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新闻速递·新闻

E新闻速递·新闻

一、E闻快报·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孟威[1](2020)在《上线新闻客户端,传统媒体如何羽化成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聚焦传统媒体上线新闻客户端的大趋势,认为这是媒介融合和市场化环境压力所迫,也是由于阅读习惯改变所致。传统媒体客户端,专业队伍、资源、内容深度、广度和整体质量是其优势,富有市场潜力。但目前,新闻客户端遭遇困境,面临流量、用户黏性、影响力、商业变现等问题。论文提出并分析了当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五种模式及其难起效的原因,认为,羽化成蝶还需从理念、内容、形式、运营等方面攻坚克难,做到有意义、有作用、有创意。

吴玉琛[2](2017)在《晋西挠褶带南部石炭—二叠系气藏特征与分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晋西挠褶带南部石炭-二叠系气藏特征与分布。在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天然气藏形成与保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砂岩气层进行了识别与评价,研究了含气砂岩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了砂岩气藏的主控因素,编制了气藏剖面,总结了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预测了研究区的资源潜力,优选了有利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天然气生成、储集与保存等成藏条件。石炭-二叠系煤、暗色泥岩等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分布广。烃源岩有机质处于成熟-过成熟热演化阶段,具备较强的生烃能力。砂体在平面上分布广泛,且纵向多套叠合累计厚度大;通过对研究区四套主要砂体进行分析,显示储层主要为致密砂岩。研究区盖层条件较好,泥岩盖层厚度稳定、排替压力较高。在保存条件方面,研究区构造整体为向西倾伏的单斜,局部发育小型褶皱,断层不甚发育;岩浆活动不明显;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指示径流条件较弱,有利于气藏的保存。对研究区砂岩气层进行了识别与评价。首先运用曲线重叠法、交会图版法对本区的砂岩气层进行定性识别,建立了本区的气层识别评价方法。在考虑到本区砂岩泥质含量较高的基础上,对印尼公式的参数进行一定的优化,计算了本区的砂岩含气量,含气量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规律。对气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本区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系数等方法得出研究区砂岩含气量主控因素为砂岩孔隙度、砂岩含气饱和度和盖层排替压力。本区气藏类型有三种:构造气藏、岩性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其中以岩性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为主。研究得出本区气藏分布规律为:①纵向上有利的储盖组合控制气藏的分布层位;②砂岩物性控制岩性气藏的分布;③天然气在构造高部位和区域斜坡富集。根据面积丰度法对晋西挠褶带南部砂岩天然气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共计9872.16×108m3。结合砂岩气藏的主控因素,优选了本区有利区,即Y148-Y155井周边区域、宜10-宜18井周边区域和大吉6-5-吉试20井周边区域。

郭芥舟[3](2016)在《信息交合原理视阈下纸媒报网互动现状研究 ——以天津《毎日新报》为例》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作为独立的自媒体,人们每天都要接受源源不断的各种信息。报纸曾经是人们最熟悉、最易获取的新闻载体,但在如今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且迅速被投入运用的环境下,网络相比纸媒,阅读成本低、更新速度快、便于互动,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首要途径。为了摆脱发展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从2006年起,纸媒陆续开始尝试报网互动实践。报网互动作为媒介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成为业界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纸媒报网互动实践还处在较低端的缺乏科技含量的阶段,虽然也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实践尚存在技术、管理、人才、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不足,仍摆脱不了发展瓶颈。本文研究对象《每日新报》是隶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都市子报,自从报网互动在全国风起云涌以来,《每日新报》一直是忠实的实践者之一,各种报网互动尝试具有典型研究意义。本文以《每日新报》为例,以信息交合原理为研究理论,将报网互动具体实践分解为不同种相互交合的要素,并对这些新闻、网络和社会文化要素具体分析,试图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探析未来我国地方纸媒报网互动实践的发展方向。

林佳[4](2013)在《公民新闻的传播价值与发展对策》文中指出互联网自媒体的出现宣告着一场“新型”新闻运动的到来。凭借着互联网传播的自身特点和优势赋予了普通公民新的社会角色:新闻传播者。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诞生了,公民新闻的出现让普通公众真正的参与到新闻的生产活动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的传播新闻、发表意见观点,影响传统媒体议题设置,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传统媒介的文化霸权和信息发布的权威性都发生着变化。公众通过自媒体媒介平台从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转化成主动传播信息的角色,公众不再是丧失批判和受媒介控制无思想的“单面人”。公众身份的转化使公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和传播中,唤醒公众的公众意识,为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注入新鲜的养料。公民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公民新闻的传播价值研究和公民新闻发展应对的问题和措施研究,所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由于现在对于公民新闻没有一个统-明确的定义,很多从业人员经常性的把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混为一谈,首要阐明公民新闻的概念与其特征。2、研究公民新闻与传统媒体的结合,传统媒体尝试建立独立的公民新闻网站并利用新媒体模式创建传统媒体公民反馈平台,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的结合报道是媒介资源整合后的信息传播最优化体现。3、公民新闻的发展在我国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以案列为主要分析法,分析我国新闻博客和报网结合的公民新闻网站的报道手段创新和模式分析。4、在国外公民新闻已达到应有的信息传播效果,“公民记者”正式的出现。主要分析公民新闻网站有:Ohmynews、CNN-iReport和美国YouTube公民网站。研究其网站内容、呈现手段呈现模式以及对我国公民新闻本土化发展的借鉴。5、研究公民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瓶颈。分析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强化公民新闻的新闻价值和新闻节目能力的改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

