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联合发展实例研究——以安徽康佳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杜家禛[1](2021)在《中国旅游隐含碳排放核算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龚宁[2](2021)在《上市公司参与扶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姚晶晶[3](2021)在《生态理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福建省屏南县新田村为例》文中认为
刘宣晟[4](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刘久坚[5](2021)在《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消费需求,这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奔腾向前、飞速崛起的契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还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就业水平等方面表现良好。虽然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但是文化产业的区域不均衡发展问题也在一直困扰着我们。因此,厘清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空间结构问题,考虑规范权威的文化产业数据和科学准确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不均衡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将基于我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中关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数据,构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所选指标进行综合,最后得到一个能够反映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指标。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体现地区间文化产业的空间联系,需要对传统的引力模型进行改进,使之更加契合本文研究。然后,将综合评分指标与其他数据指标代入改进后的引力模型,构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其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整个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网络结构。在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上呈现“东高西低,南北边缘地区偏弱”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在文化产业空间联系上体现为“西疏东紧,南略密北略疏”的空间不均衡分布。(2)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块(组),组内成员间拥有较高的互惠关系,而组之间很少发生联系,这体现出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分圈层且缺乏联系的发展状态。(3)河北、北京及安徽等地区处于整个网络的中心,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能力,且河北、北京、安徽及重庆等地区是网络传递的重要“桥梁”,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上,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性条件,加大相关资源要素的投入;二是在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层面上,要在整体上了解地区间的空间关联性,并积极采用东西部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三是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群分块的层面上,要重视各发展群体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群体及内部成员的功能,“以点带块、以块谋面”,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合力;最后,在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方面,要敢于打破地方行政壁垒,扬长补短、互惠互利。
黄悦文[6](2021)在《人文关怀下的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以宏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历史古镇的旅游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社会经济形态朝着体验经济时代迈进的今天,旅游者的需求体验从基础的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层面和情感归属的文化需求。但是多数旅游开发商和管理者只关注古镇历史文化的浅层次呈现,没有深入了解游客的实际需求和体验感受。新时代建设下的历史文化古镇如何在避免出现旅游商业化、同质化问题出现的同时又保留古镇文化内涵和历史景观,构建创新型、智慧型的旅游服务系统也成为当下古镇旅游发展的一大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以宏村历史文化古镇为研究对象,依托服务设计的思维方法和智慧旅游中的技术手段站在游客的需求痛点上对宏村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进行优化改进。论文在前期对服务设计及古镇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整合梳理,同时进一步阐述服务设计、需求理论层次、智慧旅游等相关基础理论引入宏村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实地调研宏村情况并构思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游客的基本信息、游客游前决策相关问题和游客整体旅游服务体验三部分,其中问卷的第三部分依托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划分,实地情况则分为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系统现状。通过实地和问卷两方面的分析总结得出宏村实际的服务系统情况及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主要因素,从而构建出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信息传递智慧化、服务体验优质化、旅游活动个性化;设计策略:游客旅程的服务优化、古镇显性服务智慧化、增强隐性服务互动性。随后,以宏村主流游客人群作为访谈对象,结合服务设计中的关键接触点分析从微观角度深入发掘游客旅游中的痛点和需求,构建宏村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的设计框架,集合设计原则策略和问卷、访谈两部分的调研结果做出相应的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即借助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的软硬件组合,优化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增加古镇线下智能硬件设施来提升游客对宏村旅游服务系统体验的满意度。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人文关怀放在古镇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深化游客旅游体验服务层次,拓宽古镇传统旅游服务类型,为同类型古镇的服务设计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耿瑞瑞[7](2021)在《鹿井铀矿床深部和外围三维成矿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赣边界的鹿井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南活动带(华夏地块)武功-诸广断隆区、诸广复式岩体中段。