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中国奶业供需关系在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何悦[1](2019)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川渝柑橘种植户化学品投入的实证》文中指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锐减,农户投入大量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来替代农业劳动力的缺失已成为普遍选择。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为我国农产品产量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农户对农业化学品依赖性的增加,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不合理施用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连续几年的重要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于农业绿色发展,以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学者们普遍认为源头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即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规范和改善。农户作为有限理性人,其生产行为受到内外多个因素的影响,深入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和影响路径,有利于从根本上引导和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研究框架,以川渝柑橘种植户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模拟仿真不同政策环境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变化,提出促使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的路径,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绿色生产整体水平较低,且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农户适量施肥行为和商品有机肥购买施用行为较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水平不高;违禁农药施用现象仍然存在,农药安全间隔期执行情况和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纳情况不容乐观;农户绿色生产水平有待提升。(2)农户对知识能力、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的感知水平差异较大。感知水平依次为知识能力>政府激励>政府规制>市场环境>组织参与,说明农户对内部因素的感知水平要高于外部因素,产业化组织功能的缺失导致农户感知水平普遍较低。(3)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水平较低,意愿与行为存在不一致现象。农户绿色施肥行为和绿色施药行为,其意愿都要高于实际行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4)知识能力、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路径有所差异,而组织参与对其影响并不显着。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知识能力>政府激励>市场环境>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施药行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知识能力>政府规制>市场环境>政府激励。说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受自身知识能力的影响最大,而政府、市场和组织等主体的作用相比要弱,加大提升农户知识能力能更有效促使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5)政策满意度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对政策的满意度越高,有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农户政策满意度来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6)单一政策中知识能力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最大,多种政策实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单一政策实施的影响。分别增加知识能力、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水平有助于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其中知识能力的影响最大;同时增加这五个政策的水平,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幅度较大。(7)建立“农户-组织-市场-政府”多主体的动态协作体系,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通过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知识水平、加强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市场环境和加大政府政策力度等路径,通过多方主体的协作与努力,促使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构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从知识能力、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几个方面,对计划行为理论应用进行拓展,深入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为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第二,从农户感知异质性视角探讨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已有研究多在同质性假设背景下,忽视了农户异质性所引致的对同一行为影响的感知差异。本研究从农户感知的视角,分析农户对产业组织、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异质性感知对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第三,模拟仿真不同政策环境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讨不同政策的有效性。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政策环境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演变趋势进行模拟和仿真,进一步识别不同政策的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程长林[2](2018)在《我国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产业策略区域集聚的背景下,未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奶企自建奶源地渐趋规模化,奶源控制、生产标准、市场占有率等能力不断提高,尤其国内较大的农村市场,对提升国内乳企品牌培育能力、市场能力兼具较大潜力。本研究以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效应为核心,从我国乳制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状况为着力点,基于奶牛养殖、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以及乳制品进口贸易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乳制品产业供给能力;在需求方面,基于乳制品消费需求总体特征、需求结构特征及差异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乳制品区域需求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乳制品产业发展较典型地区乳制品分布、产地特征及产业结构。通过构建我国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出具体的产业空间集聚评价指标。供给方面,通过空间探索分析法,从全域和局域两个尺度分析2000-2014年我国乳制品供给地理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乳制品供给呈现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现象。从全域尺度看,2000-2014年间我国乳制品供给地理相关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局域尺度看,大部分地区的空间关系不显着,显着区域中呈现空间同质性的省域占比较大。高高集聚区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贵州、浙江等地区。需求方面,我国乳制品消费格局正处于新的时期,从冷点和热点布局特征来看,2003-2014年间热点区增加了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区;河北、辽宁等地区在此期间经历了热点区-过渡区-热点区的波动;冷点区基本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总体上看形成了东西差异、南北变迁的特征。根据集聚内生驱动理论,通过构建基于奶农、其他原料奶收购方、乳制品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验证乳制品产业集聚的形成,分析奶农、其他原料奶收购方、乳制品企业选择集中规模化策略行为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乳制品质量安全管控因素复杂,奶农、其他原料奶收购方、乳制品企业利益分散,造成质量安全危机,损害国内乳品声誉,造成“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影响产业发展。单纯依靠奶农、其他原料奶收购方或者奶企一方显然难以改变当前的两难困境,而是需要联合乳制品产业链各环节利益相关主体,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快速转变。通过空间误差模型与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乳制品产业供给与需求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供给集聚方面,需求拉动、政策引导以及流通保障是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从乳制品消费格局演变来看,对我国省域乳制品消费格局呈正相关的因素除收入因素外,还包括公里里程、国民生产总值等,而质量安全事件及基尼系数的扩大抑制了乳制品消费水平格局的变化。为提高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要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两个变化,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两个关键点,鼓励乳制品消费市场资源共享,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不断促进乳制品跨区消费。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我国乳制品产业集聚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乳制品企业、其他原料奶收购方、奶农等利益相关主体的集聚增加了乳制品产业内各环节的关联性,其内源性集聚显着的增加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提高了乳制品产业竞争力,为乳制品产业发展提供内源性动力,有助于改善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分析乳制品产业集聚解决微观上组织结构或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中观上产业竞争力或企业硬实力的提升,宏观上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我国乳制品主产区经济情况总体落后,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该类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通过上述研究,在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集聚内生驱动、增强产业主体竞争力,多级规划,分布实施的指导下,综合成本控制、市场机制、要素整合与共享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结合国外乳业发达国家在产业支持、结构调整的发展经验,得出了基于奶源地优势的产业空间集聚路径、基于环都市圈的产业空间集聚路径、基于要素共享的产业空间集聚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奶源地建设,提高集聚区年牛生产效率;改善经营管理,实现集聚三产融合发展;加强乳业的质量监督,增强产业空间集聚竞争力;引导乳制品市场消费,发挥产业集聚效益;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乳制品产业集聚效率等政策建议。
