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龙,国菲,杨瑞琴,李鹏[1](2021)在《生物检材中有机磷农药代谢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磷农药代谢物检测分析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投毒案件定性、临床诊断和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精确检测痕量甚至超痕量有机磷农药代谢物的技术,建立检测生物样本复杂基质中有机磷农药代谢物的方法,成为法庭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本文重点综述了这些检测方法在有机磷农药代谢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血液、尿液等生物检材所需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QuEChERS等前处理技术和毛发生物检材所需的固-液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荧光探针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进展,并对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吴丁丁[2](2017)在《从生姜中筛选血清芳香酯酶激动剂组分》文中研究指明对氧磷酶(PON)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水解酶,其活性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Ⅱ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相关。生姜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功能、止吐等多种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因而从生姜中筛选出PON1激动剂组分对于上述一些疾病预防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实际意义。采用以9-(4-甲基苯氧羰基)-10-甲基吖啶三氟甲基磺酸盐作为底物的化学发光法评价中,在粗提液浓度为5.00×10-6 g/L时血清空白组及生姜粗提液实验组的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K分别为0.0064 min-1、0.0119 min-1,激动倍数为1.86。采用以乙酰苯酚为底物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时发现生姜粗提液激动活性在浓度为4.00×10-5 g/L时达到最大。生姜粗提液能激动血清PON1催化吖啶酯水解两种评价方法的结论一致。从生姜粗提液中依次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液(PEE)、乙酸乙酯萃取液(EAE)、正丁醇萃取液(n-BE),化学发光法评价时发现三种萃取液浓度为8.00×10-5 g/L时都对血清PON1有激动作用,其速率常数分别为0.0099 min-1、0.0081 min-1、0.0068min-1,激动作用的大小为:PEE>EAE>n-BE。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时发现三种萃取液都对血清PON1有激动作用,且激动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在萃取液浓度为8.00×10-5 g/L时,激动作用的大小为:PEE>EAE>n-BE,该结果与化学发光法测定相符合。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从乙酸乙酯萃取液中首次分离得到2个混合物(样品1#、样品2#)和纯组分C(6-姜烯酚)、D、E(对香豆酸)、F(6-姜酚)。采用化学发光法评价时发现样品1#对血清PON1呈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样品2#对血清PON1有激动作用,激动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弱,在浓度为1.00×10-4 g/L时,激动作用最大,K=0.01519 min-1,激动倍数为2.44。因此对样品2#进一步分离得到组分A和B(3-羟基-7-甲氧基黄酮)。由于组分A、D的量少,对其无法进行结构鉴定。组分A、B、C对血清PON1有激动,激动作用都随着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弱,在各组分浓度为1.00×10-4 g/L、2.00×10-6 g/L、1.00×10-5 g/L时激动作用达到最大,K值分别为0.0131min-1、0.0104 min-1、0.0205min-1,激动倍数分别为2.05、1.63、3.20,激动作用的大小为:组分C>组分A>组分B。组分D、E、F对血清PON1呈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时发现组分A、B、C对血清PON1呈激动作用,三种组分的激动作用都随着浓度增大先增大后降低。在最佳的实验浓度下,激动活性的大小为:组分A(0.80×10-5 g/L,70.60 U/L)>组分C(6.00×10-5 g/L,64.79 U/L)≈组分B(6.00×10-5 g/L,64.59 U/L)。组分E、F对PON1呈抑制作用,在浓度小于4.00×10-4 g/L时,组分E的抑制作用大于组分F;在浓度大于4.00×10-4 g/L时,组分F对血清的抑制作用大于组分E。采用双倒数图判断组分E、F的抑制类型,发现组分E和F为竞争性抑制,平均抑制常数分别为8.98 mmol/L、9.13 mmol/L,抑制作用强度为:组分F>组分E。采用化学发光法评价从石油醚萃取液中得到的组分M及组分N,发现组分M对血清PON1有激动作用,随着组分浓度的增大激动作用增大,在浓度为1.0×10-4g/L时,激动作用基本保持不变,K=0.0207 min-1,激动倍数为3.23。而组分N则对血清PON1呈现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也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由于后期保存不当,导致样品分解,因此对上述组分结构无法鉴定。
孙蕊,张海英,李红卫,韩涛[3](2013)在《物理技术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可以使农产品保收、增产,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但使用农药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可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物理技术或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光照、超声波、电离辐射、低温等离子体、超高压、洗涤、加热等,以期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及提升、相关设备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的集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性。