鹿井矿田中部的鹿井矿床属大型花岗岩型铀矿床,在其深部及外围具有寻找隐伏矿体的潜力,但当前总体勘查深度较浅、外围勘查工作量不足,找矿方向存在技术瓶颈,因此本文从三维成矿预测的角度,来评价、预测该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成矿潜力。论文通过建立鹿井铀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构建了矿床的地质找矿模型;通过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定量分析控矿要素成矿有利信息,建立了定量预测模型,并采用三维证据权法、三维信息量法以及机器学习等多种成矿预测方法进行定量预测。本文总结了鹿井铀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析了地层、岩性、构造和岩体接触带对矿化的控制作用,确定地层、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是该矿床最重要的控矿要素,并建立其找矿模型。该区寒武纪地层中的含碳质板岩富含铀,印支期以及燕山早期的花岗岩体中的铀含量也均高于华南花岗岩平均铀含量,同时叠加热液中的铀源,使得该区域具备良好的铀成矿物质基础。区内频繁的构造事件使得热液上升的通道活化,且频繁的构造运动使得区内断裂裂隙发育,为铀矿化富集提供有利部位。矿体除赋存在断裂、裂隙内,还赋存于形态复杂的接触带附近,较大的铀矿体可穿越燕山早期岩体、印支期岩体和寒武系岩层,具“三层楼”特点。基于SKUA-GOCAD三维地质软件平台,应用离散光滑插值DSI方法,构建了地层、断裂、岩体以及矿体等三维模型,实现了铀成矿环境与矿体的三维可视化,对表达地下空间地质体的穿插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寒武纪地层及各阶段岩体的含矿性分析、确定了该矿床的主要赋矿地质体为寒武纪地层、印支期岩体和燕山早期第三阶段岩体;通过三维距离场空间分析,确定了断裂以及不同岩性接触界面致矿影响范围:断裂最佳缓冲距离是60m、不同岩性接触带最佳缓冲距离60m;通过三维形态场空间分析方法,确定了断裂构造面的异常方位区间为60°~80°和200°~260°,同时提取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将提取的定量化的异常信息赋值给各网格预测单元,建立矿床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为0.36,认为各预测变量之间不相关。利用三维证据权法、三维信息量法以及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逻辑回归、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区的三维定量预测,对于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ROC-AOC曲线以及成矿拟合度曲线进行模型评估,分析其优劣,最终通过以上多种预测方法的高潜力区联合在鹿井矿床深部及外围圈定了5处成矿有利靶区,为研究区深部及外围铀资源量扩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铀成矿模型、三维地质建模、多维度信息关联分析方法,多种预测方法联合圈定靶区是铀矿资源定量预测和铀矿找矿取得新突破的关键。
王杰[8](2021)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乡贤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学界近年来兴起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运用扎根理论,以昌吉市作为研究场域,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具体内容的逻辑展开研究。分别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解释模型。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并在概括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村治角色的基础上,对两者作了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个人参与预备度和“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分别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公共服务内卷化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是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多管齐下共保障是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确保服务供给得以良性循环的策略;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是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其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乡风失范是新乡贤得以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引领乡风民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文明乡风建设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鼓励嘉奖则是驱动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民族共生共存是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族际粘合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场域驱动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民族团结进步是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宗教并存是新乡贤得以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现实选择;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是促使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支持宗教中国化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宗教关系和谐则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最后,通过总结、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分别是译介治理、依德治理和补位治理。在形式理论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事务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与传统乡贤作了比较分析。综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贡献之处在于以下三点:首先,从乡村治理的内容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同内容的理论解释模型,并阐释了新乡贤参与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其次,在理论层面概括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三种方式;最后,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理论刻画作了比较分析,拓展了学界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认识。然而,仍然存在不足。本研究侧重从学理角度来进行经验叙事,势必削弱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经验过程,同时受限于田野调查的可行性,所构建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探索。鉴于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深入扎根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持续将构建的理论模型放入乡村治理实践中予以检验和修正,不断增强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同时,对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拓展研究的问题域;从研究方法来看,要科学运用研究方法,正确回答研究问题,坚持方法运用的多元化;从研究理论来看,要在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经验质感的基础上,持续提炼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一般化理论概念,逐渐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对治理实践的良好回应。