王熙遥[3](2017)在《中国苜蓿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在2012年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对苜蓿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有资质的企业和农民予以政策上的优惠,政策的红利使得市场上苜蓿需求数量快速上升,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苜蓿供求关系紧张,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提质增效,也影响了苜蓿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本文主要利用净进口依存度、计量经济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等方法对苜蓿供给和需求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年来苜蓿种子、苜蓿种植、商品草的产销、面积以及进出口情况,发现苜蓿草种的供应量不足,虽然苜蓿种植面积大,但是苜蓿供应短缺。苜蓿的进口依存度高,随着奶业等其他养殖业的发展对苜蓿的需求在逐年增加,供需缺口加大。利用2001-2015中国苜蓿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苜蓿供给反应模型和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苜蓿供给在种植方面主要受前期收购价格、前期种植面积以及前期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在单产方面主要受前期收购价格、前期单产、自然灾害以及施肥情况的影响。苜蓿需求主要受苜蓿收购价格、原料奶价格、规模以上养殖场奶牛存栏数以及企业加工能力等的影响。中国苜蓿供给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均缺乏弹性,苜蓿种植面积价格弹性大于苜蓿单产价格弹性,这就说明在中国苜蓿的生产加工方面,生产者依据其价格走势来对种植面积的把握和调控的效率更高。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和二次指数平滑法对苜蓿的供需进行了预测,发现未来五年中国苜蓿供需缺口逐渐增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苜蓿供需间的矛盾,提出了加强农企合作,鼓励农户种草;抓住关键技术,加强创新研发;加强市场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构建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产销一体化的建议。
王禹[4](2016)在《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满足人们温饱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营养供给的重要保障,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涉及供给、需求和国内外贸易等诸多方面,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均有适合当时情况的粮食安全保障性考虑。新形势下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粮食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分析研究,详细剖析了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演变历程和历史规律,对比国内外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揭示了包括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等方面在内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1.近年来我国种粮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升高,粮食生产已全面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期,粮食生产的成本与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的水平日趋接近,而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国内种粮比较效益直线下降。2.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但实际上粮食优势产区并未在粮食供给中发挥显着作用而粮食非优势产区却以较大资源环境代价在换取粮食增产。整体看粮食生产格局正在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加强,中部和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地位正在下降,而西部和东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加强。传统的粮食主产省、粮食主销省和粮食产销平衡省的划分已无法概括各省份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各省区粮食生产依靠规模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状态十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依靠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得粮食生产保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然在延续,粮食生产过分依赖面积,土地边际收益不断减少的窘境并未改变。3.我国正处于食物结构快速升级阶段,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口粮消费日趋稳定,但与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数量以及营养安全方面还有待提高。基于营养目标(人均日能量1800kcal、2200kcal和2400kcal)下的我国居民人均口粮需求量分别为116.93kg、142.91kg和155.90kg。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为446.60kg、461.00kg和476.37kg(按中等水平计算),粮食总需求分别为6.37亿吨、6.66亿吨和6.92亿吨。4.加入WTO以来,我国粮食贸易量不断增加,但进口量增幅显着高于出口量增幅,净进口量增加迅速,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储存和消化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在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贸易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同时,粮食主要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贸易依存度并不高,但谷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国际贸易已全面处于比较劣势。5.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加快供给侧的改革提升粮农收入;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蔡俊煌[5](2012)在《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全球市场竞争已进入定价权博弈的时代。全球涉农产业所呈现的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态势无疑是研究当前国际定价权和国内自主定价权问题的逻辑前提。定价权的博弈已成为产业安全的新常态,是一种竞争综合实力和规则制定权的博弈,实质上更是各利益主体间的战略博弈。在开放大格局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受控或缺失、国内自主定价权不断弱化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显性现象,正危及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的价格安全和产业利益安全,正成为一种涉农产业安全的新常态。我国不论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资源或初级原料的供给者或购买者、产业链中游的生产者、还是产业链终端的最大消费者,都不拥有定价权,如我国作为全球水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还是作为全球钾肥、大豆、棉花等涉农战略性商品的最大需求者,但都只能是国际交易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这表明我国涉农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被锁定于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大部份产业利益被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受到剥夺,陷入了定价权丧失或弱化的产业安全困境。为此,本论文从全球视野、涉农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展开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安全理论、寡头垄断理论、全球价值链治理与经济租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的理论分析、总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典型的案例研究、技术路线法等主要方法,从国际定价权、国内自主定价权和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三个方面,来剖析我国大宗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或弱化的环境、现状、表现形成、定价机制、影响因素和深层成因等,并从创新健全理论体系、国家战略、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规则等主要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从阐明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开始,梳理并评述了产业安全、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与全球价值链等相关文献资料,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第三章,阐析研究理论基础并界定相关概念。分析产业安全和定价权问题的各自逻辑前提及两者间的关系,侧重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权问题的相关基础理论,并指出关于定价权研究存在的误区。第四章,全面分析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环境、现状及表现形式。研究发现,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已是全球涉农产业的市场大环境,即全球涉农产业已从一国集中走向全球寡头垄断,从涉农寡头布局高附加值战略环节到联合治理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这成为涉农定价权问题的逻辑前提;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下,各种定价权问题已成为我国涉农产业安全的新常态。第五章,分析研究了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机制。结果认为,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机制的研究除了包括常见的在国际贸易环节的谈判定价机制和以期价为基准的现货交易定价机制外,还应包括一国国内的自主定价机制(如,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体定价方式)和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机制。第六章,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钾肥定价权博弈的典型案例研究,全面分析了基于期货定价和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际定价权问题的研究结论基本已趋于一致,即影响国际定价的各种因素大都会通过影响国际期货价格来影响现货价格,且美国的CBOT和ICE主导了基于期货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国际定价,其价格溢出效应已强势作用于我国国内的期现货价格。全球供方/需方垄断和是影响我国钾肥等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七章,着重运用协整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和VAR分析等定量方法和比较分析法来实证研究外部因素对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涉农战略性商品的总体(以农产品总体价格为例)实证研究和个体(以猪肉价格为例)实证研究的结论均表明,国际因素的影响在增强,而国内因素的影响在减弱,进而揭示出国内自主定价权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正呈现弱化态势。另外,源自不同冲击路径(贸易传导、FDI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正不断削弱我国自主定价权。第八章,采用理论分析、路径图解法(技术路线法)、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考察、揭示全球性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路径。结果表明,当前,对中国涉农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性布局和联合治理正是以美为主的涉农寡头进行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攫取经济租或定价权收益、分享我国经济高增长成果是其战略目标。第九章,侧重从战略层面来揭示我国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或弱化的深层成因。研究认为,深层外因主要体现在:旨在攫取“经济租”的涉农垄断寡头的战略行为、扭曲国际定价的美国涉农战略性制度安排、国际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博弈”、农产品日益金融化和WTO农业协议的不平等等五个方面;深层内因主要体现在:战略性障碍、理论性障碍、涉农产业层面的制约、市场主体层面的制约、多层面的协同性障碍等五个方面。第十章,提出破解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弱化困境的对策,旨在提升产业安全度。基于上述定价权缺失的影响因素和内外深层成因的分析,对策建议着重包括打造一批有定价优势的世界级涉农市场主体,创新健全产业安全理论体系、涉农国际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正和博弈规划、战略储备体系和供需平衡机制、进出口调控和行业协同机制、期现货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反垄断法等八大方面。第十一章,结论与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尝试从全球视野、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涉农产业大系统和纵向关联的逻辑来全面研究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首次明确将自主定价权纳入并拓宽了产业安全的内涵;分析并提出定价权缺失或弱化成为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新常态,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博弈实质上是一种战略性博弈。尝试将囿于国际定价权的研究拓展到国内自主定价权、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三个方面来全面剖析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所面临的定价权问题;尝试以全球价值链治理和经济租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新的理论视角来分析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定价权问题;同时,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也为从宏观经济景气变动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的提供了新视角。