孙丽[4](2012)在《新嘧啶类和二苯甲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良好、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受天气、人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植物病虫灾害越来越严重。使用农药是防治植物病虫草害,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上所用的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近年来,杀菌剂市场逐渐扩大,而且长时间使用一种化学杀菌剂存在产生抗性的问题,所以寻找新的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以现有杀菌剂商品嘧霉胺和氟吗啉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受嘧霉胺分子结构的启发,参考目前嘧啶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以羟基嘧啶、4,6-二甲氧基-2-氨基嘧啶为主要起始原料,应用文献报道的或改进的合成方法与各种胺类、酰氯或酸反应,合成了醚类、胺类、酯类三类嘧啶胺类衍生物,包括11个新化合物。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试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c,4b和4c对GF的活性高于对照药氟吗啉和烯酰吗啉;化合物1c对AM的活性高于嘧霉胺;化合物1c和3a对供试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广谱性;化合物4a-4d表现出相对中等的活性,但规律性较好。本文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为设计活性更强的化合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2.传统田间杀菌剂氟吗啉和烯酰吗啉被广泛应用,最近义成功开发了新杀菌剂丁吡吗啉和苯菌酮,几种化合物均含有二苯甲酮类结构骨架。根据分子设计的基本原理,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苯甲酮类衍生物,包括12个新化合物和4个已知化介物。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是对海洋弧菌几乎没有作用。化合物10a和10b对五种真菌有较好的活性,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j业行结构优化;化合物5c,9a,10c,10e,11b和11c对不同属的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广谱性:筛选出的化合物5b可以作为防治棉花枯萎病菌的潜在的的候选化合物,构效关系分析得出,Cl原子、嘧啶环和甲氧基取代的苯环结构可能有利于抑菌活性的提高。构效关系的研究为设计和开发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新杀菌剂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于娜娜[5](2012)在《吖啶酯类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对氧磷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肿瘤是危及人们生命的“杀手”之一,因此及早的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肿瘤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等问题。通常在肿瘤发生的4-8周前,血清或体液中的对氧磷酶的活性会显着增加或减少,因此,测定体液中的对氧磷酶(PON)的活性是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定对氧磷酶活性的方法有多种,但由于干扰因素和灵敏度的问题,能用于体液样品的测定方法却很少。目前文献多以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酶的活性,该方法简单,但背景噪音大,并且生物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酶提取液中含有的其它吸光成分较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专一性不强,灵敏度也不高。而化学发光法不需要光源,背景噪音小,干扰少,测量时灵敏度高,用于测定酶的活性不需要对具有紫外吸收的干扰物进行分离。在本论文中,合成了三个吖啶酯类底物,以9-(4-对氯苯氧羰基)-10-甲基吖啶三氟甲基磺酸盐(CPOCMA)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来测定血清中对氧磷酶的活性。底物CPOCMA是由发光基团和离去基团组成的。通过对其发光性能的研究发现,CPOCMA的化学发光属于瞬间发光,整个发光过程在20s内即可完成;引发剂可以影响CPOCMA的发光强度,当在0.1%H2O2与0.025mol/L HNO3和1.0mol/L NaOH与1.0×10-3mol/L CTAB的情况下,吖啶酯类底物的发光强度最大;吖啶酯类底物储存在2℃和25℃时,随着溶液的pH(6,7,8)的增大,试剂的稳定性变差。通过对CPOCMA的发光性能的研究,将其作为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PON的活性的发光底物,对底物的特异性、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化学发光的底物CPOCMA具有高效的化学发光效率,其浓度比紫外法测定PON活性的底物乙酰苯酯和二嗪农的浓度至少低1.0×10-5倍,且CPOCMA的用量少,成本低。此外,化学发光法测定PON的活性在生理的pH下就可完成。血清中的PON和人对氧磷酶催化CPOCMA水解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85nmol/L和83nmol/L,且二者很接近,这可能是受血清中其他酯酶的影响所致,例如脂肪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激动剂氯化钠和氯化钙都可以提高rHuPON和血清中PON的活性,但是对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且在加入PON的激动剂氯化钙时,PON的活性是乙酰胆碱酯酶和脂肪酶的7.8倍。因此,PON的激动剂的加入提高了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我们分别以CPOCMA和二嗪农、乙酰苯酯为底物,对30个血清样品进行研究,通过化学发光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30个血清样品在底物不同的情况下,血清中的PON所表现的催化作用的趋势相同,个别样品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PON的多态性引起的。由此可知,以CPOCMA为底物,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PON的活性的方法是可靠的。
韦天龙,徐满才,刘兴平,裴晖,左金江,余一平,项军,林雪梅,柳爱平[6](2012)在《含嘧啶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计并合成了8个含嘧啶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LC-MASS进行表征,测试了其生物活性,并探讨了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在100 mg/L的剂量下,采用Potter喷雾法,化合物6a、6b、6c、6d和6e对粘虫有100%的活性;在500 mg/L浓度下,采用浸植株接虫法,化合物6a和6c对稻黑尾叶蝉的死亡率达到90%以上。