石慧[5](2013)在《传承与嬗变 ——《楚天都市报》2012年改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5年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至今,中国的都市报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其办报思路、办报内容、办报实践以及经营模式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报业。面对当今新闻传媒业深刻的转型与变迁,报纸无不求新求变以立足。改版成为了我国报纸行业实现吐纳出新的常态运用方式。《楚天都市报》从创刊开始,一直在积极探索发掘新的传播方式,以及适应读者新的阅读模式,进行了数十次报纸改版。它的改革力度与转型进度在都市报中具有典型性。2012年2月21日,《楚天都市报》实施了新一轮改版。此次的改版无论是在新闻、评论、专周刊板块的内容突破,还是版式风格的调整,既是对过去十五年改版经验的传承,也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创新。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节纵向梳理了《楚天都市报》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选取了两个转折节点,分三个时间区域段来进行阐述,分别是创刊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第二节从社会转型、外在竞争以及受众需求三个维度探析改版原因。第二章从内容和版式两个方面对《楚天都市报》2012年改版进行了详细分析。关于此次改版的内容调整,从新闻、评论以及副刊这三个方面进行详述;关于版式的变化,则通过封面报头、版面设置、版面分割、色彩字号行距等等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此次《楚天都市报》改版的整体效果以及对此的思考。从定位、市场影响力以及品牌塑造这三个方面肯定了此次《楚天都市报》改版的成绩。但也存在现实困境:一方面是都市报市民化与主流化的选择之困,另一方面是办报运作上的市场逻辑和社会责任。《楚天都市报》此次改版还有更大的提升改进空间,如何进一步优化完善,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思考和探索。

赵亮[6](2012)在《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文中指出助学贷款制度建设问题是国内教育资助领域的难点,至今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出台,这一方面使得依靠行政手段全面推行的助学贷款政策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也使得各方主体利用政策缺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助学贷款工作的有效推进。面对实践困境,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深入发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银行放贷、学生还贷,以及政府如何提高各方积极性三个方面,整体上属于“风险控制型”的研究模式。但以往研究要么过分倚重经济学上的实证分析方法,容易导向一种工具理性的研究范式,从而忽视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价值维度;要么属于一种法律分析,运用法律来剪裁事实,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由于尽快制定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基本共识,法又是以权利义务关系(即法律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所以,本文确立了以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为研究领域,基于法理分析的“权利保障型”研究模式。而教育资助政策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有关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宪政问题,政府如何对待贫困大学生的受助权问题其实就是政府如何保障公民社会权的宪政问题,由此进一步确立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助学贷款法律关系之确立虽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须以宪政为前提和基础,以贫困大学生受助权为原点,实现制度建设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根本转型。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本文以社会主义宪政原理与教育资助政策的关系为主线,首先以法律关系为分类依据,对我国的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政策文本上看,助学贷款行政立法呈现出一种“管理法”特征,不仅公民权利的实现以政府行政为根本前提,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完全处于政府行政权控制之下,而且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存在明显偏差。从政策实践上看,助学贷款管理运作呈现出一种“对抗型”特征,包括行政与法的对抗、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的对抗、行政主体间的对抗。其次,对国内有关助学贷款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已有研究的整体进展。并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进行考察,从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府际关系、府银关系、府校关系、校生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指出:必须在公共财政理念下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必须由政策性银行承担助学贷款业务;助学贷款府校关系是需要保留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助学贷款校生关系则属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而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法”是国内理论与实践领域所公认的、面向民生领域的最重要的法律部门。然后,对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以及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作法理分析。