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农民的知心朋友(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20)在《《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从“世界文学”到“中国文学”,再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繁杂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发生是十分隐秘的。外国文学的译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确立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法与手段。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译介作品的期刊《译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等因素入手,梳理《译文》从创刊到停刊的发展历程,考察由《译文》月刊中译介作品所构成的世界文学样貌,探讨此样貌形成的历史、社会和文学等因素,进而研究《译文》对于中国新文学产生的价值与影响,并对《译文》杂志进行总体的、客观的评价。第一章从我国现代文学译介的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史实、史料对《译文》的创刊原因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译文》的诞生是中国“新文学”建立的需要,是近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积累的发展,是“杂志潮”与“翻译年”共同推动下的产物,也是在“文化围剿”政策影响下文人的生存之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鲁迅、茅盾与黎烈文共创《译文》。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次“停刊”风波,《译文》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记。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与统计的方法,从原作国别、原作家构成、译介作品体裁、文论译介以及译作主题五个方面对《译文》中刊载的352篇译介作品进行详细考察,描述《译文》所呈现出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文学的文学样貌。《译文》对苏俄文学的“突显”,对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视,对欧美文学的“遮蔽”,对日本文学的借鉴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学在《译文》中的“消失”都展现着20世纪30年代各国文学在《译文》译者眼中的地位与层次。《译文》所选译的外国作家群体构成也异彩纷呈,有精英文学家、平民文学创作者,也有优秀的女性作家等等。他们对于政治和文学的见解不甚统一,各具特色的作家构成了《译文》译者眼中的世界文学作家版图。此外,《译文》摆脱了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翻译选材模式,加入了大量文论的译介,生成了创作与文论共存的世界文学样貌,文论译介也是《译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从译介题材的角度对《译文》作品进行分类,考察《译文》译者眼中世界文学作品的流行主题。第三章以多元文化理论中的翻译操控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诗学、编译者以及赞助人四个方面对《译文》所呈现出的世界文学样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考察其形成的原因与路径。袭卷世界的“红色”浪潮、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思想与人民大众“革新救国”的意识形态共同影响着《译文》中所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书写现实的小说的译介、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与改造社会的中国式追求都从诗学的角度影响着《译文》的世界文学译介选材。此外,具有时代特征的编译者构成了《译文》中世界文学样貌的内部影响因素。最后,笔者考察了充当“赞助人”的执政党、编辑出版方、共产党以及读者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操控着译者的译介选择。第四章讨论了《译文》及其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的价值,探讨《译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考察《译文》对于后世翻译文学及新文学创作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译文》作为同人杂志所具有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排他的办刊思想、译者自身的外语局限以及因而所产生的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给《译文》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历史评价。
梁乾胜[2](2019)在《浅析新媒体时代“三农”报道的创新》文中认为目前,党和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均涉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领域不仅是新闻的富矿,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三农"报道采访的对象、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均发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做好"三农"报道,成为了目前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从新媒体报道方式、形态和特点入手,简要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三农"报道。
陈静[3](2017)在《“三农”为根服务为本——以洛阳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三农进行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洛阳地处河南这个农业大省的西部,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9%,这里有独特的光热资源,且种植资源丰富、淡水资源充足,在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洛阳的休闲农业异军突起居河南省领先。本文就对农电视栏目《三农进行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自觉服务大局;真心实意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保持"三农"本色,凸显电视特色;栏目包装特色及传播影响力四个方面通过详实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对地方台开办对农栏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红旗[4](2016)在《射击控》文中认为陈稳握紧钢枪的时候,仿佛握紧的是人间的心跳,瞬间获得赴死的决绝。可是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他只能躲在斗室里,不断地演习作战的场景,也因此使平淡的人生充溢饱满的色泽。每天都是大清早起来,扫完自己的路段,洗了手,在街边的早点铺吃一碗剁肉饵丝,或者一碗稀豆粉米干,将蒜茸、姜末、切细的小米辣、氽过水的豆芽韭菜和常规佐料,拌在一起,哗哗地扫进肚里,再慢慢地踱着方步往回走。如果来了兴致,走着走着便将竹扫把当作一件武器,长枪或利剑,猝然一个横扫,或
王晓艳[5](2015)在《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主要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缺一不可,共同缔造一种平衡。另一种是点对面的关系,农技推广人员是支点,农民就是面,支点必须立在面上,一个面也离不开支点。为了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应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
