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有氧锻炼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水艳艺[1](2021)在《身体锻炼对老年人内隐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运动与情绪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锻炼与否对内隐层面的情绪调节策略效果的影响也日渐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以往研究多关注大学生等年轻群体的情绪调节与锻炼的关系,在运动领域中仍旧缺少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和锻炼对老年人情绪调节效果的双重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则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长期锻炼和短时有氧锻炼的情境下,从主观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两个方面考察身体锻炼与不同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面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此次研究包含两个实验。实验1为探究锻炼与非锻炼老年人运用不同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面情绪进行调节时的调节效果差异,以32名锻炼老年人与26名非锻炼老年人为对象,采用句子整理任务启动内隐知重评或表达抑制的目标,测量其观看负面情绪影片前后的情绪反应,并采用多导生理反馈仪同步记录安静状态到观看情绪影片结束后1分钟的皮电、心率等指标。结果发现:(1)各组被试观看影片后哀伤情绪显着诱发,同时快乐、兴奋两种积极情绪显着降低;(2)内隐认知重评组的皮肤电变化值显着低于内隐表达抑制组,也显着低于简单观看组,内隐表达抑制组与简单观看组则无显着差异;(3)在内隐认知重评组中,锻炼老年人的皮肤电变化值显着低于非锻炼老年人。实验2则深入探究短时身体锻炼情境下,考察锻炼老年人运用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面情绪进行调节时的调节效果差异,实验2以28名锻炼老年人为被试,在短时有氧锻炼后,采用句子整理任务启动内隐知重评或表达抑制的目标,测量其观看负面情绪影片前后的情绪反应,并采用多导生理反馈仪同步记录安静状态到观看情绪影片结束后1分钟的皮电、心率等指标。结果发现:(1)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组观看影片后哀伤情绪显着诱发,同时快乐、兴奋两种积极情绪显着降低;(2)内隐认知重评组哀伤情绪后测得分显着低于内隐表达抑制组,边缘显着低于简单观看组。内隐表达抑制组与简单观看组无显着差异;(3)内隐认知重评组的皮电变化值显着低于内隐表达抑制组,同时也显着低于简单观看组,内隐表达抑制组和简单观看组没有显着差异。本研究的结论是老年人使用内隐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情绪的效果优于内隐表达抑制策略,且使用内隐认知重评策略时,锻炼老年人情绪调节效果优于非锻炼老年人,主要体现在皮肤电指标上。短时有氧锻炼情境下,锻炼老年人能有效使用内隐认知重评策略下调老年人的负面情绪主观体验和皮肤电水平,但内隐表达抑制策略的调节效果不明显。
杜稳定[2](2020)在《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45名男性老年人进行为期16周的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干预,并对受试者上下肢肌肉力量、上下肢柔韧素质、平衡素质、心肺适能等功能性体适能测试分析,研究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是否有显着性改善,改善效果的强弱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旨在为男性老年人群进行科学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对他们今后终身体育实践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帮助改善其晚年生活质量。研究方法: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有氧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募集的45位男性老年人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有氧联合振动训练组(n=15人)、振动训练对照组(n=15人)和有氧训练对照组(n=15人)(以下简称实验组、有氧组、振动组)。有氧组进行为期16周的四肢联动有氧训练,振动组进行为期16周的全身垂直振动训练,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实验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上下肢肌肉力量、上下肢柔韧素质、平衡素质、心肺适能等功能性体适能指标的测试。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组、有氧组、振动组在前测是否有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三组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效应分析。研究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干预前实验组和有氧组、振动组的功能性体适能各指标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三组功能性体适能测试各指标中肺活量、坐椅体前屈、30s反复坐起和8英尺立走测试指标差异显着(P<0.05),在肺活量测试指标中,其时间效应显着(P<0.001),交互效应显着(P<0.001),组间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地踏步测试指标中,其时间效应显着(P<0.001),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坐椅体前屈测试指标中,其时间效应显着(P<0.001),交互效应显着(P<0.01),组间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s反复坐起测试指标中,其时间效应显着(P<0.001),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英尺立走测试指标中,其时间效应显着(P<0.05),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组肺活量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在后测时间点上较振动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与有氧对照组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实验组原地踏步、坐椅体前屈、30s反复坐起测试和8英尺立走测试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且实验组较有氧组和振动组在后测时间点上差异显着(P<0.05)。研究结论:(1)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心肺耐力有相应的提升效果。(2)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可以显着提升男性老年人的下肢柔韧,坚持有氧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其肌肉力量下降。(3)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和单纯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均产生良好的改善效果。(4)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于男性老年人的动态平衡及协调能力的改善效果要显着优于单一的有氧运动或振动训练,有氧联合振动训练更利于提高男性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健康水平。
