、7d、14d,康复新液组患者创面VAS评分依次显着降低(P均<0.05),术后21d与术后14d相比,康复新液组患者创面VAS评分差异并不显着(P>0.05)。(4)对分泌物评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术后7d与术后3d相比及术后21d与术后14d相比,对照组患者分泌物评分虽有所降低但差异均并不显着(P>0.05);术后14d、21d分别与术后3d、7d相比,对照组患者分泌物评分均显着降低(P均<0.05)。术后3d、7d、14d,康复新液组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依次显着降低(P均<0.05);术后21d与术后14d相比,康复新液组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5)对肉芽组织评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术后7d与术后3d相比及术后21d与术后14d相比,对照组患者肉芽组织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21d分别与术后3d、7d相比,对照组患者肉芽组织评分均降低明显(P均<0.05)。术后7d与术后3d相比,康复新液组患者肉芽组织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4d与术后7d相比及术后21d与术后14d相比,康复新液组肉芽组织评分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均>0.05),但术后14d与术后3d相比及术后21d与术后3d、7d相比,康复新液组肉芽组织评分均降低明显(P均<0.05)。(6)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两组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2)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术后1d与术前1d,两组患者促炎、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1d与术前1d相比,两组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组内相比升高明显(P均<0.05),两组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组内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7d与术前1d和术后1d相比,两组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组内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康复新液组降低更为显着(P均<0.05),两组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组内相比升高明显(P均<0.05),且康复新液组升高更为显着(P均<0.05)。(7)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两组患者Th1/Th2平衡指数(IL-4/IFN-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术后1d与术前1d,两组患者Th1/Th2平衡指数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1d与术前1d相比,两组患者Th1/Th2平衡指数组内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7d与术前1d和术后1d相比,两组患者Th1/Th2平衡指数组内相比升高明显(P均<0.05);且康复新液组升高更显着(P均<0.05)。结论:在促进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中,使用康复新液冲洗联合纱条填塞创口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缓解了创面的疼痛程度、减少了分泌物的产生及促进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的生成,而且又调节术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又通过维持机体Th1/Th2细胞免疫平衡以利于机体免疫应答趋于稳态,在治疗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过程中疗效显着。
张新,赵伟,沙静涛,范丽颖[3](2020)在《沙静涛主任医师提倡的外用中药分期干预在肛肠疾病术后污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沙静涛主任医师提倡的外用中药分期干预在肛肠疾病术后污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肛肠科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予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三型安尔碘局部消毒;治疗组坏死期予以拔毒膏、增生期予以九华膏、收口期予以玉红膏,全程再配合痔炎冲洗灵熏洗坐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7、10 d,治疗组的疼痛减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7、10 d,两组的创面愈合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的瘢痕增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静涛主任医师提倡的外用中药分期干预在肛肠疾病术后污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显着,能减轻疼痛、减少瘢痕、促进创面愈合。
张育君[4](2020)在《生肌软坚合剂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将生肌软坚合剂熏洗治疗与现代TDP照射治疗相结合,观察其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中收集相关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以期为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的恢复寻求出一种中医特色鲜明、临床效果突出、简便易行、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课题组选取90例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实验组每日清晨便后予以生肌软坚合剂熏洗坐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钟,常规伤口换药后予以TDP微波照射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对照A组,每日清晨便后予以生肌软坚合剂熏洗坐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钟,常规伤口换药后卧床休息;对照B组,每日清晨便后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钟,常规伤口换药后给以TDP微波照射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在术后相应的时间段分别统计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及指标。实验组分别与对照A组、对照B组比较术后伤口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评分等相关观测指标,评价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术后第一天创面疼痛度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创面疼评分和渗液评分方面,术后第3、7、14天实验组分别与对照A组进行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B组进行比较,也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伤口疼痛程度与创面渗液情况较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明显减轻。