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心理贫困,最重要的是权利贫困,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是我国明确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贫困生的人权问题并非是受教育权的享有意义上的,而是受教育权的保障意义上的。作为社会权的受教育权之实现,需要以贫困生的受助权之实现为前提,要求国家必须力所能及地为公民受教育权的有效行使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以此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助学贷款法在调整目的、手段、原则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不同于行政法、民商法和经济法,应属社会法部门。再次,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了作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最重要参考源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美国法律意义上的学生资助制度始于冷战时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并非完全基于受教育权之实现的考虑。美国的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偏离了原定目标,脱离了低收入家庭的现实需要。近二十年美国学生贷款违约率的大幅下跌与再次上涨,其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迁,二是营利性高校违约率的起伏。但美国的营利性高校定位于终身教育体系,而我国助学贷款制度所覆盖的高校则是定位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两者有本质的不同。美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化运作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奥巴马政府也因此再度将贷款权收归政府。总体来看,美国宪政体制下的政党政治、选举制度、利益集团等因素,是美国学生贷款政策越来越偏向于中产阶级,且缺乏连贯性,并继而影响违约率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前文已有的实证分析、法理分析、比较分析基础上,以宪政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基本定位。首先明确了受教育权在我国所具有的独立的宪法权利地位,受教育权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紧密相连,是公民有效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前提。其次,明确宪政虽来源于西方,且在我国发展坎坷,但却是理论和实践领域公认的必然发展方向。而宪政的中国式内涵则决定了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决定着国家的义务形式和法治建设路径。再次,指出现阶段我国的贫困生受助权的保障不仅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是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关键环节。最后,通过法理分析从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义务、贫困生受助权的救济途径两方面阐述了有关贫困生受助权保障的宪政安排问题。

陈娜[7](2012)在《媒介表达:一元国家意志VS.多元社会诉求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个案研究(1998-2008)》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着由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总体性社会结构向分化性社会结构的转变,具体说来,主要包括社会资源的分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三个方面。而这一变化,直接给中国的新闻媒体带来了紧迫而突出的时代新使命。鉴于媒体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体在不断趋于分化的社会形势前面临着两大不可偏废的重要任务:一是贯彻国家一元意志,维护社会稳定,以促进社会整合的实现;二是满足社会多元需求,适应社会分化趋势,以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这其中,意识形态属性要求媒体必须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统一的社会价值目标与行动目标,而商品属性则意味着媒体必须面对、适应分化与多元的社会现实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于是,一个显见的问题便在于,当国家的一元意志与社会的多元诉求都具备某种现实必须性的情况下,中国的媒介表达究竟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貌?基于以上,本文试图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个层面来完成对转型中国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现实观照。具体而言,一方面对大众媒介外在的呈现主体和话语空间进行分辨与定位,另一方面对大众媒介内在的表达规则与话语逻辑进行判断与反思。由此,本文以案例研究法和批判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路径,将多元利益主体呈现相对可观的房地产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意识形态属性相对较强的《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代表中国房地产产业化发展高潮期的1998年至2008年作为时间跨度来展开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和研究。通过对房地产报道中以政府意志、资本意志、社会意志为代表的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系统梳理,本文发现由现实社会中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集团博弈而引起的利益失衡同样反映在了大众媒介的表达呈现之上,并且表现出强意志强表达、强意志弱表达以及弱意志强表达、弱意志弱表达的多重媒介表达形态。本文认为,从1998年至2008年这十一年间,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多元利益表达经历了从以一元利益表达为主体向以一元利益表达为主导、多元利益表达为主体的外在话语空间和内在话语逻辑的转变,并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的释放”与“一元的坚守”并存的大众媒介利益表达格局。因此,本文在最后对于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抽象的规定性”提出了几点参照,即对于“利益多元”与“政治一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体多元”之下媒介表达在保持社会稳定与满足社会需求之间的“度”,以及应当将社会公正作为媒介表达的框选标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当下多元利益表达的主体、机制和宗旨等现实状貌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实践指导。