左敬[9](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目之所及的中国传统村落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衰落期——再生期”五个阶段,无一不是经过成百上千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交融积淀而生成的,这是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成果,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现存优质标本。土岭头村形成至今近千年,历史演变轨迹清晰,古村独特的“鼎”字形街巷格局至今保存较完整,反映出明清时期村落发展鼎盛的模样,村内还留存了一批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这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本文以土岭头村为分析对象,以空间句法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借助AUTOcad、Depthmap、Arc GIS、Excel等软件,通过多维量化分析解读聚落空间,计算得到的量化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埋藏在表面物质空间下的深层次人文现象,使我们可以更理性、更客观、更科学地认识村落形态。基于此结合土岭头村自身价值特性得到的保护发展策略的可操作性更强、说服力更高,可以避免制定“千村一面”的保护发展规划,也可以充实山西省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丰富中国传统村落活化保护的相关理论。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明确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对象、目的、意义、综述、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从详尽的实地调研资料中分析、整理和归纳出土岭头村的生成背景,重点分析阐述了聚落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二部分是研究核心部分,包含第三、四章节的内容。第三章首先对空间句法理论进行了概念解析、研究方法和参数介绍,另外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土岭头村的整体形态、街巷空间和公共空间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定量分析,从而揭示深层社会空间与表面聚落空间之间的联系。第四章同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土岭头村的院落构成、单体建筑和装饰构件展开了较为全面的举例、统计、归纳和总结,其次对村中两处重点民居院落进行深入的空间句法定量分析,进而得到传统建筑院落的空间组构关系。第三部分是研究实践部分,包含第五章节的内容。首先基于论文前两部分凝练出土岭头村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同时梳理出村落现存的主要问题。其次以实际情况出发,从保护原则、内容、层次及措施角度探讨土岭头村的保护研究。最后以村落的上位规划为前提,进行村落的发展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地域性的发展定位、途径和规划。
王蕴芳[10](2021)在《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快速提升,使得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其对第三产业产生着较大影响,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使得竞争态势逐渐加剧。作为世界上着名的城市群,长三角广阔的旅游市场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均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访。自上世纪起,旅游竞争力开始被国外学者分析和研究,并逐步引起各个不同学科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研究的地理空间尺度不断细化,涵盖了国家、区域、城市甚至更小的范围,研究的内容也逐渐从理论扩展到实证研究。我国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但合作中的竞争态势也不断深化,地区间的竞争差异逐渐显现,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时空变化和差异,可以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和把握旅游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在竞合关系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借鉴前人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建立起本文所研究的评价体系,从三省一市的统计年鉴和官方统计局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对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展开测度研究,根据评价得分将长三角41个城市进行类型的划分,再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计算集聚指数和空间重心转移坐标,探讨近10年来旅游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特征,阐明时空变化的差异和趋势,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剖析其影响要素。经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上能够发现,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和合肥是长江三角洲旅游竞争力的中心区域,评价得分最高,而安庆市、宿迁市和舟山市则在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最弱,其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城市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包含四类分别是是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弱旅游竞争力城市以及弱旅游竞争力城市。(2)从旅游竞争力的时序变动趋势上可以得出,长三角旅游竞争力在十年间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变化幅度非常明显。