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实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0.73±3.46天,对照A组为26.13±4.34天,对照B组为25.17±4.31天,实验组分别于对照A组、对照B组进行t检验,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个月后回访三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临床总疗效率均为100%,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肛瘘术后患者予以生肌软坚合剂熏洗联合TDP微波照射治疗,可减轻伤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分泌物产生,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过敏反应,药物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孙宝澍[5](2018)在《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辅助治疗Fournier坏疽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辅助治疗Fournier坏疽(FG)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FG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临床治疗经验和治疗效果。对入院所有病人采用早期的彻底清创和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均采用创面负压引流装置覆盖的治疗方法,另行膀胱造瘘术1例和肠造瘘术2例。Ⅱ期行创面缝合术15例、皮瓣移植4例。结果:其中19例存活,1例因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发生感染性脓毒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术后突发血栓脱落猝死。结论:早期的清创缝合、及时应用抗生素、术后创面的负压吸引是治疗FG的有效手段。待病情平稳后Ⅱ期行创面缝合和皮片移植是必不可少的。
涂林毅[6](2016)在《生肌软坚合剂防治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肛瘘乃肛肠科最为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肛门生理和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术多为开放性伤口。术后常出现伤口疼痛、分泌物多、肛门功能损伤、创面愈合时间长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课题拟通过观察生肌软坚合剂湿敷治疗,在防治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常见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作用,客观评定其临床疗效,从而为肛肠专科医生在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治疗上探索出一种中医特色鲜明、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方法灵活、久用无副作用、安全性高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本课题组所有病例均来自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门诊确诊符合湿热下注型肛瘘诊断并收入院住院手术的患者。术后为开放性创口即二期愈合创口的患者,所有收入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用生肌软坚合剂湿敷并常规伤口换药治疗,对照组用复方黄柏液湿敷,10天/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伤口疼痛积分、创面分泌物积分、肛门括约肌功能积分、肛门功能指诊积分、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比率,并对术后相应时间段各项情况量化后进行评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疗效差异。结果:本研究临床资料和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创面大小、手术方式情况等方面经相关检验,差别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在治疗后第3、7、10天疼痛积分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伤口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10天伤口分泌物积分进行经统计比较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分泌物渗出明显少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0、14、21、28天肛门括约肌功能积分和肛门功能指检积分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保护肛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14、21、28天创面愈合速率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其中术后第28天创面愈合速率比较,虽然治疗组在数值上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后第7、14、21天创面愈合速率,经统计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快。(6)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创面愈合较对照组快。(7)术后50天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说明两组在临床总疗效上并无差异。(8)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治疗组在整个实验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以及其他全身性反应,未见其他毒副作用,本治疗所用湿敷中药组方安全性高;对照组出现一例(女性患者月经期)皮肤过敏患者(皮肤轻度瘙痒不适,未处理自愈),未见明显皮疹、风团等其他症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80例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应用生肌软坚合剂湿敷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生肌软坚合剂对于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分泌物、维护肛门功能及创面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价格昂贵的复方黄柏液,现代研究表明生肌软坚合剂具有明显抗菌消炎、消肿止痛、促进组织恢复、促进愈合、防治瘢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此外湿敷外加用热水袋可更好控制温度提高疗效,可避免坐浴下蹲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等。此法具有明显中医特色和疗效可靠,另具有简、便、廉等特点,患者接受度高,是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王志坚(Wong Chi Kin)[7](2016)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的应用规律,并与本草文献和《伤寒杂病论》内对黄柏之运用作比较,探索黄柏在应用规律和温病学派对伤寒之继承和发扬,总结黄柏之功效及运用原则,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地运用黄柏的依据。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础,分析有关黄柏运用和含有黄柏的医案,对其病种、症状、证型、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和各卷门中的应用、病机、望诊、舌诊、脉象、黄柏配伍、成方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整理相关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关黄柏的医案中,(1) 10卷中各卷都有应用黄柏的医案,但其应用次数不同,其中卷七应用最多,共应用26次,占应用总数的25.2%;其次是卷三,共应用21次,占应用总数的20.4%。(2) 62门中共有39门应用黄柏,应用频次最多的依次为淋浊、遗精、痿、痢、便闭、疝、虫、便血、痹等。(3) 绝大部分医案全程运用黄柏,共80则,占所有103则医案的77.7%。(4) 记载的诊次一般为1次,共占所有医案的66.0%。