梁英[6](2014)在《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统领党的建设发展全局,掀起了党建科学化的研究热潮。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领域,是党建科学化理论体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但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心得与经验总结层面,缺乏对农村基层党建规律的总结和历史脉落的梳理,也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新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加剧,农民职业分化加快,农民观念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党建科学化进程,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这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文章由绪论和正文六章构成。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着重阐述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给予适当的说明。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是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它强调科学理论是其行动指南;民主集中制是组织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是根基;基层党组织既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同时也是先进的部队。这些思想对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始建立,并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整党整风运动,建立健全了组织体系,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新调整设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三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主体是农村党员、农民群众、上级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评价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评价标准是“四个有利于”,即:是否改善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普遍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四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以广西四个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即:平乐县委“两地双管”的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临桂新区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的“活力工程”、富川县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事联解工作法”和凭祥市委基层党建新模式“党旗耀边关,创新赢发展”。通过阐述四个案例的背景、实施内容和过程,分析特色、价值和意义,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实践经验。第五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广西五县710名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举措;对控制办公经费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还不够。另外,调查还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探索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因素。第六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最根本的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的方法去推进,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文章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相关文本,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关照。对广西五县农村的710名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对广西农村的四个典型案例开展个案研究,以便总结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实践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
贺立凯[7](2013)在《《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框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问题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而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农村报道研究明显不足。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农村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分析视角,力图从新闻产制的角度研究大众媒介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样本选取从《新农村》周刊创刊的2004年开始至2011年年底,运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从中筛选出与农村问题相关的报道。根据框架理论,从新闻材料的选择与重组两个方面研究农村报道的框架特征,前者包括形式和内容两类,细分为报道数量、报道方式、新闻来源、消息来源、报道地域和报道倾向等六个指标,后者则包括报道范畴和报道主题两个指标。经过分析发现,《新农村》周刊的农村报道框架比较符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定位,而与“为农民利益代言”的框架定位产生很大的偏离,在新闻材料的选择和重组上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而且受到政策议程的深刻影响。从新闻材料的选择来看,《新农村》周刊较为注重农村报道,反映农村问题;报道方式上以通讯和消息为主,但互动性栏目明显减少;《新农村》周刊在新闻来源的选择上呈现出“自我中心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报道的视野和取向;消息来源上则倾向于“官方”意见,来自农民的声音非常微弱;在报道地域和报道倾向上,《新农村》周刊呈现出明显的偏颇,既不利于呈现全面的农村状况,也不利于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从新闻材料的重组上看,《新农村》周刊侧重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反映,对文化和生态问题上关注不足,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偏向性;《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主题复杂多样,稳中有变,不同的主题内容呈现出不同的报道框架;新闻材料的重组过程受到政策议程的重要影响,媒体框架与政策议程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新农村》周刊充当着政策解读者与宣传者的角色,并且受到政策议程的影响较为明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由于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新农村》周刊应继续加强农村报道;在报道农村问题时,《新农村》周刊应积极构建互动平台,注重读者意见反馈;在新闻来源的选择上应博采众长,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媒体的农村报道;同时,《新农村》周刊应该将目光转向基层,倾听普通农民的意见,体现农村的实际问题;此外在报道地域和报道倾向上应该更加注重均衡性,力图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农村全貌。