刘峰[6](2011)在《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以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茧丝绸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尽管中国茧丝绸产量和丝绸商品出口贸易量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处于垄断地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整个茧丝绸产业链运行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蚕茧生产大起大落现象频繁发生,茧丝价格波动剧烈,周期明显缩短,特别是中上游蚕茧生产和收购加工(缫丝)环节风险明显增大。蚕农面临小生产与大市场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经营主体间的关系协调越来越难。蚕茧生产和收购加工(缫丝)是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两个基础和关键环节,加强二者之间的纵向合作,建立蚕农与蚕茧收购加工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是解决中国茧丝绸产业链运行不稳定的重要途径和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专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产业链理论、纵向合作理论、博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模型分析等方法,在对茧丝绸产业链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间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博弈模型、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准确把握蚕茧生产及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是论文研究的基础。本文概括了茧丝绸产业链的构成及功能主体,分析了各环节特征,概括出茧丝绸产业链总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要素维、空间维和时间维的三维分析框架,从特征、效应和问题三方面对世界茧丝绸产业发展状况全面系统地剖析。研究表明: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中国蚕茧生产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稳定茧丝产量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链组织模式,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控制收购加工能力增长,促进产业有效竞争,是保障中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分析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是论文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动因,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4个方面探讨了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蚕农和蚕茧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动因在于稳定渠道、增加效益、规避风险。通过“吸引—传导”机制的纵向传递,双方进行合作博弈、吸引力鉴别和理性选择;通过“促进—保障”机制的横向协调,对纵向合作关系保障强化。每个机制中的影响因素发生作用,从而促进双方的合作程度;各个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纵向合作→提高绩效→合理分配→促进纵向合作”的良性循环。蚕农与蚕茧收购加工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履约行为选择是保障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关键,也是双方合作行为博弈、理性选择的结果。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蚕茧收购加工企业与蚕农的行为,阐述了双方违约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分析了二者的博弈机理;构建了收购加工企业与蚕农行为的博弈模型,确定了蚕农的最佳违约概率和收购加工企业最佳监督概率,分析了二者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二者行为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双方既有依存又有对抗,既有合作又有冲突的决策过程,即寻求博弈均衡点的过程。降低风险偏好、违约超常收益、监督成本,增加违约惩罚、信用损失和潜在损失,可改善和优化双方的合作行为。实证分析是论文在理论探讨之后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来自山东、广西等5个省份的683份有效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资料,从生产经营情况、组织化状况、蚕农与蚕茧收购加工企业合作情况,对蚕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重点分析了蚕农参与纵向合作关系的意愿,从蚕农决策特征、生产特征、经营特征、组织特征四大类,计9个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分析了影响蚕农参与纵向合作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蚕农参与纵向合作的意愿主要受蚕农的受教育年限、饲养规模、投入品来源、蚕茧销售方式、与收购加工企业签订合同5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投入品来源对纵向合作意愿具有负影响;其余4个因素对合作意愿具有正影响。饲养规模、蚕茧销售方式和与收购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大;投入品来源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较大;受教育年限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较小。对策建议是对前文研究的深化。本文从有利于纵向合作关系4个形成机制中的相关因素如信息、市场竞争结构、茧丝绸管理制度、激励政策、监督约束措施等方面,从有利于博弈均衡点向纵向合作方向强化,有利于纵向合作意愿的增强出发,提出促进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体制和蚕茧价格流通制度,优化茧丝绸产业链组织模式,改善蚕农生产经营状况,优化蚕茧收购加工企业行为。
余国新[7](2009)在《新疆果农在水果产业链中的纵向协作选择研究 ——以香梨、苹果产业为例》文中指出水果产业是我国农业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产业,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大宗产品,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水果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协作还比较松散,特别是水果种植的主体还是由大量分散的小规模种植农户,远不能适应水果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进步、水果消费结构与消费者观念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的现实压力与挑战。如何加强农户与上下游各环节的协作,共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是当前我国水果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从农户角度出发,对水果产业的纵向协作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新疆水果产业为例,基于农户角度对新疆水果产业链的纵向协作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为主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利用新疆4个县市的498户水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相关分析法、logit二元选择模型和超越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等各种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水果产业链涉及范围广,在生产种植环节包括了果树培育、苗木生产与供应、果树栽植、水果产品的储藏、加工等产业阶段,在材料购销和产品销售环节包括苗木购销、原材料采购、水果产品购销和果制品购销等环节,在生产服务环节包括农业技术服务、流通运输等环节。从新疆水果产业链调查看,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各产业环节之间的联接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生产合同、纵向一体化等密切纵向协作形式的新型产业链已经出现,但市场交易等纵向协作形式还普遍存在。从水果种植户获得苗木的方式来看,498户被调查农户中自培自植的农户占所调查农户的9.84%,其他方式主要有附近育苗农户、苗圃场、市场、上门销售的商贩等。农户在选择苗木购买方式时,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果树苗木的品质和价格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果树苗木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农户水果种植绩效,因此,农户对苗木购买很重视。农户对有资质的大型苗圃直接供苗合同表现出了较高的参加意愿,在498户被调查农户中,有280户表示肯定会参加,比例为56.22%。Loait二元选择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种植面积、品质保证、苗木价格、供应商的声誉、赊销、种植指导、购买过产品感觉不错对农户参与苗木供应合同有显着性影响。新疆水果种植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形式有:市场交易、销售合同、合作社、生产合同,产品的销售渠道一般有:直接销售给零售商或消费者、销售给商贩和出售给流通、储藏、加工企业。从调查看,市场交易中直接销售给零售商或消费者的农户比较少,向商贩销售占调查农户的绝大多数,香梨和苹果种植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形式是以市场交易为主。农户选择销售环节的纵向协作形式,都是根据各地区和自身的不同情况出发,目的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通过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发现,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有非农收入、种植面积、付款有保障、付款及时、获得好价格、买方信誉好、水果质量、水果价格的波动这几个变量显着性较高,是影响香梨和苹果种植农户选择销售环节纵向协作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在水果产品生产中有不遵守安全质量控制的行为,紧密的纵向协作形式对提高农户安全质量控制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减少农户违反安全质量控制的行为。Logit二元选择模型结果显示,销售合同形式、合作社或生产合同形式、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风险偏好、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了解程度和政府监督管理等七个变量对农户安全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显着。香梨生产经营中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差异,286户香梨种植户平均生产技术效率为77.80%,即以现有技术状态和不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若消除了效率损失,农户香梨的产出有可能增加22.20%,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提升空间还较大。紧密的纵向协作形式与市场交易形式相比,香梨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越紧密的纵向协作方式下香梨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越高。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销售合同形式、合作社形式、生产合同形式、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农户家庭是否有非农收入等变量对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显着性较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果树苗木行业的管理,加大对密切协作的苗木供应方式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和支持水果种植户与流通、储藏、加工企业的协作;提高产业各阶段的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健全运营机制等。
