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矢量网络分析仪校正系统构建(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韬[1](2021)在《基于MICRO-CT的岩芯电特性表征及测量》文中认为数字岩芯研究能够准确的重构实际岩芯的结构特征,从而反映地层信息特征,运用到实际油藏勘探中。岩芯电参数测量分析是研究数字岩芯的重要内容,也是测井学科的基础。岩芯电磁本征参数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与频散特性,因此本文首先从岩芯电导率各向异性入手,创新性地一次性测得方样岩芯等效导电率张量的9个分量;其次以分析实验测得的岩芯等效介电常数出发,基于平行板电容与传输线理论,在频率为200MHz-20GHz范围内研究数字岩芯等效介电常数的频散特性,借助于Micro-CT的高精度特征,从而避开数值仿真时繁琐的几何建模过程,获得高精度的数字岩芯三维重构,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当岩芯空隙充填单相、多相物质时,其等效介电常数频散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将该结果分析与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最后对全文总结,并给出遗憾与不足之处。本论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测量实际岩芯电导率张量分量。首先对实验的测量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能够一次性测得电导率张量的9个分量,大幅提高岩芯测量的精度和实验的效率。为岩芯电特性的数值计算提供参数。第二部分为实际岩芯的宽频等效介电常数测量研究。首先针对岩芯的等效介电常数测量的特点,选择对岩芯破坏程度最小且最易测量的同轴探头法。其次基于Keysight N1501A同轴反射法夹具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在宽频范围下方样岩芯和柱塞岩芯的等效介电常数值,分析误差,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值。通过测量得,受极化时间响应的影响,当频率升高时,响应时间慢的极化作用会减弱,影响介电常数的值。岩芯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随着频率的增大而降低,当频率大于5 GHz时,加速了变化趋势。相对介电常数的虚部随着频率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第三部分为两相物质介电频散特性影响规律研究。分析宽频下混合介质介电常数变化的原理,运用Micro-CT扫描得到的灰度图和Simpleware软件完成数字岩芯的重构。基于COMSOL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在实际孔隙下,影响岩芯介电常数的因素和在宽频范围下,岩芯等效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随着岩芯内含物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增大,岩芯整体等效介电常数实部值随之增大。岩芯等效介电常数实部在频率大于1 MHz时有增大趋势,在频率大于1 GHz时开始减小,受极化效应的影响,在频率趋于100 GHz时趋于平稳。第四部分是对岩芯中渗流规律对电特性影响的研究。首先将电磁场与渗流力学场两种耦合,进行特性研究,再基于COMSOL软件耦合电磁场、相场、层流场,对一个孔隙中的两相流渗流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着外加电压增大,毛管力影响越小,孔隙中靠近管壁的流速越大。当改变两相体积分数时对渗流过程的影响不大。为数字岩芯三维模型电特性研究与渗流规律的相互影响奠定基础。
潘征[2](2021)在《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透波构件是保护天线免受外部恶劣环境影响的一种电磁介质壳体,在各种天线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窗口,当天线系统发射的电磁波穿过透波构件时,相位会发生显着变化,影响天线系统的探测精度。因此,在透波构件研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插入相位延迟(Insert Phase Delay,IPD)分布情况进行精确测量,以评估对天线系统电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的无盲区、高精度逐点测量需求,建立了微波测量系统,研究了系统校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透波构件相对介电常数反求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点聚焦透镜天线布儒斯特角入射的反射测量方法。本文为实现透波构件介电常数分布测量,将透波构件壁抽象为二端口网络,建立透波构件介质材料参数与散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斜入射自由空间测量的介电常数反求方法,该方法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技术建立相对介电常数与电磁波频率的关系,以透射参数的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之差最小为目标,借助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相对介电常数的反求,解决任意入射角下复杂型面透波构件相对介电常数非接触式测量难题。根据自由空间测量原理,设计了微波测量系统,并分析了整个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采用TRL(Through-Relect-Line)校准技术有效消除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电缆、天线之间阻抗不匹配造成的误差以及天线自身驻波效应和收发天线之间多次反射造成的误差;基于接收到的电磁波各分量之间传播时间以及信号强度的不同,开发时域滤波算法滤除外部空间多次反射引起的测量误差。为验证反求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平板结构实验样件进行相对介电常数反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求方法与商用矩形波导组件测量精度相当,可以满足相对介电常数测量需求;利用典型回转体透波构件研究了被测区域曲率特征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建立了相对介电常数与频率、被测区域曲率间的关系,明确了相对介电常数反求精度的理论判据,给出了提升复杂型面透波构件相对介电常数测量精度的合理化建议。最后,提出了一种采用双点聚焦透镜天线,以布儒斯特角入射的反射测量方法,并与透射法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满足实际需求,且不受限于透波构件内部空间,可最大限度提高测量范围。结合透射法可实现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的无盲区、高精度测量:在透波构件内部空间较为宽裕的区域进行透射法测量;对于透射法无法测量的区域,采用反射法进行测量。