其次为2次,占15.5%。(5) 应用黄柏医案遍及8大现代医学系统,应用较多的系统依次为消化、运动、泌尿、生殖、神经、循环等,其中消化系统最多(34次,33.0%)。(6) 只有3次论及患者舌象情况,其中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各1次。(7) 全书合共有23处记载脉象。依次序出现次数最多为数脉, 其后为其他相兼脉,沉脉,弦脉,细脉,实脉,洪大脉,散脉,濡脉及革脉。(8) 最多见的证型为实证(多为湿热、热毒、心肝肠实火),近45%,而虚证(多为肝、肾单独或同时阴虚)稍多于虚实夹杂证(多为肾虚合并湿热,或心肾不交)(9) 根据《医学心悟》治病八法,除汗法和吐法外,其余下、和、温、清、消、补,六法都有医案记录。其中以清兼补法用最多。其后依次为清法,温补法,清和法,消法,清兼下法,消补法,温下法与补法。。(10)共有103条含黄柏组方,共采用四种剂型,其中采用汤剂69条,占67%;丸剂31条,占30%。(11)含黄柏的成方只有9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滋肾丸,共出现12次,占所有成方的31.6%;其次安胃丸7次,占18.4%。成方以丸剂多见,共出现30次,占78.9%;其次为汤剂,出现7次,占18.4%;散剂出现1次,占2.7%。(12)与黄柏配伍最多的中药依次是黄连、茯苓、知母、泽泻、熟地黄、白芍、川萆薛、生地、人参、肉桂、龟版(连同龟甲)、广皮、牛膝、山栀、青皮、茅苍术、川楝子、当归。配伍次数最多的是黄连,共28次,占4.1%。(13) 标记了7中炮制类型的黄柏,分别为:炒焦黄柏、炒黑黄柏、略炒黄柏、盐水炒黄柏、炒黄柏、黄柏、生黄柏。运用最多的是黄柏,共应用93次,占总数的90.3%。(14) 共有8处记载黄柏的用量,用量从5分到8两不等。结论:(1) 叶氏使用黄柏的医案多是一两剂药即对症取效,而且多在全程或前期就使用黄柏。疗效之显着,反映了叶氏辩证能力超群,或者揭示黄柏使用指征的把握其实并不困难。(2) 叶氏应用黄柏治疗的病症广泛,月.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分治表里上、中、下三焦,或趋降其寒性,增加其疗效。但其主治仍离不开其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苦寒坚阴等。(3) 黄柏药性苦寒最善清化湿热,滋阴降火。故望诊中出现湿热蕴结(色黄、形膨、胀、肿)、湿热熏蒸蒙蔽清窍(色苍、神呆、迷、欲昏),叶氏承《神农本草经》之旨,认为黄柏善解湿热蕴结,可使湿去热走,燥湿而不伤阴。或阴虚火旺(形瘦)、虚火上炎(色赤)等证候是叶氏使用黄柏的指征,叶氏多次提及黄柏的潜阳、和阳功效。(4) 叶氏在医案中只有3次论及舌象。分别为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证明黄柏在炮制后,寒性趋降,但仍能保持其化湿特性。(5) 所有黄柏医案中未见迟脉、结代脉等脉象,笔者认为若遇寒邪凝滞证型不宜用黄柏。(6) 脾胃虚弱、肾阴阳两虚、或素体虚寒者,慎用黄柏,或师李东垣法配伍健脾胃药或师朱丹溪法配伍补肾药。叶氏不只是一味使用黄柏泻实火,解热毒,还用来清虚火、潜阳、和阳,黄柏祛湿,湿去热走而阳气归源。(7) 清补法之所以使用最多,这是由于这些医案中,都不是以黄柏作为主药的缘故。(8) 叶氏擅长使用黄柏与其它药味配伍,实现相须为用或制约温燥药药性。(9) 叶氏使用含黄柏的内服膏剂和酊剂,这种剂型创新值得后世借鉴和研究。(10) 叶氏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李东垣独创的滋肾丸,大胆创新性地使用滋肾丸治疗多种病症如肝风、遗精、淋浊、便闭、疝、诸痛等,并取得良效。叶氏安胃丸是在仲景《伤寒论》中乌梅丸化裁而来,体现了叶氏对经方的传承与创新。(11) 叶氏采用含黄柏成方时多选丸剂,表明其使用黄柏每次量少,且不入汤剂水提取药理成分,而以吞服为主的用药特色。(12) 叶氏认为黄柏炒制的辅料及程度如果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的疗效药性药理变化。(13) 叶氏使用黄柏量小效宏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彭俞俞[8](2015)在《李师教授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的经验撷要》文中提出李师教授,作为全国肛肠疾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沈阳市名中医,致力于肛肠病专业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本着一心为患者减少病痛和缩短患者病程的初衷,潜心研究和发展了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积累了非常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一套成熟的一次性治愈肛周脓肿的理论,即大大的扩展了索罗门定律,确定肛周脓肿内口位置的指导思想,即肛周脓肿的范围侵袭到肛门的前位或后位,则内口就在肛门前位或后位的肛隐窝处(若侵袭到前后位,内口就在前后位),若脓肿不侵袭到前位或后位,其内口就在脓肿感染中心同侧对应的肛隐窝处。而处理内口是肛周脓肿治愈的关键。并且,恩师同时身兼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在中医康复和预防脓肿复发方面也造诣颇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恩师也同时强调术后调理阴阳的重要性。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恩师总结出肛周脓肿的病机的根源是火毒蕴结大肠,郁而不得发的机理,因此术后采用清热泻火、解郁排脓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在临床中在临床上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在积极预防肛周脓肿的复发的道路上起到了到头作用,至此笔者总结了恩师宝贵的临床经验,这些都值得在临床中广范推广使用。
谢祥锟[9](2012)在《复方利多海浮膏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疼痛水肿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探索复方利多海浮膏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疼痛、水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疼痛、水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利多海浮膏换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黄连膏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肛缘疼痛、水肿变化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结果进行分析,以α=0.05为水准进行双侧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t检验:治疗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经秩和检验:治疗前P=0.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l天后P=0.014,治疗3天后P=0.007,治疗5天后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情况经秩和检验:治疗前P=0.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l天后P=0.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P=0.035,治疗5天后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利多海浮膏外敷换药在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疼痛、水肿方面疗效优于黄连膏。复方利多海浮膏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因此其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伤口换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李倩蕾[10](2011)在《李师教授运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李师教授采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0年9月辽宁省肛肠医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住院患者51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病程3个月—7年。51例患者均采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术后予常规抗感染、中成药硝矾洗剂熏洗、创面常规消毒结合院内制剂一效膏换药等治疗。