颜芬[3](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王肖[4](2020)在《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文中提出抑制控制对个体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认知功能中的一种,进行体育锻炼是改善抑制控制的一种较为经济、方便且有效的方法。但已有研究对短时有氧锻炼中锻炼环境和锻炼持续时间这两个要素的不同对抑制控制的影响上存在不一致结论,所以本研究以这两个锻炼要素为切入点,对不同环境和持续时间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进行探索,并且初步探索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影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有效参与者共112名(男66人,22.50±1.59岁)分别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不同持续时间的中等强度有氧功率自行车运动。其中绿色锻炼环境选用了播放模拟绿色视频的形式,参与者锻炼前后的情绪测量选用了锻炼诱导情绪问卷(EFI),锻炼经历的信息采用调查方式获得。首先,本研究采用了2*3被试间设计,以锻炼环境(绿色环境、非绿色环境)和锻炼持续时间(15分钟、30分钟、45分钟)为自变量,以抑制控制测量任务(STOP-IT任务和撤销眼跳任务)的后测反应时(SSRT、Go RT)为因变量,以各自前测反应时为协变量,进行两因素协方差分析。其次,选择绿色锻炼组STOP-IT任务的数据,用SPSS PROCESS 3.0程序检验绿色锻炼、抑制控制、锻炼经历、积极情绪之间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SSRT,STOP-IT任务数据结果为:组别主效应显着P<0.01,锻炼持续时间的主效应显着P<0.001,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撤销眼跳任务数据结果为:组别主效应显着P<0.001,锻炼时间主效应显着P<0.001,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2)对于Go RT,STOP-IT任务数据结果为:组别主效应不显着P>0.05,锻炼时间主效应不显着P>0.05,组别和锻炼时间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撤销眼跳任务数据结果为:组别的主效应显着P<0.01,锻炼时间的主效应显着P<0.05,组别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3)在绿色锻炼与抑制控制之间,积极情绪在绿色锻炼和抑制控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锻炼经历在绿色锻炼与抑制控制之间未发现调节作用,也未检测到四者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合SSRT和Go RT数据结果来看,绿色锻炼组抑制控制能力好于非绿色锻炼组;15分钟和30分钟的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并无差异,均要好于45分钟的锻炼效益。从测量任务上撤销眼跳任务相比于STOP-IT任务可能更为敏感,各组中眼跳在反应执行上的速度比手动反应要快。从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锻炼环境对锻炼的认知效益有影响,在绿色自然环境中锻炼要比非绿色环境中锻炼对大学生抑制控制的改善效果更佳,即绿色锻炼的协同效益存在。(2)并不是锻炼时间越长对抑制控制的改善效果越好,对大学生群体而言,15分钟的锻炼就能产生可靠的抑制控制方面的益处。(3)积极情绪在绿色锻炼和抑制控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没有发现锻炼经历、积极情绪、绿色锻炼及抑制控制这四者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这提示可能存在其他中间变量调节了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丁小真[5](2020)在《有氧运动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编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忆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编码是记忆加工的最初阶段,对记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根据先前经验是否对记忆成绩产生有意识影响,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因素,其中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会对人的外显记忆产生有益的影响,然而只有极少数研究了有氧锻炼对内隐记忆的影响,而且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此外,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测量存在不精确的问题。为了更精准地探讨有氧锻炼是否会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产生有益影响,本研究采用2(被试类型:久坐、运动)×3(记忆类型:记住、启动和忘记)的混合实验设计并结合ERP(事件相关电位)来探讨运动影响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编码的脑机制。实验使用两阶段迫选再认范式把记忆项目分成记住项目、启动项目和忘记项目,以此来分离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结果显示,运动被试的外显记忆的正确率显着高于久坐被试,运动被试外显记忆的DM效应最早出现于200-300ms的前额区并且由记住项目引发的ERP平均波幅显着大于久坐被试的平均波幅;在300-400ms的额区,久坐被试由记住项目引发的ERP波幅显着大于运动被试;在600-700ms的顶区,运动被试由记住项目引起的ERP波幅显着大于久坐被试。但在内隐记忆上,无论是在行为学还是ERP中都没有发现运动被试和久坐被试的显着差异。