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养护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彭藩国[1](2021)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施工管理》文中研究表明以某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工程为例,分析其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并对包括局部养护、罩面、灌缝和封缝等在内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指出沥青路面早期预防性养护必须在路面状况尚好且并未出现明显病害时就对路面实施维护措施,以达到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省养护费用的目的。
舒华[2](2021)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及养护措施》文中认为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实例展开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共享给相关人员。从沥青路面养护的角度分析,要注重预防性养护,采用新材料与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等手段,实现对沥青路面病害的有效预防,保障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罗中佳[3](2021)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相关部门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愈发重视。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以供参考。
邹乐平[4](2021)在《高速公路沥青病害的早期养护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在时代不断进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路建设范围及水平逐渐提高,高速公路承载的车流量逐渐增大。交通运输业对高速公路的运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沥青病害的存在缩短了高速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须加强高速公路沥青病害的早期养护管理。文章对高速公路沥青病害发生的原因及早期养护管理进行分析,为高速公路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陈文浩[5](2020)在《蒙东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迅速发展,全区交通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与日俱增的交通量对于公路养护单位的压力与挑战也越来越大。作为公路路面主要受力层,沥青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大气、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耦合作用,容易产生早期病害,导致公路使用寿命减少、行车安全性下降。采取适时科学的维修养护就显得尤为必要,预防性养护作为一种早期主动性干预措施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论文针对内蒙古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及能源运输、重载车辆较多导致干线公路病害严重的实际情况,结合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在调查蒙东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现有病害种类及其成因,分析本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数据的基础上,依据路面损坏状态、路面行驶质量、路面结构强度等路况评定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分析各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适用性,运用沥青路面的微表处、雾封层、开普封层等养护技术对不同路段进行养护作业,依托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的施工监控与室内外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结果表明,预防性养护技术能有效抑制路面病害的发展,提高公路使用性能,降低了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唐樊龙[6](2020)在《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频繁的变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在养护阶段,由于病害数据量大,信息存储困难,文本调阅耗时,很难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估算。此外,对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模型归档,统一管理,依然缺少完善系统的信息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役后期管理难度大,数据调取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道路BIM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基于BIM的典型沥青路面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研究。首先确立Revit作为主要建模软件,通过建立公制常规模型族的方式完成了沥青路面基础模型的创建。然后总结了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并通过基础模型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典型沥青路面的三维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mo编程进行了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在BIM中的三维路线自动设计,然后将结构分析公式以Python语言的方式写入Dynamo程序中,并将设计参数与结构分析参数进行串联,实现了在BIM环境中设计与结构分析的同步进行。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数据中转接口,将参数化的BIM模型以数据文件格式导入ABAQUS中,通过借助外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BIM-ABAQUS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精确分析。(2)进行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研究。首先采用Dynamo编程创建了能够从Excel自动读取数据的节点程序完成了地质模型创建,然后进行场地模型布置,最后通过Navisworks完成沥青路面施工的模拟。接下来以智能压实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MATLAB用最小标准差的方式将压实参数进行区域划分,以代表性压实度参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将智能压实获取的质量参数以直观可视的图像表达取代传统的数据繁多读取困难的Excel表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C#语言编程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可视化评估程序。最后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典型的级配离析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采用基尼不纯度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参数获取,并将图像识别结果反馈到三维的BIM模型中建立预警提示,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质量状况预警体系。(3)针对养护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不足,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研究。为构建基于BIM的参数化病害模型,首先采用Context Capture利用三维重构技术重构了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维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局部病害利用Revit建立基础参数模型的功能,直接在BIM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病害模型然后进行病害纹理贴图,实现病害的精细建模。