胡旭[8](2011)在《加快报网互融进程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报纸作为传统媒体要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媒介融合成为全球传媒行业的一个热门词汇。报纸与网络走向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报纸与网络的结合从最初的报网互用,到后来的报网互动,一直在结合中寻找着各自的出路,报纸与网络只有真正做到互融,才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怎样才能称之为报网互融,首先要给它的内涵和外延作界定。而目前我国报网结合的现状离互融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需要通过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融。鉴于目前我国报纸与网络结合的现状,笔者认为报网互融很有必要,只有优化报网互融路径,从新闻表现、管理结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宣传策略等各方面着手,才能够实现二者的互通互融。而其中报网互融中媒体的盈利模式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互融,报纸将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将寻找到新的收益方式,将赢利的范围扩大到内容、广告以及各种创新形式上来。报网互融后,报纸与网络将发生新的改变。

吴业琼[9](2011)在《纳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低温稀土共渗技术对纳米晶化18Ni合金进行处理,获得高强韧表面层,同时降低共渗过程中的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工艺参数、稀土添加及其加入量对低温共渗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纳米晶化18Ni合金中的晶粒、晶界特征和织构在共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共渗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第一原理计算了共渗相的性质、合金元素对氮化物性质的影响,基于试验和计算结果探讨渗层的强韧化机制。18Ni合金通过固溶、高低温复合形变和快速加热再结晶处理实现整体纳米晶化,获得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70nm。共渗温度和时间对纳米晶化18Ni合金的渗层厚度有较大影响,稀土的催渗和改性作用在低温和短时间内不明显甚至有阻碍作用,氮氢比对渗层厚度和渗层硬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低温共渗层表面相主要是固溶N、C的α-Fe和少量γ’-Fe4N,430°C时低氮化合物FeNx (x=0.0324-0.0950)形成,460°C共渗层表面γ’-Fe4N相含量最高,500°C时生成了逆转变奥氏体AR。在共渗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元素,有利于γ’-Fe4N和FeNx相的生成,抑制α’-Fe向AR的转变,氮氢比的增加也使共渗层表面γ’-Fe4N相含量增加。低温共渗层中的γ’-Fe4N(200)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最高,AR相存在(200)择优取向。纳米晶化18Ni合金在400、430、460和500°C,获得厚度较厚、硬度较高渗层所对应的稀土流量分别为0.025、0.050、0.100和0.150L/min。温度升高和稀土添加量增加,都会使渗层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升高。纳米晶化18Ni合金430°C共渗后,渗层中的位错密度明显降低,晶界吸收位错和Ni、Mo等元素在晶界偏聚,析出Ni3Mo和Ni3Ti等化合物,使得晶界宽化。在晶界和晶内均发现尺寸为几个纳米左右的γ’-Fe4N和FeNx相析出,γ’-Fe4N相沿晶界析出时垂直晶界生长。460°C共渗层沿径向的马氏体晶界形成了位错网络结构,晶内位错密度进一步降低;Ni和Mo元素在晶内产生了偏聚,使偏聚区的马氏体变为主要含Ni和Mo元素的奥氏体;γ’-Fe3NiN(111)面和FeNx(101)及α’-Fe(110)面平行,氮化物析出使马氏体晶粒发生扭转,最大扭转角约为15°。共渗表层沿轴向有许多细条状板条马氏体,内部有许多弥散分布、尺寸不超过5nm的FeNx、FeNi3、Ni3Ti和MoN等相析出。500°C共渗层中位错密度急剧降低,晶界变得清晰,回复已基本上完成;氮氢比从1:9增加到1:3时,马氏体和奥氏体固溶更多的N、C元素使位错密度有所提高。纳米晶化18Ni合金及其共渗层中的α-Fe晶粒和γ’-Fe4N晶粒形状多为柱状,共渗处理没有使α-Fe晶粒明显粗化,从表面到基体γ’-Fe4N晶粒尺寸越来越细小。纳米晶化18Ni合金的α-Fe晶粒中含有较高分数的普通大角晶界和一定量的小角与重合位置点阵晶界。共渗处理后,α-Fe晶粒重合位置点阵含量减少,普通大角晶界含量增加,其中重合位置点阵类型主要是Σ13b、Σ3和Σ11,稀土添加使它们减少幅度降低。γ’-Fe4N晶粒主要含有Σ3、Σ9和Σ17b重合位置点阵。纳米晶化18Ni合金中存在典型的体心立方金属拉拔<110>丝织构,其沿共渗层沿轴向的强度增加,沿径向的强度减弱,且沿渗层逐渐增强。共渗层沿轴向γ’-Fe4N晶粒中都存在较强的<100>丝织构,而沿径向γ’-Fe4N的<100>丝织构较弱,稀土添加使γ’-Fe4N晶粒织构减弱。共渗处理后,α-Fe晶粒各滑移系Taylor因子都变小,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稀土添加使α-Fe晶粒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更大。基体塑性变形抗力和耐磨性在共渗处理后也有所提高。共渗生成相都易形成且是稳定的,γ’-Fe4N相最易形成,α’-Fe相最稳定。Ni3Mo主要以金属键结合,其韧性最好,其它共渗相以共价、离子和金属混合键结合。MoN和过饱和奥氏体相的弹性性能较好,韧性较差,γ’-Fe4N相易于发生弹性变形,FeNx相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γ’-(Fe1-xNix)4N易于形成,而γ’-(Fe1-xCox)4N和γ’-(Fe1-xMox)4N难以形成,γ’-(Fe1-xNix)4N合金化能力和稳定性随Ni含量增加逐渐降低。Ni和Co取代Fe原子使γ’-(Fe1-xMx)4N的晶格常数减小,原子半径较大的Mo原子使γ’-(Fe1-xMox)4N取代方向的晶格常数增大,而未被取代方向的减小。γ’-(Fe1-xNix)4N中Fe2-N键比Ni2-N键强,Ni取代Fe原子使Fe2-N键减弱,但是,Fe2-N和Ni2-N键均随Ni含量的增加而增强。γ’-(Fe1-xNix)4N相的模量有所提高,且呈现良好的韧性,γ’-(Fe1-xNix)4N相的硬度值随Ni含量增加而降低。

杨娟[10](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二、E闻快报·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闻快报·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上线新闻客户端,传统媒体如何羽化成蝶(论文提纲范文)

转型客户端是可以理解的大趋势
“高调上线”:专业优势期待走得更远
“无声运营”:五种模式难起效,市场充满变数
从有意义到有作用、有创意

(2)晋西挠褶带南部石炭—二叠系气藏特征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2 成藏地质背景分析
    2.1 地质概况
    2.2 地层及其特征
    2.3 盆地演化及构造特征
    2.4 煤层及其展布特征
3 气藏形成与保存条件
    3.1 烃源岩评价
    3.2 储集层及其特征
    3.3 盖层与生储盖组合
    3.4 保存条件
4 气层评价与含气量计算
    4.1 气层识别与评价
    4.2 含气量分布特征
