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晔[1](2021)在《MR定量磁敏感图在鉴别膝关节半月板变性和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MR定量磁敏感图(QSM)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可行性及在鉴别变性和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疑诊为半月板损伤并拟行关节镜检查的患者70名,另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志愿者30名,所有纳入者均行膝关节QSM和常规磁共振序列扫描。病变组根据关节镜结果,分为半月板变性组和撕裂组。两名具有膝关节MRI诊断经验的对结果未知的影像科医师依据Stoller分级对常规MRI进行评价,将原始膝关节相位图及幅值图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在不知常规MRI及关节镜检查结果的情况下采用Matlab的STISuite软件包进行QSM图像生成处理,并通过原始QSM幅值图划取半月板损伤区(健康志愿者选取外侧半月板后角中心区)映射到对应的QSM图上进行磁敏感值的提取。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统计分析半月板变性组、撕裂组与健康志愿者三组半月板的平均磁敏感值,并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比较变性组、撕裂组的平均磁敏感值。对利用磁敏感值鉴别半月板撕裂和变性进行ROC曲线分析,并与常规MRI评价半月板损伤的结果进行比较。2名医师对常规MRI结果的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对2名医师对半月板的磁敏感值定量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下明确诊断及治疗,有40个半月板区域变性,38个半月板区域撕裂。以关节镜为金标准,常规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真阳性为33个,假阳性5个,真阴性35个,假阴性5个(表2)。常规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87.1%(68/78)、86.8%(33/38)、87.5%(35/40)、13.2%(5/38)、12.5%(5/40)。健康志愿者、半月板变性组、撕裂组的平均磁敏感值分别为0.035±0.016 ppm,-0.043±0.061ppm,-0.122±0.115 ppm。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9,P<0.05),健康志愿者的半月板磁敏感值明显高于半月板变性患者、撕裂患者的磁敏感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23.843,-48.253,P<0.05);半月板撕裂患者磁敏感值较变性患者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410,P<0.05)。当磁敏感值为-0.0625 ppm时,其诊断半月板撕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100%。常规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87.5%。结论QSM通过磁敏感值能够定量评价半月板损伤的情况,可以做为常规MRI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提高半月板撕裂的诊断符合率。
李自钢[2](2020)在《半月板体后部撕裂ALL-Inside (FasT-fix)与Inside-out缝合方法疗效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半月板缝合术分为外向内(Outside-in)缝合,适用于半月板前角的撕裂,内向外(Inside-out)缝合作为半月板缝合的“金标准”,常用于半月板体后部的撕裂,全内缝合(ALL-inside)亦适用于体后部缝合,以FasT-fix为代表的利用半月板缝合器械的全内(ALL-inside)缝合技术目前也较为普遍,与Inside out相同ALL inside缝合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半月板体后部撕裂的治疗。本研究将对比两种缝合技术,治疗半月体后部撕裂的疗效,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建议。方法:一、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符合条件的半月板体后部撕裂患者,记录下患者相关信息(性别,年纪,病程,左右膝,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是否伴随前叉韧带断裂)总共三十六例,分为A B两组,每组十八例,分别进行术前及术后的Lysholm及Tegner评分,并做记录。二、相同的术前准备(消毒、麻醉等),由同一经验丰富的主刀医师完成手术:A组患者使用传统内向外缝合技术手术,B组患者使用FasT-fix技术缝合半月板。三、术后患者采取相同的术后护理及术后的康复锻炼,术后随访患者9-23个月,平均16.54±3.61月,记录末次随访Lysholm及Tegner评分。并对患者做体格检查,观察McMurray实验是否阳性,膝关节有无肿胀,关节间隙有无压痛。四、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研究。结果:1.根据Barrett标准,末次随访观察有无膝关节症状,评价膝关节愈合情况,A组的愈合率为94.44%(17/18),B组的愈合率为88.89%(16/18)。术后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88.89%,B组的优良率也为88.89%。2.A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2.72±17.22),术前Tegner(2.28±1.18)术后Lysholm评分为(85.89±5.79),术后Tegner(7.22±1.00);B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0.94±18.25),术前Tegner(2.28±1.27)术后Lysholm评分为(85.17±6.71),术后Tegner(7.33±1.03)。两组术后Lysholm及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评分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两种缝合方法,Inside-out和FasT-fix缝合具有相似的疗效,两组术后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临床上可根据半月板撕裂情况及患者意愿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山家玥[3](2019)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与外-内缝合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方法中,外-内缝合法与全内缝合法治疗半月板体部损伤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其各自术后临床的疗效,有助于在手术治疗中选择更好的促进半月板愈合的手术方式,对该病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更可以指导临床实践,对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四川省中医院骨伤科住院的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术前均常规查体并行膝关节MRI,进行Lysholm、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之后进行关节镜下观察,选择缝合方式。