朱述斌[8](2009)在《“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的一次创新,是一场“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本文希望通过对这场农村产业革命的实现路径探索,为我国传统农村产业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中国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在中国不同地区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研究方面已有了较好的积累。同时,理论界正在探索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如:食品安全问题、农户利益与龙头企业利益冲突、小规模经营与规模经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近年来,理论界开始把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农业产业经营管理中,在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供应链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成果。但对于中国农产品价值链上微观主体的改造,各主体的要素、利益和信息联结机制的具体构造理论与方法研究不多,特别是在农产品销售市场组织结构发生或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实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来促使整个农产品价值链的一体化,实施价值链上的价值协调与价值优化分配,创造消费者的价值,以构造农产品“供给链”的竞争优势,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共同价值最大化或交易成本最小化,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这是当前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未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关键内容。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为研究对象,以整合农产品供给链各主体利益,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现代化为目标。立足于现在或未来农产品价值链“购买者驱动”的竞争环境,探索了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加清晰,本研究以农产品价值链上“企业、专业化生产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市场、政府、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协调与价值优化分配为重点研究对象,而农产品价值链上各利益主体内部生产经营环节(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管理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通过文献研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本研究对“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供给链与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利用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共生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和交易费用等理论,总结归纳了农产品价值链的一般特点与治理模式,提出了“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组织构建理论和链上企业成长模型与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以农产品超市为核心、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三种“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及其价值链的协同管理问题;在探讨“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上不同企业角色的同时,通过实证方法对链上主体企业绩效评价来寻求理想的农产品价值链连接模式,并对不同连接模式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以共生理论为指导,设计了“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价值分享与激励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试图创建一个能够整合农产品价值链上有效资源的农产品供给链,以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本研究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世界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在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在农产品价值链管理领域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实证分析和案例解剖,并借鉴国外利用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控制农产品质量的经验,初步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研究的分析构架。
孙耀强[9](2009)在《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国内外奶业发展现状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发展奶业的意义,对世界奶业、国内奶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本研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农八师地区部分奶牛场和乳品厂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畜牧业经营管理、养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层层深入,重点分析了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存在的问题,提出农八师奶业的竞争发展策略。从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着手,重点对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原料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乳制品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农八师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生产原料奶质量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影响原料奶质量和数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对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类生产成本及奶类供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八师石河子地区乳品公司目前生产的基本情况,石河子地区乳品消费的主要因素以及奶业竞争优势,最终提出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地区奶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本研究内容对农八师奶业竞争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对兵团农八师地区奶业带有共性的主要经济矛盾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整体发展思路,为农八师奶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范春梅[10](2006)在《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而高效的物流运作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因此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改善企业物流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本研究首先对伊利集团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运用SWOT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公司提高竞争力的选择;其次,提出了公司构建物流信息系统的原则,目标,方法;提出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对协同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分销管理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详细论述了如何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企业统一的物流管理平台,将传统手工控制变为信息系统控制,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与运营管理,实现对企业采购计划指标、合理库存量、保质期、客户信用、实时销售状况等指标的控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决策提供合理依据,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变为可以控制的因素,加强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与反馈速度,为伊利集团进行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了比较可行的参考。信息化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因此,本研究最后在对伊利集团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降低成本、加快反应速度目标为主,完成了组织结构的优化,为公司物流信息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并指出了公司做好物流信息化要控制哪些因素,以期为公司提高物流管理的具体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入世后中国奶业供需关系在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中国奶业供需关系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川渝柑橘种植户化学品投入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生产化学品投入的现状 |
1.3.2 农业生产化学品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
1.3.3 农业生产化学品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
1.3.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1.3.5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产生的效应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 |
2.1.3 农用化学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3.1 理论分析 |
3.1.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的机理分析 |
3.1.2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
3.2 研究假说 |
3.3 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选择 |
4.1.1 问卷结构 |
4.1.2 变量选择与量表设计 |
4.2 预调研及问卷的修正 |
4.3 抽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3.1 确定调研区域 |
4.3.2 选取调研样本 |
4.3.3 具体调研方法 |
4.3.4 数据收集 |
4.4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
4.4.1 样本农户个人特征 |
4.4.2 样本农户家庭特征 |
4.4.3 样本农户生产特征 |
4.5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状况 |
4.5.1 农户施肥特征 |
4.5.2 农户施药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知识能力的统计分析 |
5.1.2 组织参与的统计分析 |
5.1.3 市场环境的统计分析 |
5.1.4 政府激励的统计分析 |
5.1.5 政府规制的统计分析 |
5.1.6 行为态度的统计分析 |
5.1.7 主观规范的统计分析 |
5.1.8 知觉行为控制的统计分析 |
5.1.9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意愿的统计分析 |
5.1.10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统计分析 |