结果:本组51例治愈50例,好转1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术后7—12天橡皮筋脱落,疗程24—32天。患者肛门对干稀便、肠液、肠气的控制均正常,愈合后肛管直肠压力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随访4—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无肛门移位、肛门失禁等后遗症,2例患者略有局部不适感,均在出院后3个月内随瘢痕逐渐软化而改善。结论:李师教授采用的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效的清除了原发病灶、很好的保护了肛门功能,并减小了创面面积、缩短了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疼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双氧水与痔疮膏合用治疗术后伤口感染1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氧水与痔疮膏合用治疗术后伤口感染1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苦参汤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评价标准 |
6 数据处理 |
7 结论与分析 |
讨论 |
1 中西医对肛周脓肿的认识 |
2 中西医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方法 |
3 加味苦参汤的方药分析 |
4 高锰酸钾坐浴的理论依据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
1 创面的定义 |
2 创面的分期 |
3 影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 |
4 中医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研究进展 |
5 西医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进展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康复新液对马蹄形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2 年龄 |
1.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3 诊断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3.1 疗效评价 |
3.2 创面愈合质量(创面VAS、分泌物、肉芽组织)评分 |
3.3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3.4 Th1/Th2平衡指数 |
3.5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
4.2 两组患者创面VAS比较 |
4.3 两组患者分泌物评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肉芽组织评分比较 |
4.5 两组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2)水平比较 |
4.6 两组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比较 |
4.7 两组患者Th1/Th2平衡指数比较 |
5 讨论 |
5.1 中医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5.2 西医对影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5.2.1 局部微循环障碍 |
5.2.2 创面组织再生能力及重塑障碍 |
5.2.3 创面持续的感染 |
5.2.4 机体的免疫损伤 |
5.2.5 关键生长因子缺乏或分布异常 |
5.3 Th1、Th2细胞因子及免疫平衡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
5.4 康复新液的药理作用 |
5.4.1 促进创面修复 |
5.4.2 抗炎消肿 |
5.4.3 调节免疫 |
5.4.4 抗肿瘤 |
5.4.5 抗氧化 |
5.5 结果分析 |
5.5.1 临床疗效对比 |
5.5.2 创面愈合质量(创面VAS、分泌物、肉芽形态)评分比较 |
5.5.3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5.5.4 Th1/Th2 平衡指数比较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 中西医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治疗 |
2 西医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 |
(3)沙静涛主任医师提倡的外用中药分期干预在肛肠疾病术后污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疼痛减轻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创面愈合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瘢痕增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生肌软坚合剂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略缩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疗效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5 记录方法 |
结果分析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中医对肛瘘及肛瘘术后的认识 |
2 西医对肛瘘、肛瘘术后的认识 |
3 熏洗坐浴治疗的认识 |
4 本研究药物分析 |
5 TDP微波照射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肛瘘的治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二 临床病例收集表 |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辅助治疗Fournier坏疽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及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生肌软坚合剂防治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一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记录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
1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肛瘘及肛瘘术后的认识 |
2 西方医学对肛瘘及肛瘘术后的认识 |
3 中西医对湿敷治疗的认识 |
4 方药分析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治疗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临证指南医案》相关研究进展 |
1.1.1 《临证指南医案》中单味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1.2 《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某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 黄柏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道沿革 |
1.2.2 分布 |
1.2.3 性状 |
1.2.4 炮制 |
1.2.5 性味归经 |
1.2.6 功效主治及相关论述 |
1.2.7 现代应用 |
1.2.8 张仲景对黄柏的方证研究 |
1.2.9 近代名老中医对黄柏用药的体会 |
1.2.10 黄柏配伍研究进展 |
1.2.11 黄柏药理研究进展 |
1.2.12 黄柏安全性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步骤 |
2.2.1 分析黄柏的药性与功效 |
2.2.2 分析黄柏在经方中的应用 |
2.2.3 筛选医案 |
2.2.4 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 |
2.2.5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黄柏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