经筛选得到31例患者,以术中使用的不同缝合方式为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外内缝合组:16例;全内缝合组:15例;术后3、6个月均进行完成Lysholm、VAS评分,测量关节活动度,评估术后异物感。末次随访时,依据Barrett标准来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分析半月板缝合术式的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结果显示各组术前性别、年龄、膝别、内外侧别、术前评分及查体试验对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内缝合组手术时间较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VAS评分、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间比较时,全内缝合组患者术后3、6个月Lysholm评分、VAS评分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月膝关节异物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全内缝合组较少(P<0.05)。但术后6个月膝关节异物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查体试验无明显差异(P>0.05)。最终参照Barrett标准评估愈合情况,总体愈合率90.3%,外-内缝合组愈合率93.8%,全内缝合组愈合率86.7%,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使用两种缝合方法对半月板体部损伤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但全内缝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更快更好地恢复,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早期患者异物感发生率低,且术后疼痛较轻,可广泛运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过程中。
兰秀欣[4](2019)在《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MRI与关节镜对照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并与关节镜下手术记录的相应资料进行对照,从而评估MRI对膝关节损伤的影像价值,为临床评估膝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来我院进行膝关节MRI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的患者51例,其中男有20例,女有31例,年龄四分位数区间为50-60岁,所有病人都是由于膝关节疼痛且无明显外伤史来就诊,膝关节的MRI扫描均采用本院常规膝关节扫描序列,关节镜检查在MRI检查后12周内进行,影像诊断医师需要记录患者的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程度并进行分级,以关节镜下表现为金标准,计算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MRI影像分级的诊断结果,及MRI诊断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计算MRI在关节软骨1/2/3级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析MRI在诊断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结果:以关节镜手术记录为金标准,常规MRI序列对诊断出半月板撕裂的能力较高。MRI对半月板撕裂诊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88.5%,准确率为89.2%。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总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各为92.9%,81.9%及89.5%,MRI对诊断关节软骨1、2、3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级46.7%,97.2%,94.7%,2级85.9%,82.3%,84.0%,3级72.7%,96.8%,92.4%,因此,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影像学价值较高,但是对于较低级别的损伤检出能力较差。此外,MRI还发现1例剥脱性骨软骨炎及所有病人不同部位的软骨下骨髓异常信号表现,所以,MRI对观察软骨下骨病变成为其独特的优势。结论:常规MRI序列对于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损伤具有较高的影像使用价值,并且对于诊断损伤具有高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然而,检测低级别关节软骨损伤能力很差。MRI在软骨下骨病变的观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手术前通过MRI多序列筛查膝关节病变的工具。多参数,多方位来显示损伤受累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关节镜的合理应用。
李斌[5](2018)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StollerⅢ级半月板损伤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StollerIII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具体临床疗效和对炎性因子等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学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StollerⅢ级半月板损伤患者223例,随机分成AT组(单纯关节镜治疗,72例),AT+HA组(关节镜治疗+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75例),AT+PRP组(关节镜治疗+富血小板血浆治疗,76例);患者平均年龄(43.5±10.8)岁;具体治疗方法:AT组:单纯关节镜缝合修补术;AT+HA组:在关节镜缝合修补术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1周、2周、3周、4周经髌韧带内侧入路或外侧入路注入透明质酸注射液2.5ml,共5次注射,患者屈伸膝关节使透明质酸在其关节腔内分布均匀。采取膝关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关节腔内有积液者先抽出积液再行注射;AT+PRP组:在关节镜缝合修补术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1周、2周经髌韧带内侧入路或外侧入路注入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液3.5ml,共3次注射,患者屈伸膝关节使富血小板血浆在其关节腔内分布均匀。采取膝关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关节腔内有积液者先抽出积液再行注射;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诊并且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值、Lysholm评分、KOOS评分等,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关节肿胀度、股四头肌萎缩程度、关节活动范围等不同表现;选用MRI影像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估;ELISA检测法检测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关节液炎性因子IL-1、TNF-α和IL–6浓度表达;Western-blot检测法检测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炎性相关蛋白IL-1β、Atg5、LC3-II浓度表达;统计相关数据做分析。