张翀[3](2021)在《基于导电胶夹具的射频器件测试系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射频MEMS器件作为微波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导航、雷达和通信等领域,微波参数的精准测试是射频MEMS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射频MEMS器件的测试方法主要是将器件焊接至PCB板上,其焊接难度大、易破坏器件结构。此外,测试射频器件的探针台和半导体系统存在成本高、过程复杂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导电胶夹具的射频MEMS器件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夹具的限位功能,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导电机理,结合扩展阵列模块,即可实现对类似QFP封装的射频MEMS器件的无焊接多通道快速选通测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基于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导电机理,结合被测试芯片的尺寸封装,设计了导电胶夹具,并建立了ACF互连测试链路的HFSS模型,研究了ACF在测试链路中对微波信号传输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其传输特性。其次,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SMA连接器进行了三维等比例仿真,为射频器件测试板的SMA边缘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设计完成了单刀四掷射频测试板、单刀八掷射频测试板;基于FPGA硬件控制电路,实现了对被测试的射频器件的选通控制和测试;基于多端口S参数测量原理,设计完成了多通道扩展模块。再次,基于Lab VIEW完成了上位机显示界面和USB通讯程序设计,在上位机界面切换不同通道,实现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数据在界面上的实时显示。最后,搭建射频MEMS器件测试平台,更换相应的射频测试板实现了射频MEMS开关在DC-12.5GHz的S参数测试。实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可实现射频MEMS器件的快速按压、固定与测试,不对射频MEMS器件的再次使用造成影响,有效提高了射频MEMS器件的重复使用率,满足实验要求。
王澈[4](2021)在《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行业飞速的发展,电子行业对电子测量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测量仪器朝着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的方向不断发展着。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指标,测量仪器往往功能单一、体积庞大,不能适用于多样复杂的测试需求。可能需要多台仪器的配合使用,才能实现一套系统的完整测试,测试环境搭建非常麻烦。本文以市面上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为基础,结合测试环境分析功能需求,本着小体积、低功耗、多功能的思路设计了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同时具备射频信号的接收及频谱分析功能、射频信号的生成及发射功能和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互相关联,可以搭配使用也可以独立工作,使测试过程更加便捷、快速、全面。整个模块的硬件可拆卸重组,根据需求重新组装,便于携带、便于维修,大大提升了测试仪器应用的范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在基于高度集成化和功耗最低化的基础上设计了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的总体方案架构。2、研究射频信号接收、发射,以及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并针对这三种功能分别设计硬件电路。3、设计基于AD9361单芯片零中频收发模块的硬件电路,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搭建外围电路;设计基于AD9361的增益控制系统,并根据硬件总体方案完成系统电源模块设计。4、分析三种不同功能的需求,分别对频谱分析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矢量网络分析仪三个模块进行数字逻辑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具备射频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射频信号发射功能、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的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能发射100MHz~3GHz的射频信号,可以代替简易的信号源使用;该模块也能对100MHz~3GHz的信号做频谱分析,代替简易的频谱分析仪使用;该模块还能对被测件在100MHz~3GHz频段内进行网络参数分析,能够发挥简易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作用。
周理璇[5](2021)在《TCAS测试设备场景模拟输出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空中物流时代的到来,空中交通量日益增大,这使得机载空中防撞系统(TCAS,Traffic Alert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在保障飞行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一体化的TCAS综合测试设备可独立完成对TCAS产品的测试,确保其能够处于正常且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也是航空安全领域的一大重点。本文以TCAS测试设备的场景模拟测试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测试可针对TCAS收发主机的监视和防撞逻辑解算功能进行测试。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民航领域TCAS的公约标准,梳理了TCAS工作原理,并整理了场景模拟测试的流程:通过模拟TCAS收发主机高空中可能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验证其是否能在相关场景下,正确执行目标跟踪、航迹建立和威胁解算等功能。(2)针对测试设备所需入侵目标模拟功能、询问信号解析功能以及询问信号模拟功能进行了关键技术分析:TCAS监视功能基于机载二次雷达以及A/C模式和S模式通信协议实现,其中C模式应答和S模式应答的DF0、DF16信号用于飞机位置监视,包含入侵目标高度、方位和相对斜距等信息;(3)根据场景模拟测试指标与功能需求,基于模块化思想将场景模拟输出软件的功能拆分为人机交互模块、目标模拟模块、数据库模块、SCPI解析模块和数据转换接口模块五部分,可实现模拟场景可视化自定义、目标模拟以及场景导入导出等功能,入侵目标的动静态均为相对概念,动态目标根据设置好的动态参数以及动态运动模型,定时更新位置并重新编码以实现动态模拟;人机交互模块在界面上提供模拟雷达显示区,支持可视化方式设置入侵目标相对位置,并展示模拟场景;入侵目标设置界面可对位置进行修改,并实时查看具体字段编码情况;使用Vincenty算法将S扩展入侵目标的相对水平位置转化为经纬度位置;(4)针对入侵目标的方位模拟对于天线通道输出的相对幅度、相对相位输出的控制需求,基于VISA库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功能设计了一个自动校准系统,可进行TCAS测试设备相关天线端口组合的相对幅度、相对相位的自动校准。