2.3.2 黄柏在各门中的应用情况 |
2.3.3 黄柏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 |
2.3.4 医案中患者的就诊次数 |
2.3.5 所论述症状在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分类情况 |
2.3.6 医案中所论述望诊的情况 |
2.3.7 医案中所论述舌象的情况 |
2.3.8 医案中所论述脉象的的情况 |
2.3.9 含黄柏医案的证型及脏腑虚实分布情况 |
2.3.10 医案选用的治法分布情况 |
2.3.11 含有黄柏的成方 |
2.3.12 黄柏成方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
2.3.13 各门中含黄柏成方应用的情况 |
2.3.14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门中详细应用情况 |
2.3.15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不同证型中的详细应用情况 |
2.3.16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阴阳辩证中的应用情况 |
2.3.17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脏腑中的应用情况 |
2.3.18 含有黄柏组方的剂型分布 |
2.3.19 与黄柏配伍的药味及其频次 |
2.3.20 各种炮制黄柏的运用情况 |
2.3.21 各种黄柏的用量统计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黄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各卷、门、系统应用的分析 |
3.2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病证虚实、病位、病机与治则、治法的分析 |
3.3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望诊的分析 |
3.4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切诊的分析 |
3.5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病程及就诊次数的分析 |
3.6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成方及其在卷门中分布情况的分析 |
3.7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组方剂型的分析 |
3.8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与药味配伍的分析 |
3.9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炮制种类的分析 |
3.10 经方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用量的对比分析 |
3.11 黄柏的药用忌宜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附录 |
第七部分 致谢 |
(8)李师教授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的经验撷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经验论述 |
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复方利多海浮膏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疼痛水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1.1 混合痔诊断标准 |
2.2.1.2 痔术后水肿的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2.2 痔术后水肿的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3.3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 |
2.4 分组方法 |
2.5 治疗方法 |
2.5.1 术前准备 |
2.5.2 麻醉方法 |
2.5.3 手术操作 |
2.6 术后常规处理 |
2.7 试验方法 |
2.7.1 治疗组 |
2.7.2 对照组 |
2.8 观察指标 |
2.8.1 肛缘水肿 |
2.8.2 疼痛 |
2.9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10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11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疼痛 |
3.2 肛缘水肿 |
3.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3.5 脱落情况 |
4 讨论 |
4.1 疼痛 |
4.2 肛缘水肿 |
4.3 复方利多海浮膏 |
4.3.1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
4.3.1.1 概述 |
4.3.1.2 临床应用 |
4.3.2 海浮散 |
4.3.2.1 现代药理学作用 |
4.3.2.2 不良反应 |
4.3.2.3 现代临床 |
4.4 黄连膏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痔术后疼痛水肿用药前后病情调查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李师教授运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祖国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肛瘘的研究概况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与分析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双氧水与痔疮膏合用治疗术后伤口感染1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苦参汤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D]. 朱立寒.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康复新液对马蹄形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D]. 孙春元.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沙静涛主任医师提倡的外用中药分期干预在肛肠疾病术后污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J]. 张新,赵伟,沙静涛,范丽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34)
- [4]生肌软坚合剂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D]. 张育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辅助治疗Fournier坏疽临床疗效观察[D]. 孙宝澍.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1)
- [6]生肌软坚合剂防治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疗效观察[D]. 涂林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7]《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D]. 王志坚(Wong Chi K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8]李师教授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的经验撷要[D]. 彭俞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5(05)
- [9]复方利多海浮膏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疼痛水肿的临床观察[D]. 谢祥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3)
- [10]李师教授运用切开挂线加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总结[D]. 李倩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