因此得出结论,有氧运动可以加快额区的加工速度并提高顶区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从而使外显记忆表现更好;而有氧运动可能不会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本研究丰富了有氧运动对记忆影响的理论成果,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建全,王文军[6](2019)在《有氧锻炼联合抗阻训练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长期有氧锻炼联合抗阻训练在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抗阻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长期有氧锻炼,两组均完成3个月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舒张期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ET、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有氧锻炼联合抗阻训练用于冠心病所致心肌缺血患者中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提高运动耐受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李绍桦[7](2019)在《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探究五禽戏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在上海市杨浦区4个不同社区以居委会为单位,招募自愿参加研究的老年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按照区组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1个小时,共40次的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保持正常生活状态。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对所有被试进行认知功能(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注意网络测试ANT、Stroop任务测试和n-back任务测试)和基线健康状况(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疾病史)的数据采集。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招募结果:本研究从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招募并筛查202名老年人,入组100名,实验组44名,对照组56名。干预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和13.6%和35.7%,实验组剩余38名,对照组剩余36名,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流失率(Pearson’s X2=6.242,P=0.012),显示两组流失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两组基线的MoCA总分、RBANS总分、RBANS即刻记忆、RBANS空间结构、RBANS言语功能、RBANS注意力、RBANS延迟记忆、n-back红:ACC、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躯体症状评分、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所致的角色限制、生命活力和躯体功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认知功能和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组内前后及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后测数据的MoCA-总分、RBANS总分、RBANS即刻记忆、RBANS空间结构、RBANS言语功能、RBANS注意力、RBANS延迟记忆和ANT:ACC较基线数据具有明显升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后测数据的RBANS注意力和Stroop字义:RT(时间升高)相比基线数据有显着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ANS空间结构相比基线数据有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升高幅度小于实验组。实验组的△MoCA-总分、△RBANS总分、△RBANS即刻记忆、△RBANS空间结构、△RBANS言语功能、△RBANS注意力和△RBANS延迟记忆比对照组有更明显的干预效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控制其他影响影响因素对单一因素与基线和实验组的干预效果做偏相关比较发现:受教育年限与MoCA总分、RBANS总分、RBANS即刻记忆、RBANS空间结构、RBANS言语功能、RBANS注意力、RBANS延迟记忆、ANT:ACC和Stroop字义:ACC呈现正相关,与ANT:RT、Stroop字义:RT、Stroop颜色:RT和n-back红:RT呈现负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教育年限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次数与△MoCA—总分、△RBANS总分、△RBANS空间结构、△RBANS延迟记忆和△STR字义:RT呈正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次数与其他指标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老年人的即时记忆、空间结构、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和执行控制功能具有改善效果,其中言语功能和注意力最为显着;五禽戏锻炼时间越长空间结构和延时记忆的改善效果越明显;五禽戏锻炼能够延缓老年人冲突加工反应速度的下降。
李子慧[8](2018)在《不同项目有氧锻炼对高校学生体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采取实验对比法,对抽取的180名学生进行有氧锻炼训练,主要选择对台阶试验、握力体重指数、俯卧撑、坐位体前屈、身体成分在实验前后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项目有氧锻炼对于高校大学生体能的影响,找到提高大学生体能与身体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
张育恺,周成林,陈爱国,颜军,洪聪敏[9](2017)在《慢性锻炼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历史发展的视角》文中指出锻炼与认知功能已成为锻炼心理学领域中最受到瞩目的议题。相对于国际学术社群的蓬勃发展,华人学术社群在此议题仍属于具有潜力,但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为加快与国际学术社群接轨,以国际历史发展的观点,针对锻炼与认知功能主题,进行过去研究的回顾并提出未来的展望。具体而言,以1975—1997年之萌发阶段、1998—2008年之多样化元分析与跨领域阶段,以及2009—2016年之多元主题蓬勃阶段的特点,进行各阶段中重要主题或发展趋势的分析。最后以6个面向提供未来展望,为华人社群后续在该议题的探究提供参考依据,期盼以对该议题国际间过去与现在发展趋势的探讨,达到最终使得华人学术社群与国际接轨继而超越的目的。
蒋长好,朱姣,陈婷婷[10](2016)在《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锻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的认知功能,还具有改善心境、调节情绪的功能。锻炼强度、锻炼类型、锻炼者的人格及基因等诸多因素影响着锻炼的情绪效益。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锻炼对情绪调节的综合作用,比较锻炼调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时间差异,同时控制种族、病患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情绪调节效果。
二、论有氧锻炼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有氧锻炼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身体锻炼对老年人内隐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情绪及情绪调节概述 |