结果:一般情况分析:社会资料:研究提示三组患者平均年龄、治疗前膝关节关节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等三个项目中比较均衡,P=0.335,0.435,0.388,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为后续实验的展开做了良好基础。半月板损伤部位:研究提示三组患者半月板前角损伤、体部损伤以及后角损伤,P=0.730,0.566,0.81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评定:VAS评分:分析了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AS膝关节疼痛度评分,术前及术后1周统计学P=0.505,0.112,且三组之间比较P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三组之间VAS评分出现一定差距,P=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P=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6个月时,三组VAS评分各组之间充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ysholm评分:在关节镜手术前Lysholm分析P=0.70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P=0.66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镜术后1个月评分差距逐步扩大,P=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以及AT+PRP组与AT+HA组、AT组数据比较分析可见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AT+PRP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最优,Lysholm评分各组之间充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KOOS评分: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三组之间KOOS评分差距逐步扩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AT+PRP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最优,各组之间充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关节肿胀度: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统计学P=0.707,0.604,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镜术后1个月三组之间关节肿胀度评分差距逐步扩大,AT+PRP组评分最低,P=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时,AT+PRP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最优,各组之间充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三组之间股四头肌萎缩程度评分差距逐步扩大,AT+PRP组评分最低,P=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以及AT+PRP组与AT+HA组、AT组数据比较分析可见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AT+PRP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最小,各组之间充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关节活动范围: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三组之间关节活动度评分差距逐步扩大,AT+PRP组评分最低,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以及AT+PRP组与AT+HA组、AT组数据比较分析可见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及手术后6个月,各组之间充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RI影像分析:关节镜手术前,图像显示两组内侧显示半月板挫伤,未见撕裂状态,两组患者半月板损伤状况相似;MRI影像可以看出矢状面PDWI压脂外侧半月板后角与邻近的股骨韧带之间可见高信号影区域,显示其断裂状态,关节腔内显示大量液体信号影。关节镜手术后、透明质酸的注射以及PRP注射后,患者术后即刻整体MRI影像半月板未见明显的撕裂症状。术后6个月后MRI影像提示半月板正常,AT+HA组仍然可见絮状高信号影,同时患者胫骨外侧平台以及股骨外侧踝之间仍然可见片状的PDWI压脂高信号,内侧骨信号仍有一定程度升高。MRI显示AT+PRP组半月板正常,内侧副韧带肿胀度明显减弱,关节腔内积液大量减少,关节镜图像提示半月板正常。炎性效应分析:炎性因子IL-1、TNF-α和IL–6浓度分析: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IL-1浓度表达比较为AT+PRP:(10.15±0.87)ng/ml<T+HA:(18.90±1.12)ng/ml<AT:(30.25±1.34)ng/ml,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PRP组与AT+HA组、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IL-6浓度表达比较为AT+PRP<AT+HAl<AT,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PRP组与AT+HA组、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表达比较为AT+PRP<AT+HA<AT,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PRP组与AT+HA组、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炎性蛋白IL-1β、Atg5、LC3-II浓度分析:术后6个月后炎性蛋白IL-1β的浓度比率分别为AT+PRP<AT+HA<AT,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PRP组与AT+HA组、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后炎性蛋白Atg5的浓度表达比率分别为AT+PRP<AT+HA<AT,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PRP组与AT+HA组、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后自噬蛋白LC3-II的浓度表达比率分别为AT+PRP<AT+HA<AT,同时AT+HA组、AT+PRP组与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PRP组与AT+HA组、AT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RP联合关节镜手术可以更好地促进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充分降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及炎性蛋白的浓度表达,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贾绍环,帕提曼,张锐[6](2018)在《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怀疑半月板撕裂的患者,采用常规MR膝关节检查,然后进行间接膝关节造影,再经关节镜证实。将常规扫描结果、间接法关节腔造影结果与关节镜结果,分析间接法膝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结果间接法膝关节造影可使半月板撕裂处的信号明显高于常规MRI检查,与关节镜对照,常规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5.3%,间接法膝关节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5.6%,间接法膝关节造影较常规检查诊断符合率有所提高。结论间接法膝关节造影方法简单,微创,图像质量及诊断符合率均较常规检查有所提高。