新闻材料的重组方面,《新农村》周刊应该加强对农村文化和生态问题的关注,为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新农村》周刊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充当好农民利益代言者的角色。此外,大众媒体在反映农村问题时,不应只满足于创办“三农”专刊,而更应注重增加在综合类媒体中“三农”报道的比重,从而能够反映出农村问题的真实状况。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大众媒体应该加快农村市场的开发,满足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需求,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韩花琴[8](2013)在《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主持《农民之友》节目的体会》文中研究指明《农民之友》节目是平山电台最早实行主持人全权负责制的节目,主持人既参加制定选题、采访调查、编写稿件,又亲自编排制作节目,是节目设计者、组织者、指挥者。多年来,以服务于农民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为宗旨,《农民之友》节目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李宏飞,陈昌[9](2011)在《论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工作方法》文中认为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技术要新、效益要好,关键是要让农民乐意接受,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需要农技推广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农民的特点和其心理,采用适宜的方法与农民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尽快推广。
王丹[10](2011)在《从《走进新农村》谈农业栏目的创新》文中提出电视是中国农民最优先选择的大众媒介。作为主流媒体的城市电视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如何加大对农宣传的力度、拓宽对农节目传播途径,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农民的心坎上,必须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关注三农,在贴近地方特色办节目的同时,引导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三农,打造群众认可的精品和名牌,制作农民喜欢的电视节目;创新形式,增强农民在节目中的参与意识,将节目办成群众的知心朋友。创新内容和形式,全方位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对农节目的有效传播,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责任。
二、做农民的知心朋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农民的知心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1)《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理论问题的界定与厘清 |
第一章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视野中的《译文》 |
第一节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窃火传薪”之旅 |
一、洋枪洋炮打开的“窃火”之旅 |
二、现代译介的开端:《新青年》 |
三、渐入“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外国文学译介 |
四、1930年代的翻译文学论争与论战 |
第二节 30年代方兴未艾的翻译出版业 |
一、“杂志浪潮”兴盛的30年代 |
二、30年代翻译出版的“沉浮” |
三、文学期刊中的翻译单元 |
第三节 《译文》的创办及活动 |
一、《译文》的发起与创办 |
二、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之选 |
三、曲折中前行的《译文》:停刊与复刊 |
第二章 《译文》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 |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国别(地区)样貌 |
一、被“突显”的苏俄文学 |
二、被“关注”的弱小民族文学 |
三、被“遮蔽”的欧美文学 |
四、被“中介化”的日本文学 |
五、被“消失”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文学 |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作家样貌 |
一、精英与平民作家的完美融合 |
二、日渐崛起的女性作家 |
三、意识形态各异的作家群 |
第三节 世界文学的体裁样貌 |
一、异彩纷呈的小说 |
二、关注儿童的童话与警世的寓言 |
三、以苏俄为风向标的诗歌与戏剧 |
四、以西班牙内战为焦点的报告文学 |
第四节 世界文学的文论样貌 |
一、以苏俄和进步作家为代表的作家作品论 |
二、以法、德为基础的文学理论与思潮 |
三、向苏俄学习的文学创作论 |
第五节 30年代世界文学的流行主题样貌 |
一、压迫与反抗的时代主题 |
二、写实的战争主题 |
三、永恒的情感主题 |
第三章 《译文》中的世界文学样貌溯源 |
第一节 多种意识形态交织下的《译文》 |
一、袭卷30年代的“红色潮流”的促进 |
二、国民党反革命思想的制约 |
三、中共无产阶级革命战线的引导 |
四、“革新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诉求 |
第二节 多种诗学要素碰撞下的《译文》 |
一、在新旧作家作品中寻找“现实主义”的痕迹 |
二、书写现实的小说译介 |
三、满足“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 |
四、文学社会功用的中国式追求:改造社会 |
第三节 编译者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
一、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编译者 |
二、多重诉求的编译者 |
三、以鲁迅为编译中心的形成 |
第四节 赞助人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
一、执政党对于出版管制的影响 |
二、编辑、出版方的推动与制约 |
三、共产党的文化宣传策略的影响 |
四、以读者为主导的期刊发行 |
第四章 《译文》的价值、影响与时代局限性 |
第一节 跨时代的价值 |
一、记录新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史 |
二、树立开放与融合的文学主张 |
三、译介中展现出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追踪 |
一、为鲁迅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
二、成就新文学的人才储备 |
三、滋养新文学的翻译与创作 |
四、开创翻译杂志的先河与范式 |
五、《译文丛书》对《译文》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带有时代烙印的局限性 |
一、同人杂志的局限 |
二、语言能力的局限 |
三、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译文》创刊号封面、插画、目录 |
附录二 《译文》译作统计(时间顺序) |
附录三 《译文》中译作统计(国别(地区)分类) |
附录四 《译文》中译介的小说 |
附录五 《译文》中译介的文论 |
附录六 《译文》中主要译者的译介统计 |
附录七 1930-1937年国内发行文学期刊及译作情况统计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浅析新媒体时代“三农”报道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 |
(一) “两头”吃不透, 内容千篇一律 |
(二) 深入基层少, 官话套话多 |
(三) 缺乏融合意识, 满足不了受众的需要 |
二、“三农”报道涉及的主要领域 |
三、“三农”报道的几种创新方式 |
(一) 形式创新, 一鱼多吃 |
(二) 渠道创新, 坚持移动终端优先 |
(三) 传播技术创新, 全媒体式呈现 |
(四) 合作创新, 实施二次传播 |
(五) 手法创新, 以小见大 |
四、做好“三农”问题报道的对策建议 |
(一) 善于学习, 做“三农”问题的专家 |