五个子要素中,旅游社会总量竞争力、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设施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的变化和旅游竞争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大体上保持一致,均为缓慢的波动增长,但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增长幅度最大。通过对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系数的计算,可以发现长三角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区域间的绝对差异在缓慢扩大,而相对差异在时序变动上有波动缩小的倾向。(3)从空间特征上来看,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等级差异明显,上海的旅游竞争力在长江三角洲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旅游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空间等级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点,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资源竞争力和旅游设施竞争力的等级情况较为相似,主要是东南地区等级高,西北地区等级低,而旅游社会总量竞争力空间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在浙江省,等级低的区域集中在安徽省和苏北地区。旅游竞争力和子要素的空间集聚情况与等级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东部沿海区域竞争力的集聚水平高,而西北地区的集聚程度比较低。旅游竞争力及各个子要素的热点和次热点的分布都比较分散,且面积较小,温点区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北部地区,而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东北角和西部地区。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发展重心在苏南地区,先向西转移,再向西北转移,在方向上呈现不断收缩的特征。旅游社会总量竞争力、业绩竞争力、设施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空间重心转移方向依次为西南地区、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方向扩散性。而旅游资源竞争力由于其椭圆的转角逐年减少,空间重心呈现出东北-西北的转移特征,在南北方向上不断扩散,而在东西方向上,有收缩的趋势。(4)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影响要素是人均生产总值,这个因素与旅游竞争力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和总结提升长三角旅游竞争力的相关措施。(5)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把旅游竞争力的各个子要素从空间等级差异、空间集聚状况和重心转移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深入展开研究。本文的指标主要是从旅游目的地的供给方面建立,今后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应当加强和侧重对游客需求视角的补充。
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联合发展实例研究——以安徽康佳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联合发展实例研究——以安徽康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4)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域性 |
2.1.2 适应性 |
2.1.3 水适应性景观 |
2.1.4 海绵校园 |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
2.3.2 沈阳建筑大学 |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气候及降水 |
3.1.3 地形与地貌 |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因子分析 |
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4 引力模型 |
2.5 社会网络分析 |
第3章 地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 本文指标选取原则 |
3.2 地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指标体系确定 |
第4章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
4.1 引力模型改进 |
4.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引力模型“质量” |
4.1.2 引力模型中的“距离”测度 |
4.1.3 引力模型中的“引力系数”测度 |
4.1.4 改进引力模型的验证 |
4.2 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
4.2.1 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心性分析 |
4.2.2 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洞分析 |
4.2.3 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
4.2.4 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第5章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实证分析 |
5.1 原始数据预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中国文化产业网络构建 |
5.2.1 中国各地区文化产业“质量”分析 |
5.2.2 中国各地区间“距离”测度 |
5.2.3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 |
5.3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
5.3.1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个体网络基本特征分析 |
5.3.2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心性 |
5.3.3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洞分析 |
5.3.4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
5.3.5 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人文关怀下的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以宏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发展下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变革 |
1.1.2 信息化时代助力旅游业全面发展和转变 |
1.1.3 历史古镇旅游服务设计的人文关怀缺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服务设计研究综述 |
1.3.3 未来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1 历史古镇 |
2.1.1 历史古镇概念 |
2.1.2 历史古镇发展概述 |
2.2 服务设计 |
2.2.1 服务设计概念 |
2.2.2 服务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
2.2.3 服务设计的触点分析(Touch-Point) |
2.2.4 服务设计的原则 |
2.3 智慧旅游 |
2.3.1 智慧旅游定义 |
2.3.2 智慧旅游的应用 |
2.4 人文关怀 |
2.5 需求理论 |
3 宏村历史古镇实地调研与分析 |
3.1 宏村历史古镇的调研设计 |
3.1.1 研究对象概述 |
3.1.2 问卷整体构思设计 |