刘付懿斐[7](2018)在《关节镜联合PRP治疗气滞血瘀型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RP应用与否对于半月板白区损伤关节镜下缝合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为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及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及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患者共34例,女性患者15人,男性患者19人,经电脑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关节镜下缝合联合PRP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关节镜下缝合组),每组各17人。实验组男性10名,女性7名,其中,患侧左膝8例,右膝9例,年龄区间为19~48岁,平均年龄为34.12±9.99岁;对照组17例,男性9名,女性8名,其中患侧左膝7例,右膝10例,年龄区间为18~48岁,平均年龄35.88±8.82岁。实验组予以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联合PRP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治疗。两组病例都在术后第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对于半月板缝合术后临床愈合情况的评价采用Barrett标准,同时予以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并行膝关节直接MRA检查,评估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半月板修复情况。两组间计量资料(年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患侧、愈合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录入和处理。结果:手术前,实验组IKDC评分为34.04±12.57分,Lysholm评分为40.65±13.17分;对照组IKDC评分为35.05±11.39分,Lysholm评分为40.41±13.13分。手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实验组IKDC评分为78.90±3.61分,Lysholm评分为89.24±4.32分,IKDC评分差值为44.86±11.19分,Lysholm评分差值为48.59±10.33分,临床愈合率为94%,MRA完全愈合率为82%,MRA总愈合率为88%;对照组IKDC评分为77.54±5.14分,Lysholm评分为87.00±4.81分,IKDC评分差值为42.48±8.71分,Lysholm评分差值为46.59±10.86分,临床愈合率为88%,MRA完全愈合率为70%,MRA总愈合率为82%。两组患者手术前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P=0.959)、实验组患者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在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对照组患者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在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病例手术后3个月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P=0.164);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IKDC评分差值、Lysholm评分差值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94、P=0.586);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临床愈合率、MRA完全愈合率、MRA总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P=0.688、P=1.00)。结论: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联合PRP手术与单纯的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均有明确疗效,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联合应用PRP的临床疗效改善并不明显,对于PRP在半月板损伤修复中是否具有显着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半月板修复的愈合率,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
刘宇[8](2018)在《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评估半月板损伤分级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成像技术(T2-mapping)无创性测量半月板损伤后其软骨组织内水分子及胶原纤维的含量,计算半月板的T2值,并联合质子压脂序列(FS-PDWI)对半月板异常信号进行Stoller分级,即I、Ⅱ及Ⅲ级异常高信号,分析三组半月板之间T2值有无差异,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各组半月板的T2值与各Stoller分级的相关性。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性,绘制ROC曲线图,以此评估T2值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出其鉴别半月板撕裂与变性的最佳诊断阈值。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受试者分为撕裂组和变性组,并测量正常半月板的T2值,分析对照组与撕裂组、变性组之间T2值有无明显差异。利用T2-mapping定量技术对半月板损伤程度进行早期评估,以期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指导临床治疗。材料与方法:1.T2-mapping定量技术联合PDWI-FS序列对半月板损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前瞻性地研究了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磁共振室及临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I、Ⅱ级及Ⅲ级的病例共72例,其中I级20例,Ⅱ级28例,Ⅲ级24例,受试者年龄范围在18-40岁,中位年龄为29岁。纳入标准:(1)所有受试者近期有膝关节疼痛不适病史;(2)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根据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计算公式为BMI=Kg/㎡),BMI指数正常参考范围为18.523.9;(3)无磁共振(MRI)检查禁忌症。