刘金红,陶贤平[7](2006)在《溶剂对二嗪磷缩合过程的影响》文中提出以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和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为原料,采用共沸脱水工艺合成了二嗪磷,并重点讨论了溶剂及带水剂对二嗪磷产品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缩合反应的适宜溶剂及带水剂,使缩合反应时间缩短为6h,副产物硫特普含量低于0.13%,收率达95.1%。
王卫国[8](2005)在《二嗪磷生产过程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其优越的杀虫活性、低廉的价格成为我国杀虫剂的支柱。在我国所生产的四十几个有机磷杀虫剂中,低毒品种较少,大多为高毒杀虫剂。2004年我国已停止生产和使用五大高毒农药。因此,开发低毒、高度广谱有机磷杀虫剂成为我国农药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嗪磷是50年代开发的有机磷杀虫剂,现已成为主要的杀虫剂品种之一。美国、日本、英国、瑞士都有生产,其产量均在万吨以上。它是一种广普性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所有主要作物。 国内对二嗪磷有过初步研究,甚至还有些厂家在进行生产,但主要采用来料加工形式,产品纯度只能保证在90%左右,收率较低。据调查,国内中间体嘧啶醇合成采用甲醇法,合成二嗪磷采用芳烃类或烷烃类溶剂,生产周期长,产品色泽较深,能耗高,纯度低。 论文采用异丁腈为基础原料合成中间体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改变依赖国外进口的生产局面。中间体嘧啶醇采用甲醇法合成,经亚胺化、脒化、环化合成三个步骤,经过实验,解决了该方法易结块的问题,原药合成采用国外较先进的酮类溶剂法,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成本低,原药合成总收率以异丁腈计达到85%,产品纯度≥95%,估算原材料成本仅为2.7万元/吨,在国内中处于先进水平。本工艺方法同时具有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的特点。 本文还对中间体与二嗪磷原药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异丁基亚胺酸甲酯盐酸盐,采用气相色谱进行监测,异丁脒盐酸盐的分析采用化学法;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采用化学法分析;原药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这些方法解决了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黄剑[9](2005)在《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解毒代谢机制,本论文主要就抗阿维菌素小菜蛾抗性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 的酶含量、单加氧酶活性、光谱特性、诱导特性等生理生化基础,及小菜蛾的细胞色素P450 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1 小菜蛾对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及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选育 用浸叶法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等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氟虫腈、啶虫咪、溴虫腈、茚虫威、多杀霉素、甲胺基阿维菌素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75、1.65、1.10、1.27、1.16、1.14 和1.32倍,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抗药性。用阿维菌素在室内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敏感品系4 龄幼虫,连续继代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18 代,药剂汰选的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指数为选育前的20.6 倍,可以认为形成了抗性品系。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 和羧酸酯酶抑制剂TPP 对阿维菌素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说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机理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有关。2 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品系细胞色素P450 酶系的发育特征敏感和抗性品系小菜蛾从2 龄幼虫发育到成虫,细胞色素P450 和b5 含量均在4 龄幼虫和预蛹期达到最大值。抗性品系小菜蛾的P450 含量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均显着大于敏感品系小菜蛾,P450 含量的增长倍数从1.21 倍至1.75 倍,这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的抗性,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 介导的解毒代谢有关。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抗性品系还是敏感品系,细胞色素b5 的增长与P450 的增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介导的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还与细胞色素b5 有关。3 抗阿维菌素小菜蛾的细胞色素P450 酶系活性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活性以及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活性是敏感品系的1.97 倍;使用不同模式底物,抗性品系中甲氧试卤灵-O-脱甲基酶活性(MROD)、乙氧试卤灵-O-脱乙基酶活性(EROD)、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活性(ECOD)以及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PNOD)活性均明显高于敏感品系,分别为敏感品系的9.41 倍、4.15 倍、1.67 倍和2.94 倍,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说明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的脱烷基活性增加可能是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刘金红,陶贤平,汤淳东[10](2004)在《二嗪磷缩合工艺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有机磷杀虫剂二嗪磷的缩合工艺研究进展。
二、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从生姜中筛选血清芳香酯酶激动剂组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生姜 |