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计量模型构建 |
5.4.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述 |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5 农户绿色施肥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5.1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5.2 参数估计 |
5.5.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说检验 |
5.5.4 调节效应检验 |
5.5.5 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模型多群组分析 |
5.6 农户绿色施药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6.1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6.2 参数估计 |
5.6.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说检验 |
5.6.4 调节效应检验 |
5.6.5 农户绿色施药行为模型多群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动态模拟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概述 |
6.1.1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
6.1.2 系统动力学的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 |
6.1.4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 |
6.2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假设 |
6.2.2 系统模型边界及因果关系 |
6.2.3 系统模型构建及参数设置 |
6.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6.3.1 模型结构适合性检验 |
6.3.2 模型行为的灵敏度检验 |
6.3.3 模型结构的一致性检验 |
6.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系统模型仿真 |
6.4.1 不同政策模拟分析 |
6.4.2 多种政策综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实现路径 |
7.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基本目标 |
7.2 农户层面 |
7.2.1 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知识获取的便利性 |
7.2.2 构建多主体、多途径的农户绿色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
7.2.3 加强对农户自我约束意识的培养 |
7.3 组织层面 |
7.3.1 鼓励农户自愿领办或者加入农业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 |
7.3.2 充分发挥产业组织的服务功能 |
7.3.3 完善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 |
7.4 市场层面 |
7.4.1 严格规范农资销售市场 |
7.4.2 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
7.4.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 |
7.5 政府层面 |
7.5.1 加强农业绿色生产的宣传力度和技术指导 |
7.5.2 建立以绿色生产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 |
7.5.3 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 |
7.5.4 加大政府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规制力度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2)我国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 |
2.1.1 规模效应与产业集聚 |
2.1.2 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 |
2.1.3 产业政策与产业集聚 |
2.1.4 溢出效应与产业集聚 |
2.2 概念确定 |
2.2.1 乳制品产业 |
2.2.2 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 |
第三章 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
3.1 乳制品市场供给 |
3.1.1 奶牛养殖 |
3.1.2 原料奶生产 |
3.1.3 乳制品加工 |
3.1.4 乳制品进口贸易 |
3.2 乳制品市场需求 |
3.2.1 乳制品消费需求总体特征 |
3.2.2 乳制品消费需求差异分析 |
3.3 乳制品市场均衡分析 |
3.3.1 牛奶局部均衡模型构建 |
3.3.2 变量选取与解释 |
3.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4 乳制品市场趋势预测 |
3.3.5 结果与启示 |
3.4 典型地区乳制品产业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特征 |
4.1 乳制品产业集聚指标确定 |
4.1.1 评价原则 |
4.1.2 方法选择 |
4.1.3 指标确定 |
4.2 供给集聚特征 |
4.2.1 集聚测度方法 |
4.2.2 全域尺度下乳制品产业供给空间相关性分析 |
4.2.3 局域尺度下我国乳制品产业供给集聚效应分析 |
4.3 需求集聚特征 |
4.3.1 空间集聚特征 |
4.3.2 空间格局演变 |
4.3.3 消费水平类型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内生影响因素分析 |
5.1 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理论研究 |
5.2 集聚内生影响假说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模型构建 |
5.2.3 三方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
5.3 三方博弈视角下我国乳制品产业内生集聚分析 |
5.3.1 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分析 |
5.3.2 产业空间集聚内生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
6.1 供给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变量解释 |
6.1.3 乳制品供给空间集聚效应驱动因素分析 |
6.2 需求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 |
6.2.2 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6.3 结论 |
第七章 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
7.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7.1.1 内源性形成 |
7.1.2 外源性驱动 |
7.1.3 研究假设 |
7.2 集聚的增长效应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取与分析 |
7.2.3 结果分析 |
7.3 集聚的竞争效应 |
7.3.1 变量选取与解释 |
7.3.2 计量模型设定 |
7.3.3 结果分析 |
7.4 集聚的安全保障效应 |
7.4.1 变量选取与解释 |
7.4.2 计量模型设定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路径与政策选择 |
8.1 产业空间集聚路径 |
8.1.1 基本原则 |
8.1.2 产业空间集聚路径的影响因素 |
8.1.3 国外经验的借鉴 |
8.1.4 产业空间集聚路径选择 |
8.2 政策选择 |
8.2.1 加强奶源地建设,提高集聚区奶牛生产效率 |
8.2.2 改善经营管理,实现集聚区三产融合发展 |
8.2.3 加强乳业的质量监督,增强产业空间集聚竞争力 |
8.2.4 引导乳制品市场消费,发挥产业集聚效益 |
8.2.5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乳制品产业集聚效率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中国苜蓿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关于农产品供需的研究 |
2. 关于牧草供需的研究 |
3. 关于苜蓿供需的研究 |
4. 文献评述 |
(三) 理论基础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 研究方法 |
2. 数据来源 |
(六) 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 |
2. 不足 |
二、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 苜蓿起源和分布 |
(二)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 政策大力支持,发展潜力大 |
2. 种植区域广泛,分布集中 |
3. 生产企业年产量提升,发展空间大 |
(三)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 产品质量低,缺乏竞争力 |
2. 没形成优势产业,风险抵抗力差 |
3. 产业链不完善,产销矛盾明显 |
三、中国苜蓿供需现状分析 |
(一) 苜蓿供给现状分析 |
1. 苜蓿种子生产 |
2. 苜蓿种植情况 |
3. 苜蓿商品草生产 |
4. 苜蓿进口情况 |
(二) 苜蓿需求现状分析 |
1. 苜蓿总需求 |
2. 奶牛养殖业的需求 |
3. 其他方面的需求 |
4. 苜蓿出口情况 |
(三) 苜蓿供需关系现状分析 |
四、中国苜蓿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影响首蓿供给因素分析 |
1. 理论假定 |
2. 模型建立 |
3. 数据来源 |
4. 实证分析 |
(二) 影响苜蓿需求因素分析 |
1. 模型建立 |
2. 数据来源 |
3. 实证分析 |
五、苜蓿供给和需求关系预测 |
(一) 苜蓿供给预测 |
1. 模型选择 |
2. 苜蓿供给的预测 |
(二) 苜蓿需求预测 |
1. 模型选择 |
2. 苜蓿需求的预测 |
(三) 苜蓿供给和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 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1. 加强农企合作,鼓励农户种草 |
2. 抓住关键技术,加强创新研发 |
3. 加强市场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
4. 构建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产销一体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粮食安全新形势 |
1.1.1 粮食生产资源过度消耗,种植意愿不断减弱 |
1.1.2 粮食需求数量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
1.1.3 粮食国内价格赶超国际,全球影响不断加深 |
1.1.4 粮食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国内重视不断加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粮食生产的安全研究 |
1.2.2 粮食消费的安全研究 |
1.2.3 粮食贸易的安全研究 |
1.2.4 粮食政策的安全研究 |
1.2.5 文献评论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粮食安全理论界定 |
2.1 粮食概念的界定 |
2.1.1 FAO粮食界定 |
2.1.2 他国粮食界定 |
2.1.3 我国粮食内涵 |
2.1.4 大粮食的界定 |
2.2 粮食安全概念演变 |
2.3 粮食安全层次划分 |
2.3.1 国际粮食安全 |
2.3.2 国家粮食安全 |
2.3.3 家庭粮食安全 |
2.3.4 居民粮食安全 |
2.4 粮食安全目标定位 |
第三章 粮食生产的成本分析 |
3.1 粮食成本内涵与构成 |
3.1.1 成本内涵分析 |
3.1.2 现金成本与总成本 |
3.1.3 机会成本 |
3.1.4 三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
3.2 物质服务费用分析 |
3.2.1 生产资料分析 |
3.2.2 直接费用分析 |
3.2.3 间接费用分析 |
3.3 土地成本分析 |
3.3.1 水稻的土地成本分析 |
3.3.2 小麦的土地成本分析 |
3.3.3 玉米的土地成本分析 |
3.3.4 粮食的土地平均成本分析 |
3.4 人工成本分析 |
3.4.1 费用成本分析 |
3.4.2 时间成本分析 |
3.5 成本收益分析 |
3.5.1 水稻成本收益分析 |
3.5.2 小麦成本收益分析 |
3.5.3 玉米成本收益分析 |
3.5.4 粮食成本收益分析 |
第四章 粮食生产的安全分析 |
4.1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特征分析 |
4.1.1 总量特征分析 |
4.1.2 结构特征分析 |
4.1.3 分布特征分析 |
4.2 新形势下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
4.2.1 粮食产量波动指数分析 |
4.2.2 粮食产量波动国际比较 |
4.2.3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划分 |
4.2.4 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成因 |
4.3 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
4.3.1 粮食生产区域地位变化分析 |
4.3.2 粮食产量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
4.3.3 粮食面积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
4.3.4 粮食单产区域特征变化分析 |
4.4 新形势下粮食生产区域分析 |
4.4.1 粮食生产能力指数分析 |
4.4.2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4.4.3 效率规模优势对比分析 |
4.4.4 粮食生产优势变动分析 |
第五章 粮食消费的安全分析 |
5.1 粮食消费面临的新形势 |