然后将完成的参数模型导入到道路总体模型中,实现病害尺寸参数在BIM模型中直接测量获取,同时建立关注点,详细记录病害的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询。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首先结合江苏省历年的养护资料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平均费率,通过三维道路模型中的病害信息建立养护成本估算程序。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养护设计规范,以SRI、RQI、PCI、RDI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上述建立的养护成本估算程序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式与三维病害图像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自主养护决策模型。(4)开展了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信息平台的研究。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模式,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IFC格式的信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DW网页编程软件,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BIM式数据采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主体部分包括密码式的加密窗口登录界面,平台主页总体信息概况以及大类目录标签,视频与模型文件存储查询专区,数据文件详细资料归类专区等。
王孝雄[7](2020)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渐渐从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变为养护阶段。以前的公路养护都是在公路损坏之后,通过矫正性养护来进行公路养护,但这种养护方法养护成本较高,需要大规模的施工建设,因此,养护效果较好并且养护成本较低的预防性养护日渐成为国内的研究重点。预防性养护是指在公路上的早期病害程度相对较小时,选择合适的预养护方法进行针对性养护。这种养护方法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养护效果。目前国内外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日趋成熟,但还存在养护指标体系不明确、预防性养护效益费用法性能曲线难以确定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参考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实体工程数据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确立了预防性养护的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灰色理论模型的预测方法,并以辽宁省某高速实测数据为例,验证了灰色理论模型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方面的适用性,为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确定时的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分析效益费用法的计算方法,得出进行效益费用计算时的关键是性能曲线参数的选取,收集了国内的大量实体工程数据,得出了PCI指标和IRI指标性能在微表处养护措施时的性能模型参数区间。以广东省某高速实测数据为例,通过选取多组参数进行最佳养护时间分析,验证了研究所得出的性能模型参数区间的正确性。
王梦[8](2020)在《基于HDM-4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4.25万公里。工作重点由“以建为主”,逐步转为“建养并重”,最终将发展为“以养为主”。恰当的预防性养护决策可延缓路面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着重于路面单一类型的损坏,针对性更强,着眼点更具体,相对于网级路面养护来说,预防性养护更适应于项目级路面。本文基于沥青路面典型路面病害类型,选取HDM-4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子模型(裂缝模型、坑槽模型、车辙模型、平整度模型)进行本地化校正研究,同时为增强HDM-4的适应性,在模型校正之前先进行了我国与HDM-4的交通标准轴载对接,根据校正级别划分选取适用于项目级的Level 2级模型校正研究,通过计算校正系数K值,并利用回归分析对校正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校正后的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最终进行项目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对于项目级沥青路面,将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分为养护措施选择、养护时机确定及养护方案确定三项内容。制定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选择流程,提出以平整度为宏观指标,以裂缝率、坑槽个数、车辙深度为微观指标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决策指标体系,确定养护最低可接受水平,依据前项研究中确定的路面性能衰变模型分别计算达到最低可接受水平所需时间,取最小值确定为预养护时机,然后采用大修年限8年为分析周期,应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LCCA)对比分析各养护措施的净现成本,确定最终预防性养护方案,最后制定项目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
张翔宇[9](2020)在《玉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进程逐渐进入了养护时代,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与维修成为了管养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养护维修方案,提升养护水平和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是当前公路管养部门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托玉凯高速公路路面养护项目,开展了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的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通过项目资料收集和调研,分析了玉凯高速交通量的特点,对原路面性能和状况进行了调查及评价,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路面损坏与结构强度之间的关系,对路面结构损坏程度进行了初步评判。(2)通过对原路面病害调查,分析了玉凯高速路面病害的分布特点和数量特征,并选取典型路段进行了现场检测,结合路面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总结了典型病害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为养护方案奠定了基础。(3)根据各路段病害差异特征和路面性能提升需求进行了路段的划分,对全线进行养护路段划分,分段确定养护维修方案的处治深度。同时,综合考虑路面使用性能、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养护措施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养护方案比选,为养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该比选模型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养护效益。(4)根据项目路段划分结果,分段设计了具体维修方案,重点对铣刨重铺路段的路面结构进行了验算。对典型养护维修路段进行了跟踪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养护维修后的各项路面性能均有明显的提升,达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杜剑恒[10](2020)在《新疆奎屯片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奎屯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北疆交通枢纽,贯通东西的G30线连霍高速与连接南北疆的G217线在此交汇,G3014奎-阿高速,G3015奎-塔高速也由此地出发。片区养护路区域公路总长1014.094Km,其中高速386.339Km;一级公路129.714Km;二三级国省道路498.041Km。为保证养护资金的高效利用,在公路技术状况、病害成因、自然环境、交通量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正确选用适宜的养护技术,成为养护决策的首要难题。