1.1.1 情绪的定义及分类 |
1.1.2 情绪调节的定义 |
1.1.3 情绪调节的分类 |
1.1.4 情绪调节的策略 |
1.1.5 情绪调节研究范式 |
1.1.6 情绪相关的生理指标 |
1.2 体育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
1.2.1 体育锻炼概述 |
1.2.2 体育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框架 |
2 实验1:身体锻炼和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面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假设 |
2.3 实验方法 |
2.3.1 被试 |
2.3.2 实验设计 |
2.3.3 实验材料 |
2.3.4 实验仪器 |
2.3.5 实验程序 |
2.3.6 实验数据采集 |
2.4 实验结果 |
2.4.1 情绪的主观体验变化 |
2.4.2 情绪的生理反应变化 |
2.5 讨论 |
2.5.1 不同组别老年人在主观情绪体验上的差异 |
2.5.2 不同组别老年人在生理反应上的差异 |
2.6 结论 |
3 实验2:短时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情境下内隐情绪调节策略对负面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假设 |
3.3 实验方法 |
3.3.1 被试 |
3.3.2 实验设计 |
3.3.3 实验材料 |
3.3.4 实验程序 |
3.3.5 实验仪器 |
3.3.6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主观情绪体验 |
3.4.2 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生理反应 |
3.5 讨论 |
3.5.1 不同组别老年人在主观情绪体验上的差异 |
3.5.2 不同组别老年人在生理反应上的差异 |
3.6 结论 |
4 总讨论 |
5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2)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有氧运动概念 |
2.1.2 振动训练概念及分类 |
2.1.3 老年人定义及分类 |
2.1.4 功能性体适能定义 |
2.2 国内外有氧训练研究现状 |
2.2.1 有氧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影响 |
2.2.2 有氧训练对老年人柔韧性的影响 |
2.2.3 有氧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2.2.4 有氧训练对老年人心肺耐力的影响 |
2.3 国内外振动训练研究现状 |
2.3.1 振动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影响 |
2.3.2 振动训练对老年人柔韧性的影响 |
2.3.3 振动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2.3.4 振动训练对老年人心肺耐力的影响 |
2.4 国内外有氧联合振动训练研究现状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观察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干预前实验组和有氧组、振动组功能性体适能各指标差异性分析 |
4.2 干预前后实验组和有氧组、振动组功能性体适能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5 讨论与分析 |
5.1 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上肢力量的影响分析 |
5.2 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下肢力量的影响分析 |
5.3 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上肢柔韧的影响分析 |
5.4 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下肢柔韧的影响分析 |
5.5 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 |
5.6 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心肺耐力的影响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抑制控制 |
2.1.1 抑制控制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
2.1.2 抑制控制的测量 |
2.2 身体锻炼与抑制控制 |
2.2.1 短时有氧锻炼与抑制控制 |
2.2.2 绿色锻炼与抑制控制 |
2.2.3 绿色锻炼影响抑制控制的心理机制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参与者 |
3.2 有氧锻炼干预方案 |
3.3 实验材料及测量工具 |
3.4 实验程序 |
3.5 数据记录与处理 |
3.5.1 手动任务数据采集与处理 |
3.5.2 眼动任务数据采集与处理 |
3.5.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手动任务数据结果 |
4.1.1 不同组别在手动SSRT上的表现 |
4.1.2 不同组别在手动Go RT上的表现 |
4.2 眼动任务数据结果 |
4.2.1 不同组别在眼动SSRT上的表现 |
4.2.2 不同组别在眼动Go RT上的表现 |
4.3 绿色锻炼影响抑制控制心理机制的初步探索 |
4.3.1 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影响的相关分析 |
4.3.2 绿色锻炼与抑制控制: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5 分析与讨论 |
5.1 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
5.1.1 锻炼环境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
5.1.2 锻炼时间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
5.2 绿色锻炼影响抑制控制心理机制的初步探索 |
5.2.1 积极情绪在绿色锻炼和抑制控制中的中介作用 |
5.2.2 锻炼经历对绿色锻炼和抑制控制的调节效应 |
5.2.3 绿色锻炼与抑制控制: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5)有氧运动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编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 |
1.2.1 任务分离程序 |
1.2.2 加工分离程序 |
1.3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理论模型 |
1.3.1 多重记忆系统模型 |
1.3.2 迁移恰当加工模型 |
1.4 有氧运动的研究现状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现实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实验被试 |
3.3 刺激材料 |
3.4 实验设备 |
3.5 实验程序 |
3.6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行为学结果 |
4.2 ERP结果 |
4.2.1 久坐被试的ERP分析 |
4.2.2 运动被试的ERP分析 |
4.2.3 久坐被试与运动被试ERP比较 |
5 讨论 |
5.1 行为学差异 |