5 成藏主控因素及气藏特征
    5.1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2 气藏特征描述
    5.3 气藏分布规律
6 资源潜力及有利区优选
    6.1 资源潜力分析
    6.2 有利区优选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信息交合原理视阈下纸媒报网互动现状研究 ——以天津《毎日新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理论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报网互动及《每日新报》现状
    1.1 报网互动及其概念的拓展
        1.1.1 报网互动的概念
        1.1.2 报网互动概念的拓展及其与媒体融合的关系
    1.2 报网互动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1.2.1 纸媒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1.2.2 纸媒的新媒体平台建设
        1.2.3 报网互动的发展历程
    1.3 报网互动的分类
        1.3.1 按互动平台分类
        1.3.2 按互动内容分类
    1.4 天津地方媒体发展现状
        1.4.1 天津地区媒体概况
        1.4.2 《每日新报》及其发展历程
        1.4.3 《每日新报》的报网互动实践概览
第二章 从信息交合原理看《每日新报》报网互动
    2.1 信息交合原理视角下报网互动分析
    2.2 《每日新报》全媒体报网互动思维
        2.2.1 全媒体互动平台
        2.2.2 记者微信群
        2.2.3 打造“全能记者”
    2.3 新闻采编中的报网互动
        2.3.1 新闻采集中的报网互动
        2.3.2 新闻编辑中的报网互动
    2.4 “线上线下”形式的报网互动
        2.4.1 周末版的“线上线下”活动
        2.4.2 大型特别活动的报网互动
    2.5 知名专栏与网络商城的互动
        2.5.1 “新帮办”专栏的特色定位
        2.5.2 “新帮办”与网络爱心商城互动
第三章 《每日新报》报网互动存在的问题
    3.1 报网互动参与读者少
        3.1.1 参与留言互动的读者数量少
        3.1.2 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的人数不够多
    3.2 报网互动年龄职业层次不均衡
        3.2.1 参与读者年龄层次失衡
        3.2.2 参与读者职业层次失衡
    3.3 受众和内容匹配度不够
    3.4 报网互动形式单一
    3.5 报网互动宣传效果欠佳
        3.5.1 报网互动的地区影响力低不足
        3.5.2 报网互动的影响幅度小
第四章 《每日新报》报网互动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4.1 技术实力的不足
        4.1.1 《每日新报》现有的技术水平
        4.1.2 《每日新报》面临的技术瓶颈
    4.2 资金和扶植力度的不足
        4.2.1 资金支持的不足
        4.2.2 扶植力度的不足
    4.3 报网互动和媒介融合思维的不足
        4.3.1 专业领域的思维转变情况
        4.3.2 管理等其他方面的思维方式
    4.4 新闻人才的缺乏
        4.4.1 新闻媒体的人才流失
        4.4.2 人才的培养和招募的困境
第五章 信息交合原理与解决上述问题对策分析
    5.1 其他纸媒报网互动新发展
    5.2 加强内容交合的深度和广度
        5.2.1 坚持“内容为王”
        5.2.2 打造“慢新闻”
    5.3 增强形式交合的实用性
    5.4 提高平台交合的积极性
        5.4.1 提升微博的传播力
        5.4.2 开发新闻客户端的应用
    5.5 拓宽跨界交合的范围
    5.6 促进人才交合的多样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4)公民新闻的传播价值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2.1 公共新闻与公民新闻的区别
    2.2 公民新闻的产生
    2.3 公民新闻的发展
    2.4 公民新闻的实践模式
        2.4.1 公民新闻博客——公民记者诞生之地
        2.4.2 公民新闻网(Web2.0时代)——公民记者用武之地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公民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的结合
    3.1 公民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性
        3.1.1 公民新闻报道方式的优势
        3.1.2 公民新闻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报道手段
    3.2 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融合方式
    3.3 本章总结
第4章 中国公民新闻个案研究
    4.1 《成都商报》公民新闻的成功实践
    4.2 新闻博客中产生的公民记者-周曙光
    4.3 本章总结
第5章 国外公民新闻网站的参与模式
    5.1 韩国OhmyNews网站公民参与模式
        5.1.1 网站介绍
        5.1.2 网站公民参与呈现手段与模式
    5.2 美国CNN网站公民参与式研究
        5.2.1 CNN网站iReport板块介绍
        5.2.2 网站公民参与呈现手段与模式
    5.3 美国YouTube网站公民参与式研究
        5.3.1 网站介绍
        5.3.2 网站公民参与呈现手段与模式
    5.4 美韩两国的公民新闻网站模式对我国公民新闻发展的启示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公民新闻的困境和发展
    6.1 公民新闻存在的自身问题
        6.1.1 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较弱,容易引起“聚群化”
        6.1.2 公民新闻的公信力不足
    6.2 公民新闻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6.2.1 缺少媒介环境的政策保障
        6.2.2 传统媒体试图占领“第一现场”
    6.3 公民新闻发展的应对策略
        6.3.1 公民新闻生产节目能力的改进
        6.3.2 强化公民新闻价值
    6.4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传承与嬗变 ——《楚天都市报》2012年改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楚天都市报》发展历程及改版原因分析
    第一节 《楚天都市报》发展历程回顾
        一、创刊期:探索与实践中定位(1997——2001)
        二、发展期:稳定与成长中拓展(2001—2007)
        三、成熟期:转型与创新中突破(2007——至今)
    第二节 《楚天都市报》改版原因探因
        一、社会转型带来改版契机
        二、多元竞争促进改版进程
        三、受众需求推动改版变革
第二章 《楚天都市报》2012年改版分析
    第一节 内容调整: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
        一、新闻立报,做全息性大报
        二、言论兴报,凸显观点力量
        三、副刊留客,成为“悦读”标签