本论文针对奎屯片区以往应用过多种养护技术的状况,对各类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进行研究,指导今后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技术的选用,为实现养护方案的正确决策提供技术参考。2015年至2019年间,奎屯片区选用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纤维碎石封层、开普封层、微表处、抗滑表处、罩面、补强等多种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应用于12项养护工程。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选用决策方面,结合路段实际自然环境、交通量等相关因素,在状况、条件相同路段选取不同施工工艺进行养护技术横向对比;在状况、条件相异路段选取同种施工工艺进行养护技术纵向对比。经过后期的持续跟踪观测,形成多项养护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运用的后评价。本文选取4项具有典型性养护技术应用的养护工程,从养护方案的决策依据、养护技术实施效果及评价方面提出了不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奎屯片区的适应性。通过不同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横、纵向技术适应性研究,对提高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效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及进一步降低公路寿命周期内的养护成本等具有重要的技术参考价值。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养护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施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1.1 施工与养护 |
1.2 运营中的破坏 |
2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管理措施 |
2.1 局部养护 |
2.1.1 车辙维修 |
2.1.2 铺装维修 |
2.2 罩面 |
2.2.1 稀浆封层 |
2.2.2 同步沥青碎石封层 |
2.2.3 乳化沥青封面 |
2.2.4 微表处 |
2.2.5 灌缝和封缝 |
3 结语 |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及养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与原因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养护处理实例分析 |
2.1 案例概述 |
2.2 养护处理管控措施 |
2.3 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养护措施 |
3.1 积极推广预防性养护技术 |
3.2 探索应用无人化养护技术 |
3.3 采取集约化施工方法 |
3.4 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 |
4 结 语 |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
2.1 路面形变 |
2.2 公路表面损坏 |
2.3 路面水损坏 |
3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
3.1 施工因素 |
3.2 地质环境因素 |
3.3 裂缝病害 |
3.4 养护措施因素 |
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处理措施 |
4.1 加强施工阶段的病害预防 |
4.2 早期裂缝病害的填封 |
4.3 雾封层施工和还原剂施工 |
4.4 采用封层法进行路面病害处理 |
5 结语 |
(4)高速公路沥青病害的早期养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特征及其成因 |
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横向裂缝成因 |
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纵向裂缝成因 |
1.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成因 |
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沉陷和网裂成因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早期养护管理 |
2.1 确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管理范围 |
2.2 微表处填补车辙 |
2.3 密级配沥青碎石和抗车辙剂的应用 |
2.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早期养护管理注意事项 |
3 结语 |
(5)蒙东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蒙东地区沥青公路路况调查分析 |
2.1 蒙东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 |
2.2 兴安盟地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及成因分析 |
2.2.1 裂缝类 |
2.2.2 变形类 |
2.2.3 坑槽类 |
2.3 公路路况调查 |
2.3.1 基本状况 |
2.3.2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评价 |
2.3.3 路面状况评价 |
2.4 沥青路面性能衰减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的选用和分析 |
3.1 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分析 |
3.2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分析 |
3.3 预防性养护技术 |
3.3.1 裂缝灌封 |
3.3.2 坑槽修补 |
3.3.3 同步碎石封层 |
3.3.4 微表处 |
3.3.5 开普封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普封层施工效果及其评价 |
4.1 原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2 施工工艺 |
4.2.1 同步碎石封层 |
4.2.2 微表处工艺 |
4.3 施工实施效果评价 |
4.3.1 开普封层中同步碎石封层实施效果对比 |
4.3.2 开普封层中微表处实施效果对比 |
4.3.3 开普封层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
4.3.4 开普封层整体施工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4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管养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5 基于BIM信息数据平台研发的相关研究 |
1.3 当前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维管养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沥青路面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 |
2.1 参数化模型建立 |
2.1.1 Revit简介 |
2.1.2 族构件创建 |
2.1.3 参数化模型创建 |
2.2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
2.2.1 沥青路面组合类型 |
2.2.2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
2.2.3 代表性道路的参数化建模 |
2.3 基于Dynamo的沥青路面自动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
2.3.1 利用Dynamo实现路面参数可控的三维道路 |
2.3.2 结构分析的参数准备 |
2.3.3 基于Dynamo的路面结构分析 |
2.4 基于BIM的数据中转系统的研发 |
2.4.1 数据转换方法 |
2.4.2 数据转换接口的研发 |
2.5 基于ABAQUS-BIM模型的力学性能验算 |
2.5.1 基于BIM-ABAQUS转换接口的参数化模型数据转换 |
2.5.2 典型路面的ABAQUS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 |
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
3.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
3.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
3.1.3 当前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可视化施工模拟 |
3.2.1 施工模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