5.1.1 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
5.1.2 人口面临持续低速增长,城镇化率稳步推进 |
5.1.3 食物消费结构深刻变革,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
5.1.4 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增多,营养不良得到重视 |
5.2 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分析 |
5.2.1 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
5.2.2 口粮消费趋于稳定 |
5.2.3 食物消费更加合理 |
5.2.4 营养状况不断提升 |
5.3 基于合理营养目标下的粮食需求量分析 |
5.3.1 口粮需求水平分析 |
5.3.2 饲料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
5.3.3 工业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
5.3.4 种子用粮需求水平分析 |
5.4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需求展望 |
5.4.1 人均粮食需求水平展望 |
5.4.2 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展望 |
5.4.3 营养目标下的粮食展望 |
5.4.4 粮食需求目标展望对比 |
第六章 粮食贸易的安全分析 |
6.1 国际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
6.1.1 世界谷物贸易量分析 |
6.1.2 世界稻谷、小麦和玉米贸易量变动分析 |
6.1.3 世界谷物进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
6.1.4 世界谷物出口贸易量前15名国家 |
6.2 我国粮食贸易演变和特征 |
6.2.1 我国粮食贸易总量特征 |
6.2.3 我国粮食贸易结构特征 |
6.3 中国粮食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
6.3.1 中国粮食贸易量占世界比重 |
6.3.2 中国粮食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
6.3.3 中国粮食贸易依存度分析 |
6.3.4 中国粮食国际比较竞争分析 |
第七章 粮食安全的战略分析 |
7.1 粮食安全的现状解析 |
7.1.1 粮食生产格局改变增产动力不足 |
7.1.2 基于营养标准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
7.1.3 种粮成本攀升比较效益不断下降 |
7.1.4 内外价差助推谷物进口增长迅速 |
7.2 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 |
7.2.1 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提高粮农收入 |
7.2.2 严格水土等基本资源的要素保障 |
7.2.3 加快推进三大谷物优势产区建设 |
7.2.4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突破瓶颈制约 |
7.2.5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
7.2.6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农业补贴政策 |
7.2.7 培育新型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
7.2.8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减少粮食浪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数据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的文献述评 |
2.1 国内外(涉农)产业安全的研究 |
2.1.1 (涉农)产业安全概念界定的研究 |
2.1.2 涉农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涉农产业安全问题传导机制的研究 |
2.1.4 关于涉农产业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
2.1.5 对国内外涉农产业安全的研究简评 |
2.2 国际/国内定价权研究的述评 |
2.2.1 定价权涵义研究的述评 |
2.2.2 国际定价权研究的述评 |
2.2.3 国内自主定价权研究的述评 |
2.2.4 全球价值链治理下定价权研究述评 |
2.2.5 定价权缺失的战略性成因的研究 |
2.2.6 定价权缺失或弱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
2.2.7 国际/国内定价权研究的总体简评 |
2.3 定价权与产业安全相关性研究述评 |
2.4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与相关概念界定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涉农战略性商品与涉农产业价值链 |
3.1.2 产业安全与涉农产业安全 |
3.1.3 定价权与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 |
3.2 定价权与产业安全的关系理论分析 |
3.2.1 导致产业安全的路径引发定价权问题 |
3.2.2 定价权问题的产业安全效应分析 |
3.2.3 定价权问题成为产业安全新常态 |
3.3 定价权的相关理论分析 |
3.3.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理论 |
3.3.2 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理论 |
3.4 关于定价权问题的认识误区 |
第四章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环境、现状及表现形式 |
4.1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全球市场环境分析 |
4.1.1 涉农产业从国家垄断走向全球垄断 |
4.1.2 全球涉农产业纵向一体化日益加强 |
4.1.3 涉农战略性商品“四化”现象加剧 |
4.1.4 涉农商品国际价格大幅波动中上涨 |
4.2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产业安全环境及现状分析 |
4.2.1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国际贸易格局与现状分析 |
4.2.2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寡头战略布局态势与现状 |
4.2.3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金融市场环境与现状分析 |
4.2.4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产业政策环境与现状分析 |
4.3 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问题的表现形式 |
4.3.1 国内价格跟随国际市场价格渐趋一致波动,渐失定价自主权 |
4.3.2 供求基本平衡时剧烈波动中大幅上涨趋势,长期定价权受控 |
4.3.3 进出口贸易中呈现“高买低卖”现象,国际定价权基本丧失 |
4.3.4 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的缺失 |
第五章 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机制 |
5.1 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国际交易定价机制 |
5.1.1 国际贸易的谈判定价机制 |
5.1.2 国际贸易以期价为基准的定价机制 |
5.2 涉农战略性商品的国内定价机制 |
5.2.1 农业发达国的国内农产品定价机制 |
5.2.2 中国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定价机制 |
5.3 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机制 |
第六章 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案例研究 |
6.1 基于期货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以大宗农产品为例 |
6.1.1 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2 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钾肥为例 |
6.2.1 钾肥的全球市场格局 |
6.2.2 中国钾肥国际定价权博弈中节节败退 |
6.2.3 钾肥国际贸易环节定价机制及其演变 |
6.2.4 钾肥国际定价权旁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涉农战略性商品国内自主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影响因素的VAR实证分析——以农产品总体为例 |
7.1.1 国内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7.1.2 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 |
7.1.3 涉农战略性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1.4 内外部冲击因素的比较分析 |
7.2 我国涉农战略性商品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影响因素的VAR实证分析——以猪肉个体为例 |
7.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7.2.2 VAR模型等实证分析 |
7.2.3 内外部冲击因素的比较分析 |
7.3 不同冲击路径的国际因素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7.3.1 对外进口依存度大的商品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7.3.2 国际期货价格信息溢出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7.3.3 国际涉农寡头的战略布局对国内自主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受控的路径与案例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
8.1 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路径分析 |
8.1.1 涉农寡头寡占全球价值链的扩张路径和战略布局重点 |
8.1.2 联合治理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是主要的治理模式 |
8.1.3 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竞争策略 |
8.2 以美为主的涉农寡头主导涉农战略性商品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分析——以大豆产业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定价权为例 |
8.2.1 涉农寡头投资目标是能获取“经济租”的高附加值项目 |
8.2.2 “美国因素”对全球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的影响分析 |
8.2.3 涉农寡头日益受益于涉农商品国际价格上涨的实证研究 |
8.3 中国国内涉农战略性商品自主定价权日益受控及其演进方向 |
8.3.1 国际涉农寡头控制中国涉农商品自主定价权的策略与路径 |
8.3.2 中国涉农战略性商品自主定价权日益受控的演进方向 |
第九章 基于产业安全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成因分析 |
9.1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深层外因分析 |
9.1.1 涉农垄断寡头的战略行为——攫取“经济租” |
9.1.2 美国涉农战略性制度安排——扭曲国际定价 |
9.1.3 国际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博弈” |
9.1.4 农产品日益金融化加剧其价格不确定性 |
9.1.5 WTO农业协议和国际定价规则的不平等 |
9.2 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深层内因分析 |
9.2.1 战略性障碍分析 |
9.2.2 理论性障碍分析 |
9.2.3 涉农产业层面的制约分析 |
9.2.4 市场主体层面的制约分析 |
9.2.5 多层面的协同性障碍分析 |
小结 |
第十章 破解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缺失/弱化、提升产业安全度的对策 |
10.1 构建以价格安全和产业利益安全为导向的涉农产业(链)安全理论体系 |
10.2 加强涉农国际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正和博弈规划,破解定价权博弈困境 |
10.3 健全战略储备体系和供需平衡机制,提升涉农产业(链)的价格调控力 |
10.4 健全涉农战略性商品进出口调控和行业协同机制,增进国际定价话语权 |
10.5 坚持产融结合、创新驱动,打造一批有定价优势的世界级涉农市场主体 |
10.6 创新健全期现货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巧争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话语权 |
10.7 健全反垄断法,规制国际涉农寡头旨在定价权收益的战略性布局与控制 |
10.8 健全产业安全预警体系和利益动力机制,协同提升涉农产业(链)安全度 |
10.9 结束语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1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以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理论 |
2.2 纵向合作理论 |
2.3 博弈理论 |
2.4 交易费用理论 |
2.5 委托-代理的一般理论 |
3 茧丝绸产业链的特征与国内外比较分析 |
3.1 茧丝绸产业链构成及含义分析 |
3.2 茧丝绸产业链特征分析 |
3.3 国内外茧丝绸产业链比较分析 |
4 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 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机制框架 |
4.2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动力机制 |