1.1.1 生姜简介 |
1.1.2 生姜的化学成分 |
1.1.3 生姜的药理作用 |
1.2 血清芳香酯酶(PON) |
1.2.1 血清芳香酯酶简介 |
1.2.2 PON1与疾病的关系 |
1.2.3 PON1的常用测定方法 |
1.3 化学发光 |
1.3.1 化学发光的原理 |
1.3.2 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 |
1.3.3 吖啶酯类化学发光体系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生姜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对血清PON1的活性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材料 |
2.2.2 仪器与试剂 |
2.2.3 实验备用试剂的准备 |
2.2.4 实验所用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生姜活性成分的提取 |
2.3.2 化学发光法 |
2.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生姜活性成分提取结果分析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化学发光法评价生姜粗提液对血清PON1活性的影响 |
2.4.4 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生姜粗提液对血清PON1活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初步分离及评价生姜粗提液中的有效成分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生姜粗提液的初步分离 |
3.3.1 石油醚萃取 |
3.3.2 乙酸乙酯萃取 |
3.3.3 正丁醇萃取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生姜粗提液的初步分离 |
3.4.2 用化学发光法评价石油醚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 |
3.4.3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石油醚萃取液、乙酸乙酯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 |
3.5 本章小结 |
4 分离及评价乙酸乙酯萃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柱层析分离 |
4.3.2 薄层色谱分离有效成分 |
4.3.3 化学发光法 |
4.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柱层析及薄层层析法分离乙酸乙酯萃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
4.4.2 化学发光法评价样品1#、2#及各组分对血清PON1活性的影响 |
4.4.3 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各组分对PON1活性的影响 |
4.4.4 各组分结构的鉴定及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分离及评价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液中的有效成分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试剂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分离 |
5.3.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5.3.3 化学发光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分离 |
5.4.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5.4.3 化学发光法评价组分M及N对PON1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论文中名词的缩写 |
B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C 化合物的~1HNMR及~(13)CNMR |
(3)物理技术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药残留的类型 |
1.1 有机磷类农药 |
1.2 有机氯类农药 |
1.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
1.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
1.5 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
2 物理技术在降低农药残留中的作用与应用 |
2.1 光照 |
2.2 超声波 |
2.3 电离辐射 |
2.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2.5 超高压 |
2.6 储藏 |
2.7 去皮和剥壳 |
2.8 加热 |
2.9 洗涤法 |
2.9.1 清水洗涤 |
2.9.2 盐水洗涤 |
2.9.3 碱性溶液洗涤 |
2.9.4 酸性溶液洗涤 |
2.9.5 洗涤剂洗涤 |
2.9.6 安全果蔬洗涤剂洗涤 |
2.10 吸附与夹带 |
3物理结合化学技术在降低农药残留中的作用与应用 |
3.1 催化超生降解 |
3.2 光催化降解 |
4 结束语 |
(4)新嘧啶类和二苯甲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新型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
2.1 立项背景和依据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胺类目标衍生物 |
2.2.2 醚类目标衍生物 |
2.2.3 酯类目标衍生物 |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材料 |
2.4.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及谱图数据 |
2.4.4 体外杀真菌活性试验 |
2.4.4.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4.4.2 实验结果 |
2.2.4.3 构效关系分析 |
2.5 结论和展望 |
第三章 新型二苯甲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
3.1 立项背景和依据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2.1 氟吗啉类似物 |
3.2.2 苯菌酮类似物 |
3.2.3 酯类二苯甲酮衍生物 |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4 实验部分 |
3.4.1 实验仪器 |
3.4.2 实验材料 |
3.4.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与谱图数据 |
3.4.4 体外活性试验 |
3.4.4.1 抗植物病原菌活性试验结果 |
3.4.4.2 抗海洋弧菌活性试验结果 |
3.4.4.3 构效关系讨论 |
3.5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吖啶酯类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对氧磷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对氧磷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