(5)最后通过搭建验证平台和自动校准平台,对设计的场景模拟输出软件和自动校准软件的功能以及校准数据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田益坤[6](2020)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矢量网络分析仪作为射频、微波测量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测量仪器领域中缺一不可的现代电子测量设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通过完成嵌入式矢网仪器图像显示系统设计,以及矢网仪器软硬件通信模块驱动设计,实现矢网仪器硬件平台参数控制与数据交换,以及测量数据12项误差校准及分析处理等工作。文中根据嵌入式Linux矢网仪器底层软件的设计需求分析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详细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具体实现过程。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实现嵌入式矢网仪器图像显示系统。实现了嵌入式矢网仪器系统,并通过对比X11窗口系统与Wayland窗口系统,在嵌入式矢网仪器系统上采用X11窗口系统完成了图像显示系统设计,其中,针对测量图形显示的刷新需求,完成了Mali GPU实现图像显示硬件加速配置,实现了矢网测试图像的流畅显示,达到了预期目标。2、实现嵌入式矢网仪器软硬件通信模块驱动。针对矢网仪器硬件需求完成了仪器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协议等设计,进一步,基于BRAM存储体,设计了矢网仪器命令参数分发的底层驱动,实现了仪器软件对硬件平台的灵活操控;基于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设计了面向矢网测量数据的DMA传输底层驱动,实现了矢网测量数据的快速传输。3、十二项误差校准软件模块。基于SOLT(Short-Open-Load-Thru)校准技术,在底层软件中设计了双端口全S参数测量数据校准模块,通过对标准校准件的测量,实现了双端口矢网仪器全S参数校准,并针对数据校准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设计了矢网软件多进程与多线程的运行机制。本文完成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并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完成调试与验证,其嵌入式Linux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软硬件通信,到达了嵌入式Linux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的预期目标。
黄炎[7](2020)在《基于电磁混响室天线效率测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大众对于携带小型天线的无线通讯设备性能的需求也随之增高。天线的设计作为无线通讯设备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天线性能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天线效率。天线效率的大小可以直接决定通讯设备的性能。天线的生产制造商们通常无法提供精准的天线效率,通常只能提供大致的范围,或者干脆不提供天线效率的值,因此如何准确测量天线效率就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方向。现实实际生活的场景非常复杂多变导致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多变,然而不可能测量所有的场景。因此科技人员研发了两种电磁屏蔽室,分别为电磁混响室和电波暗室。电磁混响室是一个配备步进电机的金属腔室,其内部装有一个金属搅拌桨。在金属搅拌浆不断搅拌下,随着搅拌桨的位置改变,其腔室内部边界条件也会随之变化。与电波暗室相比,电磁混响室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由于电磁混响室可以通过搅拌桨不同的搅拌状态给腔室内提供远比实际情况复杂的多的电磁环境,可使测得的数据足够可靠,而且方法也较为简单。所以本文展开基于电磁混响室天线效率测量的研究,并给出使用单天线法、双天线法、三天线法的原理。并在实际实验中用矢量网络分析仪ZVA24,分别使用单天线法、双天线法测量并求出全向天线SBA9113、全向天线SBA9112以及对数周期天线也被称为全向天线HL050的总效率与辐射效率,基于对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的分析,从而使得测量出的天线效率结果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赖展军[8](2020)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测量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已经发展到第五代(5G),成为了新基建的龙头和万物互联的基石,其网络依赖于天线完成无线覆盖。而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部件,其基本性能最终是通过天线测量来进行评估和判定。天线的测量过程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很多内外部因素影响,5G和未来6G天线技术发展,对测量技术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相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天线测量技术的发展使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从电磁场理论到信号处理算法、从硬件设计到软件编程、从低频电路到射频电路、从机电装置到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都融汇于天线测量之中。本文从新一代天线发展过程中的测量需求出发,挖掘出若干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有商用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校准件价格昂贵、品牌间不能互通使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用型电子校准件硬件架构和基于分式线性变换特性的微波网络误差模型求解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自行设计研制的电子校准件中,实现了一种性能良好,可与不同品牌网络分析仪适配的电子校准件装置。(2)针对5G大规模天线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电路参数去嵌入测量需求,研究了两类5G天线去嵌入测量算法,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多状态加载Kit模块的传输线结构及去嵌入测量方法,解决了滤波器集成的5G天线中滤波器参数在线评估、天线校准参数准确提取的技术难题,可为5G天线大批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撑。