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电子陶瓷应用技术交流会参会企业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细根[1](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宋为,张琼[2](2014)在《春华秋实四十载 乘风破浪谋新篇——纪念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建网4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建网4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信息网在搭建技术信息交流平台,推动金属制品行业科技进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信息网组织建设、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中的经验,探讨信息网在提高服务能力、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加强对外交流、谋求新的发展方面应开展的工作。
邱湘琪[3](2011)在《广交会客商时空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窗口,为素有世界工厂的中国商品出口提供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它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会展行业竞争的加深,广交会进行了升级转型,从单一的出口贸易展会转变为具有进出口双向商品流通功能的展会。这种转变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也反映了广交会从单一的出口展会的初始阶段提升至进出口展会的发展阶段,标志着广交会向着国际知名品牌展会的成熟阶段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从广交会客商的时空变化情况,推导出双向客户对会展平台或会展产品的需求状况,以此来调整展览会的整体经营思路,对提升广交会的服务功能和走向国际展览市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广交会客商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变化趋势作了实证研究。利用ARCGIS和企业地理集中度指数等系统地研究了广交会客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造成这种空间现象的影响因素。再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分析采购商与成交额的相关性。通过对客商时空分布特征的总结,预测广交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客商的差异化需求促使会展产品的转型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客商分布的变化特征与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东南沿海经济和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是参展商的主要聚集区域。采购商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并具有大聚集、小分散特征。基于对客商分布变化特征的梳理,总结了广交会的五大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广交会品牌国际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三大发展战略。
董赤[4](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陈家喜[5](2007)在《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文中认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是,这一相关性又表现为怎样的逻辑?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仅带来了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还造就了一支新经济精英。他们掌握着较多的经济资源,并进而具有了潜在的政治影响力。因此,经济改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又可以简化为企业家与执政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本研究就是通过对处于这一关系的中间环节——民营企业家政治影响的考察,试图解释这一基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行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群体内聚力与主动性等。但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执政党和国家对于企业家政治行动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型塑作用。由于党和国家拥有关键性政治资源的掌握权和分配权,它们采取了带有“精英吸纳”性质的政治安排制度,以及在私营企业推行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前者带来了新经济精英政治影响力的扩大,同时使他们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规范化,对体制的认同感强。后者则通过组织构建来引导企业家增强对执政党的支持和归属,同时使企业家与执政党之间达到了较为密切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程度,使企业家获得了影响政治和达成经济目标的另一条通道。市场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家政治行动的另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市场化的改革推动了商会的崛起并走向民间化和自主性,这可以看作企业家组织化自主性的初露端倪。但是由于商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这种自主性的影响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政府对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使企业家与地方政府采取了非正式的影响方式,即构建与地方政府官员的“依附主义关系”和“共生关系”,二者分别建立在利益交换与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之上。因此,总体上看,中国民营企业家采取了一种嵌入性的战略来发挥政治影响,即通过执政党和国家所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以及政治平台来实现政治及经济目标;同时也通过与地方官员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来实现实际的经济利益。而且,企业家的政治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和政策领域,而非更高层次的政治权力或者体制转型问题。因而,尽管中国经济改革对政治领域变革提出了挑战,执政党和国家为了应对这些这种变革,进行了体制和制度上的调整,有效地化解了这些挑战,从而在有效地推动了发展战略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二、2003年电子陶瓷应用技术交流会参会企业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电子陶瓷应用技术交流会参会企业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广交会客商时空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广交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3.2 广交会对广州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会展研究综述 |