3.2 宏村历史古镇的调研分析 |
3.2.1 问卷调研 |
3.2.2 实地情况 |
3.3 宏村历史古镇的调研总结与建议 |
4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的策略发展 |
4.1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的原则 |
4.1.1 信息传递智慧化 |
4.1.2 服务体验优质化 |
4.1.3 旅游活动个性化 |
4.2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的策略 |
4.2.1 游客旅程的服务优化 |
4.2.2 古镇显性服务智慧化 |
4.2.3 增强隐性服务互动性 |
5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实践 |
5.1 宏村前期游客定位 |
5.1.1 宏村游客目标定位 |
5.1.2 宏村游客需求分析 |
5.2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方案构想 |
5.3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线上设计方案 |
5.3.1 宏村信息平台主页框架 |
5.3.2 宏村信息平台功能应用 |
5.4 宏村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线下设计方案 |
5.4.1 游览宏村前的服务设施优化 |
5.4.2 游览宏村中的服务设施优化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深度访谈 |
致谢 |
(7)鹿井铀矿床深部和外围三维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地质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三维成矿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鹿井矿田研究现状 |
1.2.5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3.3 红盆 |
2.4 区域矿产分布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岩浆岩 |
3.3 构造 |
3.4 矿体特征 |
3.4.1 矿体赋存部位 |
3.4.2 矿体形态与产状 |
3.4.3 矿体规模 |
3.4.4 矿石特征 |
3.5 围岩蚀变 |
4 成矿模式、控矿因素及找矿模型构建 |
4.1 成矿模式 |
4.1.1 成矿构造背景 |
4.1.2 成矿流体性质 |
4.1.3 成矿时代 |
4.1.4 铀的迁移、沉淀 |
4.1.5 成矿模式 |
4.2 控矿因素 |
4.2.1 矿化受复杂接触带控制 |
4.2.2 矿化明显受断裂控制 |
4.2.3 富铀地层和岩体提供充足铀源 |
4.3 找矿标志 |
4.3.1 地面伽玛异常 |
4.3.2 放射性水化学异常 |
4.4 找矿模型构建 |
5 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
5.1 建模方法与技术流程 |
5.2 数据资料及精度 |
5.3 数据预处理 |
5.4 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 |
5.4.1 地质综合模型 |
5.4.2 钻孔模型 |
5.4.3 地表模型 |
5.4.4 地层模型 |
5.4.5 岩体模型 |
5.4.6 断裂模型 |
5.4.7 矿体模型 |
6 成矿有利信息分析及提取 |
6.1 成矿地质体含矿性分析 |
6.2 三维距离场分析 |
6.2.1 断裂三维缓冲距离分析 |
6.2.2 岩体接触面三维缓冲距离分析 |
6.3 三维形态场分析 |
6.3.1 岩体接触面形态分析 |
6.3.2 断裂面形态分析 |
6.4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异常 |
7 研究区三维成矿预测 |
7.1 证据权法与信息量法成矿预测 |
7.1.1 三维证据权法 |
7.1.2 三维信息量 |
7.1.3 预测结果联合分析 |
7.2 基于机器学习的成矿预测 |
7.2.1 训练样本构建及评价指标 |
7.2.2 支持向量机 |
7.2.3 随机森林 |
7.2.4 逻辑回归 |
7.2.5 人工神经网络 |
7.2.6 模型性能对比分析 |
7.2.7 预测结果联合分析 |
7.3 靶区的联合圈定 |
7.4 潜在矿产资源估算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绅士 |
2.1.2 传统乡贤 |
2.1.3 新乡贤 |
2.1.4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乡村现代化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 |
3.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建构 |
3.1.1 开放式编码 |
3.1.2 主轴编码 |
3.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3.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3.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阐释 |
3.2.1 个人参与预备度: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 |
3.2.2 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
3.2.3 公共服务内卷化: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 |
3.2.4 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 |
3.2.5 多管齐下共保障: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服务供给良性循环的策略 |
3.2.6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
4.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建构 |
4.1.1 开放式编码 |
4.1.2 主轴编码 |
4.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4.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4.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阐释 |
4.2.1 乡风失范: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 |
4.2.2 引领乡风民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 |
4.2.3 乡村文化振兴: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 |
4.2.4 文明乡风建设: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5 乡风文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 |
4.2.6 鼓励嘉奖: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 |
5.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5.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5.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5.2.1 民族共生共存: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 |
5.2.2 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 |
5.2.3 维系族际社会: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 |
5.2.4 族际粘合: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5.2.5 场域驱动: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 |