(3)针对商用测试系统滞后于5G大规模天线和多端口天线测量需求的现状,优化了通用射频开关元件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减小开关模块级联损耗的硬件架构,推导了用于补偿开关模块通道响应特性的简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5G天线电路参数测量,所研发的开关模块还被用于5G天线空口一致性测量以及多端口天线远场方向图快速测量中。相关成果为5G天线及4G多端口天线的性能测量与评估提供了高性价比解决方案。(4)针对商用测试系统难以支撑新天线技术研究和探索的现状,使用开源硬件模块和常见的滑台丝杆组件,研制出高性价比的毫米波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并进行了毫米波天线远场方向图测量、测量场地反射抑制算法、天线增益测量外推法的实验研究。克服了因商用测量系统价格昂贵对理论学习和验证造成的障碍,为后续相关技术开发和研究奠定了基础。(5)针对商用仪表价格昂贵且便携性较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使用开源软件无线电模块和双定向耦合器,结合微波网络理论进行矢量反射系数测量的方法,获得了与这方面的昂贵专用仪表相近的测量结果;提出了一种利用软件无线电模块测量传输峰值频率点、结合曲面数据拟合算法计算介质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这两项研究成果为天线反射系数测量和天线所用介质材料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本文所做的研究体现了多学科技术在天线测量中的综合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和研制的相关装置已经在工程中获得应用并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谢成诚[9](2020)在《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仿真工具和仿真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在雷达电讯领域数字化样机/虚拟样机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有源微波器件准确建模难度大、耗时长,雷达系统中一般采用理想模型来表征微波器件特性。这使得实际系统中的噪声、非线性、杂散和时延等特性不能被准确描述,从而导致系统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差异较大。故目前雷达系统仿真大多侧重于算法层面验证,而很难做到对整个系统性能的精确描述。因此,快速、准确构建有源微波器件模型已经成为系统仿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强,对系统性能影响大,是有源微波器件建模的重点和难点。从系统仿真的角度,只要求模型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反馈相应的输出,因此可以用行为模型来表征功率放大器。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的研究侧重于使用高阶数学表达式对器件特性进行描述,让模型具备更全面的特性表征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精度。然而这需要复杂的参数提取平台和提取流程,使得行为模型建模难以被普及。对此,本文提出了K参数模型及其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描述输入/输出端存在一定失配时的微波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响应,并且能够低成本、快速的对器件进行测量建模,可加快行为模型的推广和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K参数行为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技术。目前对具备负载牵引能力的行为模型进行参数提取时,除信号采集仪器外,还需要额外配备负载牵引设备,这增加了模型提取成本及复杂度。考虑到功率放大器大信号工作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基波负载,将输出端基波入射波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之一,进行K参数的推导。在K参数提取过程中,输出端基波入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将进行改变,可以等效为基波负载阻抗在发生变化,从而提取的行为模型具备一定负载牵引能力。进一步地,针对现有行为模型提取平台较为复杂,建模测试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K参数建模方法。该方法可基于商用微波仿真软件建立K参数提取平台,或采用商用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仪及少量附件来实现非线性测试和参数提取。同时,由于测试平台中不含隔离器等窄带器件,使用的驱动放大器带宽仅需要覆盖被测件基波频段,该平台适用于宽带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提取。(2)矢量信号叠加效应及入射波信号恢复算法。矢量校准的场景是测试设备的一个端口输出激励信号,其余端口和匹配负载连接。在K参数测试时,输入输出端口会同时激励大信号,而由于阻抗失配及耦合器隔离度有限等因素,耦合器记录到的入射波是激励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矢量叠加,使用矢量校准不能分离出这两信号。对大信号工作时矢量叠加产物产生机理进行原理分析后,根据K参数提取流程特点,提出入射波信号恢复算法。新方法能够在不增加测试步骤的前提下,恢复输入输出端的入射波信号。(3)负载牵引蜂窝取点方法。针对现有负载牵引扇形取点方法在史密斯圆图中取点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借鉴蜂窝结构,提出蜂窝取点方法。新方法能够在不增加取点数量的前提下,均匀覆盖整个史密斯圆图区域,从而提高行为模型精度。将蜂窝取点方法应用到负载相关X参数及K参数模型提取中,和扇形取点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模型归一化均方误差均有一定程度降低。(4)K参数模型级联特性分析。在系统仿真中,功率放大器会和其他器件进行连接,这需要模型具备级联仿真能力。针对大多模型研究仅对器件本身特性进行分析的现状,对K参数模型从源牵引和负载牵引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K参数能够根据前后级联电路阻抗作出正确响应,即具备级联仿真能力。通过仿真、测试手段验证K参数在连续波、调制信号激励下的级联仿真能力。K参数模型级联仿真结果和负载相关X参数模型级联仿真结果精度相当,而K参数提取平台更为简单、模型提取成本更低。(5)二端口器件K参数表征方法。现有限幅器、倍频器等基于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二端口器件多采用紧凑模型进行表征,模型提取难度大、时间长。通过分析系统仿真对这些二端口器件模型需求,挑选出对应的关键指标,并调整K参数输出反射波展开阶数来对器件进行精确表征。针对限幅器裸片进行测试,提取基波K参数模型,仿真结果和器件手册吻合度较高;针对太赫兹倍频器芯片电路,提取K参数模型并和电路模型进行仿真比对,反射波平均相对误差为1.5%。通过K参数对二端口器件进行建模,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取器件关键特性。