    第二节 版式变化:运用结构视觉营造空间层次感
        一、封面报头
        二、版面设置
        三、版面分割
        四、版面色彩
        五、字号行距
        六、标题摆放及图片使用
第三章 《楚天都市报》改版的思考
    第一节 《楚天都市报》改版的整体效果
        一、报纸的定位更加清晰
        二、成功稳定市场影响力
        三、形象打造强势品牌
    第二节 《楚天都市报》改版引发的思考
        一、都市报改版主流化转型的现实困境
        二、改版尚有改进的空间
        三、都市报改版发展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制度实践背景
        (二) 理论研究背景
        (三) 研究领域的确定
    二、研究综述
        (一) 助学贷款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分析
        (二) 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法学分析
        (三) 研究现状总结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模式的确立
        (二) 中心论点的确立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制定概貌
        (三) 政策文本中的法律关系
        (四) 我国助学贷款行政立法的“管理法”特征
    二、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实践概貌
        (三) 政策实践中的法律关系
        (四) 我国助学贷款管理运作的“对抗型”特征
第二章 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宏观背景
    一、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一) 银行放贷的影响因素
        (二) 学生还贷的影响因素
    二、财政体制与府际关系
        (一) 财政体制改革
        (二)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府际关系
        (三) 公共财政体制与高等教育投入
    三、金融体制与府银关系
        (一) 金融体制改革
        (二) 银行体制改革下的府银关系
        (三) 政策性银行与助学贷款政策性
    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府、校、生三方关系
        (一)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府校关系
        (二)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与校生关系
    五、社会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确立与发展
        (一) 社会法的起源与国际发展概况
        (二) 社会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 以贫困生受助权为中心的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一、“贫困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辨析
        (一) 以经济能力为本位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 贫困生的弱势群体特征
    二、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贫困生权利
        (一) 公平、效率与倾斜保护
        (二) “管理法”与权利保护
    三、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一) 贫困生受助权的人权基础
        (二) 贫困生受助权的社会权属性
    四、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属性
        (一)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民法
        (二)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行政法
        (三) 助学贷款法不同于经济法
        (四) 助学贷款法的社会法本质
第四章 宪政视野下的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
    一、中美助学贷款比较研究概况
        (一) 特点总结
        (二) 经验借鉴
    二、美国学生贷款制度建设的宪政视角
        (一) “分权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
        (二) “国家本位”下的高等教育资助制度
        (三) 家庭收入、贷款拖欠率与学生就学特征
        (四) 中产阶级、选票与联邦资助对象的偏离
        (五) 违约率大幅下降的背后
        (六) 贷款过度市场化的隐忧
第五章 宪政视野下的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
    一、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就是宪政问题
        (一) 受教育权的独立宪法权利地位
        (二) 宪政的中国语境
        (三) 宪政的“中国式”内涵与受教育权保障的国家义务
        (四) 社会主义本质视阈下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二、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的宪政安排
        (一) 服务行政下的助学贷款国家给付方式
        (二) 助学贷款给付行政的启动
        (三) 助学贷款的启动与发放
附录一: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法规分类汇总(1999年-2011年)
附录二:助学贷款相关专着汇总(截止到2011年)
附录三: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样式)
参考文献
后记

(7)媒介表达:一元国家意志VS.多元社会诉求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个案研究(199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途径
    三、文献回顾及核心概念
        (一) 解读“多元”: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
        1、本体论中的“多元”
        2、价值论中的“多元”
        3、认识论中的“多元”——兼谈“多元交互主义”方法
        (二) 关于“利益主体”与“多元利益”
        1、对“利益主体”的相关认识
        2、对“多元利益”的相关研究
        (三) 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的相关研究
        (四) 对国内房地产报道的研究
        (五) 关于“媒介表达”的研究及“媒介表达”含义的界定
    附录
第一章 分化·多元·动态: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与房市
    第一节 分化的社会结构:利益群体视野下的转型中国