3.2.2 基于BIM的施工场景构建 |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模拟 |
3.3 基于BIM的路基施工质量管控 |
3.3.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3.3.2 路基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
3.3.3 确立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
3.3.4 基于BIM-ArcGIS的智能压实质量的可视化监控 |
3.4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信息集成与质量性能评价 |
3.4.1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的参数化集成 |
3.4.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
3.4.3 基于层次分析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 |
3.5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警 |
3.5.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相关研究 |
3.5.2 集料的边缘检测 |
3.5.3 集料图像分割 |
3.5.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表征 |
3.5.5 基于BIM的可视化呈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 |
4.1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1.1 三维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
4.1.2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
4.2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参数化建模 |
4.2.1 Revit中的基础病害模型制作 |
4.2.2 病害纹理贴图 |
4.2.3 病害模型融入到BIM模型中 |
4.3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
4.3.1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备案 |
4.3.2 基于BIM模式的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管理 |
4.4 基于BIM模式的养护成本估算 |
4.4.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
4.4.2 沥青路面养护阶段的成本分析 |
4.4.3 基于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 |
4.5 基于BIM的养护自主决策模型建立 |
4.5.1 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
4.5.2 基于BIM的养护决策分析 |
4.5.3 养护自主决策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
5.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 |
5.2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
5.2.1 IFC标准的信息表达方式 |
5.2.2 基于IFC格式的数据表达 |
5.3 信息的上传与导入 |
5.3.1 信息创建过程 |
5.3.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 |
5.3.3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
5.4 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研发 |
5.4.1 开发平台介绍 |
5.4.2 平台的总体设计 |
5.4.3 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与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预防性养护性能指标研究 |
2.1 单项性能指标 |
2.1.1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 |
2.1.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
2.1.3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 |
2.1.4 路面状况指数PCI |
2.1.5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 |
2.2 综合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
3.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道路自身因素 |
3.1.2 外部因素 |
3.2 基于灰色理论的路面性能衰变规律研究 |
3.2.1 沥青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分类 |
3.2.2 GM(1,1)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3.2.3 精度检验和残差修正 |
3.3 灰色理论模型案例分析 |
3.3.1 建立GM(1,1)模型 |
3.3.2 求解GM(1,1)模型 |
3.3.3 精度检验 |
3.3.4 性能指标的预测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预防性养护性能模型研究 |
4.1 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的确定 |
4.1.1 预防性养护效益 |
4.1.2 预防性养护费用 |
4.1.3 确定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 |
4.2 预防性养护性能曲线的确定 |
4.2.1 不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时的性能衰变模型确定 |
4.2.2 实施预防性养护之后的性能衰变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预防性养护性能模型参数验证 |
5.1 未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时的性能衰变曲线 |
5.2 预防性养护后性能曲线确定 |
5.3 效益费用计算 |
5.3.1 零养护时的效益面积 |
5.3.2 预防性养护效益 |
5.3.3 费用计算 |
5.4 参数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HDM-4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 |
1.2.2 HDM-4路面性能衰变预测模型校正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现场调查与检测 |
2.1 沥青路面路况检测 |
2.1.1 沥青路面路况检测方法 |
2.1.2 沥青路面检测数据类型 |
2.2 北仑港高速路面状况数据统计分析 |
2.2.1 项目基本情况 |
2.2.2 气候、地理特征 |
2.2.3 设计施工资料 |
2.2.4 交通数据 |
2.2.5 路面养护资料 |
2.2.6 路面检测数据 |
2.2.7 典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英交通轴载换算标准对接 |
3.1 中英车辆类型及轴型对应分析 |
3.2 中英不同设计标准轴载换算 |
3.2.1 中英不同设计标准轴载换算方法 |
3.2.2 我国沥青路面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计算 |
3.2.3 HDM-4(英国)当量设计标准轴载换算系数 |
3.3 北仑港高速公路交通轴载状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DM-4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模型校正研究 |
4.1 HDM-4模型参数校正及方法 |
4.1.1 HDM-4路面性能衰变模型概述 |
4.1.2 HDM-4模型参数校正及方法 |
4.2 HDM-4沥青路面性能衰变预测模型 |
4.2.1 坑槽预测模型 |
4.2.2 裂缝预测模型 |
4.2.3 车辙预测模型 |
4.2.4 平整度预测模型 |
4.3 HDM-4沥青路面性能衰变预测模型校正 |
4.3.1 坑槽预测模型校正 |
4.3.2 裂缝预测模型校正 |
4.3.3 车辙预测模型校正 |
4.3.4 平整度预测模型校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 |
5.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 |
5.1.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方法 |
5.1.2 我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
5.1.3 HDM-4路面防性养护措施 |
5.1.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 |