缪宇辰[10](2020)在《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兼容测试机理及方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以功率变换器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装置得以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中应用,尤其在电能变换设备中,电力电子装置更是必不可少。作为电能变换的核心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受其工作特性影响引起的电压瞬变与电流瞬变给电力电子装置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这些电磁干扰通过两种不同的耦合方式作用于电力电子装置所处的电磁环境,对其中工作的设备产生严重影响,这两种干扰耦合方式分别为传导耦合与辐射耦合。为了减少电力电子装置间的电磁干扰影响,提高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使同一电磁环境下的各个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电磁兼容性研究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以功率变换器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装置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掌握电磁兼容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电磁干扰及电磁抗扰度理论及主要测试项目,并分析了共模干扰耦合及差模干扰耦合的传播路径。此外,详细地阐述了双电流探头阻抗测试方法。(2)以传导干扰测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回路阻抗及回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无LISN的传导干扰替代测试方法。以开关电源为例,结合其实际工作状态,对其工作在空载和带载状态下的传导干扰测试的等效替代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通用性。运用此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和实际应用工况下的传导干扰测试间建立一种联系,实现两者间的等效替代。(3)在掌握了大电流注入(BCI)抗扰度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对标准ISO11452-4规定的大电流注入替代法测试中测试位置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得不同干扰注入位置对应的电流监控探头转移阻抗曲线,获得不同频率下替代法测试位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机理。以DC-DC变换器作为测试对象,对其大电流注入抗扰度性能进行了评估,实验表明,受注入位置影响的转移阻抗变化趋势与替代法实验测得DC-DC变换器抗扰度性能结果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通用性,完善了大电流注入测试技术,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
二、矢量网络分析仪校正系统构建(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矢量网络分析仪校正系统构建(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ICRO-CT的岩芯电特性表征及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验室岩芯电阻率测量发展现状 |
1.2.2 介质极化的研究现状 |
1.2.3 实验室岩芯介电常数测量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芯电导率张量的测量 |
2.1 电导率张量测量原理 |
2.1.1 岩芯电各向异性的表征 |
2.1.2 岩芯电各向异性的测量 |
2.2 电导率张量测量仪 |
2.3 电导率张量仪器的测量结果 |
2.3.1 柱塞岩芯Archie公式系数的测量 |
2.3.2 岩芯电导率张量的测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宽频段等效介电常数测量研究 |
3.1 等效介电常数测量原理 |
3.1.1 平行板电容法测等效介电常数 |
3.1.2 传输线法测等效介电常数 |
3.1.3 同轴探头法测等效介电常数 |
3.2 同轴探头及误差分析 |
3.3 利用同轴探头法对岩芯等效介电常数测量 |
3.3.1 方样岩芯等效介电常数测量结果 |
3.3.2 柱塞岩芯等效介电常数测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OMSOL软件的两相物质介电频散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4.1 电学理论分析 |
4.1.1 几种不同的极化形式 |
4.1.2 极化与介电常数的关系 |
4.1.3 Debye模型 |
4.1.4 混合公式 |
4.2 数字岩芯的构建 |
4.2.1 利用Micro-CT形成数字图像 |
4.2.2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形成数字岩芯 |
4.3 COMSOL有限元软件AC/DC模块仿真流程 |
4.3.1 COMSOL有限元软件AC/DC模块仿真流程 |
4.3.2 网格剖分设计 |
4.3.3 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原理 |
4.4 两相混合物质等效介电频散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4.4.1 内含物体积大小对等效介电频散特性的影响 |
4.4.2 内含物位置对等效介电频散特性的影响 |
4.4.3 内含物形态对等效介电频散特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OMSOL软件的岩芯中渗流对电特性影响研究 |
5.1 渗流力学原理和电学理论结合 |
5.2 COMSOL有限元软件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
5.3 理想孔隙中流体流动对电特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对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
1.2.2 IPD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单层平板结构散射参数模型 |
2.1 二端口网络定义 |
2.2 介质材料对电磁波的折射分析 |
2.3 单层平板结构透射参数与反射参数计算 |
2.4 相对介电常数对折射角以及S_(21)参数的影响分析 |
2.4.1 相对介电常数虚部对有耗介质折射角的影响 |
2.4.2 相对介电常数对S_(21)参数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对介电常数反求算法研究 |
3.1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技术的相对介电常数建模 |
3.2 面向相对介电常数反求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3.2.1 标准粒子群算法 |
3.2.2 粒子群算法改进策略 |
3.3 相对介电常数反求流程 |