4.3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传导机制 |
4.4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促进机制 |
4.5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保障机制 |
5 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博弈分析 |
5.1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的行为分析 |
5.2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行为的博弈模型 |
5.3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行为的优化途径 |
5.4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实证分析 |
6.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情况 |
6.2 调查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6.3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 促进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宏观调控,为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7.2 完善茧丝绸管理制度,强化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促进机制 |
7.3 优化茧丝绸产业链组织模式,促进纵向合作发展 |
7.4 改善蚕农生产经营状况,提高蚕农纵向合作意愿 |
7.5 优化收购加工企业行为,为纵向合作关系提供保障 |
8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新疆果农在水果产业链中的纵向协作选择研究 ——以香梨、苹果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
2.1 关键术语的界定 |
2.1.1 水果产业链 |
2.1.2 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 |
2.2 产业链纵向协作的相关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企业能力理论 |
2.2.5 资源基础理论 |
2.2.6 其它相关因素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
3.1 理论分析框架 |
3.2 计量模型 |
3.2.1 Logit回归模型 |
3.2.2 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
3.3 数据来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选择与问卷调查内容 |
3.3.3 农户特征 |
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1 信度检验 |
3.4.2 效度检验 |
第四章 新疆水果产业链概况及纵向协作模式 |
4.1 中国水果产业发展状况 |
4.1.1 中国水果产业种植规模、结构 |
4.1.2 水果产业生产布局 |
4.1.3 中国水果加工与出口 |
4.2 新疆水果产业发展及其作用 |
4.2.1 新疆水果产业发展历程、地位和作用 |
4.2.2 新疆水果产业种植规模、结构 |
4.2.3 新疆水果消费与出口 |
4.3 新疆水果产业链发展状况 |
4.3.1 果树育种 |
4.3.2 苗木生产 |
4.3.3 果树栽植与水果生产 |
4.3.4 水果的储藏加工及产销模式 |
4.3.5 新疆水果产业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新疆水果产业链纵向协作状况 |
4.4.1 新疆水果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 |
4.4.2 新疆水果产业链纵向协作形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采购苗木环节纵向协作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户购买苗木的纵向协作形式及比较 |
5.1.1 农户购买苗木的纵向协作形式 |
5.1.2 农户购买苗木纵向协作形式交易成本的比较 |
5.2 农户对果树苗木采购环节纵向密切协作的意愿 |
5.3 农户对苗木采购环节纵向协作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统计分析 |
5.4.3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选择的实证分析 |
6.1 农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与交易成本的比较分析 |
6.1.1 农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状况 |
6.1.2 农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交易成本的比较分析 |
6.2 农户销售环节纵向协作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影响因素的选择 |
6.2.2 数据特征分析 |
6.3 影响销售环节纵向协作行为的计量经济分析 |
6.3.1 统计分析 |
6.3.2 计量结果 |
6.3.3 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纵向协作形式对农户水果质量控制行为影响分析 |
7.1 农户苹果和香梨质量控制行为状况 |
7.2 论分析框架与变量选择 |
7.2.1 理论分析框架与说明 |
7.2.2 变量设定与描述性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纵向协作形式对农户水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
8.1 农业领域的技术效率研究 |
8.2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8.2.1 技术效率理论模型与方法 |
8.2.2 实证模型构建 |
8.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8.4 实证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9.1 全文总结 |
9.2 对策建议 |
9.2.1 加强对果树苗木行业管理,加大对密切协作供苗方式的宣传和引导 |
9.2.2 鼓励和支持水果种植农户与企业的协作 |
9.2.3 提高水果产业各阶段的生产经营规模 |
9.2.4 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健全运营机制 |
9.2.5 增强农户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 |
9.2.6 加强农药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 |
9.3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价值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外关于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研究概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设计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渊源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管理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的内涵与一般结构 |
2.1.2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 |
2.2 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供应链的内涵与一般结构 |
2.2.2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 |
2.3 价值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 |
2.3.1 价值链的内涵与一般结构 |
2.3.2 产业价值链的内涵与特点 |
2.3.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内涵、结构与管理 |
2.4 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供应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关系 |
2.4.1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关系 |
2.4.2 农产品供应链与"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关系 |
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组织构建 |
3.1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经济理论基础 |
3.1.1 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 |
3.1.2 共生理论 |
3.1.3 制度变迁理论 |
3.1.4 路径依赖理论 |
3.1.5 交易费用理论 |
3.2 农产品价值链的一般特点与治理模式比较 |
3.2.1 农产品价值链的一般特点 |
3.2.2 农产品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比较 |
3.2.3 农产品价值链治理模式案例:广东温氏集团肉鸡价值链治理结构模式 |
3.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组织构建理论与实践 |
3.3.1 农产品价值链的共生理论构建 |
3.3.2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中的企业成长模型 |
3.4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组织构建案例:江西正帮集团 |
4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协同管理问题 |
4.1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的设计 |
4.1.1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价值链管理模型 |
4.1.2 以"农产品超市"为核心的价值链管理模型 |
4.1.3 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的价值链管理模型 |
4.1.4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运行案例 |
4.2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协同管理问题 |
4.2.1 农产品价值链协同管理的目的 |
4.2.2 农产品价值链协同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
4.3 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优化策略—以大宗农产品为例 |
4.3.1 大宗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优化的目标---农产品价值链利益最大化 |
4.3.2 大宗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优化方法——价值链构建分析方法 |
4.3.3 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策略 |
5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连接模式与主体企业绩效评价 |
5.1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中的企业角色 |
5.1.1 主体企业 |
5.1.2 客体企业 |
5.1.3 潜在企业 |
5.2 不同角色企业在"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运作中的作用 |
5.2.1 主体企业的作用 |
5.2.2 客体企业的作用 |
5.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连接模式选择 |
5.3.1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串联耦合连接模式 |
5.3.2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可选择并联耦合模式 |
5.3.3 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模式在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应用 |
5.4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连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
5.4.1 主体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在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中的应用 |
5.4.2 区域农产品"集群式"流通企业或加工企业主导型的价值链连接模式应用 |
5.4.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型价值链连接模式应用 |
5.4.4 农产品价值链连接模式的具体产业案例:园林绿化苗木产业价值链 |
5.5 农产品价值链上主体企业绩效评价 |
5.5.1 模型的建立与因子分析步骤 |
5.5.2 主体企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5.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4 农业龙头上市公司(主体企业)业绩比较结果与讨论 |
6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价值分享与激励机制 |
6.1 共生理论与价值链的价值分配 |
6.2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伙伴间的价值分享机制 |
6.2.1 主体企业与客体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
6.2.2 不同环节企业之间的价值分享机制 |