排除标准:(1)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2)半月板发育异常,如盘状半月板等;(3)有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病变。本次实验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GEHDxt3.0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15通道膝关节表面线圈。磁共振扫描包括普通序列及生理序列。常规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质子压脂序列(FS-PDWI)、矢状位T1WI序列、冠状位T2压脂序列(FS-T2WI),其扫描参数为:矢状位质子压脂序列(FS-PDWI):TR 2717.0ms,TE 40.0ms,FOV 170X170mm,矩阵320×224,扫描时间2min16s,层厚4mm;矢状位T1WI:TR 884.0ms,TE 13.9ms,FOV 170×170mm,矩阵384X256,扫描时间2min45s,层厚3mm;冠状位FS-T2WI:TR 2000.0ms,TE60.0ms,FOV 170×170mm,矩阵320×256,扫描时间2min16s,层厚3mm。生理序列为矢状位T2-mapping序列,其扫描参数为:TR 1000.0ms,TE 6.5ms,FOV 170X170mm,矩阵320X256,扫描时间8min36s,层厚3mm。扫描体位为仰卧位,并使膝关节屈曲呈15°角。为了减少运动对T2-mapping序列的影响,要求所有患者在扫描前均静坐30分钟,并将扫描时间固定在20:00-22:00之间。所有受试者在检查前一周内保持休息状态。扫描结束后将T2-mapping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自动生成T2-mapping伪彩图。对半月板的测量,结合矢状位FS-PDWI及冠状位FS-T2图像,选出半月板的最佳显示层面。在T2-mapping伪彩图上手动选择感兴趣区(ROI,region of interest),ROI的选择为半月板上的异常信号区,手动测量ROI的T2值,为了保证测值的同一性,所有测值工作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独立完成。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比较I、Ⅱ级及Ⅲ级信号半月板的T2值,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比较三组半月板之间的T2值有无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T2值与各stoller分级的相关性。2.T2-mapping定量技术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性研究本研究对上一部试验中经磁共振诊断为Ⅱ级和Ⅲ级损伤的半月板进行关节镜检查,同时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T2-mapping定量技术对所有受损半月板进行诊断,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即ROC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验磁共振T2-mapping序列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来分析其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性,计算出T2-mapping定量技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诊断阈值(cut of value)来鉴别半月板变性与撕裂。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受损的半月板分为撕裂组和变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撕裂组、变性组与对照组之间T2值有无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2-mapping定量技术联合PDWI-FS序列对半月板损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I、Ⅱ、Ⅲ级信号组各组间T2值分别为23.57±2.15、31.6±1.93、46.38±1.84,两组间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F值=403.439,P<0.001)。Ⅲ级信号的半月板T2值最大,并且T2值与各Stoller分级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946(在置信度为0.01时,相关性是显着的),T2值与Stoller分级呈正相关,即损伤级别越高,相应半月板的T2值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T2-mapping定量技术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性研究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磁共振常规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3.3%;假阴性率为13.6%;假阳性率为16.7%。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93.3%;假阴性率为4.5%;假阳性率为6.7%。T2-mapping定量技术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序列。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39,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得临界值为38.11,即诊断阈值为38.11,此时T2-mapping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性最高。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将受试者分为撕裂组和变性组,正常对照组、变性组与撕裂组的T2值分别为18.25±1.07、32.04±2.79、45.1±1.93,三组间T2值两两对比均有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383.938,P<0.05)。结论:1.T2-mapping定量技术联合PDWI-FS序列对半月板损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可以无创地测量半月板损伤后其组织成分的改变,即水分子和胶原纤维的含量变化,并通过T2弛豫时间反映出来,即T2值。Ⅲ级信号组的半月板T2值最高,I级信号的半月板T2值最低。T2值与Stoller分级的级别呈正相关。T2值对半月板成分的改变十分敏感,有利于及早发现病变并评估损伤程度。2.T2-mapping定量技术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性研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对半月板撕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序列,其鉴别半月板撕裂与变性的诊断阈值为38.11,所以磁共振常规序列上半月板出现Ⅲ级信号,并不能代表半月板撕裂。正常对照组与撕裂组、变性组之间T2值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mapping定量技术通过测量T2弛豫时间,可观察半月板内组织成分的改变,早期评估半月板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并通过计算其诊断阈值,可以帮助鉴别半月板变性与撕裂,避免不必要的关节镜有创检查,并指导临床治疗。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具有无创性的优点,可作为磁共振诊断半月板撕裂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序列。