3.4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相对介电常数测量实验 |
4.1 微波测量系统 |
4.2 TRL校准技术 |
4.2.1 自由空间微波测量误差来源 |
4.2.2 微波系统的12 项误差模型 |
4.3 散射参数时域滤波算法 |
4.3.1 时域滤波算法流程设计 |
4.3.2 频域-时域变换 |
4.3.3 时域门技术 |
4.4 相对介电常数测量结果 |
4.4.1 平板结构透波样件相对介电常数测量 |
4.4.2 曲面结构透波样件相对介电常数测量 |
4.4.2.1 曲率对测量精度影响分析 |
4.4.2.2 介电常数测量盲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透波构件IPD测量方法与实验验证 |
5.1 透波构件IPD测量方法 |
5.1.1 透射法测IPD原理 |
5.1.2 反射法测IPD原理 |
5.2 透波构件IPD测量实验 |
5.2.1 透射法测量IPD实验 |
5.2.2 反射法测量IPD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透射法测量IPD实验结果 |
5.3.2 反射法测量IPD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导电胶夹具的射频器件测试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射频MEMS器件测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导电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射频MEMS器件多通道测试原理及微波网络理论 |
2.1 微波S参数测量 |
2.1.1 S参数定义及物理意义 |
2.1.2 S_(11)和S_(21) |
2.2 导电胶技术测试原理 |
2.3 多端口S参数测试原理 |
2.3.1 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原理 |
2.3.2 矢量网络分析仪多端口S参数测量原理 |
2.4 TDR阻抗测量原理与仿真验证 |
2.4.1 信号的反射 |
2.4.2 TDR阻抗测量原理 |
2.4.3 TDR原理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射频 MEMS 器件测试系统设计 |
3.1 系统概述及总体方案设计 |
3.1.1 射频MEMS器件测试系统概述 |
3.1.2 射频MEMS测试器件选型 |
3.2 夹具模块设计 |
3.2.1 导电胶夹具设计 |
3.2.2 导电膜仿真 |
3.3 射频MEMS器件测试板设计 |
3.3.1 共面波导(CPWG)模型特性 |
3.3.2 HFSS对 SMA的仿真 |
3.3.3 射频MEMS器件测试板验证 |
3.4 测试系统硬件控制电路设计 |
3.4.1 供电电源电路 |
3.4.2 FPGA时钟电路 |
3.4.3 FPGA下载配置电路 |
3.4.4 光耦转换电路 |
3.4.5 USB2.0 数据传输电路 |
3.5 多通道扩展模块 |
3.5.1 扩展模块器件选型 |
3.5.2 扩展阵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射频MEMS器件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4.1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模块设计 |
4.1.1 LabVIEW显示界面程序设计 |
4.1.2 基于LabVIEW的 USB通讯程序设计 |
4.2 本章小结 |
5 测试系统平台搭建与测试分析 |
5.1 测试系统搭建 |
5.2 射频MEMS器件微波性能的测试 |
5.2.1 单刀四掷开关S参数测试 |
5.2.2 单刀八掷开关S参数测试 |
5.3 TDR阻抗测试 |
5.4 ADS对射频电路的链路等效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产品现状 |
1.2.2 可重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收发机架构 |
2.2.1 超外差式收发机 |
2.2.2 数字中频收发机 |
2.2.3 零中频收发机 |
2.3 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方案设计 |
2.3.1 芯片选型 |
2.3.2 接收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3.3 发射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4 网络参数分析模块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整体结构设计 |
3.2 数字信号处理板实现方案 |
3.2.1 PXIe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3.2.2 FPGA选型 |
3.3 射频板实现方案 |
3.3.1 AD9361 模块设计 |
3.3.2 时钟模块设计 |
3.3.3 FMC与FPGA接口实现方案 |
3.3.4 外围射频通道设计 |
3.4 射频转接板实现方案 |
3.5 网络参数测量板实现方案 |
3.5.1 激励源功分电路 |
3.5.2 开关电路硬件设计 |
3.5.3 定向耦合器耦合电路 |
3.5.4 信号传输等长电路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数字逻辑设计 |
4.1 AD9361 相关接口逻辑设计 |
4.1.1 SPI控制逻辑设计 |
4.2 频谱分析仪数字逻辑设计 |
4.2.1 频率分辨率带宽 |
4.2.2 分辨率带宽滤波器设计 |
4.3 射频信号发生器数字逻辑设计 |
4.3.1 DDS主动发送模块设计 |
4.3.2 数字调制设计 |
4.4 网络参数分析仪逻辑设计 |
4.4.1 同步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射频信号发生器功能测试 |
5.2 频谱分析仪功能测试 |
5.3 矢量网络参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TCAS测试设备场景模拟输出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课题任务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场景模拟测试关键技术分析 |
2.1 场景模拟测试研究内容介绍 |
2.1.1 场景模拟输出软件研究内容 |
2.1.2 场景模拟测试功能指标 |
2.2 场景模拟测试原理 |
2.2.1 TCASII监视原理 |
2.2.2 防撞逻辑 |
2.3 静态目标模拟 |
2.3.1 应答信息格式 |
2.3.2 基本信息模拟 |
2.3.3 经纬度信息模拟 |
2.3.4 方位信息模拟 |
2.4 动态目标模拟 |
2.5 其他需求分析 |
2.5.1 询问信号解码识别 |
2.5.2 地面站与协调信息模拟 |
2.5.3 人机交互 |
2.6 开发环境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场景模拟输出软件设计 |
3.1 场景模拟测试流程介绍 |
3.1.1 硬件平台介绍 |
3.1.2 场景模拟测试流程 |
3.2 软件设计 |
3.2.1 整体设计 |
3.2.2 人机界面 |
3.2.3 其他功能 |
3.3 可视化场景编辑功能设计 |
3.3.1 目标链表 |
3.3.2 可视化目标编辑 |
3.3.3 经纬度计算 |
3.4 目标模拟功能设计 |
3.4.1 目标威胁等级计算 |
3.4.2 信息编码 |
3.4.3 方位信息 |
3.4.4 动态目标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校准软件设计 |