1.1.1 对氧磷酶的简介 |
1.1.2 PON 的测定方法 |
1.1.3 PON 与疾病的关系 |
1.1.4 影响 PON 活性的因素 |
1.1.5 PON 的底物 |
1.2 化学发光 |
1.2.1 化学发光反应的基本原理 |
1.2.2 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
1.2.3 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
1.2.4 化学发光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1.3 吖啶酯衍生物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吖啶酯类底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吖啶酯类底物的合成路线 |
2.3 实验方法 |
2.3.1 化合物 9-(4-对叔丁基苯氧羰基)-10-甲基吖啶三氟甲基磺酸盐的合成 |
2.3.2 化合物 9-(4-对氯苯氧羰基)-10-甲基吖啶三氟甲基磺酸盐的合成 |
2.3.3 化合物 9-(戊基苯氧羰基)-10-甲基吖啶三氟甲基磺酸盐的合成 |
2.4 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吖啶酯类底物的化学发光性能的测试 |
3.1 引言 |
3.2 吖啶酯衍生物的发光机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和试剂 |
3.3.2 实验储备液的配制 |
3.3.3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参数 |
3.3.4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POCMA 发光体系的动力学曲线 |
3.4.2 发光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对 CPOCMA 发光强度的影响 |
3.4.3 CPOCMA 发光体系的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吖啶酯类底物在对氧磷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储备液的配制 |
4.2.3 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参数 |
4.2.4 化学发光测定方法 |
4.2.5 PON 活性的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以吖啶酯为底物测定 PON 的活性的 pH 的优化 |
4.3.2 温度对 PON 催化水解 CPOCMA 的影响 |
4.3.3 标准人对氧磷酶催化 CPOCMA 水解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
4.3.4 血清中 PON 催化 CPOCMA 水解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
4.3.5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
4.3.6 添加 PON 的激动剂改善血清中 PON 催化 CPOCMA 水解 |
4.3.7 干扰实验 |
4.3.8 血清催化 CPOCMA 水解的线性关系 |
4.3.9 化学发光法测定对氧磷酶催化 CPOCMA 水解方法的验证 |
4.3.10 变异系数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后续工作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核磁波谱 |
(7)溶剂对二嗪磷缩合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
1.2 主要仪器 |
1.3 工艺流程及步骤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溶剂及带水剂的选择与初步试验 |
2.2 正交实验 |
2.3 两种优选组合的重复对比试验 |
3 结论 |
(8)二嗪磷生产过程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二嗪磷合成工艺研究进展与本课题研究目标 |
1.1 品种简介 |
1.2.国内外研究生产情况及产品应用前景 |
1.3 研究目标及选题理由 |
1.3.1 研究目标 |
1.3.2 选题理由 |
第2章 二嗪磷合成工艺路线比较 |
2.1.技术路线选择 |
2.1.1 中间体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合成法比较 |
2.1.2 原药合成法比较 |
2.2 本课题选择工艺路线的说明 |
2.2.1 中间体嘧啶醇合成工艺路线选择 |
2.2.2 二嗪磷原药合成工艺路线选择 |
第3章 二嗪磷合成工艺研究 |
3.1 反应基本原理 |
3.2 原药、中间体规格及物性 |
3.2.1 原药规格及物性 |
3.2.2 中间体嘧啶醇物性及规格 |
3.2.3 主要原料及规格 |
3.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3.4 工艺流程 |
3.4.1 合成嘧啶醇的工艺流程图 |
3.4.2 合成二嗪磷原药的工艺流程图 |
3.5 嘧啶醇(中间体)合成的试验结果及讨论 |
3.5.1 亚胺盐主控条件试验 |
3.5.2 脒盐合成主控条件试验 |
3.5.3 合成嘧啶醇条件试验 |
3.6 二嗪磷原药合成的试验结果及讨论 |
3.6.1 物料配比试验 |
3.6.2 反应温度试验 |
3.6.3 反应时间试验 |
3.6.4 溶剂用量试验 |
3.6.5 优化条件复证试验 |
3.6.6 物料平衡计算 |
3.6.7 二嗪磷原药热贮试验 |
3.7 技术经济评价 |
3.7.1 原材料消耗 |
3.7.2 成本估算及效益分析 |
3.8 结论和建议 |
第4章 二嗪磷合成工艺的分析研究 |
4.1 异丁基亚胺酸甲酯盐酸盐的分析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异丁脒的分析 |
4.2.1 原理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的分析 |
4.3.1 实验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二嗪磷原药分析 |
4.4.1 实验部分 |
4.4.2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二嗪磷合成中间体及原药色谱图 |
(9)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
1.1.1 小菜蛾抗药性发展概况 |
1.1.2 小菜蛾抗药性机理研究进展 |
1.2 细胞色素P450 研究概述 |
1.2.1 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系组成 |
1.2.2 P450 酶系的催化循环机制 |
1.3 昆虫细胞色素P450 的研究进展 |
1.3.1 昆虫细胞色素P450 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
1.3.2 昆虫P450 的重要功能 |
1.3.3 P450 酶系与害虫抗药性 |
1.3.4 P450 酶系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意义 |
1.4 论文设计思路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3 选题的依据及思路 |