姜言梅[9](2017)在《1.5T MR3D-SPACE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运用1.5T磁共振扫描膝关节,通过3D-SPACE(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得出的各项同性数据,多平面重组观察半月板,得出诊断结果。常规2D SE扫描序列得出的图像诊断半月板损伤,比较两者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在半月板分级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检查时,常规SE序列扫描同时加做3D-SPACE序列,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2D-FSE序列,包括冠状位、矢状位、轴位2D-FSE序列,以及3D-SPACE(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序列,并进行膝关节镜检查,来评价半月板损伤的情况。观察两种扫描方法得出的图像,分别记录其诊断结果,以膝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符合率,探讨3D-SPACE序列在半月板损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3D-SPACE(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序列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特异度为95.92%、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98%、准确率为95%。2D序列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特异度为92%、敏感度为92.16%、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6%、准确率为93%。3D-SPACE序列和2D常规扫描序列在半月板损伤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93%,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两种序列在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符合率,X2=0.355,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3D-SPACE(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序列获得的各项同性数据,可以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因此可以将半月板损伤的微小细节显示的比较清楚,减少了由于部分容积效应带来的比较模糊的关节损伤,可以更好的显示半月板周围的细小结构的关系,对于常规2D序列因部分容积效应不能明确分级的Ⅱ、Ⅲ级信号可以更好的显示。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X2=0.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3D-SPACE较2D-FSE序列在半月板损伤分级诊断中准确率更高。结论3D-SPACE序列作为一种新的MR成像技术,能够快速采集达到各项同性的高分辨率图像,通过多平面重组观察,可以更为准确的显示半月板的解剖结构及周围微小结构,对于1毫米以下的半月板损伤仍然能十分清楚的显示。3D-SPACE与常规序列在诊断半月板损伤中具有相似的诊断能力,但在明确半月板损伤分级诊断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对于是否达到关节镜的手术指证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术前定位更加准确,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黄晓斌[10](2017)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评估及与关节镜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了解其与其它结构损伤的相关性,探讨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方法:以临床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临床怀疑半月板损伤于我院就诊的136例病人的MRI及关节镜资料,其中有急性膝关节外伤史55例,并与外伤后6周内行MRI检查。半月板与其它结构损伤的MRI诊断由三位骨关节放射专家一致认可,关节镜手术由骨科医师进行并将术中所见详细记录,对比半月板MRI结果及关节镜表现,得出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Kappa值,并探讨MRI诊断半月板损伤漏诊及误诊的原因;分析其中55例急性膝外伤后6周内行MRI检查的病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半月板撕裂与其它结构损伤有无关系。结果:1、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分别为93.5%及94.1%,特异度分别为88.6%及8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5%及8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及93.8%,准确率分别为91.9%及91.2%,Kappa值均为0.82;2、误诊的13例病例中,4例为外侧半月板后角与邻近板股韧带高信号移行部,3例为外侧半月板前角与邻近前交叉韧带胫骨平台附着处的高信号附着部,1例为外侧半月板后角挫伤所致的高信号。内侧半月板误诊的病例中,5例表现为内侧半月板前角与膝横韧带的高信号结合部。10例漏诊的病例中,MRI表现正常,而关节镜下表现为半月板边缘轻微撕裂或细微损伤;3、半月板撕裂与其它结构损伤有关系(OR=4.24),扭伤为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最常见的原因,内侧半月板撕裂常伴有胫骨内侧平台及股骨内侧髁骨挫伤、前交叉韧带及外侧副韧带损伤及相应关节软骨损伤;外侧半月板撕裂多伴有胫骨外侧平台及股骨外侧髁骨挫伤、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或者断裂及相应关节软骨磨损。结论:MRI对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然而,膝关节本身结构的复杂性会影响半月板损伤的准确诊断,对于可疑半月板损伤的病例,不仅要关注半月板本身信号的改变,还要区分半月板与相邻结构的位置关系,避免漏诊及误诊;创伤性半月板撕裂常伴有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扭伤为最常见的损伤方式,根据半月板撕裂的部位及形态可引导发现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
二、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MR定量磁敏感图在鉴别膝关节半月板变性和撕裂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半月板体后部撕裂ALL-Inside (FasT-fix)与Inside-out缝合方法疗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实验设备 |
3 手术方法 |
4 术后康复管理 |
5 评估方法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情况 |
致谢 |