4.1 校准需求分析 |
4.1.1 校准指标介绍 |
4.1.2 相对幅度校准需求分析 |
4.1.3 相对相位校准需求分析 |
4.1.4 程控需求分析 |
4.2 校准软件设计 |
4.2.1 软件整体设计 |
4.2.2 人机界面 |
4.2.3 模块接口介绍 |
4.3 校准算法设计 |
4.3.1 校准表格 |
4.3.2 校准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验证 |
5.1 验证平台搭建 |
5.2 静态目标模拟功能验证 |
5.2.1 C目标模拟验证 |
5.2.2 S目标模拟验证 |
5.3 多目标模拟功能验证 |
5.4 动目标模拟功能验证 |
5.4.1 C模式动目标模拟功能验证 |
5.4.2 S模式动目标模拟功能验证 |
5.5 校准软件功能验证 |
5.5.1 相对幅度校准表格验证 |
5.5.2 相对相位校准表格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A S模式部分通信协议 |
A.1 使用中的S模式数据链格式 |
A.2 联合询问信号脉冲格式 |
A.3 S模式空-空通信应答字段编码 |
A.4 决断报文MU子字段含义表 |
A.5 协调应答MV子字段含义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嵌入式矢网仪器底层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1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硬件平台介绍 |
2.1.1 矢网原理概述 |
2.1.2 硬件平台介绍 |
2.2 嵌入式矢网仪器需求分析 |
2.2.1 图像显示系统需求分析 |
2.2.2 仪器控制及数据传输需求分析 |
2.2.3 数据校准需求分析 |
2.2.4 矢网软件框架需求分析 |
2.3 嵌入式矢网仪器底层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3.1 图像显示系统方案 |
2.3.2 驱动模块方案 |
2.3.3 误差校准方案 |
2.3.4 多线程与多进程软件运行机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矢网仪器图像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图像显示系统概述 |
3.2 窗口系统对比 |
3.3 基于Mali GPU的图像显示系统实现 |
3.3.1 与图像显示系统相关的内核配置及搭建 |
3.3.2 图像文件系统装载 |
3.3.3 GPU加速图像显示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矢网仪器软硬件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矢网数据结构与通信协议设计 |
4.2 数据交换驱动设计 |
4.2.1 数据交换原理 |
4.2.2 驱动中的异步通知 |
4.2.3 DMA驱动设计实现 |
4.3 控制驱动设计 |
4.4 驱动程序加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矢网仪器数据校准模块设计 |
5.1 误差校准模块的实现 |
5.1.1 误差校准算法的实现 |
5.1.2 误差校准系数的保存与读取 |
5.2 软件运行机制 |
5.2.1 多线程与多进程的实现 |
5.2.2 测量数据的分段显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嵌入式矢网仪器底层软件测试与验证 |
6.1 嵌入式矢网仪器的嵌入式系统验证 |
6.2 嵌入式矢网仪器软件的数据通信验证 |
6.3 嵌入式矢网仪器软件数据校准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电磁混响室天线效率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天线效率测试 |
1.1.2 混响室测试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磁混响室的基本原理 |
2.1 绪论 |
2.1.1 电磁混响室概念 |
2.1.2 电磁混响室种类 |
2.1.3 电磁混响室的优点 |
2.1.4 电磁混响室的应用背景 |
2.1.5 混响室研究展望 |
2.2 电磁混响室的结构 |
2.2.1 混响室结构及配套设备 |
2.2.2 混响室尺寸 |
2.2.3 金属搅拌桨 |
2.2.4 屏蔽门 |
2.2.5 屏蔽墙体 |
2.3 电磁混响室的理论 |
2.3.1 腔体的电磁场理论 |
2.3.2 品质因数、因数带宽及时间常数 |
2.3.3 场均匀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线效率的测量原理 |
3.1 天线基础与定义 |
3.2 天线的种类 |
3.2.1 双脊喇叭天线 |
3.2.2 对数周期天线 |
3.3 天线测量的基本原理 |
3.3.1 单天线法 |
3.3.2 双天线法 |
3.3.3 三天线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响室测量平台的搭建与性能分析 |
4.1 电磁混响室测试天线效率系统的搭建 |
4.2 电磁混响室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响室法天线效率的测试与分析 |
5.1 单天线法测量天线辐射效率及总效率的结果与分析 |
5.1.1 双脊喇叭天线的辐射效率和总效率的测试与分析 |
5.1.2 对数周期天线的辐射效率和总效率的测试与分析 |
5.2 双天线法测量天线辐射效率及总效率的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测量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校准件 |
1.2.2 射频测量中的去嵌入测量方法 |
1.2.3 射频开关在射频测量中的应用 |
1.2.4 天线辐射特性测量系统 |
1.2.5 软件无线电及其在射频测量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使用的开源硬件及相关用软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与原理简介 |
2.1 引言 |
2.2 微波网络基本概念与原理 |
2.3 课题所用的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 |
2.3.1 傅里叶变换 |
2.3.2 数据插值理论 |
2.3.3 分式线性变换及特性 |
2.4 天线测量场地及基本要求 |
2.5 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校准件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矢量网络分析仪误差模型 |
3.3 电子校准件硬件及软件设计 |
3.4 电子校准件的校准算法 |
3.5 测量结果及分析 |
3.5.1 电子校准件测量结果 |
3.5.2 系统误差项及被测件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G大规模阵列天线去嵌入测量方法 |
4.1 引言 |
4.2 5G天线去嵌入测量的工程需求 |
4.2.1 转接工装对测量的影响 |
4.2.2 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4.3 接头转接工装去嵌入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
4.4 滤波器去嵌入测量算法及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开关在天线测量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射频开关模块的优化设计 |