    第二节 多元的社会主体: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房市(1998-2008)
    第三节 动态的社会变量:利益群体视野下的中国房地产政策(1998-2008)
    附录
第二章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总述及样本分析(1998-2008)
    第一节 框架理论下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总述
    第二节 一 元利益主体的话语强势
        一、1998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二、1999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三、2000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第三节 多元利益主体的逐渐显现
        一、2001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二、2002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第四节 多元利益表达的分水岭
    第五节 #61以中央-地方政府利益博弈为中心的多元利益表达
        一、2004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二、2005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三、2006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四、2007年的《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
    第六节 #68共谋出路的一元回归
    小结
    附录
第三章 争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诉求与呈现
    第一节 媒介表达与多元利益主体的二元互动
        一、大众媒介表达多元的基础:公共性与公共利益
        1、媒介伦理与公共性
        2、合法政府与公共利益
        二、作为利益表达渠道的大众媒介:利益实现的首要环节
    第二节 政府意志的媒介表达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1、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
        2、中央政府的媒介表达
        3、案例分析:2002年对“11号令”与2004年对“71号令”的报道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1、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
        2、地方政府的媒介表达
        3、案例分析:2006年关于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评论
    第三节 资本意志的媒介表达
        一、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1、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诉求
        2、房地产开发商的媒介表达
        3、案例分析:2005年针对开发商偷漏税的报道
        二、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1、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
        2、商业银行的媒介表达
        3、案例分析:2001年以“195号文件”出台为转折的报道
    第四节 社会意志的媒介表达
        一、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1、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
        2、主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媒介表达
        3、案例分析:2003年保护购房者消费权益的报道
        二、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与媒介表达
        1、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利益诉求
        2、被动型需求购房者的媒介表达
        3、案例分析:2004年针对拆迁户问题的报道
    小结
    附录
第四章 失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博弈与冲突
    第一节 利益集团与利益失衡
        一、利益集团的形成与特点
        二、利益集团博弈与利益表达失衡
    第二节 多元利益集团的意志格局与媒介表达
        一、强势利益集团与强意志
        二、弱势利益集团与弱意志
        三、强势利益集团的媒介表达
        1、强意志强表达
        2、强意志弱表达
        3、小结
        四、弱势利益集团的媒介表达
        1、弱意志弱表达
        2、弱意志强表达
        3、小结
    第三节 多元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一、强势利益集团与强势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1、“求同存异、彼此妥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2、“弃卒保车、顾全大局”: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二、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集团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1、“左右逢源、恩威并施”:地方政府与拆迁户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2、“中介协调、监督解读”: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媒介表达的冲突与策略
    小结
    附录
第五章 制衡: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的实现途径
    第一节 和谐社会本质与利益表达制衡
        一、利益表达制衡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意义
        1、利益均衡作为和谐社会的本质
        2、利益表达制衡的原则
        二、大众媒介对于利益表达制衡的意义
        1、媒介表达是一种渠道
        2、媒介表达是一种机制
    第二节 多元利益主体媒介表达制衡的要旨
        一、“利益多元”与“政治一体”
        二、“一体多元”下媒介表达的“度”
        三、作为公平正义的“彰显”与“遮蔽”
    小结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加快报网互融进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报网互融的概述
    第一节 报网互融的界定
        一、报网互融的内涵界定
        二、报网互融的外延界定
    第二节 报网互融的必要性
        一、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
        二、避免行业内部恶性竞争