5.2 基于HDM-4路面性能衰变模型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5.2.1 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
5.2.2 预养护时机决策指标及最低可接受水平分析 |
5.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案确定研究 |
5.3.1 分析周期确定方法 |
5.3.2 分析周期总费用分析 |
5.3.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案确定 |
5.4 北仑港高速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分析 |
5.4.1 北仑港高速公路适用性养护措施选择 |
5.4.2 北仑港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5.4.3 北仑港高速预防性养护方案确定 |
5.5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制定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玉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成因分析研究 |
1.2.2 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措施研究 |
1.2.3 养护维修方案决策研究 |
1.3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路面路况调查及使用性能评价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2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
2.2.1 交通量调查 |
2.2.2 交通量组成及预测 |
2.3 原路面性能调查与评价 |
2.3.1 路面性能调查 |
2.3.2 路面状况综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 |
3.1 现场病害调查 |
3.1.1 主要病害类型及分布比例 |
3.1.2 代表部位钻芯检测 |
3.1.3 实地探坑 |
3.2 旧路面材料性能试验分析 |
3.2.1 沥青面层抽提与矿料筛分试验 |
3.2.2 旧沥青性能分析 |
3.3 病害成因分析 |
3.3.1 裂缝类 |
3.3.2 车辙 |
3.3.3 坑槽 |
3.3.4 修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养护维修方案比选研究 |
4.1 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 |
4.2 养护维修措施分析 |
4.2.1 抗滑罩面处治措施 |
4.2.2 基层处治措施 |
4.3 基于模糊层次决策理论的比选方法研究 |
4.3.1 模糊层次决策理论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4.3.2 评价体系建立 |
4.4 比选分析 |
4.4.1 抗滑罩面措施比选 |
4.4.2 基层材料比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护维修措施方案设计与应用 |
5.1 养护维修方案制定 |
5.1.1 养护方案初步拟定 |
5.1.2 养护方案具体设计 |
5.2 路面维修方案结构验算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得科研项目 |
(10)新疆奎屯片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公路建设与养护的发展现状 |
1.1.2 新疆公路路面养护存在的问题 |
1.1.3 国内外路面养护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内容 |
1.2.2 论文的主要框架 |
1.2.3 研究创新 |
1.2.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养护技术 |
2.1 新疆奎屯片区路面现阶段病害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
2.2 奎屯片区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 |
2.3 目前奎屯片区公路养护的主要方式及处理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基本情况及养护技术运用实例 |
3.1 奎屯片区概况 |
3.1.1 奎屯公路管理局养护概况 |
3.1.2 奎屯片区自然环境情况 |
3.1.3 奎屯片区近年公路养护实施情况 |
3.2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技术选用方法 |
3.2.1 公路状况调查与技术状况评价 |
3.2.2 方案选定原则及依据 |
3.3 G217线独山子至巴音沟K564+000-K577+215段公路养护工程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自然环境条件 |
3.3.3 路面状况调查 |
3.3.4 病害成因分析 |
3.3.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4 G217线和什托洛盖-乌尔禾区(K292-K314)段公路养护工程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自然环境条件 |
3.4.3 路面状况调查 |
3.4.4 病害成因分析 |
3.4.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5 S201线克拉玛依大农业-小拐(K188-K203)段公路养护工程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自然环境条件 |
3.5.3 路面状况调查 |
3.5.4 病害成因分析 |
3.5.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6 Z817线四棵树镇-高泉镇(K0+000-K14+818)公路养护养护工程 |
3.6.1 项目概况 |
3.6.2 自然环境条件 |
3.6.3 路面状况调查 |
3.6.4 病害成因分析 |
3.6.5 路面养护方案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奎屯片区公路养护技术运用的评价 |
4.1 四项养护技术实施效果评价 |
4.1.1 G217线冷再生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1.2 G217线纤维碎石封层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1.3 S201线开普封层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1.4 Z817线就地热再生技术运用的养护效果及跟踪评估 |
4.2 奎屯片区养护技术适用性分析 |
4.2.1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2 纤维碎石封层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3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4 开普封层技术在奎屯片区适应性分析 |
4.2.5 各种养护技术应用效果及经济效果对比 |
4.3 公路养护技术分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养护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施工管理[J]. 彭藩国. 交通世界, 2021(32)
-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及养护措施[J]. 舒华.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09)
-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J]. 罗中佳. 运输经理世界, 2021(11)
- [4]高速公路沥青病害的早期养护管理[J]. 邹乐平. 智能城市, 2021(06)
- [5]蒙东地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D]. 陈文浩. 长安大学, 2020(06)
- [6]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唐樊龙. 东南大学, 2020
-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D]. 王孝雄.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HDM-4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体系研究[D]. 王梦. 长安大学, 2020(06)
- [9]玉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维修方案研究[D]. 张翔宇.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新疆奎屯片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适应性研究[D]. 杜剑恒.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