5.2.1 射频开关优化设计 |
5.2.2 射频开关的性能测试 |
5.3 射频开关模块的天线测量中的应用 |
5.3.1 射频开关在5G天线电路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
5.3.2 射频开关在多端口天线方向图测量中的应用 |
5.3.3 射频开关在5G大规模阵列天线空口一致性测量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毫米波天线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开发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测量系统的原理与实现 |
6.3 测量系统的应用实例 |
6.3.1 天线远场方向图测量 |
6.3.2 测量场地反射抑制算法的应用研究 |
6.3.3 天线增益测量外推法的实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天线测量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软件无线电模块及其实验平台 |
7.2.1 性能测试所用的仪表和软件 |
7.2.2 软件无线电模块实验平台简介 |
7.2.3 软件无线电模块性能测试结果 |
7.3 软件无线电模块在矢量反射系数测量中的应用 |
7.3.1 反射系数测量系统及误差修正算法 |
7.3.2 反射系数测量结果及分析 |
7.4 软件无线电模块在介电常数测量中的应用 |
7.4.1 介电常数测量原理及数据拟合算法 |
7.4.2 介电常数测量装置及测量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检索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功率放大器模型种类概述 |
1.3 频域行为级模型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S参数 |
1.3.2 热态S参数 |
1.3.3 X参数 |
1.3.4 S函数模型 |
1.3.5 卡迪夫模型 |
1.3.6 QPHD模型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K参数原理 |
2.1 放大器非线性特性 |
2.2 K参数原理推导 |
2.3 K参数相位关系推导 |
2.3.1 相位的定义 |
2.3.2 交叉频率相位的定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K参数模型提取平台 |
3.1 K参数模型仿真提取平台 |
3.1.1 K参数模型仿真提取 |
3.1.2 K参数模型的实现 |
3.1.3 反射波多项式展开阶数确定 |
3.1.4 K参数仿真模型的验证 |
3.2 K参数模型测试提取平台 |
3.2.1 测试平台选择 |
3.2.2 K参数模型测试平台原理仿真 |
3.2.3 绝对校准技术 |
3.2.4 针对记录入射波的数据处理 |
3.2.5 最简K参数提取平台 |
3.2.6 针对功率放大器的K参数提取平台 |
3.3 负载牵引取点方法研究 |
3.3.1 扇形取点法 |
3.3.2 蜂窝取点法 |
3.3.3 蜂窝取点法验证 |
3.3.4 应用蜂窝取点法的K参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行为模型级联效应研究 |
4.1 S参数级联特性推导 |
4.2 K参数级联特性研究 |
4.2.1 源牵引能力分析 |
4.2.2 负载牵引能力分析 |
4.2.3 K参数级联能力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K参数的二端口器件模型研究 |
5.1 针对限幅器进行K参数提取 |
5.2 针对太赫兹三倍频器进行K参数提取 |
5.3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兼容测试机理及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标准研究现状 |
1.2.2 电磁干扰研究现状 |
1.2.3 噪声源阻抗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大电流注入测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兼容基础理论 |
2.1 电磁兼容的概念 |
2.1.1 电磁兼容常用术语 |
2.1.2 电磁干扰 |
2.1.3 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 |
2.1.4 电磁抗扰度 |
2.2 双电流探头阻抗测试方法 |
2.2.1 测试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导干扰测试的替代方法研究 |
3.1 传导电磁干扰测试基本原理 |
3.1.1 测试限值 |
3.1.2 测试设备 |
3.2 传导干扰测试替代方法基本原理 |
3.2.1 回路阻抗测试 |
3.2.2 等效替代测试方法 |
3.3 传导干扰测试替代方法的实验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电流注入抗扰度测试问题的研究 |
4.1 大电流注入测试的基本理论 |
4.1.1 试验等级 |
4.1.2 参考等级评定标准 |
4.1.3 测试设备 |
4.1.4 测试方法 |
4.2 电流监控探头的转移阻抗特性 |
4.3 基于替代法的转移阻抗测量 |
4.3.1 测试方法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转移阻抗测试 |
4.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3 DC-DC变换器BCI替代法测试实验 |
4.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矢量网络分析仪校正系统构建(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ICRO-CT的岩芯电特性表征及测量[D]. 张智韬.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复杂型面透波构件IPD测量技术研究[D]. 潘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导电胶夹具的射频器件测试系统技术研究[D]. 张翀. 中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D]. 王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TCAS测试设备场景模拟输出软件设计[D]. 周理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嵌入式Linux的矢网仪器底层软件设计[D]. 田益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7]基于电磁混响室天线效率测量的研究[D]. 黄炎.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8]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测量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 赖展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微波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研究[D]. 谢成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兼容测试机理及方法分析[D]. 缪宇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