5.2 外显记忆ERP差异 |
5.3 内隐记忆ERP差异 |
6 结论 |
7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有氧锻炼联合抗阻训练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两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比较 |
3 讨论 |
(7)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运动干预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 |
1.3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研究现状 |
1.4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来源 |
2.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流程 |
2.2.2 研究方法 |
2.2.3 干预内容 |
2.3 质量监控及伦理原则 |
2.4 评估工具及方法 |
2.4.1 认知功能评估工具 |
2.4.2 健康状况评估工具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1 基本数据 |
2.5.2 认知功能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础统计资料 |
3.1.1 研究对象的随访情况及结果 |
3.1.2 基线健康状况比较 |
3.1.3 干预依从性 |
3.2 认知功能 |
3.2.1 基线认知功能的比较 |
3.2.2 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 |
3.2.3 干预效果差异的比较 |
3.3 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3.3.1 影响因素与基线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
3.3.2 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的相关性 |
3.4 失访分析 |
4 讨论 |
4.1 干预效果评估 |
4.1.1 干预依从性 |
4.1.2 实验前后的比较分析 |
4.1.3 干预效应的比较分析 |
4.2 干预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 |
4.2.1 年龄 |
4.2.2 性别 |
4.2.3 受教育年限 |
4.2.4 锻炼次数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不同项目有氧锻炼对高校学生体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概念阐述 |
1.1 有氧锻炼的概念与重要性 |
1.2 体能的概念 |
2 体能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2.2 锻炼方法 |
2.3 测试仪器与测试指标 |
2.4 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方式 |
3 不同项目有氧锻炼的实验结果 |
3.1 慢跑训练对高校大学生体能的影响 |
3.2 健身操锻炼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
3.3 篮球锻炼对高校大学生体能的影响 |
3.4 不同项目有氧锻炼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比较 |
4 实验结果分析与建议 |
结论 |
(9)慢性锻炼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历史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萌发阶段 (1975—1997) |
2.1 先驱研究 |
2.2 元分析研究 |
2.3 小结 |
3 多样化元分析与跨领域研究阶段 (1998—2008) |
3.1 经典研究 |
3.2 老年人群体与其他形式的元分析 |
3.3 跨领域的结合 |
3.3.1 事件相关电位 (ERP) 研究 |
3.3.2 磁共振成像技术 (MRI) 研究 |
3.4 小结 |
4 调节变量、中介变量, 与多类人群多元主题蓬勃阶段 (2009—2016) |
4.1 执行功能类别研究 |
4.2 锻炼类型的研究 |
4.2.1 抗阻力锻炼效果的研究 |
4.2.2 协调性锻炼效果的研究 |
4.2.3 太极拳锻炼效益的研究 |
4.3 中介变量的研究 |
4.4 不同人群的研究 |
4.4.1 老年人群体至儿童群体研究 |
4.4.2 健康人群至特殊人群研究 |
4.5 小结 |
5 未来发展的议题与展望 |
5.1 锻炼处方的建立及组合 |
5.2 认知功能类型多样化探究 |
5.3 调节变量的影响 |
5.4 正向生活变量的整合 |
5.5 特定人群的拓展 |
5.6 认知神经科学跨领域的结合 |
6 结语 |
(10)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锻炼类型与锻炼方式对情绪的影响 |
1.1 锻炼类型 |
1.2 锻炼方式 |
2 锻炼强度与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影响 |
2.1 锻炼强度 |
2.2 锻炼持续时间 |
3 锻炼参与者特征对情绪的影响 |
3.1 性别 |
3.2 年龄 |
3.3 人格和基因 |
4 讨论 |
4.1 考察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
4.2 提高研究的严谨性 |
4.3 重视情绪在锻炼行为中扮演的角色 |
四、论有氧锻炼的理论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体锻炼对老年人内隐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D]. 水艳艺. 天津体育学院, 2021
- [2]有氧联合振动训练对男性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D]. 杜稳定.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4]绿色锻炼对抑制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D]. 王肖.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有氧运动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编码的影响[D]. 丁小真.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9)
- [6]有氧锻炼联合抗阻训练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的影响[J]. 杨建全,王文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24)
- [7]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D]. 李绍桦.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8]不同项目有氧锻炼对高校学生体能的影响[J]. 李子慧.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1)
- [9]慢性锻炼与认知功能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历史发展的视角[J]. 张育恺,周成林,陈爱国,颜军,洪聪敏. 体育科学, 2017(05)
- [10]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J]. 蒋长好,朱姣,陈婷婷.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