(二) 敢于吃苦, 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
(三) 解放思想, 建立采访基地 |
(四) 与时俱进, 做好“破”与“立” |
五、结语 |
(3)“三农”为根服务为本——以洛阳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三农进行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传递政府政策, 引领返乡创业 |
(二)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富农增收 |
二、真心实意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
三、保持“三农”本色, 凸显电视特色 |
四、《三农进行时》栏目包装特色及传播影响力 |
(三) 传播影响力 |
(5)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的关系 |
2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
2.1 努力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
2.2 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3 在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 |
3.1 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
3.2 找准切入点与农民沟通 |
3.3 选择好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 |
(6)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述评 |
(二)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科学、科学化与党的建设科学化 |
(二)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内涵 |
(三) 农村基层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理论是基层党组织的行动指南 |
(一) 科学理论是成就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之源 |
(二) 用科学理论引领基层党组织发展 |
(三) 注重科学理论在基层的宣传和教育 |
二、党的基层组织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 |
(一) 基层党组织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 |
(二) 基层党组织是集中统一、纪律严明的整体 |
(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
三、民主集中制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 |
(一) 民主集中制的提出 |
(二) 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
(三)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
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先进的部队 |
(一) 阶级基础的先进性 |
(二) 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
(三) 纲领目标的先进性 |
五、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根基 |
(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
(二) 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 反对官僚主义 |
六、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 |
(四) 要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
(二) 积极发展农民党员,不断壮大农村党组织 |
(三) 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 |
(四) 加强支部建设,把农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
(五) 开展清党整党活动,纯洁农村基层党组织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党整风运动 |
(二)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 |
(三)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
(二) 高度重视思想建设 |
(三) 围绕“五个好”目标推进组织建设 |
(四) 以改善党群关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 |
(一)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 |
(二) 坚持把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与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
(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
第3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
一、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一) 是积极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 |
(二) 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的内容 |
(三) 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四) 有助于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
二、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主体 |
(一) 农村党员 |
(二)农民群众 |
(三) 上级党组织 |
(四)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 |
三、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动态性原则 |
(三) 差异性原则 |
(四) 实效性原则 |
四、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
(一) 是否有利于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
(二) 是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 |
(三) 是否有利于党在农村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
(四) 是否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对党的认同 |
五、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方式 |
(一)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二)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
(三) 普遍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 |
第4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 |
一、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 |
二、“两地双管”:平乐县委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三、“活力工程”:临桂新区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的新举措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四、“民事联解工作法”:富川县基层党组织工作新方法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五、“党旗耀边关,创新赢发展”:凭祥市基层党建新模式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第5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收集 |