6.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激励机制 |
6.3.1 建立"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
6.3.2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
6.3.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激励机制优化案例—温氏共赢激励机制 |
7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 |
7.1 中国传统农产品价值链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 |
7.2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 |
7.3 农产品价值链上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弱势主体的影响 |
7.3.1 信息不对称对专业化生产农户的影响分析 |
7.3.2 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剩余影响分析 |
7.4 克服农产品价值链上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 |
8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 |
8.1 "共生型"经济组织的一般逻辑理论分析与假设 |
8.2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模型 |
8.3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模型应用案例分析—温氏模式 |
8.3.1 实行"全体员工持股"的资产股权结构 |
8.3.2 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实现规模经济 |
8.3.3 通过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和企业扩张边界控制来降低交易成本 |
8.3.4 充分考虑农产品价值链末端消费者(顾客)的价值创造 |
8.4 基本结论 |
9 农产品价值链管理中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澳大利亚经验与借鉴 |
9.1 澳大利亚畜产品生产质量保证制度实施概况 |
9.2 澳大利亚畜产品质量保证制度的类型和功能 |
9.2.1 强制型的畜产品生产质量保证制度 |
9.2.2 自愿实施的畜产品消费者质量保证制度 |
9.3 澳大利亚畜产品质量保证制度的实施和管理 |
9.3.1 "国家销售者声明(NVD)"制度的实施与管理 |
9.3.2 "国家畜产品认证计划(NLIS)"的实施与管理 |
9.4 对中国农产品价值链质量保证制度建设的启示 |
9.4.1 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
9.4.2 强化中国农产品生产质量保证的法律约束性,提高价值链上合作企业的诚信水平 |
9.4.3 充分重视农产品价值链上生产者实施QA制度的效率 |
9.4.4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产品QA制度实施的组织体系 |
9.4.5 构建农产品价值链的质量保证制度 |
10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奶业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奶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中国奶业的发展状况 |
一、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消费同步增长 |
二、奶业的市场竞争造就了一批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 |
三、奶业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加强 |
四、我国奶业供需关系预测 |
五、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新疆奶业的发展状况 |
一、新疆奶业发展状况 |
二.新疆奶业存在的问题 |
三、新疆奶业发展前景预测 |
第三章 兵团农八师奶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农八师奶源基地建设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
一、农八师奶源基地建设状况分析 |
(一) 奶业的发展现状 |
(二) 历史上奶源基地建设得失 |
(三) 奶源基地建设的成功做法 |
二、农八师在构建奶源销售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做法 |
(一) 构建销售服务体系的思路 |
(二) 构建销售服务体系的做法 |
第二节 农八师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养殖效益下滑,养牛积极性下降 |
(一) 体制问题 |
(二) 成本增高 |
二、原料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低 |
(二) 奶牛繁育率水平低 |
(三) 人才缺乏,技术培训不到位 |
(四) 缺乏牛奶生产配额制度 |
三、缺少牛奶定价机制 |
第四章 兵团农八师奶类生产与供需分析 |
第一节 农八师原料奶的生产情况分析 |
一、农八师地区奶类生产成本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
二、农八师地区原料奶的市场差价 |
(一) 季节差价 |
(二) 质量差价 |
三、农八师奶牛场生产的生鲜乳质量情况 |
(一) 2004-2007年各月乳脂肪率和乳蛋白率情况 |
(二) 2004-2007年各月乳脂肪率变化趋势 |
(三) 2004至2007年农八师地区奶牛乳蛋白率变化规律 |
(四) 不同年度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情况 |
(五) 不同年度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 |
(六) 不同季节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影响 |
(七) 不同季节对乳脂率变化的影响规律 |
(八) 不同季节对乳蛋白率变化的影响规律 |
(九) 季节对生鲜乳质量的影响 |
(十) 鲜奶销售价格波动分析 |
第二节 农八师地区奶类供需分析 |
一、农八师地区原料奶的供给弹性分析 |
(一) 即期供给 |
(二) 短期供给与长期供给 |
二.农八师地区奶类产品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分析 |
(一) 消费者行为理论 |
(二) 影响消费者奶类需求的因素 |
三.农八师地区奶类供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农八师奶业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
一、区位优势 |
二、投资服务环境的优势 |
三、原料奶收购价格竞争优势 |
四、兵团特殊性体制优势 |
第二节 农八师奶业竞争力的劣势分析 |
一、原料奶生产能力不足 |
(一) 奶牛单产水平低 |
(二) 高质量原料奶生产不足 |
二、奶业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 |
三、技术培训滞后,技术人员缺乏 |
四、缺乏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
第三节 农八师奶业竞争力的潜势分析 |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 |
二、政府对奶业发展的重视,为发展奶业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
三、地缘优势明显 |
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奶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 场潜力 |
第六章 兵团农八师奶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农八师提升原料奶生产潜力的对策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对策 |
(一) 利用优惠政策,争取资金扶持 |
(二) 实施人才战略 |
(三)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科技含量 |
(四) 推广"测奶养牛",促进奶业发展 |
(五) 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作用对奶业进行合理布局 |
(六) 建立奶牛养殖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 |
(七) 充分发挥奶业协会的作用 |
第二节 提升乳制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二、农八师地区乳品生产加工概况 |
三、提升农八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
(一) 制定部署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
(二) 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
(三) 加强技术创新 |
(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
(五) 构筑物流体系,提高流通效率 |
(六) 加快制度创新,为我区乳制品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
第三节 加大开发奶类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 |
一、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优质牧草比重 |
二、发展饲料工业 |
三、发展乳制品包装业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的基本理论 |
2.1 物流信息化管理 |
2.1.1 物流信息化的内涵 |
2.1.2 物流信息化管理价值 |
2.2 物流信息系统 |
2.2.1 物流信息系统 |
2.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
2.3 供应链管理 |
2.3.1 供应链管理概念 |
2.3.2 协同供应链管理思想 |
2.4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伊利集团发展环境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乳品行业现状分析 |
3.1.1 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乳品行业的竞争现状 |
3.2 伊利集团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伊利集团概述 |
3.2.2 伊利渠道管理模式 |
3.3 伊利集团物流发展问题分析 |
3.3.1 采购问题 |
3.3.2 分销问题 |
3.3.3 库存问题 |
3.3.4 SWO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
4.1 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的原则及目标方案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目标 |
4.1.3 构建方案 |
4.2 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构建模式 |
4.2.1 协同供应链管理模式 |
4.2.2 体系结构 |
4.2.3 实现方式 |
4.2.4 应用价值 |
4.3 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1 采购物流管理 |
4.3.2 分销物流管理 |
4.3.3 库存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伊利集团物流信息化管理控制 |
5.1 组织结构的调整 |
5.1.1 伊利组织结构概况 |
5.1.2 目前的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5.1.3 适应信息化所做的调整 |
5.2 公司做好物流信息化的控制因素 |
5.2.1 做好信息化的前期工作 |
5.2.2 建立项目小组 |
5.2.3 建立规避风险的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入世后中国奶业供需关系在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川渝柑橘种植户化学品投入的实证[D]. 何悦.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2]我国乳制品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研究[D]. 程长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中国苜蓿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研究[D]. 王熙遥.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4]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D]. 王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5]产业安全视角下涉农战略性商品定价权研究[D]. 蔡俊煌.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6]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以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为例[D]. 刘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7]新疆果农在水果产业链中的纵向协作选择研究 ——以香梨、苹果产业为例[D]. 余国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8]“共生型”中国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朱述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兵团农八师奶业竞争战略研究[D]. 孙耀强. 石河子大学, 2009(02)
- [10]伊利集团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 范春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