(3)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与外-内缝合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手术治疗 |
2.2.3 术后处理 |
2.3 随访评价 |
2.4 统计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一般资料 |
2.5.2 术前评估 |
2.5.3 术后评估 |
2.6 讨论 |
2.6.1 半月板的解剖结构 |
2.6.2 半月板的血供与愈合基础 |
2.6.3 半月板的生理作用 |
2.6.4 半月板损伤的机制 |
2.6.5 中医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
2.6.6 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与分类 |
2.6.7 半月板损伤的分级 |
2.6.8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半月板愈合诊断标准 |
附件二 |
附件三:VAS 评分表 |
附件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MRI与关节镜对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RI对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稳定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StollerⅢ级半月板损伤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 观察指标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分析 |
2 临床效果评定 |
3 炎性效应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6)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方法。 |
1.3 半月板损伤诊断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7)关节镜联合PRP治疗气滞血瘀型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半月板概述 |
1.1.1 定义 |
1.1.2 解剖特点 |
1.1.3 血供及分区 |
1.1.4 损伤的特点、病因及机制 |
1.1.5 损伤类型 |
1.1.6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
1.1.7 治疗方法及进展 |
1.1.8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的认识 |
1.2 富血小板血浆(PRP) |
1.2.1 PRP的概述 |
1.2.2 PRP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终止标准 |
2.1.5 研究操作过程 |
2.1.6 术后康复计划 |
2.1.7 术后随访 |
2.1.8 技术路线 |
2.1.9 统计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病例一般资料 |
2.2.2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8)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评估半月板损伤分级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半月板地解剖、生理及组织学研究 |
1.1.1 半月板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
1.1.2 半月板的生化成分 |
1.1.3 半月板的细胞 |
1.2 半月板损伤的病因、相关因素及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1 半月板变性的相关因素 |
1.2.2 半月板撕裂的病因研究 |
1.2.3 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 |
1.2.4 半月板撕裂的类型及治疗 |
1.3 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的成像原理 |
1.3.2 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 |
1.3.3 磁共振对半月板损伤的分级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T2-mapping定量技术联合PDWI-FS序列对半月板损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T2-mapping定量技术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性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1.5T MR3D-SPACE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样本资料 |
2.图像观察 |
3.统计数据处理 |
结果 |
附图1 |
讨论 |
附图2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评估及与关节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影像采集 |
1.2.1 影像设备和技术指标 |
1.2.2 序列和扫描参数 |
1.3 MR图像分析 |
1.4 关节镜检查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MR诊断半月板损伤程度及撕裂类型 |
2.2 MR诊断半月板损伤与关节镜结果比较 |
2.3 漏诊及误诊病例分析 |
2.4 半月板撕裂组与未撕裂组其它结构损伤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R定量磁敏感图在鉴别膝关节半月板变性和撕裂中的应用价值[D]. 李晔. 山东大学, 2021(09)
- [2]半月板体后部撕裂ALL-Inside (FasT-fix)与Inside-out缝合方法疗效比较研究[D]. 李自钢.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3]关节镜下全内缝合与外-内缝合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山家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MRI与关节镜对照性研究[D]. 兰秀欣.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StollerⅢ级半月板损伤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D]. 李斌. 青岛大学, 2018(07)
- [6]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贾绍环,帕提曼,张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67)
- [7]关节镜联合PRP治疗气滞血瘀型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D]. 刘付懿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磁共振T2-mapping定量技术评估半月板损伤分级的应用价值[D]. 刘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1.5T MR3D-SPACE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D]. 姜言梅. 青岛大学, 2017(02)
- [10]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评估及与关节镜对比分析[D]. 黄晓斌. 东南大学, 2017(04)