(一) 调查设计与变量描述 |
(二) 资料收集 |
二、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 |
(一)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 |
(二)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举措 |
(三) 农民党员干部作风良好 |
(四) 对控制办公经费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不够 |
(五) 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完善 |
(六) 基层党建科学化总体水平良好但思想建设偏弱 |
三、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因素 |
(一) 文化、职业、政治面貌影响党员思想政治水平 |
(二)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组织建设 |
(三)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员干部作风 |
(四)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 |
(五) 文化、政治面貌影响党组织制度建设水平 |
四、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启示 |
(一) 政治面貌全方位地影响到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 |
(二) 职业转化而非地域流动影响着对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 |
(三) 文化水平低不利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
(四) 家庭条件不同对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具有方向性差异 |
第6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 |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必要性 |
(二) 用科学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路径 |
二、以科学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二) 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深刻反思 |
(三)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二)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三) 善于运用系统论的方法 |
四、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
(一)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
(二)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三) 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 |
(四) 整合城乡党建资源 |
(五)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框架理论综述 |
1.3.2 党报农村报道研究综述 |
第2章 内容分析程序及研究设计 |
2.1 相关问题的说明 |
2.1.1 关于调查对象的说明 |
2.1.2 关于农村报道的界定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抽样法 |
2.2.2 内容分析法 |
2.2.3 文献分析法 |
2.3 研究设计 |
2.3.1 抽样方法 |
2.3.2 研究假设 |
2.4 内容分析框架及类目建构 |
第3章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新闻材料选择分析 |
3.1 农村报道新闻材料选择形式分析 |
3.1.1 报道数量分析 |
3.1.2 报道方式分析 |
3.1.3 新闻来源分析 |
3.2 农村报道新闻材料选择内容分析 |
3.2.1 消息来源分析 |
3.2.2 报道地域分析 |
3.2.3 新闻材料的倾向特征 |
第4章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新闻材料重组分析 |
4.1 报道范畴分析 |
4.2 农村报道主题构成分析 |
4.2.1 农村—政治 |
4.2.2 农村—经济 |
4.2.3 农村—社会 |
4.2.4 农村—文化 |
4.2.5 农村—生态 |
第5章 研究结论 |
5.1 《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框架特征 |
5.2 《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建议 |
5.3 研究限制与建议 |
5.3.1 研究限制 |
5.3.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主持《农民之友》节目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入基层同听众建立感情 |
2 树立良好的主持人形象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
3 根据不同对象不断变换语气和态度 |
4 内容广泛形式灵活 |
5 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扩大节目影响力 |
(9)论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工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现阶段农民的特点 |
1.1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 |
1.2 农民群体规模和性质的不确定性 |
1.3 成员情感联系的紧密性 |
1.4 信息共享的制约性 |
1.5 心理的多样性 |
1.5.1 乐于接受, 渴求心理 |
1.5.2 被动接受, 观看心理 |
1.5.3 等靠依赖, 从众心理 |
1.5.4 因循守旧, 抵触心理 |
2 农民工作“三步曲” |
2.1 与农民做知心朋友 |
2.2 找准切入点 |
2.3 采用好的方式、方法 |
(10)从《走进新农村》谈农业栏目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创新 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服务三农 制作农民喜欢的电视节目 |
贴近三农 选取典型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
创新形式 不断提升对农宣传的影响力 |
四、做农民的知心朋友(论文参考文献)
- [1]《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D].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浅析新媒体时代“三农”报道的创新[J]. 梁乾胜. 新闻潮, 2019(05)
- [3]“三农”为根服务为本——以洛阳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三农进行时》为例[J]. 陈静. 电视指南, 2017(17)
- [4]射击控[J]. 杨红旗. 边疆文学, 2016(01)
- [5]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的关系[J]. 王晓艳. 植物医生, 2015(06)
- [6]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D]. 梁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7]《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农村报道框架分析[D]. 贺立凯.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做农民的知心朋友——主持《农民之友》节目的体会[J]. 韩花琴. 现代农村科技, 2013(06)
- [9]论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工作方法[J]. 李宏飞,陈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3)
- [10]从《走进新农村》谈农业栏目的创新[J]. 王丹. 记者摇篮,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