5.2.6 民族团结进步: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 |
6.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6.1.1 开放式编码 |
6.1.2 主轴编码 |
6.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6.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6.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6.2.1 宗教并存: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 |
6.2.2 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面临的现实选择 |
6.2.3 引导宗教适应社会需要: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 |
6.2.4 支持宗教中国化: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 |
6.2.5 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 |
6.2.6 宗教关系和谐: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的理论启示 |
7.1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 |
7.2 新乡贤参与和乡风文明建设 |
7.3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7.4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
7.5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治理方式现代化 |
7.6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概括 |
7.7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比较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文献综述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框架 |
1.9 研究方法 |
1.10 创新之处 |
第2章 土岭头村生成背景分析 |
2.1 区位条件 |
2.1.1 地理区位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经济区位 |
2.1.4 面积范围 |
2.2 自然环境 |
2.2.1 气候气象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河流水系 |
2.2.4 自然资源 |
2.3 人文环境 |
2.3.1 历史沿革 |
2.3.2 姓氏渊源 |
2.3.3 人口经济 |
2.3.4 民俗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岭头村空间形态剖析 |
3.1 空间句法理论梳理 |
3.1.1 概念解析 |
3.1.2 研究方法 |
3.1.3 参数介绍 |
3.2 整体形态分析 |
3.2.1 村落周边环境分析 |
3.2.2 村落边界形态分析 |
3.2.3 村落形态方向性秩序 |
3.2.4 村落形态集聚性分析 |
3.3 街巷空间分析 |
3.3.1 街巷平面形态分析 |
3.3.2 街巷空间复合分析 |
3.3.3 街巷空间轴线分析 |
3.3.4 街巷空间视线分析 |
3.4 公共空间分析 |
3.4.1 点状公共空间分析 |
3.4.2 线状公共空间分析 |
3.4.3 公共空间结构分析 |
3.4.4 公共空间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岭头村建筑院落解析 |
4.1 院落构成 |
4.1.1 院落形制 |
4.1.2 庭院尺度 |
4.1.3 空间序列 |
4.1.4 建筑现状 |
4.2 建筑单体 |
4.2.1 窑洞形式 |
4.2.2 瓦房形式 |
4.2.3 平房形式 |
4.3 装饰构件 |
4.3.1 石雕构件 |
4.3.2 砖雕构件 |
4.3.3 木雕构件 |
4.4 重点院落解析 |
4.4.1 翟鹏云院落 |
4.4.2 翟九小院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岭头村保护发展研究 |
5.1 现状综合评价 |
5.1.1 价值评价 |
5.1.2 问题梳理 |
5.2 保护研究 |
5.2.1 保护原则 |
5.2.2 保护内容 |
5.2.3 保护层次 |
5.2.4 保护措施 |
5.3 发展研究 |
5.3.1 上位规划 |
5.3.2 发展定位 |
5.3.3 发展途径 |
5.3.4 发展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古今堂号 |
附录 B 碑文碑拓 |
附录 C 重点院落清单 |
附录 D 重点建筑测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今旅游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
1.1.2 一体化战略为长三角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
1.1.3 长三角旅游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竞争力 |
2.1.2 旅游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评价指标构建 |
3.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测度结果 |
第4章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特征分析 |
4.1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时序特征 |
4.1.1 旅游竞争力的总体变化趋势 |
4.1.2 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变化分析 |
4.2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特征 |
4.2.1 空间等级特征 |
4.2.2 空间集聚特征 |
4.2.3 空间重心转移特征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高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联合发展实例研究——以安徽康佳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旅游隐含碳排放核算及驱动机制分析[D]. 杜家禛.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上市公司参与扶贫模式研究[D]. 龚宁. 四川大学, 2021
- [3]生态理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福建省屏南县新田村为例[D]. 姚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中国文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D]. 刘久坚.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6]人文关怀下的历史古镇智慧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以宏村为例[D]. 黄悦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7]鹿井铀矿床深部和外围三维成矿预测研究[D]. 耿瑞瑞.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1
- [8]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D]. 王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9]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D]. 左敬.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蕴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