1.4.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及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杨凌地区田间种群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毒力和敏感性测定 |
2.2.2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室内选育 |
2.2.3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
2.3 讨论 |
2.3.1 田间种群小菜蛾对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 |
2.3.2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种群的选育 |
2.3.3 特异性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抗性与敏感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酶系的发育时间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生化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发育阶段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含量的变化 |
3.2.2 不同发育时间敏感和抗性小菜蛾细胞色素b_5 含量变化 |
3.2.3 不同发育时间敏感和抗性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和b_5 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生化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甲氧基试卤灵-O-脱甲基酶活性(MROD) |
4.2.2 乙氧基试卤灵-O-脱乙基酶活性(EROD) |
4.2.3 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活性(ECOD) |
4.2.4 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活性(PNOD) |
4.2.5 NADPH-细胞色素c 还原酶活性(P450 还原酶) |
4.3 讨论 |
第五章 苯巴比妥钠对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的诱导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小菜蛾 |
5.1.2 试剂 |
5.1.3 苯巴比妥诱导处理 |
5.1.4 生化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CO-差光谱特征 |
5.2.2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含量 |
5.2.3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小菜蛾细胞色素b_5 含量 |
5.2.4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的活性 |
5.2.5 苯巴比妥诱导后的P450 单加氧酶活性 |
5.3 讨论 |
第六章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CO 差光谱测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试剂 |
6.1.3 主要仪器 |
6.1.4 生化测定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敏感品系小菜蛾P450-CO 差光谱特征 |
6.2.2 P450-CO 差光谱的变化 |
6.2.3 CO 通入后不同时间对P450 吸光值的影响 |
6.2.4 抗阿维菌素品系小菜蛾P450-CO 差光谱 |
6.3 讨论 |
6.3.1 P450-CO 差光谱特征及其变化 |
6.3.2 小菜蛾敏感品系和抗阿维菌素品系P450-CO 差光谱 |
第七章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 基因的初步研究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NA 提取结果 |
7.2.2 PCR 扩增结果 |
7.2.3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及筛选鉴定 |
7.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测定和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对两种农药毒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
8.1 一种快速大量提取小菜蛾幼虫基因组DNA 改进的CTAB 法 |
8.1.1 材料与方法 |
8.1.2 结果与分析 |
8.1.3 小结 |
8.2 利用EXCEL 快速计算毒力测定中的致死中量和卡方检验 |
8.2.1 基本运算公式与函数 |
8.2.2 毒力测定模板的程序编制 |
8.2.3 讨论 |
第九章 总结 |
9.1 研究结果 |
9.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9.3 今后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二嗪磷缩合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路线 |
2 缩合工艺的改进 |
2.1 最初的缩合工艺 |
2.2 催化缩合法 |
2.3 无催化剂的合成工艺 |
3 结 语 |
四、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检材中有机磷农药代谢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张成龙,国菲,杨瑞琴,李鹏. 农药学学报, 2021(04)
- [2]从生姜中筛选血清芳香酯酶激动剂组分[D]. 吴丁丁. 重庆大学, 2017(06)
- [3]物理技术降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 孙蕊,张海英,李红卫,韩涛. 中国粮油学报, 2013(08)
- [4]新嘧啶类和二苯甲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孙丽. 山东大学, 2012(02)
- [5]吖啶酯类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对氧磷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D]. 于娜娜. 重庆大学, 2012(03)
- [6]含嘧啶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虫活性研究[J]. 韦天龙,徐满才,刘兴平,裴晖,左金江,余一平,项军,林雪梅,柳爱平.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2(01)
- [7]溶剂对二嗪磷缩合过程的影响[J]. 刘金红,陶贤平. 农药, 2006(08)
- [8]二嗪磷生产过程中方法研究[D]. 王卫国. 湖南大学, 2005(07)
- [9]小菜蛾抗阿维菌素品系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D]. 黄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二嗪磷缩合工艺研究进展[J]. 刘金红,陶贤平,汤淳东.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