2.1 会展相关概念 |
2.1.1 会展 |
2.1.2 会展经济 |
2.2 国内外会展业发展 |
2.2.1 国外会展业发展 |
2.2.2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 |
2.3 国外对会展客户研究 |
2.3.1 参与会展决策因素研究 |
2.3.2 参与会展的动机分析 |
2.4 国内对会展客户研究 |
第三章 广交会发展简况 |
3.1 广交会的发展 |
3.1.1 产生期(1952-1956) |
3.1.2 成长期(1957-1977) |
3.1.3 发展期(1978-2000) |
3.1.4 转型期(2001-2010) |
3.2 广交会相关概念和研究 |
3.2.1 广交会相关概念 |
3.2.2 广交会相关研究 |
第四章 广交会参展商时空演变 |
4.1 参展商三个时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1 2002 年91 届参展商空间分布特征 |
4.1.2 2006 年100 届参展商空间分布特征 |
4.1.3 2010 年107 届参展商空间分布特征 |
4.2.参展商时空演变特征 |
4.2.1 参展商向东南沿海聚集,中西部分布日趋扩散 |
4.2.2 进出口公司逐步向东南沿海聚集,西部分布日趋扩散 |
4.2.3 展位分布形成东、中和西部三个递减阶梯 |
4.2.4 参展企业数量随展馆规模扩大而增加 |
4.2.5 参展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
4.2.6 参展企业地域的战略性扩张 |
4.3.影响参展商时空分布的因素 |
4.3.1 国内外贸企业竞争力 |
4.3.2 国内区域产业结构 |
4.3.3 国际市场需求变动 |
4.3.4 人民币汇率变动 |
4.3.5 中国外贸政策变化 |
第五章 广交会采购商时空演变 |
5.1 采购商三个时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2002 年91 届采购商空间分布特征 |
5.1.2 2006 年100 届采购商空间分布特征 |
5.1.3 2009 年106 届采购商空间分布特征 |
5.2 采购商时空演变特征 |
5.2.1 采购商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
5.2.2 采购商变动与突发事件相关 |
5.2.3 亚洲采购商数量呈下降趋势 |
5.2.4 采购商数量与成交额的强相关性 |
5.3 影响采购商时空分布的因素 |
5.3.1 国内外社会、经济与政治因素 |
5.3.2 中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
5.3.3 国际分工变化因素 |
第六章 广交会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
6.1 广交会的发展趋势 |
6.1.1 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且功能日趋完善 |
6.1.2 国内参展商区域分布差异日趋明显 |
6.1.3 进口功能对外贸收支平衡影响不强 |
6.1.4 广交会商品出口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 |
6.1.5 广交会中国第一展地位逐年下降 |
6.2 广交会的发展目标和存在问题 |
6.2.1 广交会的发展目标 |
6.2.2 广交会存在的问题 |
6.3 广交会发展战略 |
6.3.1 品牌国际化战略 |
6.3.2 专业化战略 |
6.3.3 多元化战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文献的检视 |
三、概念与变量关系 |
四、研究进路、资料与方法 |
五、新经济精英与改革时期的中国政治变迁 |
第一章 改革时期的新经济精英 |
一、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政策调整与私营经济发展 |
三、不断成长的新经济精英 |
四、新经济精英的分化性 |
小结 |
第二章 政治安排与企业家的制度化影响 |
一、政治安排:一种精英吸纳的战略 |
二、社会属性的判断:政治安排的前提 |
三、从边缘到中心:政治安排的形成与发展 |
四、安排谁?政治安排的影响因素 |
五、体制内的政治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私企党建:企业家与“组织关系” |
一、执政党组织建设的新形势 |
二、中国共产党在私营企业的组织拓展 |
三、组织关系:私企党组织的政治经济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民间商会与企业家的自主性成长 |
一、市民社会还是统合主义? |
二、中国商会的类型 |
三、民间商会的兴起与发展 |
四、民间商会、企业家与政府 |
小结 |
第五章 “关系”:企业家对地方政府的非制度化影响 |
一、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市场 |
二、“关系”:企业家与地方官员间的非正式联系 |
三、超越“关系”:企业家与地方干部的战略联盟 |
小结 |
结论 |
一、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家的政治影响 |
二、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
三、改革时期中国的政治变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后记 |
四、2003年电子陶瓷应用技术交流会参会企业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2]春华秋实四十载 乘风破浪谋新篇——纪念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建网40周年[A]. 宋为,张琼. 纪念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建网40周年暨2014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3]广交会客商时空演变与发展研究[D]. 邱湘琪. 广州大学, 2011(05)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5]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D]. 陈家喜.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