        三、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避免人力资源的重复浪费
第二章 报网互融现状扫描
    第一节 报网互融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报网互用
        二、第二阶段:报网互动
    第二节 报网互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报网互融面临的外部不适应问题
        二、报网互融面临的内部不适应问题
        三、报网互融面临的受众不适应问题
第三章 加快报网互融优化路径的探析
    第一节 深刻认识报网互融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全面理解报网互融的核心
        一、新闻表现的融合
        二、管理结构的融合
        三、信息资源的融合
        四、人才资源的融合
        五、宣传策略的融合
    第三节 建立有利报网互融的制度机制
        一、落实机构
        二、工作机制
    第四节 探索报网互融新盈利模式
        一、利益融合是盈利的本质要求
        二、内容增值,实现盈利
        三、广告服务,实现盈利
        四、创新盈利模式
        五、数字化报纸收费,实现盈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纳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化学热处理
        1.2.1 等离子体渗氮技术
        1.2.2 等离子体氮碳共渗研究现状
        1.2.3 稀土共渗技术研究现状
        1.2.4 纳米化渗氮及氮碳共渗技术研究现状
    1.3 材料纳米化技术
        1.3.1 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
        1.3.2 材料整体纳米化技术
    1.4 马氏体时效钢
        1.4.1 强韧化机制
        1.4.2 晶粒细化技术
        1.4.3 改善表面性能的途径
    1.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
        1.5.1 密度泛函理论
        1.5.2 交换关联势
        1.5.3 赝势方法
        1.5.4 第一原理计算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现状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尺寸
    2.2 试验设备
        2.2.1 复合形变快速加热纳晶米化设备
        2.2.2 共渗处理设备
    2.3 试验工艺方案
        2.3.1 复合形变热处理纳米化工艺方案
        2.3.2 共渗处理工艺方案
    2.4 分析测试方法
        2.4.1 组织结构分析
        2.4.2 硬度测试
    2.5 理论计算方法
        2.5.1 计算软件与设备
        2.5.2 计算参数设定
第3章 18Ni 合金复合形变快速加热纳米晶化
    3.1 固溶处理
    3.2 复合形变处理
    3.3 快速通电加热再结晶
    3.4 复合形变快速加热纳米晶化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晶化18Ni 合金低温稀土共渗层组成和性质
    4.1 纳米晶化18Ni 合金低温稀土共渗动力学
        4.1.1 共渗层组织观察
        4.1.2 共渗层增厚动力学
        4.1.3 共渗层显微硬度测试
    4.2 温度和稀土及其添加量对共渗层组织与性能影响
        4.2.1 温度和稀土添加对共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2.2 稀土添加量对共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3 氮氢比对共渗层组织与性能影响
        4.3.1 氮氢比对共渗层组织的影响
        4.3.2 氮氢比对共渗层表面相结构的影响
        4.3.3 氮氢比对共渗层硬度的影响
        4.3.4 氮氢比对共渗层微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米晶化18Ni 合金低温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定量表征
    5.1 共渗前后晶粒尺寸和晶粒形貌分布
        5.1.1 晶粒尺寸分布
        5.1.2 晶粒形貌分布
    5.2 共渗前后晶界特征分布
        5.2.1 晶界和相分布
        5.2.2 晶界特征分布
    5.3 共渗前后织构分布
        5.3.1 反极图
        5.3.2 取向分布函数
    5.4 共渗前后可塑变能力
        5.4.1 Taylor 因子分布
        5.4.2 可塑变能力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纳米晶化18Ni 合金低温共渗生成相性质
    6.1 共渗生成相晶体结构模型
    6.2 共渗生成相能量演化规律
    6.3 共渗生成相性质第一原理表征
        6.3.1 电子结构
        6.3.2 弹性性能和韧性
    6.4 合金元素对氮化物性质的影响
        6.4.1 合金氮化物的晶体模型和能量
        6.4.2 合金氮化物的电子结构
        6.4.3 合金氮化物的力学性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说明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三、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四、E闻快报·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上线新闻客户端,传统媒体如何羽化成蝶[J]. 孟威. 传媒观察, 2020(04)
  • [2]晋西挠褶带南部石炭—二叠系气藏特征与分布[D]. 吴玉琛.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3]信息交合原理视阈下纸媒报网互动现状研究 ——以天津《毎日新报》为例[D]. 郭芥舟. 天津师范大学, 2016(09)
  • [4]公民新闻的传播价值与发展对策[D]. 林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5]传承与嬗变 ——《楚天都市报》2012年改版分析[D]. 石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6]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 ——从“风险控制”到“权利保障”[D]. 赵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媒介表达:一元国家意志VS.多元社会诉求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个案研究(1998-2008)[D]. 陈娜. 复旦大学, 2012(02)
  • [8]加快报网互融进程初探[D]. 胡旭. 广西师范学院, 2011(10)
  • [9]纳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D]. 吴业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4)
  • [10]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E新闻速递·新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